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校園禮儀宣傳語篇一
黨在xx大中提出把構建社會主義文明禮儀社會作為黨執(zhí)政的重要目標,一個國家需要文明禮儀,一個社會需要文明禮儀,一個校園同時也需要文明禮儀。
然而,校園中的一些不文明禮儀現(xiàn)象,大大影響了構建文明禮儀校園的進程。 這些不文明禮儀現(xiàn)象在許多大學校園里都存在。例如,課桌墻壁上亂寫亂畫;食堂、超市購物不排隊亂夾個;教室,公共場合情侶舉動過分親密;上課,自習手機不關;宿舍內喧嘩打鬧,影響他人休息;浪費水電;浪費糧食;等等。
三、如何構建文明禮儀校園
文明禮儀校園的建設不僅需要學校老師及領導組織的積極努力,更需要全體在校同學的積極配合與努力。針對以上大學校園中存在的現(xiàn)象我們該如何做呢?答案很簡單,嚴格要求自己,從自我作起,從身邊做起。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1.杜絕“課桌文化”。大學是人類的一塊圣地,是陶冶情操、明辨事理的地方,而不是發(fā)泄私憤、表達下流、泛濫低俗的領地。同學們應該意識到這些美稱為“文化”的文字語言,其實盡是些低俗無聊的語言。
2.買飯購物排隊,不要亂夾個。大家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都是有素質的人才,校園內出現(xiàn)這種不文明禮儀現(xiàn)象,不免與我們“大學生”的身份不相符。夾個,滿足了個人的需求,卻影響了大家有條理的秩序。
3.上課自習關掉手機,營造文明禮儀的師生關系。課堂內,頻繁想起清脆的鈴聲,不僅影響其他同學聽課,同時也是對老師的不尊重。老師們辛辛苦苦的給我們傳授知識,我們應該給老師以最起碼的尊重。
4.不要在宿舍內喧嘩吵鬧,影響他人休息。一些同學認為,宿舍就是“自己的地盤”,隨意我怎么樣,都和別人無關。其實這種想法是十分自私的,只顧自己高興快樂,卻忽略了別人的感受。構建文明禮儀的校園,要從文明禮儀的宿舍開始。
5.愛惜校園內的一草一木。校園內隨處可見的草坪,給我們帶來了勃勃生機。然而一些同學為了圖自己方便,經常踐踏草坪。使原本茂密的草坪,變得斑痕累累。這一點可以說是證明了魯迅先生的那句名言“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也便成了路?!彼裕埓蠹乙院蟆笆窒铝羟?,腳下留青”。創(chuàng)建充滿生機的綠色校園
建設文明禮儀大學校園是一個不斷優(yōu)化學生成才環(huán)境、培養(yǎng)新型合格人才的過程。文明禮儀大學校園的創(chuàng)建從根本是說要“通過深化改革、創(chuàng)新機制、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使學校的領導者、教職工、學生等各類主體各歸其位、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相互協(xié)調、文明禮儀相處的校園氛圍”
首先,貫徹科學發(fā)展觀,創(chuàng)新辦學理念。
辦學理念是學校文化的靈魂,是構建文明禮儀大學校園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一所學校如果不能在正確的價值理念上取得共識,文明禮儀大學校園就會失去應有的精神支柱。為此,應積極創(chuàng)新辦學理念,革除原有辦學理念和辦學模式中一些不適應時代發(fā)展要求的成份,充實一些具有現(xiàn)代氣息的新思想和新觀念,結合曲靖師范學院的目標定位,要切實貫徹科學發(fā)展觀,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新型辦學理念,把學生作為學校生存與發(fā)展的根本,把培養(yǎng)學生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重視學生的個體需要,讓培養(yǎng)“個性特征鮮明而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成為全校干部和教職員工普遍認同的基本價值理念。
