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一座城池小說讀后感篇1
暑假的時候讀了韓寒的《一座城池》,文章語言通俗樸素,夾雜著小幽默。作品中的人物空虛而苦悶,反映了當代年輕人常見的精神狀態(tài)。同時作者透過三個年輕人的經(jīng)歷遭遇諷刺了當代的現(xiàn)實。從學校肄業(yè)的“我”因為一次群架事件,和朋友“健叔”從上海逃到了一個城鎮(zhèn)。健叔是高我一年的同學,我們住在長江旅館里,整日在這個城市里閑晃。之后我們認識了新朋友王超,從此,王超和他的桑塔納就和我們混在了一齊。我們跟著王超去他的學??垂媚?,無意中參與了一次行為藝術,這讓我憶起了自殺身亡的同桌和他短暫的感情。我們?nèi)匀辉谶@個城市里閑晃著。不論是在火車站附近打公用電話,還是在夢中同警官一番討價還價,以及爆炸后人們爭相看熱鬧,女大學生爭相傍大款,醫(yī)生曲解救死扶傷不是免費救死扶傷。諸多丑惡現(xiàn)象,用兩個逃犯和一個大學生的經(jīng)歷一點一點地串了起來。
韓寒的《一座城市》就如同一個巨大的垃圾桶,那里面裝著各色各樣的垃圾,灰色的生活,灰色的人生。沒有期望的,卻又讓人常常想入非非的世界。故事情節(jié)簡單,夸張了的生活,有些黑色幽默。通篇的意識流,有時下流行的頹廢的做派,三人中總是很殘疾的健叔無疑是其中核心,這是一個單純得也有些荒唐的年輕人,也就是說單純到了一種平凡的地步,跟很多人一樣,只是很多人都不會有像他那樣的奇遇,單純的人總是會讓我有由衷的親切感,比如文中的那個“我”回憶里的同桌和C,該同桌是男的,擅長跳遠,死于自殺;C是女的,擅長單純,死于回憶!我看不懂他要表達的情感,也許僅僅就是寫小人物的故事,寫一天一天混著的日子。就如同我們自己的生活,平淡無奇的,夾雜著許多的無可奈何、啼笑皆非。如今荒唐的已經(jīng)墮落為一種沒什么個性的屬性了!
故事雖然結束得莫名其妙,但我還是興致盎然的看完的,因為語言算是詼諧,常常惹人一笑,畢竟簡單。書中會有一些能讓我發(fā)笑的好玩情節(jié),我感激一切能讓我真正發(fā)笑的人和物,而且我仍然要故作清高的把這種小快樂跟所謂的娛樂劃清界限!全民娛樂的社會其實都是在用一些并非自己想要的東西去表達一些并非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來滿足一些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的欲望來到達一個并非自己想要到達的目的卻渾然不覺,這讓我感覺這個世界越來越完美了,完美得一切事情都這么有禮有節(jié)!但作品有脫離現(xiàn)實的虛假感:二個無業(yè)游民,游蕩在人生地不熟的異鄉(xiāng),我們在小說中感覺不到一點現(xiàn)實生活對主人公的壓力。一個主人公手腳骨折,能夠住旅館不付錢,旅館老板還替他墊付醫(yī)藥費,在無法合理交待主人公的出路時,韓寒讓他們中了五千元彩票。于是所有的問題迎刃而解,而且接下來,他們能夠在郊區(qū)一套二室一廳的公寓里一向住著。。。文中還有很多這樣作者想當然的細節(jié)。
韓寒的《一座城池》讓我讀得很簡單,至于其它的感受則沒有太多,可能也就只是很簡單罷了。因為讀得簡單,所以我?guī)缀跏且豢跉庾x完了。那種滿是調(diào)侃的語氣時時讓我忍俊不禁,我不明白這是不是就是韓寒所期望到達的目的。里面有很多沉重的話題,但不是沉重的解答,卻讓我笑出了悲酸的淚。淚水是沉甸甸的,而在那里似乎是歡快的。我想,韓寒對這個社會的解讀方式的巧妙之處可能就在于此。
