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使用范圍很廣,按照上級部署或工作計劃,每完成一項任務,一般都要向上級寫報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況、工作中取得的經驗教訓、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后工作設想等,以取得上級領導部門的指導。寫報告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yōu)秀的報告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車間實踐報告內容篇一
該公司成立于六十年代,迄今已有四十余年歷史。主要生產門機、塔機、啟閉機等起重設備和水庫大壩上用的閘門。公司共有員工300余人,占地150余畝,年產值6000余萬元。有九個科室:行政辦公室、經營科、后勤保衛(wèi)科、勞資科、供應科、生產科、技術科、質量科、財務科。四個車間:金工車間、鉗工車間、鉚焊車間、鑄工車間,還有一個車隊。名義上實現雙休日,實際上常常加班,職工們過單休日的生活。
三個月前,筆者進入了該公司的鉚焊車間了解管理流程和工藝流程。該車間有82人,分6個班組:下料組、拼點組、焊接組、起重組、后勤組、油漆組。每個組有人數15-20人不等。車間每月完成噸位數在1200噸以上,產值在萬以上。是全廠完成噸位和產值最高的車間。車間設主任一名,全面負責車間生產安全勞動紀律等各個方面的工作,另設書記一名,副主任二名,這四個職位是脫產的。另外設工會主席一名,團支部書記一名,婦女委員一名,都不脫產,與其他員工一樣參加各自所在班組的生產勞動。工會、團支部和婦聯(lián)很少搞活動。每個班組設組長一名,安全員一名,每個禮拜一早晨7:30---8:00,以班組為單位開安全會,回顧總結上禮拜的安全生產情況,有沒有出事故或者事故苗頭,為安全生產敲一下警鐘。車間實現主任負責制。新工人進廠,先到勞資科報到,填寫勞動合同,到倉庫領取工作服等勞保用品和榔頭扳手等生產工具。然后去車間,服從車間的調度,聽候吩咐。這時候你就成為一名正式的公司員工了。每天上下班都由車間和班組考勤。若有私事須向車間請假。不再可以自由散漫了。在公司實習期間,也必須服從公司的規(guī)章制度與出勤制度。每個月公司都會召集生產會議,安排每個車間當月的任務。由生產科管理進度。
現在以生產一只大鐵箱為例看一下這個車間是如何運作的。
技術科給車間下發(fā)了一張圖紙,要求用一公分厚的普通鋼板做一只長寬高都是一米的大鐵箱,與圖紙訂在一起下發(fā)的還有工藝流程卡。圖紙上標明了這只大鐵箱是做什么用的,是哪個工地上用的,用什么樣的鋼板型號等等,工藝流程卡告訴員工做這只大鐵箱有哪幾道工序、每道工序的先后次序、每道工序的工時數,工時是每個職工最關心的。因為工時越多則獎金越高。比如這只一米見方的鐵箱的工序是從下料組到拼點組到焊接組再到油漆組。工藝卡上會標明下料5小時,拼點10小時,焊接組10小時,油漆5小時,合計需要30小時。首先由車間把圖紙和工藝卡發(fā)到下料組,下料組拿到圖紙后,組長把圖紙交給具體負責制作的工作面,工作面的人員去供應科鋼材倉庫領鋼材,用剪扳機或者乙炔割下6塊1000100010 的鋼板,除去毛刺或者氧化渣,交給質量科的檢驗員驗收合格后,下料組的任務就完成了。圖紙、工藝卡和6塊鐵板由下料組交還車間,車間按照工藝卡上所寫的工時數開給制作人員工時單。到了月底,職工把完成的工時數上報給車間,每個工時若是2元,下料組割了6塊鋼板,就是說,他們那個月月底可以拿到10元獎金了。
然后車間把圖紙、工藝卡和6塊鐵板交給下一道工序------拼點組,拼點組把6塊鐵板拼成一只大鐵箱,這么大的鋼板一般憑手工的力氣是不夠的,這時候需要行車和起重工的配合,行車工和起重工屬于后勤人員,他們不做工時,每月的獎金參照一線工人的平均獎金,再打一個系數。一線工人的平均獎金高了,他們也隨之水漲船高。在起重工的配合下,鉚工和焊工用焊機、榔頭、角尺等工具,把6塊鐵板拼成一只大鐵箱,質量科的檢驗員要來驗收,看各個平面是否垂直。如果驗收不合格,就得返工,返工沒有工時的,還會受到車間扣款處罰。但如果不是由于制作工人的錯誤,而是本身圖紙設計有問題的話,返工是可以追加工時的。等到驗收合格了,又和下料組走一樣的程序。然后轉到焊接組,再轉到油漆組。漆好后,就算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了,鐵板就變成了鐵箱。
