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fā)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tài)。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奧爾夫心得體會800篇一
1、他(她)首先應該是一個出色的、有相當教學經(jīng)驗的老師,同時又是一個研究型的教師,決不是“教書匠”。
2、他(她)對奧爾夫音樂教育有長期的研究,而不是皮毛,粗淺的了解。奧爾夫音樂教育是一個終身的,包括兒童、成人、老人在內(nèi)的龐大的音樂教育體系,決不是參加短期培訓就可以勝任的。
3、他(她)應該是具備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以及深厚音樂功底的老師,這樣才能通過嶄新的教充理念和教學方法給孩子們?nèi)嬗行У?、生動有趣的音樂教育?/p>
到底怎樣才能上好奧爾夫音樂課呢?教學中教師要考慮孩子不同的接受能力、個性、家庭背景等諸多因素,在有限的50分鐘內(nèi),給每個孩子不同的關注和鼓勵,讓每一個孩子快樂,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師對他(她)的特別關注和無限的愛意,而每一個小小的動作,每一個眼神都可以傳遞老師的情感。
教學中要注意利用孩子們已有的知識與經(jīng)驗,多一些鼓勵和表揚,培養(yǎng)他們創(chuàng)造的自信。但對于“好動”的孩子,要在表揚優(yōu)點的同時,和家長共同暗示他要注意尊重別人,不影響別人,了解公共“秩序”,沒人集體感只講個性的教育也是值得斟酌的。
游戲和探索是最受孩子歡迎的,哪怕是技巧的東西也要變成游戲去反復體驗和逐步熟練,音樂知識更是如此。讓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快樂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接受音樂教育。語言是一種藝術、精練、準確、親切的語調(diào)將影響課堂的氣氛。所有孩子在接受奧爾夫音樂教育時都會被深深吸引,按時上課、不愿離去。
奧爾夫心得體會800篇二
參加了開發(fā)區(qū)教育局組織的中小學音樂教師培訓,受益匪淺。通過認真細致地學習,我對教育教學工作的認識從模糊到清晰、從茫然到豁然,教學業(yè)務能力和水平有不同層次的提高。
我們處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面臨的教育對象是國家與民族的未來,教師惟有不斷的自我發(fā)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這神圣的職責。通過這次的學習我深刻的認識到一名教師,應該是教學能手,更是科研先鋒,這樣的教師,才能可持續(xù)發(fā)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職責。教師應該緊密結合教學實際,立足課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進行積極探究,以形成規(guī)律性的認識。
我們不僅要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知識,還要學習方面,如教育學、心理學、課程改革理念等等。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做事與人際交往。教師從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于觀察、研究、思考;處理好與學生、家長、同事之間的關系,那么相對來說,工作起來就會更得心應手。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你,喜歡聽你的課,進而喜歡聽你的指導。這就要求個人魅力不斷提升,在積累經(jīng)驗中獲得一種平和優(yōu)雅的心境,在和學生相處的過程中獲得學生的信賴。書是的老師,多讀書,提升自己,在實踐中反思自我,做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
真誠可以是一面鏡子,也可以是一種無敵的武器,對待學生,對待花樣年齡的青少年,除了真誠還能用什么方式來打動他們,獲得他們的信任呢?在教師生涯中,我將本著對學生對職業(yè)的熱愛,堅決地走下去。
要想從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就少了這個環(huán)節(jié);不斷的反思、改進。教師職業(yè)沒有,只有更好。在不斷的反思與積累中獲得屬于自己的經(jīng)驗與方法,并且能將這種方法深化為一種理論,這便是做一名教師的境界了。
奧爾夫心得體會800篇三
一直都對奧爾夫的音樂活動很感興趣,本學期通過外出聽課、學習聽到了一節(jié)奧爾夫“味道”很濃的課《地毯上的游戲》,所以班門弄斧嘗試著上了一節(jié)翻版課。
《地毯上的游戲》這個活動用到了兩個音樂作品,其中的進場音樂是我們的熟悉的《問候舞》音樂,這段音樂被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演繹——有時它是朋友之間的問候和親切握手,有時它又會和報紙玩起游戲和報紙一起快樂地舞動并在上面留下長長、短短的線條,在《地毯上的游戲》這個活動中它又變成了一輛快樂的小火車,高興地鳴著響亮地汽笛在鐵軌上奔馳!變化的是不同的形象和游戲,不變的是經(jīng)典的音樂和孩子們主動、快樂的體驗。
《加沃特舞曲》是《地毯上的游戲》這一活動的載體,活動以游樂場游戲情境貫穿始終讓抽象的音樂回歸到了兒童的生活和體驗,即興性(創(chuàng)造性)是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構成部分,孩子不該一直被動地學習固化的東西,而應該有自己廣泛的即興創(chuàng)作的空間,音樂應該成為孩子們自由表達、表現(xiàn)的載體,基于這樣的理念在活動中我嘗試鼓勵孩子大膽地用語言、身體動作來表現(xiàn)音樂,因為對于“游樂場”和其中各個游樂“項目”,對于音樂,每個孩子都有屬于自己的獨特理解和感受,每個孩子都應該有大膽表現(xiàn)的空間,不應存在什么固定的動作,韻律動作應該來自于孩子。
