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ps圖層教案篇一
一、實驗目的:掌握使用圖層蒙版使圖像融合的方法。
二、實驗步驟:
1.打開素材文件“天空”和“樓房”
2.將樓房圖片移動到天空文件中,并調(diào)整到合適大小。
3.設置圖層1的混合模式為柔光。4.為圖層1添加圖層蒙版:
5.將前景色設為黑色,在不需要的地方進行涂抹,最終效果為:
ps圖層教案篇二
一、ps圖層不透明度設置
圖層的不透明度決定它顯示自身圖層的程度:如果不透明度為 1% 的圖層顯得幾乎是透明的,而透明度為 100% 的圖層顯得完全不透明(這里注意不要弄反了)。圖層的不透明度的設置方法是在圖層面板中“不透明度”選項中設定透明度的數(shù)值,100%為完全顯示(圖1)。
圖1 小提示:背景圖層或鎖定圖層的不透明度是無法更改的。
除了設置圖層的不透明度以外,還可以為圖層指定填充不透明度。填充不透明度影響圖層中繪制的像素或圖層上繪制的形狀,但不影響已應用于圖層效果的不透明度。填充方法是在圖層調(diào)板的“填充不透明度”文本框中輸入值(圖2)。
圖2
使用ps圖層混合模式可以創(chuàng)建各種特殊效果,使用混合模式很簡單,只要選中要添加混合模式的圖層,然后圖層面板的混合模式菜單中找到所要的效果。下面我們來仔細看看。
二、圖層混合模式
使用混合模式可以創(chuàng)建各種特殊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圖層沒有“清除”混合模式,lab 圖像無法使用“顏色減淡”、“顏色加深”、“變暗”、“變亮”、“差值”和“排除”等模式。使用混合模式很簡單,只要選中要添加混合模式的圖層,然后圖層面板的混合模式菜單中找到所要的效果(圖3)。
圖3 在菜單選項欄中指定的混合模式可以控制圖像中的像素的色調(diào)和光線,應用這些模式之前我們應從下面的顏色應用角度來考慮:基色,是圖像中的原稿顏色?;旌仙?,是通過繪畫或編輯工具應用的顏色。結(jié)果色,是混合后得到的顏色。
各類混合模式選項詳解:
正常,編輯或繪制每個像素使其成為結(jié)果色(默認模式)。
圖4
溶解,編輯或繪制每個像素使其成為結(jié)果色。但根據(jù)像素位置的不透明度,結(jié)果色由基色或混合色的像素隨機替換,效果對比如圖5。
圖5
變暗,查看每個通道中的顏色信息選擇基色或混合色中較暗的作為結(jié)果色,其中比混合色亮的像素被替換(如本例的黃色大腳圖像,圖6),比混合色暗的像素保持不變。
圖6 正片疊底,查看每個通道中的顏色信息并將基色與混合色復合,結(jié)果色是較暗的顏色。任何顏色與黑色混合產(chǎn)生黑色,與白色混合保持不變。用黑色或白色以外的顏色繪畫時,繪畫工具繪制的連續(xù)描邊產(chǎn)生逐漸變暗的顏色(圖7),與使用多個魔術(shù)標記在圖像上繪圖的效果相似。
圖7
顏色加深,查看每個通道中的顏色信息通過增加對比度使基色變暗以反映混合色(圖8),與黑色混合后不產(chǎn)生變化。
圖8
線性加深,查看每個通道中的顏色信息通過減小亮度使基色變暗以反映混合色。上一步實例使用線性加深后效果和圖32差不多。
變亮,查看每個通道中的顏色信息選擇基色或混合色中較亮的顏色作為結(jié)果色。比混合色暗的像素被替換,比混合色亮的像素保持不變。
圖9 濾色(屏幕),查看每個通道的顏色信息將混合色的互補色與基色混合。結(jié)果色總是較亮的顏色,用黑色過濾時顏色保持不變,用白色過濾將產(chǎn)生白色。此效果類似于多個攝影幻燈片在彼此之上投影。
圖10
顏色減淡,查看每個通道中的顏色信息,并通過減小對比度使基色變亮以反映混合色(圖11),與黑色混合則不發(fā)生變化。
圖11
線性減淡,查看每個通道中的顏色信息,并通過增加亮度使基色變亮以反映混合色(效果變化和圖35相似),與黑色混合則不發(fā)生變化。
疊加,復合或過濾顏色具體取決于基色。圖案或顏色在現(xiàn)有像素上疊加同時保留基色的明暗對比不替換基色(圖12),但基色與混合色相混以反映原色的亮度或暗度。
圖12 ps新手入門工具使用方法及操作圖解篇
