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三下鄉(xiāng)志愿者活動心得體會 三下鄉(xiāng)志愿者服務心得500字篇一
我們懷著對“三下鄉(xiāng)”責任感、使命感和興奮感,在學院里等待了近一個星期,默默的做著前期準備,規(guī)劃著我們這次的三下鄉(xiāng)活動。我們對未來幾天生活的期待,也隨著幾天的等待,慢慢的呈幾何倍數(shù)放大。
終于,在今天7月3日,我們人文三下鄉(xiāng)小分隊出發(fā)了,迎著朝陽,應和著清脆的笑聲,我們在校門口集合,拍照留念,記錄我們充滿期待的年輕面龐。隨著校車緩緩的駛出校門,我們也離開了學校的懷抱,離開了我們生活過、學習過、奮斗過的地方,城市的喧囂和校園生活的熱鬧氛圍,思想?yún)R報專題離我們漸行漸遠……回頭一瞥,校門口保安叔叔慢慢的對我們揮了揮手;我知道,我們即將面臨新的的挑戰(zhàn),迎接未來幾天我們不一樣的生活。三下鄉(xiāng),我們來了??!
車窗外慢慢行去的風景,應和著我們車內的歡聲笑語,在小伙伴的期待下,我們來到了接下來幾天的小窩——靈石中學。進入校園,用心感受這不同于大學的氛圍,這似曾相識的場景,仿佛將我們拉回到了幾年前,那些年,我們一起上過的課,那些年,我們一起背的單詞,那些年,我們一起走過的備考時光……
迎接我們的是靈石中學的校長和老師們的熱情,他們給我們安排了學生寢室,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各自選好了寢室;初入寢室,眼前的一幕讓我們有些小伙伴有點錯愕:上下鋪的床位,一個電風扇,沒有清掃過的地面,潮濕的空氣……這一切的一切,和大學的寢室,可謂天差地別,讓一些小伙伴們的內心有點不平衡。微微愣神之后,我們便開始了我們的清掃行動,這可是我們未來幾天的新家呢。有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大家也開始紛紛動起手,打水,掃地,鋪床……竟再沒有人在抱怨寢室條件的不好。我想,這就是我們三下鄉(xiāng)小分隊的精神——適應、團結、吃苦、樂觀。如果連這點小苦都吃不了,我們何談使命感、責任感呢。
青春飛揚,我們不畏艱辛,刻苦奮斗。
激情涌現(xiàn),我們不怕難題,笑面應對。
團學共心,我們滿懷信心,共創(chuàng)美麗人文。
三下鄉(xiāng)志愿者活動心得體會 三下鄉(xiāng)志愿者服務心得500字篇二
“光陰似箭”從上了初中之后我就深有所感,兩個月前的“三下鄉(xiāng)”活動仿如昨日、歷歷在目。我還是習慣偶爾看看屏幕里他們定格的微笑,偶爾通過群聊了解那邊的動態(tài)。并且不時在想,“三下鄉(xiāng)”意義何在。
在前的準備中,我了解到,三下鄉(xiāng)就是“走向社會、深入民眾”、服務人民。在通過面試卻未實踐時,我了解到我們的任務是完成一個、兩次社區(qū)活動、一副地圖、四個個案、六個小組活動、以及組建兩個小組,內容以及如何做都是要我們團隊自己組織的。在實踐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作為志工,我們“三下鄉(xiāng)”期間是為了在帶來服務的同時,組建義工、服務性質的小組,在我們走后,做到“自己服務自己”。我們不能高估短短兩個星期能改變得了多少,但是在未來的日子里、誰知道我們組建的小組能給村子里帶來多少,這是不可估量的。
對我個人而言,在三下鄉(xiāng)中、我體驗了很多、收獲了很多。涂油漆、砍柴、做飯、組織活動、文檔等帶給我的新鮮感、疲憊,而后的幸福感都是不可言喻的。更為重要的是兩個星期與六位隊友住在一起、兩個星期的駐村,我學會如何做的更好、如何更好的與人相處,收獲了無限的友誼、感情。
我學會,在做人上,真誠待人,不在意付出,凡事多走一步,處理好個人的關系、也協(xié)助隊友、鼓勵隊友。在工作上,積極承擔任務、熱情、認真、負責完成任務,從不抱怨,有時間便與隊友、村民來往。我想、這就是我榮獲“優(yōu)秀隊員”的原因吧。同時、也因為三下鄉(xiāng),我學會會聲會影、ps等基本技術。
兩個星期,和隊友們同甘共苦,俗話說的好,患難見真情,一起經歷過,我們一起成長、一起變得成熟,即便現(xiàn)在分開了,我們的感情依然是鐵打的。對于懂的上網(wǎng)的村民們,我們偶爾也聯(lián)系,甚至有一次在上課期間有小朋友打電話過來。即使很多人聯(lián)系不上, 我堅信感情經過時光的洗禮會愈加厚重。
于我,兩個星期我學會做人、收獲感情,還有什么比這更來的珍貴。
“失敗乃成功之母”這句話從小聽到大,在一位遺傳性眼盲老爺爺口中說出、卻是何等厚重。很難想象,我的個案案主、一位80幾歲的獨居老人,生在一個全盲的家庭,自己會耕作、會做飯。老爺爺非常的健康、清貧而不自棄。他說他能做的所有都是因為失敗過無數(shù)次。我想我們隊伍在下鄉(xiāng)時也是這樣的,飯不熟、我們繼續(xù)煲;老人小組建不成、我們換個小組。
