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大又粗又硬又爽又黄毛片,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在线观看,国产男同GAYA片大全,一二三四视频社区5在线高清

當前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作文 >> 最新語文基礎(chǔ)知識100題(7篇)

最新語文基礎(chǔ)知識100題(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4-03-20 20:26:48
最新語文基礎(chǔ)知識100題(7篇)
時間:2024-03-20 20:26:48     小編:zdfb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語文基礎(chǔ)知識題篇一

例句:友情,是人生一筆受益匪淺的儲蓄。這儲蓄,是患難中的傾情相助,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錯誤道路上的忠言逆耳。

從題型上看,所寫句子夾在已供材料的中間,一般限定了句子表達的思維空間,要求與前后語句搭配得當,句式或前或后都要相同。

參考答案:是跌到時一次誠摯的扶持,是痛苦時拂去淚水的一絲春風。

在去年的某校小升初語文考試中,有這樣一道仿寫句子題:

請根據(jù)前后句子,仿寫句子:

如果說生命是一本書,那么時間則是一只筆,書寫著人生; , , ;如果說生命是一條長河,那么時間則是涌動的波濤,推動著人生。

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寫出詩句。

為什么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只因為觀看的人不在山外而在山之中。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1、這是一首題畫詩。

2、前兩句是說竹子扎根破巖中,基礎(chǔ)牢固。后兩句說任憑各方來的`風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擊打,它們?nèi)匀粓远◤妱拧?/p>

3、作者在贊美竹石的這種堅定頑強精神時,隱寓了自己強勁人風骨?!扒トf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常被用來形容革命者在斗爭中的堅定立場和受到敵人打擊決不動搖的品格。

語文基礎(chǔ)知識題篇二

語法規(guī)則,就是大家說話時必須遵守的習慣,它是客觀存在的,而不是語言學家規(guī)定的。語言學家只是對其進行歸納、整理,并選擇恰當?shù)姆绞桨阉鼈兠鑼懗鰜?。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語法基礎(chǔ)知識,歡迎閱讀。

1、實詞:表示實在意義,能夠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夠獨立成句。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詞、量詞、代詞。

1、含義:表示人或者事物、時間、處所、方位等名稱的詞

2、種類:

○1表示人的:教師、學生、工人、父親、白求恩;

○2表示具體事物的:房子、汽車、電話、計算機;

○3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質(zhì)、友誼、法律;(抽象名詞)

○4表示時間的:過去、現(xiàn)在、春節(jié)、元旦、早晨、晚上;(時間名詞)

○5表示處所的:北京、四川、中國、美國、亞洲;(處所名詞)

○6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東、南、西、北、以上、之下;(方位詞)

3、名詞的語法特征:

○1經(jīng)常作主語和賓語,如:牛吃草;

○2也可作定語,直接修飾另一名詞,如:柳樹梢頭

○3名詞可以受數(shù)量短語修飾,如:一條河、一頭牛、三位同學

○4一般不受副詞修飾,不能說“很同學”、“不房屋”

○5不能重疊,親屬稱謂以及其他少數(shù)詞,如“媽媽、哥哥”等,這是構(gòu)詞的語素重疊,不算構(gòu)形的形態(tài)變化。

○6有些名詞能夠加“們”表示群體。不加“們”的名詞可是個體,也可是群體。

*方位名詞可以單用,但大多數(shù)情況下,它要用在名詞的后邊,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

1、含義:表示動作行為、發(fā)展變化、心理活動等意義的詞。

2、種類:

○1表示動作行為的:說、笑、寫、看、走、休息、學習(動作動詞)

○2表示發(fā)展變化的:增加、減少、提高、降低、發(fā)生、出現(xiàn)(表示存在、變化、消失)

○3表示心理活動的:愛、恨、喜歡、討厭、想念、忘記、佩服、重視(心理活動動詞)

○4表示可能、意愿的:能、會、要、敢、得、可、可以、應、應該、愿意(能愿動詞同)

○5表示趨向的:上、下、去、來、進、出、到、過、過去、上來、回去、起來(趨向動詞)

○6表示判斷的,只有一個:是 (也叫判斷詞)

3、動詞的語法特征:

○1動詞能作謂語或謂語中心,多數(shù)能帶賓語,如“他愛祖國”

程度副詞外、多數(shù)不能加程度副詞。

○3動詞多數(shù)可以后帶“著、了、過”等表示動態(tài)。

○4動詞可以重疊使用。一般表示時間短暫或試一試的意思,如“看看、走走,研究研究”等。

* 能愿動詞常常放在一般動詞的前面,趨向動詞可單用,一般多用在其他動詞的后邊。

1、含義: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形狀、性質(zhì)、狀態(tài)、顏色等的詞。

2、種類:

○1表示形狀的:大、小、高、矮、長、寬、筆直、彎曲

○2表示性質(zhì)的:好、壞、美、丑、高明、美麗、誠實

○3表示狀態(tài)的:快、慢、軟、硬、興奮、激動、悠閑

○4表示顏色的:黑、白、橙、紅、蒼白、碧綠、綠油油

3、形容詞的語法特征:

○2形容詞不能帶賓語

的詞。如“很大、最明白、多么慌”等

○4形容詞也可以重疊,有加重語義的'作用,可以把事物的性質(zhì)、狀態(tài)描繪得生動一些。

重疊形式:

