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中國經典寓言故事書籍篇一
這天孔雀又像往常一樣邁著方步,高傲地展示它美麗的羽毛,正巧被一只正在覓食的獅子看到,獅子從來沒見過孔雀,心想這是什么東西,羽毛這么漂亮,它的肉也一定滑嫩可口。于是獅子就緊緊地跟在孔雀身后,孔雀一點沒發(fā)覺危險正一步步逼近。
忽然獅子猛地向前一躍,把孔雀牢牢地撲在自己的身子下,這時孔雀驚呆了,想飛已來不及了,于是用哀求的口吻叫獅子把它放了。
獅子哪能聽它的話,孔雀見哀求沒用,就拼命地大聲喊:“救命?。【让。 闭盟暮艉奥暠徊贿h處的刺猬聽到,刺猬忙把身子一卷,變成一個刺球,飛快地朝聲音的來源處滾,一看,獅子張大嘴正準備吃掉孔雀。
剌猬急忙說:“獅子大王,你看它的羽毛這么漂亮,不如在你吃它之前,讓我從她的身上挑上幾根漂亮的羽毛,做把扇子送給你?!?/p>
獅子想,反正它也跑不掉,我還可以得一把扇子,順便把這個肉平乎的家伙也吃掉。于是獅子松開了爪子,刺猬忙喊道:“孔雀快跑!”孔雀這時才回過神來,慌忙撲打著翅膀逃走了。
獅子非常生氣,轉過身來撲向刺猬,可是刺猬全身都是剌,獅子的爪子被扎得鮮血直冒,用嘴去咬,又把它的嘴戳得滿口是血,獅子拿刺猬一點辦法也沒有,只好忍痛走了。
孔雀看到獅子離開后,從遠處跑來,對刺猬說:“謝謝你救了我,以前是我不對,現(xiàn)在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嗎?”剌猬笑著說:“當然可以啦!”
從此以后,孔雀改掉它的壞毛病,和別的小動物也都成了好朋友。
中國經典寓言故事書籍篇二
小灰熊離開家,到山野去覓食。
走著走著,無意中發(fā)現(xiàn)巖縫中有一顆閃閃發(fā)光的紅寶石,它好驚奇,聽媽媽說,寶石可是貴重的東西,能值好多錢呢。
小灰熊把寶石捧在手上,朝哪擱呢?自己還得要采摘果子哪!它想了想,要不,先找個地方藏起來,過幾天再來取。
想到這,小灰熊摘了片樹葉把紅寶石包好,藏進了附近的石洞里,又在洞口做了個記號。
藏好了寶石,小灰熊高高興興采果子去了。
沒走多遠,遇到了外出游玩的小沙狐,小灰熊興致勃勃地把藏寶的消息告訴了它,并叮囑道:“這事只有你一個知道,千萬要保密?!?/p>
小灰熊告別了小沙狐,又朝前走,走著走著,又遇到了去河邊喝水的小狗獾[huān],小灰熊樂滋滋地把藏寶的消息告訴了它,并再三交待道:“這事只有你知道。千萬要保密,不能對別人說呀?!?/p>
小灰熊告別了小狗獾,又朝前走,走著走著,又遇到了外出溜達的小貍鼠,小灰熊神秘兮兮地把藏寶的消息告訴了它,并連聲提醒道:“這事只有你知道,千萬要保密,別往外講呀!”
