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具有觀點鮮明,內容具有鼓動性的特點。在社會發(fā)展不斷提速的今天,需要使用演講稿的事情愈發(fā)增多。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演講稿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演講稿,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紅土地之歌演講稿篇一
有一種文化,從五千年的文明深處走來,帶著歷史的芬芳;有一種精神如旖旎的春風,自血脈之初浩蕩飄拂,延綿至今。它是儒家文化中的“詩禮傳家”、“修身、齊家、平天下”,它是老百姓門板上鐫刻的“忠厚傳家永,詩書繼世長”,它是歷經(jīng)時光洗禮的處事智慧,也是耳熟能詳、代代相傳的治家格言,他,就是-----“家風”。
家風對我們來說,不是一個久違的字眼。在浩若煙海的歷史中,注重家風是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顏氏家訓》、《誡子書》、《勉諭兒輩》、《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著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孔融讓梨”,同樣展現(xiàn)著良好的家風的美德。“非淡澹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廣為尊崇。
家風又如此貼近我們的生活。它是家長的言傳身教,是長輩的一聲叮嚀、一句囑托,是一直植根于我們心靈深處,從未割裂的精神傳承。我家在黑龍江省綏化市,從小我的父親就教育我做事先做人,要知深淺,知是非,知廉恥,知輕重,要吃苦耐勞。這輩子我印象最深的是到南方前和父親的一次長談。從部隊復員回家后我一直想到南方闖一闖。臨行前父親和我說:兒子,毛澤東有兩個女兒,一個叫李納、一個叫李敏,知道是什么意思么?我說,不知道。父親說:做人要敏于行、訥于言,能力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個人的品德,要做多干實事、少說空話。兒子,不管到哪里都堅持好好干?!?011年5月我從黑龍江來到了浙江,從事電子商務工作,從最初的銷售bd,到分公司經(jīng)理,是父親的教誨支撐著我努力做事,同樣我也獲得了相應的回報。后期調任南京大區(qū)銷售一部經(jīng)理,雖然暫時離開了銷售一線,轉做管理,但我依舊身先士卒,在自己的權限范圍內盡量滿足客戶的需求。2016年11月,我有幸進入法院,在執(zhí)行部門工作。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更加要求我們要多干實事、少說空話,我嚴格按照“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的工作宗旨,秉公執(zhí)法,廉潔奉公,與同事一道櫛風沐雨、風雨兼程,為萬年的執(zhí)行工作奉獻自己微薄的力量。家風不是刻在墻上,寫在紙上,父親那句“敏于行訥于言”的溫暖教誨,已在我心中播下美好的種子,讓我在生活中潤物無聲地踐行;這也是父親留給我最珍貴的人生財富,它浸潤于我的血液,是我不斷成長和成熟的神奇能量。
家風是寄托傳統(tǒng)、盛放親情的陳年家私,也是文化源流的樸實沉淀、社會價值的堅定擔當,更是我們在這個時代相互激勵、共同進步的精神薪火。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正才能民風淳,民風淳才能政風清。讓我們攜手并肩,以特有的血脈精神激濁揚清,傳承好家風,聚集正能量,讓我們的明天更美好!
:
1.2017最新紅土地之歌演講稿精選
2.2017年紅土地之歌演講稿優(yōu)秀范文
3.2017年關于紅土地之歌演講稿
4.2017紅土地之歌主題演講稿
5.
2017年紅土地之歌演講稿
6.2017年6.25全國土地日演講稿
7.2017年國土資源局領導全國土地日演講稿
8.
第27個全國土地日演講稿2017
9.
