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白x”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么都沒有掌握,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當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讀后感的時候卻不知道該怎么下筆嗎?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yōu)秀的讀后感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水滸傳《景陽岡》讀后感篇1
一提到《水滸傳》中的人物,我腦海里第一個冒出來的就是武松。他威風凜凜、相貌堂堂,渾身上下有上百斤力氣,是108將中最令我佩服的一位英雄。
在《水滸傳》中關于武松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景陽岡》這個故事最能體現(xiàn)出武松是一位武藝超群、機智勇敢的大英雄?!毒瓣枌分v的是武松路過景陽岡,他進了一家店飲酒,不聽店家的勸告,執(zhí)意要過岡。武松上岡后,赤手空拳地與老虎博斗,最終打死了老虎的故事。
這個故事中,最讓我敬佩的是武松天不怕地不怕的大無畏精神?!袄匣⒑鹨宦?,卻似半天里起了個霹靂,震得那山岡也在動?!备糁鴶?shù)百年的歷史,我仿佛也能聽見那震天動地的虎嘯,要是平常人早就嚇得拔腿就跑了。武松不僅沒有逃跑,還掄起梢棒,使出平生的力氣向老虎劈下來。敢直面猛虎,這該需要多大的勇氣啊! “老虎卻用力一撲,躲開了?!蔽渌傻陌糇优搅藰渖希褬涠寂_了。一棵樹都劈開了,這力氣該有多大的呀!老虎用力一掀,卻被武松狠狠揪住,按到了地上,老虎的嘴被按在坑里,怎么也動彈不了。我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個力大無窮的武松痛打猛虎的精彩場面。在斗志昂揚的武松手下,這只吃人的猛虎儼然成了一只待宰的羔羊。讀到這里,我不禁拍案叫絕,為武松高超的武藝叫絕,為武松臨危不懼的勇敢叫絕,為作者精湛的文筆叫絕。
在我的學習中,經(jīng)常會遇見各種各樣的“攔路虎”,我也要拿出武松這種迎難而上、無所畏懼的精神去面對它,通過平時認真扎實的學習,練就超強“武功”,讓所有的“虎”化為馴服的羔羊,成為我學習路上最美的風景。
《景陽岡》這篇文章,把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無所畏懼的品質和武松打虎快準狠的高超武藝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讓我深受啟發(fā)。
水滸傳《景陽岡》讀后感篇2
今天我看了課文《景陽岡》,她是水滸傳里的一篇文章,里面寫的故事情節(jié)非常的精彩,下面我來說說我的感受。
我讀了讀這篇課文,就非常喜歡武松了。為什么呢?因為我說,不僅他心好,而且還性格特別豪爽。他在課文里面看到了景陽岡里邊存在的大老虎,但是他并沒有立刻逃跑,也沒有乖乖的等死,而是奮力的反抗讓老虎最后沒吃成他,還被他最后打死了。
而且有一處印象給我深刻的,就是他在酒店中喝酒的時候,一共喝了18碗酒,就是不用想也知道,她是性格非常豪爽的。因為文中說了他這種酒特別的香,但是初入口時只覺得好吃,一會兒就醉了,他一連喝了18碗,直到喝完了之后才感到醉,你說他性格難道能不豪爽嗎?
而且他打虎的時候也特別精彩,老虎就準備吃,他呢?他一下子都閃在他后面,而且因為文中說了,那大蟲背后看人最難。所以他就拿著這個老虎的弱點就來對老虎展開攻擊最后老虎被他殺死了,他自己也沒力氣了,他準備將大蟲拖下崗時,但是沒有力氣,于是呢,他就自己下去了,有的人以為武松是個膽小的人,但是我覺得他這樣做是很明智,因為天色晚了,不知道還有沒有老虎,因為因為那個時候是古代沒有現(xiàn)在的科技這么發(fā)達,也不知道哪有老虎,所以呢,萬一我是說萬一如果出來一只老虎,他自己也應付不了,而他如果這時候下山去,明早再把老虎拖下山,那正好,可以背負上英雄的名字。
這就是我的讀后感,武松這個人物刻畫得淋漓盡致,我真喜歡他。
水滸傳《景陽岡》讀后感篇3
在充滿童趣的小學生活中,讓我見到了許多見聞和知識,其中閱讀過的許多課文就讓我記憶猶新,其中讓我回味無窮的是一篇課文——《景陽岡》。
這篇課文選自《水滸傳》中的一段,故事中的主人公武松豪爽、機智勇敢,讓我對他充滿了敬佩。故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但還是讓人們津津樂道, 其中的原因我認為文中的各種描寫很準確到位。
文中武松對店主人的對話讓我體會到了豪爽的一面?!爸魅思?,怎么不來篩酒?別胡說,難道不付你錢!再篩三碗來!”在文中還體現(xiàn)了對人物的心理描寫的真實性。當?shù)曛魅烁嬖V他山岡有大蟲時,他在想這是店主人在半夜三更謀他錢財、害他性命,而武松果真看到了榜文后想轉身回酒店一定會讓店家恥笑,沒有辦法,他是硬著頭皮向山岡繼續(xù)走去。
(www.baihuawen.cn)文中打虎這一部分讓我仿佛見到了武松機智勇敢的一面。當他在大青石上見到了大蟲找事 ,武松當時嚇得酒也醒了。這只大蟲是一只動作敏捷、虎技超群的老虎,文中作者用了“一撲、一掀、一剪”來描寫這只虎的兇猛。而武松也用了平生之氣力,哨棒也折做兩截,這勇敢的武松用手按住大老虎的頭打下去,這只大蟲不住地咆哮拼命扒地上的土。武松最終打死了這只大蟲,等他松了手之后,渾身一點力氣也沒有也,只好坐下來休息。
這段故事流傳至今,還讓人們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