單音節(jié):基本式是aa或aa的、aa兒。如:早早、長長的、慢慢兒

雙音節(jié):基本式是aabb或aabb(的)、aabb(兒)如:清清楚楚、高高興興(的)、痛痛快快(兒)

1、含義:表示數(shù)目的詞。

2、種類

○1確數(shù):一、二、千、萬

○2概數(shù):幾、些、多、約

○3序數(shù):第一、老二、初五

3、數(shù)詞的語法特征

○1數(shù)詞通常要跟量詞組合成數(shù)量短語,才作句子成分。

○2數(shù)量短語常常作定語或補語,狀語。如:一片浮云,看了一眼

○3一些數(shù)詞有固定的用法。數(shù)量增加要用倍數(shù)或百分數(shù),可以說“增加了”或“增加到”,前者不包括底數(shù),后者包括底數(shù)。數(shù)量減少只能用分數(shù),可以說“減少了”或“減少到”,前者指凈減的數(shù)量,后者指凈剩的數(shù)量。

1、含義:表示單位的詞。

2、種類:

○1物量詞:表示人和事物的單位。

a、表示個體單位的:個、臺、條、段、根

b、表示集體單位的:對、雙、群、類

c、表示度量衡的:米、千克、公里、噸、平方米、立方米

○2動量詞:表示動作、行為的單位。如:次、回、趟、遍、頓、陣

3、量詞的語法特征:

○1量詞總是出現(xiàn)在數(shù)詞后邊,同數(shù)詞一起組成數(shù)量短語。

○2單音節(jié)量詞一般可以重疊,組成bb式,表示每一個都在內(nèi)。

○3量詞不能單獨作句子成分。

4、復合量詞: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量詞構(gòu)成,表示復合性單位。

○1由兩個物量詞構(gòu)成,表示同一事物的不同內(nèi)容的計量。例如說到運輸量中的重量和里程,有“噸千米、噸海里”等,說到水的流量,有“秒立方米”。

1、含義:代替其他的詞或者短語、句子的詞。

2、種類:

○2指示代詞:起區(qū)別作用。這、那、這樣、那樣、各、每

○3疑問代詞:用于提問。誰、什么、怎樣、哪、哪兒、多少、幾

3、注意事項:

○1代詞代替某一類詞,就具有某一類詞的語法功能。

○2“他們”的使用范圍比較廣,除了用于男性,男女兼有的復數(shù),都可以用“他們”。

○4指示代詞“這”用于近指,“那”用于遠指

著我,我看著你”。

1、含義: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邊,表示動作行為的范圍、時間、頻率、語氣等或性質(zhì)狀態(tài)的程度的詞。

2、種類

○1表示程度:很、最、挺、非常、十分、格外、更、越、幾乎、尤其

○2表示范圍:都、總、共、只、僅僅、單、就

○4表示語氣:難道、簡直、豈、果然、居然、只好

○5表示肯定、否定:沒、不、沒有、莫、不用

3、副詞的語法特征:

副詞主要用來修飾、限制動詞和形容詞,都能作狀語。

1、含義:是連接詞、短語或句子的詞,用來表示并列、選擇、轉(zhuǎn)折、遞進、因果等關(guān)系。

2、常見的連詞:

1、含義:常用在名詞、代詞或者名詞性短語前面,同這些詞或短語一起修飾或限制動詞、形容詞,表示時間、處所,方向,對象,方式,目的,比較等。

2、常用介詞及用法順口溜:

自、從、以、當、為、按照,

由于、對于、為了、到,

和,跟、把、比、在、關(guān)于,

除了,同,對,向,往,朝……

用在名詞代詞前,修飾“動”“形”要記牢。

1、含義:是起輔助作用的詞,沒有獨立性,意義最不實在。

2、種類:

○1結(jié)構(gòu)助詞:的、地、得、所、似的

○2動態(tài)助詞:著,了,過

○3語氣助詞:了、嗎、呢、啊、呀、吧、哪、啦

3、注意事項:

○1結(jié)構(gòu)助詞“的”主要用在名詞前頭,“地”主要用在動詞前頭,前后兩部分之間是修飾關(guān)系或限制關(guān)系?!暗谩敝饕迷趧釉~之后,表示補充或說明。

○2結(jié)構(gòu)助詞“所”用在一部分動詞的前邊,組成一個名詞性成分,用來修飾名詞(后邊在加“的”),或代替名詞(后邊要加“的”,有的不用加)。

○3動態(tài)助詞“著,了、過”,附著在動詞的后邊,表示動作行為的狀態(tài)。

其中“著”表示動作,行為正在進行中;“了”表示已經(jīng)完成;“過”表示曾經(jīng)發(fā)生過。

○4語氣助詞放在句子末尾,表示陳述,疑問,祈使或感嘆等語氣。

1、含義:是表示感嘆,呼喚,應答等聲音的詞。

2、種類:

主要有“唉,哎,嗨,喂,哎呀,哎喲”等。

* 嘆詞一般都是單用,獨立成句。

是摹擬人或事物聲音的詞,如“哈哈,嘭,嘩啦,叮,轟隆隆”等。

語文基礎(chǔ)知識題篇三

注:其實就是英語26個字母的大小寫,只是讀音不同。

1、單韻母: o e i u ü (6個)

2、復韻母:ai、ei、ui、ao、ou、iu、ie、üe、er(9個)

zhi 、chi、shi、ri、zi、ci、si、ye、yi、yin、ying、wu、yu、yue、yun、yuan(16個)

