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是大學生檢驗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國疫情已經穩(wěn)定住了,但是對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社會實踐調查還是很有必要的,那應該怎么做呢?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大學生新冠肺炎疫情社會實踐調查報告范文2022,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經供參考。
大學生新冠肺炎疫情社會實踐調查報告1
通過新冠肺炎疫情社會實踐調查我發(fā)現了一下幾個問題:
多數民眾較早開始關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但重視時間較晚,重視程度;
不足人們對疫情風險的認知比較客觀、理性,疫情之下人們整體的安全感并未出現大幅下降;
民眾普遍存在擔憂情緒,較高比例的人存在恐懼、憤怒、悲傷和恐慌情緒;
社交媒體成為疫情信息主要傳播渠道,官方媒體信任度高于民間渠道;
民眾對抗擊疫情的信心很高,信心主要來自于醫(yī)護人員、醫(yī)學科研人員和政府相關部門;
多數民眾能夠認識到疫情防控措施的必要性,多數人不存在過度防范行為。
社會心態(tài)是在不同個人心理交匯、融合、相互影響、交互感染的基礎上形成的,它以個體心理為基礎,但又與個體心理有著本質上的差異。社會心態(tài)就像一個無形的能量場,影響著個人和全社會的心理和行為。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民眾的個人心理普遍處于應激的憂慮和恐懼狀態(tài),相應地,社會心態(tài)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對于疫情防控來說,積極社會心態(tài)至關重要。為了解此次疫情防控中的社會心態(tài),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在春節(jié)前開始進行社會心態(tài)的持續(xù)調查。此次社會心態(tài)調查的內容包括:疫情認知、疫情下的情緒、疫情中個體需要的滿足、人們在疫情中表現出的價值理念、疫情防控行為等方面。
本次調查使用在線調查平臺“問卷寶”進行,調查進行的時間為除夕和春節(jié)(2020年1月24日-25日)兩天,共回收11055份有效成人問卷,其中男性3811人,占34.5%,女性7244人,占65.5%。受訪者年齡范圍在18-70歲之間,平均年齡27.36±8.91歲。調查對象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qū)和直轄市。
疫情關注與風險認知
1. 疫情關注與重視程度
民眾對疫情關注度高,長時間關注相關新聞。在此次調查中,99.2%的民眾都表示關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其中79.1%的人表示非常關注,僅有0.8%的民眾表示不太關注和完全不關注疫情。40.8%的民眾每天會有1-2個小時左右關注疫情相關信息,45.6%的民眾每天會用3-4個小時甚至4個小時以上的時間關注疫情。
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的調查對象,關注程度會越強。初中畢業(yè)及以下學歷的調查對象有55.7%對疫情非常關注,高中畢業(yè)的調查對象有69.6%非常關注,76.5%受教育程度為大專的調查對象非常關注疫情,大學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調查對象,則分別有79.2%和81.8%的人非常關注。中等收入及以下的調查對象有七成多的人表示非常關注,而中高收入和高收入的調查對象分別有84.2%和87.4%的人表示非常關注。此外,疫情最為嚴重的湖北省民眾關注度高于其他地區(qū)的受訪者,87.3%的人表示非常關注(其他省市78.6%)。
民眾對疫情的重視程度不足。67.6%的民眾認為周圍人比較重視和非常重視疫情,有超過三成的民眾感覺周圍人對疫情并不重視(見圖1)。另有共計40.2%的人表示其所在地公共場所很少或沒有人戴口罩。
與其他地方的居民相比,湖北省居民感知到周圍人的重視程度明顯更強,30.7%的人都表示周圍人對新型冠狀病毒非常重視,而其他城市只有16.1%感覺如此。31.6%的湖北居民表示公共場所人們幾乎都戴口罩,而其他省市調查對象只有10.0%的選擇比例。
民眾對疫情關注的時間較早,但開始重視的時間較晚(見圖2)。從事件發(fā)生的節(jié)點看, 33.8%民眾在2019年12月底,武漢衛(wèi)健委首次通報27人感染病毒肺炎的病例時就開始給予關注,但那時只有9.8%的人給予了重視。2020年1月11日武漢衛(wèi)健委通報出現首例死亡病例的時候,有21.5%的人開始關注,這時有19.7%的人開始重視起來。隨著疫情的發(fā)展,在2020年1月19日和1月20日,深圳市和北京市相繼出現感染病例之后,23.9%的民眾由此開始關注,30.1%的人開始真正重視這次疫情。2020年1月20日晚,鐘南山肯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人傳人,有醫(yī)務人員感染,16.7%的人這時開始關注疫情,33.1%的人由此開始重視疫情。雖然有超過半數的人(55.3%)在2020年1月11日和這之前就開始關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但是70.5%的人是在2020年1月19日之后,有了異地傳染性病例和專家論斷之后,才給予重視。
年齡較大的調查對象開始重視的時間相對較早。50后、60后群體中40.5%的人都是在2020年1月11日和這之前開始重視,同一時間段,其他年齡段調查對象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給予重視的比例為:70后有35.3%,80后有29.2%,90后有27.5%,00后有33.0%。
