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科普實驗小視頻篇二
今天我快速完成作業(yè),接下來的時間是我的實驗時間啦!這一次的任務是要把混在一起的糖和沙子分離出來,這糖和沙都那么小,我該怎么辦呢?幸好有我的寶貝化學書,來看看實驗步驟吧!
1、將溫水倒入裝有糖沙混合物的燒杯中,絞拌。糖遇水便溶解了,沙子因不溶解而沉淀下來。
2、將糖沙的混合物進行過濾,糖水溶液通過過濾器進入燒杯,而沙子則留在了過濾器中。
3、加熱糖水,蒸去其中的水分。
4、當所有水分蒸發(fā)掉后,燒杯中剩下的就是糖了!糖沙混合物之所以能通過這種方法進行分離,原因在于兩種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
我沒有專門的加熱器,所以我把它放在酒精燈上面燒,最后杯中只剩下了暗紅色的焦糖塊。
科普實驗小視頻篇三
科普類說明文閱讀方法
一、對說明對象、說明特征、說明內容的理解
說明對象:就是說明了什么。
說明特征:就是說明對象的特點。
說明內容:就是說明了什么,什么怎么樣。
二、說明的角度
即從哪些方面進行說明的。
回答這方面的問題,往往要與文章的結構層次聯(lián)系起來。
三、說明內容的詳略
往往考察的是為什么詳寫,為什么略寫?;卮疬@樣的問題,始終要圍繞其說明內容是否是讀者所熟悉和或容易理解的去回答。
四、對說明方法的辨識及其作用的理解,對于說明方法的考查,我們應該學會下定義
定義=被定義項+是+與相鄰概念的本質區(qū)別+屬概念,這類試題的考查往往都是將一般的詮釋改為定義,所以應該對原詮釋的內容反復閱讀體會。
五、對說明順序的分析與理解,做此類題目,心中應該始終有這樣的思想:科普說明文大都運用邏輯順序。在語言表述上,我們盡可能采用“大小結合”式,即:運用了……的時間順序、運用了……的空間順序、運用了……的邏輯順序。
六、對文章段落結構特點的分析,心中要有說明文段落結構方式的基本概念。要始終不忘重點看開頭和結尾,對于中間部分也要作必要的瀏覽。
七、對文意、層意、段意的概括,對文意的概括其實就是對說明內容的概括,概括前要重點看開頭和結尾,找中心句和關鍵句;當然對于非“總分”式的文段,要逐段提取、分析、綜合,再作概括。至于層意和段意的概括,方法與對文意的概括是一樣的。
八、對說明語言準確性的體會,要明確所分析的詞語在語句中所起的作用,應該考慮該詞是表達性質(范圍、程度、估計、數(shù)量等)。在分析的過程中,還應該從有無該詞的角度進行分析。
科普實驗小視頻篇四
聽眾朋友,農民朋友,晚上好,歡迎您收聽湖北電臺新聞綜合廣播每天19點至19點35分為您播出的《魅力鄉(xiāng)村》節(jié)目,我是主持人王建。今天我們?yōu)槟才诺氖恰度r夜話》專欄。
聽眾朋友、農民朋友,近期正是水稻,棉花,玉米等經濟作物的重要生長期,我們節(jié)目組收到了許多農民朋友寫來的信件和打來的電話,詢問科學測土配方施肥的話題,湖北省位于長江中游,是我國商品糧、油與優(yōu)質棉重要生產基地。我省土壤類型較為復雜,主要有水稻土、潮土、黃棕壤、黃褐土、石灰(巖)土、紅壤、黃壤及紫色土等,這8個土類占全省總耕地面積的98。65%。其中水稻土占總耕地面積50。35%,潮土19。03%,黃棕壤占14。54%,其他5個土類的面積占總耕地面積比均小于5%。水稻土是湖北省面積最大,貢獻最多的耕作土壤,盛產糧、油,占全省糧食產量70%。潮土是湖北省重要的生產糧、棉、油的土壤,本區(qū)域所產棉花占全省棉花產量80%以上。黃棕壤廣泛分布于我省的鄂西南山區(qū)和鄂北地區(qū),是小麥、玉米、棉花、豆類、茶葉、煙葉等作物的重要產區(qū)。
梁老師您好:1、經濟特產作物應該怎樣科學施肥?