我很想幫助老人、改變他的貧窮,卻發(fā)現(xiàn)事實上,老人比很多人都富有。他的身邊有村民的陪伴、他能夠自食其力。國內行乞人、懶漢卻是如此之多,也許行乞人缺少的的機會,那么懶漢我們又該如此解說。我們會歸根于經濟、問題,卻沒有多少人能做出改變。
這次的“三下鄉(xiāng)”活動,我們服務的群體很大,所以只能對特殊群體做出服務。除了四個個案,還有一些貧困群體。我們做了“新春大掃除”,“開心迎寒假”“送春聯(lián)”等活動,然而我們能給的服務是有限的,只希望我們所帶去的溫暖能改變些什么。我想對于所有的工作,小組的建立是最為重要的,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我們要建立的小組是長期性的、自主型、義工性質的。在沒有我們在的情況下,也能獨立運作。我想我們是成功的`,因為直至現(xiàn)在小組的成員還會主動打電話跟我做出反應,并且會主動問需不需要她們做什么、她們可不可以做什么。于此,我隱隱約約中看到了她們的未來、五聯(lián)村的未來。
“三下鄉(xiāng)”之后,我們的是把“我們”變成了“她(他)們”,這不僅是文字上的,我們的熱情、溫情、真情,永遠為人民服務。不敢奢望我們能給她們帶來多少,我們只是的站在她們的角度上,看她們需要什么,看我們能夠幫到她們什么。志愿者并不偉大,偉大的是人間大愛。我愛飛虎隊,我愛五聯(lián)村。
三下鄉(xiāng)志愿者活動心得體會 三下鄉(xiāng)志愿者服務心得500字篇三
三下鄉(xiāng)在今天終于結束了,回顧那段每一秒都很充實的一周,感慨良多,留給我的不僅是感動,更多的是成長。對比以前,變得更加堅定、勇敢、自信。世界是慷慨的,讓我的付出得到了相應的回報,烈日下的汗水讓我明白許多為人處事的道理。當然,這些都是我的一生不可或缺的財產。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無畏地離開熟悉的一片地,將自己的所學所長運用于另一番陌生的土地上 。
短短的暑期“三下鄉(xiāng)”的這一周,采訪、傳統(tǒng)文化宣傳、紅色文化宣傳、志愿服務、福利院支教,這些過程的點點滴滴,依舊歷歷在目,卻無法用筆一一記錄。
每次,當我想起大家在每晚的大會上積極討論的情景,就被大家的滿腔熱情所感染;當我想起在每次活動中大家忙碌的身影,就被大家兢兢業(yè)業(yè)的行為所感動;當我想起福利院小朋友淳樸的笑容時,就被大家的懂事和乖巧感動的淚流滿面。成長看起來似乎是一瞬間的事情,但我知道,每個人都是在經歷中體會成長。這種成長,何其珍!
一路走來,收獲頗豐:
這次活動使我意識到“服務社會,實行自我”是人生的一件樂事。社會是需要我的。社會培養(yǎng)了我,然而我應該為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我們應該為人民干實事,做有貼親人民生活的事。雖然自己的力量很小,但總可以讓溫暖的花朵燦爛碇放。
“要讓事情改變,先改變自己!要讓事情變得更好,先讓自己變得要好?!边@是我在這次三下鄉(xiāng)活動中感悟得到的。在支教服務隊里雖然很辛苦。做就在這環(huán)境里我意識到我們只能去適應而不是讓環(huán)境去適應。那忙碌的八天“三下鄉(xiāng)”的實踐活動,隨時間而過。在這八天里總有辛酸與歡笑。使我深深的體會到了農村貧困的生活。目睹了農村存在的各種現(xiàn)象。給予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受到了學生的熱情的歡迎和對老師的尊敬與愛戴。他們說:“我們需要你”這句話給了我無數(shù)的力量。我隨從的雖然是支教組,我們隊員都認真地備課,認真地上課,我們盡可能把我們所學到的知識傳授給學生。給予學生留下了很好的一個大學生的形象。做為一名大學生的我們也一以個大學生的具體行動證明了我們的一切。
這次“三下鄉(xiāng)”活動我們每位隊員都能相互的關心著對方,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有人鼓勵我去戰(zhàn)勝它。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里想的是“我們是一個隊團隊”。一個也不能少一個也不能倒下來,這次“三下鄉(xiāng)”活動我們相信也許人生只有一次。我們每一個人都很珍惜著這短短的八天時間。每天我都覺得自己過得非常的充實,非常的快樂和愉快??傆幸环N家的氣息纏繞在我的身邊溫暖著我,給我動力讓我前進。這次也是我一次參加活動時間最長的一次集體活動,也是最有意義的一次,它讓我學習到我缺少的東西。鍛煉了我,成熟了我。給予了我人生回憶留下了美好的金色的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