就這樣,小灰熊一路上又遇到了小花鹿、小山羊、小靈貓、小瘦猴,都同樣把藏寶的事跟它們說了,并讓它們千萬要保密……
過了幾天,小灰熊來到藏寶的石洞,打算把紅寶石取回家交給媽媽,可找遍了整個石洞也沒找到,紅寶石怎么不見了。
“紅寶石被誰拿走了呢?雖然我告訴了那么多小伙伴,可它們都答應要保守秘密的呀!”這會兒小灰熊呆呆地怔在那里,它不知道做錯了什么事。
中國經典寓言故事書籍篇三
古時候有個叫薛譚的人喜歡唱歌,他唱的歌很好聽。薛譚在學習唱歌的時候是拜當時唱歌唱得非常好的秦青為老師,向秦青學唱歌。秦青也很耐心地教他,告訴他應該怎樣練音,怎樣唱出節(jié)拍,怎樣在唱歌時投入情感等。薛譚學了一段時間后,他唱的歌好聽多了;但是他還沒有把秦青的本領全部學到手便自以為學會了,可以出師了,便向秦青提出要告辭回家。
秦青聽到薛譚不打算繼續(xù)學習而要告辭回家的意思后,也不勸阻他,就在薛譚臨行的這天,在郊外的大路旁擺設著酒為他送行。當飲完臨別酒后,秦青自己卻向著他的學生——薛譚打著節(jié)拍,自己唱著送別的歌曲。秦青唱著、唱著,他的歌聲慷慨悲壯,在樹林中縈繞,樹木都仿佛被這抑揚動聽、悲壯激昂的歌聲振動了;那歌聲優(yōu)美動聽、婉轉宏亮,在天空回蕩,連天上的彩云也仿佛是被什么阻住,也不浮動了,好像佇立在天空靜聽著。
聽到秦青為他送行唱的歌一會兒慷慨悲壯,抑揚動聽;一會兒優(yōu)美宏亮,婉轉悠揚。薛譚這才意識到自己還沒有學完秦青老師的全部技術,自己唱的歌遠不及老師唱的好,內心感到非常慚愧。于是薛譚忙向秦青道歉,請求回到老師身邊繼續(xù)學習深造。從此以后,薛譚一輩子也不敢再提起回家的事了。
這篇寓言故事告訴人們:學無止境。要想真正學有所成,就不能只滿足于一知半解,否則便不會有任何成就。
甘蠅是古時候的一位射箭能手。他只要一拉弓射箭,將箭射向野獸,野獸就應聲而倒;將箭射向天空飛翔著的飛鳥,飛鳥就會頃刻間從空中墜落下來。只要看到過甘蠅射箭的人,沒有哪一個不稱贊他是射箭能手,真是箭無虛發(fā),百發(fā)百中。甘蠅的學生叫飛衛(wèi),他跟著甘蠅學射箭非??炭啵瑤啄暌院?,飛衛(wèi)射箭的本領趕上了他的老師甘蠅,真是名師出高徒。后來,又有一個名叫紀昌的人,來拜飛衛(wèi)為師,跟著飛衛(wèi)學射箭。
飛衛(wèi)收下紀昌作徒弟后,對紀昌學習射箭可真叫嚴啦!剛開始學射箭時,飛衛(wèi)對紀昌說:“你是真的要跟我學射箭嗎?要知道不下苦工夫是學不到真本領的?!奔o昌表示:只要能學會射箭,我不怕吃苦,愿聽老師指教。于是,飛衛(wèi)很嚴肅地對紀昌說:“你要先學會不眨眼,做到了不眨眼后才可以談得上學射箭?!?/p>
紀昌為了學會射箭,回到家里,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織布機下面,兩眼一眨不眨地直盯著他妻子織布時不停地踩動著的踏腳板。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心里想著飛衛(wèi)老師對他的要求和自己向飛衛(wèi)表示過的決心。要想學到真功夫,成為一名箭無虛發(fā)的神箭手,就要堅持不懈地刻苦練習。這樣堅持練了兩年,從不間斷;即使錐子的尖端刺到了眼眶邊,他的雙眼也一眨不眨。紀昌于是整理行裝,離別妻子到飛衛(wèi)那里去了。飛衛(wèi)聽完紀昌的匯報后卻對紀昌說:“還沒有學到家哩。要學好射箭,你還必須練好眼力才行,要練到看小的東西像看到大的一樣,看隱約模糊的東西像明顯的東西一樣。你還要繼續(xù)練,練到了那個時候,你再來告訴我?!?/p>
紀昌又一次回到家里,選一根最細的牦牛尾巴上的毛,一端系上一個小虱子,另一端懸掛在自家的窗口上,兩眼注視著吊在窗口牦牛毛下端的小虱子??粗?,看著,目不轉睛地看著。10天不到,那虱子似乎漸漸地變大了。紀昌仍然堅持不懈地刻苦練習。他繼續(xù)看著,看著,目不轉睛地看著。三年過去了,眼中看著那個系在牦牛毛下端的小虱子又漸漸地變大了,大得仿佛像車輪一樣大小了。紀昌再看其他的東西,簡直全都變大了,大得竟像是巨大的山丘了。于是,紀昌馬上找來用北方生長的牛角所裝飾的強弓,用出產在北方的蓬竹所造的利箭,左手拿起弓,右手搭上箭,目不轉睛地瞄準那仿佛車輪大小的虱子,將箭射過去,箭頭恰好從虱子的中心穿過,而懸掛虱子的牦牛毛卻沒有被射斷。這時,紀昌才深深體會到要學到真實本領非下苦功夫不可。他便把這一成績告訴飛衛(wèi)。
飛衛(wèi)聽了很為紀昌高興,甚至高興得跳了起來,并還用手拍著胸脯,走過去向紀昌表示祝賀說:“你成功了。對射箭的奧妙,你已經掌握了啊!”
