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xué)諸葛亮簡筆畫篇一
那么,諸葛亮和周瑜是哪三種氣呢?
怒:赤壁之戰(zhàn)后,次年,周瑜去奪荊州,被諸葛亮帶走。
第二氣:周瑜想把孫權(quán)的妹妹嫁給劉備,扣留劉備把荊州交給諸葛亮,諸葛亮卻騙周瑜“喪妻失兵”。
三齊:周瑜苦苦哀求劉備還荊州之弊,領(lǐng)兵進(jìn)攻失敗,病死。臨死前說:“你若生于,何以明乎?”他生氣了。
看了這個故事,真的覺得對不起周瑜。說起來,他也是三國里的風(fēng)流人物。年紀(jì)輕輕就出名了,可惜!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在幾次小失敗后,他對自己很生氣。難道他不知道“輸贏是兵家常事”嗎?我想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以后遇到事情,不能像周瑜一樣小心眼,對過去表示遺憾,待人接物也要大度。所謂總理可以在肚子里撐船!
小學(xué)諸葛亮簡筆畫篇二
諸葛亮,你真了不起!不說你通曉天文地理,善解人意,單說你的高招妙計,就讓人佩服的五體投地。
你與吳國大將周瑜立下生死軍令狀,三天造好十萬支箭。所有人都擔(dān)心你,可你卻從容不迫:找魯肅,借船只,扎草人,做好心理準(zhǔn)備;觀天象,尋日期,向曹軍借箭。十萬支箭哪,三天時間做完,現(xiàn)代化的機(jī)器都很難辦到,更何況是在工具落后的年代,
還有故意要為難你的周瑜?可古代的你,卻懂得了多向思維—不能造,可以借!所以才有了大霧籠罩的長江上驕傲的喊聲:“謝謝曹丞相。”你的神機(jī)妙算,為后人留下了膾炙人口的故事—草船借箭。
司馬懿來攻打城門,你手下缺兵,你卻將城門故意大開,讓幾個士兵假扮成老百姓灑掃城門,而你卻羽扇綸巾,坐在城門上微笑彈琴。多疑的司馬懿誤認(rèn)為有埋伏,不敢攻城,只好帶兵撤退。這一招“空城計”你使的好瀟灑??!
你病了,臨終前,知道魏軍會趁蜀軍將帥空虛時來攻擊,就讓人給你做了個鐵像。魏軍果然來了,司馬懿見你活生生地坐在輪椅里慌忙撤退。
這一計又一計,難道不是你智慧的外觀?諸葛亮啊,我真佩服你,你是真的了不起。
小學(xué)諸葛亮簡筆畫篇三
諸葛亮是流芳千古的風(fēng)流人物,他的故事更是至今流傳,他的聰明才智,實在令我敬佩不已。
一提到諸葛亮,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他在隆中和劉備的對話,他當(dāng)時雖然隱居在南山之下,過著不問世事的生活,但他就對當(dāng)時世上之事可謂是了如指掌,對世事的分析更是入木三分。
為劉備的“興復(fù)漢室”出謀劃策,令人嘆服。就因為如此,劉備采用其謀略,終于興復(fù)了漢室,也難怪劉備當(dāng)時對關(guān)羽、張飛說:“吾有之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諸葛亮就此為劉備效勞。諸葛亮寫的《出師表》更是蕩氣回腸,令人激昂,陸游曾贊他:“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他對劉備的追念和對劉氏父子的赤膽忠心可歌可泣。他的三條建議更是良策,為蜀漢的基業(y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空城計是足以表現(xiàn)諸葛亮的雄才大略,當(dāng)司馬懿的軍隊快攻陷城池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急中生智,抓住司馬懿疑心重的特點,大開城門,安排老弱殘兵看守城門,而自己假裝休閑地在城樓上靜觀其變。果然,司馬懿疑心重,進(jìn)退兩難,最后還是揮兵而回。諸葛亮的急中生智,拯救了城里的平民百姓,挽救了百姓,不負(fù)劉備的托付。
因此,我非常敬佩諸葛亮的雄才大略,他是我們學(xué)習(xí)的榜樣。
小學(xué)諸葛亮簡筆畫篇四
要問《三國演義》中我最喜歡誰?我一定會說:“諸葛亮!”因為他足智多謀,神機(jī)妙算、在歷史的描述里,他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但我心中的諸葛亮,更加完美。
我心中的諸葛亮,是一個十全十美、無可挑剔的人。他動手能力強(qiáng),每看到一個物體都能想著把它做成武器。同時,他每和一個人相處一段時間后可以把對方的性格、為人以及他的特點、用兵方法烙在心里。并且取之長處避之短處。把不同性格的人安排在不同的崗位。
就是對待敵人也一樣,他總會捕捉人的心理,觀察他們的戰(zhàn)術(shù),研究出更好的戰(zhàn)術(shù),以至于敵人總是戰(zhàn)敗。
我心中的諸葛亮,他熟知天文、地理??梢灶A(yù)知天氣,并將全國各地的地形都記在心里,熟讀兵法。在哪種地形上用哪種兵法,他全知道。并且可以鼓舞士兵的士氣,讓他們明白,用他的計謀行事不會吃虧。
而且,我心中的諸葛亮還經(jīng)常慰問軍隊,探查百姓。百姓提出合理要求會請示上級。如果上級做錯了事,會讓上級改正。
這就是我心中的諸葛亮,一個在我筆下塑造的幾乎完美的人。我會以他為目標(biāo),不斷修正自己!
