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方案應該怎么去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輪椅的設計方案 輪椅設計調研篇一
尊敬的上級領導:
我叫吳致凌,是一名家住官塘鎮(zhèn)御屏山村十一組的農民。由于身患鼻咽癌,癌細胞轉移至下體,導致雙腿癱瘓,家境貧困,特向上級申請愛心輪椅。
我原本有一個十分普通而勤勞的家庭,主要收入來自務農,生活不富裕,但很安心。自從確診為鼻咽癌后,隨家人奔走四方尋醫(yī)救治,近乎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積蓄,效果卻不盡人意。而孩子們態(tài)度堅決,不肯放棄,找親友東湊西借,繼續(xù)醫(yī)治。然而,依然不見好轉,致使家中負債累累,變得更加一貧如洗,而今仍需藥物維持病情,本來拮據(jù)的家庭經濟更是雪上加霜,到了幾乎揭不開鍋的窘境,僅僅只能維持潦倒的日常生活。本人又雙腿癱瘓,行動不便,更成為家人的負擔。
特此我向上級領導申請愛心輪椅,可以略微自主行動,方便家人照看,減輕家人的壓力。希望能給予幫助與照顧!在此我十分的感謝!
申請人:
2012年1月12日
輪椅的設計方案 輪椅設計調研篇二
1 課題意義
聯(lián)合國發(fā)表報告指出:當二十一世紀上半葉到來時,全球人口將增加0.6倍,而老年人口將增加2.3倍,老年人【1】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上升到20%。也就是說,全世界人口老齡化進程正在加快,今后50年內,60歲以上的人口比例預計將會 翻一番。而我國是人口最多的國家,老齡化和殘疾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重大問 題,據(jù)老齡委統(tǒng)計結果顯示,目前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達到1.43億,超過 總人口的10%。而我國有殘疾人6000多萬,平均每5個家庭就有一個殘疾人12j。另一項調查顯示,2000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中有腿腳不便情況的人已接近2800萬。此外,根據(jù)中殘聯(lián)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目前我國肢體殘疾人接近900萬,其下 肢殘疾人為200萬左右。
隨著老年人和殘疾人的日益增多,服務需求將會日益增加。助老/助殘服務 機器人系列產品的研發(fā)有助于形成未來老年人和殘疾人生活的新模式和新概 念,并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重大社會服務問題,以及2015年實現(xiàn)我國“人人享 有康復服務”的國家戰(zhàn)略目標和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提供技術支撐。智能輪椅是助老/ 助殘服務機器人系列產品中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輪椅作為廣大老弱病殘人員 使用的輔助運動工具,隨著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的發(fā)展,智能輪椅【3j的研發(fā)也
必將成為一種趨勢。研究并開發(fā)實用的智能輪椅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1.1多模態(tài)智能輪椅
江西省焊接與自動化機器人重點實驗室研究的多模態(tài)智能輪椅包括手柄控 制,語音控制中可避障控制,自主避障控制三種模態(tài)。各模態(tài)之間即可相互獨 立,又可根據(jù)實際應用場合進行多模態(tài)融合。(1)手動控制