其次,完善規(guī)章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健全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大學校園內和外順、同舟共濟、政通人和、穩(wěn)定有序的前提條件,是高校教育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基本保證。曲靖師范學院成立以來,先后建立了包括黨政管理、教學科研管理、學生教育管理、后勤管理的系列規(guī)章制度,為學校的建設和發(fā)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為校園平安文明禮儀提供了保障。但是,任何制度都是在一定背景條件下制定并發(fā)揮作用的,是一定文化過程的產物。隨著形勢的發(fā)展變化,需要對其中的一些規(guī)章制度進一步修訂、充實和完善,逐步形成健全科學的制度體系;需要建立健全決策落實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加大對制度執(zhí)行情況的檢查力度,定期對重要決策的執(zhí)行情況進行跟蹤反饋,從制度上保證決學校教育各個子系統(tǒng)或要素全面、協(xié)調、自由、充分發(fā)展,良性互動。
再次,建設優(yōu)良校風、教風、學風,展示學校精神風貌。
良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是文明禮儀大學校園的重要內容,是一所高校內在品質和精神風貌的展示。要通過健全管理制度,改進學校各職能部門的工作作風,發(fā)揮領導干部的垂范作用和黨員師生的楷模作用,以此推動形成富有特色、充滿生機的校風;要以強化師德師風為先導,積極營造一個促使廣大教師愛崗敬業(yè)、樂于奉獻、嚴謹治學、從嚴執(zhí)教的教學風氣;要加強學生教育管理,引導學生養(yǎng)成勤奮好學、誠實守信、文明禮儀守紀、刻苦鉆研、勇于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的習慣和風氣。
最后,加強大學文化建設,彰顯學校的特色魅力。
校園文化的發(fā)展和繁榮是文明禮儀大學校園的一個重要特征,對于促進文明禮儀大學校園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先進的校園文化既包括大學的校容校貌、校園建筑特色、校園綠化美化程度、教學科研設備水平,也包括濃厚的學術氛圍、優(yōu)質的教育質量、豐富的文化生活、文明禮儀的人際關系、文明禮儀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共同的價值取向。曲靖師范學院要圍繞把校園建設成“先進文化的窗口。
校園禮儀宣傳語篇二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養(yǎng)成文明禮儀習慣,爭做社會標兵》。你們也許會看到一些身強力壯的小伙子,旁若無人地坐在公交車的老弱病殘席上;也許會聽到兩個高談闊論的時髦姑娘,如何興高采烈地發(fā)出“他媽的”之聲;也許會遇到有人撞了你一下,不打招呼便揚長而去的情況。每當你看到這一切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這與我們物質文明的發(fā)展是多么不相稱!但是,當前社會上仍然有些人對于這些不文明禮貌的行為不以為恥不以為怪,并且為之辯護說:區(qū)區(qū)小事,何足掛齒。難道這真的是區(qū)區(qū)小事嗎?我們要向有這種思想的人大喝一聲:“你們錯了!如果任其這樣發(fā)展下去,那么文明何在?禮貌又何在呢?”
