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作文篇一
經過我的一陣忙活,終于把所有的懶蟲都叫了起來。在奶奶的指揮下,我們開始了團圓飯的制作。
在我的強烈要求下,奶奶也給我分配了一項任務,那就是和面。奶奶告訴我:“包餃子面太硬了不行,太軟也不行。太硬搟不動,太軟包不上?!蹦棠踢€說:“面硬了要放水,面軟了要放面?!蔽倚睦锵耄骸澳棠陶鎳Z叨!這個道理誰都懂!和面是多簡單的事呀!”
說干就干,我拿來了一個和面盆,先放了一些面粉,然后倒入了水,這時我心里想:“沒有奶奶說的那么難!”我用手把水和面攪拌在一起,揉了揉,覺得面太軟了,我想起了奶奶說的話:“面軟了要放面?!庇谑俏彝兔媾枥镉址帕艘恍┟娣?,然后又揉了揉,感覺面太硬了,我又想起了奶奶說的話:“面硬了要放水。”
由于我總是掌握不好水和面的比例,最后我只能求助奶奶,看來要想和好面并不簡單。在奶奶的幫助下,我終于和好了面團。我自豪地把面團舉得高高的,大聲地對爸爸媽媽說:“看,這是我和奶奶共同和好的面團,它可是軟硬適中,世界上最好的面團?!痹拕傉f完,爸爸媽媽就哈哈大笑起來,說:“讓我們來看一看我們家的小花貓做的面團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的?”
大家都摸了摸面團,最后一致認為這面團是世界上最好的面團,這讓我很興奮。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下午,我們的團圓飯也做完了。有我愛吃的糖醋鯉魚、紅燒茄子、鍋包肉,奶奶愛喝的養(yǎng)生湯、爺爺愛吃的餡餅、爸爸愛吃的木須肉等等一大桌菜,真是豐富極了,讓人垂涎欲滴!
隨著爺爺的一聲令下:“吃吧!”不一會,滿滿的一桌子菜就被我們消滅了。這真是一個難忘的團年飯!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作文篇二
“好熱!好熱!好燙……”這是哪里傳來的聲響?這么熱鬧,哦!原來是從廚房里傳來的聲音。他們在干什么?猜猜看,“在炒菜?!薄凹搴砂啊卞e,我們的夏老師在做中國傳統(tǒng)‘披薩’——油面膜膜。
中午,我們集中在夏老師的廚房里。只見夏老師準備了兩個雞蛋、面粉、鹽等等材料。開始了,夏老師先在盤子中倒入白色面粉,這面粉猶如沙子一樣,沙沙沙地流下來。接著放入適量的水,老師拿著筷子開始攪拌,呀!我不禁心想:這面粉好惡心,粘粘糊糊的。同學們也皺起了深深的眉頭,議論紛紛起來?!皭盒?,真讓人看不下去?!薄罢嫦胪隆毕睦蠋熡值沽艘淮嗡?,繼續(xù)攪拌,又放入了兩個雞蛋,加了鹽。現(xiàn)在,這些粉慢慢地變成了黃色,猶如一位姑娘換上了一身變色衣服。
開始做油面膜膜了,夏老師先在鍋里倒入金燦燦的油,等油慢慢地熟了,便倒入面粉,緊接著,油面膜膜變了一張雪白的臉,圓圓的,只見夏老師把油面膜膜的邊緣向外扒開,我心想:好好的‘披薩’干什么要扒開呢?原來是因為要把‘披薩’做得更大。好了,扒開了油面膜膜,夏老師用鏟子在油面膜膜上轉來轉去,好像在說:別轉了!別轉了!我好暈呀!過了幾分鐘,夏老師把油面膜膜翻了個身,像是一個剛睡醒的小娃娃翻不過身。沒想到,這油面膜膜太調皮了,翻身后,便分身了,夏老師只好一個個把它們翻過來。
翻好了,一陣陣香氣向我的鼻子里竄出來,我興奮地說:“好香??!香得我鼻子快掉下來,真想吃一口”那香氣猶如一個調皮的娃娃在說:“香吧,想吃我嗎?呀!抓不著我!哈哈……”
做好了,夏老師又做了一盆酸奶油面膜膜。明亮的燈光下閃著誘人的光彩,引得我們口水直流三千尺。我們津津有味地吃著,我的心里還想著好吃!好吃!好吃!
