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頤和園,導游詞篇一
頤和園位于北京市西北部,占地290公頃,其中水面約220公頃,主體由萬壽山與昆明湖構成。頤和園原名清漪園,是乾隆皇帝年為了給母親祝壽于公元1750建造的。1860年,遭英法聯軍火焚,大部分建筑損失貽盡。慈禧挪用海軍軍費,歷時10年重建,竣工后更名頤和園。慈禧晚年大部分時間在園中度過,那里至今還可追尋到當年重大事件的痕跡。頤和園基本布局可分為以仁壽殿為中心的政務區(qū),以玉蘭堂、樂壽堂為主的帝后生活區(qū),以及以昆明湖及沿岸風光和前山后山景物為主的游覽區(qū)三個部分。如果再加上排云殿也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起初這里并沒有什么名字。在遼金時期山上建了金山行宮,于是這里被稱做“金山”和“金?!?。又因為傳說有一個老人在山下挖出了一個石甕,元朝便將這里改名字為“甕山”和“甕山泊”。且甕山泊位于元大都的西部,景色妖嬈,所以在文人筆下便有了“西湖”的美稱。到明代這里既修了釣魚臺,又建了一些殿堂廟宇,皇帝把這里稱為“好山園”。清朝初年,才開始大規(guī)模的在這里修建皇家園林。當時這里就有了著名的“三山五園”。它們就是:玉泉山、萬壽山、香山,暢春園、靜明園、靜宜園、圓明園、清漪園。清漪園也就是現在的頤和園。
來到了東宮門,我們本次的游覽也就正式開始了。在東宮門外的就是清代保留至今最大的一座過街牌樓“涵虛、罨秀”牌樓。而東宮門也是頤和園的正門。門上高懸的頤和園匾額就是光緒皇帝的手書?!邦U和”二字則取“頤養(yǎng)精神,心平氣和”的意思。
進入東宮門,我們首先來到的便是仁壽殿了。“仁壽”二字取自《論語》中“仁者壽”的意思。也就是說施仁政者可以長壽。仁壽殿原來是乾隆時期的勤政殿,重建頤和園后改為仁壽殿。這里是皇家在園中進行政治活動的主要場所。迎面看到的這五塊太湖石叫作峰虛五老,寓意長壽。而在漢白玉須彌座上的這只銅制怪獸,人稱麒麟,俗稱四不象,是龍生九子之一,象征吉祥富貴。在殿前還陳設有兩對龍鳳造型的銅香爐,排列方式是鳳在內側,龍在外側,突出了鳳的地位。這與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不無關系。
現在仁壽殿內的陳設和原來是基本一致的。殿內的地平床上有有御案、寶座、角端、掌扇、屏風。屏風以紫檀木為框架,雕有九條鬧龍,中心是玻璃鏡,鏡面上寫有226個不同寫法的壽字。掌扇是用孔雀翎裝飾的宮廷陳設,角端是獨角獸,傳說能“通四夷”。實際用處是香爐。而殿內兩側的墻壁上,各有一幅“百蝠捧壽圖”中間的壽字是慈禧手書,蝠與福同音,意為多福多壽。
穿過仁壽殿后面的假山,展現在我們前面的就是一碧千傾的昆明湖。
頤和園中觀賞全園最佳的角度就在昆明湖的東岸。在這里我們可以北望佛香閣、西看玉泉山、南眺南湖島。
接下來我們就去參觀,帝后生活區(qū)。
我們現在看到這組別致、幽雅的四合院就是玉瀾堂,“玉瀾”出自晉代詩人陸機:“玉泉涌微瀾”的詩句,這里是光緒皇帝來頤和園時居住和日常處理政務的地方。戊戌變法失敗以后,光緒被軟禁在這里。為了控制他的一舉一動,慈禧連東西兩側的回廊也用磚墻封閉了起來。這些都是戊戌變法的見證。玉瀾堂是一座傳統(tǒng)的三合院建筑,東側早餐室、西側是寢室、中間為書房。
在玉瀾堂的后邊就是宜蕓館,“宜蕓”是適于藏書的意思。在乾隆年間是皇帝藏書的地方,重建后改為皇后隆裕寢宮。