從以上的工藝流程我們來分析車間是怎樣進行管理的。在車間與外部其他科室的關系上是這樣的:在生產進度上車間對生產科負責,如果生產任務很繁重,生產科就會要求車間安排加班,生產科只管進度而不管質量,也就是對效率進行管理;在產品質量和安全生產上對質量科負責,每道工序完工之后,質量科都會對半成品進行檢驗,而不是等到產品制作完成后才去檢驗,質量科只管質量而不管效率;而車間必須既抓質量也抓效率。具體的制作過程由技術科給予指導,遇到技術上的難題向一線工人直接向技術科的工程師請教。每月月底,車間按照質量科驗收合格的產品工時數,經生產科確認后,向財務科領取本月的工資獎金。
在車間的內部管理上是這樣的:車間把生產任務安排給班組,班組再安排給工作面,由工作面負責具體的產品制作。產品制作即不是單個的工人,也不是班組去完成的,而是由工作面去完成的。工作面是產品制制作的最小單位。每個工作面由2---5人組成,班組成員一般是固定的,而工作面成員是自由組合的,常常變動。常常變動有利于組合成最佳搭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促進同事之間的和睦相處。每個月的獎金高低是按工作面進行分配,如果出勤率相同,每個工作面的員工的獎金基本相同。各個工作面之間的差異可能會很大,體現了多勞多得的分配原則。
車間實踐報告內容篇二
一、實習說明
(1)實習時間:20xx年4月1日至20xx年4月30日
(2)實習地點:裝配車間
(3)實習性質:培訓實習報告
二、實習過程
(1) 了解過程
起初,剛進入車間的時候,車間里的一切對我來說都是陌生的。車間環(huán)境還算不錯材料擺放整齊,衛(wèi)生也比較干凈。使我感覺到員工素質還是不錯的。即將在這里的兩個星期有所期待。第一天進入車間開始工作時,所在小組的組長給我安排工作任務,分配給我的任務是簡單的小部件組裝。我按照技術員教我的方法,運用操作工具開始學著組裝部件。在組裝的同時注意操作流程及有關注意事項等。實習的第一天,我就在這初次的工作崗位上組裝小部件,同時慢慢熟悉車間的工作環(huán)境。
作為初次到廠的我來說,對廠的了解以及對工作單位各方面情況的了解都是不足的。一開始我對車間里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安全生產操作規(guī)程及工作中的相關注意事項等都不是很了解,于是我便閱讀實習單位下發(fā)給我們的員工手冊,向小組里的員工同事請教了解工作的相關事項,通過他們的幫助,我對車間的情況有了一定的了解。車間的所有員工都必須遵守該上、下班制度。
(2)摸索過程
對車間里的環(huán)境有所了解熟悉后,工作期間每天按時到廠上班,上班工作之前先到指定,地點等待領班集合員工開會強調工作中的有關事項,同時給我們分配工作任務。明確工作任務后,則要做一下工作前的準備工作,于是我便到我們小組的工具存放區(qū)找來一些工作中需要用到的相關工具和材料配件。若在裝配期間遇到問題或困難要及時告知領班、工程師,讓他們幫助解決出現的問題,領班、工程師通過部件的調節(jié)讓組裝出的產品恢復正常,符合檢驗的要求。在工作期間有些部件的組裝難度較大。我便向小組里的員工同事交流,向他們請教簡單快速的組裝方法與技巧。運用他們介紹的操作方法技巧慢慢學著組裝這有難度的部件,同時在組裝中選擇適合的工具,也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
三、實習期工作總結和收獲
實習期間,我對車間的整個裝配流程有了一個較完整的了解和熟悉。雖然實習的工作與所學專業(yè)有所不同。但實習中,我拓寬了自己的知識面,學習了很多專業(yè)以外的知識,甚至在書本難以學到的東西。
此次實習,我學會了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處理簡單問題的方法與技巧,學會了與員工同事相處溝通的有效方法途徑。積累了處理有關人際關系問題的經驗方法。通過實習,讓我在工廠磨練了下自己,也鍛煉了下意志力,訓練了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提升了自己的實踐技能。積累了社會工作的簡單經驗,為以后各車間實習也打下了一點基礎。在實習期間反映出我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具備了一定的組織溝通能力,能很好地完成企業(yè)在實習期間給我布置的工作任務。