這篇故事告訴人們:要學好本領,必須苦練基本功,必須持之以恒。只有堅持不懈地練習,才能精通。
趙襄王向王子期學習駕車技巧,剛剛入門不久,他就要與王子期比賽,看誰的馬車跑得快。可是,他一連換了三次馬,比賽三場,每次都遠遠地落在王子期的后面。
趙襄王這下可不高興了,他于是叫來王子期,責問道:“你既然教我駕車,為什么不將真本領完全教給我呢?你難道還想留一手嗎?”
王子期回答說:“駕車的方法、技巧,我已經全部教給大王了。只是您在運用的時候有些舍本逐末,忘卻了要領。一般說來,駕車時最重要的是使馬在車轅里松緊適度,自在舒適;而駕車人的注意力則要集中在馬的身上,沉住氣,駕好車,讓人與馬的動作配合協(xié)調,這樣才可以使車跑得快,跑得遠??墒莿偛拍谂c我賽車的時候,只要是稍有落后,你的心里就著急,使勁鞭打奔馬,拼命要超過我;而一旦跑到了我的前面,又時常回頭觀望,生怕我再趕上您??傊?,您是不顧馬的死活,總是要跑到我的前面才放心。其實,在遠距離的比賽中,有時在前,有時落后,都是很正常的;而您呢,不論領先還是落后,始終心情十分緊張,您的注意力幾乎全都集中在比賽的勝負上了,又怎么可能去調好馬、駕好車呢?這就是您三次比賽、三次落后的根本原因啊?!?/p>
趙襄王賽車時心不在馬,終致失敗的教訓說明: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專心致志,集中精力,掌握要領,不計功利,努力將每一件事情做好。如果過于患得患失,為名利所累,往往會事與愿違,把事情的結果弄糟。
中國經典寓言故事書籍篇四
小貓和孔雀是一對好朋友,它們住在森林里,每天形影不離,生活得很快樂。
小貓喜歡孔雀漂亮的大尾巴,孔雀羨慕小貓靈巧的長尾巴,于是它們去找會施展魔法的獅子大王。想讓獅子大王將他們的尾巴互換。
于是小貓和孔雀就高興的找到了獅子大王,對獅子大王說:“敬重的獅子大王。我們都喜歡對方的尾巴,你能讓我們的尾巴互換嗎?”
獅子大王得知來意后,笑著點頭答應了。它默念咒語,接著大喊一聲:“變!”小貓和孔雀的尾巴果然互換了。
小貓喜滋滋地回到家,得意揚揚地照著鏡子,欣賞著漂亮的新尾巴。
這時一只小老鼠出來偷東西,小貓大喝一聲,猛地撲上去,可新尾巴像一把大扇子,使小貓的動作變得慢騰騰的。
小老鼠“吱吱”地笑著,大搖大擺地逃走了!小貓氣得直跺腳。
孔雀興沖沖地回到家??砂职謰寢屢娍兹傅奈舶妥兊妹兹椎?,覺得它不是自己的孩子,硬是不讓它進門,急得孔雀哇哇大哭。
這時,小貓和孔雀才意識到適合自己的才是的!
第二天,小貓見到了孔雀,和孔雀講了它的經歷。并告訴孔雀,它明白了還是自己的尾巴最適合自己。想要找獅子大王換回來。
孔雀聽了,馬上也說了它自己的經歷,也想將自己的尾巴換回來。
于是,他們兩又找到了獅子大王,對獅子大王說:“敬重的獅子大王,我們明白了,對方的尾巴雖然好,但是不是自己的,不適合自己,我們想將自己的尾巴換回來,可以嗎?”
獅子大王說:“你們終于明白了,別人的不一定是好的?!豹{子大王又施了咒語,將他們兩的尾巴換了回來。小貓和孔雀看到自己的尾巴又回到了自己的身上,別提有多高興了。
中國經典寓言故事書籍篇五
莊子在濠水橋上與著名的哲學家惠施一起散步。他看見魚兒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游戲,便對身邊的惠施說:“這是魚兒的樂趣啊!”
惠施不以為然地反問莊子:“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兒是快樂的呢?”
莊子反唇相譏:“那么,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了解魚的樂趣呢?”
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互不相讓,惠施辯解道:“我不是你,當然不知道你的感覺。你本來就不是魚,你肯定也不會知道魚的感覺?!?/p>
莊子到底是做學問的人,十分善于總結問題的癥結。他認為兩人爭論的焦點是,你問我怎么知道魚兒的快樂,這是你承認我了解魚的樂趣以后才會提出的問題。于是他告訴惠施:
“那是因為我在橋上的心情很高興,所以我就認為魚兒在水中也是很快樂的?!?/p>
這篇寓言是中國古代一場著名的辯論,帶有濃厚的哲學意味。
惠施的觀點是,人只能自知,不能他知;而莊子的觀點則是,人既可自知,又能感知其他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