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二年級小端午節(jié)畫畫圖片篇一
瞧!濠河那邊正在熱火朝天地舉行龍舟比賽呢!一條條龍似離弦的箭從岸邊射出,你追我趕,似乎要與風兒賽跑,與日月爭輝。
今年的端午,我們照例去外婆家。我在樓上剛做完作業(yè),就聽見外婆在樓上大喊:小饞貓們,快下來包粽子喲!看來這次外婆不想讓我們坐享其成了。一群小饞貓聽罷,不約而同地蜂擁而至,三步并作兩步地跑下樓,趕集似地聚攏到外婆身旁。
外婆耐心地教我們?nèi)绾伟兆樱?jīng)過三番五次的試驗,我終于包了一個有模有樣的蜜棗粽。過程是這樣的:先把三片蘆葉左折右疊,折成一個漏斗形,然后把白白的、晶瑩剔透的糯米倒在漏斗里,再加一顆散發(fā)著誘人香味的蜜棗,之后把漏斗嚴嚴實實地封好口,最后把粽子五花大綁起來,就大功告成啦!原來在書上看到包粽子挺簡單的,可真正做起來也挺難呀!我突然明白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話的含義了。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學會了包粽子。譬如我妹妹,因為年齡太小沒有耐心,所以她就隨心所欲地包了一個長方形粽子,還很興奮地大喊:大家快看,我會包粽子了!弄得我們捧腹大笑。
到了晚上,月亮姐姐嘴角帶著點笑意走上了天空,把光芒灑下大地。吃飯嘍!的聲音頓時響起。在有著濃濃家鄉(xiāng)味道的飯桌上,香噴噴的粽子出爐了。我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這時,愛喝酒的舅舅把雄黃酒隆重地請了上來,連從來都不喝酒的爸爸也抿了一小口。爸爸告訴我,喝雄黃酒有辟邪解毒的功效哦!
吃完熱氣騰騰的晚飯,全家一起出門散步。我發(fā)現(xiàn)家家戶戶都掛著艾草,耳畔又隱隱約約響起一首
童謠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二年級小端午節(jié)畫畫圖片篇二
端午節(jié)快到了。遠處山上的空氣中彌漫著艾草的香味。然后它繼續(xù)隨風漂流。它讓每個家庭都變得綠色。在六月的編年史中,有一首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詩。
我印象中的端午節(jié)在流蘇般的綠色絲綢之間穿梭。
懸崖上掛下來的綠色絲線是奶奶包粽子的寶貝。通常在前一天采摘,只需要用清水清洗。粽子煮熟后,薄薄的綠絲中所含的清香會滲透到竹筍和竹葉的各個層次,滲透進來又滲透出去。是的,奶奶用來包粽子的竹葉是那些有棕色和黑色圖案并帶有一些毛發(fā)的竹葉。它們在未知的時間被拾起并儲存。盡管它們已經(jīng)被卷成了卷軸,但它們?nèi)匀簧l(fā)著勞動藝術(shù)的芳香。
竹筍和竹葉是用在老房子里挖了幾十年的井水沖洗的。在井的邊緣有一個木桶,由于水太多,它變得很重。很明顯,把手變黃了,但是桶壁已經(jīng)長出了一點青苔。有陽光的時候,井壁上會有一些不同大小的白點。它們是太陽的縮影,更像人們挖井時眼中的希望。
記憶中的端午節(jié)在我嘴角流淌,粘滿了米粒。
我喜歡左手拿著一個破腦袋的咸鴨蛋,右手拿著一個剛剛?cè)サ艏t線的豆粽子。我更喜歡把一根筷子插入滿是米香味的粽子的四個角中的一個,然后輕輕咬下另外三個角。剛剛煮好的粽子被串在竹竿上冷卻。結(jié)果,沒過多久,熱氣騰騰的粽子就讓整個大廳充滿了它們的香味。冷卻后,取下幾根線,將幾個圓咸鴨蛋放入竹籃中,一個一個地送粽子。
這時,也有人會把美味的粽子送到我們家門口。然而,奶奶很少吃。兩大罐粽子中只有一兩罐足夠一家人吃。我以為是奶奶知道鄰居喜歡粽子,所以她給了很多。現(xiàn)在很明顯,奶奶不僅送了粽子,還送了粽子里那些看不見卻很香的東西。那些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都變成了美麗的微笑,就像端午節(jié)的鮮花,只是對那個人嘆息。滄桑已經(jīng)填滿了臉頰。
我多么希望我能再吃到那個包著甜味的粽子。我聳聳肩,深深地吸了吸鼻子。的確,我又聞到了空氣中隱隱約約的艾草的香味。香味飄進我心中的小屋,一首端午節(jié)的詩飄進了六月的編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