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傳承紅色精神主題演講篇一
漫漫征程,紅軍跨越11個省,所到之處,哪里沒有浸透紅軍的熱血?長征路上的第一戰(zhàn)——血戰(zhàn)湘江。紅軍戰(zhàn)士突破敵人四道封鎖線,拼死渡江,牢牢鎖住渡口,誓死保衛(wèi)中央,紅軍戰(zhàn)士死傷過半,8.6萬人僅存3萬人。生死攸關,痛定思痛,關鍵時刻,遵義會議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挽救了黨。從此,紅軍心存信念,充滿了希望,毛澤東的軍事思想成了紅軍從一個勝利邁向另一個勝利的制勝法寶。四渡赤水演繹了戰(zhàn)爭史上的千古絕唱,紅軍跳出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包圍圈,從此長征路上捷報頻頻: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大雪山,攻占臘子口,紅軍出奇制勝,沖破了蔣介石百萬大軍的圍追堵截,終于迎來了“三軍過后盡開顏”的歡騰。
每當五星紅旗隨太陽一同升起,耳邊又響起雄壯昂揚的《義勇軍進行曲》,總會令我激動不已,每當這時候,我就會想起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小時候,看長征的連環(huán)畫,看后我曾天真地問爸爸:“紅軍爺爺長征時為什么不喝健力寶,為什么不吃巧克力呢?”爸爸摸摸我的頭,只是嘆了一口氣,說聲:“傻孩子!”對于幼小的我來說,長征是一個老外婆的傳奇故事。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我上了小學。一次小伙伴們在一起又爭論起這個話題,一位同學說:“如果我生在那時候,我一定在雪山和草地開許多許多的商店,專門賣健力寶和巧克力給紅軍爺爺。”當時連老師都忍不住笑了。于是老師給我們講了許多長征路上發(fā)生的感人故事。就在那段風雨如晦的歲月,30萬紅軍經(jīng)過長征,只剩下了3萬,而他們活到今天的,已不足300人。但這用無數(shù)生命寫下的英雄史詩,已成為中國革命和人類歷史上一座高聳入云的豐碑,一段永不磨滅的鐵骨精魂的回憶。
老師講過在長征中發(fā)生的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紅軍將領的母親,在當?shù)匾垼犝f兒子在部隊當官享福,便氣沖沖找上山去。隊伍正好開飯,老人看到的是清水煮的樹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帶。她流淚了,提起籃子將自己要來的生芋頭全部倒進了鍋里。就這樣,竟成為將士們難得的一頓美餐。為了歡迎這位母親的到來,戰(zhàn)士們演唱了自編的《牛皮腰帶歌》:“牛皮腰帶三尺長,草原荒地好干糧,熬湯煮菜別有味,端給媽媽來品嘗。”老媽媽掛滿淚花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這些可親可敬的戰(zhàn)士面前,她怎能不為之動情,為之自豪?還有一次過草地,一位在戰(zhàn)斗中剛剛入黨的警衛(wèi)員,為了搶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獻出了年僅18歲的生命。當他漸漸沉下去的時候,手里緊緊攥著一塊白洋,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黨費。
長征中,這樣的事情幾乎天天都有,然而隊伍每天都在頑強地向前,向前r22;r22;美國著名作家索爾茲伯里驚呼這是前所未聞的神話。而遠涉中國的西方記者斯諾,則把這稱之為“東方魔力”。令他們不解的是,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撐著紅軍創(chuàng)造了這一驚心動魄的奇跡?其它很簡單,就是頭頂上那顆鮮紅鮮紅的紅五星以及它射出的那熠熠生輝的希望之光。這正是千百年來我們所固有的,具有強大凝聚力、鼓舞力、戰(zhàn)斗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民族精魂。從孟子的“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譚嗣同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倉”;從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吉鴻昌的“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歷史雄辯地證明:“民族的精神一旦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
同學們,當你沉溺于玩樂,失去自我的時候;當你留連于動畫片,不思進取的時候;當你吃著零食,喝著飲料的時候;想一想長征吧,想一想70年前的那些人和事。如果說當年所面臨的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權的話,而我們今天所面臨的,則是用我們的勤勞和智慧使我們的祖國闊步邁入世界經(jīng)濟強國的行列。這關系到當代中國的國際地位,關系到每一位華夏子孫的命運!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小主人工流產(chǎn),我們應該有自己的遠大理想,那就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也是一次充滿艱辛的長征,這是時代賦予我們青少年的新的長征!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接過長征精神的光輝旗幟,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chuàng)造祖國輝煌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同學們,讓我們重踏長征路,弘揚長征精神,努力拼搏,去追尋金色的理想,追尋明媚的春光,追尋火紅的太陽!