我們偉大祖國素以“禮儀之邦”著稱于世,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十分注重文明禮貌。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多少名人志士以禮待人的故事至今還被人們廣泛傳誦,“孔融四歲,能讓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毛澤東是上個世紀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從小養(yǎng)成了對長輩有禮貌的美德,后來當了,仍然能以禮待人。一九年,毛主席回韶山,曾專門邀請親友的老人吃飯,毛主席給老人敬酒,老人們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回答:“敬老尊賢,應當應當!”由此可見,文明禮貌是多么重要??梢院敛豢鋸埖卣f,生活中最主要的是文明禮貌,它比最高的智慧、一切的學識都重要。
我們共同生活在社會主義的大家庭中,文明禮貌地處事待人,是我們每個青年成長過程中必修的一課。因此,我們一定要養(yǎng)成講文明禮貌的好習慣。為了做一個講文明禮貌的社會標兵,我們要養(yǎng)成哪些習慣呢?比如說,你在公共汽車上,不小心踩了別人的腳,請先說聲“對不起”;別人幫你做了事,要對別人道一聲“謝謝”;在校內外,見到老師要熱情打招呼問好;吃飯時,要把最舒適的座位讓給長者,等等,這些都是講文明禮貌的起碼要求,有了這些習慣,才算具備了文明人的基本素質。但這些習慣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逐漸養(yǎng)成。 那么怎樣才能養(yǎng)成講文明禮貌的習慣呢?首先要重視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一個人的思想、行為,對別人、對社會是有益還是有害,要有一個衡量的準則,我們通常把這種衡量和指導人們思想、行為的準則,叫做道德。而禮貌與道德是互為表里的。禮貌是道德的外衣,道德是禮貌的內涵,因此,我們要認清哪些是我們應該做的,哪些是我們不應該做的,以此來規(guī)范我們的行為。其次,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來培養(yǎng)習慣。比如,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在放置著“不準踐踏草地”、“請您足下留情”告示牌的公園里、綠化帶中,照樣有人踐踏青草。光靠布置告示來提醒,對有些人看來是無效了,他們對這些告示倒不一定是故意違反,因此,在沒有養(yǎng)成好的習慣的時候,采取一些強制手段也是十分必要的。
同學們,我們是21世紀建設祖國的主力軍,共同擔負著創(chuàng)造物質文明的重要使命,更擔負著創(chuàng)造精神文明的神圣職責。讓我們從身邊做起,做一個文明人,心中牢記文明禮貌,爭做社會標兵。
校園禮儀宣傳語篇三
當燦爛的陽光綻放你的笑臉,當絲絲微風拂過你的臉頰,同學們你們是否感覺到春天來到了。春天是美好的,我們在這美好春天的校園里做什么呢
當你踏著輕快的步伐走進學校的時候,你是否會想起那些經常手拿掃帚,埋頭辛苦掃地的同學;當你在干凈、整潔的校園里漫步徜徉的時候,你是否感覺到那些拖拉機車的老爺爺老奶奶的艱辛 我們知道,春天是美好的,可你更應該知道春天的校園是純潔、文明的!
在這么美麗的校園里,同學們,你們怎么可以漠/視那盡情飛舞的果皮紙屑,而不伸出雙手 你怎么忍心讓干凈的墻壁,留下各種筆跡和串串腳印,還發(fā)出幸災樂禍的笑聲呢 你怎么能在你同窗好友的面前演刀光劍影、插隊哄搶呢 你怎么可以背著師長私自出校門、出家門,全然不顧他們的感受呢 難道你沒有察覺到師長眼神中那一絲擔心、那一屢疲憊。同學們,美麗的校園不僅僅需要每個人的付出,更需要你我的文明舉止呀!
文明是風,它可以吹拂每一位同學的心;文明是花,它能將校園裝扮得更加美麗。同學們,讓我們在春天寧靜的早晨里,在三月明媚的陽光下宣誓: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引領文明風氣、創(chuàng)建文明校園、爭做文明學生!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會使我們的大家庭像春天一樣充滿希望、充滿活力!
