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fā)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總結(jié)方法。好的心得體會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zhì)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父與子讀書心得100字 父與子讀書心得體會篇一
人生的路上多了一個同伴,也多了一個摯友。父親從此再不孤獨,父子倆一同匆匆趕路,一同去走人生之路。這是一條或許曲折或許平坦的人生之路。當父親有了困難時,第一個想起的是兒子,當兒子有了困難時,第一個想起的就是自己的父親。兒子小時父親是他的呵護神,兒子大時父親是他的智囊和參謀;兒子小時是父親的開心果,兒子大時是父親的頂梁柱。
父親因為有了兒子,兒子因為有了父親可使兩人曲折的人生路程變得平坦,平坦的路程變得更加順暢,父親因此有了加力器,兒子有了航標燈。都說兒子是父親的未來希望,其實也是父親生命的延續(xù)。父親因為有了兒子,而充滿了對未來生活的希望,沒有了后顧之憂,兒子因為有了自己的父親,對未來生活更加自信,高高揚起生活的風帆。父親是兒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兒子做事的參謀,也是兒子遠行的后方;兒子是父親的未來,自己未竟的事業(yè)就在兒子身上。兒子需要父親照顧的時候,那是因為兒子還小,父親需要兒子照顧的時候,那是因為父親已老。
兒子小的時候,眼中的父親是天下最能的人,是英雄;等兒子長大了,眼中的父親總是那么傳統(tǒng),很保守。等兒子快老時,才發(fā)現(xiàn)原來父親是那么英明,自己有很多不如父親的地方。世俗的眼光總歸是世俗的眼光:三十歲之前看父敬子,而三十歲之后是看子敬父。父親有父親的優(yōu)勢,有經(jīng)驗,老道;兒子有兒子的優(yōu)點,有朝氣,創(chuàng)新。
父親的成功不一定是兒子的成功,而兒子的成功就是父親的成功,父親的最大成功就是有一個超過自己的兒子。每一個做父親的都是在自己父親的陪伴下,走完自己的前半生;而自己的后半生則是在自己的兒子陪伴子,這是一條永不間斷的人類繁衍的鏈條。家族是這樣發(fā)展,民族是這樣振興,人類是這樣生息。
兒子總是在父親的陪同下走好他的前半生,父親總是在兒子的陪同下走完他的后半生。當父親做成功了一件事,人們會說:“那是由于父親的經(jīng)驗豐富,”當兒子做成功了一件事情,人們還會說“那是由于后生可畏,年輕有為”。如果父親做失敗了一件事情,人們會說:“那是廉頗老矣?!比绻麅鹤幼鍪×艘患虑?,人們會說:“還太年輕,不成熟所至?!?/p>
人生的旅途總是要伴隨著成熟和稚嫩、歡樂和懊惱、成功和失敗,之所以這樣才使得人生更加神秘和豐富多彩。
其實,父與子原本就是一個人,兒子是父親的裂變,兒子是做父親沒有做完的事情的委托人。兒子會為有一個成功的父親而自豪,父親會為有一個成功的兒子而驕傲!
父與子讀書心得100字 父與子讀書心得體會篇二
這個夏天,我看了一本被稱為“德國幽默象征”的書它就是《父與子》。
這本書的作者原名是埃瑞克·奧賽爾。后改用筆名卜勞恩。這本書講述了父親與兒子的幽默故事,其實都是卡勞恩的真實寫照。
父親是一個禿著頭,長著大胡子,又十分愛孩子的父親,只是這些愛的方法有此特殊。比如《糟糕的作業(yè)》里兒子不會寫家庭作業(yè),父親幫他寫,結(jié)果事情敗露了,父親被老師k了一頓。
兒子則長著刺猬頭,又十分的調(diào)皮,不過他還是很愛爸爸,他有時候也常常耍小聰明,但也常常聰明反被聰明誤。比如,有一天子回家發(fā)現(xiàn)家里冒煙以為家里著火了,就端了一桶水滅火,結(jié)果子剛倒完水,父就拿著雪茄出來說:“我只是在抽雪茄?!?/p>
這本無字卻能帶給我們歡樂的書,也帶給我們一段感天動地的父子親情。
在漫畫《父與子》中,雖然父親和兒子的生活和平常人一樣,但是每一個平凡之處都充滿歡樂,包含溫情。
卜勞恩的漫畫熱愛生活,天性樂觀?!陡概c子》的幽默情節(jié)時時讓人忍俊不禁,父子的感情是美好的,掩卷深思,常常令人回味無窮。而且耐人尋味。