一座城池小說讀后感篇2
這本書我是初三下半學期讀的。
當時已經(jīng)在一模什么的了,但是一想到就快要離開這個學校了,圖書館里的書還沒借過幾本就會覺得很遺憾。而我本身很少看長篇小說,也覺得新鮮,就天天躲在被窩里看書,把手電筒鉤在被子上,坐在床上躲在被窩里看書。
我的舍友比我先看,那段時間老聽她悶在被子里笑,覺得好奇,就把這本書要了過來,后來這種情況自然而然的也就發(fā)生在我身上了。尤其是提到某女C的片段,關于藍色的月經(jīng),我就差沒從床上栽下來了(我睡上鋪)。他們離奇的出租屋(樓),樓下賣包子的老太太(看熱鬧的人們),關于二手電視的種種。還有他們搶自行車,學校里的鳳凰妹妹什么的,混亂,但卻很有意思。
我們是鮮有這樣荒誕的生活的,雖然內(nèi)心也懷揣著這份渴望,但實現(xiàn)它離我們這一代(不說是90后)還是比較遙遠的。我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想要追求些什么,我們的追求又有什么用?只能給別人看罷了,擺設而已。世界末日總會到來,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加速世界的滅亡。可笑,好玩,但你難道不認為很可悲嗎?所以,無論再怎么混亂,只要是為自己活著,活在自己的城里。
活出自己的歲月。
一座城池小說讀后感篇3
讀完韓寒的《一座城池》,我長長地呼出了一口氣??墒切膮s怎么也輕松不起來,人性中丑陋、中國現(xiàn)實社會中不均衡、一些年輕人的盲目、一些官員的腐敗、一些社會的病態(tài),在他的《一座城池》里表露無遺。
兩個誤認自己犯罪殺了人的“逃竄犯”到了一個陌生的城市,開始一段生活,然后經(jīng)歷這個城市里的人生百態(tài),看到這座城池里的黑暗。
這就是故事的情節(jié),雖然十分簡單,可是卻如同一個巨大的垃圾桶,里面裝著各色各樣的垃圾,灰色的生活,灰色的人生。沒有希望的,卻又讓人常常想入非非的世界。充斥著的永遠都是無法言訴的、幽默下的沉重,讓人捧腹大笑之余,更加多的是沉思。
尤其是結尾,雖然顯得有些倉促,但是對無政府主義的描寫,也有些深刻。人是不能脫離規(guī)則而存立的,失去了束縛那么世界就會亂套。韓寒想表達的也許是,人沒有絕對的自由可言,絕對的自由并不能存立,尤其是對于中國人本性里有這樣適應自由的基因,如果給他們絕對的自由,那么他們所做的事情,所帶來的后果是不能預計的。
一座城池,一個畸形社會的縮影,韓寒強烈地抨擊構成社會主題的小居民的低素質(zhì)。本書大量描寫了發(fā)生一系列事故后“圍觀者”的心態(tài)。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在大榮公寓樓下的雜貨商店發(fā)生的火災,群眾關心的是看消防車怎么滅火,而不是火是不是會燒著人。在原本很小的火災中,以一個老太婆的一臉盆水的潑出而結束了這場火災。而群眾居然想出了以老太婆擾亂治安來制止老太婆繼續(xù)救火。在大火撲滅之后,消防車為了不讓圍觀看如何滅火的觀眾失望,居然開起消防龍頭,而之后十秒鐘人群的散開又預示著什么。這一連串精彩的描寫不禁使我搖著頭想著眼前的一切。
韓寒的《一座城池》用幽默的語言去刻畫令人沉重憂傷的社會縮影,正如韓寒親自提筆寫的序言:這部快速而緩慢的,幽默著憂傷的小說,純粹的是不需言多余的序言的。
一座城池小說讀后感篇4
“我其實從來不相信鬼神,但是我從小就固執(zhí)的認為,空間是固定的,而時間是抽象的。就是說,在一個固定的空間里,有不同的事物和我們分享這不同的時間。我們是不能彼此看見的,在大部分的時間。而我們是不能和比我們更加未來的事物分享這時間,就如同在另外一個時間里,那批事物總是和過去的事物分享著這時間。