傳承紅色精神主題演講篇二
xx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指出,“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必須傳承紅色基因,永葆奮斗本色?!眡x還多次強調(diào),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種、紅色傳統(tǒng)的基因,一代代傳下去,讓革命事業(yè)薪火相傳,讓紅色基因血脈永續(xù)。為什么人民領袖、軍隊統(tǒng)帥如此看重紅色基因的傳承?我們又該如何認識理解和傳承發(fā)展好紅色基因?我感到,自覺傳承好紅色基因,既是我們堅守初心、不懈奮斗的力量源泉,也是我們鑄牢軍魂、履行使命的重要保障。今天,按主題教育計劃要求,我以“傳承紅色基因筑牢精神長城”為題作個交流,主要講三個方面。
xx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推進軍人榮譽體系建設,培養(yǎng)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時代革命軍人。貫徹領袖的重要指示,我感到首要的是要充分了解、學深悟透紅色基因的內(nèi)核本質、精髓要義以及其穿越時空的歷史影響力和時代感召力。
1、基因是什么?大家都知道,基因支持著生命的基本構造和性能。有科研報告顯示,一個人生命的長短主要取決于他的基因,后天的鍛煉和環(huán)境的影響只會改變生命長度的20-30%。
2、紅色基因是什么?紅色,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引領未來,紅色基因顧名思義是一種革命精神的傳承,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紐帶,更是我黨我軍性質、宗旨和本色的集中體現(xiàn),是人民軍隊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的精神圖譜。紅色基因最核心的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共產(chǎn)主義的追求、對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堅持、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踐行,這是我軍的根本屬性所在。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鍛造培育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在建設和改革時期孕育的兩彈一星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抗震救災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等,這些都是紅色基因的具體體現(xiàn)??梢哉f,中國共產(chǎn)黨的紅色基因是隨著黨的成立而誕生的,并在黨的發(fā)展壯大中得到了不斷豐富和接續(xù)傳承。
3、紅色基因根植于哪里?在紅色基因出現(xiàn)之前,我們所說的基因是什么?這個基因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基因,在五千多年的發(fā)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tǒng)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基因。眾所周知,在世界幾種主要的古代文明中,中華文明史唯一沒有中斷而且延續(xù)至今的,這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始終在傳承基因,弘揚傳統(tǒng),古時候人們講究“仁、義、禮、智、信”的五常之道,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是一切社會成員間理性的溝通原則。從最早堯舜時期開始,中華民族就已經(jīng)展示出了偉大的犧牲奉獻基因,那時候自然災害多,食物不足,原始社會生產(chǎn)力遠遠滿足不了日益增加的人口,為了解決糧食問題,很多老人自愿絕食,搬進山洞里,把糧食讓給年輕人,保證了后代的延續(xù)。