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長城篇一
踏進展廳的那一刻,我的臉上只有震驚。我想過兵馬俑是怎樣的輝煌,但當真正看到他們,看到如此龐大的展廳時,心里還是不能淡定下來。
秦始皇,滅六國,統(tǒng)天下。這位叱咤風云的君主,不僅給后人留下了不朽的偉業(yè),還留下了世界八大奇跡之一——兵馬俑。步兵俑昂首挺胸,個個都蓄勢待發(fā)的樣子。一切都是那么的氣勢磅礴,那么的令人敬畏。
最令人感到贊嘆的是,兵馬俑上處處都藏著細節(jié)。比如不同的官級有不同的官帽和不同的盔甲,甚至連頭發(fā)絲都做得很仔細。每個秦俑的表情都是不一樣的,絲毫沒有因為是泥做的而有呆板的感覺。每個秦俑的動作都是不一樣的,跪射俑單腳跪地,步兵俑昂首挺胸,騎兵俑神情凝重……他們的鞋子也是不一樣的,有的是方形,有些則是平的……
赫赫我華夏始祖,光披遐荒,越數(shù)千年傳承,文明肇創(chuàng)。活靈活現(xiàn)的兵馬俑,凝結了多少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它,讓我們看到了秦朝中國的雄偉,讓我們感受到了歷史文化的濃厚氣息。
這是我華夏的衣冠,塵土千年也難掩風流。壯哉,我泱泱中華。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長城篇二
故宮有多大?
故宮占地面積約7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大小宮廷70余座,房屋900余件,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zhì)結構古建筑之一。
故宮屋頂上為什么沒有鳥?
因為故宮屋頂上的瓦采用的是琉璃瓦,瓦片光滑,鳥類無法停留。二是因為黃色琉璃瓦會在有陽光的天氣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讓在飛行的鳥兒不敢在上面停留。三是因為屋脊上有神獸雕像,會嚇跑鳥兒。
故宮的歷史
建于明永樂5至18年(1407—1420),至2020年今,故宮已有600年的歷史了。它于1914年設為古物陳列所,1925年改為故宮博物院,正式開放。
故宮建造的材料
柱子用的木材多是來自川、粵、閩、浙的楠木,后因楠木稀少,改用東松木;石料也是來自中國各地,漢白玉來自北京房山區(qū)大石窩,五色虎皮石來自河北薊縣的盤山,花崗石來自河北曲陽縣,太湖石產(chǎn)自太湖,城磚是山東臨清的,金磚則是蘇州燒制而成的。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長城篇三
長城長城,一聽就知道它很長,很多人都喜歡去爬,不過大多數(shù)人都會累得要死。所以它到底有多長呢?古人為什么要活受罪把它建得這么長呢?
長城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秦朝統(tǒng)一中國后開始修建。漢明兩代曾大規(guī)模修建長城,主要是用來抵抗外敵。長城總長度21196。18千米,根據(jù)不同時代防御對象,可分為南長城和北長城。
北長城:北方的游牧民族特別是匈奴逐漸強大起來,不斷侵犯秦、趙、燕的北部邊境,于是三國便先后在北部修長城以抵抗善于騎馬射箭的匈奴。
南長城:南長城的作用與北長城不同,南長城的防御對象為其它諸侯國,修建南長城的主要有:楚、齊、魏、韓、中山國。
始建長城:秦始皇為了抵御北方匈奴來犯,開始大規(guī)模修建長城,動用了全國1/20的人力來修建長城。
長城結構:長城不止是一道單獨的墻,它由城墻、敵樓、關城、墩堡、營城、衛(wèi)所等所構成的防御系統(tǒng)。墻身平均高度為7。8米,有些地方高達14米。還有外檐墻和內(nèi)檐墻。
萬里長城凝結著古人的智慧,是中國規(guī)模最大最宏偉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