1、j、q、x遇到ü ,兩個小點要拿去;

表示人、事物或動作的數(shù)量單位的詞,叫做量詞。

1.表示人的量詞:個、位、條。一個男孩,一位老師,一條好漢;

3.表示文藝作品的量詞:封、則、首、篇、道、幅。一封信、一則笑話、一首歌、一篇散文、一幅畫。

3、遞進關(guān)系:不僅...而且;不是...而是;不但...而且;不但(不僅、不只、不光)...還(又、也)

6、轉(zhuǎn)折關(guān)系:雖然...但是;盡管...還;盡管...卻;但是(可、卻、可是、然而、不過、只是、僅)

7、假設(shè)關(guān)系:如果(假設(shè)、倘若、要是)...就(那么、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縱然)...也(還)

關(guān)聯(lián)詞語的運用,關(guān)鍵在于平時語感的培養(yǎng),如果一句話當你添上了關(guān)聯(lián)詞語之后意思表達出現(xiàn)的差異,那么肯定是不對,所以關(guān)聯(lián)詞語的運用竅門就在于對句子和意思的準確理解和把握。

是修飾文字詞句、運用各種表現(xiàn)方式,使語言表達得準確、鮮明而生動有力。常用的修辭手法有: 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反復、設(shè)問、反問、引用、對比、借代、反語、頂真、互文、比擬等。

1、比喻:說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間相似的地方,借一個事物說明另一個事物的方法。

2、擬人:是把人的特征給予事物,讓事物如人一樣說話、活動、有感情。

3、夸張:對某一個事物進行擴大或者縮小的描述,但不是豪無邊際沒有原則無限的,不同于說大話,而是藝術(shù)的擴大或縮小。

4、排比:是把三個或三個以上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預期一致的詞組或句子排列起來,借以增強表達效果。

5、反問:用問的預期表達確定的意思或加重語氣。說白了就是有問答在句中。 設(shè)問:可以直白的說就是自問自答。

6、雙關(guān):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故意讓一個詞語或一句話獲得雙重意義。

7、引用:引用別人的話或成語、典故等。

8、反語:故意說反話,用一種本來意思相反的詞語或句表達意思。

9、對比:把正反兩個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兩方面一起對照。

10、對偶:用字數(shù)相等、結(jié)構(gòu)相似的兩個句子或短語表達意思相近相關(guān)或相反的。

11、反復:為表達強烈的感情有意重復使用某個詞語、句子。

12、借代: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這個事或人相關(guān)的人或事。

小學常用標點:(16種) 逗號,句號。 問號? 感嘆號! 冒號: 分號;雙引號“” 頓號、 括號() 破折號—— 省略號…… 書名號《》 著重號. 連接號(——) 專名號(__)

基本概念及用法:

1、逗號:表示一句話中間的一般性停頓。

2、句號:用于一句完整話的.最后停頓。

3、問號:表示一個疑問句末尾的停頓和語氣。

4、感嘆號:用于表示強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頓和語氣。

5、冒號:表示提示性話語之后的停頓。

6、分號:表示停頓一般比逗號大比頓號小,復句間較大的停頓。

7、雙引號:表明文中直接引用別人的話、書上的話、人物的話等。

8、頓號:表示句子中并列詞語之間的停頓。

9、括號:標明文中注釋的部分。

10、破折號:表示出現(xiàn)種種不同的語境、情態(tài)和語法意義。

11、省略號:表示由于種種原因省去的內(nèi)容、達到便于記敘的目的。

12、書名號:表示書名、篇名、報刊名、文件名、戲曲、圖畫等的名稱。

13、著重號:表示文中特別重要,需要注意的字詞句。

14、間隔號:表示時間、民族、書名、人名之間的分界。

15、連接號:表示時間、地點、數(shù)目等起止的標點。

16、專名號:表示人名、地名、國家名等。

1、八仙過?!黠@神通

2、砌墻的磚頭——后來居上

3、早開的紅梅——一枝獨秀

4、車到山前——必有路

5、打破砂鍋——問到底

6、門縫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7、虎落平陽——被犬欺

8、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9、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淺

11、大海撈針——沒處尋

12、竹籃打水——一場空

13、打開天窗——說亮話

14、船到橋頭——自會直

15、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16、百米賽跑——分秒必爭

17、拔苗助長——急于求成

18、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19、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點燈——白費蠟

22、兔子尾巴——長不了

23、偷雞不成——蝕把米

24、王婆賣瓜——自賣自夸

25、老虎屁股——摸不得

26、老虎拉車——誰敢

27、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28、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29、墻上茅草——隨風兩邊倒

30、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31、塞翁失馬——焉知禍福

32、壺中無酒——難留客

33、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34、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35、貓哭耗子——假慈悲

36、三九天吃冰棍——寒了心

37、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38、對牛彈琴——白費勁

39、寺里的木魚——任人敲打

4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41、板上訂釘——跑不了

42、竹筒倒豆子——直來直去

43、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44、竹筍出土——節(jié)節(jié)高

45、茶壺里煮餃子——倒不出來

46、釘頭碰釘子——硬碰硬

47、高山上敲鼓——四面聞名(鳴)

48、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49、啞巴吃餃子——心里有數(shù)

50、鐵打的公雞——一毛不拔

51、雞蛋碰石頭——不自量力

52、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53、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54、孔夫子搬家——凈是書