小學(xué)諸葛亮簡筆畫篇五
人們對諸葛亮都有著自己的看法,我也不例外,我也有著自己不同的看法。
《三國演義》中令我最感興趣的章節(jié)是――諸葛亮七擒孟獲。它講述了后主讓諸葛亮親自南征孟獲。諸葛亮用激將法激發(fā)了趙云與魏延的銳氣,第一次捉住了孟獲。
孟獲被放后召集十萬人馬,有意再站。而董荼那為感激孔明的不殺之恩,加上許多酋長都敬佩孔明的神機(jī)妙算,于是他們一起活捉了孟獲,并送給了孔明。就這樣,諸葛亮一次又一次地捉住了孟獲,孟獲最終被感動了。
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后來成為了一段佳話。這里不僅體現(xiàn)出了諸葛亮的足智多謀,也可以告訴我們雖然捉住一個人如同囊中取物,但要降服一個人的心卻很不簡單。
在董荼那和眾多酋長活捉孟獲,孟獲雖是遭遇到自己手下的叛變,但自己的手下能對自己的敵人作出這些舉動和評價,可以知道諸葛亮的確是神機(jī)妙算。諸葛亮具有濟(jì)世救民,再造太平的雄心壯志,卻因病最終沒能去實現(xiàn),這位英雄的一生真是可悲可嘆?。?/p>
我們也要學(xué)習(xí)諸葛亮的足智多謀,勤于動腦,做一個胸懷大志的正義少年。
小學(xué)諸葛亮簡筆畫篇六
劉備三顧茅廬在隆中請到了您,就在那激動人心,激動四射的一剎那,您這條散發(fā)著飄搖仙氣的臥龍便蘇醒了。
您先是一把火火燒博望坡,燒掉曹軍一半人馬,令夏侯惇像只遇上大浪的螃蟹一樣,灰溜溜地落荒而逃,又上來了一曲“水與火之歌·水火雙重狂想曲”,把曹仁、曹洪帶領(lǐng)的魏國第七路軍先燒一輪,再淹一輪,還得殺一輪!弄得那些呆子“曹仁腳撲朔,曹洪眼迷離,洪仁逃命走,怎能辨他是雌雄?”
您一來吳國驛站,立刻就用那三寸不爛之舌先后戰(zhàn)勝了孫權(quán)手下的張昭、虞翻等人,舌戰(zhàn)完勝!
在小說里,周瑜居然想把您殺人滅口,命您三天內(nèi)造十萬支箭,否則重罰!幸虧,您只用二十艘快船,利用大霧,就借了曹軍十萬支箭來?!爸x丞相箭!”曹操得到消息時,二十艘快船早沒影的兒啦!
