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讀后感書寫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樣才能寫一篇優(yōu)秀的讀后感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初中呼蘭河傳讀后感 呼蘭河傳讀后感500字初中篇一
西二道街、東二道街的比較,及東二道街的大泥坑,讓人感覺那個泥坑里是有魔力的,吸走了那么多的人,牲畜及馬車,但無任何人修補他,是諷刺還是人性的固然冷漠而這種現(xiàn)象在現(xiàn)代禮貌的都市依舊存在,只要不危及自家人的性命,便無任何關(guān)心的立場,只是作為莫名的、陌生的、堆滿笑臉的無情看客,他們從中感受到的是陌生、冷漠麻木自我精神的偶爾笑料和刺激。
“生、老、病、死都沒有什么表示,生來就任其自然生長,長大就長大,長不大也就算了”看似如同感受到老子般的瀟灑,痛苦,但其隱含其中的淡然、不關(guān)心,像個活死人,更讓人心痛,沒有靈魂的活著,似乎從出生只是為了完成生老病死的過程一樣。
“滿天星光,滿屋月亮,人生何如,為什么這么悲涼?”跳大神的利用人們對神鬼的敬畏,騙取人們的血汗錢和食物,裝大仙的人樂此不疲,進入其中被騙的也是從未懷疑過,任憑哀傷的鼓聲勾起內(nèi)心深處最為難過悲痛的回憶。
“人生為了什么,才有這樣凄涼的夜”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娘娘廟與老爺廟的區(qū)別和差異對待,顯現(xiàn)出的是男尊女卑。自古相傳下來的老規(guī)矩,對娘娘廟的不尊,對老爺廟的心悅誠服不都是這般體現(xiàn)的嗎?很多節(jié)日都是為鬼準備的。例如,唱大戲是唱給龍王爺看的,七月十五放河燈,四月十八也是燒香磕頭的祭鬼。鬼神成了第一位,那么人性應當放在何處呢?這個問題引人深思,也必須要重視起來。
呼蘭河城里住著“我”的祖父,一段歡樂的時光,只屬于我,“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僅有天空藍悠悠的,又高又遠。”和祖父共同擁有的后園及玩樂的日子,是祖父慈祥的愛溫暖著我,很令人羨慕和感動,祖孫之間純樸的友誼和愛的傳遞。除了后園的樂土之外,還有兩個小黑屋子的寶貝,任我隨意翻看。
“家里邊多少年前放的東西,沒有動過,他們過得是既不向前,也不回頭的生活。是凡過去的就算忘記了,未來的他們也不怎樣進取地期望著,只是一天一天地平板地,無怨無尤地在他們祖先給他們準備好的口糧之中生活著?!彼麄儗λ麄冎獾娜寺槟?,連同自我也忘了,也麻木,冷漠的對待自我的過去和未來。
初中呼蘭河傳讀后感 呼蘭河傳讀后感500字初中篇二
沒有張愛玲纏綿悱惻的清冷,沒有冰心古道熱腸的光明,沒有丁玲辛辣鞭撻的暢快,蕭紅給我們的,只是投射到遠方的一抹寂寞的目光。
灰色的記憶,孤獨的院落,殘破的童年,像放映機般悄無聲息地領(lǐng)著我們進入20世紀初的呼蘭河。無知籠罩著的小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蕭條的四季也像時鐘周而復始地艱難爬行,熬不過人們悶沉沉的呼吸?!疤旌诹司退X,天亮了就起來工作。一年四季,春雨冬雪,也不過是隨著季節(jié),穿起棉衣,脫下單衣地過著。”“老,老了也沒有什么關(guān)系。眼花了,就不看;耳聾了,就不聽;牙掉了,就吞;走不動了,就癱著?!薄安?,人吃五糧,誰不生病呢?”“死了,哭一場,埋了之后,活著的依舊過日子。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迸紶栍行┧^的新鮮事,驚呆了年少無知的他的眼。未諳世事的小團圓媳婦,活潑可愛的一個小姑娘,一不小心嫁錯了老胡家,剛來時,她做事利落、手腳勤快??伤齾s成為了供婆婆打罵和消遣的工具,一步一步逼迫著走向死亡。僅僅是因為鄰居的閑言碎語“太大方了”、長得太高、坐得筆直、走得風快,婆婆就鐵石心腸,擰小團圓媳婦大腿、用燒紅的烙鐵烙腳心、甚至把它吊在梁上,用皮鞭子狠狠地抽,打得昏死過去。婆婆竟天經(jīng)地義:“我是為她著想,不打得很一點兒,她是不能夠中用的。”可憐蕭紅就這樣眼睜睜、眼睜睜地看著她黃瘦下去、骨瘦如柴。這樣就完了?不!老胡家迷信“跳大神”,請大神來治,大神打著鼓,小團圓媳婦被命令著、被蹂躪著、被搶奪著,就這樣,她被強硬地抬進了盛著滾燙的開水的大缸里,幾個人攪著滾燙的熱水往頭上澆,小團圓媳婦登時就倒在缸底。就這樣連續(xù)折騰了三次,醒一次——燙一次——昏一次。半夜,小團圓媳婦就這樣命喪黃泉。老胡家一家人難受,一個個盡哭,哭的是花在小團圓媳婦身上的傾家蕩產(chǎn)的五千多吊錢?!盎钤撨@些錢!守財奴,活該!”
