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三春節(jié)圖片 初三春節(jié)放幾天篇一
按照家鄉(xiāng)撫州的風俗習慣,從農(nóng)歷十二月二十日以后,家家都忙著過春節(jié)。雖然天氣很冷,但是還是晴天多,這時大家都忙著打掃衛(wèi)生,洗凈全部骯臟的東西,掃去一年的廢氣。遠在天涯海角工作的親人,也陸陸續(xù)續(xù)趕回家和親人團聚慶春節(jié)。
農(nóng)歷二十三這一天,就是點灶燈,包糯米子,用豆子磨粉,加糖成為豆沙,再和子拌裹,大家都圍著吃得津津有味,這就是首次過年,點上蠟燭,也就是希望來年紅紅火火。
農(nóng)歷十二月二十五這一天,是過小年,也就是小朋友過年,這一天大人們?yōu)樾∨笥衙γβ德?,做好很多美味佳肴,晚上我們一起放煙花,玩?zhèn)€痛痛快快。
農(nóng)歷十二月,月大三十,月小二十九,為除夕。除夕這一天,我們家鄉(xiāng)稱為過大年,家家戶戶貼對聯(lián),滿桌的雞、魚、肉、蛋、山珍海味,米酒飄香一醉方收,吃完晚飯,大家團聚一堂,歡度春節(jié)。邊看電視邊聊天,大人為小孩發(fā)壓歲錢,希望我們來年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考出理想的成績。直到十二點結(jié)束,鳴鞭炮關(guān)大門,這就叫辭歲。接著守歲黎明前開門,又鞭炮齊鳴,這就是像征開門大吉,一年平平安安,風調(diào)雨順。
正月初一這一天,男人們帶著自己的小孩走親訪友,向長輩拜年問好,女人們在家接待客人,機關(guān)團體打龍燈拜年,有機會全家一同逛大街購買拜年的禮品,這樣拜年,走親訪友,一直到農(nóng)歷十五,這段時間做客喝酒,家家扶著醉人歸。
最后,農(nóng)歷正月十五是元宵廟會,雄獅起舞,長龍游街,一片熱熱鬧鬧,也就是說這天是春節(jié)最后一日,元宵元宵,也就是把過年剩余東西全部吃完,再吃一些湯圓,象征著今年團團圓圓,甜甜蜜蜜,生活紅紅火火,明天就要大干特干,學生上學,大人們外出務工。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年年如此,熱熱鬧鬧,一年更比一年好。
大家說春節(jié)是多么高興的一件事啊!
初三春節(jié)圖片 初三春節(jié)放幾天篇二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賀大家新年好!我們唱歌,我們跳舞,祝賀大家新年好……
――題記。
一年一渡的新春佳節(jié)到來,但令我最難忘的還是那洋溢著濃濃的年味的除夕之夜。
除夕,是中國的傳統(tǒng)佳節(jié),每到這一天,遠方的親人都要回到家里與親人團聚,吃上一餐團年飯,表示一家人永遠團團圓圓,相親相愛,幸福美滿。
吃完團圓飯后,我們就開始守年歲。大約7點鐘,《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開始,我們一家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耳邊還不時傳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晚會節(jié)目很精彩:有優(yōu)美動聽的歌曲,有幽默風趣的小品,還有滑稽逗人的相聲……節(jié)目是豐富多彩,看得我眼花繚亂。
忽然,“噼里啪啦”的一聲鞭炮聲印入耳簾,我跑到窗前一看,哇!鞭炮、煙花的聲音彼伏著,像是在與過去的一年告別。我的好奇心把我引到窗前,最值得引人注目的,還是那“非花卻比花甚之”的煙花。十幾支煙花直指天空,一粒粒“金砂”噴射而出,在空中傲然綻放。赤橙黃綠青藍紫,樣樣俱全,姹紫嫣紅,把夜空裝點得美麗、婀娜,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晝。
“通!”地面上又升起個通體發(fā)紅的大火球。它飛到半空,“啪”的一聲,化作千萬顆小火星飛濺開來,拖著長長的、閃光的尾巴緩緩落下,好似翩飛的蝴蝶,從空中旋落;又好似被風吹散的蒲公英,不知是哪個調(diào)皮鬼,給它們涂上七彩的顏色……
“通通通!”“嗤嗤嗤!”看!一顆顆發(fā)亮,五顏六色的火焰拖著長長的尾巴,爭先恐后,前仆后繼地躥上夜空;瞧!那邊升出“天女散花”,這里出現(xiàn)“孔雀開屏”!哇!再瞧瞧那里的“含苞待放”……天空中頓時成“花”園,“花”的海洋,璀燦奪目,火樹銀花,多美呀!多么熱鬧的除夕之夜!