您的故事數(shù)不勝數(shù):借東風(fēng)、三氣周瑜、七擒孟獲、寫《出師表》、空城計退兵。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這不只是一段文字,而是一個永恒的傳奇!您就是我眼中的諸葛亮。
小學(xué)諸葛亮簡筆畫篇七
諸葛亮的故事人人皆知,今天就把我知道的講給你們聽一聽。
話說當(dāng)年,劉備派諸葛亮到了東吳,想聯(lián)合孫權(quán)抗擊曹操。大將軍周瑜嫉妒諸葛亮,想方設(shè)法要陷害他。這不,有一次他想出了一個餿主意,要讓諸葛亮準(zhǔn)備十萬枝箭。
當(dāng)周瑜說出他的主意時,諸葛亮微微一笑,心想:這點本事!不過卻裝作很苦惱的樣子說:“啥玩意兒,十萬枝箭十天之內(nèi)?這樣吧,為了不耽誤將軍用箭,我三天給您如何?”周瑜心里暗笑,就答應(yīng)了。還讓他的得力手下魯肅來幫諸葛亮,實際上是要魯肅給自己報信。
諸葛亮讓魯肅給他準(zhǔn)備幾艘戰(zhàn)船,還不讓他告訴周瑜,魯肅照辦了。第一天第二天他都沒有動靜,第三天早上他出發(fā)了。他讓戰(zhàn)船直奔曹營,魯肅嚇壞了說:“你要干嘛?”“給丞相造箭呀!”諸葛亮笑著說。
與此同時,有人報告曹操,有敵人來了,曹操因為當(dāng)晚霧大,就沒敢應(yīng)戰(zhàn),就讓士兵用弓箭伺候。箭雨點一樣飛來。諸葛亮讓士兵把船上有稻草的一側(cè)面向曹營,很快稻草上插滿了箭,全滿了之后他還讓士兵大喊:“謝謝曹丞相箭,謝謝曹丞相箭!”曹操氣得不得了。
回去后,周瑜更加嫉妒諸葛亮了。
小學(xué)諸葛亮簡筆畫篇八
他,三國時期的神機(jī)軍師,他,至今的流傳佳話。他是誰?他就是諸葛亮。
為什么他是三國的神機(jī)軍師?因為他就是智慧的化身。諸葛亮之所以在我心目中能有這么高的地位,是因為他是位足智多謀的天才軍師。他的‘火燒赤壁’利用了曹軍不會水的弱點。他的‘草船借箭’利用了曹操多疑的心,能看出他的智慧和神機(jī)妙算。
諸葛亮本是一隱士,但在隱居茅廬已知‘三分天下’。
后來,因為劉備的‘三顧茅廬’讓他感動不已,作了蜀漢的軍師。諸葛亮還想出‘聯(lián)吳攻魏’的策略,他為了更好的幫助劉備爭取天下,他又冒著生命去出使東吳,又忍著周瑜的百般刁難。但是,諸葛亮一步又一步的巧破周瑜的妙計。最后諸葛亮三次氣死了周瑜,這就是流傳的‘三氣周瑜’。他在東吳的刀光劍影下挺而走險。在漢中,說服馬超歸蜀。
他還是位發(fā)明家,而且還能固國安民。他發(fā)明了木牛流馬,還解決了運(yùn)輸問題。他又‘撫民生息’又讓蜀國進(jìn)一步走向強(qiáng)盛。諸葛亮不僅是一位神機(jī)軍師,發(fā)明家,也是一位文學(xué)家,還是一位政治家。
雖然諸葛亮沒有在有生之年一統(tǒng)三國,但他給我們留下了光輝的一頁。這就是我眼中的諸葛亮。
小學(xué)諸葛亮簡筆畫篇九
他是三國時期蜀國的丞相,茅屋中的才者,他就是諸葛亮。
諸葛亮,復(fù)姓諸葛,單名一個亮字,字孔明。原隱居山林,號臥龍居士。足智多謀,胸懷天下。因劉備三顧茅廬,下山助劉備。后三分天下,以蜀為國號。有詩曰:
豫州當(dāng)日嘆孤窮,何幸南陽有臥龍。
欲識他年分鼎處,先生笑指畫圖中。