55、木偶流眼淚——假人假義

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57、門縫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58、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59、潑出去的水——-收不回

60、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61、擔著胡子過河——謙虛過度

62、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63、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64、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65、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68、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

69、小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

70、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71、上鞋不用錐子——真行

72、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

73、瘸子上炕——一搬一上

74、開水里煮空籠——不爭包子爭口氣

75、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

76、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77、黃牛追兔子——有勁使不上

78、過年娶媳婦——雙喜臨門

79、豬鼻子里插蔥——裝象

80、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81、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82、池塘里的風波——大不了

83、擔著胡子過河——謙虛過度

1、陳述句:用于告訴別人一件事或一個道理,表示陳述語氣的句子,一般語調(diào)平和,句尾一般用句號。

例:(1)小明的好朋友是學生。

(2)明天我們?nèi)デ镉巍?/p>

(3)夜空中滿是閃閃的星星。

2、疑問句:用于提出問題的句子,句尾語調(diào)上升,常有疑問詞“呢、嗎、呀、么等等”句尾用問號。

例:(1)這本書是你的嗎?

(2)你吃過午飯了嗎?

(3)他在做什么呢?

3、祈使句:表示命令、請求、希望或者勸阻的句子,根據(jù)語句語調(diào)可以用嘆號、也可用句號。

例:(1)不許隨便亂走!

(2)請把那本書給我。

4、感嘆句:用于抒發(fā)感情、表示感嘆的句子,句尾用嘆號。

例:(1)春天的景色真美呀!

(2)種子的力量竟然有這么大!

語文基礎(chǔ)知識題篇四

好題目 明中心 含內(nèi)容 慢慢找

中心句 中心詞 關(guān)鍵段 宜先找

總起句 在前面 總結(jié)句 在后頭

合段意 提問題 串聯(lián)法 是高招

答問題 要周到 常練習 有提高

2、解題步驟:“一讀二找三答”

“一讀”:邊讀邊圈點勾畫,多做記號。

“二找”:歸納段意必須充分利用原文。

“三答”:“三個忠實”忠實于題目、忠實于原文、忠實于語言規(guī)則。

3、提高閱讀質(zhì)量的訣竅:精讀、泛讀、摘錄佳句。

語文基礎(chǔ)知識題篇五

1.第一位開拓“童話園地“的作家是:葉圣陶

2.第一位女詩人是:蔡琰(文姬)

4.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5.第一位女詞人,亦稱“一代詞宗“:李清照

6.第一位田園詩人:東晉,陶淵明

7.文章西漢兩司馬:司馬遷.司馬相如

8.樂府雙璧:木蘭詞孔雀東南飛,加上《秦婦吟》為樂府三絕

9.先秦時期的兩大顯學是:儒墨

10.儒家兩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別被尊至圣和亞圣。

12.常把宋詞分為豪放,婉約兩派。前者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彥,李清照為代表。

14.兩篇《狂人日記》的作者分別是:俄羅斯的果戈里我國的魯迅

15.世界文學中有兩大史詩:伊利亞特奧德賽

16.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凌蒙初)

17.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18.中國現(xiàn)代文壇的雙子星座:魯迅郭沫若

19.史學雙璧:史記資治通鑒

20.江南三大古樓:湖南岳陽樓武昌黃鶴樓南昌滕王閣

21.歲寒三友:松竹梅

22.三輔:左馮翊右扶風京兆尹

23.科考三元:鄉(xiāng)試,會試,殿試和自的第一名(解元,會元,狀元)

24.殿試三鼎甲:狀元榜眼探花

25.中國三大國粹:京劇中醫(yī)中國畫

2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馮夢龍)

27.儒家經(jīng)典三禮:周禮儀禮禮記

2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guān)吏

29.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30.佛教三寶是:佛(大知大覺的)法(佛所說的教義)僧(繼承或宣揚教義的人)

31.茅盾“蝕“三部曲:幻滅動搖追求

32.農(nóng)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

33.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34.《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谷梁傳》

35.三王:夏禹商湯周公

36.三山:蓬萊方丈瀛洲

37.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38.巴金“愛情“三部曲:雷電雨“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3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40.三代:夏商周

41.三原色:紅綠藍

42.三體石經(jīng):尚書春秋左傳古文小篆漢隸三種字體書寫

44.初伏,中伏,末伏統(tǒng)稱三伏。夏至節(jié)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節(jié)后的第一個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45.三綱五常:三綱:父為子綱群為臣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

47.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燧人神農(nóng)五帝:黃帝顓瑣帝嚳堯舜

48.三教九流:三教:儒道釋九流:儒家道家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nóng)

49.三山五岳:東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萊、方丈

五岳:東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50.三性:祭祀用的牛羊豬(太牢)(無牛為少牢)

51.三一律:歐洲古典廣義戲劇理論家所制定的戲劇創(chuàng)作原則,就是地點一致,時間一致,情節(jié)一致。

52.佛教三昧:止息雜慮,心專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53.佛教三藏:總說根本教義為經(jīng),述說戒律為律,闡發(fā)教義為論(通曉三藏的叫三藏法師)

55.三軍:上中下左中右海陸空

56.三蘇:蘇洵蘇軾蘇轍

57.三吳:吳郡吳興會稽(丹陽)三國:魏蜀吳

58.三秦:雍王(西)塞王(東)瞿王(陜西北)

