讀后感是種特殊的文體,通過對影視對節(jié)目的觀看得出總結(jié)后寫出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知道讀后感怎么寫才比較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的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烏塔讀后感字 烏塔讀后感字篇一
有主見的烏塔
烏塔覺得從電視和書籍里認識的世界不完美,自己和大人的興趣不同,就獨自一人游歐洲。
而我們中國孩子呢?是家里的寶貝,可以說: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自己的意思和大人的不一樣了,也不和大人說,就是說了,大人怕不安全也不會同意。我們要向烏塔學習,不要做溫室里的花朵。
考慮周到的烏塔
烏塔在家就設(shè)計好日程,每到一地就查警局的號碼,以便遇到困難請求幫助,再給家里打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報個平安。
我呢?不是作業(yè)忘了,就是作業(yè)本忘帶了。有一次,我忘了拿作業(yè)本,跑回學校去拿,在路上看見我們班的同學正在玩石子,五點多了,他們的爸爸媽媽肯定急壞了。
獨立的烏塔
烏塔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fā)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我想到哪里去玩,從來不是自己掙錢,而是問爸爸媽媽要的。
烏塔真是一個有主見、有準備和能獨立的小女孩。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
烏塔讀后感字 烏塔讀后感字篇二
放手,讓孩子飛翔
《烏塔》一文像一塊石頭,投入我的心湖,泛起陣陣漣漪,讓我不禁深思:愛孩子,為什么不可以讓他(她)自由飛翔?
《烏塔》主要講述了“我”在羅馬碰到了一位名叫烏塔的小姑娘,并得知她獨自一人正在游歷歐洲,讀到這里,我的心被震撼了,中國孩子在家都被寵成了“小王子”“小公主”,更別談獨自出遠門了。而外國家長卻能讓孩子“試飛”,自由翱翔在世界各地。
當我讀到“在中國,像你這樣年紀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寶貝”時,更想到中國父母對孩子那“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溺愛。而這樣嬌生慣養(yǎng)的孩子,別說獨立了,甚至都毫無主見。
又讀到烏塔說:“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時,我的心中仿佛激起千層浪,是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睆臅局兄荒芰私馄?,實地游覽才能讓你身臨其境,領(lǐng)略所有。但中國家長則背道而馳,絕大部分家長堅信:書本就蘊含著所有。卻不明白實地游歷才是最好的一本無字書。而更有小部分家長,他們是絕對不會讓孩子單獨出門的。我真的不明白,愛孩子,為何要剝奪他(她)成長的機會?
想想生活中,那天,我已經(jīng)和幾個同學約好一起去綠道騎車,一切安排妥當,卻唯獨遭到大人們的反對,理由一連串:萬一摔著怎么辦?萬一遇到壞人怎么辦?萬一……我在懊惱的同時更想不明白:為什么不讓我們試試呢?
放手吧!讓我們自由飛翔!我們會用行動來證明我們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