實習生:李泓霖 20xx年4月30日
車間實踐報告內容篇三
經過一個月的車間實習我了解了很多現場的實際情況,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真正意識到書本知識和實際確實有一些差異,了解了現代機械制造工業(yè)的生產方式和工藝過程。熟悉工程材料主要成形方法和主要機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設備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結構、工夾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術。同時也了解了本廠的一些情況, 保定機床廠是1937年建廠,目前的主打產品是組合機床,銑削動力頭,鏜銑動力頭,機械滑臺,鉆銷動力頭等等規(guī)格比較齊全,是河北省機械工業(yè)龍頭企業(yè)。
下面我從幾個方面簡要總結一下我的實習經歷
1.第一周 金一車間實習,機械滑臺粗加工車間。首先聽取了車間劉主任的講解,介紹了車間的大概情況,在現場的觀察中見到了保定市為數不多的八米龍門刨床,六米龍門刨床,還有我們廠曾經自造的t68和t612臥式鏜床,在這要提出的是車間北排挨著大門的兩個小型立式車床目前精度很差,工作臺表面已有很多破損,噪音也很大,需要進行設備維修。金一車間主要是大型設備,目前主要是完成大型的鑄件粗加工和一些外協(xié)活的加工,
2.第二周 金二車間實習,機械滑臺傳動箱零件,鏜銑動力頭零件,鉆削動力頭零件,齒輪,渦輪蝸桿等小零件的粗精加工車間。在此車間看到了保定為數不多的赫赫有名的瑞士產臥式坐標鏜和它的工作過程,目前它的加工精度在0。01mm,全部采用液壓傳動。不過我覺得這樣精密的機床所在的工作環(huán)境有些惡劣,應該放在恒溫室里。還有一臺英國newall立式坐標鏜,內部采用齒輪傳動,除了這些設備還有精密平面磨床,精密萬能磨床,銑齒機,2012年新買的t611,各種車床銑床,拉床等等,在這個車間了解了各種小零件的工藝和加工過程。
3. 第三,第四周 裝配車間實習,各種規(guī)格機械滑臺,鏜銑鉆動力頭,液壓滑臺,傳動箱等的裝配車間。裝配車間是我廠產品成型的最后一站,也是關鍵的一站,車間張建明主任給我耐心講解組合機床的裝配過程以及遇到的問題。張主任說hj50滑臺的傳動箱內有個行星輪機構,工人在裝配的時候很困難很費時,讓我好好想想有沒有其他的解決辦法,我經過一天的思考提出了一個裝配方法,但暫時還沒有得到應驗。
通過這些日子的實習使我更加體會到這樣一句話:“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睂嵺`是真理的檢驗標準,了解到很多工作常識,也得到意志上鍛煉,對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將有很大的影響。
機床設計人才聘用和高端軟件應用同等重要。本廠最近幾年才開始應用電子圖版,這在軟件應用方面是比較落后的,電子圖版只是手工制圖的替代品,三維實體設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設計,企業(yè)要想存活,要想有更好的發(fā)展,趕上甚至超過同行業(yè)其他廠家就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
眼睛是會騙人的看似簡單的東西并不一定能夠做好,只有親身實踐才知其奧妙,才會做出理想的產品,實踐是學習的真理!至此感謝鄒永紅總工程師及其他領導給了我這么好的實習機會,這對我的一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在車間實習期間向各車間技術員詢問了很多問題,得到了技術員的耐心講解,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車間實踐報告內容篇四
經過將近一個月的注塑車間實習,讓我首先感到的就是塑料件在我們三洋產品中的重要地位。它涉及了幾乎所有的三洋產品,因此注塑件的質量直接決定了我們產品的質量。這也普遍的反映了注塑件在當今整個制造業(yè)中的地位。