本教程非常直觀的用圖解方法說明了ps中一些工具的屬性及使用方法。這對于新手而言是必須了解和掌握的。如果您對以下的功能很熟悉的話,請?zhí)^看其它的ps圖片處理實例教程,感謝承乾數(shù)碼為我們整理教程。
1、常用名詞及幾個常見控制面板。
2、工具欄中各工具的名稱及使用方法。
3、新建文件的流程和注意事項。
4、前景及背景顏色的設定。
5、圖形工具的使用。
6、選擇工具和填充。
7、怎樣修改選區(qū)。
8、怎樣設定漸變顏色。
photoshop入門教程十個點
這是photoshop基礎中的基礎,卻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最佳方法??旖萱I的使用,使你可以將精力更好的集中在你的作品而不是工具面板上。一旦你能夠熟練的使用快捷鍵,你就可以使用全屏的工作方式,省卻了不必要的面板位置,使視野更開闊,最大限度的利用屏幕空間;一些簡單的命令可以用鍵盤來完成,不必分心在工具的選擇上,哪怕它只占用了極少的時間,但我們更希望在工作時不被打斷。
注意:你應該盡量多使用快捷鍵,下面的這些快捷鍵是提高效率的好幫手,但不知為什么很多書中都一帶而過,甚至沒有提及,請一定要牢牢記住。
shift+backspace:調(diào)出填充對話框。
無論是對3d圖像或是網(wǎng)頁的制作,無接縫貼圖都是很重要的,我們可以在photoshop中輕易的完成。定制好你的圖像后,運行濾鏡其它位移,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位移,一般設置位移量為圖像大小的一半,最重要的是將未定義區(qū)域設為折回。在完成位移之后,用橡皮圖章工具在圖像的拼合處涂抹,消除接縫,然后將圖像定義為圖案。用這種圖案填充,就可以得到無縫的背景圖像。
3.為常用的組合命令定制動作:
當你使用photoshop一段時間以后,一定會存下來不少好東東。如你千辛萬苦調(diào)制的漸變、等高線、樣式等,還包括一些方便工作的色板等。這些只是暫時保存在photoshop中的,一旦重裝,photoshop將會恢復到默認狀態(tài),變得清潔溜溜,這些自定義的東西會消失的無影無蹤。這不但可惜,還會影響到你的工作(如定義好的色板丟失)。所以,最好每有得意之作的時侯就用預設管理器保存下來,存放在專門的文件夾中。預設管理器可以保存畫筆、色板、漸變、樣式、圖案、等高線、自定義形狀,這樣你的工作成果一樣也不會丟失。重裝之后,用相應的文件覆蓋就可回到熟悉的工作環(huán)境中了。
ps摳圖基礎知識應用介紹
1、更換為透明背景。這是名副其實的摳圖。它實際上只能是:將不要的部分透明化(并不是真的換了一個透明背景)。如;創(chuàng)建選區(qū),再拷貝-粘貼。
2、更換為純色背景。為上述真正意義上的摳圖奠定基礎。如:利用knockout軟件或在ps中利用快照。
方法和工具總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摳圖的方法大致可劃分為下述三大類:
直接利用選取工具。這些選取工具有:幾何形狀選取工具(如:規(guī)則選取工具、套索工具、修補工具、文字蒙版工具和路徑工具等)和顏色范圍選取工具(如:魔棒工具、色彩范圍菜單和選取相似菜單等)。利用蒙版。不管是快速蒙版或圖層蒙版,其作用都是利用黑白灰的畫筆或漸變工具等對蒙版進行編輯,以期獲得更精確的選區(qū)。有時,還可以利用自身圖形的拷貝-粘貼,對蒙版進行編輯,使要與不要的圖形區(qū)域的黑白更加分明,從而創(chuàng)建更精確的選區(qū)。利用自身圖形的拷貝-粘貼,對蒙版進行編輯的實例。利用alpha通道及色階對話框等。利用黑白分明的alpha通道或通過兩通道的計算獲得黑白分明的新alpha通道;或者利用色階對話框,提高alpha通道對比度;再輔以“設置黑場”和“設置白場”吸管。以利于創(chuàng)建帶羽化效果的選區(qū)。
上述三種創(chuàng)建選區(qū)的方法,可以結(jié)合運用。
2、直接利用圖層蒙版、快照或抽出濾鏡。
這類方法是利用畫筆工具在圖層蒙版中、歷史記錄畫筆工具在快照中或邊緣高光器工具及清除工具在抽出濾鏡中,所具有的擦除和恢復(俗稱“擦回”)功能,將不要的擦除、將要的擦回。經(jīng)過來回反復,達到精確摳圖目的。