還有我們熟知的神話故事,愚公移山、精衛(wèi)填海、夸父追日,雖然只是充滿神奇色彩的傳說,但展現(xiàn)出的是古人頌揚敢于與自然作斗爭,與困難作斗爭的強大精神力量,反觀西方國家,迷信上帝,崇拜神靈,遇到困難想到的不是齊心協(xié)力解決困難,而是向上帝禱告,希望得到神靈的庇佑,就像這次美國爆發(fā)新冠肺炎疫情,竟然讓一個牧師發(fā)功驅趕病毒,那個視頻相信很多官兵都在網(wǎng)上看到過,簡直是滑稽至極。到了近代,1840年的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強行打開了中國腐敗、落后和封閉的大門,使中國由封建社會開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轉化,后來相繼發(fā)生了中日甲午戰(zhàn)爭,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日本侵華戰(zhàn)爭,在中國危急存亡的時刻,是共產(chǎn)黨人站了出來,在不斷的斗爭中賦予了基因新的時代涵義,我們稱之為“紅色基因”。
“高舉旗幟、鐵心向黨”的堅定信念根植于“忠貞不渝”的高貴品格。忠誠是關乎國家存亡的精神脊梁。當年,有人曾問xx,“長征那么艱難兇險,你是怎么過來的?”他堅定地說:“跟著走!”“跟著走”的精神,體現(xiàn)的是對黨的無比信賴,對黨的絕對忠誠?;赝麣v史,公元前100年,蘇武奉漢武帝之命出使匈奴,被扣留了下來,匈奴人要求他背叛漢朝。蘇武不答應,匈奴就把他流放去牧羊。一流放就是十九年,直到公元前81年,派他出使的漢武帝都已去世,才被釋放回到漢朝。一說起蘇武,世人都稱贊他是中國歷史上氣節(jié)高昂、忠君忠國的楷模。我們講傳承,就是要傳承蘇武忠貞不渝的高貴品格,深扎“跟著走”的思想根子,矢志不渝聽黨話、跟黨走,確保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
“肩扛使命、奉獻人民”的宗旨本色脫胎于“計為蒼生”的家國情懷。奉獻是愛國報國信念的實質體現(xiàn)。十天,14400分鐘,可以做什么事情?刷完幾部電視劇?看完幾本書?或是,建起一座醫(yī)院!除夕當晚平整場地,大年初一開始施工,初二鋪設地面,初三搭建板房……2月2日,大年初九,火神山醫(yī)院正式交付,1400名醫(yī)護人員增兵火神山,開展醫(yī)療救治。堪稱“火速”+“神速”。回望歷史,北宋杰出的政治家范仲淹,政績卓著,一心為民,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jié)操,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淵影響。我們講傳承,就是要傳承范仲淹計為蒼生的家國情懷,根植“火神山”精神的信念。
“不怕犧牲、敢打必勝”的膽氣血性彰顯著“逢敵亮劍”的英雄氣概。血性是革命軍人的重要特質。1989年11月由葉挺所帶領的獨立團號稱“鐵四軍”,是北伐戰(zhàn)爭中的左路軍急先鋒,為中國革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體現(xiàn)了不怕犧牲、英勇頑強的懾敵血性?;赝麣v史,西漢名將霍去病,19歲指揮兩次河西之戰(zhàn),殲滅和招降匈奴10萬人,直取祁連山,這是華夏政權第一次占領河西走廊,從此絲綢之路得以開辟,霍去病也被世人稱為驍勇善戰(zhàn)的民族英雄。我們講傳承,就是要傳承霍去病“逢敵亮劍”的英雄氣概,培育“鐵四軍”一樣敢打必勝的血性膽氣,為了黨的事業(yè)沖鋒在前,不畏懼艱險和挑戰(zhàn)。
“艱苦奮斗、矢志強軍”的使命擔當照映著“自強不息”的價值追求。艱苦奮斗是激發(fā)戰(zhàn)斗精神的“磨刀石”。抗戰(zhàn)初期,美國記者斯諾到延安采訪,他看到了xx住的簡陋窯洞,周恩來睡的土炕,彭德懷穿的降落傘改制的背心,林伯渠戴的斷了腿的眼鏡,他驚呼發(fā)現(xiàn)了一種偉大的力量,他把這種力量叫做“東方魔力”“興國之光”,這就是艱苦奮斗精神,靠這種精神我們戰(zhàn)勝了國內(nèi)外強大的敵人,奪取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赝麣v史,我國歷代國土面積從夏朝時期的210萬平方公里,到西漢時期包括幾乎全部的朝鮮和越南的北方,大約1040萬平方公里,到強盛時期的唐朝包括大半個蒙古國和俄國貝加爾湖,約1240萬平方公里,到后來經(jīng)過外族的入侵和列強的霸占,我們損失了不少國土,但我們依然堅持了下來,通過不懈的努力,完成了香港和澳門的回歸。我們講傳承,就是要傳承自強不息的價值追求,把抗戰(zhàn)時期我黨我軍的艱苦奮斗融入到崗位中,作為錘煉過硬素質,提高打贏能力的法寶,將其始終貫穿于自己的人生之中。