一位母親正騎自行車帶著年幼的女兒迎面而來。孩子一不小心,手中的餅干掉在地上。母親馬上停下車,輕聲對女兒說:“來,咱們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闭f著便把孩子抱下來,倆人彎腰一起去撿地上的碎餅干。就是這么普通的一幕,不由讓人想起一句話:素質,是一種習慣。仔細想想,不是嗎 無論這位母親,還是將來的孩子文明素質如何,在這一細節(jié)中已有了答案。
而現(xiàn)實中,還有不少與“素質不高”對號入座的行為,都是因為不注意、不在乎而形成習慣后在舉手投足間不經意就暴露出來的。說到文明素質,其實,每個人內心都有向善、向美的天性,只是日復一日,因自我約束的態(tài)度、力度不同,才有了令人一目了然的區(qū)別。這一漸變,既與思想認識有關,更是一個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過程。真希望我們在構建文明和-諧社會的進程中,人人能拋掉壞毛并養(yǎng)成好習慣,不容“小惡”,不拒“小善”,讓不文明的畫面、不和-諧的音符,少些,再少些。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那我們縱然擁有了高深的科學文化知識,對人對已對社會又有何用 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 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 清潔環(huán)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要構建文明和-諧社會我們作為學生應如何去做 這是××中學在最近組織全校學生討論該話題的一個閱讀材料,學校要求每班每位同學針對自身、他人、班級找出與校園文明禮儀相違背的做法,用你手中的筆描述出來,用你的心聲去倡議大家自覺講文明禮儀并,用你的好點子去完善我們的文明條例。
這是××中學充滿人文氣息的德育育人活動的一個縮影,這里沒有一點說教的意味,沒有對學生橫加批評和指責,沒有命令和強制要求,有的是反思,關注,傾聽不同的意見和建議?;顒雍髲膶W生交上來令人叫好的整改措施,學校校容校貌的一點點改變,說明德育只有深入人心才會具有實效性。
校園禮儀宣傳語篇四
大家好!我今日演講的題目是“一言一行見文明”。
談吐舉止能夠說是人的外殼,它有美丑之分,雅俗之別。從一個人的言談舉止中,立刻能夠憑直覺確定出他的修養(yǎng)、素質。我們不無心寒地看到,有時在公車上一些“時尚達人”“優(yōu)雅地”占著位子,看見羸弱的老者、舉步維艱的病人,卻視若無睹、無動于衷;如果有衣著不如自我光鮮的人站在自我的身邊,他們會投以鄙夷的白眼,嘴中還會嘟囔著“鄉(xiāng)巴佬,沒文化”之類的碎語,然后繼續(xù)滔滔不絕地聊著自我和某位“上流人士”的交情,并以幾句散裝的“外語”標榜自我的身份和內涵。
他們文明嗎?不,我認為不。文明禮儀不是華麗的外表,不是高雅的姿態(tài)。它能夠只是對陌生人的一個微笑,能夠是撿起紙屑的一次彎腰;能夠是排隊候車時的秩序,能夠是給需要者的讓座;能夠是獲得幫忙之后的一聲“多謝”,也能夠是難為人家之后的一聲“對不起”;能夠是上學準時到校,能夠是上課認真聆聽;能夠是一句問好,一次點頭;能夠是一次諒解,一點寬容,……文明其實是由細節(jié)構成的,一些屑小的細節(jié)都是禮儀,一些微不足道的暖意就是文明,
中國是世界公認的文明禮儀之邦,可現(xiàn)實又是怎樣的呢?“亂插隊,公共場合大聲喧嘩,隨地吐痰”,這些詞匯似乎成了中國的代名詞。單看學校內的不文明行為,便能夠用“比比皆是”來形容。然而,我們腳下的這片擁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禮儀發(fā)源之地,憑什么蒙受這樣的恥辱。要改變這種現(xiàn)狀,那我們該如何去做呢?
看看教學樓前棚變綠發(fā)臭的垃圾,走道上改得面目全非的名言,想想我們距離文明到底還有多遠?聽聽周圍同學的不雅語言,想想我們距離文明到底還有多遠?反思過后,我們該怎樣呢?是的,我們該努力了,努力做一個文明之人,少年強則國強,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正在理解著知識教育,更應當知書達理、舉止文明、談吐得體,提高道德素質、振興民族精神,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這樣才能學好知識,成為一個有道德修養(yǎng)和綜合素質的合格中學生,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如果說人生是樹,功績是果實,才能是枝干,而文明禮儀,是不起眼的樹葉,是那深扎地底的根須。想讓你的樹碩果累累,就應增強文明禮儀,從我做起,從細節(jié)做起!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請我們每一個人管住自我的嘴巴,不說粗痞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隨處涂鴉;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不亂踢門墻。
文明學校,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學校處處盛開!
校園禮儀宣傳語篇五
大家好!