常規(guī)模態(tài),智能輪椅相當于普通的電動輪椅。此模態(tài)有兩種控制方式,手 柄控制和鍵盤控制。使用者即可通過手柄,也可通過小鍵盤操作輸出四路模擬 電壓,輪椅本身配有電機控制器,四路模擬電壓通過電機控制器產生直流電機 信號來控制直流電機,通過對直流電機的開環(huán)控制控制輪椅的前進、后退、加 第1章緒論
速、減速、左轉、右轉、停止等運動控制。(2)自主避障控制
本課題智能輪椅是基于超聲波傳感器技術基礎上的避障控制。由分布在輪 椅各個方向上的七組超聲波傳感器獲得障礙物信息,由單片機根據(jù)獲得的障礙 物信息做出相應的避障決策,使智能輪椅靈活避障。(3)語音控制模態(tài)可避障系統(tǒng)
智能輪椅語音控制系統(tǒng)是屬于一個擁有數(shù)個或十余個詞的小詞匯量的語音 識別控制系統(tǒng),使用者先進行自身的語音訓練,訓練好的語音模型保存在存儲 器中,當用戶選擇語音控制模態(tài)后,語音命令與存儲器中的語音模型進行相似 度對比,從而實現(xiàn)語音識別。進而實現(xiàn)語音控制。如果語音控制過程中出現(xiàn)障 礙物,播放“前方有障礙物,重新識別xxx。同時可以輸入其它語音控制命令。
二 國內外智能輪椅研究現(xiàn)狀
國外智能輪椅研究現(xiàn)狀
自1986年英國開始研制第一輛智能輪椅來,許多國家投入大量資金研究智 能輪椅,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wheelesley項目,法國vahm項目,德國烏爾姆 大學maid項目,西班牙siamo項目,加拿大aai公司tao項目,歐盟tide項目等。xxx年法國開始研究vahm項目,第一階段的智能輪椅由輪椅、pc48
6、超聲波傳感器、人機界面和一個可匹配用戶身體能力轉換的圖形屏幕組成,設置為手動、自動、半自動三種模式,手動時輪椅執(zhí)行用戶具體指令和行動任務:自動狀態(tài)時用戶只需選定目標,輪椅控制整個系統(tǒng),此模式需要高度的可靠性:半自動模式下用戶與輪椅分享控制。為了更好適應用戶需求,研究者在康復中心進行了一系列調查,得出結論:系統(tǒng)必須是多功能的,不僅應適應殘障人士的生理和認知能力,也應適應環(huán)境的結構和形態(tài)。在此基礎上,經改進研制出第二代產品,相對于第一代產品,其功能更豐富,面向用戶范圍更廣,性價比更好,改良了大量控制。德國烏爾姆大學在一個商業(yè)輪椅基礎上研制了輪椅機器人maid,在烏爾姆市中心車站的客流高峰期及1998年漢諾威工業(yè)商品博覽會的展覽大廳環(huán)境中進行了實地現(xiàn)場表演。該輪椅機器人在公共場所有大量乘客的擁擠環(huán)境中,通過了超過36小時的考驗,能夠自動口!別和判斷出行駛的前方是否有行人擋路,或是否可能出現(xiàn)行駛不通的情況,自動采取繞行動作,它甚至還能夠提醒擋路的行人讓開道路。根據(jù)航行的環(huán)境不同,機器運行模式分為:nan(狹窄區(qū)域航行)和wan(寬區(qū)域航行),大大增加了航行準確率。此項目得到德國科學技術部的財政支持,據(jù)計劃,這種智能輪椅將于兩年后『f式面世,價格會比普通電動輪椅高出約50%。同本北海道工業(yè)設計學院的研究人員研制出一種不爿j人工操作的聲控輪 椅。研究人員將ut感應語占聲響的晶片,裝置在輪椅的控制機關內,在使用者 對著麥克風講出要求后,感應系統(tǒng)便會依照要求啟動運作,除了可向前后左右 和快慢行走外,椅背還可向后傾,方便使用者休息。 國內智能輪椅研究現(xiàn)狀
輪椅的設計方案 輪椅設計調研篇三
輪椅進化史
關于輪椅在中國的歷史,可以溯源到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發(fā)明的運輸工具“木牛流馬”,就是一種帶輪子的手推車,相傳建興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諸葛亮在北伐時使用了這種工具,其載重量為“一歲糧”,大約四百斤以上,可為蜀國十萬大軍馱運糧食。
1921年,時年39歲的政壇新秀xxx·羅斯福在坎波貝洛島度假時患上了脊髓