“聽令而行、守紀如鐵”的作風養(yǎng)成孕育于“軍令如山”的行為準則。講到守紀如鐵,我們首先就會想到抗美援朝的烈士邱少云,在戰(zhàn)爭中不幸被敵人燃燒彈擊中,全身被火焰燃燒,紋絲不動,直至光榮犧牲,年僅26歲。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選擇?因為他視紀律重于生命。古代曹操的官兵在經(jīng)過麥田時,曹操命令官兵們不準踐踏麥地,否則要殺頭,但曹操的馬突然受到了田野里飛起的小鳥的驚嚇,于是便踏壞了麥田,他要求執(zhí)法官為自己定罪,但被眾人勸住,便用劍隔斷了自己的頭發(fā),這就是著名的割發(fā)代首的故事。我們講傳承,就是要傳承這種“軍令如山”的行為準則,把紀律規(guī)矩舉過頭頂、刻在心上、化為行動,以鐵的紀律推動工作任務落實了。
xx強調(diào):“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tǒng)、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對于我們來說,我們黨的紅色基因就是不能拋棄的傳統(tǒng)、不能丟掉的根本。不懂歷史的人沒有根,淡忘歷史的民族沒有魂。在社會的發(fā)展進程中,我們在不斷與天斗、與地斗、與敵斗、與病魔斗。如果沒有強大的紅色基因,我們沒有辦法在這殘酷的斗爭中生存下去。
敢叫日月?lián)Q新天——與天斗,就是與天災作斗爭。1998年夏,我國江南、華南大部分地區(qū)及北方局部發(fā)生了有史以來的特大洪水。受災人數(shù)之眾,地域之廣,歷時之長,世所罕見。為了戰(zhàn)勝這場特大自然災害,軍隊共投入兵力36萬多人與群眾參加抗洪搶險。在黨xx的英明領導和決策下,數(shù)百萬軍民眾志成城,奮起抗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中華兒女用鋼鐵般的意志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形成了偉大的抗洪精神,抗洪搶險斗爭的偉大勝利和偉大抗洪精神的形成,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推向了新階段。它使我們看到,美好的品格和行為一旦集中起來會是多么壯美,億萬人民的力量一旦集中起來會是多么強大。
雄關漫道真如鐵——與地斗,就是與地質災害作斗爭。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山崩地裂,城塌市陷,2010年青海省玉樹市地震,還有同年發(fā)生的甘肅省舟曲縣的特大泥石流,在這些危難的時刻,英雄的中國軍隊和人民沒有被擊垮,軍隊在災難發(fā)生的第一時間,緊急動員,克服種種難以想象的困難,晝夜兼程,趕到災區(qū),不講條件、不顧安危、義無反顧地在搜救每一名幸存者,以實際行動證明,國難當頭,他們?nèi)匀皇亲羁蓯鄣娜?,是中華民族的中流砥柱。人性的光輝被放大,不屈的意志彰顯不屈的靈魂,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映襯出偉大的中華民族,它使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精神的一次偉大升華。
散作乾坤萬里春——與自然斗,就是與自然規(guī)律作斗爭。一部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一部與自然抗爭的歷史,自強不息精神是我們戰(zhàn)勝一切災害的強大精神支柱,我們的先人,沒有被災難壓倒,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和堅韌,一次次戰(zhàn)勝自然,一次次浴火重生,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在古代農(nóng)耕年代,農(nóng)耕生產(chǎn)與大自然的節(jié)律息息相關,上古先民通過觀察天體運行和一年當中的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的變化規(guī)律形成了“二十四節(jié)氣”,這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表達了人與自然宇宙之間的獨特時間觀念,蘊含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nèi)涵和歷史積淀,不僅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方面起著指導作用,同時還影響著我們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觀念。