在這一段時間內我不僅在理論方面學習了關于注塑工藝和模具的知識,而且還通過自己的觀察和研究加深了對塑件成型過程的認識。本次實習以兩條主線展開:
一、注塑成型工藝實習
通過實習讓我了解到,要按照公司的效率和質量的要求,按時生產出合格的塑料產品是一個多因素疊加的過程。這涉及到塑料原料的質量和供應情況、注塑機的功能和自動化程度、模具的結構合理性;還有成型時模具和注射部分的溫度、壓力和注塑周期。其中前三方面稱為注塑成型的三要素,后者稱為注塑的三原則。而經權威調查報告顯示“三原則”在注塑中的重要性占70%,而“三要素”占30%。由此可見注射成型過程中工藝的重要地位。
塑料成型的方法很多,有注射成型、壓縮成型、壓注成型、擠壓成型、氣動和液壓成型、泡沫塑料成型等。我們一廠注塑車間只有注射成型。故以下從幾個方面,只對注射成型的工藝實習內容加以闡述:(一)注塑機規(guī)格和型號的選擇
規(guī)格和型號的選擇有兩個原則:第一,按注射機的注射量選擇。就是先計算出產品和澆注系統(tǒng)的總重量,然后乘以一個系數k。選擇時保證注射機能滿足這個注射量即可。第二,按鎖模力選擇。因為注塑時高壓熔料進入型腔,要保證合上的模具不會被擠開就必須對模具施加一個力。這個力的大小大于等于塑件及澆注系統(tǒng)在模具豎直方向上的投影面積乘以一個系數k。選擇時保證合模力大于這個力即可。目前我們廠主要有以下幾種注塑機:un1400、htf1400、jsw1300、jw1300和zt400。
(二)注射成型前的準備
(1)原料的檢驗:成型前要首先檢查原料的種類規(guī)格和型號是否正確。其次檢查原料顆粒和色母的比例是否正確。然后就是對材料的預熱和干燥,對于以吸水的材料成型前一定要做干燥處理否則會對產品的質量產生嚴重的影響。一廠注塑車間主要對pp系列原料干燥。對于abs原料選擇性干燥。干燥除濕的方法很多我們廠采用的是除濕干燥機和料斗干燥。
(2)模具的安裝調試:模具調試要注意一下個問題。1、定位圈和定模座板上的定位孔間隙配合的調整。應保證注射噴嘴的中心線和進料襯套的中心線重合。2、把型芯和型腔配合安裝好。3、調整移動模板的`行程,保證塑件脫模順利。
(3)料筒的清洗:因為我們廠用的注塑機都是螺桿式的,一般采用直接加料的清洗方法。因此就要求,淺顏色的、熔點低的、熱穩(wěn)定性差的產品先加工。
(4)脫模劑的使用:脫模劑的使用是使塑件順利脫模,脫模劑常用的類型有硬脂酸新、液體石蠟或硅油。
(三)注射工藝過程及條件控制
注射成型的過程為:合模鎖緊——注射裝置前移——注射保壓——制品冷卻及預塑化——注射裝置后退——開模頂出產品。注射成型的控制因素很多,但主要包括溫度、壓力和注塑周期。這些數據應有工藝人員根據具體標準數據和經驗預先設定好,并在生產過程中不得讓操作人員隨意改動。
(四)塑料制品成型后的處理技術
對于大多數洗衣機塑料件成型后都需要去毛邊、澆口和一些修邊。我們廠常見的后處理工具是自制的修刀,有時還要在塑件表面拋光和涂飾。對于澆注系統(tǒng)一般會回收,重新粉碎然后配合原料再利用。但因熱分解等原因不能超過總原料的30%。
二、注塑模具實習
模具的分類有很多但我們廠使用的幾乎都是注射模,因此在注塑車間也主要針對注射模展開觀察和學習。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實習我了解了注射模具的結構組成。它包括澆注系統(tǒng)、推出機構、側向分型抽芯機構、排氣系統(tǒng)、模溫控制系統(tǒng)和支撐零部件。下面從這幾個方便談談我對模具結構的了解。
(一) 成型零部件
成型零部件按是指和塑件直接接觸并成型產品的部分。因為它直接成型產品故對對其結構尺寸和其表面粗糙度要求都很高。它主要包括凸模、凹模和滑塊。對于凸模和凹模的結構通常有整體式和組合式。整體式的優(yōu)點是結構簡單、牢固可靠、不易變形、成型塑件質量較好。但當形狀復雜的情況下加工工藝性較差,因此只適合外形簡單的小型件。滑塊用來成型有垂直于開模方向的孔、側凸和側凹的產品用的。對于滑塊我們廠用導柱分型抽芯機構較多。
(二) 導向零件
導向零件的作用有以下幾個:第一保證合模時導柱和導套先接觸,這樣可避免損毀成型零件。第二是定位作用,不至于合模時認錯了方向,同時保證型腔的形狀防止因偏移而使塑件變形。第三它能承受一定的側向壓力。
(三)澆注系統(tǒng)
澆注系統(tǒng)是指從熔料離開噴嘴開始到流入型腔為止熔料流經的通道。目前我們工廠有兩種形式的澆注系統(tǒng),即普通澆注系統(tǒng)和熱流道澆注系統(tǒng)。對于普通澆注系統(tǒng)由于熔料在流動過程中會降溫故常在流道末端開設冷料穴以儲存冷料。熱流道就是通過加熱和絕熱的手段使流道內的塑料為熔體,并且可以縮短塑件成型的周期。