在一個國家中個人是主體。對于個人來說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應該是具備文明素質,只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那么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
不久前,曾看到這樣一則報道,說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shù)是中國大陸的游客?!睘榇耍叫录悠驴疾斓囊晃恢袑W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辈恢蠹沂欠裼浀?,中央電視臺曾經報道,國慶節(jié)后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口香糖殘跡,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跡,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圣和莊嚴形成了強烈反差。
以上的兩個事例表明,文明其實是由細節(jié)構成的,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為可見文明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教室里、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面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臟話、粗話,隨意攀爬樹枝,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yǎng),文明習慣的養(yǎng)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xiàn)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wèi)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huán)境。相反,如果我們養(yǎng)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huán)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yōu)良的學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出優(yōu)良的學習氣氛?,F(xiàn)在,我們正處于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于人于己于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后才是成才,我們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fā)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記得一位名人曾說:德行的實現(xiàn)是由行為構成的,而不是由文字。無數(shù)事例表明,走向事業(yè)輝煌、開創(chuàng)成功人生的關鍵是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和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以什么樣的精神風貌,什么樣的思想品質和什么樣的道德水準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
南開大學校長在鏡子上寫了一句箴言:“面必爭,發(fā)必理,衣必整,鈕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裝。”作為一個中學生,我們必須明白自己的儀表起碼必須符合學校的氣氛和學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體的儀表,是對老師同學的一種尊重。
要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中學生。那么請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斗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我相信,經過我們全體師生共同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文明美好的校園。試想假如全國每一個校園都共同創(chuàng)建文明校園,那么我們民族的整體素質將大大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將會大大加強,祖國的未來一定是繁榮昌盛、燦爛輝煌!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清潔環(huán)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謝謝大家!
校園禮儀宣傳語篇六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素來是一個溫文爾雅,落落大方,見義勇為,謙恭禮讓的文明禮儀之邦。華夏兒女的舉手投足、音容笑貌,無不體現(xiàn)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yǎng)。荀子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蔽拿鞫Y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
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闭f的就是教師首先要教育學生要做一個真誠的人,而學生的學習也應該首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之人,學做社會中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
