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神舟十三號作文400 神舟十三號有感作文篇一
他們曾經展示過“祖孫”三代實驗柜,這是技術路徑的一次又一次突破。在外觀上看,它們一代比一代?。焊叨扔?.2米降低為1.8米;從內涵上看,卻一代比一代精:重量減半,承載比從1:1提升到1:4。也就說,最早實驗柜自重200公斤,只能載重200公斤的科學實驗;而現(xiàn)在卻用不到100公斤的自重,搭載了400公斤的在軌實驗。
科學實驗柜“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其復雜程度不亞于一顆衛(wèi)星。剛接到任務時,團隊都不知道“太空實驗室”應該長什么樣,便以國際空間站為標桿進行設計,誕生了一代柜。但是,國際空間站規(guī)模423噸,而中國空間站最終確定為180噸。這就意味著,科學載荷的柜體必須盡可能“瘦身”“增肌”,把重量讓給科學實驗。
千錘百煉之后,我國終于形成獨立自主的技術體系,不僅能跟國際并跑、領跑,甚至還有獨創(chuàng)。例如,在國際上首次采用電子學和熱控一體化控制;標準化接口可支持未來上千項科學實驗的滾動實施;無容器材料科學實驗柜在世界上首次實現(xiàn)在空間無電荷補償下的金屬加熱熔凝實驗……
時隔近23年,在2022年6月5日10時44分,搭載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點火發(fā)射,約577秒后,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6月5日17時42分,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整個對接過程歷時約7小時,標志著中國空間站任務轉入建造階段后首次載人任務正式開啟。
神舟十四號將陳冬、劉洋和蔡旭哲三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開啟6個月的太空之旅,并將見證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天舟五號貨運飛船、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先后與天和核心艙對接,形成三艙三船組合體。神舟十四號發(fā)射后,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化為應急救援船隨時待命,計劃年底發(fā)射,對接于核心艙前向對接口??臻g站將首次??績伤逸d人飛船,實現(xiàn)6名航天員乘組在軌輪換。
發(fā)射載人飛船并不是一蹴而就,自從4月16日神舟十三號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圓滿完成了航天任務后,神舟十四號就已經準備就緒。在我國的航天工程發(fā)射工作計劃里有個“老傳統(tǒng)”,發(fā)射一艘飛船,同時要有一艘飛船進行待命,能勝任隨時隨地進行發(fā)射升空的重任。早在4月17日,執(zhí)行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便已經選定,并開展了相關的訓練和任務準備。
發(fā)射飛船的“黃道吉日”也有很大學問,航天器的發(fā)射需要的氣象指標,包括溫度適宜、風速合適,地面到高空不能有強的風切變、雷電、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等;運輸過程中如果遇到震動和突然的橫向加速度會造成火箭重心偏移,來自地面的淺層風就會影響火箭的垂直穩(wěn)定性。由于火箭的箭體往往是由金屬材質構成,遭受高能攻擊會造成重要器件損壞,所以發(fā)射場周圍10公里半徑范圍內不能有雷電出現(xiàn),塔架四周還會配備更高的避雷塔以防萬一。
同時,潮濕天氣是固體燃料火箭的“大敵”,燃料的燃燒效能會受潮濕影響而下降,飛行高度也隨之降低,很有可能完不成既定任務;溫度也是需要著重注意的點,一般要求發(fā)射場溫度要在-20℃到40℃,溫度太高會造成燃料加速蒸發(fā)流失,溫度太低則會使燃料凝固。
為啥發(fā)射基地的選址要定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是中國創(chuàng)建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綜合型導彈、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擁有地勢平坦、人煙稀少、全年少雨、白天時間長、年平均氣溫8.5℃、相對濕度35%-55%等優(yōu)點,每年約有300天可進行發(fā)射試驗,再加上配套設施完善,成為了執(zhí)行航天發(fā)射任務的最佳場地。
隨著神舟十四號的升空,中國航天又一次成為全球焦點,也意味著中國空間站即將全面建成。《新印度快報》報道稱:“一旦中國空間站建造完成,中國將成為唯一運行自己空間站的國家。”法新社認為,中國空間站將成為國際太空合作的重要平臺。自2010年以來,中國航天事業(yè)的飛速發(fā)展是全球航天領域最大的變化之一,中國航天事業(yè)在未來也將繼續(xù)高速發(fā)展。
近年來,中國航天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包括但不限于“神舟”問天、“嫦娥”攬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悟空”“慧眼”探索宇宙奧秘,中國探索太空的步伐堅定不移,不斷刷新太空中的中國速度、中國奇跡,譜寫出中華民族“飛天夢”的新篇章,為中華人民的“航天夢”“強國夢”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翱翔于太空不僅展現(xiàn)出我國強大的實力,也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帮L云”“北斗”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便捷,超過2000項航天技術成果助力智慧城市等加速發(fā)展。去年12月9日,“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講,這是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活動,在廣大青少年心中播種下航空的種子。期待神舟十四號順利完成任務,爭取將中國航天的足跡散布在太空的每個角落,匯聚起實現(xiàn)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神舟十三號作文400 神舟十三號有感作文篇二
