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并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科技節(jié)活動方案詳細內容 小學科技節(jié)活動策劃方案篇一
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努力營造濃郁的科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興趣,發(fā)揮學生的潛能,積極推動校園科技活動的蓬勃開展,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能力獲得進一步發(fā)展,科學文化素養(yǎng)得到進一步提升,推進我校素質教育的深入發(fā)展。
二、活動主題:
走進創(chuàng)新 放飛夢想
三、活動領導小組
組 長:陳樹森
副組長:李孟黨
組 員:邵 莉、黃偉華、黃志紅、張小明、徐小燕、管 杰、張 平、董春晶、吳海波、曹 洪
四、活動時間:2016年11月
五、參加對象:全體學生
六、評獎辦法:
1、優(yōu)秀組織獎:以積分的形式,分高、中、低三個年級段分別評選優(yōu)秀組獎2—3名,分別獎勵科技類書籍200元。
2、積分累計辦法:單項獎一等獎獲7分,二等獎5分,三等獎3分。
七、活動內容:
(一)前期熱身類
1、讀一本科普書籍
活動對象:全體學生
時間:11月
負責人:各班主任
專題閱讀:每個學生至少閱讀1本科普類圖書或雜志,可以到班級圖書角借閱,也可新購科普類圖書帶到班級交流閱讀。
2、爭做一名科普少年
(1)分享科學家的故事
活動對象:1-3年級
時間:10月31日班隊課
負責人:各班主任
以“科學家的故事”為主題,利用本周時間讓學生通過報刊、書籍、上網搜集等方式查找有關科學家的故事,然后在班上與同學們分享自己所集到的科學家
的故事,談自己的感受——重點引導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獲,如科學家的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你打算怎么做等。(故事力求短小精悍,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到這活動中去)
(2)科普知識小競賽
活動對象:4-6年級
初賽時間:10月31日班隊課
決賽時間:11月7日班隊課
負責人:何詩婷、黃敏、各班主任
為進一步在小學生中推廣和普及科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好習慣,豐富學校課余文化生活,將開展“積累科學知識,爭當科普少年”小學生科普知識競賽活動,活動詳見具體活動方案。
(二)展示評比類
1、出一份科普小報
參賽對象:3-6年級
負責人:羅曉倩
作品要求:
(1)3-6年級各班選送不多于5份科技手抄報交給羅曉倩老師,由羅曉小倩老師組織評委展評。
(2)手抄報統(tǒng)一用a3紙,所有參展作品均單面使用。版式要和正規(guī)報紙相似,如有報名(報頭)、期號、留邊、插頭、欄目、編報者等內容。圖片要與文字并重,文字要工整清晰。既要美化版面,又要與內容互相補充。
(3)內容以科學知識為主(標題自擬)。
(4)講究排版藝術,要求圖文并茂、色彩協(xié)調、錯落有致,整體效果好。
評獎辦法:一等獎5名;二等獎8名;三等獎11名。
作品上交時間:11月9日
2、畫一幅科學幻想畫
參賽對象:1-2年級
負責人:彭 拓
作品要求:
(1)1-2年級各班選送5幅科幻畫交給彭拓老師,由彭拓老師組織評委展評。
(2)少年兒童在理解的科學知識的基礎上,通過科學的想象,運用繪畫語言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出對宇宙萬物、未來人類社會生活、社會發(fā)展、科學技術的遐想而產生出來的繪畫作品。少兒科幻畫是真實反映孩子童心的一種藝術形式。