疫情嚴重的湖北省居民開始重視的時間相對較早,40.1%的人在2020年1月11日和之前開始重視(全國為29.5%),但大部分人(59.9%)是在2020年1月19日之后才開始重視(全國70.5%)。
2. 民眾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風險認知
對疫情風險的認知包含幾個方面,一是風險與自己的距離,包括自己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可能性、自己社區(qū)出現感染者的可能性,以及這個病毒感染后的危害性,也就是治愈的可能性;二是疫情環(huán)境下的安全感;三是與以往經歷參照下的危險性,也就是與2003年SARS相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危險性。
民眾認為疫情擴散到自己社區(qū)的可能性較高,自己感染的可能性相對較低。調查中,超過六成的調查對象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有可能(57.3%)或非常有可能(9.2%)在自己所在的社區(qū)擴散,少部分人認為疫情不太可能(32.3%)或不可能(1.2%)在自己所在的社區(qū)擴散。不過,人們認為自己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概率比較低,超過七成的人認為不太可能(69.4%)或完全不可能(5.8%),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人認為自己可能(23%)或非??赡?1.8%)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對于感染風險的認知在不同人群中的地區(qū)差異比較明顯。湖北省調查對象中24.1%的人認為疫情非常可能擴散至自己所在社區(qū),而其他地區(qū)只有8.4%。湖北省有共計41.7%的調查對象認為自己可能感染,而其他地區(qū)只有23.9%。
民眾對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可治愈性比較樂觀。對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七成多的調查對象都認為治愈的可能性比較大(60.4%)或非常大(14.5%),21.7%的人認為治愈的可能性比較小,僅有少數人(3.3%)認為治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可能性非常小。
在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治愈可能性的感知上,不同人群中也存在一定地區(qū)和年齡上的差異。疫情較嚴重的湖北省受訪者對治愈可能性的評估相對較低,共65.6%的人認為能治愈,其中9.7%認為非??赡?。而其他地區(qū)調查對象則有75.4%的人認為能治愈,其中14.8%認為非常可能。
疫情當前,民眾安全感較高。調查中,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接近六成的調查對象認為比較安全(55.0%)或非常安全(4.1%),有37.1%的人認為不太安全,3.9%的人認為非常不安全。
不同人群對比發(fā)現,受教育程度不同、收入不同、地區(qū)不同、年齡不同的民眾安全感均有一定差異。受教育程度較高的調查對象安全感較低,收入較高、年齡較大的調查對象安全感較強,湖北省調查對象安全感低于其他省市居民。具體而言,大專及以下學歷調查對象認為自己安全的人數百分比為64.1%-65.1%,大學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調查對象則分別有58.3%和58.0%認為自己安全。中等收入調查對象認為安全的比例最高,合計61.8%。中高收入和高收入調查對象認為安全的比例也都在六成以上。而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的調查對象分別有55.8%和57.3%的人認為安全。湖北省的調查對象只有41.1%的人覺得安全,其他省市則有59.9%的人覺得安全。
受訪者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危險性評估比較高。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出現的時候,很多人會和2003年的“非典”(SARS)相比,那么人們眼中新型冠狀病毒的危險性如何?結果表明人們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危險性評估比較高。40.37%的民眾認為此次疫情同SARS疫情一樣危險,有18.63%和17.39%的人認為新型冠狀病毒危險程度超過或遠遠超過SARS疫情,只有23.61%的民眾認為其危險程度低于SARS。
不同人群對比發(fā)現,收入越高、年紀較大的調查對象,越是認為新型冠狀病毒比SARS危險;低收入的調查對象認為新型冠狀病毒比SARS危險很多的人數比例最少,占13.2%,隨著收入增加,高收入調查對象持此觀點的人數比例最高,達到25.7%。50后、60后有41.3%的人認為新型冠狀病毒比SARS危險,而00后的調查對象危險感知則較低,有28.9%的人認為比SARS危險。湖北省調查對象對于危險性的估計也強于其他省市居民,23.6%的人認為新型冠狀病毒比SARS危險很多(其他省市17.0%)。
疫情下的社會情緒
從民眾的情緒反應來看,整體上最普遍的情緒體驗是擔憂,79.3%的人都有較為強烈的體驗,其次是恐懼(40.1%)、憤怒(39.6%)、悲傷(38.6%)和恐慌(33.4%)。積極的情緒體驗較少,只有21.6%的人感到樂觀,14.2%的人感到平靜(見圖3)。
進一步比較普遍擔憂情緒的人群特點,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和湖北省的調查對象擔憂情緒較強烈,不同年齡的調查對象擔憂程度也不同。具體而言,擔憂程度隨受教育程度升高而增強,高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調查對象表示擔憂的比例低于百分之七十,大專受教育程度的人72.9%表示擔憂,本科受教育程度的人79.7%表示擔憂,研究生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82.0%表示擔憂。湖北省調查對象86.8%體驗到較強的擔憂,其他省市78.9%有此體驗。