灰質炎,讓這位未來美國總統(tǒng)的左腿殘疾,必須借助輪椅行動?!度龂尽な裰尽ぶT葛亮傳》中寫道:“亮性長于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彼未叱芯幾恕妒挛锛o原》,專記事物原始之屬,里面也將這種手推車之功歸于諸葛亮。在近現(xiàn)代交通運輸工具普及之前,這是一種輕便的運物、載人工具,特別是在北方,幾乎與毛驢起同樣的作用。手推車的出現(xiàn)與后來輪椅的改進有很大關系。
在中國南北朝時期(公元525年)的石棺上雕刻有帶輪子的椅子,被認為是關于
輪椅最古老的記錄。
在日本早期的一些繪畫作品中可以看到木制輪椅的樣子,看起來就像一個可供人
乘坐的推車,車輪也很小。
在美國南北戰(zhàn)爭期間,出現(xiàn)了藤制的輕型輪椅,配合金屬輪子使用。
1914年,ibm的前身,一家電腦制表記錄公司雇用了一位坐輪椅的女性,這是
他們第一位殘疾雇員。
輪椅的設計早已超出了為人類服務的范疇,貓、狗、豬甚至烏龜都有了靠專門
設計的輪椅恢復自由的范例。
世界公認的輪椅歷史中,最早的記錄有兩個,一個是在中國南北朝時期(公元525年)的石棺上,石棺上雕刻有帶輪子的椅子;另一個是在古希臘的花瓶上描繪了類似的東西,年代和中國差不多。
歐洲關于輪椅最早的正式記載是中世紀的獨輪推車,這種車需要他人推動,比較接近當代護理型的輪椅。公元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因為患中風,命令工匠制作了一臺輪椅,這臺輪椅用木料制成,非常笨重不便,但是對當時的肢殘者出行來說,已經是很好的工具了。
在歐洲、日本早期的一些繪畫作品中,可以看到木制輪椅的樣子,看起來就像一個可供人乘坐的推車,車輪也很小,當時的人們大概還沒想到“手動輪椅”這回事,車輪只是為了被人推動時可以滑動而存在。
大約在18世紀,世界上出現(xiàn)了接近現(xiàn)代造型設計的輪椅,由兩個大大的木質前輪與后面單一小輪,中間配上一張有著扶手的椅子組成。
1955年7月30日,位于英國埃爾茲伯里的曼德維爾醫(yī)院里,輪椅射擊比賽正在舉
戰(zhàn)爭造成傷殘推動輪椅發(fā)展
1861年4月12日,美國南北戰(zhàn)爭爆發(fā),這是工業(yè)革命后世界范圍內的第一次大規(guī)模戰(zhàn)爭,在此期間確立了戰(zhàn)術、戰(zhàn)略思想、戰(zhàn)地醫(yī)療等現(xiàn)代戰(zhàn)爭的標準。參戰(zhàn)的350萬人中絕大多數(shù)為志愿兵,戰(zhàn)爭直到1865年4月9日才結束,造成75萬士兵死亡,40萬士兵傷殘。在南北戰(zhàn)爭期間,出現(xiàn)了藤制的輕型輪椅,配合金屬輪子使用。
1887年,輪椅被引入美國大西洋城,殘疾游客可以租用輪椅在木板路上行動,那時候不少身體健全的人覺得新鮮也租用輪椅,讓人推著走,覺得是一種享受。這種輪椅延續(xù)至今,現(xiàn)在很多游客到大西洋城游覽,也會選擇花費25美金嘗試這種輪椅,可以邊逛邊欣賞美景。
運動型輪椅給予殘疾人參與運動的可能性,可以在競技場上一展英姿。(攝影 張
和勇)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這場戰(zhàn)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zhàn)爭之一。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zhàn),1000多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一戰(zhàn)之后,美國為傷患提供的輪椅重約50磅,英國則發(fā)展出手搖式的三輪輪椅,不久之后在上面加上動力驅動裝置。現(xiàn)代意義的折合輪椅出現(xiàn)在1932年,美國人赫伯特(hebert everest)由于礦難損傷了背部,而導致癱瘓,他與他的朋友哈利(harry jennings)發(fā)明出第一部現(xiàn)代的可折式輪椅,并且創(chuàng)立了e&j公司。當時的e&j輪椅骨架由航空金屬管材構成,配上帆布座椅。