59.三楚:港陵-南楚吳-東楚彭城-西楚

60.三墳五典:三墳:伏羲神農(nóng)黃帝五典:少昊顓頊高辛唐堯虞舜

61.三曹:曹操曹丕曹植--我國古代建安文學的代表

63.三教:儒釋道

語文基礎(chǔ)知識題篇六

獨體字(中)、左右結(jié)構(gòu)(秋)、左中右結(jié)構(gòu)(做)、上下結(jié)構(gòu)(恩)、上中下結(jié)構(gòu)(翼)、全包圍和半包圍結(jié)構(gòu)(園、區(qū))、品字形結(jié)構(gòu)(晶)

(1)“音序查字法”的步驟:認準字音;定字母、翻索引;查音節(jié)、找漢字。

(2)“部首查字法”的步驟:定部首、翻索引;數(shù)余畫;查漢字。

部首查字法的規(guī)則:上下都有,取上不去下;

左右都有,取左不取右;

內(nèi)外都有,取外不取內(nèi)。

獨體字一般將字的第一畫作為其部首。

(3)“數(shù)筆畫查字法”的步驟:數(shù)準筆畫數(shù);翻索引、查‘難檢字索引’;找漢字。

(1)筆畫相同而位置不同“由”和“甲”

(2)字形相似但筆形不同“外”和“處”

(3)字形相似但偏旁不同“晴”和“睛”

(4)字形相似但筆畫數(shù)量不同“今”和“令”

(5)結(jié)構(gòu)單位相同但位置不同“陪”和“部”

(6)形近音相同“很”和“狠”

(7)形近音相近“清”和“情”

(8)形近音不同“貧”和“貪”

同音字:音同形不同。如“燥”和“躁”。

如:“張”(1)展開 (2)看、望 (3)陳設(shè) (4)姓

語文基礎(chǔ)知識題篇七

字音是我們從剛開始上學時就接觸的語文課程了,但是還是有很多同學們老是用錯了。

注意漢語拼音規(guī)則,及容易讀錯的字。

除此之外,再注意拼寫的隔音符號。

。

大多是書下的注釋和書后練習中容易寫錯的字;也有同學作文中常見的錯別字。

學法指導

①養(yǎng)成查字典的好習慣。

②可以把平時自己常易錯的字記錄在一個本上,定時集中糾正。

③還可以進行形似字、同音字的組詞練習。

應掌握詞的本義、語境義,及辨析、近義詞、反義詞,辨析詞的褒貶義。

①詞的本義與語境不同的詞。

②近義詞的辨析:結(jié)合語境選擇恰當?shù)脑~語。

③結(jié)合語境判斷詞的褒貶,及正確理解發(fā)生變化后詞的感情色彩。

①每學新課,先要將自己不會的詞語標出來,通過查字典再結(jié)合語境理解詞語,不能死記硬背。

②在具體語境中有的詞義發(fā)生變化,一定要加強理解這部分內(nèi)容。

③書下注解及課后練習的詞語部分應是重點。

④學習詞語應堅持“長流水,不斷線”,根據(jù)自己情況,每天都要學習和積累一定的詞語,到一定時期,自測之后,將還不熟悉的詞語用過篩子的方法挑出來,再次復習,直至越來越少。

⑤將自己積累的詞語記在一個本子里,最好分類,既有利于語文基礎(chǔ)知識的掌握,又有利于寫作。

總結(jié):看了以上老師總結(jié)的語文字音基礎(chǔ)知識,同學們還會用錯嗎?主要掌握詞的本義。

前人常用“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來形容作文的選材范圍之廣泛。選材,可以說是你想選什么就選什么,有極大的自由度,無論什么樣的材料,只要你的立意好,都應該說可以寫成好文章。

同學們在作文的時候,往往正是因為選材的范圍太廣,反而失去了方向,不知道選什么樣的材料才能打動人,才能獲得高分。更何況現(xiàn)在是千人萬人地同作一個作文題,所選的材料沒有吸引力,在閱卷教師面前那可是要大打折扣的。所以,選材,在考場作文中就變得重要起來了。

人都是有感情的,真摯的感情最容易打動人,更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都是相通的,這也正是文學作品、現(xiàn)代流行歌曲流行的主要原因。而現(xiàn)實生活中,有時,那怕是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能讓我們感動。這時候,只要我們抓住它,敘述出它的前因后果,描繪出它令你感動的具體細節(jié),讓自己感動了,它也就一定能打動別人,引起別人的共鳴,這時就是一篇好文章。這樣的文章,對于你自己來說也一定是一種財富,而愛不釋手,久久珍藏。

我們說,生活中的一些偶然都是有其內(nèi)在的必然,所以,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有其內(nèi)在的事理所在,只要我們?nèi)フJ真仔細地思考,一定會給我們以感悟、以啟迪。這樣的東西是我們大家共同的財富。抓住這樣的感悟點,用文學的語言描述,然后畫龍點睛地議論幾句,一定是一篇極富哲理的好文章。這樣的文章同樣能使自己感動,讓別人也受益。

如我們所學的課文《敬畏生命》《紫藤蘿瀑布》。

每個人的生活并不僅僅每天就是刻板的工作與學習,天天的柴米油鹽,許多時候我們的生活正是一些情趣讓我們沉醉其中,樂此不疲。這些情趣正是我們生活中的調(diào)料,讓我們生活得有滋有味,所以,人們都希望在生活之中多一點這樣的東西,讓自己的生活更豐富、更滋潤一些。正如此,作為我們的作文這種表情達意的載體如果能抓住這樣的情趣點,也一定是能讓喜愛的。