而時間其實是一個靜止不動的東西。只是我們誤解了時間的好處,讓時間不斷向前移動??臻g的固定和時間的精致又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靜態(tài)。好比我在某個時間看見了之前發(fā)生的事情,而其實在我們看來,是因為那件事情留下了太多強烈的精神力量,讓它能夠長時間地停留在空間和時間的某個交叉里。而與此同時,在我們看見以前發(fā)生地事情正感覺到恐懼的時候,那件事情在那些事物的那個時間里,正在真切地發(fā)生著。無論是戰(zhàn)爭或是謀殺或是交通事故,因為一個人或者很多人的精神在瞬間釋放了,也就是說,他們死了,但又不是正常死的,所以留下了強烈的訊號。
這些訊號有時候異常地強烈,但是他不能做出任何事情。就是說,他只能借助在他出現(xiàn)的那個無限個時間里的無限個事物中以自己的力量去完成某些事情。這取決于那訊號是否強烈到能夠控制在同一個空間里的不同的時間里的另外一個生物。
這樣就很好解釋很多恐怖的事情。那不是發(fā)生在同一個時間的事情,卻在同一個空間里出現(xiàn)了。時間和空間的運作是那么復雜,你總要允許在這復雜的平衡里出現(xiàn)一點失誤,就是你看到不同時間里發(fā)生的一個正在發(fā)生的事情?!?/p>
我認為這就是這本書的中心,也就是作者對時間和空間的理解,但這段冗長的理論,相信很多人都跳過了。我也是看過幾遍后才重新理解這段話的。
小說一共寫了三次爆炸。第一次是工業(yè)區(qū)化工廠的爆炸,第二次是大榮液化氣站的爆炸,也就是大榮公寓的由來,第三次爆炸出此刻小說結尾的高潮部分,并且第二次和第三次商店都在混亂中被洗劫一空。
根據(jù)我的理解,這三次爆炸是同一場爆炸,只是這場爆炸發(fā)生在了三個不同的時間里。由于這一爆炸蟬聲了強烈的精神力量,導致了“我”和健叔等人在某個時間看見了之前發(fā)生的事情。
證據(jù)就是:三次爆炸都引發(fā)了人們爭相出來圍觀,并造成了治安癱瘓,商店被洗劫一空,更重要的是,三次爆炸都遇到了一個女孩,雖然第一二次作者并沒有說出,但她肯定就是永久妹妹。
而這一座城池,就是作者所說的時間和空間在運作中出現(xiàn)失誤的那一點。在這座城池里,發(fā)生在不同時間里的事物在同一空間里交錯地發(fā)生了。
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永久妹妹和C的關系。其實,永久妹妹就是C。
證據(jù)就是:永久妹妹的男朋友阿雄,他是一個藝術家,他能做出將頭插在操場上一個鐘頭然后自己爬出來,從內(nèi)褲里掏出一條保護動物的橫幅這樣的驚人舉動,你們有沒有聯(lián)想到什么呢?你們還記不記得“我”和C在英語提高班的時候的那個白癡英文老師所舉行的結業(yè)考試嗎?第一名是“我”而我做了什么呢?“我”從口袋里掏出一盒火柴,然后將里面的火柴拿走,將空盒子給了句老師。正是這白癡的舉動,卻引發(fā)了句老師的大加贊賞,而且給了一個A+,并說,這是老師一向想要的感覺。而那個用衛(wèi)生巾做了一個沙發(fā)的家伙,也得到了老師的贊賞。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些舉動和那個白癡阿雄的舉動是那樣的相似。C當時正是因為這點才喜歡上了“我”,并且到達了近乎崇拜的地步。由此可見,永久妹妹喜歡上阿雄也是能夠理解的。
而小說最后一句:“你是害怕了嗎,還是別的什么?”
