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以中秋月圓為主題的作文 中秋月圓話題作文篇一
其實月亮的地位一直以來都是僅次于太陽,而每年中秋就是百姓祭祀月亮神的日子,這是古時秋祀,拜月的習俗。聽說中秋節(jié)盛行于宋朝,到現(xiàn)在還保有“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跡,而中秋節(jié)與元宵、端午并稱為三大傳統(tǒng)佳節(jié),僅次于春節(jié),可見其地位不凡。
八月十五這天又叫“中秋節(jié)”。因為這天恰好是莊稼成熟之際,百姓為慶祝豐收,表達喜悅,也因此有了這別稱。它寄托了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以前,中秋節(jié)這天家里會設(shè)大香案,擺上西瓜、蘋果、梨和棗等等水果,西瓜要切成蓮花狀,要由家庭主婦來切開團圓月餅,月餅份量要不多不少,還包含在外親人的份。在我們這邊會有少數(shù)人有放天燈祝福祝愿的習俗,在其他地方會有舞草龍,砌寶塔,點塔燈等風俗習慣。與現(xiàn)在相比,我更想回到以前。
蘇軾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被后人所吟誦,勾起了心中思念,也表達所有在外游子的愿望。
而這中秋節(jié)里最有代表性的還是月餅吧,月餅象征著團圓,也有多種別稱,像胡餅、宮餅、月團……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它是我國月餅“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核,為月餅的制作增添了輔料,就出現(xiàn)了一種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美其名曰:“胡餅”。
再看現(xiàn)在,如今的中秋還是中秋,只是真正懂賞月的人少之又少,而這月餅呢,一上市都成了瘦身明星,不僅長得好看,餡也多種多樣,被包裝得跟朵花兒似的,頗有現(xiàn)代的味道,可爸爸還是喜歡過去的生油月餅,吃慣了具有現(xiàn)代味道的月餅的我也覺得喜歡,也許我圖的是新鮮,爸爸圖的是回憶吧!這超市里,擺的包裝得跟花一樣的月餅,只有部分人光顧,而在剛出爐的生油月餅面前卻是排著隊等著的人群,我想這也是中秋節(jié)的另一番光景吧!
以中秋月圓為主題的作文 中秋月圓話題作文篇二
月照在水面,映出粼粼波光,留給魚兒戲水的歡樂;月照在樹梢,映出斑斑樹影,留宣武區(qū)蟬兒鳴叫的喜悅;月照在那通向遠方的電話線上,映出條條紋路,留給我與親人暢談的幸福。
黑天鵝絨似的夜空中鑲嵌著一輪明月,圓圓的輪廓,淡淡的光芒,像是一盞燈,一盞能帶來溫馨的燈,我便坐在皎潔的月光下,遙望著窗外,遙望著那長長的、通向遠方的電話線。
小時候,中秋節(jié)自然是和過年一樣讓我格外興奮的節(jié)日,天上的明月散發(fā)著淡淡的光芒,我們一家三口便坐在桌旁,一面品嘗著美味的月餅,一面欣賞著美麗的'月亮。飯后,最讓人激動的事情便是給外公打電話,我興沖沖地搶過電話,彈琴般地按下那串早已熟記于心的數(shù)字,我的心跳在這時便隨著那“嘟,嘟”聲跳動,電話接通后,我就淘氣地把話筒扔給媽媽,在媽媽旁邊上躥下跳。
天上一輪圓月相伴,地上一條電話線相連,還有什么親情感受不到呢?
后來,在我二年級時,爸爸去了那個遙遠的島國——日本,聽媽媽說,那個國家與中國之間隔著一片海洋,我在海的這邊,爸爸在海的那邊。我便傷心地哭了,一滴滴晶瑩的淚水順差我那幼稚的臉頰流下,我想我在這段日子該如何和爸爸說話。中秋節(jié)又到了,我一個人呆呆地坐在窗邊,一邊望著天上的月亮,一邊心里盤算著爸爸回國的日期,月光將我的淚光照得十分晶瑩。一陣電鈴聲打破夜晚的寧靜,我抓起電話,居然是爸爸,我開心地笑了,那朗朗的笑聲一直傳到大洋彼岸的爸爸那里。
天上一輪圓月相伴,地上一條電話線相連,還有什么親情感受不到呢?
在我五年級時,我和爸爸去了彩云之南——云南,留下媽媽一個人在家。云南那美麗的景色與異鄉(xiāng)的水土,讓我很快忘記離開媽媽的憂傷,可我不久后我因水土不服而生病了。我無力地躺在賓館的床上,一抬頭看見天上的月亮竟然是圓的,皎潔的月光仿佛在向我打招呼,我忽然記起今天是中秋節(jié)。這時,電鈴響了,話筒中傳來媽媽輕柔的聲音,我難受的身體在濃濃的母愛中,在聲聲叮嚀里舒服了很多。
天上一輪圓月相伴,地上一條電話線相連,還有什么親情感受不到呢?
無論親人相隔多遠,地上的電話線都會傳遞著感人的親情,天上的圓月都會撫平相思的愁苦。
難忘中秋圓月下的電話線!難忘中秋月圓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