疫情信息獲取和評價
1. 民眾疫情信息的關注與評價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人們最希望及時了解的信息排名前三位的是自己、家人、親友所在區(qū)域的疫情或潛在風險;關于疫情感染、擴散情況的信息與統計數據;政府部門、有關機構采取的應對、防控、治理等措施(見圖4)。
在面對不確定和危險的時候,人們渴望獲取有效信息,對于當前有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各種信息公布狀況,從民眾的評分看,超過半數的調查對象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信息公開比較滯后(37.6%)或非常滯后(13.8%),41.4%的民眾認為公開比較及時,7.2%的民眾認為比較及時。總計49.9%的調查對象認為信息公開透明程度比較低,50.1%的調查對象認為信息公開透明程度比較高。
對比不同人群發(fā)現,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調查對象越是認為信息公開不及時、不透明,湖北省調查對象與其他省市居民相比,也更多認為信息公開不夠及時和透明。具體來說,初中及以下學歷調查對象有70.3%認為信息公開及時;隨著受教育程度增加,認為及時的人數比例逐漸減少,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調查對象有43.0%認為信息公開及時。信息透明度評價呈現相同變化模式,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調查對象認為信息公開透明程度高的人數比例為66.4%;研究生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調查對象對此的選擇比例為45.6%。
湖北省受訪者有33.0%的人認為信息公開及時,其他省、自治區(qū)和直轄市則有共計49.5%的人認為信息公開及時。湖北省有34.2%的受訪者認為信息公開透明程度非常高(2.3%)或比較高(31.9%),其他地區(qū)則有51.0%的人認為透明度非常高(5.0%)或比較高(46.0%)。
2. 民眾疫情信息獲取渠道與信任程度
民眾獲取疫情信息的渠道以社交媒體為主。在疫情期間,社交媒體微信(82.4%)和微博(75.8%)成為民眾了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最主要的渠道,其次是傳統的電視渠道(42.9%),然后是網站(41.1%)和新聞客戶端(40.8%),周圍人口口相傳的形式也有部分人使用(29.0%),報紙(7.9%)和本地論壇(7.7%)使用的人很少。
對比不同人群發(fā)現,信息渠道的使用具有比較鮮明的人口學特點。微信的使用幾乎沒有年齡、受教育程度或收入的明顯差異。使用微博獲取信息的則較多是90后和00后,以及受教育程度較低,收入偏低群體。使用電視獲取相關信息的主要是50后、60后和70后。使用網站較多的是70后。使用新聞客戶端獲取信息的以70后和80后為主,以及受教育程度中等,收入較高群體。周圍人口口相傳獲取信息的以00后和90后居多。
在各個渠道的各種消息源中,人們最信任的消息來源還是官方渠道,中央媒體如央視、人民網等,有共89.5%的人認為可靠。排在第二位的是公益組織發(fā)布的消息,有77.5%的人覺得可靠。緊隨及后分別是地方新聞媒體(75.6%)、類似新浪網和鳳凰網這樣的商業(yè)網站(71.8%)。人們對微博大V發(fā)布的信息和熟人內部消息信任度最低,有超過六成的人質疑熟人發(fā)來的內部消息(61.3%)和微博大V信息的可靠性(60.7%)。
疫情發(fā)展的估計和疫情防控信心
民眾對于疫情未來一個月的發(fā)展勢態(tài)并不樂觀。43.7%的人認為會變得嚴重一些,30.9%的人認為會變得嚴重很多。只有20.0%的人認為未來一個月疫情會緩解一些,3.7%的人認為會得到較大緩解。
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的調查對象,越傾向于預期未來一個月疫情發(fā)展會更嚴重,80后和90后的發(fā)展預期更偏向為嚴重。具體來說,初中學歷的調查對象合計58%認為未來一個月疫情會更嚴重,隨受教育程度增加,認為疫情會更嚴重的人數比例增加,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調查對象81.2%都認為疫情會更嚴重。72.4%的低收入調查對象認為疫情未來一個月內會更嚴重,82.0%的高收入調查對象認為疫情會更嚴重。80后和90后調查對象認為疫情會更嚴重的人數比例要高于其他年齡段的人,分別有74.3%和76.9%。
對于抗擊疫情,民眾對科研人員和醫(yī)護人員信心最強,分別有51%和47.6%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43.3%和46.3%的受訪者表示比較有信心。對政府部門非常有信心的比例(16.9%)低于科研及醫(yī)護人員,比較有信心的比例為53.6%。對于廣大民眾的信心程度相對低些,42.7%表示比較有信心,13.4%表示非常有信心。
疫情防控行為
1. 民眾關于防范措施的態(tài)度和行為
對于戴口罩、勤洗手、酒精消毒、少外出等防范措施,絕大多數人都認為有必要,并且采取了相關的行動。具體如下:
只有0.8%的民眾認為沒必要出門戴口罩應對疫情。99.2%的民眾都認為有必要,而這些人中,占所調查者整體的6.7%沒有出門戴口罩,92.5%采取了出門戴口罩應對行為。
只有0.8%的民眾認為沒必要外出回家后洗手,99.2%的民眾認為有必要,而這些人中,占整體5.2%沒有外出回家后洗手,94.0%外出回家后洗手。
只有0.9%的民眾認為沒必要減少外出次數應對疫情,99.1%的民眾認為有必要,這些人的具體行為上,占全體1.8%沒有減少外出次數,97.3%減少外出次數。
只有1.5%的民眾認為沒必要少乘坐公共交通,98.5%的民眾認為有必要,這其中,占全體2.5%的人沒有少乘坐公共交通,96.0%少乘坐公共交通。
只有0.8%的民眾認為沒必要不去人流較多的場所,99.2%的民眾認為有必要,這些人中,占整體3.4%沒有不去人流較多的場所,95.8%不去人流較多的場所。