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從1939年9月1日持續(xù)到1945年9月2日,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個國家和地區(qū)、20億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戰(zhàn)爭,作戰(zhàn)區(qū)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戰(zhàn)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余萬人。在二戰(zhàn)的后期,美國開始大量配給傷兵18寸鉻鋼材質的e&j輪椅,但是,當時尚無輪椅尺寸需因人而異的觀念。
為了幫助二戰(zhàn)傷殘老兵出行,加拿大發(fā)明家喬治·克萊因(george klein)和他的工程師團隊發(fā)明了第一臺電動輪椅,克萊因因為自己的杰出發(fā)明,載入了加拿大科學和工程名人堂。
為了幫助二戰(zhàn)傷殘老兵出行,加拿大發(fā)明家喬治·克萊因(george klein)和他的工程師團隊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臺電動輪椅。
坐輪椅也能參與競技
1948年7月28日,第14屆倫敦奧運會開幕。來自59個國家的4062名運動員在倫敦相聚。這場因為二戰(zhàn)中斷了12年才舉行的運動會,讓飽經戰(zhàn)爭的人們,看到和平的歸來。就在同一天,距離倫敦不遠的一座小村莊——斯托克·曼德維爾,寧靜的鄉(xiāng)間醫(yī)院草坪上,一場專為脊髓傷殘的老兵組織的射箭比賽也拉開帷幕。
14名男性和2名女性截癱患者參加了這次比賽,盡管身體依舊“囚禁”于輪椅之中,但他們神情自若,昂首挺胸,拉弓,射箭,圍觀的人們笑著,繼而以一種崇敬的目光望著這些表演者,他們大多以前都臥床不起,而今不僅基本恢復自理,還能拉弓射箭了——這項運動,常人都難以駕馭。
一位年過半百的男醫(yī)生佇立角落,注視著這一切,這位名叫路德維格·古特曼(ludwig guttmann)的神經外科醫(yī)生,首次將體育運動引入殘疾人康復治療,被公認為是“現(xiàn)代殘疾人運動之父”,這場由他組織的輪椅射箭比賽,也被世人視為國際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雛形。
1964年的東京奧運,首度出現(xiàn)“殘障奧運”這個名詞。同時,在這一次殘奧會上,輪椅競速首次成為比賽項目,男、女選手都可以參加60米競速比賽。此后,輪椅競速成為殘疾人體育運動中令人振奮的比賽項目,同時也提高了大眾對于輪椅選手的關注。
1975年,鮑勃·海爾(bob hall)成為以輪椅完成馬拉松競賽的第一人。
1981年國際殘疾人年發(fā)行的一枚郵票上,一位殘疾藝術家坐在輪椅上用嘴繪畫。
2000年悉尼殘奧會紀念郵票中湯加王國選手用競技輪椅參加比賽的場景。在輪椅競速比賽中,運動員必須使用特制的輪椅在田徑跑道上進行比賽,競速輪椅至少必須有兩個大輪子和一個小輪子,包括充氣輪胎在內大輪子直徑最大不得超過70厘米,小輪子直徑最大不得超過50厘米,為了使輪椅不易翻車,競速輪椅的后兩輪必須呈八字形,此外,輪椅椅子的主體距離地面的最大高度不得超過50厘米。不允許有任何用于驅動輪椅的機械裝置或杠桿,只能靠運動員驅動輪子或轉動搖把前進。
寶馬公司曾為殘奧會美國運動員設計了一種特殊競速輪椅,速度非常快,采用了非常牢固的地盤、先進的空氣動力學技術和別具一格的外形。寶馬公司甚至還改進了運動員手套設計。通常,手套都是運動員自己配置,但在這套輪椅重,手套都是經過3d打印的。
隨著競技的需求,輪椅的設計朝著強調其功能性、舒適性、耐用性與外觀酷炫發(fā)展,科技含量越來越高。從古到今,輪椅從最初的“讓殘疾人能在他人的幫助下走出家門”到“殘疾人能自己走出家門”,再到可以升高、爬樓、越過草地、飛速奔跑……的高科技輪椅,輪椅從一種彌補人類肢體功能缺陷的工具,實現(xiàn)了對人類行動能力的提高和超越。
輪椅的設計方案 輪椅設計調研篇四
電動輪椅調研報告
姓名:胡偉