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也無不遺憾的發(fā)現(xiàn),在物質文明高度發(fā)展的今天,我國公民的文明素質卻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新華社10月7日報道了一則新聞:“十一”黃金周的第二天,新疆烏魯木齊市南山旅游景區(qū)出現(xiàn)80多名韓國游客集體撿垃圾的場面,其中包括30多名兒童。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在游覽途中看到景區(qū)垃圾遍地,便自發(fā)地組織起來清理垃圾,短短20分鐘,方圓近1公里的垃圾被清理得干干凈凈。在驅車將5個裝滿垃圾的紙箱送至垃圾站后,韓國游客才安心繼續(xù)游玩。參加集體撿垃圾的韓國游客柳仁圭說:“野外應該是一片凈土,但令人驚訝的是,這么漂亮的地方卻有很多垃圾?!?/p>
外國人到我們這兒來撿垃圾的事兒并非頭一遭:在咱們的城市街頭、園林景區(qū)以及長城上,都留下過外國人撿拾垃圾的身影。他們或是一人或是數(shù)人乃至數(shù)十人,為我們的環(huán)境保護充當“義工”。而我們國人亂扔垃圾,卻成了自然,因此即便到外地旅游,也照樣與陋習一路同行。前不久香港迪士尼樂園開幕,在迎客首日,內地游客在樂園的非吸煙區(qū)肆無忌憚吸煙,橫躺座椅、胡亂吐痰、隨意插隊,種。種陋習給迪士尼樂園留下了一曲不和諧的音符。再比如到國外旅游,中國游客大聲喧嘩,不排隊,不遵守公共秩序,沒有良好衛(wèi)生習慣等在國內已見怪不怪的陋習,在外國背景的反差下更凸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作為中國人,我們在對外賓撿垃圾的行為表達敬意的同時,也更應該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慚愧。中國有讓我們引以為驕傲的秀麗風光,更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然而秀麗風光今天仍在,美好禮儀卻被一些國人丟得差不多了。
再來看看我們身邊的孩子們吧。在優(yōu)越的物質生活條件下生長起來的獨生子女,在文明禮儀方面也存在著諸多的不文明的言行:在家庭中,長輩們重智力學習輕德育教育,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就行了,忽略了對孩子文明禮儀的教育,導致了他們對家人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不與父母溝通,不理解家長的辛苦,不珍惜家長的錢財,不分擔家庭的勞動,一味索取不知奉獻;在學校里,不聽從老師的教誨,說一些時髦的臟話,穿一些奇特的衣服,留著時尚的發(fā)型;不知道認真學習,在校園內大聲喧嘩,亂扔垃圾。這些行為直接影響同學們的健康成長,也影響了學校的形象。孔子云“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文明禮儀時刻提醒我們周圍還有別人的存在,我們的行為會相互影響,人與人之間應該建立一種現(xiàn)代化的文明和諧的人際關系。
其實,要想成為一名“講文明,樹新風”的時代青年并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只要我們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就能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還記得中央電視臺的一個公益廣告嗎?一個晨練的青年,一邊跑步鍛煉身體,一邊幫孩子拿下了不小心扔到了樹上的籃球,還把路邊的垃圾扔到了垃圾箱,還還幫助一位費力上坡的三輪車老人推車,早晨跑了一路,好事做了一路,快樂了別人也滿意了自己。
還有,10月25日,由新華網(wǎng)等單位舉辦的首屆“中國十大民間環(huán)保杰出人物”評選結果揭曉。當選者中有一個很特別的女孩。說她“特別”是因為她是當選者中年齡最小的一位,今年只有15歲;說她“特別”是因為她是一個只有兩個手指的女孩;說她特別是因為她用僅有的兩個小手指,從10歲到15歲的5年時間里,利用業(yè)余時間撿了6000多枚廢舊電池。她就是潘娜威,營口的一個中學生,是她以自己真誠的環(huán)保行為為遼寧爭得了惟一的“十杰”稱號。
還有美國汽車公司的巨頭——福特公司,它的總裁福特大學畢業(yè)后,去一家汽車公司應聘。和他一同應聘的三四個人都比他學歷高,當前幾個人面試之后,他覺得自己沒希望了。但既來之,則安之。他敲門走進了董事長辦公室,一進門,他發(fā)現(xiàn)地上有一張廢紙,便彎腰撿了起來,并順手扔進了紙簍里。然后才走到董事長的辦公桌前,說:“我是來應聘的福特?!倍麻L說:“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們錄用了?!备L伢@訝地說:“董事長,我覺得前幾位都比我好,你怎么把我錄用了?”董事長說:“福特先生,前面三位的確學歷比你高,且儀表堂堂,但是他們眼睛只能“看見”大事,而看不見小事。你的眼睛不僅看見了小事,而且你的文明行為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备L鼐瓦@樣進了這家公司,并成為了總裁,而且使美國汽車產業(yè)在世界占居鰲頭。
所以,同學們清除陋習需要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講文明語言,做文明學生,平時不講粗話、臟話;遵守校規(guī)校紀,不曠課、不遲到早退、不打架斗毆、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吐口香糖、不亂扔垃圾;儀表整潔大方,在校期間不化濃妝、不配戴首飾、不穿奇裝異服;尊敬師長,見了老師主動問好;團結同學,互幫互助;愛護花草樹木、公共設施,不在桌椅上亂涂亂畫;不進網(wǎng)吧,提倡文明上網(wǎng),科學上網(wǎng);不看不健康的書籍和錄像;生活儉樸,不比吃穿,不浪費糧食。在家尊敬長輩,孝敬父母,體諒父母工作辛苦,生活節(jié)儉。
社會的全面進步不僅體現(xiàn)在物質的充足、技術的先進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促進全社會成員健康人格的構建,需要重建禮儀,讓人們心靈相通,友好相處,在和諧的社會生活中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心靈上的滿足。這就需要我們在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禮儀基礎上,重建新的、體現(xiàn)時代要求的文明禮儀,讓中國在成為經濟強國的同時,也成為新世紀的“禮儀之邦”。
同學們,讓我們全校上下,攜起手來,讓文明禮儀之花開滿校園的每個角落,為把我校建設成為一流的現(xiàn)代化名校而不懈努力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