對于外出回家換衣服應對疫情,81.5%民眾認為有必要外出回家后換衣服,其中占全體的21.2%沒有采取相應的行為,而60.3%的民眾外出回家后換衣服。18.5%的人認為沒有必要外出回家后換衣服應對疫情,其中占全體的16.7%也沒有采取相應的行為,而1.7%的民眾外出回家后換衣服。
28. 8%的民眾認為沒必要用酒精消毒家中物品,其中占全體的27.7%沒有相應的行為,而1.1%的民眾有相應行為。71.2%民眾認為有必要用酒精消毒家中物品應對疫情,其中占全體的37.6%沒有相應行為,而33.6%的民眾用酒精消毒家中物品。
2. 關于過度防范措施的態(tài)度和行為
對于用醋消毒空氣、用鹽水漱口、服用抗生素等不恰當的預防措施,民眾大多認為沒有必要,也較少有人如此做。
77. 9%民眾認為沒有必要服用抗生素,其中76.1%沒有服用抗生素,1.8%服用抗生素。22.1%民眾認為有必要服用,其中占整體的10.9%服用抗生素,而占整體的11.2%沒有服用。
超過一半民眾(56.5%)認為鹽水漱口是沒必要措施,其中占全體55.2%沒有鹽水漱口行為,只有占全體1.3%有鹽水漱口行為。而低于一半占43.5%認為鹽水漱口有必要,其中21.5%沒有相應的行為,而22.0%使用鹽水漱口。
59. 0%認為沒必要在家用醋消毒空氣,其中占全體的57.5%沒有相應行為,而1.5%的民眾在家用醋消毒空氣。41.0%民眾認為有必要在家用醋消毒空氣,其中占全體的22.8%沒有相應的行為,而18.2%的民眾用醋消毒空氣。
3. 為了防范新型冠狀病毒而取消計劃行為
由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出現,不少人為了防范病毒,取消了原有計劃,減少接觸病毒的可能。具體如下:
1. 9%的民眾認為沒必要取消原有的異地探親計劃;98.1%的民眾認為有必要,其中占整體6.5%并沒有取消、69.5%取消原有的異地探親計劃。
1. 6%的民眾認為沒必要取消原有的旅游計劃;98.4%的民眾認為有必要,而再進一步詢問相應個人行為時,占整體2.5%并沒有取消、74.7%取消原有的旅游計劃。
3. 3%的民眾認為沒必要取消原有聚餐計劃;96.7%的民眾認為有必要取消原有的聚餐計劃,占整體8.1%并沒有取消、77.5%取消原有的聚餐計劃。
主要結論
多數民眾較早開始關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但重視時間較晚,重視程度不足。由于調查時間為大年三十至大年初一,這個時間多數民眾的關注點是春節(jié)的團聚和慶祝,對于疫情的關注和重視程度并不高,存在過度樂觀認知偏差,對于疫情不夠重視。
人們對疫情風險的認知比較客觀、理性,疫情之下人們整體的安全感并未出現大幅下降。人們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危險性和疫情發(fā)展嚴峻形勢的判斷較為客觀,66.5%的人認為疫情可能在自己所在社區(qū)擴散,24.8%的民眾認為自己可能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74.9%的民眾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治愈的可能性比較大或非常大,只有少數(3.3%)的民眾認為治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可能性非常小?;谝咔檩^為客觀的判斷,人們的安全感并未大幅度下降,59.1%的人感到非常安全或比較安全。
民眾普遍存在擔憂情緒,較高比例的人存在恐懼、憤怒和悲傷和恐慌情緒。擔憂情緒在當前最為普遍,其次是恐懼、憤怒和悲傷,也存在一定比例的恐慌情緒。相對來說積極情緒比例較低,如樂觀和平靜。
社交媒體成為疫情信息主要傳播渠道,官方媒體信任度高于民間渠道。在疫情期間,社交媒體微信和微博成為民眾了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最主要的渠道。人們更信任官方權威媒體,民眾認為最可靠是中央媒體(如央視、人民網)發(fā)布的信息,其次是公益組織、地方新聞媒體和商業(yè)網站(如新浪網、鳳凰網)發(fā)布的信息。
民眾對抗擊疫情的信心很高,信心主要來自于醫(yī)護人員、醫(yī)學科研人員和政府相關部門,對醫(yī)護人員、醫(yī)療機構和疾控人員抗擊疫情的表現非常滿意。民眾的信心非常關鍵,民眾的信心來自于各方面疫情防控工作的表現和成效,調查發(fā)現,民眾對于醫(yī)學科研人員和醫(yī)護人員的信心程度最高,對政府部門的信心較高。
多數民眾能夠認識到疫情防控措施的必要性,多數人不存在過度防范行為。對于戴口罩、勤洗手、酒精消毒、少外出等防范措施,絕大多數人都認為這些措施有必要,并且采取了相關的行動。對于用醋消毒空氣、用鹽水漱口、服用抗生素等不恰當的預防措施,民眾的態(tài)度大多認為沒有必要,也較少有人如此做。
大學生新冠肺炎疫情社會實踐調查報告2
在大家喜迎__年,張燈結彩的時候,迎來的不是過年的歡聲笑語,而是冠狀肺炎病毒的蔓延。觸目驚心的數字與日俱增,四千、五千、一萬,每增一點都牽動著國人的心。子庚鼠年,這個不同以往的除夕,整片華夏大地,被疫情點亮??删褪窃谶@樣的災情面前,有一群偉大的人們?yōu)樽鎳鴽_鋒陷陣,站在災情的第一線,守護著養(yǎng)育自己的祖國母親。他們就是中國共產黨。
無論是拼搏在前線的醫(yī)生,警察,還是在社區(qū)治安的志愿者,他們都有著中國共產黨的頭銜,他們也是為人子女,也是孩子的爸媽,也有著自己放不下的牽掛,可他們還是毅然決然的背起行囊,做最美的逆行者,用自己的平凡之軀,為億萬同胞筑起防護的堡壘。
除夕,本是萬家團圓的日子,而他們?yōu)榱死习傩赵谶@個特殊時刻過個好年,仍然奮戰(zhàn)在自己的崗位上,與病魔做著抗爭。一個多月的時間,武漢幾乎半個城市淪陷在新型病毒當中,這個牽動著億萬人民心的城市卻依然堅強著,不同地區(qū)的醫(yī)院內,不斷有醫(yī)護人員奔赴武漢,他們主動請纓,支援武漢,只是想為武漢,為祖國爭取多一點的時間,而當人們?yōu)槠渌麄兊男彰麜r,總是有這么一個回答,我是中國共產黨。