蜀國成立后,劉備封諸葛亮為丞相。諸葛亮知道欲統(tǒng)天下,必安國亂。當(dāng)時南蠻發(fā)生叛亂,蠻王孟獲造反。諸葛亮自請鎮(zhèn)服。諸葛亮知道如果要讓南蠻順服,先要讓蠻王孟獲心服口服。諸葛亮七次擒住孟獲,前六次孟獲以各種理由不服,諸葛亮均賜酒設(shè)宴,歸回南蠻。直到第七次,才讓孟獲及南蠻歸屬蜀國。
魏國勢大,諸葛亮兩次前往吳國,說服吳國共同抗魏。稱為舌戰(zhàn)群儒。
兩國聯(lián)盟,抗擊魏國。諸葛亮遇到了第一個大敵——司馬懿。
司馬懿多智,甚至與諸葛亮平分秋色。有一次,蜀魏交戰(zhàn),緊缺糧草,諸葛亮研制出了木牛流馬。運(yùn)送糧草速度極快,馬上投入了使用。司馬懿觀察到了這一切,派兵奪走了木牛流馬。然而,這一切諸葛亮都預(yù)料到了。特地在制造是時了一個小機(jī)關(guān),于是,諸葛亮派兵悄悄扭動了馬舌頭,木牛流馬便如中了妖邪般嚇跑了魏兵。導(dǎo)致糧草供應(yīng)不上,從而大敗司馬懿。
諸葛亮中年便去世,臨死之前還心系蜀國。諸葛亮自知命不久矣,司馬懿也定知此事。于是故意放木偶人在車中,嚇得司馬懿急忙引兵撤退,拖延了好長時間。司馬懿知道真相后,不由自主的說:“諸葛亮真乃神人也!”諸葛亮還贈姜維連弩妙計(后來救了姜維一命)。
此外,諸葛亮還精通陣法,研制了八卦陣,巨石陣等。姜維(此時還未歸順蜀國)曾入此陣中,似有萬千石屋一般,無法脫身。若非諸葛亮岳父相救,早已身亡。
他的才智讓人佩服;他的忠心讓人膜拜;他的去世讓人嘆息!這就是我心目中的諸葛亮。
小學(xué)諸葛亮簡筆畫篇十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边@正是三國名相諸葛亮的真實寫照。從小,我就熟知三國的故事,而我最欽佩的就是神機(jī)妙算的名相諸葛亮了。 寒假的一天,父母攜我去了老家寶雞附近的五丈原。路上爸爸告訴我,在五丈原諸葛亮七出岐山,最后病死在此。那里有后人修建的有名的諸葛祠。
終于到了,我站在原上,向下眺望,山下景致一覽無余。這里南依棋盤山,北臨渭河,地勢險要。據(jù)說原高約五十丈,叫的時間長了就成了五丈原。
啊,我終于看見了諸葛亮廟。廟里都會有什么呢?除了能看到墓冢,能看到傳說中的隕石嗎?能看到他的塑像嗎?能看到他的名著《出師表》嗎?
帶著種種疑問,我走進(jìn)了廟里。進(jìn)去是一個大殿,殿的四壁上是一些壁畫,我仔細(xì)地看著彩繪畫,一個個三國故事呈現(xiàn)在眼前。我仿佛又重臨古戰(zhàn)場上。我興奮地喊著“你們看,這幅圖是‘空城計’,那幅是‘三英戰(zhàn)呂布’……”壁畫下面是許多青石塊,上面刻著許多字,導(dǎo)游告訴我們這就是有名的《出師表》,字跡蒼勁有力。
看完了壁畫和石刻,再往里走是一個庭院。導(dǎo)游將我們帶到了一棵粗壯的大槐樹前,向上望去樹在空中分成三支,他告訴我們這棵樹是象征劉關(guān)張三兄弟結(jié)拜的結(jié)義槐。庭院兩側(cè)還有兩座建筑,它們分別叫鐘樓和鼓樓,樓內(nèi)各有一鐘一鼓。有人正在敲鐘,莊嚴(yán)的鐘聲更增添了諸葛祠肅穆的氣氛。
再往里走,就是廟堂,廟前的長檁條全長五丈,真是不可思議,古人是從哪找到那么高的樹呢?