2017年6.25全國土地日領導演講稿
10.2017年最新全國土地日演講稿
紅土地之歌演講稿篇二
一陣鬧鈴聲,叫醒了我沉睡的心情——早上5:30,該起床做飯了。雖極不情愿起早,但母親時常的訓詞又在耳旁縈繞“成家立業(yè)了,要擔當起做父親的責任,撫養(yǎng)好兒女,勇做頂梁柱”。
頂梁柱,猛一看應該是男人的慣用詞,可是“巾幗豈讓須眉”。母親常說“姥爺早逝,姥姥身為女子卻勇做頂梁柱,在外奔波生計到家還要照看孫男娣女,可謂一生為家辛勤操勞”。
對于當時年紀小的我,起初對母親的話毫無概念,直到前段姨媽去世,我才對母親這些話深信不疑。姨媽和母親作為姥姥的兩個女兒都可謂“擔當家庭重任,全心撫養(yǎng)子孫兒女”,母親勤勞奔波、隱忍與善的畫面我牢記于心。姨媽一生更是為子孫日夜操勞,全心全意關懷照看我們。姥爺、姥姥去世早,姨媽作為長女勇挑重擔,先后照看母親、我、外孫、兩個外孫女、孫子和孫女。一生為這個大家庭默默奉獻的她臨走時還叮囑“孩子們都忙,不要去鄭州看了,病也就這樣了,縣醫(yī)院看不好到哪結果都是一樣?!本褪沁@樣,堅強隱忍的姥姥、舐犢情深的姨媽,身體力行的母親她們身上繼承祖輩的家風時刻鞭策著我,讓我不能忘記家訓“勇做頂梁柱,全心育兒女”。
如今成家的我要為子孫留下些什么,錢財乃身外之物,只有至理的家訓、純真的家風才是文字中最美的語言、才是人際間最美的真情。
女兒現(xiàn)在也已經(jīng)上幼兒園了,慢慢懂得人情世故了,所以良好的家風對她將來的成長至關重要,這就需要夫妻雙方共同來經(jīng)營。一次,女兒吃飯時學著妻子的樣子大腿壓著小腿,我看到立即吆喝道“腿放下、坐端正,別學你媽形成不好的習慣”。也許言辭不當,妻子立馬反駁道“孩子是兩個人的孩子,不好的習慣都是跟我學的么?”妻子一席話讓我反倒驚醒,是啊,和諧的家風環(huán)境是需要夫妻雙方共同塑造的,怎能怪罪一人身上呢。之后,我主動向妻子道歉和她一起對女兒立下訓言“食不言,寢不語,吃飯時,要端直”。后來女兒還笑著對我說:“爸爸,你不跟媽媽吵架多美好呀!”。和諧的家風環(huán)境對孩子的成長看來確實十分重要,做為頂梁柱的我們更應該拿出隱忍的情懷,寬廣的胸襟去傳承和營造這種至真的風尚。
每至“清明”、“初三”等祭祖日,母親都會帶著我回老家給姥爺、姥姥上墳。這時母親就會再次給我講起姥姥臨終時仍在呼喚我的名字、操我的心,同時母親還會再次訓示我“一定要牢記姥姥的恩情,祭祖日一定要回家上墳,添把土”,甚至有一次祭祖日貪睡不想回老家,結果被母親大發(fā)脾氣罵道:“姥姥對你這么大的恩情,你這個白眼狼都忘記了。”事后,我逐漸明白當時母親惱怒的原因是讓我永遠記住先人的恩情,不能忘恩,懂得孝道。
現(xiàn)如今母親也老了,看著她滿頭的銀發(fā),內心永是愧疚,但我明白母親有個心愿,就是我能繼續(xù)譜寫母親恪守的“感恩、孝親”的家族遺風。為了能讓她安度晚年,實現(xiàn)她心中的愿望,自打女兒上幼兒園起,我就讓父親陪著母親一起回老家居住,靜養(yǎng)身體,不讓她操勞家事。還有每當祭祖日,我也會學著母親的樣子訓誡女兒“要懂得感恩,要恪守孝道”,并且告訴她爸爸的恩人就是你自己的恩人,同樣是需要報答的。就這樣,每當祭祖日女兒都會和我們一起回老家給先人掃墓,雖然其中一些道理女兒現(xiàn)在還不能完全理解,但這種人間真情的家風,至理純真的家訓一定會給她以后的生活帶來幸福的。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不同的良好家風和家訓,這些家風家訓雖沒有愛情般的忠貞誓言,沒有愛國者的豪情壯語,但它卻是人世間最美的文字組合,因為這些都體現(xiàn)著先人們?yōu)橹\求家族興旺發(fā)達,和諧繁榮而付出的無私真情和勞動智慧,是祖輩們通過艱辛創(chuàng)造用生命體驗出來的人生哲理,愿我們每個人都牢記自己的家風,恪守自己的家訓,弘揚正氣,摒棄世俗偏見,做真正的家風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