如我們所學的課文《變色龍》、《范進中舉》

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信息交流非常暢達的社會,這也正是因了人們的好奇心和關(guān)注度,并且,我們每一個人生在這樣的社會中,有很多的東西是我們所必須關(guān)注的。所以,當這樣的熱點、交點出現(xiàn),會吸引很多人的眼球,也會有很多的人希望聽到或者讀到更多的見解或者是感情的寄托,這時,我們選中它們,用我們自己的理性思維,思考它們、挖掘它們,提煉出我們自己獨特的東西,寄托我們自己真善美的感情,也同樣是一種極富生命力的作文。

這樣的文章雖然在課本中沒有什么見到,但在學生作文中卻是大量存在的。如很多同學寫的有關(guān)環(huán)境問題的作文,“非典”中有關(guān)對白衣天使贊美的文章,對當前****問題諷刺的文章等等。

那么,從去年到今年又有什么可寫呢?

可寫的材料有:中央電視臺舉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贈臺大熊貓,神六飛天等等。

當然,這些東西需要我們?nèi)ナ占牧?,并盡量用文學的語言表達,千萬不能寫成新聞或者是一種無關(guān)痛癢的記敘。

布局,也就是文章的'結(jié)構(gòu)。它是在作者掌握了材料,明確了主題后,對整個文章的構(gòu)架作一個整體上的安排。

布好局對于中考(微博)作文,以往出現(xiàn)過很多新穎的結(jié)構(gòu)形式,如日記、對話體、劇本、童話,還有高考(微博)作文中的處方等等,這些東西有些很不好把握,對初中生來說難度比較大,比如劇本,不是一般的初中生都能寫的,雖然初中課本中有過一點訓練,但,要達到一個比較優(yōu)秀的水平是很難的,一旦寫得不怎么樣,那就很容易給人一種不倫不類的感覺。再者,那些容易掌握的,別人作過了,你再作,新穎度也就不是太大了。當然常規(guī)性作文形式的生命性還是要強得多。重要的還是要把內(nèi)容與形式結(jié)合得完美一些,才是真正的作文之道。

片斷組合式就是選擇幾個不同的材料內(nèi)容,對它們進行片斷敘寫,然后組合在一起,來共同表現(xiàn)一個主題。

片斷組合式在形式上幾個片斷各自獨立,可用小標題、序號等形式隔開,前面最好還要有開頭語,如題記之類,后面要有一定的結(jié)束語或者尾聲什么的。

這種形式的注意點是:要找到材料的共同點,要統(tǒng)一于一個中心之下。另外,片斷不能選得太多,兩三個便好。這種形式的不足之點是對材料的處理只能是簡單的,很難挖得深,但如果語言的把握好,還是可以解決這個不足的。

詩文組合式就是在文章前或者后加上行數(shù)不要太多的詩歌,行成一種詩與文的完美結(jié)合的文章。

這種形式的注意點是:詩的行數(shù)不要太多,最好是十行以內(nèi)的。另外,詩的內(nèi)容要與文章的內(nèi)容統(tǒng)一,要為文章表現(xiàn)主題服務。當然,詩,還要寫得像詩。如在文章的開頭部分引用了一首詩,結(jié)尾也可以幾句詩來照應開頭。

精美圖畫式就是在文章的開頭部分用精美的語言描繪出一幅能夠打動人吸引的精美圖畫,然后再依托圖畫展開文章。

這種形式的好處是能很快地吸引讀者或者評卷教師,給人以良好的印象。注意點是:開頭的這幅圖畫要精心打造,后面的發(fā)展要自然流暢。如我們初中課文《故鄉(xiāng)》中對少年閏土月夜海邊刺猹的描寫,那就是一幅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圖畫。

人物對話式就是大量使用人物的語言描寫來展開文章的情節(jié)。這種在以往的作文中大量存在,并不是一個新鮮的形式。但,如果這種形式運用得好,的確能給人以條理清楚、結(jié)構(gòu)明晰的感覺。

這種形式的注意點是:語言的選擇要有精練性和生動性,要統(tǒng)一于一個主題之下。中間也還可以適當?shù)拇┎逡恍┢渌鑼懟蛘哂洈⑿缘恼Z言,使文章顯得更明確一些、更完整一些。如初中課本中的《曹劌論戰(zhàn)》、《變色龍》等。

對照烘托式就是在文章中把兩件相關(guān)或者相對的事通過描寫的手段放在一起,起到一種比照烘托或者對比的作用,達到更好表現(xiàn)主題的效果。這也就是古詩里的比興手法和現(xiàn)代文章技法里的對比手法的運用。

布好局,這種安排不是隨心所欲的,它必須遵循客觀事物固有的邏輯、條理、秩序,也可以通過作者觀察、認識和表現(xiàn)客觀事物的獨特思路而進行合理的調(diào)整。所以,文章的布局既有客觀的規(guī)律性,又有主觀的靈活性、多變性的特點。

語言是文章的載體,無論是文章的主題還是作者的情感,最終都要靠語言來完成表達。

美好言,語言除了基本的要求準確、通順之外,其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也直接決定著文章的質(zhì)量。語言是人類千百年來后天的造化,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要掌握一門語言是需要花大力氣的,而作文的語言更是經(jīng)過錘煉的精華,那就更需要我們努力去學習它掌握它。