最后的情節(jié)其實和“我”與C上到高樓的最頂層這一段相似。最頂層跳樓的窗口透過來的光芒溫馨而又安詳,暗示了另一個世界的入口,“我”當時想要上前看看,擺在面前的有兩條路,向前走到那窗戶口,或者下樓,之后我感覺C緊緊的抱住我的后背,并最后把我從頂樓拉了下來。
而本書最后時,擺在“我”和永久妹妹面前的還是有兩條路,一條是往城池外走的,一條是回到那一座城池的,“我”把選取的權利讓給了永久妹妹,說:“明天一切都恢復正常了?!庇谰妹妹孟仁沁x取了向城外走的路,跑了大概二十步,她忽然又停下來,說:“轉(zhuǎn)過來跑?!焙茱@然,永久妹妹在私奔和回城池中兩條路中,選取了后者,最后,她也是緊緊的抱住了我,于是我轉(zhuǎn)身,在她耳邊說:“你是害怕了嗎,還是別的什么?”
這樣的結局算是一種悲傷的結局吧,因為最終還是選取了妥協(xié)。因為無論如何,哪個方向,最終都是走不出這座城池的,因為你心中的那個圍墻始終在包圍著你。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城池,當你想逃避時就會躲進去,有的人躲得時間長,有的人躲得時間短,而“我”好像一向都沒有走出來。
一座城池小說讀后感篇5
韓寒是我在心中把他劃為:就算是以后起了沖突,也絕對不要和他吵架的那種類型。他的文字實在是太犀利了,我不明白當面是不是如此?反正,從吵架這一點來說,他能文能武,既能夠毫無顧及的罵娘,又能夠很文化的引經(jīng)據(jù)典,實在是文戰(zhàn)的奇才。但是就在最近發(fā)生的爭端中,我雖然喜歡看他罵人的文字,也覺得他并沒有罵錯人,但還是覺得在此之中最佩服的是高曉松,從僅有的一點接觸看來,他實在是講義氣。
和認識的心理學家以前談起了這個問題,她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韓寒還在青春期,他所有上演的劇本,都是青春的叛逆。從這一點來看一座城池,就不能算是他很成熟的作品。一開始很吸引我,因為我喜歡幽默的東西,而且里面的幾個人物除了女人之外都塑造的不錯。但里面有些幽默是專屬上海的,也專屬一些屬于他的文字的人,比如說關于ok的描述,就未免有點yy的味道,把文字當成了武器。我喜歡一座城池荒誕的調(diào)子,但覺得結尾倉促,顯然貼合他要趕快寫好一本書好有錢賽車的個性,未免不夠認真。陳村說:韓寒必須沒有談過一場真正的戀愛。就應是大意如此,如此八卦固然不好,但是韓寒在塑造女性上確實不如男性自如。當他把最后那個女人也寫給了自我之后,我覺得就俗了,他本能夠不這樣,本能夠?qū)懙酶谩?/p>
全書韓寒個人性格的印記也很明顯,有時候你覺得他就是在寫自我,還挺有點魅力。我記得有一篇韓寒的作品以前深深的打動了我,叫做《一齊沉默》。如果他還是以前的那個他,故事會更好。
當然,此刻他也活得自在,是為自我在活。
一座城池小說讀后感篇6
要驚嘆韓寒的文筆,不愧是星的老公,他是叛逆的,所以在他手中勾勒的東西都反映出了這個社會的陰暗面,將人性的弱點和猥瑣深刻地剖析。也正是因為他的文章積蓄了對社會的不滿,用諷刺而略帶幽默的語言道出百萬大眾的心聲,所有他不會像現(xiàn)在很多校園寫手那樣曇花一現(xiàn)。韓寒的思想是有深度的,他用獨到的筆韻挖掘我們內(nèi)心的想法吸引了我們,更吸引了星。
《一座城池》是我最近看的,世界百態(tài)包括令人深惡痛絕的貪官污吏;久禁不止的色情活動,日漸冷漠的人情冷暖,荒誕無稽的無知想法都濃縮在這一座城池,和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一樣真實。
看的時候,常會因一些描述而捧腹大笑,那是韓寒的幽默,更是他描寫事物的荒唐讓我們覺得可笑,但是笑過之后細想一下,這些都是可以在現(xiàn)實中找到原型的。高尚的人有,無知的人有,心胸狹窄,自私自利更是大有人在,只是韓寒會將一個人的性格綜合起來,擁有了那么多面具,那人物本身就更矛盾,情節(jié)就更離奇,這也許就是藝術手法給我們的錯意,但現(xiàn)實仍舊是現(xiàn)實。
一座城池小說讀后感篇7
這本韓寒所認為滿意的作品《一座城池》,我到此刻才讀到。時間也算有些晚。讀的時候一個人邊看邊笑,實在忍不住了,便大聲笑出來了。幽默幽默幽默,韓式幽默在這本書里又再一次體現(xiàn)的淋漓致盡,并且俘獲住了我的心!