(3)科學幻想畫比賽面向全校學生,畫種不限,參賽作品規(guī)格為a3紙,作品要貼上標簽(班級、姓名、作品名稱以及創(chuàng)意簡介50字左右)。
評獎辦法:一等獎5名;二等獎8名;三等獎11名,優(yōu)秀作品將在校內展出。
作品上交時間:11月9日
3、科技小發(fā)明
負責人:何詩婷、黃 敏、
活動要求:全員參與,由各班主任自行安排,11月17日在何詩婷老師的安排下,統(tǒng)一在校內架空層布展,選取優(yōu)秀作品參加新區(qū)評比。
4、智力七巧板
負責人:張 平、劉丹丹
活動要求:1、由張平老師統(tǒng)一安排,做好賽前培訓工作。
2、由劉丹丹老師統(tǒng)一安排,在11月17日,做好七巧板創(chuàng)意作品的展出。
(三)現(xiàn)場比賽類
總負責人:何詩婷
1、高段組(5-6年級)科技特色活動(一):“空氣火箭飛翔競賽”
(二): “紙牌搭建創(chuàng)意賽”
時間:11月14日
2、中段組(3-4年級)科技特色活動(一):“空氣火箭飛翔競賽”
(二):“人有多大膽,紙能有多長”
時間:11月15日
3、低段組(1-2年級)科技特色活動(一):“創(chuàng)意旋轉紙陀螺比賽”
(二):“紙飛機擲遠比賽”
時間:11月16日
以上六項活動詳見具體活動方案。
(四)科技實踐類
總負責人:麥穎林
1、科學研究論文
負責人:毛玥、董春晶
活動要求:
(1)4-6年級每班作品不少于3份,于11月9日前將電子稿、打印稿、“作品匯總表”的excel表格統(tǒng)一交由毛玥老師匯總,上交麥穎林老師。
(2)把原文及申報書分別放在相應文件夾中,原文以作品名命名,每個申報書的名字以“作品名+申報書”命名。
(原文格式:標題“小二,宋體,加粗”;內容“四號仿宋,行間距21磅”;標題下統(tǒng)一填寫:深圳市光明新區(qū)公明李松蓢小學**班 **同學;文章末尾填寫“指導老師”。)
評獎辦法:一等獎3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5名,優(yōu)秀作品將上送新區(qū)參評。
2、科技實踐活動報告
負責人:管杰、羅飛虹
活動要求:
1、5-6年級每班作品不少于3份,于11月9日前將電子稿、打印稿、“作品匯總表”的excel表格統(tǒng)一交由管杰老師匯總,上交麥穎林老師。
2、把原文及申報書分別放在相應文件夾中,原文以作品名命名,每個申報
書的名字以“作品名+申報書”命名。
(原文格式:標題“小二,宋體,加粗”;內容“四號仿宋,行間距21磅”;標題下統(tǒng)一填寫:深圳市光明新區(qū)公明李松蓢小學**班 **同學;文章末尾填寫“指導老師”。)
評獎辦法: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4名,優(yōu)秀作品將上送新區(qū)參評。
小學科技節(jié)活動方案詳細內容 小學科技節(jié)活動策劃方案篇二
一、活動目的:
科學素養(yǎng)對人的一生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小學階段又是培養(yǎng)科學興趣、體驗科學過程、發(fā)展科學精神的重要時期。為進一步在小學生中推廣和普及科學知識,通過開展“積累科學知識,爭當科普少年”小學生科普知識競賽活動,培養(yǎng)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好習慣。
二、活動主題:發(fā)現(xiàn)科學、認識科學、運用科學
三、參加對象:4-6年級
四、比賽內容:
本次競賽分初賽、決賽兩個環(huán)節(jié)。初賽以班級為單位,決賽以學校為單位。具體安排如下:
(一)初賽:以班級為單位,開展科普知識競賽的初賽。以科學知識競賽形式進行,以選擇題和判斷題為主,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將答案填于答題卡,答對得分,答錯扣分,由班主任在班會課分發(fā)試題和答題卡,學生只需在答題卡上作題,并批改本班的成績(只回收答題卡)。根據(jù)得分情況進行排列,評選出最高分的3名選手,參加決賽。并在當天放學前把班級前三名的名單發(fā)給何詩婷老師。
時間:10月31日班隊課
負責人:何詩婷、各班主任
(二)決賽:以個人為單位,開展科普知識競賽的決賽。以科學知識競賽形式進行,以選擇題、判斷題和搶答題為主,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將答案填于答題卡,答對得分,答錯扣分,搶答題以5分一題得分,根據(jù)得分情況進行排列。評選出一、二、三等獎若干名。
時間:11月7日班隊課
負責人:何詩婷、黃敏
攝影:梁詩婷、莫雪梅
五、活動要求:確?;顒拥娜珕T性、層次性、實效性和常態(tài)性。
六、獎項設計:進入決賽的都獲得科普少年獎狀。
決賽后評選出一等獎(最佳科普少年)3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7名。
小學科技節(jié)活動方案詳細內容 小學科技節(jié)活動策劃方案篇三
總負責人:張平
工作組:董春晶、紀曉敏、黃 敏、徐祖瓊、羅飛虹、王瑩麗、毛 玥、
拍照:彭 拓
攝影:羅小倩
一、活動目的:
將所學到的科學知識加以運用,解決實際問題,并在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二、活動標語:
科學,讓夢想飛翔
三、背景材料:
火箭是以熱氣流高速向后噴出,利用產生的反作用力向前運動的噴氣推進裝置。它自身攜帶燃燒劑與氧化劑,不依賴空氣中的氧助燃,既可在大氣中,又可在外層空間飛行。火箭在飛行過程中隨著火箭推進劑的消耗,其質量不斷減小,是變質量飛行體??諝饣鸺墙梃b此原理。
四、活動對象:
5-6年級,各班派出3組,每組3人,共9人參賽。
五、比賽時間:
11月14日社團
六、比賽內容:
請各班組織好班級內比賽,組織檢查通過班級比賽選拔參加學校比賽的隊員。擇優(yōu)推薦9人代表班級參加年級段比賽,并請班主任老師做好輔導,進行比賽。并上報名單。
1、三人一組,學生需要動手能力強,細心認真。每個組賽前制作1個火箭,自行調試。(制作材料:卡紙、透明膠紙、雙面膠、剪刀、1.5l水瓶、彩色筆等等)
2、測試發(fā)射火箭3次,選擇最遠的成績進行比賽。
3、比賽按起點到火箭落地(火箭頭)的直線距離計算成績。
4、每個小組有個火箭名,并寫在制作好的火箭上。
5、發(fā)射器由主委會現(xiàn)場統(tǒng)一提供,參賽選手自行帶上一到兩個1.5l水瓶和制作好的空氣火箭參加比賽。
七、評價標準:
(1)比賽過程:一個年級火箭同時發(fā)射。
(2)評分標準:外觀設計細致、新穎、美觀,其中外觀占30%,發(fā)射距離占70%,外觀為附加條件(距離相等時外觀設計出彩者勝出)。
八、比賽地點:學校操場
九、獎項設置:一等獎3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5名。
小學科技節(jié)活動方案詳細內容 小學科技節(jié)活動策劃方案篇四
總負責人:張平
工作組:董春晶、紀曉敏、黃 敏、徐祖瓊、羅飛虹、王瑩麗、毛 玥、
拍照:彭 拓
攝影:羅小倩
一、活動目的:
將所學到的科學知識加以運用,解決實際問題,并在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二、活動標語:
科學,讓夢想飛翔
三、背景材料:
火箭是以熱氣流高速向后噴出,利用產生的反作用力向前運動的噴氣推進裝置。它自身攜帶燃燒劑與氧化劑,不依賴空氣中的氧助燃,既可在大氣中,又可在外層空間飛行。火箭在飛行過程中隨著火箭推進劑的消耗,其質量不斷減小,是變質量飛行體。空氣火箭是借鑒此原理。
四、活動對象:
3-4年級,各班派出3組,每組3人,共9人參賽。
五、比賽時間:
11月15日社團
六、比賽內容:
請各班組織好班級內比賽,組織檢查通過班級比賽選拔參加學校比賽的隊員。擇優(yōu)推薦9人代表班級參加年級段比賽,并請班主任老師做好輔導,進行比賽。并上報名單。
1、三人一組,學生需要動手能力強,細心認真。每個組賽前制作1個火箭,自行調試。(制作材料:卡紙、透明膠紙、雙面膠、剪刀、1.5l水瓶、彩色筆等等)
2、測試發(fā)射火箭3次,選擇最遠的成績進行比賽。
3、比賽按起點到火箭落地(火箭頭)的直線距離計算成績。
4、每個小組有個火箭名,并寫在制作好的火箭上。
5、發(fā)射器由主委會現(xiàn)場統(tǒng)一提供,參賽選手自行帶上一到兩個1.5l水瓶和制作好的空氣火箭參加比賽。
七、評價標準:
(1)比賽過程:一個年級火箭同時發(fā)射。
(2)評分標準:外觀設計細致、新穎、美觀,其中外觀占30%,發(fā)射距離占70%,外觀為附加條件(距離相等時外觀設計出彩者勝出)。
八、比賽地點:學校操場
九、獎項設置:一等獎3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5名。
小學科技節(jié)活動方案詳細內容 小學科技節(jié)活動策劃方案篇五
負責人:管 杰
工作組:劉丹丹、倪梓珊、張芳鳳、梁敏儀、鄒依彤、高 琳
拍照:彭 拓
攝影:羅小倩
一、比賽地點:學校操場
二、比賽項目:紙飛機擲遠比賽
三、活動標語:“小飛機”,承載大夢想
四、比賽程序:各班級先預賽
五、參加對象:1-2年級學生。每班派出5人參賽。
六、活動時間:
11月16日社團
七、比賽內容:
請各班組織好班級內比賽,組織檢查通過班級比賽選拔參加學校比賽的隊員。擇優(yōu)推薦5人代表班級參加年級段比賽,并請班主任老師做好輔導,進行比賽。并上報名單。
1、擲遠比賽:比賽時按照年級組(1年級為一組、2年級為一組)進行比賽。
2、學生用組織者發(fā)的a4開打印紙,在規(guī)定時間內折好并寫上班級和名字,再參加比賽。制作時也不能用任何非紙材料,不能自己加紙,但可以裁掉提供了紙張用其一部分折疊。
3、比賽按飛機從起飛線到落地(飛機頭部)的直線距離計算成績。
4、每個參賽選手有2次飛行機會,以最好成績計算。
5、愛護清潔,節(jié)約用紙,盡量使用用過的紙張。注意操場清潔衛(wèi)生,不要的紙飛機要扔到垃圾桶里。
八、獎項設置:一等獎3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7名。
九、活動時間及負責人安排:
小學科技節(jié)活動方案詳細內容 小學科技節(jié)活動策劃方案篇六
總負責人:張平
工作組:董春晶、紀曉敏、黃 敏、徐祖瓊、羅飛虹、王瑩麗、毛 玥、
拍照:彭 拓
攝影:羅小倩
一、活動目的:
積極推動校園科技活動的蓬勃開展,努力營造學科學、講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讓學生在科技活動中體驗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與方法,發(fā)展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高科學文化素養(yǎng)。
二、參加對象:
1-2年級各班派出3人參賽
三、活動地點:教學樓架空層
四、活動時間:
11月16日社團
五、比賽內容:
1、各班先進行班級內比賽,組織檢查。擇優(yōu)推薦3人代表班級參加年級段比賽,上報名單。
2、制作紙陀螺的材料:鉛畫紙做陀螺身體,牙簽做陀螺中心軸,可以使用粘合劑,所用的材料全部學生自己準備。
3、陀螺的大小、輕重、高度,中心軸的長短,不受限制。
4、計時方法:從陀螺中心軸接觸桌面,開始旋轉起計時至陀螺停止轉動或離開桌面時為陀螺轉動的時間,比誰的陀螺轉動的時間最長。
5、每位同學兩次機會,記一次最好成績。