記得有人采訪到一個醫(yī)生時,他說,我自從加入共產黨,我就一直有這個使命在,祖國培育我多年,我不能辜負我的祖國!一個黨員一面旗幟,是莊嚴而又神圣的。作為共產黨員,在進行入黨宣誓的那一刻,在說出“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那一刻,我們心里就牢記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使命,在人民有困難的時候做共產黨人該做的事。
84歲的鐘南山院士,在抗擊非典就沖在第一線,這次冠狀肺炎,又毅然決然的奔赴武漢;83歲李蘭娟院士,多次抗擊病毒,此次有帶隊去往武漢,每天的睡眠不超過三個小時。湖北武漢肺科醫(yī)院ICU主任胡明,在接到自己的同行知己感染時泣不成聲,但隨后又擦干眼淚轉身走進病房繼續(xù)治療病人,他說,就算他倒下了,病人也必須得救。無論是老一輩的共產黨還是新一批共產黨員,他們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奉獻出了自己的力量。“我是黨員,我先上”即是使命,也是責任。
為研究新冠疫情對企業(yè)財會從業(yè)人員及其所在企業(yè)的影響,探討可能的應對策略,在對3465名有各領域代表性的企業(yè)財會人員調查的基礎上,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會計信息調查中心日前發(fā)布《新冠肺炎疫情對企業(yè)經營影響的調查報告》。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疫情對于企業(yè)經營帶來了明顯的沖擊:63.41%的投票人認為半年內企業(yè)將出現資金困難,表示能健康持續(xù)運行的企業(yè)僅占27.01%;50.5%的投票人認為企業(yè)在上半年會減少用工;79.75%的投票人認為今年上半年的收入要比預期減少,表示將增加的不到5%;81.13%的投票人認為所在企業(yè)上半年利潤會減少。
住宿和餐飲行業(yè)受到的影響最大,約74%的投票人預期半年之內收入和利潤發(fā)生不同程度的下降,資金流發(fā)生困難。其他受到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yè)主要有:文化、體育和娛樂業(yè);批發(fā)和零售業(yè);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yè)等。
中小微企業(yè)的生存尤其艱難,在六個月內資金流發(fā)生困難的比率遠高于大型和特大型企業(yè)。民企的資金流、收入和利潤方面受到負面影響的比重遠高于國企。特別是在資金流方面,民企預期在六個月內發(fā)生資金困難的比例為57%,遠高于國企30%。
除湖北之外,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綜合影響較大的不僅有上海、廣東這樣的經濟大省,四川這樣的人口大省,也有黑龍江、山西這樣的經濟發(fā)展不靠前的地區(qū)。
新冠疫情對部分企業(yè)的影響事關企業(yè)生存,并且直接牽連到就業(yè)(調查顯示:12.24%企業(yè)財會人員認為自己可能失業(yè))。接近四成的投票人認為所在企業(yè)上半年會減少用工。
從調查結果看,對于新冠疫情的爆發(fā),企業(yè)的應對措施并不多,平均會采取1.81種措施。其中,大型和特大型企業(yè)比小微企業(yè)更側重于增加it投入方式,小微企業(yè)更可能采取降低成本的各種措施;而相比大型和特大型企業(yè),小微企業(yè)開拓新業(yè)務板塊的意愿更高。民企壓縮規(guī)模和開拓新業(yè)務的意愿高于國企,而在it方面加大投入的意愿則低于國企。
從調查結果看,企業(yè)對于疫情影響最關心有三點:收入損失的彌補、法定義務和合同義務的履行,以及資金流的保障。投票人對政府支持的期望選項中,投票人平均選擇了4.81項,這說明投票人對政府支持的期望來自多個方面,而且對不同政策的需求因行業(yè)、地域、規(guī)模和所有制有較大差別。
總體而言,企業(yè)對減免稅費、政府補貼和提供更多網上辦事通道的呼聲最高,而對延期繳納房租的需求最少,對提供貸款支持的呼聲也不高。這可能與相關政策所惠及企業(yè)的可能性有關。除此之外,企業(yè)還比較關注支持政策的長效機制。不少企業(yè)期望除了稅收申報期大幅延后等,后續(xù)稅收優(yōu)惠也能及時跟進。
而我,作為一名大學生共產黨員,雖然不能奔赴前線,但我也將貢獻出自己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祖國的防疫工作做好基礎,帶頭做好學校、家庭疫情防控準備,協調好學校、學院的疫情工作。在此,我莊嚴承諾:
一、嚴守紀律,服從組織
廣大黨員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挺身而出、英勇奮斗、扎實工作。作為一名學生黨員,我更應主動提高政治站位,將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成果的檢驗石,全力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二、了解疫情,做好準備
及時了解疫情發(fā)展,認真學習好防護疫情的準備工作,并監(jiān)督好自己身邊的人,積極做好黨支部、班集體中學生思想工作,避免恐慌心理,教育引導身邊親友同學正確理解、積極配合、科學參與疫情防控,仔細辨別核實網絡信息,堅決抵制謠言散布。
三、以身作則,勇敢擔當
從自身做起,做好防護準備工作,盡量不出門,出門一定戴好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風等。并與學校即使取得聯系,保持溝通,配合學院做好健康狀況報告,如實反映問題的情況,特別是要及時報告確診、疑似或隔離觀察情況。主動擔當,協助學校、老師做好疫情防控的輔助工作。
作為一名大三共產黨員,我深知自己身上的責任和使命,要對得起自己曾經的莊嚴宣誓,要有“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準備。我會把疫情防控作為鞏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的具體實踐,在防控疫情斗爭中砥礪政治品格、彰顯使命擔當。我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一定會在這場戰(zhàn)爭中取得圓滿的勝利。在春天百花盛開之際,便是我們擁抱世界之時!