進(jìn)到廟里,看到諸葛孔明的泥塑彩色坐像,綸巾羽扇,儀態(tài)端莊,猶如仍在此處運(yùn)籌帷幄。
再往里走,就是諸葛亮衣冠冢,站在冢旁前,我默默肅立,今天我終于和諸葛先生離得這么近,終于可以祭奠我心中的名相了。我多么想擁有像您一樣的智慧和胸懷啊。
在它旁邊有一座落星亭,亭內(nèi)有一石,長約一米,呈橢圓形,青褐色,表面凹凸不平。傳說諸葛亮去世的時候,一顆流星從天而落。以前我不太相信,可是今天親眼見了這塊頗有傳奇色彩的隕石。
我感慨萬千,感謝那些元代和清代諸葛亮廟最初的修建者,我終于祭拜了我心中的圣人。
小學(xué)諸葛亮簡筆畫篇十一
最近,我們學(xué)習(xí)了課文----《草船借箭》,自此以后,我的大腦里全是諸葛亮。不折不扣地成為了諸葛亮的“粉絲”,真想見到諸葛亮本人?。?/p>
“?。 蔽液鋈怀霈F(xiàn)在一個建筑物旁。我站起身,左右張望了一下?!罢l?誰在那兒?”一個武將模樣的人高舉火把跑了過來,身后還有一大群衛(wèi)兵。又有一個中年男子走了出來,我立刻趴了下來,躲在一塊大石頭后面。“伯約,沒什么,你放心去別的地方吧!”中年男子說?!柏┫啵@么晚了,您還沒睡?。俊敝心昴凶勇犃宋鋵⒌脑?,微笑著搖了搖頭。武將長嘆了一口氣,帶著衛(wèi)兵走遠(yuǎn)了。
聽著兩人的對話,我驚呆了!伯約?這不正是三國時期姜維的字嗎?姜伯約。莫非,我來到了----三國時期?“丞相”?難道這個中年男子是----他?
“出來吧!”中年男子說。我嚇了一大跳?!拔铱匆娔懔?,不必躲藏了!”中年男子背對著我,冷冷地說?!翱酌飨壬媸巧駲C(jī)妙算??!”我不再躲藏,走向了中年男子?!昂?!”男子微微一笑,“你的影子下次一定得‘藏’好!”說完,轉(zhuǎn)過身來看了看我。我大吃一驚,轉(zhuǎn)過頭來,仔細(xì)看了看,還是看不出這兒有什么玄機(jī)。
“你藏在石頭后面,影子的粗細(xì)會不一樣?!敝T葛亮-----也就是那個中年男子,沖我擠了擠眼睛,說,“你這小孩兒,不知道這兒是五丈原嗎?”什么,五丈原?我想起來了!于是慌忙說:“孔明先生,您要好好保重身體?。∥也皇沁@個時代的人,我來自2020年的地球?!敝T葛亮好奇地問:“2020年?地球?那是什么?”于是我又解釋了地球,2020年。諸葛亮又問:“那你來這兒干什么?”“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我會在這兒?”我抱歉地笑了笑。
“哦!對了,孔明先生。您不知道,您在我們這些后人心中地位可高了呢!”我又滔滔不絕地說,“您的一生收二川,排八陣,六出祁山,七擒孟獲,東和孫吳,北拒曹魏。功績遠(yuǎn)遠(yuǎn)高于五虎猛將,管、樂之輩!”聽了我這番話,諸葛亮的眼睛亮了,說:“六出祁山,莫非這一次我可以打下祁山,直取長安,報效先帝?”我聽了這句話,眉頭一皺,想:他不久都要命喪于此,怎么還有心情打仗。于是,我問:“孔明先生,您的一生功績險要,為何只顧攻下祁山?”諸葛亮笑了,拍著手說:“只有攻下祁山,才可以滅掉曹魏。先帝三顧茅廬,我只能鞠躬盡瘁,舍命相報。”“但是…?!蔽矣终f,“東吳并不是十分容易對付,您打算如何?”“打破了曹魏,我便自取東吳!”諸葛亮信心十足地說,“統(tǒng)一中原,先帝方可瞑目也?!?/p>
忽然,諸葛亮漸漸模糊,離我越來越遠(yuǎn),直至消失不見……我睜開雙眼,原來那只是一場夢!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短短八個字,卻淋漓盡致揭示了諸葛亮報效祖國的赤膽忠心。
小學(xué)諸葛亮簡筆畫篇十二
《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個人: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他,便是輔佐劉備成就大業(yè)的諸葛亮。
