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也有氣節(jié),無論是志氣還是愛國情懷,無論是不折不撓還是堅貞不渝,歷史都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不為五斗米折腰議論文800字的內(nèi)容,供大家參考。
不為五斗米折腰議論文 篇一
作為二十一世紀的人類,我們每天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當我們走在大街上,和各色各樣的人擦肩而過,這當中的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生老病死,喜怒哀樂,他們在我們身邊的每分每秒都在發(fā)生變化,而從某個角度俯瞰我們所生活的城市,所有的人無一例外,同樣的腳步,同樣表情,同樣的動作,同樣的衣著,同樣的話語,看似稀松平常,毫無例外的我們,到底哪里不一樣,哪里和別人不同?
是人表皮底下的人性決定了我們的行為模式,還是我們通過日積月累形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決定了我們的行為模式。經(jīng)過日月輪轉(zhuǎn),荊棘坎坷,我們會形成自己的道德底線,自己的行為原則,一些無論落魄到何種地步都不允許他人侵犯的原則。
陶淵明,本名陶潛,自淵明,東晉名臣陶侃的曾孫子,曾寫過《五柳先生傳》,以把自己比喻成‘五柳先生’來表明自己的原則,既‘不與惡俗同流合污,安貧樂道的思想境界’,他祖父雖然是大官,等傳到陶淵明這代的時候已經(jīng)落魄了,后來被任命為彭澤縣令,上任后下令在公家的田地里全部種上可以用來釀酒的粘稻,他的妻子堅決要求種上更適合食用的粳稻,于是就用50畝地種上粘稻,50畝地種上粳稻。
郡守派督郵到彭澤來視察,縣吏告訴陶淵明應(yīng)該穿上官服,束緊衣帶前去拜見,陶淵明氣憤的說:“我不能為了每個月五斗米的俸祿而去向那種田野小人彎下我的腰!”當即人掉官服,解下官印,辭職回家了。
可見,原則對于一個富有正派的人是多么的重要,他是在我們做人做事時的最后一道防線,不在人生低谷時段去恭維,獻媚那種世界觀不完全的小人,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我們要完全不理會這些精神方面的‘殘疾人’,就事論事,如果想要做朋友的話,可以等他變成熟了,明白事理的時候在做朋友。
現(xiàn)實是殘酷的,問題是層出不窮的,但物極必反,凡是有好的一面也會有壞的一面,能不能禁得住誘惑,受得起考驗,全看個人的原則夠不夠牢固,如果你的心只是一間破舊的茅草屋,那不用多說,河水一沖就倒了,如果你的心是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那也不用多說,你不會死在成功的前一天晚上,迎接你的將會是燦爛的朝陽。
不為五斗米折腰議論文 篇二
“不為五斗米折腰”這則成語的意思是用來比喻有骨氣、清高。
這個成語來源于《晉書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xiāng)里小人邪。
陶淵明又名陶潛,是我國最早的田園詩人。他所以能創(chuàng)作出許多以自然景物和農(nóng)村生活為題材的作品,與他的經(jīng)歷和處境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
公元405年秋,他為了養(yǎng)家糊口,來到離家鄉(xiāng)不遠的彭澤當縣令。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郵,到彭澤縣來督察。督郵,品位很低,卻有些權(quán)勢,在太守面前說話好歹就憑他那張嘴。這次派來的督郵,是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的旅舍,就差縣吏去叫縣令來見他。陶淵明平時蔑視功名富貴,不肯趨炎附勢,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fā)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見一見,于是他馬上動身。
不料縣吏攔住陶淵明說:“大人,參見督郵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帶,不然有失體統(tǒng),督郵要乘機大做文章,會對大人不利的!”
這一下,陶淵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長嘆一聲,道:“我不能為五斗米向鄉(xiāng)里小人折腰!”
說罷,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馬上寫了一封辭職信,隨即離開只當了八十多天縣令的彭澤。
不為五斗米折腰議論文 篇三
寒風(fēng)蕭瑟,百花凋零,唯梅花獨立于北風(fēng)中,迎寒吐艷,香氣襲人。
狂風(fēng)暴雪,萬木折腰,僅松柏傲立于風(fēng)雪中,昂揚向上,威嚴森森。
寒冷的冬日,雪花迷茫了整個天地,西北風(fēng)凝固了天邊青色的云,整個大地便一片蕭條冷落之景,但是梅花與松柏卻不畏嚴寒,傲然佇立于風(fēng)雪之中,這種氣節(jié),堅忍不拔。而人生,同樣也有著這樣可敬的氣節(jié)。
歷史浩如煙海,時間流逝匆匆,可是有個名字卻在這渺茫的歷史海洋中發(fā)出耀眼的光芒。“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歷史不會忘記有志氣的“甕牖繩樞之子”,譬如陳勝,即便幫助別人耕田,即便被周圍人嘲笑,但年輕的他卻早已胸懷“鴻鵠之志”,正因為有了這樣的志氣,才會“伐無道,誅暴秦”。“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這樣的豪言壯語,有誰可以仰天長嘯?莫不是陳勝的那份志氣,他是不會說出這樣的豪語的,更不會有后來名垂青史的大舉,他的氣節(jié)顯示在他的志氣上,志氣,乃是一個人成功的路基,有這樣氣節(jié)的人,方可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遠遠近近地,不知誰在低吟著文天祥的《過零丁洋》,那樣的低沉卻又顯示出無窮的豪情與壯志,這位寫下《正氣歌》的南宋詩人,他的那一腔愛國之情化作筆尖的力量,一字一字,有力地印在了宣紙上,宣紙為他的愛國之情作了最好的見證。我們反反復(fù)復(fù)的吟誦這首詩,在指尖觸及書頁時,是否陡然間覺得滾燙滾燙的?書頁已經(jīng)承載不下這樣深厚的愛國之情,這樣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淹沒在書頁的另一邊,比書頁還深。氣節(jié),氣節(jié),文天祥正因這樣的民族氣節(jié)而永垂青史。
人生因氣節(jié)而可貴。風(fēng)雨中僵臥孤村的陸游,心中還想著報國,直至臨死還不忘囑托兒女“家祭無忘告乃翁”,這樣的氣節(jié),難道不是一個國家最需要的支撐嗎?那渴飲雪,饑吞氈的蘇武,不畏匈奴貴族的壓迫,心如鐵石堅,這樣的氣節(jié),難道不是每一個在逆境中迷茫的人所要學(xué)習(xí)的嗎?岳飛面對敵人欲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可以匈奴血,他仰天長嘯著“不破樓蘭終不換”,這樣的氣節(jié)難道不是中華民族最璀璨的明珠嗎?
……
人生也有氣節(jié),無論是志氣還是愛國情懷,無論是不折不撓還是堅貞不渝,歷史都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翻開書頁,撫摸那些歷史的印記,是否覺得肺腑間充滿了豪情?然而歷史不僅僅停留在過去,歷史會走過我們,踏向未來,就讓人生的氣節(jié)走近我們,也以同樣豪邁的腳步跨向未來!
【不為五斗米折腰議論文800字 不為五斗米折腰議論文】相關(guān)推薦文章:
有關(guān)鍥而不舍的議論文-鍥而不舍議論文800字
儀式議論文800字作文-關(guān)于儀式的作文800字議論文
理想的話題議論文800字-以理想為話題的議論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