一座城池的故事脈絡可能不是十分清楚,沒有明確的敘述什么,他的作品還是這樣,像《長安亂》《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故事從某一個點簡單開始,在某一你還沒意識到的時刻他選取了結束。一點開始和一瞬間的結束卻連接起了十分引入的青春故事。故事的敘述過程中,沒有個性大的邏輯性,由“我”衍生而出的回憶即使與此刻毫不搭界,但也是故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人公輕易回憶,輕易回到現(xiàn)實?;蛟S有人厭惡如此毫無理性的小說,但恰恰我覺得這就是韓寒吸引我的地方。他以自由散漫的結構敘述了幾個人的青春,順便,嘲諷了一些東西。他的自由與勇敢,我欽佩。從他的時感覺作者在寫另一篇文章好像突然和原文跑的很遠似的!我把最后讀了一遍!就發(fā)想了!其實作者把每個人的結局都寫進去了!王超相信政府!他去了爆炸中心不知這意味這什么!我沒仔細讀也許這就代表死亡!健叔去找永久妹妹了!而且后面作者還說健叔會和街上的人一樣去“搶”東西!表明他未脫離世俗!我和永久妹妹想逃可根本逃不出去!世界一亂!人性就暴露了!這其中有點寫人性黑暗的意思!我還有很多地方不明白!有空再讀一遍!期待電影上世!
一座城池小說讀后感篇8
剛開始看《一座城池》時,僅僅只是因為上課實在是太無聊了,找點事兒做而已。為什么要看這本書呢?記得高中時有一本韓寒的新書出版,有個同學買了之后,大家都瘋狂的傳閱。膽子小的下課后看,上課時就交給膽子大的同學看。當然,期間我也看了一點,就記得挺有意思的。我一直都以為是這本書,等我看完了才知道原來是《光榮日》,不過看了也還覺得不錯,還是韓寒一貫的文筆幽默,言辭犀利。
老實說,讀完了之后也沒太大印象,因為總是斷斷續(xù)續(xù)的看著??偸窃谠缟先ド险n的時候才打開手機,一點一點的看,而其它時間是不看的,主要也是因為這個學期壓根兒就沒有下午的課。當然,這種少課的日子其實也是很難熬的,不上課也是很空虛的,尤其對于像我這樣沒什么自覺性的學生。斷斷續(xù)續(xù)的看到一半時,就認認真真的看起來了,兩次就把剩下的一半看完了。大概也是因為最近突然覺醒,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該多讀點書的好。最近受了點打擊,第二次參見日語二級的考試,結果發(fā)現(xiàn)自己這幾個月以來并沒有什么實質(zhì)性進展體現(xiàn)在試卷上。這讓我心情相當?shù)牡吐洌m然我知道自己的的確確是有進步的。至于在什么方面,就不得而知了。我這個人是越接近考試越是放松,到快考試了基本上就不看書了。而當其他人考完都覺得輕松的時候,我卻更加緊張了,因為不考試就不知道自己其實還差得遠。
對于這本書前半部分,我是真的記不大清楚了,后半部分倒是還算清晰。整體來說,全書都包含這無處不在的笑點,手法十分幽默搞笑,而對于社會現(xiàn)實及人性丑惡的批判又是十分犀利的。書中的搞笑情節(jié)雖然略顯不合實際,例如大榮公寓外的雜貨店著火時圍觀的群眾的興奮,以及大雪之后橋邊看車滑進溝里的群眾的娛樂心理。但正是這種夸張的表現(xiàn),將群眾的愚昧,社會的冷漠,以及人心的丑惡都表露無遺。