大學生新冠肺炎疫情社會實踐調查報告3
一、調查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涉及全市100戶384人,20__年總純收入1770600元,人均純收入4611元,95%為非低保戶;5%為低保戶,低保戶中有80%是因疾病損傷致貧,20%是因家中勞動力少致貧。
二、農村醫(yī)療服務狀況
1、73%的人選擇距離家最近的衛(wèi)生組織是村衛(wèi)生室,10%的人選擇是私人診所,9%的人選擇是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7%的人選擇是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1%選擇縣級以上醫(yī)院;家到最近的衛(wèi)生組織的距離60%的人選擇不足1公里,39%的人選擇在1-2公里,1%的人選擇在2-5公里。
2、99%的農戶參加新型合作醫(yī)療制度。在被調查的100戶中,只有1戶沒有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參保率達99%。
3、66%的人認為農村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應以保大病或保住院為重點,33%的人認為門診、住院都保,1%的人認為應以保門診或保小病為重點。
4、19%的人對農村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感到滿意,71%的人基本滿意,8%的人不滿意,2%的人選擇說不清楚。不滿意的地方主要有報銷醫(yī)藥費少,報銷手續(xù)煩,定點醫(yī)院收費高,定點醫(yī)院看病手續(xù)煩,定點醫(yī)院少,就醫(yī)不方便,定點醫(yī)院醫(yī)療水平低等。
5、47%的人認為農村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個人所承擔的比例基本合適,11%的人認為過高,10%的人認為過低,32%的人選擇說不清楚
6、在現有合作醫(yī)療基礎上,44%的人愿意再增加醫(yī)療保障支出,56%的人不愿意增加。
7、如果有家庭成員患病,經常就診的醫(yī)療單位44%是村衛(wèi)生室,44%是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或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7%是私人診所,5%是縣級或以上醫(yī)院。選擇上述單位的主要原因56%是離家近,13%是質量好,11%是定點醫(yī)療單位,8%是有熟人,7%是價格低,5%是其他原因。
8、調查前半年,22%的農戶沒有家人患病,59%的農戶有家人得了小病,10%的農戶有家人有慢性病,7%的農戶有家人患了大病、重病,2%的農戶有家人得了其它病。89%的人患病后及時就診,共花費醫(yī)藥費121743元,按照規(guī)定能報銷或減免43509.4元,實際報銷或減免20712.3元。沒有及時就診的主要原因有病輕,自己治療,經濟困難,能拖則拖,醫(yī)藥費不能報銷等。
9、43%的人認為現在看病難,51%的人認為不難,6%的人選擇說不清楚。認為看病難的主要原因有經濟困難,醫(yī)院缺少名醫(yī),醫(yī)務人員服務態(tài)度不好,手續(xù)太煩等。
10、86%的人認為現在看病貴,5%的人認為不貴,9%的選擇說不清楚。認為貴的原因主要有藥品太貴,檢查太多,醫(yī)療機構亂收費,個人支付比例高等。
11、9%的農戶因家人得病向醫(yī)生送過紅包。
三、農村居民醫(yī)療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1、報銷范圍窄、比例低,報銷的醫(yī)藥費少。調查顯示,實際報銷或減免僅占全部醫(yī)藥費的17%,農民掙錢不易,他們希望每一分錢的投入都要得到回報。而目前我市推行的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是以大病統籌為主,對小病、門診補償的比例很低。而一般來說,農民患上需住院治療的大病相對較少,而頭痛、感冒等小病時有發(fā)生,但不需住院治療。因此,農民在繳納費用后,往往全年得不到任何的醫(yī)療補償,導致農民認為付出多,回報小,不劃算。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民的積極性,身體健康、沒有患過大病的農民不太愿意參加。調查顯示在20__年僅17%的農戶得到補償,表明絕大部分農戶近期并沒有在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中得到實惠。部分農戶在問卷上寫上了他們的困惑:“為什么只有非要得大病才能報銷?”。
2、部分定點醫(yī)院不規(guī)范經營,亂收費,農民利益受損。調查顯示藥品太貴、檢查太多及亂收費是目前看病貴的主要原因,而現在的醫(yī)療機構都是按市場經濟規(guī)律經營,追求利潤化是目標之一。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的定點機構有在合作醫(yī)療制度中受益的期望。而定點醫(yī)院是新型合作醫(yī)療制度實施第一線的部位,它的服務好壞和收費高低至關農民切身利益。定點醫(yī)院收費普遍較高,與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所能獲得的補償相比微不足道。許多農戶反映,同樣一個感冒或其它小病,在私人醫(yī)生那里只花二十多元,而到定點醫(yī)院卻要花費幾百元。一些比較常見的小病,醫(yī)生卻要病人作各種檢查,什么心電圖、B超和各種化驗,小病大看現象時有發(fā)生。為了能報銷,有病往定點醫(yī)院跑,路費、餐宿費、誤工費再加上虛高收費等,化了許多冤枉錢,就算得到了一定補償,仔細算算反而不劃算。
3、定點醫(yī)院少,看病手續(xù)煩。調查顯示,農民就醫(yī)大多數選擇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所、村合作醫(yī)療站以及個體醫(yī)生。因為他們覺得這些醫(yī)療單位離家近,就醫(yī)方便,藥價便宜,收費低,服務態(tài)度好。定點醫(yī)院少,給農民看病帶來不方便。