走過宜蕓館,西北角的回廊便是樂壽堂?!皹穳邸背鲎浴墩撜Z》中“智者樂,仁者壽”意思是說,這里就是仁者智者居住的地方。樂壽堂是生活區(qū)里的主要建筑,為上下兩層,原是乾隆母親居住的地方,重建后改為慈禧太后的住所。
進入庭院,我們可以看到這里陳設有很多的東西。銅鹿、銅鶴、銅花瓶,巧借鹿、鶴、瓶的諧音,喻意“六合太平”。院中還植有玉蘭、海棠、牡丹,象征“玉堂富貴”。南側這塊太湖石,正好是樂壽堂的影壁。因為形狀像靈芝,又是青色。所以叫做“青芝岫”。關于青芝岫還有一段真實的故事。說的是明朝萬歷年間有一位愛石成癖的大官叫米萬鐘,他在房山縣的山里發(fā)現這塊石頭后,就想把它運到自己家里去。但是因家財耗盡,并且因此敗家。故此石又稱“敗家石”,后丟棄于良鄉(xiāng)路邊。歷經百余年后,乾隆去西陵掃墓,路過良鄉(xiāng)看見這塊石頭。就命令士兵將其運送到正在修建中的樂壽堂中。但是因為石頭太大,門太窄,當時是破門而入。只因為此石形狀酷似靈芝,才得以保留。
現在,我們去看長廊。長廊又叫“萬卷畫廊”,它東起邀月門,西至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并建有四個精美的亭子點綴其間,分別是留佳、寄瀾、秋水和清遙,長廊像一條彩帶把山前的景物有機的連接在了一起。在廊中還有一萬四千多幅蘇式彩繪,并因此在1900年的時候,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評為全球畫廊之冠。
最后,給大家介紹的是位于長廊西端的清晏舫。乾隆皇帝在修建清漪園時,化用魏征借《二京賦》中的詩句勸柬李世民的典故。在院中修建清晏舫。用來勉勵自己和告誡子孫。這里是帝王品茶、欣賞昆明湖景色的地方,乾隆皇帝還在此進行過放生活動,到光緒年間重修時,在石船兩側分別加裝了機輪仿佛是一艘西洋船只。
頤和園,導游詞篇二
親愛的叔叔阿姨們:
你們好!歡迎大家來到這風景如畫的頤和園。在我旁邊的就是長廊,它有七百多米長,設計精巧、細致。它一共分成273間,橫檻上都有各不相同的畫。長廊兩旁環(huán)境優(yōu)美,到處是花香,到處是草綠。是不是感到頭腦清醒,精神爽快呢?
(萬壽山腳下)
接下來我們來到萬壽山腳下。在爬之前,不知道大家看沒看到一座八角寶塔線三層建筑,它就是佛香閣。大家一定也看見黃色的琉璃瓦在閃閃地發(fā)著光,裝飾著它(佛香閣)。下面一排一排的宮殿,就是金碧輝煌的排云殿。
(萬壽山上)
現在我們大家一起爬上了萬壽山。你看,蔥郁的樹叢,有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還有朱紅色宮墻。大家向東看,會看見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
(昆明湖邊)
現在我們就站在昆明湖旁。大家看,那堤岸真是長。堤岸上有好幾座石橋,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了。而且,整個湖被長長的石橋“包圍”著。湖上有游船或畫舫經過,但無比平靜。石橋上有許多石柱,小獅子們都“住”在上面。石橋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十七個橋洞,因為皇帝當年很喜歡九,因此得名“十七孔橋”。
這美麗的頤和園啊,景色美得說不盡,希望下次大家能繼續(xù)游賞。
謝謝大家的游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