2016年10月
一、輪椅產品概述
本產品項目為電動輪椅,目前在市場上該類產品比較多,所以此次產品的突破性必將較大。主要從它的工作原理以及外觀造型和目前在電動輪椅方面解決一些非傳統(tǒng)應用方面進行。所以本產品圍繞這三個方面著手調研及分析。
電動輪椅是以蓄電池、鋰電池等電能作為輔助能源,具有兩個主動車輪,兩個或四個被動輪,能實現(xiàn)殘疾人電動或電助動功能的特種輪椅。
二、市場調查部分
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xiàn)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shù))達137462萬人,其中,男性人口70414萬人,女性人口67048萬人,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3366萬人。城鎮(zhèn)常住人口77116萬人,鄉(xiāng)村常住人口60346萬人,城鎮(zhèn)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為。[1-2]
中國大陸137462萬人(2015),臺灣人口約2350萬,香港724萬(2014),澳門63萬(2014)。中國人口總數(shù)約億
1990年代,隨著計劃生育工作的不斷加強,中國的生育率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由于人口結構的原因,中國人口總量仍在繼續(xù)增長,但占世界比例逐年降低,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目前中國大陸人口約億,占世界的19%,但出生人口僅占世界出生人口的12%。聯(lián)合國根據(jù)現(xiàn)有生育率預測,未來中國人口將持續(xù)下降,到2100年下降到世界人口的。
年齡結構
0-15歲: (22,288萬人)(2012年度)15-65歲: (100,404萬人)(2012年度)其中65歲或以上:(12,715萬人)(2012年度)2012年國家xxx統(tǒng)計:居住在城鎮(zhèn)的人口為71,182萬人,占;居住在鄉(xiāng)村的人口為64,222萬人,占。
全國人口中,0-14歲人口為222459737人,占;15-59歲人口為939616410人,占;60歲及以上人口為177648705人,占,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18831709人,占。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個百分點,15-59歲人口的比重上升個百分點。
2015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從年齡構成看,16周歲以上至60周歲以下(不含60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91096萬人,比上年末減少487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60周歲及以上人口22200萬人,占總人口的;65周歲及以上人口14386萬人,占總人口的。[ 中國人口健康素質仍然不高。每年出生缺陷發(fā)生率為4-6%,約100萬例。數(shù)以千萬計的地方病患者和殘疾人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根據(jù)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數(shù)據(jù)推算,全國各類殘疾人的總數(shù)為8296萬人。按照國家xxx公布的2005年末全國人口數(shù),推算出本次調查時點的我國總人口數(shù)為130948萬人,據(jù)此得到2006年4月1日我國殘疾人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為。各類殘疾人的人數(shù)及各占殘疾人總人數(shù)的比重分別是:視力殘疾1233萬人,占;聽力殘疾2004萬人,占;言語殘疾127萬人,占;肢體殘疾2412萬人,占;智力殘疾554萬人,占;精神殘疾614萬人,占;多重殘疾1352萬人,占。全國殘疾人口中,殘疾等級為一、二級的重度殘疾人為2457萬人,占%;殘疾等級為三、四級的中度和輕度殘疾人為5839萬人,占%。