如果把《地毯上的游戲》這一活動放在日常的集體活動中其實可以不用把所有的內(nèi)容都放在一次活動中進行,慢慢地展開更能實現(xiàn)奧爾夫“從兒童出發(fā)”、“綜合性”、“即興性”、“親身體驗”的教育理念:第一次活動可以把重點放在對音樂欣賞、感受上并展開想象;第二次活動的重點可以是結合場景創(chuàng)編韻律動作,教師引導孩子記錄下自己創(chuàng)編的動作,并進行優(yōu)化組合(可以有多套動作);第三次活動則可以把重點放在合作游戲上(合作的方式也應該是多樣的),這樣就能實現(xiàn)幼兒從被動的學音樂到主動的“玩”音樂的轉(zhuǎn)變。
鏈接:奧爾夫原本性音樂教育的原理歸納為:
隨著科學的發(fā)展,將藝術劃分得也越來越細,但音樂不是以單一的形式存在的,不是單純用嘴唱或用耳朵聽,它是一種綜合的藝術,可以一邊唱一邊跳一邊用樂器演奏。奧爾夫指出:原本的音樂是什么呢?原本的音樂決不是單純的音樂,它是和動作、舞蹈語言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這是人類本來的狀況,是原始的,也是最接近人心靈的,因此可以說音樂是綜合的藝術。
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沒有受太多的社會影響而定型,因此他們天然的具有對音樂的創(chuàng)造性。在看到一幅圖畫后,他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用音樂去表達,通過簡單的樂器即興演奏、即興表演,使孩子也從事藝術家的工作,用音樂去挖掘、去創(chuàng)作、去發(fā)揮想像力。當沒有樂器時,他們能用手、腳、筷子、報紙等代替音樂進行演奏,充分體現(xiàn)對樂器的創(chuàng)造性。
情商是人們智力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以往人們不知道通過何種途徑去培養(yǎng),現(xiàn)在奧爾夫就是一個培養(yǎng)情商的好方法。通過孩子的視、聽、觸、嗅,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孩子各個方面的能力,開發(fā)孩子的潛能。原本的音樂是一種人們必須自己參與的音樂。音樂在這里的作用在于,它使人們成為一個主動者參與其間,而不僅僅是一個聆聽者。當音樂響起,你可以用身體動作表達,就像有的小孩子,聽到電視里面唱歌或者跳舞。
奧爾夫心得體會800篇四
懷著激動地心情來到了北京,開始了五天的奧爾夫音樂教師的培訓。這讓我又想起高三時,為了考大學而選擇獨自外出學習的那半年,雖然最終填報志愿時選擇留在了生我養(yǎng)我的地方,但是在那半年里,我成熟了許多,見識了許多,更加懂得了親情的無價。只有自己變得強大了,才能打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這句話,不好聽卻很現(xiàn)實。
“忠孝安邦,禮樂治國”是儒家所推崇的思想,六藝中“禮、樂、射、御、書、數(shù)”樂則是指音樂,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對音樂的推崇。而現(xiàn)在教育政策越來越重視孩子們綜合素質(zhì)的發(fā)展,小升初藝術特長生的實施,讓我對音樂教學的道路,看到了一道曙光。來學習來充電是正確的選擇。
再來說說這次的學習吧,期待許久啊,看著讓自己有點肉疼的學費,但是想想可以學到自己一直想學習的內(nèi)容,還是值得的。簡單的介紹下,那現(xiàn)在奧爾夫音樂教學吧。
現(xiàn)下流行的音樂教學法中,以德國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匈牙利柯達伊教學法,瑞士達爾克沃茲教學三大音樂教學體系為主。主要來說說奧爾夫教學法。
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由德國作曲家卡爾·奧爾夫(carlorff,1895—1982)創(chuàng)建。奧爾夫音樂教育倡導元素性的音樂思想。奧爾夫認為,元素性的音樂決不只是單獨的音樂,而是一種融合音樂、舞蹈、語言為一體的整體的藝術。通過這些整體的藝術活動,加上鼓、木槌、木塊以及鐘等節(jié)奏感強的樂器,孩子們學會了音樂結構以及如何保持同一個節(jié)拍。這種方式是團隊體驗,孩子們通過歌唱、游戲、合韻腳、跳舞等活動學會了參與和協(xié)作。
奧爾夫體系中最突出、最重要的一項原則就是即興的原則。奧爾夫認為,即興是最古老、最自然的音樂表現(xiàn)形式,是情感表露最直接的形式。奧爾夫的教學活動通過孩子的積極參與和唱奏實踐,以即興活動形式發(fā)展孩子的音樂體驗、嘗試音樂創(chuàng)造的能力。
奧爾夫的元素性思想使音樂真正回歸于人的本性的追求。奧爾夫的家鄉(xiāng)是德國,因此,許多教學活動是以他家鄉(xiāng)的語言、童謠、諺語、民歌和舞蹈為基礎教材的。奧爾夫認為,每個不同的民族和地區(qū)都應采用這種方式。
奧爾夫還強調(diào),音樂教育所應重視的是創(chuàng)造過程對人的影響和審美經(jīng)驗給人帶來的感受與體驗,這正是和專業(yè)音樂教育的區(qū)別所在。在音樂創(chuàng)造性活動中沒有對錯,而是能夠使體驗者體驗到發(fā)現(xiàn)、探索的樂趣,成功的喜悅,表達了自己的獨創(chuàng)、個性,豐富了自己的經(jīng)驗。在采用創(chuàng)造性活動的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凡事能夠自由地表達、表現(xiàn)自己,情感得到充分宣泄的孩子,他們?nèi)菀捉饷撔睦淼木o張壓力,獲得情感的自由和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而這些都會給他們帶來終生的快樂、自信和成功。這也是柯達伊與奧爾夫的創(chuàng)造性音樂活動給我們帶來的最有價值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