6、參加比賽的同學不能調換陀螺,不得代人參加比賽。
7、比賽過程場如有爭議,服從裁判的解釋。
六、獎項設置:一等獎3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7名。
小學科技節(jié)活動方案詳細內容 小學科技節(jié)活動策劃方案篇七
負責人:管 杰
工作組:劉丹丹、倪梓珊、張芳鳳、梁敏儀、鄒依彤、高 琳
拍照:彭 拓
攝影:羅小倩
一、活動目的:
通過“人有多大膽,紙就有多長”這項創(chuàng)造性活動,不僅鍛煉了同學們手、眼、腦協(xié)調并用的能力,而且培養(yǎng)了他們細心、專心、耐心的良好品質和行為習慣。
二、活動標語:
手是思維的鏡子,是智慧的創(chuàng)造者。
三、背景材料:
廢舊a4紙可以怎么利用?通過“人有多大膽,紙就有多長”的比賽,要求學生不借助任何工具徒手撕一張a4白紙,在規(guī)定的兩分鐘時間內,撕得越長越好。
四、活動對象:
3-4年級,各班派出5人參賽
五、比賽時間:
11月15日社團
六、比賽內容:
時間:在規(guī)定的五分鐘時間內
材料:一張a4白紙,學生不借助任何工具徒手撕,撕得越長越好。
(a4紙由主委會統(tǒng)一發(fā)放)
1、各班先進行班級內比賽,組織檢查。擇優(yōu)推薦5人代表班級參加年級段比賽,上報名單。
2、參加比賽的同學不得代人參加比賽。
3、比賽過程場如有爭議,服從裁判的解釋。
七、評價標準:
(1)比賽過程:在規(guī)定的五分鐘時間內,學生不借助任何工具徒手撕一張a4白紙。
(2)評分標準:根據(jù)紙撕的長度從長到短排名,撕的越長越好。
八、比賽地點:教學樓架空層
九、獎項設置:一等獎3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5名。
小學科技節(jié)活動方案詳細內容 小學科技節(jié)活動策劃方案篇八
負責人:管 杰
工作組:劉丹丹、倪梓珊、張芳鳳、梁敏儀、鄒依彤、高 琳
拍照:彭 拓
攝影:羅小倩
一、活動目的:
本次活動以“紙牌”為材料,“玩轉紙牌結構”為挑戰(zhàn),培養(yǎng)同學們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細致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倡導積極向上的科學文化氛圍,努力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活動主題:
想象、創(chuàng)意、挑戰(zhàn)
三、背景材料:
通過“紙牌搭建創(chuàng)意”的設計制作比賽,比賽要求參賽小組的同學相互配合,使用一種粘合、輔助材料,規(guī)定時間內搭建結構模型,最后按模型高度以及“構思新穎、外形美觀、功能合理、穩(wěn)定性好”等標準評分,讓學生們在比賽中展示結構設計本領和動手能力,極大地推動了小學生探究科學的興趣。
四、活動對象:
5-6年級,各班派出3組,每組5人,共15人參賽。
五、比賽時間:
11月14日社團
六、比賽內容:
請各班組織好班級內比賽,組織檢查通過班級比賽選拔參加學校比賽的隊員。擇優(yōu)推薦15人代表班級參加年級段比賽,并請班主任老師做好輔導,進行比賽。并上報名單。
1、由主委會準備好構建材料。
(一副撲克牌、1把安全剪刀,1卷透明膠,其他材料一律不能帶)。
2、在課桌大小的指定區(qū)域內搭建,結構造型不限,最終以高度和牢固度取勝。
3、搭建時間20分鐘,搭建完舉手示意,評委將統(tǒng)一測量高度和打分。
4、紙牌要保持完整,不能一分為二
七、評價標準:
(1)比賽過程:只能使用一副撲克牌、1把安全剪刀,1卷透明膠,其他材料一律不能使用。
(2)評分標準:結構造型不限,最終以高度取勝。
八、比賽地點:教學樓架空層西邊
九、獎項設置: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