根據(jù)xxxxxxxxx公室2006年12月在北京發(fā)布的《中國老齡事業(yè)的發(fā)展》報告提供的數(shù)據(jù),2005年底,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近億,占總人口的比例達11%。世界上60歲以上人口超過1億的只有中國?,F(xiàn)在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每年以3%的速度遞增。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中,有相當一部分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在疾病治療和康復過程中,都需要借助使用輪椅。另據(jù)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數(shù)據(jù)推算,全國各類殘疾人的總數(shù)為8296萬人。其中肢體殘疾2412萬人,占;多重殘疾1352萬人,占。在肢體殘疾和多重殘疾的群體中,有相當一部分在生活、工作中,在治療疾病和康復訓練中,也需要使用輪椅。如今,隨著老年群體病人的增加,輪椅的社會需求總量逐年增長,這給輪椅行業(yè)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三、電動輪椅整體的構造
我們知道,電動輪椅是以蓄電池、鋰電池作為輔助能源,一般采用雙電機驅動,一個控制器,具有兩個主動車輪,兩個或四個被動輪及其他輔助設施,根據(jù)不同需求,功能也有相應調整,控制器、電動機等也相應復雜。以實現(xiàn)殘疾人自主行駛功能的特種輪椅.它雖然具有普通輪椅的外表特征.但主要的是他是在普通輪椅的基礎上.安裝了電機.控制器.蓄電池.等操作部件的.機電一體化的殘疾人交通工具。不同種類的車,其功能形式、電池置放位置、控制器形式等有所不同。
我國現(xiàn)已有100家以上的普通輪椅生產企業(yè),2012年年產量為243萬臺左右,同比增長。國內約有60家以上的電動輪椅生產廠商,電動輪椅(含輪椅式電動代步車)的產量約占輪椅總產量10~20%,而具有室內外通用特點的真正意義上的電動輪椅產品只占電動輪椅產品總產量的 10%,2012年國內電動輪椅產量約為萬臺。由于目前國內電動輪椅消費市場尚未成熟,很多國內生產商產品主要出口,主要出口地是北美、歐洲和東南亞等地區(qū)。到十二五末,即2015年中國整個醫(yī)療儀器與設備市場預計將翻一番,達到537億美元,中國醫(yī)療器械行業(yè)復合增長率將維持在20%至30%,行業(yè)發(fā)展?jié)摿薮蟆?/p>
四、市場數(shù)據(jù)
2013 年 1-12 月電動輪椅的主要出口國家 / 地區(qū)分布(如表1)。表示中國的輪椅在世界出口量很大。而且歐洲的進口量很大。表示歐洲國家使用輪椅的人數(shù)較多。
表一 出口分布表
表二為中國市場供應分布,浙江和廣東省是輪椅制作的主要省份。表面中國南方的輪椅制作業(yè)比較發(fā)達。
表二中國供應商分布 表三為海外買家的分布表。歐洲為買入最多的市場。但是南美的市場也有很大的潛力。
表三海外買家分布
中國市場輪椅銷售價格與市場占有率關系的表。市場上3000~4000左右的電動輪椅使用率較高。中國人喜歡使用的高性價比的價格便宜的產品,中低端產品市場占有率比較高。
五、市場電動輪椅種類劃分
1、電動輪椅的種類 (1)按是否有折疊結構分類 1.可折疊電動輪椅
此輪椅可簡單折疊,使之可以放入車內,方便運輸
2.不可折疊電動輪椅
(2)按功能結構分類 1.基本功能電動輪椅
2.功能添加電動輪椅