(四)推出機構
它的作用是開模時將塑件推出模具便于脫模。它由推板、推桿、推桿壓板、導柱、復位桿等零件構成。按模具結構分它由簡單推出機構、二級推出機構、雙向推出機構、點澆口自動脫模機構、帶螺紋塑件的推出機構。
(五)側向分型和與抽芯機構
當塑件有側凸或側凹時常在模具側向設滑塊。但為了分型需要一般要把滑塊先抽芯,這就需要側向抽芯機構。按動力來源分為手動側向分型抽芯機構、機動側向分型抽芯機構和液壓與氣動分型抽芯機構。
(六)排氣系統(tǒng)
為了能正常的充型必須將型腔內原有的氣體和熱分解產生的氣體排出以免因壓力過大造成充型困難和灼燒塑件。在脫模時因為脫模底部成為真空造成脫模困難,故應有相應的引氣系統(tǒng)。
(七)溫控系統(tǒng)
就是對不同類型的成型零件需要對模具冷卻或加熱的系統(tǒng)我們廠一般用水冷和電熱棒加熱。
(八)支撐部件
以上各部件都由支撐部件來裝配的,它包括動模板、定模座板支撐板、動模板與定模板。
車間實踐報告內容篇五
在參觀實習結束之后我們緊接著迎來了為期兩周的車工實習,大家對這一日的到來早已期盼很久!由于我們在大一已經經歷了一次金工實習,所以對車床及其操作有一定的了解。同學們在此次實習中都表現的十分積極!
進入車間之前首先進行的就是安全教育,老師特備叮囑實習期間要穿工作服,女生戴工作帽,并將長發(fā)挽入帽內。工作時必須精力集中,不準擅自離開機床。工件和車刀需裝夾牢固,以免工件和車刀飛出傷人。工件旋轉時,不準測量工件。工件安裝好后,三爪扳手必須隨手取下,以免不注意開動車床,扳手飛出傷人。上班不準串崗,堅持各自工作崗位。
這次的實訓以教師布置任務,學生成小組完成任務的模式來完成。我們的實習要求是加工一件手柄,一個階梯圓柱體和磨好一把外圓刀。加工手柄與磨刀相對比較簡單,被安排在第一周來完成。我們采用同時進行的方式,即在每個小組中一部分人加工手柄的同時,一部分人去磨刀。首先老師細心給我們講解相關的專業(yè)知識,然后進行示范操作。
對刀具的要求是:前刀面與基面成1到3度的夾角,后刀面與切削平面成6到8度的夾角,副后刀面與正交平面成6到8度的夾角,主切削刃與刀柄成1到3度的夾角。磨刀前首先矯正砂輪,使砂輪的切削刃在一個平面。磨刀時先磨后刀面,首先讓后刀面的下部與砂輪接觸,然后中部最后上部,當主切削刃與砂輪之間成暗紅色的火花時,后刀面基本磨好。磨刀期間手要及時調整角度,確保6到8度。其余幾個面的磨削方法與此基本相同。俗話說的好:說著容易,做著難!磨好一把刀絕不是一件易事,需要大量練習的同時,要認真思考與分析,并且要經常與同學交流,積極請教老師。
有老師的細心講解在加之我們的金工實習基礎,車手柄相對而言最簡單了,但是仍有許多問題不容忽略。比如加工棒料時,棒料不得太長,一般以不超出主軸孔后端300毫米為宜。裝夾好工件后要將卡盤扳手取下,否則當車床開始工作后造成的傷害將不可估計!車刀安裝不宜伸出過長,一般切削刀19毫米左右,硬質合金刀為其寬度的1.5倍左右,車刀墊片要平整,車刀要加緊。而且刀尖高度要與卡盤中心高度一致。有些刀具安裝時還需有一定角度,不能與棒料垂直。走刀時一定要身心合一,集中精力。手感很重要,同時也要調整好車速,利用好大中小托板。走刀時不可以倒車,工作中也不準用反車的方法來制動主軸回轉。
車階梯圓柱體是本次實訓的重頭戲!它的突出特點是工藝安排要恰當,精度要求高。我們要車削的圓柱體如圖所示。我們小組這樣安排工藝:首先平端面,然后車外圓到直徑31毫米,接著車圓柱右面直徑到28毫米,長50毫米。然后打孔,鉆孔,鏜孔,切退刀槽,最后在106毫米處切斷。卸下棒料,安裝零件。平端面,車外圓至25毫米。緊接著切退刀槽,隨后車錐面,車螺紋,最后車外圓至30毫米,工件完成。工藝安排好后,就是實際操作了。其中車螺紋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新知識。由公式計算出首先車外圓于23.74毫米處,采用螺距為2毫米。中托板調零,然后第一次進6毫米,第二次進5毫米,接著4毫米,3毫米,2毫米,最后1.16毫米,退出螺紋刀,工件完成。
每當自己或自己和同學完成了一個項目時,或多或少有些欣慰,會感到開心,休息時和老師的交流也是一種快樂。雖然兩周實訓不是很長時間,但對我今后的學習有很大幫助,起到了理論與實踐結合的作用。十分感謝學校此次的實習安排!