大學生新冠肺炎疫情社會實踐調查報告4
今年的社會實踐別有一番風味,為什么這么說呢?很多人都在躊躇著該如何施展自己的報復,從而讓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自己的能力能夠與之匹配,能夠形成一系列的知識技能運用和總結。但是今年,我宅在家里給,遇到了很多不一樣的困惑,盡管在家里面不能出門,但是我的思想依然是活躍在外界,靠“線上”這兩個字擔起了太多的職責功能。作為文科大學生,我感覺到在社會實踐期間還是存在一定的困難,但是經過努力,總體而言收獲比困難多。
一、 社會實踐現狀
由于疫情的嚴重影響,大多數學生都是在家里面自覺學習網課,從而根據老師布置的任務而自己去進行社會實踐。這時候就覺得這項工作比起之前正常時候來說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和難度。之前,可以雙腳一踏邁出大門,自己去市場發(fā)現,自己去自然發(fā)現去挖掘探索屬于自己的能力,可是現在疫情期間大家都在家里面,所有的實踐都只能通過傳言和網絡進行傳播。為此硬生生的給現實拉了一條鴻溝。作為文史科類的學生,我非常的感到郁悶,深有體會??赡芫褪菍I(yè)不對口或者是理解能力的問題,總體而言存在很多的實踐偏差,很難找到適合的實踐方向。
二、存在的問題
從各種缺口找突破,從各種信息中找發(fā)展。這困惑的一段時間,每天盯著手機和電腦發(fā)現不一樣的出發(fā)點,而非是在游戲里競技。遙想著多形態(tài)的選擇,可以使在公司見習做辦公室工作,可以是學校的代課老師,可以使市場調查的行政人員等,都硬生生的被疫情扼殺了。
第一是實踐盲目化。在這段特殊時期,總感覺只要有一個人發(fā)出邀請,覺得能夠有去實踐的機會都迫不及待,為此可能會產生一些盲目從眾的心理,給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具備的技能而無法匹配。雖然我有幸考取了教師資格證,但是就目前而言,上課時間大家孩子都在家,而且相應的學生也有自己的網課,糾結而言這個實踐是非常的困難。自己的網課都學不完,怎么可能還有其他的線下輔導這些事情發(fā)生呢。于是可能會有人嫉妒而產生讓我去做相應的推銷口才之類的訓練。說實話,通過這些實踐不難發(fā)現,而現在在網上兼職,他們都可能會存在一種分享朋友圈代刷產品,然后讓你賺取傭金這類的東西,總體而言這不符合我們的專業(yè)知識,所以可能做起來也比較吃力,再說是邁不開臉賣也不太合適,為此也對這些盲目負責。
第二是實踐內容少量化。由于很難得到一個時間的機會,為此可能就在家里面做調查報告的比較多,只有通過自己的親戚朋友不斷的去發(fā)展調研這類市場上的需求,從而獲取更大的實踐價值。其中做的最有意義的就是如何去調取中小學生對待上網課的這種態(tài)度,可以從相應的各大平臺抖音或者是知乎豆瓣,相應的平臺里面去發(fā)現小學生中學生他們對待網課的這種態(tài)度評價,從而進行類比分析,撰寫新的報告。由于內容過于太少,所以在實踐這塊是存在困難的,而且可能是專業(yè)不對口,也可能是競爭太大,讓外部的關系決定了自己的實踐。
第三是實踐方式單一化。除了能夠在線上進行調查統計之外,別無他法,不可能走出家門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去研究更多的深入的東西,所以這次的調查總體而言是比較膚淺的。由于很多人已經回來老家去過年,可能連最基本的4G信號都無法保證,為此通過去調查,這個更多的是吃力不討好,別人不信任,其次是難度大,不容易開展。盡管通過各種渠道獲取了極少單一的實踐來源,再具體落實方面還是紙上談兵。
三、具體的建議措施
沒有困難的事情,只有勇敢堅持打不敗的自己。盡管明知有難度,但是也就是在有難度的時間挑戰(zhàn)自己,才會成為一種無法復制和超越的可能,針對以上情況我采取了相應的措施。
大學生新冠肺炎疫情社會實踐調查報告5
我第二督查組于__月__日-__日對__區(qū)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監(jiān)督檢查,通過采取聽取匯報、實地走訪等方式詳細了解了該區(qū)關于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情況,現將監(jiān)督檢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__區(qū)委區(qū)政府能夠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和李克強總理批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區(qū)委區(qū)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協調、親自部署、靠前指揮,各級黨委、政府尤其是防疫指揮部成員單位能夠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切實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扎扎實實的工作成效。截至_月__日__時,該區(qū)共有__例確診病例,有_例疑似病例(從武漢務工返鄉(xiāng)),對__名密切接觸者正在嚴密觀察。
一是部署安排及時。該區(qū)1月26日成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和指揮部,制定疫情防控預案,建立健全協調推進工作機制,加強工作會商,及時有效的發(fā)布了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1-11號公告,從做好防控宣傳、暫??瓦\班線、延遲企業(yè)復工等方面做出部署安排,可以說,措施得力、及時有效。
二是宣傳引導全面。該區(qū)積極通過政務微博、微信、流動宣傳車、上門宣傳、村內廣播等形式,大力宣傳防控知識,呼吁村民不串門、不拜年、不聚會、不辦酒席,注意個人衛(wèi)生,配合做好防疫工作,確保讓疫情防控人人知曉。從我們督查組實地走訪的4個鄉(xiāng)鎮(zhèn)來看,宣傳發(fā)動很到位,路上行人較少,且均佩戴口罩,防范措施到位。一些重點區(qū)域、重點人家均粘貼醒目告示,要求禁止出入、自我隔離。截至目前,在當地干部的耐心勸說下,該區(qū)共取消各類喜宴__場,切實減少了人員流動。