就初中學生的記敘文語言而言,首先應做到準確、明了、通順,然后才能在此基礎(chǔ)上達到生動、形象、感染力強。對于初三中考(微博)總復習的作文訓練,我們重點需要訓練的是語言的生動、形象和感染力。語言的表達是多角度的,詞語的組合也是極富變化的,你選擇的表達角度不同或者說你選擇的詞語組合不同其表達效果就大不相同。

下面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如文言文《滿井游記》,課下有一些對文句的注釋,其中有一句“山巒為睛雪所洗”的翻譯。課本上是這樣的:“山巒被融化的雪洗干凈?!边@的確是翻譯得很清楚,學生都能理解,可是,卻沒有一點美感。

如果我們要加強一下這句的節(jié)奏感應該是:山巒被融化的雪水洗得干干凈凈。

如果我們要強調(diào)一下這句的意象美應該是:山巒被溫暖的陽光所融化的晶瑩雪水擦洗得清新動人。

下面就文章語言的美感提五點建議:

在我們的視覺美感里,有一種美就是通過整齊來表達的。中國古典建筑里的對稱性就是一種整齊,軍隊的閱兵也講究的是一種整齊,它會給人一種強烈的震撼力,達到一種美的效果。反映到文章里也如此,中國古典文章里有一種駢文,也就是一種整齊的句式,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講究這種整篇整篇的整齊了,但,如果能在文章中適當?shù)赜蒙弦稽c,也會達到很好的表達效果。

分析一下這段語言,它的確不失美感。但,當我們讀過之后總是會覺得有一些美中不足的。是什么呢?就是語言的一種均衡性、對稱性。前面的“陽光依舊燦爛,它不會因為我的心情暗淡而失去它的光澤”與后面的“天空依舊藍”很不對稱,總讓人覺得缺少一點,顯得很不整齊。

我們可以修改一下再讀:陽光依舊燦爛,它不會因為我的心情沮喪而失去光茫;天空依舊湛藍,它也不會因為我的情緒暗淡而去黯然神傷。突然想到,我不應該這么悲觀,我要向前看。

這樣再讀,我們就可以感覺到這段文字均衡得多,節(jié)奏感也強了。也就是讓其中的文字有一定的對稱性。

語言的錯落就是在文章中你的語言要盡量富于變化,長句、短句、駢句、散句交錯使用,使你的文章有較強的節(jié)奏感,令人讀起來朗朗上口,搖曳多姿,極富美感。

我們來看一段本班學生的作文語言:走在炎熱的歸家之路上,你已經(jīng)大汗淋漓。但你仍須背著碩大的背包一步一步艱難地向前走著。你累、你熱、你煩躁……,但,突然,迎面吹來一陣涼風,你涼、你爽、你快樂……飄逸的風給你送來飄逸的快樂。

這段話雖然寫的是一件非常平淡的事,也就只不過是放學回家,背上背著一周來的一些衣物雜件,走在炎熱的歸家之路上??墒?,讀起來卻是那樣的富于美感。它的美就在于它的語言的長短交錯,排列恰當,而在總體上又不失語言的均衡性,使語言的節(jié)奏感極強,讓人讀起來朗朗上口,韻味無窮。

有很多的時候,就整篇文章來看整齊與錯落是交叉的,就是整齊中錯落,錯落中有整齊,那才是一種更理想的表達效果。

感情常常充溢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但是,要把我們心中那真摯的感情表達出來卻是要在語言上多加琢磨的。

如學生作文中有這樣一段話:有句話精煉地概括了人生的三種情:友情是水,愛情是酒,親情是血。顯然,其中最珍貴、最濃厚的是親情,在我看來,親情是不單只發(fā)生在親人之間,如果友情到了甘苦與共的境界便升華為親情。

這段話也是很常規(guī)的,當然也很清楚的表達了自己的意思。它就是很平靜地告訴我們友情有時也可以與親情等同。讀者讀過之后,可能會頷首稱同,但,很難被感動。

如果我們換一種詞語選擇和語句組合方式,你會有不同的感受。下面請看:

友情是水,愛情是酒,親情是血。這不知是誰用如此精煉的語言概括出了人生的三種情。顯然,在人們看來,這其中最珍貴、最濃厚的一定是親情,“血濃于水”??!然而,在我看來,這濃于水的血不一定只流淌在一脈相承的親人間,如果友情也到了甘苦與共的境界又何嘗不也是一種血的流淌??!

這樣一改后,我們再讀一讀,就不僅僅只是告訴你什么,而是感染了你什么,其抒情性與感染力就大大加強了。

所謂意象,就是我們描寫時所選擇的對象,也指我們在運用比喻、比興時所選擇的喻體對象。我們知道,很多寫景的文章,總是選擇那些具有相當美感的景物加以描寫,很自然地使語言產(chǎn)生美感。但更多的時候,我們的描寫對象很難從視覺上給人什么美感,而這時還只是直白在敘寫就會顯得很淺露、平實,甚至是粗俗,缺乏美感,如果我們能換一個與之有某種相似之處且有一定美感的意象加以描寫,做到言此而意及彼,就會產(chǎn)生一種意象的美,增加語言的美感。