雖然父子倆性格有許多差異,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點:樂觀與愛。
比如:在圣誕節(jié)的前一天,兒子悄悄地把鋸拿走了,為了給父親一份秘密的圣誕禮物,不讓父親知道。還有在圣誕節(jié),父親送給兒子禮物,兒子也送給父親禮物,父親抱起兒子哭起來,這就是父子之間濃厚的愛。他們之間除了愛,還有積極樂觀的精神。比如:兒子的雪人被別人推倒了,父親看見兒子哭了,想了一個有趣的辦法,自己假扮雪人,待那個人擁自己的時候,趁他不注意踢了那人一腳,父親和兒子都忍不住笑了,而且笑得變了個樣子,把那個人嚇了一大跳,帽子都掉了,還坐在了地上。
父子并不完美,肥胖的父親有很多缺點,偶爾會誤解兒子,有時還會耍家長威風,但他善良有童心,樂于助人,充滿正義和幽默,體貼孩子,在兒子受委屈時,他會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為兒子出氣。
比如:一次父子與一位男人坐在一起,首先把父親的帽子拿下來捅了個窟窿,父親心疼極了,只見那個人又把兒子的氣球用煙頭給觸破了,兒子受了委屈哭了起來,父親看不慣,直接往那個人的下巴狠狠打了一拳,然后父子又安心地看報,那個人邊走邊哭邊瞟父子倆一眼。兒子有著所有小孩共有的天性聰明善良,有時會調(diào)皮惡作劇。比如:一次父親在看報,兒子在后面用一個蹺板往上面放了一個蘋果,只見兒子一拍蹺板,正中靶心,打在了父親禿禿的頭上。
而且,這個漫畫還暗暗揭示著另外一樣東西――這個漫畫的作者叫埃奧·卜勞恩,在卜勞思生活的那個年代德國正處于納粹時代,那時德國報刊極力嚴格,內(nèi)容枯燥無味,毫無生氣,而且它使人們在納粹恐怖的陰影下看到了一個明亮清澈的世界:沒有政治,也沒有戰(zhàn)爭,只有享受美好的生活。而且讓德國人民看到了曙光和光明。
無論在哪里都要有快樂,快樂從容是一種幸福,所以每個家庭都要有溫馨與幸福!
父與子讀書心得100字 父與子讀書心得體會篇三
媽媽給我買了一本《父與子》漫畫集。我很喜歡這本書,對它簡直是愛不釋手。
《父與子》這本書主要講的是爸爸與兒子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而作者把它們編成了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漫畫,讀來常常讓人捧腹大笑。
漫畫里的爸爸非常幽默搞笑,有時候像個小孩子,是兒子的“大朋友”。而我的爸爸卻嚴厲多了,時常一副皺著眉頭的樣子。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最愛自己的兒子。
《鍛煉成名手》是講爸爸和兒子天天在一起鍛煉,他們舉重、跳繩……最后,兒子居然把爸爸舉起來了。而我的爸爸也經(jīng)常陪我練習乒乓球、下圍棋。爸爸一直鼓勵我戰(zhàn)勝他,我也希望像漫畫中的兒子一樣把爸爸舉起來,超越他。
《這下足夠了》是講爸爸和兒子在河邊扔石子,但很快就沒有可扔的石子了,兒子玩得很不盡興。當天晚上,爸爸就用小推車裝了一大堆石子到河邊。第二天,兒子看見這么多的石子,高興極了。我也喜歡向水里扔石子,如果石子沒了,爸爸就會和我一起四處撿石子。平常很愛干凈的爸爸會去摳埋在土里的石子,弄得滿手的泥土。他的眼睛又很近視,找起來可費勁了。我感到爸爸真的很愛我。
《我們還缺少的晨報》是講爸爸發(fā)明了一種晨報,就是在報紙中間挖一個大圓洞,放上早餐的盤子和咖啡杯,這樣就可以不用扭頭地邊看報紙邊享用早餐了。我的爸爸也有很多奇思妙想,比如:像紙一樣可以折疊的電視機,可以傳送人的傳真機,發(fā)出各種香味的墨水……我真佩服他,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發(fā)明出很多有用的東西。
書里面這樣的小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我也想把我和爸爸在一起的趣事畫成一幅幅漫畫,告訴他“我也很愛你,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