《呼蘭河傳》字里行間充斥的是蕭紅的悲愴、孤寂。舊中國的年代,黑暗與愚昧無處不在,當蕭紅再次鋪卷開記憶,將手中的筆化作一幅幅孤寂的風水畫時,她定會想到自己唯獨一個伙伴也沒有、沒有,不覺眼淚“啪”地在稿紙上濺出一朵幽冷的小花?!拔磥淼倪h景已擺在我面前,我將孤寂、憂郁以終生!”她對白朗這樣說。是啊,一個孱弱女子怎能扛負起舊中國種種灰色的畫面、生銹的思想和寂寥的小城?無意識反抗中國幾千年傳下來的習慣而生活而思索的小團圓媳婦死了,有意識反抗中國幾千年傳下來的習慣而生活而思索的蕭紅含淚微笑,拿起筆鋒,哭訴往事。在20世紀初的中國上,還有多少像團圓媳婦這樣的少女在忍受并非常常人的酷打,在煎熬著任人宰割的苦日子?
蕭紅一直平淡地說:“我家是荒涼的?!薄拔壹业脑鹤邮呛芑臎龅??!币灾劣谙裉笊?、放河燈等破破爛爛的世事承載了多少腐朽的人物:在“黑夜”中擔心地活著而又自尊心極強的有二伯、尖刻無聊心眼小的老廚子、勤懇忠厚愛妻小的馮歪嘴子,唯一值得我們微笑地直視的,只能是祖父。祖父的菜園是作者幼時的天堂,她和祖父在一起的時光毫不留情地趕走了心中的悵惘與寂寞,在心中播種下快樂的種子。菜地里一深一淺的腳印,壟子上一片青綠的狗尾草,蕭紅幼時誦讀的古詩,無不都像陳年老酒醞釀著、發(fā)酵著。
合上書,想想我們,從出生就被安置在溫暖的被窩里,直到現(xiàn)在,我們還享受在父母的蜜罐溫床,有漂亮衣服可穿,有美味的飯菜可用,交朋友還有父母的幾句叮嚀,不會看到小團圓媳婦那樣的悲劇,沒有像有二伯那樣的人帶你逛街分文不花??墒?,我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像被困在“圍城”里,“里面的人想出來”,衣服不合心意扔一邊不穿,飯菜不合胃口下館子,父母的幾句囑咐立即回嘴狡辯,幾天離不開一張一百元……我們不正像籠中的鸚鵡嗎?非要飛出金籠叱咤風云,卻孰不知外面的世界會凌亂你的彩翼、空乏你的腸胃。
茅盾說:“《呼蘭河傳》給我們看到的蕭紅的童年是寂寞的。呼蘭河這小城的生活也是刻板單調(diào)的?!笔捈t不幸的一生,給我們每個讀者身上烙了重重的一筆。她那一抹寂寞的目光依舊透射,我愿化為其中的一束光,去踏上那一片黑土地,看看在寂寞中長大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