“嗖,嗖,嗖”,伴隨著一聲聲清脆的響聲,那漂亮的煙花托著一條美麗的長尾巴,在天空中劃下一道道拱們之后,“閃亮登場”。煙花五彩繽紛,爭奇斗艷,把節(jié)日的夜空裝點成美麗的大花園!有的像仙女散花,一簇簇,一群群沖上天空,又慢慢落下來;有的像秋菊、月季,萬紫千紅,千奇百怪;有的像小流星,猛地竄上天空,剎那間又消失在夜空中……大地和天空頓時像炸開鍋似的,沸騰不已。
那各種各樣的喜慶聲連成一片,好似響徹云霄的交響樂。真是動聽極!鞭炮也不甘示弱,“啪,啪,啪”的響聲在天空中回蕩。炮仗、鞭炮雙管齊下,一個個直沖夜空,在空中翩翩起舞,這邊的聲音弱,那邊的又起來,聲音此起彼伏,連綿不絕。鞭炮聲、炮仗聲匯成一股歡快和諧的交響樂,為這無邊的夜景又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耀眼的禮花在空中閃爍,鞭炮聲聲震耳欲聾,家家戶戶燈火通明,那五彩繽紛的煙花映紅大地,映紅天空,這絢麗的色彩,不正象征著我們祖國的錦繡前程嗎。
初三春節(jié)圖片 初三春節(jié)放幾天篇三
春節(jié)到了,大街小巷人流如潮,辛勤勞動一年的人們,紛紛走出家門,享受節(jié)日的閑暇,男女老少個個臉上都洋溢著歡快的笑容。
農(nóng)歷十二月底左右,家家戶戶便忙了起來:大人們大掃除啊,買年貨啊,來來往往,忙得不可開交。而小孩嘛,都在抓緊做寒假作業(yè),希望能在春節(jié)多放幾個鞭炮。我算半個大人了,所以又要大掃除又要做作業(yè)。每天做幾個小時的作業(yè)便開始忙活了,從五樓的樓梯掃到一樓,掃個三遍,接下來再擦欄桿,先用是抹布擦一遍,再用干抹布仔細地擦一遍,防止上面地水跡會成為客人眼中的污漬,反反復復五遍用了十塊抹布擦罷休。
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吃年飯,代表歲歲團圓。吃完年飯,一家人聚在一起,慶祝新一年的到來。大年三十的晚上更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家家燈火通明,處處禮花朵朵,鞭炮聲聲。只可惜好景不長,老天流淚了。接下來,大家一起守歲,看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告別如水似的已逝去的歲月,憧憬對新一年無限的希望。
初一,初二各家就要走訪親戚,四處問好,拜年,串門子。小孩子們最開心的就是收紅包了,到處拜年,為的是能拿到更多的壓歲錢。而拜年也是親戚朋友之間互相表達祝愿的一種方式。在初一的早晨還要放一掛鞭,這是掛開門炮,是個開門爆竹,聽老人說這是為了祈求竹報平安,圖個吉利,代表開門紅。小孩子們在這幾天可以盡情地放各種鞭炮:“摔摔炮”啊,“大紅鷹”啊,“電光花”啊……可謂樂趣無窮?。?/p>
我們小孩是最可望過年的理由還有一個:可以吃許多好吃的東西: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年糕不僅是一種節(jié)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詩中所提到的:“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諗?!蹦旮庥泻芏酂ǎ赫簟⒄?兩種方法燒出的年糕是甜的,湯煮、片炒兩種方法燒出的年糕是有甜有咸的。還有各種各樣的餃子:有芹菜豬肉餡的,有青菜豆腐餡的,還有蘿卜餡的……吃的我是滿嘴流油。
正月里的另一個重大節(jié)日是元宵,這一天要猜燈謎、迎龍燈,還要吃湯圓,表示團團圓圓,幸福美滿。元宵過去,春節(jié)也便悄悄走遠了,新的一個學期也便開始了……
時光流逝,歲月如梭,春節(jié)就是這樣一個接一個的過去了。它意味著親人團聚,意味著卸上一年的不快與負擔。我想我們都應該好好珍惜春節(jié)這個不可多得的節(jié)日,哪怕僅僅是為了與親人團聚。因為,它是你心底最直接的期待,最溫柔的一束光芒…
初三春節(jié)圖片 初三春節(jié)放幾天篇四
春節(jié),作為中國傳統(tǒng)的佳節(jié)之一,它的熱鬧與喜慶是不言而喻的。在我的印象中,春節(jié)應該是辭舊迎新炮聲連天、熱熱鬧鬧紅紅火火,更應該是一家人老老小小圍坐在桌旁和和美美拉家常、吃團圓飯……可在去年,我過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春節(jié)。