(3)按自動化程度分類 1.普通電動輪椅 2.智能輪椅
坐在輪椅上,不用手來主導,腦子“想一想”就可以讓輪椅自由行駛,用意念實現(xiàn)文字輸入的電腦,下雨天想關窗戶,只需要輕松動手按個鍵的智能系統(tǒng)。
六、總結未來電動輪椅
輪椅的設計方案 輪椅設計調研篇五
;xxxxx醫(yī)院關于給住院行走不便病人提供輪椅的函
省殘疾人康復指導中心:
我院系xx省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直屬醫(yī)療機構,擔負著全省精神衛(wèi)生的預防、醫(yī)療、康復、教學、科研、心理咨詢、戒毒治療,精神疾病司法鑒定、勞動能力鑒定、精神殘疾鑒定以及對全省各市縣精神衛(wèi)生防治機構的技術指導等任務。是xx省精神衛(wèi)生研究所xx研究基地、xx醫(yī)學院教學醫(yī)院、xx省智力精神及重度殘疾人托養(yǎng)服務中心等。
我院住院病人中,行走不便的病人較多,為方便這些病人活動和送檢,需要輪椅x張。特向貴中心提出申請,請給予批準。
xxxx醫(yī)院
2016年11月30日
輪椅的設計方案 輪椅設計調研篇六
殘疾人輪椅申請書
【篇1:輪椅申請(1)】
愛心輪椅受助人申請表
本人承諾上述信息屬實,并同意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通過合法途徑向社會公布本人申請信息,接受社會監(jiān)督。
受助人簽名:
愛心輪椅申請表填寫須知
第一條 愛心輪椅是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慈愛基金發(fā)起實施,旨在為困難家庭下肢殘疾人免費提供輪椅,提高生活質量,改善生活條件。
第二條 救助對象:貧困家庭下肢殘疾人,計劃生育家庭優(yōu)先考慮;貧困家庭以項目實施地區(qū)貧困標準界定。
第三條 申請人填寫愛心輪椅申請表,提供殘疾人證或醫(yī)學殘疾證明,并附生活近照一張。
第四條 救助程序:
1、申請人將申請資料及附件提交當?shù)乜h級計劃生育協(xié)會進行審核。
【篇2:輪椅申請表】
附件2
臺北曹仲植基金會
輪椅個人申請表(表一)
對無償捐贈一半,推行助殘扶殘大家一起來的行善風氣。2、本表提供給首次申請輪椅的殘疾人填寫,申請者務必將殘疾證正面及居民證正面影本貼在方格內,以確認身分。資料不確實、不完整,恕無法辦理。
3、申請表填妥后,交由村(居)民委員會主任及殘疾人聯(lián)合會承辦人初審蓋章,并由當?shù)嘏_灣事務辦公室復審簽章,本表方才完整。 4、輪椅個人申請表在各單位審核后,由殘聯(lián)會收齊寄予本會存查。5、本表格請殘疾人聯(lián)合會視需要自行影印發(fā)用。
地區(qū): 省
申請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3
申請手推家用四輪療養(yǎng)輪椅總名冊(表二)
申請單位:
臺北曹仲植基金會
制表日期: 2010年
月 日
【篇3:愛心輪椅申請書】
愛心輪椅申請
尊敬的上級領導:
我叫吳致凌,是一名家住官塘鎮(zhèn)御屏山村十一組的農民。由于身患鼻咽癌,癌細胞轉移至下體,導致雙腿癱瘓,家境貧困,特向上級申請愛心輪椅。
我原本有一個十分普通而勤勞的家庭,主要收入來自務農,生活不富裕,但很安心。自從確診為鼻咽癌后,隨家人奔走四方尋醫(yī)救治,近乎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積蓄,效果卻不盡人意。而孩子們態(tài)度堅決,不肯放棄,找親友東湊西借,繼續(xù)醫(yī)治。然而,依然不見好轉,致使家中負債累累,變得更加一貧如洗,而今仍需藥物維持病情,本來拮據(jù)的家庭經濟更是雪上加霜,到了幾乎揭不開鍋的窘境,僅僅只能維持潦倒的日常生活。本人又雙腿癱瘓,行動不便,更成為家人的負擔。
特此我向上級領導申請愛心輪椅,可以略微自主行動,方便家人照看,減輕家人的壓力。希望能給予幫助與照顧!在此我十分的感謝!
申請人:
2012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