語言的深刻性主要反映一個人的思想的深刻性,所以,沒有一個深刻的思想是不可能有深刻的語言的。這就要求我們平時對身邊的人或事,對社會的人或事多加以思考,聯(lián)系你所學過的各科知識,給出一個深刻的認識和一個較為正確的評價。當然一般這都是在自己的平時訓練中進行的、積累的。

有很多老一輩的作家都是這方面的典范。如臺灣作家林清玄、劉墉、本土作家賈平凹等,他們都是從平常小事中領(lǐng)悟到深刻的生活道理。這些都是我們學習的對象。

當然,使語言美的方法還有很多,如多用美詞,多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等等。

總之,只要我們心中想著這些方法,在寫作中在適當?shù)奈恢?,自然地運用它們,一定會使我們作文的語言增色不少。

作文中點題是考場作文避免偏題的一種最有效的手段。即便是內(nèi)容有些偏,但只要你點題點得好,也能達到一種扶正的效果。而一篇文章有一個好的結(jié)尾點題,也的確能讓讀者體會到那種照應之美,同時又能品味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韻味。

點好題

在一篇文章中如何點題,什么時機點題一要看作者對整篇文章的構(gòu)思,還要看行文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看作者本身的語言組織能力,能否將點題與文章的內(nèi)容做到有機的結(jié)合,達到一種完美的統(tǒng)一。也并不是想什么時候點題就什么時候點題的。點得好,相得益彰,點得不好,弄巧成拙。

從許許多多文章的開篇點題中,我們可以體會到開篇點題既有開門見山,一下子就把讀者引入你所寫作的內(nèi)容中,使你的文章能盡快入題,同時又有一種懸念感,吸引讀者懷著迫切心情去讀下文,還有一點就是能很快地表明作者寫作此文的感情傾向。

開篇點題對考場作文來說,是一種很重要的入題手段。

2)文中點題如《背影》

從上面的這些結(jié)尾點題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結(jié)尾點題既有點題的作用,有時也是點明文章的中心,還能達到照應開頭,或者是抒發(fā)感情,表達愿望的作用,同時做到結(jié)束全文??紙鲎魑闹?,一個好的結(jié)尾點題,能讓閱卷老師一眼看出你的作文主題,還能產(chǎn)生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聯(lián)想,讓人感覺很有品味。特別是在考場命題作文中,有些考生的作文主題在行文中表達得不太明確突出,扣題不是太緊,有些模糊,這時結(jié)尾點題,點示中心,更有一種扶正的效果。

由于點題的時機或者說位置不同,對點題語言的內(nèi)容要求和作用也不同。

1)開頭點題:開頭點題首先應該做到有入題和引出下文的作用,其次應該有較精練的語詞點示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能讓讀者初步了解你的文章所要寫作的主要內(nèi)容。

2)文中點題:文中的點題必須是在一個部分之后,這樣的點題必須有對前一個部分的小結(jié)作用,或者有啟示下文的作用,如果能同時做到點示文章的主題思想更好。

3)結(jié)尾點題:結(jié)尾點題首先必須有結(jié)束全文的作用,然后根據(jù)行文的情況或抒發(fā)感情,或表達愿望,或提出警示,或進行描寫等等。結(jié)尾點題應該是最靈活的,也是最容易出新的地方。希望大家用好這個結(jié)尾點題,使自己的文章達到一個高度。

總的來看,點題一定要找到文章的內(nèi)容、主題與文題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再組織恰當?shù)恼Z言進行表達,達到一種內(nèi)容與形式的完美統(tǒng)一。

從我們初中生的中考(微博)記敘文來看,這里主要說的是結(jié)尾點題的方法。

1)用議論警示的方式點題。如:《故鄉(xiāng)》

2)用抒發(fā)感情表達愿望的方式點題。如:《背影》。

3)用描寫詮釋的方式點題。如:《敬業(yè)與守業(yè)》

4)用直接點示文題的方式點題。如:《濟南的冬天》。

5)用引用的方式點題。

結(jié)尾點題的方式是非常之多也是很靈活的,這里只是就本文所舉例子的一個小結(jié),如果我們再去翻閱一些名家文章,你會看到更多的更精彩的結(jié)尾點題形式與點題語。

中考作文基礎(chǔ)知識之開篇二十招

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曾有詩曰:“文章看落筆,議論馳后先,破石出至寶,決高瀉千川。”意思是說寫文章要特別注重開篇落筆之處,如果下筆便石破天驚、涌現(xiàn)精華,則全篇就如高崖瀉水,氣勢如洪。

十月九日又到了,魯迅先生已經(jīng)逝世六十年了。從傍晚到子夜,靜靜地,一個人坐在窗前,任冷雨打著窗欞。燈下一盆吊蘭淡淡地涂抹一壁翠色書柜。夜風蕩起,身上微微泛起寒意。想起了魯迅先生,淚水就滑落下來。

責任,就是一個人分內(nèi)應該做的事。軍人,有保家衛(wèi)國的責任;醫(yī)生,有救死扶傷的責任;教師,有培養(yǎng)接班人的責任。工人、農(nóng)民、職員、商人……人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在我們的社會里,各行各業(yè)都有許多盡職盡責的人,他們組成了一道道最美的風景――請允許我,從這道道美麗的風景畫卷中擷取一幅動人的畫面吧。

通過上面對中考作文開篇二十招知識的講解學習,希望同學們都能很的掌握上面的內(nèi)容,相信同學們會從中學習的更好的哦,加油。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quán)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nèi)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