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黻P于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心得體會篇一
通過課題組的教學活動,我對群文閱讀這一課型有了更多的認識,歸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從字面上看,似乎群文閱讀就是一組文章加以閱讀,其實不然。將一組文章放在一起,是件容易的事。我們根據一個主題,從課外拉進幾篇文章,進行組合式閱讀,這不能稱之為群文閱讀。如果只是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將組合進來的文章進行一番瀏覽,也是不能稱之為群文閱讀。群文閱讀是圍繞一個議題,有需要的將一組文章引進課堂,進行有針對性的閱讀,以實現教學目標為宗旨的有效閱讀。這就需要我們將一組課文,作為一個平臺,讓學生在這個平臺上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實現語文能力的提升。
“一節(jié)課里讀一群文章”,意味著老師不可能很深很細很透地去講析文章,不可能在這有限時間里面面俱到,要學會有所放棄。這就需要我們合理使用重點閱讀、比較閱讀、勾連統(tǒng)整等閱讀策略,需要我們培養(yǎng)學生跳讀、瀏覽、略讀等閱讀方法。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利用課前細讀,課上略讀,重點精讀,其余瀏覽的方式,讓學生在文中勾畫、批注的方法突破重難點,最后,讓學生在表格的填寫與分析中達成教學目標。
當數量較多的文章組合在一起,呈現在學生面前的時候,容易造成閱讀的膚淺化與浮躁化。如果執(zhí)教老師不善于引導學生在核心目標上駐足停留、深入探究,則會讓學生疲于瀏覽文章故事情節(jié),忽略核心目標的達成,長此以往不僅學生的語文能力得不到提升,更會讓學生在閱讀中抓不到重點,讀不出文章的獨特之處。因此,在課中讓學生查找設置懸念的地方,通過分析、比較,讓學生說說這些語段在文中有何表達效果。
閱讀是一輩子的事情,是一種長期的沒有終點與止境的“自我教育”。因此,我們應該上好閱讀課,給學生一把打開閱讀之門的鑰匙。愛上閱讀課,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一種愉悅,一種享受,一種境界。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心得體會篇二
今天我上的這節(jié)課是一節(jié)群文閱讀課《感動》。對我來說,群文閱讀活動本身就是一種挑戰(zhàn),因為這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教學方式,沒有明確的、具體的教學模式……但隨著課改的深入,隨著“得語文者得天下”理念的深入,我強烈的認識到:豐富孩子們的閱讀量、讓孩子們感受閱讀的樂趣,學會閱讀,進而愛上閱讀是一門讓孩子終生受益的課程。
那么究竟上什么題材的群文閱讀呢?思前想后,結合語文課剛剛結束的第四單元,我選擇了《感動》這個主題。
圍繞主題,我定下了學習目標:
1.通過入情入境地讀、設身處地地想,使學生懂得表達情感的方法雖然各不相同,但是有著具體內容的真情實感具有超凡的感染人的力量。
2.分享學生同步閱讀的學習感受、學習方法等,為學生有效同步閱讀奠定基礎。
根據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我設計了五個環(huán)節(jié):一、談話導課;二、課文回顧;三、閱讀概述;四、精彩片段賞析;五、拓展延伸。總的來說,本節(jié)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很清楚,孩子們也很喜歡這樣的閱讀教學活動,思維很活躍,在閱讀與交流中激發(fā)了閱讀興趣,提高了聽、說、讀、寫的能力,基本達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
不過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如課前閱讀不夠深入,學生在交流過程中主題把握的不太到位,語言表達能力不強等。但群文閱讀教學作為新事物融入到小學語文課堂需要一定的過程,今后的群文閱讀教學我會進一步思考:我們的教學設計如何兼顧學習能力強和學習能力較弱的孩子?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高效閱讀?這些都有待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去探索、去總結。
總之,閱讀是伴著成長閱讀的,是一種長期的沒有終點與止境的自我學習,自我教育。因此,引導學生好好閱讀,給學生一把打開閱讀之門的鑰匙,學生終將受益一生。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心得體會篇三
在二小跟期間,我有幸參加了二小組織的關于群文閱讀的教學觀摩研討活動。聆聽了由xx等六位老師為我們展示了六節(jié)非常精彩的有關群文閱讀的課堂教學及xx老師為大家呈現的精彩的講座《走在群文閱讀的路上》。讓我開始對“群文閱讀”有了全新的認識,也愈加喜歡。其實,群文閱讀和教科書的講讀教學,各有各的優(yōu)勢。講讀教學猶如走馬看花,不匆忙,一課一得,既得意又得言,夯得很實。群文閱讀就好比跑馬看花,速度快,幾下就能在比較中就提取出信息、分辨出信息,提高思考力,辨別力和欣賞力。盡管“群文閱讀”不像一篇課文教學那樣,能讓孩子對朗讀、字詞句練習、文章思想的把握等掌握的那么精細,可孩子通過“群文閱讀”可以在短時間內接觸到多篇優(yōu)美的文本,而且這些文本或議題相同,或表達方式相同,或情感抒發(fā)相同,可以讓孩子們在多文本中去發(fā)現、去探究、去總結,可以讓孩子從中獲得自己的理解和認識,得到海量的知識信息。兩個各有優(yōu)勢。我們要兩條腿走路,必要的改進我們的閱讀教學,包括實現結構性地閱讀。為了和孩子們一起踏上課外閱讀的快車,攜手感悟更加多彩的世界。我也嘗試一下群文閱讀教學。
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1、學會自主閱讀課外教材,學會讀書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
2、初步學會默讀,幫助學生提高閱讀速度,使其盡快適應中年級的語文閱讀學習。
3、通過學習《好脾氣和壞脾氣姑娘》、《城里老鼠和鄉(xiāng)下老鼠》、《驕傲的孔雀和謙虛的伙伴》三個故事,讓學生懂得分清好壞,是非對錯,能做好脾氣姑娘這一類的人。
根據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我設計了五個環(huán)節(jié):一、以課前小游戲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注意力轉移,投入課堂學習中。二、通過先“扶”后“放”欣賞三篇故事,先讓學生聽第一個故事,引出故事里面的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揭示出議題《故事里面的“正反”》,再以故事里面的“正反”人物為主線,讓學生瀏覽故事,畫出重要詞句,填寫表格。再讓學生交流,并演一演。通過讀、說、演在教師“扶”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故事里的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最后放手讓孩子們自己找出第三個故事中的正反人物,說出其特點。四、學編故事,感受樂趣,五、總結點題,推薦課外閱讀書籍。向課外延伸,為學生的閱讀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總的來說,本節(jié)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很清楚,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從課堂的整個氛圍來看學生的興趣得到了充分的調動。課前游戲猜動物,簡單而又富有好奇性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參入課堂,為課堂上導入做了很好的鋪墊。孩子們也很喜歡這樣的閱讀教學活動,思維很活躍。但是這其中也存在著很多不足。首先是太急于讓學生說沒有給足學生思考的時間,有時學生還沒有反映過來,教師就開始引導了。還有就是讓學生表演時要求不明確,沒有引導到位,就急著讓孩子上臺表演,以至于孩子表演得很不好,沒有達到想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