有一點,我一直都不明白,韓寒高中的都沒畢業(yè),而他書卻寫的都是大學的生活。大約他也收集了不少資料,或是進行過類似的考察吧!整個書中,我連主人公的名字也不記得,大概是因為他是以第一人稱出現(xiàn),感覺像是在講故事一樣,而往往聽故事的人注意力都只是在故事本身。反而健叔這角色我是印象十分深刻,大概是因為整本書他都沒有完整過,總是一瘸一拐的。而且有還真有點本事,至少懂點電腦方面的技術。再就是王超這個角色了,這也跟現(xiàn)在的大形勢有關,因為至少他是個官二代?,F(xiàn)在不就流行拼爹嗎?我倒是覺得真沒什么意思,也跟我拼不起有關。按照很多吃上葡萄的人話來說,這就叫“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p>
書里的笑點,讓我突然明白,一件事縱然不搞笑,若是重復多次也就十分搞笑了。例如,健叔一行人吃過從行為藝術家那里(勞動節(jié)的來歷:1886年5月1日,在美國芝加哥工人們每天要勞動14至16個小時,有的甚至長達18個小時,但工資卻很低。于是二十余萬名工人為爭取合法權益而舉行大罷工。工人們提出的罷工口號,要求實行八小時工作制。經(jīng)過艱苦的流血斗爭,終于獲得了勝利。)弄來的雞之后,去醫(yī)院的情形。第一個人吐的時候,我沒有笑,但是后來幾個人接二連三的吐,甚至連醫(yī)生都吐了,我實在就忍不住了。再就是,王超開車過橋那段兒,連續(xù)來了幾個“不好意思,敲錯門了”,的確是讓人條件反射的笑出來。
而書中對女性的描寫的確是有貶低的嫌疑,這也跟當今的實際情況分不開。雖然不能說所有的女生都是那樣,但至少是有這種情況存在,畢竟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尤其是那段描寫四大妹妹時,奔馳妹妹的奔馳車送去修了之后,飼主(我想可以這樣表達)又送了輛桑塔納2000給她,而奔馳妹妹是很不情愿的開,也不好意思開進學校里。之后,就有了“養(yǎng)女人就像養(yǎng)狗一樣,啃過骨頭之后,就不愿再回去吃狗糧”的說法了。雖然,言辭略顯歧視,我還是覺得說得有些道理。
從某一點來說,我是不得不佩服,韓寒的思維的確與常人不同。我知道那是天生的,還是后天養(yǎng)成的。他看問題的角度,的確讓我有點自愧不如,或者說是太不是一個水平了。從那場火災,就能充分說明問題。其中有這樣的表述,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zhàn)斗,因為在不快點,火可能就要自己滅掉了。從任何角度來說,這都是直指當前國內(nèi)各種部門的體制問題,以及面子工程。另外,在下雪的那天,健叔說了一句,如果不是冷的這么快,這將是多么大的一場雨。我看完就很震驚,因為我的的確確是從來沒想到,漢語還能這樣說。或者說,只是我自己的水平太低了。但韓寒迥異的思維方式,的確是讓我佩服。
另外,我也看了芥川龍之介的短片小說,內(nèi)容雖然不讓人提不起興趣,風格也比較嚴肅,實在不能算是消磨時光的好料。我從其中看不出任何直接批判社會的黑暗或是人性丑惡的表達,他更像是在講故事,而故事本身的寓意必須要讀者自己去體會。而韓寒所寫的事件,總是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是在對社會進行批判,我不知道這其中的差異是什么。僅僅是,寫作手法與個人風格的不同嗎?
不管怎么說,我還是覺得韓寒算是一個成功人士,至少在他自己的生涯里。但是在當代文壇有何種作為,或者對后世有何種影響,我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