圖層蒙版配合畫筆工具。將新背景放置在圖象圖層的下面(若沒有新背景,相當于透明背景),在圖層蒙版中,用黑、白或灰的畫筆工具反復涂抹。
快照配合歷史記錄畫筆工具。將新背景放置在圖象圖層(對應于原始快照)的上面,并建立新快照。然后反復以這兩個快照作為“源”,用歷史記錄畫筆工具在源中涂抹。
抽出濾鏡圖層蒙版配合邊緣高光器工具及清除工具。其操作方法雷同于沒有新背景的“圖層蒙版配合畫筆工具”。
3、利用圖層復合模式。
降低畫筆工具的不透明度,是控制摳圖力度的主要手段(用灰色只是輔助手段)。在要與不要的邊界處,尤其對發(fā)絲部分,當用畫筆工具等涂抹時,必須細心。一定得用較低不透明度的畫筆工具,以避免過度擦拭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ps圖層教案篇三
1.正常:系統(tǒng)內(nèi)定狀態(tài),其最終色和繪圖色相同。選擇這種模式會蓋住原有的底色。2.溶解:以點的密度來表現(xiàn)繪制顏色的透明度,產(chǎn)生出與底色溶解在一塊的效果。其最終色和繪圖色相同,只是根據(jù)每個像素點所在位置的透明度不同,可隨機以繪圖色和底色取代。透明度越大,溶解效果越明顯。
3.背后:可將繪制的線條放在圖層中畫像的后面,就像在底色的后面繪畫一樣。當在有透明區(qū)的圖層上操作時,才可選用此模式。
4.清除:選擇此模式可將圖層中有像素的部分清除掉,使之透明。和“背后”模式一樣,在有透明區(qū)的圖層上操作時,才可選用此模式。
5.變暗:查找顏色通道內(nèi)的顏色信息,并按照像素對比底色和繪圖色,以較暗的顏色作為此像素最終的顏色。亮于底色的顏色被替換,暗于底色的顏色保持不變。
7.顏色加深:查看每個通道的顏色信息,通過增加對比度使底色的顏色變暗來反映繪圖色。和白色混合時沒有變化。
8.線性加深:查看每個通道的顏色信息,通過降低亮度使底色的顏色變暗來反映繪圖色。和白色混合時沒有變化。
9.顏色減淡:查看每個通道的顏色信息,通過降低對比度使底色的顏色變亮。和黑色混合沒有變化。
10.線性減淡:查看每個通道的顏色信息,通過增加亮度使底色的顏色變亮。和黑色混合沒有變化。
11.疊加:將繪制的顏色與底色疊加,并保持底色的暗部和高光。使用此模式可使底色圖像飽和度及對比度得到相應的提高,使圖像看起來更加鮮亮。
12.變亮:查看每個通道的顏色信息,按照像素對比兩個顏色,以較亮的顏色作為最終顏色。繪圖中亮于底色的顏色被保留,暗于底色的顏色被替換。
13.濾色:將兩個顏色的互補色像素相乘,然后除以255得到最終色的像素值。通常執(zhí)行該模式后的顏色都較淺。任何顏色和黑色在該模式下,原顏色不受影響;任何顏色和白色在該模式下得到的是白色,而與其它顏色執(zhí)行此模式會產(chǎn)生漂白的效果。14.柔光:這種模式就像在圖像上投射一個擴散的光點。若繪畫的顏色亮度高于50%,圖像會變亮;反之,則變暗。
15.強光:當繪畫亮度大于50%時,有漂白和增加亮度的效果;反之,會加強圖像的暗部,合成的效果類似于在圖像上投射強光。
16.亮光:根據(jù)繪圖色通過增加或降低對比度加深或減淡顏色。17.線性光:根據(jù)繪圖色通過增加或降低亮度加深或減淡顏色。
18.點光:根據(jù)繪圖色替換顏色。如果繪圖色亮度大于50%,繪圖色被替換,比繪圖色亮的不變化。如果繪圖色亮度低于50%,比繪圖色亮的像素被替換,筆繪圖色暗的像素不變化。
19.差值:比較底色和繪圖色,用膠量的像素點的像素值減去較暗的像素點的像素值,差值作為最終色的像素值。與白色混合使底色反相;與黑色混合不產(chǎn)生變化。
20.排除:產(chǎn)生與“差值”模式相似的效果,但生成的顏色對比度較小,因而顏色較柔和。21.色相:將前景色調(diào)于原圖像中而不改變其亮度和飽和度。
22.飽和度:將前景色的飽和度用于原圖像中而不改變其亮度和色調(diào)。23.顏色:僅將前景色的飽和度用于原圖像而不改變其亮度。24.亮度:僅將前景色的亮度用于原圖像而不改變其色調(diào)和飽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