雄雞一場天下白——與敵斗,就是與西方敵對勢力作斗爭。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取得的輝煌成就大家有目共睹,經(jīng)濟建設始終保持中高速增長,對世界經(jīng)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成為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大力實施,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高鐵、共享單車、支付寶、網(wǎng)購、還有我國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微信、北斗等新“四大發(fā)明”引領世界潮流。我國為什么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最核心的是有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最根本的是有紅色基因的的滋養(yǎng),讓我們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辦的大事。當前,我們正處在新時代的征程上,敵對勢力加緊對我進行“西化”“分化”圖謀,借重要時間節(jié)點和歷史事件散布“非毛化”“非紅化”“非黨化”“非戰(zhàn)化”和“非政治化”五種思潮,以及歷史虛無主義言論、新版“中國威脅論”和“中國崩潰論”,推進所謂的“轉基因”工程,妄圖搞亂大家的思想,我們必須高度警惕和重視,大力傳承先輩先烈守望信仰、赤膽忠誠的紅色基因,確保在強化“四個意識”、鑄牢不變軍魂中牢牢掌握“制腦權”。
斗罷艱險再出發(fā)——與病魔斗,就是與病毒疫情作抗爭。天花、鼠疫、小兒麻痹、2003年全球性傳染病非典還有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的發(fā)展進程中人們不斷在與各種傳染病不停地作斗爭,在這一場場嚴峻斗爭中,哪里有疫情,哪里困難多,哪里就有“紅色基因”的泉流涌動,我們可以看到,在這次疫情阻擊戰(zhàn)中,有著不懼生死的犧牲精神。醫(yī)護人員被防護用具磨出血的鼻梁、留下深深壓痕的臉龐、浸透著汗水的衣衫,讓人動容,更讓人振奮。有著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武漢金銀潭醫(yī)院院長張定宇,身患漸凍癥,雙腿肌肉已經(jīng)萎縮,而十幾公里外,同為醫(yī)護人員的妻子,已經(jīng)被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正在接受治療,但他仍然堅持在抗爭肺炎最前線;還有匯聚普通民眾正能量的愛國精神。大年初五,河南洛陽一家家具廠接到了一筆20萬元的醫(yī)療柜訂單,老板得知是火神山醫(yī)院的訂單,立刻接單,并回復:“不用買,我們免費捐贈!”;2月8日是中國傳統(tǒng)的元宵佳節(jié),當天晚上7點,在全國各個省市、自治區(qū)、直轄市的地標建筑上,不約而同地點亮燈光,隔空為武漢加油。
改革開始以來,我們的經(jīng)濟成就很大,國力不斷上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人們的價值觀念也日漸多元化,與此同時,意識形態(tài)和精神文明領域的“紅色”卻越來越淡化了,模糊了,甚至一度在網(wǎng)絡上被別有用心的人丑化了,變成了保守。落后的代名詞,與之相伴的是,很多過去的優(yōu)良作風和優(yōu)秀傳統(tǒng)慢慢消失了,社會腐敗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了,文化的西化、信念的弱化、精神上的矮化甚至有普遍化的趨勢,一些年輕人缺乏斗志、追崇西方生活。這些都更需要有針對性地強化紅色基因的傳承,激活紅色基因內(nèi)在的力量和能量。前段時間在網(wǎng)上鬧得沸沸揚揚的“礦泉水女留學生”事件,相信大家還有印象,在意大利疫情出現(xiàn)嚴重情況的時候,該名女留學生乘坐飛機回國,在上海浦東的一處隔離點的酒店進行隔離時,堅決要求喝礦泉水,因為她認為酒店開水有雜質,喊話“不喝礦泉水活不下去”,甚至在民警到達現(xiàn)場之后,還直呼隔離也要有人權。還有之前一名美國馬里蘭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在畢業(yè)典禮上講道當初剛從飛機上下來就感覺到了自由,空氣非常新鮮甜美,之前在中國歷史課上學到的人生、自由、對幸福的追求都毫無意義。這一類人吃著中國的糧食,心卻向往著自稱民主和自由的西方國家,崇洋媚外,追求所謂的人權,就像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叛徒和漢奸一樣讓人感到悲哀。