這間廚房里到處是歡聲笑語。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作文篇三
剪紙是中國的傳統(tǒng)藝術,扇子既是中國的古老工具,又是我們杭州的三絕之一。今天我來到扇博物館大飽了眼福。
走進展廳門口,一把特大號的長柄羽毛扇擋住了我的去路,藍色的羽毛在燈光下閃閃發(fā)光,耀眼極了。走上樓梯,來到二樓展廳,映入眼簾的是大大小小,形狀各異,五彩繽紛的扇子,令人眼花繚亂,好像來到了扇子世界。
這邊是特大號的牛皮紙扇,聽說這把扇子是王星記的工匠們用了六十六張牛皮紙拼起來,又在上面畫了西湖全景圖。我想:這么大把扇子,一定用了能工巧匠們的不少心血,中國古代的藝術太偉大了。
俗語話說:王星記的黑紙扇,一把扇子半把傘。意思是說,王星記的黑紙扇還可以擋雨,真是讓人稱奇。
一會我們還去了剪紙,原來這個剪紙和我們平常剪得不太一樣,是在模板上剪的。我想:太簡單了,開始剪了,沒想到,一下子就剪破了,還好經過補救,一條栩栩如生的金魚就剪成了。
今天的扇博物館之旅,真是讓我大開眼界,知道了中國有這么多的傳統(tǒng)藝術。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作文篇四
我的家鄉(xiāng)來自江西,眾所周知這里最有名的傳統(tǒng)器物還就要數來自瓷都——景德鎮(zhèn)的瓷器了。凡是用瓷土在窯子里用高溫燒制而成的都是瓷器。
中國瓷器更是歷史悠久,從三國時期到唐宋元明清都有瓷器的存在。三國時期人們就想到了做基礎的瓷器,比如茶杯、酒杯、碗等等,不過這都只是普通沒有花紋的。到了唐朝最頂盛時期,有了釉色花紋的襯托使它更美了。
它外表釉色花紋使它透光性強,晶瑩剔透,也讓我們知道了它的“風采”。它以高嶺土為胎,上面玻璃釉經過手工的捏造,再放入一個不低于1500度以上的窯子燒制而成,不僅美觀,質量也不差,透水率低,輕輕敲打有清清脆脆的聲音。
瓷器的用途也不少,由瓷土燒制的瓷器,可以用不同形狀不同用處來區(qū)分。碗能用來當平常我們的盛飯器皿;壺用來裝水和喝水,因辦它透水率低,所以用來做水壺是再適合不過了;做成工藝品上面造出你喜愛的釉色圖案和精美的形狀,便可以擺放在家里的某處當作擺設?;蜃龀苫ㄆ啃螤?,在上面插一朵美麗的鮮花,讓家里的某一處“蓬蓽生輝”。當家里來客人時,更可以展示給他看,不失大氣又不缺美觀,還可以提供新鮮空氣,何樂不為呢?
當然,瓷器也分種類。比較突出的兩種就是日用陶瓷和藝術陶瓷。日用陶瓷就是一些:碗、壺、罐、杯、盤等等。也就是一些人們日常生活所用的,它可以不是很美觀,但是一定要實用。但藝術陶瓷就和日用陶瓷截然不同了。它漂亮而又美觀,名家做成的可價格不菲,有的成千甚至上萬。有很多收藏家就“一窩蜂”的投入其中。所以藝術陶瓷不僅僅只是為了美觀好看,在收藏家眼中看來就是“歷史的沉淀”和“古老的藝術”。
目前陶瓷的銷量依然非?;鸨?,不管是什么家庭狀況的人家里都會有那兩樣瓷器——日用陶瓷和藝術陶瓷?,F(xiàn)在的瓷器種類也越來越多,也使它在國外廣受流傳和尊敬。
瓷器,作為中華文明展示的瑰寶。它現(xiàn)在依然佇立在中國傳統(tǒng)器物的首位。所以我們更要大力加強對它的保護,使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