三是排查防控嚴密。該區(qū)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構筑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緊盯農村和城鄉(xiāng)接合部等重點區(qū)域,進行網格化、地毯式再排查,加強對流動人員的疫情監(jiān)測和防控,加強流動人口摸排和外來車輛管控,加強相關人員追蹤及包保聯系,切實做到區(qū)不漏鄉(xiāng)、鄉(xiāng)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人。截至目前,已排查從湖北省返回該區(qū)的有__人,堅持每日必訪,要求這些人員居家隔離不少于14天,切實阻斷可疑源頭。對與確診病例有密切接觸的人員進行隔離觀察,堅決防止疫情輸出、擴散。
四是物資保障充足。該區(qū)市場監(jiān)管、衛(wèi)健委、商務等有關部門主動擔當作為,切實履行職責,堅決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違法行為,全力做好保供穩(wěn)價工作,目前該區(qū)群眾糧油等生活物資儲備充足,市場價格平穩(wěn)。同時積極組織口罩、防護服、紅外線體溫監(jiān)測儀等醫(yī)療物資的調運和儲備工作,目前除了口罩、防護服外,其余醫(yī)療物資能夠滿足日常需求。
五是黨旗一線飄揚。該區(qū)嚴格貫徹落實省委關于致全省黨組織和黨員的一封信要求,號召全區(qū)黨員干部勠力同心、共克時艱,充分發(fā)揮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積極組織黨員沖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線。該區(qū)醫(yī)護人員尤其是黨員醫(yī)務人員舍小家為大家,冒著生命危險沖鋒在第一線、戰(zhàn)斗在最前沿,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白衣天使救死扶傷的神圣使命,確保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同時該區(qū)各級黨員干部深入一線走訪排查,宣傳車在村里來回穿梭宣傳,切實讓黨旗在防控疫情第一線高高飄揚。截至目前,該區(qū)共有__名黨員戰(zhàn)斗在疫情防控一線。
六是社會捐助得力。該區(qū)充分發(fā)揮紅十字會作用,呼吁大家積極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共同防疫抗疫,獻出一份愛心,全力做好社會各界捐贈接收工作,截至目前,共有__家愛心企業(yè)捐助__萬元、消毒液等物資__箱,口罩__個。同時積極響應省委號召,組織__名優(yōu)秀醫(yī)務工作者參加援鄂抗疫醫(yī)療隊,全力支持武漢新冠肺炎抗疫工作。
二、存在的問題
雖然該區(qū)在肺炎抗疫防控工作中取了一些成績,但還存在一些實際困難。主要有:一是口罩緊缺。市民日常需求的口罩供應不足,目前市場各藥店無法購買到口罩,雖然前期政府免費發(fā)放一批口罩,但仍有缺口。二是部分干部作風不實、履職不力。督查中發(fā)現個別鄉(xiāng)鎮(zhèn)班子成員履行疫情防控工作職責不力,對包保村的武漢返鄉(xiāng)人員排查不夠細致,存在落人現象。已責成該區(qū)紀委監(jiān)委對有關責任人給予相應處分。
三、意見建議
當前疫情防控正處在非常關鍵的階段,建議該區(qū)要持續(xù)保持戰(zhàn)時狀態(tài),絕不可有半點松懈,把各項防控措施抓實抓細,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
一是堅決壓實主體責任。充分發(fā)揮好黨組織和黨員干部作用,下沉機關黨員干部力量,確保措施更加周密精準、更加管用有效,堅決遏制疫情蔓延的勢頭。
二是繼續(xù)嚴防死守。堅決筑牢防輸入、防擴散、防輸出的嚴密防線,對小區(qū)、樓棟、行政村、自然村等要守好重點防線,全方位疫情防控措施,保障好群眾日常生活,盡銳出戰(zhàn)把疫情控制住。
三是全力救治患者。切實把感染患者救治好,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合理排班輪崗保障休息,嚴格落實防止院內感染各項措施,切實提高自我防護能力。
四是做好宣傳引導工作。要及時準確發(fā)布疫情防控信息,回應群眾關切和社會情緒。積極加強正面引導,宣傳各行各業(yè)特別是一線醫(yī)務人員在疫情防控斗爭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凝聚起眾志成城、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
下一步,我們督查組將嚴格落實市委防疫指揮部工作要求,進一步強化督導檢查,加強對公職人員履職盡責、秉公用權等情況的監(jiān)督,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fā)現、早提醒,以監(jiān)督實效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高效順暢開展,盡可能的在現場解決疫情防控中存在的問題,堅定不移把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及省市委各項要求落到實處,為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貢獻自己的力量。
【大學生新冠肺炎疫情社會實踐調查報告范文2022【五篇】】相關推薦文章:
關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心得體會 2021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心得體會
鄉(xiāng)鎮(zhèn)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實施方案_鄉(xiāng)鎮(zhèn)新冠肺炎疫情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