農民朋友們: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大面積、大范圍的種植業(yè)結構調整正在全國廣大農村迅速展開。各種高產值、高效益的經濟特產作物發(fā)展很快。由此而帶來的一個很重大的問題,就是與產業(yè)結構調整相配套的各種經濟特產作物的科學施肥等栽培技術,短時間內農民朋友還難以掌握。今天,我們就跟大家談談經濟特產作物的科學施肥技術問題。
經濟特產作物應該怎樣科學施肥呢?經濟特產作物的科學施肥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因為經濟特產作物的種類、品種、產量差別很大,種植作物的地塊、土壤、氣候不同,再加上栽培管理的水平、產量質量要求等也不一樣,施肥都有很大的差別。經濟特產作物的科學施肥方法是平衡施肥,就是要按一定的比列、合理的用量、正確的施用時間和方法施用。
先說說經濟特產作物施用氮磷鉀肥的問題。一般來講,經濟特產作物的氮、磷、鉀肥的比列按純養(yǎng)分計算應該是2:1:1。5,也就是說每兩個氮元素,要配合一個磷元素、一點五個鉀元素。另外,長葉子、收獲葉子的作物,比如茶葉、桑樹以及葉子蔬菜類要多施用氮肥;開花多的作物,比如油菜、芝麻、花菜等要多施用磷肥;結果的、纖維類、淀粉類作物,比如水果、瓜類、棉花、苧麻、紅薯、土豆、甘蔗、蔬菜等要多施用鉀肥。氮磷鉀肥的用量要根據(jù)農作物的種類、產量、生長期等情況而定,產量高的作物要多施,產量低的作物要少施;生長期長的要多施,生長期短的要少施。氮磷鉀肥的施用次數(shù)要根據(jù)作物的生長期決定,一般生長期2~3個月的作物只需施用一次;生長期4~6個月的要施用兩次;生長期7、8個月以上甚至多年生的作物要施用三次。氮磷鉀肥的施用氮磷鉀肥的施用方法是深施,集中施用,最好是選用比列適當?shù)膹秃戏柿稀?/p>
經濟特產作物不單要施用氮磷鉀肥,還要施用適當?shù)奈⒎?。絕大部分經濟特產作物都要施用硼肥;水果類作物還要施用適當?shù)匿\肥;豆科類作物還要施用適當?shù)你f肥。
【有關科普類的廣播稿】
科普實驗小視頻篇五
1.遠看是顆星,近看象燈籠,到底是什么,原來是只蟲(打一動物) 螢火蟲
2.一只順風船,白蓬紅船頭,劃起兩只槳,湖上四處游(打一動物) 鵝
3.小小一條龍,胡須硬似粽,活著沒有血,死了滿身紅(打一動物) 蝦
4.遠看芝麻撒地,近看黑驢運米,不怕山高道路陡,只怕跌進熱鍋里(打一動物) 螞蟻
5.眼如銅鈴,身象鐵釘,有翅無毛,有腳難行(打一動物) 蜻蜓
6.樣子象小船,骨頭露外頭,頭尾兩頭翹,嫩肉藏里面(打一植物) 菱角
7.一物長得真奇怪,腰里長出胡子來,撥開胡子看一看,露出牙齒一排排(打一農作物) 玉米
8.秋天撒下粒粒種,冬天幼芽雪里藏,春天返青節(jié)節(jié)高,夏天成熟一片黃(打一農作物) 小麥
9.頭上青絲發(fā),身披魚鱗甲,寒冬葉不落,狂風吹不垮(打一植物) 松樹
10.有洞不見蟲,有巢不見蜂,有絲不見蠶,撐傘不見人(打一植物) 藕
11.兄弟幾個真和氣,天天并肩坐一起,少時喜愛綠衣裳,老來都穿黃色衣(打一水果) 香蕉
12.遠看象座亭,近看沒窗欞,上邊直流水,下邊有人行(打一常用物) 雨傘
13.兩只翅膀一顆牙,不會飛來只會爬,出來好管不平事,口吐朵朵白云花(打一常用物) 刨子
14.從不切菜也叫刀,頸長嘴扁有大小,木把穿著紅衣服,干活打轉嘴鐵槽(打一常用物) 螺絲刀
15.弟兄十個肚里空,有皮無骨愛過冬,不怕風雪不怕寒,越冷它就越猖狂(打一常用物) 手套
16.象似蟠龍不是龍,朱砂一點染頭紅,去霧繚繞驅飛虎,夜夜為咱除害蟲(打一常用物) 蚊香
17.一物生來兩面光,都愛用它裝門窗,能擋狂風和暴雨,就是不遮光和亮(打一常用物) 玻璃
18.一對小船,實在能干,白天運人,晚上靠岸(打一常用物) 鞋
19.叫箭不用弓,飛駛上九重,帶你去月球,遨游在太空(打一科技名詞) 火箭
20.說它是聲耳難聞,說它是光不見影,能幫漁民找魚群,能助醫(yī)生查病因(打一科技名詞) 超聲波
科普實驗小視頻篇六
科普類小故事1.魚在睡覺時閉不閉眼睛?
池塘里來新成員 啦!有幾條小魚搬進了池塘里.和小青蛙、小烏龜一起生活了。它們非常友好.不一會兒就成了好朋友。
到了晚上,它們都各自回到媽媽的身邊睡覺了,可是一只淘氣的小烏龜又夾找小魚玩。魚媽媽看見了,悄悄地對小烏龜說:“噓,我的魚寶寶睡著了,明天你再來和它一起玩好嗎?”
小烏龜不解地問夕:“可是……可是它并沒有閉眼睛啊!”
魚媽媽告訴它:“我們魚類睡覺是不閉眼睛的!”
小烏龜驚訝極了,原來還有睡覺不閉眼睛的動物呀,真是太奇怪了!
科普:魚不會像人或其它動物一樣閉眼睛睡覺,是因為魚的眼睛外面沒有一層像眼皮似的眼瞼,它們根本不會閉眼睛。 所以當你看見一條魚睜著大大的眼睛靜靜地一動不動時, 它很有可能正在睡大覺呢!
許多魚類的肚子里都有個像氣球一樣的鰾,調節(jié)魚鰾 中的空氣量可以增減浮力。鰾膨脹便上浮,變小則下沉。大 部分魚類,在身體的兩側都有一列小孔穴,那就是側線,它能使魚感覺出水的流動或震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