這次我們?nèi)谥掖蛩阍诔啥歼^春節(jié)。記得一大早,我們帶了些必備的物品就向成都出發(fā)了。這一路我竟然在一天內(nèi)見到了四種不同的天氣。出發(fā)時是陰天、少許的霧霾;大概車程有個2小時時,天空竟飄起了雨絲,車窗外分不清是霧霾還是水汽;到了秦嶺休息站時,細細雨絲又魔法般地變成了片片雪花;最后在進入四川境內(nèi)時,太陽散發(fā)著溫暖的光芒在迎接我們幾個遠方的客人呢!下午5點多我們到達了成都。
我們在網(wǎng)上定的復式民宿,就在寬窄巷子旁,從住處到巷子口只需步行5分鐘左右,是為了便于逛吃。兩天后,傳統(tǒng)的除夕夜來了。我和爸爸、媽媽在寬窄巷子里轉(zhuǎn)了大半天,下午又到超市買了一些食物準備也弄上一桌像樣的年夜飯。
寬窄巷子是由寬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平行排列組成。里面都是些青黛磚瓦的仿古四合院落,它是成都遺留的清朝古街道。寬巷子是“閑生活”區(qū),是老成都生活的再現(xiàn)。它有老成都生活體驗館,風土和老成都民俗都在這里;窄巷子是小資喜歡的“慢生活”區(qū),被頗有格調(diào)的酒吧、餐廳占據(jù),游客和文青們扎在巷子里,也有一些特色文化主題店的精致生活品味區(qū);井巷子:一處市井老成都的情景再現(xiàn)。最為特別是在街的另外一面建了一道500米長的歷代磚文化墻和500米長的民俗留影墻,有浮雕的效果。
這不,還沒到巷口,巷子里的游客的說話聲、小販的吆喝聲、孩子們的嬉鬧聲已經(jīng)是不絕于耳了。走近巷口,紅燈籠、紅炮竹的裝飾物一下子就點燃了節(jié)日的氣氛,它們在向游客們宣告著除夕夜即將到來。進入巷子,各種混合在一起的香味撲鼻而來。我們都忍不住快步走近一家小吃店。雖店面不大,但紅紅的福字和喜慶的彩燈并不影響節(jié)日的氣氛。一碗熱氣騰騰的紅油抄手給我們身在異鄉(xiāng)的游客帶來一份溫暖。我們點了很多樣小吃,一碗傷心涼粉、一份酸辣粉、一小碗涼面、一份鐘水餃和一份菠蘿飯。要說這菠蘿飯呀,無論色香味都比不上普吉島的正宗的菠蘿飯。點之前,我也已經(jīng)做好了心里準備,可還是好奇心作祟,讓我也品嘗到了專屬“寬窄巷子”的菠蘿飯。而其他的呢,真是讓我們大快朵頤后,直呼“麻、辣、正宗、過癮”。
一路吃也一路逛。忽然一首親切且熟悉的箏曲“高山流水”讓我情不自禁地進入了一家店鋪,原來是一家專賣蜀繡衣飾的商鋪。聽媽媽說,蜀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除此之外還有蘇繡、湘繡和粵繡。這里面有繡的荷包、零錢包、香囊;手絹、絲巾、唐裝、旗袍;團扇、屏風等,無論是哪種圖案都惟妙惟肖、美不勝收。我最中意一件繡著牡丹花的湖藍色旗袍。淡粉色的牡丹花在湖藍色旗袍上悄悄綻放、顯得古典又不失大氣……
一陣韻律感強烈的鼓點兒聲把我拉回到現(xiàn)實中。原來是一個街頭樂隊正在現(xiàn)場演出。他們的年齡都不大,這些哥哥姐姐有的拉手風琴、有的談著吉他、有的敲打著非洲鼓、有的在用心演唱。他們的表演為這個小巷、為這個除夕夜增添了一份獨特的風采。
特色小店完美呈現(xiàn)、特色小吃吃到吐舌流汗肚兒圓。滿足的回到“家”,我們又拿出家伙開始準備不多人口的年夜飯。我們邊吃年夜飯邊看春晚、邊看春晚邊視頻告訴西安的親人我們成都的所見所聞,這個除夕夜忙活、熱鬧!
接下來幾天我們一起逛了武侯祠、錦里;在成都的歡樂谷撒歡了一整天;又到了幾家知名的方所、貓的天空之城和西西弗書店轉(zhuǎn)了轉(zhuǎn);趁著晚上還去了成都的蘭桂坊,不過過年期間,很多酒吧都歇業(yè)了。本來特別想去張靚穎曾待過的“musicbox”里坐坐呢;還去吃了網(wǎng)紅的火鍋和幾家蒼蠅館子,遇到吃,媽媽總冒出這句話:“快快賜我一個海量的胃來滿足一下一個吃貨的心”。
怎么樣,有沒有想沖出家門在外過年的`沖動?在成都的辭舊迎新讓我有了新的體驗和感受。其實在哪里過年,只要有家人的陪伴就好!這不,今年我就哪兒哪兒都沒去,在我們的大西安過新年,一樣喜氣、一樣熱鬧、一樣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