他隨著劉備取荊州,奪漢中,進(jìn)巴蜀,為蜀漢發(fā)展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后來,劉備不聽孔明勸阻,執(zhí)意伐吳導(dǎo)致彝陵之?dāng)?,只得白帝城托孤。諸葛亮毅然挑起輔佐幼主的重任,安居平五路、七擒孟獲、六出祁山,在最后一次伐魏中病死在五丈原。他的一生,是輝煌燦爛的一生,為群雄爭霸的三國時期增添上了濃墨重彩一筆。我非常佩服他。
我佩服他的淡泊明志,寧靜致遠(yuǎn)。劉備三顧茅廬請其出山之前,他居于臥龍岡,幽山獨(dú)居,安然自得。不求榮華富貴,不慕財富權(quán)勢,卻心系漢室江山,天下蒼生。這,才是真正的高人。
我佩服他的聰明才智,深謀遠(yuǎn)慮。未出隆中,已知天下三分。初到軍中,便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剛達(dá)東吳,便舌戰(zhàn)群儒、力諫吳主??酌鞯穆斆骷矣鲬魰?,他的錦囊妙計更是婦孺皆知。他病死之后,料定魏延必反,故留與馬岱一錦囊,方將其除掉。民間還流傳著“死諸葛嚇走活仲達(dá)”的故事,可見諸葛亮的神機(jī)妙算、未雨綢謀真是無人能及。這,才是真正的智者。
我更佩服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白帝城托孤之時,面對劉備的信任,他叩頭流血:“臣雖肝腦涂地,安能報知遇之恩也!”后來劉禪登基,孔明盡心盡力輔佐于他,前后兩篇《出師表》,句句誠懇,字字忠心。一次次出兵祁山,雖皆因各種原因失敗,但他卻始終不放棄,用自己的一生兌現(xiàn)“肝腦涂地”的諾言!這,才是真正的忠臣。
我反復(fù)吟誦著杜甫的《蜀相》: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jì)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做個像他這樣的高人、智者、忠臣!
小學(xué)諸葛亮簡筆畫篇十三
揮一揮羽扇,綸巾長袖,他將其扔進(jìn)云霄深處,悄然而去;弄一支禿筆,矮紙斜行,他寫出對蜀漢最熾痛的夙愿,筆落人息。
他可以與曹操共事,在赤壁中譜寫下生命的贊歌,一統(tǒng)天下,享受高官厚祿,榮華富貴;
他可以與孫權(quán)為伍,在江東里勵精圖治,雄霸一方,安居樂業(yè),碌碌終生。
但是,他沒有。站在忘卻與銘記之間,站在安逸與憂勞之間,站在碌碌平庸,富貴一方與勞作一生中間,他拋卻了達(dá)官顯貴,選擇了赤膽忠心。
劉備,何德何能,這個懦弱到只剩下哭的君主,幾次負(fù)他的規(guī)勸。因他,所有人敗走長坂坡,被曹操窮追不舍;因他,痛失棟梁之才龐統(tǒng),被劉璋欺凌屈辱;因他,十萬大軍毀于一旦,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而這之前,他不曾勸過劉備嗎?但劉備又怎樣?懦弱,猶豫,義氣用事,讓多少人蒙受莫大的屈辱。最后不爭氣地死于白帝城內(nèi)······死之前,劉備告訴他:“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而他,渾身的熱血卻沸騰著一個至死不渝的信念——光復(fù)大漢,精忠報國,他說:“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他給歷史涂上了最濃重的一筆。 好一個諸葛亮:他用睿智,銘記下對蜀漢忠貞不渝的信念,在漫漫的歷史長河里留下了一顆璀璨的明珠。
好一個諸葛亮:他忘卻了昔日山野村夫的閑云野鶴,用鐵骨做出了最完美的詮釋——忘卻富足,成就氣節(jié);銘記蜀漢,造就偉岸。然而天妒英才,一場大雨,功虧一潰,天注定要來索要他性命,他還是沒能實現(xiàn)劉備托付給他的幾代英杰的重任。伏龍,最后還是沉眠在五丈原中······我終于懂了:忠心,才是令那歷史凝聚的永恒。
雄哉,那永遠(yuǎn)的諸葛亮!美哉,那一把羽扇劃下的千古傳奇!偉哉,那撼動千萬人的忠心!永遠(yuǎn)的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