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充氣雨衣》教案三維目標 充氣雨衣教學反思篇一
1、會認14個生字。
2、學習默讀課文,粗知故事大意。
3、想生活中還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進。
讀準字音,流利地讀文。
從小林的“看、想、做”中,感悟他遇事用心思考,不斷實踐的好品質(zhì)。
1、識字卡片。
2、錄音機、磁帶。
3、普通雨衣和充氣雨衣圖片及教學課件。
2課時。
1、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小事切入,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積極性。
2、感知課文,學習生字
學生自由讀課文:
畫出不認識的字,讀準字音
1、分組討論,交流識字方法。
2、識字游戲:
針對學生年齡特點,把游戲融入課堂,增強了識字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識字質(zhì)量??刹扇∪缦路绞剑洪_火車輪流讀、小老師領(lǐng)讀、抽字卡快速讀等。
3、再讀課文。
(1)通過識字練習,能把句子讀通順,準確。
(2)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3)交流感知課文內(nèi)容
4、朗讀課文
16、充氣雨衣
看──雨水流到褲腿上
↓
想──改雨衣
↓
做──鐵絲圈氣囊
↓
受到大家稱贊
1、復習生字:
采用新穎多變的方式,增強娛樂性,活躍課堂氣氛。
2、讀句子:
朗讀寫小林發(fā)明充氣雨衣靈感的句子,達到準確、流利。
1、默讀課文:
思考:1、小林遇到幾次難題,都是怎樣解決的?
2、在課文中找出描寫小林“看、想、做”的內(nèi)容的語句,畫一畫、讀一讀,體會一下小作者的情感。如“想”的句子應注意略帶思考的語氣;“做”中體驗發(fā)明過程的苦惱和快樂。找同學讀,個別處可教師范讀。
3、說一說你佩服小林嗎?為什么?
抓住重點,突出教學,既節(jié)省時間,又提高教學效率,學生能深刻感悟到小林的好品質(zhì)好奇心。
4、學生按照小林“看、想、做”的發(fā)明順序,用自己的話說說發(fā)明的過程。
5、朗讀并能簡單復述課文:
指名讀,同桌監(jiān)督讀,分段輪流讀。還可進行評價??勺栽u、互評、師評。能復述課文抓住重點語句。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想告訴大家什么?知道了什么?
2、你喜歡小林嗎?為什么?
3、找出你喜歡的語句讀出來給大家聽。
4、延伸
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你愿意和小林一樣也做一個愛動腦筋的發(fā)明家,為方便人們而善于思考嗎?
《充氣雨衣》教案三維目標 充氣雨衣教學反思篇二
1、會認14個生字。
2、學習默讀課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3、想想生活中還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進。
一、導入
同學們,下雨時,看到你們穿著五彩繽紛的雨衣在雨中嬉戲真像一幅美麗的畫。不過,美中的足的是,雨水總是會順著雨衣的下擺流到褲腿上。你們想過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嗎?有一個叫小林的孩子,就動腦動手想了一個好辦法。
二、識字
1、自主識字、讀中識字:
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請教教材中的“小魚兒”,如果“小魚兒”不能告訴你,就去請教“字典老師”。
2、合作識字、游戲識字:
⑴ 互做監(jiān)督員:倆人合作,一人讀一自然段,互相監(jiān)督字音是否讀準,互相幫助正音。
⑵ “開火車”全班輪讀生字。
⑶ “悄悄話”。同桌倆人合作,一人指字,另一個人悄悄讀給對方聽。
⑷ “接力賽”。四人一組,第一個同學說出一個字的某方面特點,第二個同學在字卡中快速找出,并大聲讀出來。第三個同學說出或讀出在課文中的詞句。第四個同學再用這個字組一兩個詞語。
3、指名分段讀課文。
一、導入
1、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充氣雨衣,請小朋友們跟老師寫課題,齊讀課題,小朋友們讀了它以后有什么問題嗎?
2、通讀全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引讀:
⑴ 下午放學的時候,隨著一聲春雷,下起了大雨……小林的雨衣──
⑵ 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
⑶ 怎樣才能解決這個難題呢?自由朗讀第四、五自然段。
⑷ 在兒童用品展覽會上,──
二、質(zhì)疑解難,探究學習
1、默讀課文,畫出不明白的'地方。
2、開火車接讀課文。(思考:讀了課文后知道了什么?想說什么?)
3、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隨機播放課件。
課件演示:
普通雨衣→旋轉(zhuǎn)起來的裙子→塑料救生圈→充氣雨衣
4、小結(jié):小林遇到難題肯動腦筋,善于觀察,想辦法解決問題,真了不起。
5、思考、討論:
⑴ 你還有比小林更好的辦法嗎?
⑵ 怎樣才能使設想變?yōu)楝F(xiàn)實?
三、朗讀品味,表達情感
1、畫出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反復練讀。
2、組內(nèi)賽讀。
3、出示課件(小孩子穿著充氣雨衣),指導朗讀。
漂亮、實用的充氣雨衣穿在身上,可真神氣!讓我們一起來夸夸小林吧!
四、想象創(chuàng)新,激勵延伸
1、你們一定也想成為小小發(fā)明家,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思考、討論、交流)
2、同學們,只要你們善于觀察,勤于思考,親自動手實踐,一定會成為了不起的發(fā)明家。老師等著使用你們發(fā)明的新產(chǎn)品,相信這一天一定會到來!
五、課后實踐,勞動體驗
動手做做,改進一下你認為不太好用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品。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要讓學生自己默讀,再交流一下,看看他們是否已粗知大意。然后引導他們想一想或討論討論: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鼓勵學生像小林那樣,多動腦筋,動手做做看。
《充氣雨衣》教案三維目標 充氣雨衣教學反思篇三
1、正確流利的朗讀并理解課文。
2、認識本課14個生字。
3、培養(yǎng)同學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和動口、動手的能力。
通過師生一起談論“芝麻開門”激起同學的求知欲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教學。
1、出示課文。
2、讓同學自由讀課文,先要求同學讀通每段,再讀通全文,初步感知課文。
3、糾正發(fā)音錯誤,如:“膝、縫、假”。
4、在同學能正確閱讀課文后,反復出示文中需要會認的字、詞,使同學在讀中正音、記形。
1、以合作小組讀課文。
2、同組內(nèi)相互提問,完成自身能解決的問題。
3、全班交流有疑問的內(nèi)容,教師給予適當引導。
4、口語訓練:“假如你見到了小林,會對他說些什么?”
1、想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進。
2、局部同學交流自身的創(chuàng)新設想。
把課上自身的設想動手做一做,我們將在班內(nèi)隨時進行展覽,評出“小發(fā)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