紅色基因是昨天給予今天的饋贈。一旦丟掉了,就丟掉了一支軍隊多年錘煉出來的元氣。傳承紅色基因,是為了腳踏實地走好前進之路。下面我再談談如何傳承發(fā)揚紅色基因來擔當強軍重任。
(一)根本的是要對黨絕對忠誠。今年初以來,面對突發(fā)新冠肺炎疫情,xx審時度勢、果斷決策,指揮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戰(zhàn)爭、總體戰(zhàn)、阻擊戰(zhàn),取得階段性勝利,充分體現(xiàn)了人民情懷、戰(zhàn)略定力、責任擔當和領導藝術。“抗疫”戰(zhàn)場沒有硝煙,卻是與死神的較量。有的軍隊醫(yī)護人員在除夕之夜接到出征命令,沒有一絲猶豫馬上整理行囊奔赴戰(zhàn)場;有的在治療過程中毅然摘下起霧的護目鏡,冒著被感染的風險為病人進行穿刺;有的在得知母親去世的消息后,向家的方向三鞠躬,爾后含淚繼續(xù)投入工作,我們要以他們?yōu)榘駱樱龅剿枷肷蠄詻Q追隨、情感上真摯熱愛、行動上緊緊跟上。絕對的忠誠,需要用生命去捍衛(wèi)。
(二)核心的是要矢志拼搏奮斗。xx說: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我們所熟知的華為公司就提倡一種“床墊文化”,并伴隨著華為從1988年成立到現(xiàn)在,即加班晚了不回家,與床墊相伴,累了睡,睡醒了爬起來再干,久負盛名,并被作為企業(yè)精神加以推崇。據(jù)統(tǒng)計,以晚18時開始計算加班時長,加班時間最長的就是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的員工。我國近幾年移動數(shù)據(jù)、互聯(lián)網(wǎng)和電子商務領域之所以能夠發(fā)展變化這么快,就是因為有數(shù)不清的員工在各自崗位上夜以繼日地科研、創(chuàng)新和服務。俗話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點燈熬油、加班加點的確非常辛苦,但卻是我們砥礪素質之基、成長進步之路。那些只會拈輕怕重、偷奸耍滑的人,注定不會取得進步。自古蘇秦懸梁刺股、孫康借雪苦讀、車武子聚螢照書,無不說明唯有下苦功夫才能得真功夫。
(三)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高尚品德。古往今來,我們都把品德作為做人之根、成事之基、為官之本。我們要將古代的儒家思想中的“仁義禮智信”深深扎根于血液中,自強不息、頑強拼搏、開放包容。其次將職業(yè)道德深深扎根于血液中,無私奉獻、剛性血氣、不怕犧牲。我黨一直注重培養(yǎng)官兵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無論革命戰(zhàn)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人民軍隊涌現(xiàn)出大批先進典型和英模人物,為世人樹起了一面面旗幟、一座座豐碑,受到了人民群眾的衷心贊頌。戰(zhàn)爭年代,人民群眾為什么愿意跟黨走,關鍵是我們的黨員干部踐行黨的理論和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形象好。大家都有感觸,現(xiàn)在黨風、政風、軍風明顯好轉,就是因為黨xx和xx堅持從自身做起,在全黨全社會樹立了鮮明導向。我們各級干部骨干受黨的教育實踐相對長一些,生活經(jīng)歷多一些,要帶頭傳承我黨優(yōu)良傳統(tǒng),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增強感染力、說服力和號召力。自覺站排頭作表率,心無旁騖干好事業(yè),高標準抓好各項任務,高質量推進單位全面建設,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不上推下卸,不推諉扯皮,以強化領導力促進執(zhí)行力,以責任落實了促進任務落實了,以忠誠、干凈、擔當?shù)牧己眯蜗舐氏却狗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