車間實踐報告內容篇六
實習時間:xxxxx
一、公司簡介
xxx責任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生產鏈條和連接環(huán)的最大專業(yè)廠家之一,其中18*64礦用高強度圓環(huán)鏈榮獲國家最高獎項-----銀質獎,是原煤炭部礦用高強度圓環(huán)鏈和連接環(huán)的定點生產廠家。
二、實習目的
通過這次實習,不僅使我熟悉了本公司生產的主要產品,了解并掌握了如連接環(huán)、圓環(huán)鏈等主要產品的制作過程,還了解了在學校無法學到的電氣設備運行的技術管理知識、增加了實踐經驗的同時增強了自己的動手能力。車間實習時,在車間指導老師王師傅和張師傅的悉心指導下,了解到了專業(yè)技術人員不但需要認真負責、膽大心細的工作態(tài)度,而且還要培養(yǎng)自己嚴格地遵守紀律、統(tǒng)一組織及協(xié)調一致的團結合作精神。在實習過程中,通過觀察一條龍的流水線作業(yè)方式生產線,對產品的生產流程有了整體的了解,努力地使理論與實踐、工作與學習、企業(yè)與個人相結合,從而不斷地提高了我的獨立工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實習內容
我于20xx年12月9號到xxxxx責任有限公司實習,通過了三天的基礎培訓和考試后,被分配到了鏈條車間和錨鏈車間實習,在車間實習開始之前,也進行了必不可少的安全生產知識培訓。在車間實習過程中,努力了解公司的運作流程等知識并將自己所學的知識靈活運用。
1、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防止和減少安全生產事故的發(fā)生,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發(fā)展。了解了河南煤化集團的安全理念-----從零開始,向零奮斗,安全方針-----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以及鶴煤公司的安全生產目標-----安全生產零事故。通過安全教育,使我了解在作業(yè)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和操作規(guī)程,服從管理,正確的配合和使用勞動保護用品,不僅要做到“三不傷害”、“三不生產”還要能夠做到在發(fā)生事故時及時準確的處理。
2、實習過程
在鏈條車間實習時,學習和了解了本車間主要產品的生產技術資料,包括各種技術標準參數圖紙、專用設備說明書等。熟悉了車間內部生產組織管理和工資錄入等基本的操作方法。鏈條車間以生產礦用高強度圓環(huán)鏈為主,其生產工藝分為:切斷、圍環(huán)、焊接、熱去刺、一次拉伸、熱處理、二次拉伸、檢驗、打捆包裝沾漆和驗收入庫。在生產過程中,使我認識到不僅要生產質量標準化的產品,更重要的是要時刻以人身安全為主。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地到需要我的工作中去,如和王師傅給鏈條分類等,使我基本上熟悉了各種鏈條的尺寸型號和增強了我的人際交往能力。
在錨鏈車間實習時,了解了車間五號機組生產的¢26*92礦鏈的生產工藝,其工序有:下料、加熱、編鏈、焊接、去刺、一次拉伸、熱處理、強化拉伸,還熟悉了生產過程中各個工序的基本要求。在張師傅的悉心指導下,進一步的加深了對所學專業(yè)的了解,不斷地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基本能夠使用編程器編寫簡單的程序等。
3、其它活動
在實習時,除了努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還利用空余時間積極地參加公司內部的活動,加深了對公司內部人員的了解,也調整了自己的心態(tài)使我能夠從容的面對遇到的困難。
四、實習總結
很榮幸的能夠成為公司的一員,在實習的過程中,感謝各位領導和師傅們的幫助,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會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