我有一個航天夢,別看我是一個小女孩兒,但我依然對宇宙和天空有著濃厚的興趣。就像需要太陽的大家庭,和地球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太陽和月亮……
其實,我非常想當一位出色的航天員。在無邊無際的宇宙中自由翱翔,探索其中無窮的真理。在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fā)射成功以后,我非常佩服楊利偉叔叔。當航天員必須要有結實的身體,豐富多彩的航天知識,還要經過長期的艱辛訓練,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太空吃東西不方便,就連睡覺也要睡在睡袋里。
想著想著,我便立即進入了甜美的夢鄉(xiāng)。夢見自己駕駛著飛船,在地球上環(huán)游了幾圈,發(fā)現(xiàn)湛藍的海水一塊一塊的,像塊拼圖。黃色的陸地像烙餅。飛船停在了月球上,我覺得月球沒有地吸引力,一跳起來就跳到了空中。月球上的環(huán)形山好像埃及的金字塔一般。我把隨身帶著的地球植物種子從袋子中取出來,一把撒在了月球的塵土止,月球上沒有水和空氣。經過一陣子觀察后,月球上種出來的農作物比地球上要高幾十萬倍。還種上了一些西紅柿,有的比一個高爾夫球小,有的比很大很大的南瓜還大。
突然間,我眼前出現(xiàn)一道亮光。我猛地一驚,大聲說:“是誰,要命的快給我滾出來!”只見那東西長著一雙超大的眼睛,眼里閃著金色的光,腦袋像個蘿卜,細小的胳膊長長的腿,樣子長得非常奇怪。難道就這是外星人嗎?我很驚訝。它們奇怪地問:“你是地球人嗎?”我目瞪口呆,難道外星人也會說漢語?我連忙打了一個招呼說:“我們地球人很想見到你們,現(xiàn)在見到了你們,終于可以回去‘交差’了!”我既激動又高興。我問道:“你們來這里干什么?”外星人很友好地說:“我們是來考察情況的,看看這里適不適合我們生存,時候不早了,我們該回去了。”突然一陣刺眼的光閃過,它們消失了。
“醒醒!”我迷迷糊糊聽見一點聲音,原來是媽媽在叫我。原來是個夢呀,我想這個夢一定會實現(xiàn)的!
神舟十三號作文400 神舟十三號有感作文篇三
每當我從電視上看到載人飛船帶著宇航員升空,我心里就非常癢癢,盼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登上宇宙飛船去太空溜個彎兒。特別是這次中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載著楊利偉叔叔飛向太空的壯舉,讓我更加急切了。
一天晚上,我睡覺時,恍恍惚惚夢見我被選拔成了航天員,要和其他三位宇航員乘坐“火星三號”太空飛船去火星研究。
“火星三號”飛船終于升空了。不一會兒,飛船便脫離了地球的引力,徑直向太空飛去,我感覺身體輕飄飄的,真好玩兒!不知過了多久,我的肚子早已餓得“咕咕”直叫,我打開太空冰箱,拿出了一個像牙膏一樣的東西,擰開蓋兒一吸,嗯,甜津津的,味道挺不錯。
不一會兒,飛船就停在了火星表面上。我和同伴們穿上宇航服,帶上各種工具、儀器和中國國旗走出艙門。五分鐘后,大家終于“飄”上了火星表面。啊!這可是我第一次踏上火星。我非常激動,把國旗使勁往火星上一插,可自己卻飄了起來,差點成了火星的衛(wèi)星。
接下來,我們打開各種儀器,挖了許多種火星的土壤和巖石,把它們放進儀器里,通過電腦分析,獲得了不少數(shù)據(jù)和資料。最令我興奮的是在f32號巖石上發(fā)現(xiàn)了比細菌還小的火星植物,這一重大發(fā)現(xiàn)使我高興的跳到了飛船頂上!幾天后,我和同伴們帶著數(shù)據(jù)、資料和無比的歡樂離開了這美麗的紅色星球。我和同伴們收集的這些資料和數(shù)據(jù)為祖國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正在我高興的時候,天亮了,我從床上爬起來,回想著剛才那精彩的夢。
假如我是宇航員,我會永無止境的向外太空進軍,探索太空的奧秘,為人類的發(fā)展做出巨大的貢獻!
神舟十三號作文400 神舟十三號有感作文篇四
2022年6月5日上午10時44分,我國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將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和3名中國航天員送入太空。這標志著中國空間站任務轉入建造階段后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正式開啟。
此次神舟十四號任務將創(chuàng)下多個“首次”,包括將在太空迎來神舟十五號飛船對接空間站,首次實現(xiàn)兩艘載人飛船同時在軌;神舟十四號與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將同時在軌駐留,首次實現(xiàn)航天員乘組在軌輪換等。
“神十四”任務期間,中國空間站完成三艙建造
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順利入軌后,將采取徑向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方式,到達空間站后下方大約50公里的位置,最終姿態(tài)調整為垂直飛行后停靠于空間站下方徑向對接口,將3位航天員送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從而開啟6個月的太空之旅。神舟十四號也是神舟系列飛船第9次執(zhí)行載人航天任務。
作為空間站建造階段的首次載人發(fā)射任務,神舟十四號任務意義重大。2022年是空間站全面建成投入運營之年。按照我國載人航天工程規(guī)劃,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成功返回為標志,中國空間站已通過神舟十二號、神舟十三號兩次載人飛行等任務圓滿完成關鍵技術驗證階段任務,轉入全面建造階段,并計劃2022年全面建成。
服務神舟十四號任務的天舟四號貨運飛船已于5月10日發(fā)射成功。接下來的半年里,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將在軌迎來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天舟五號貨運飛船、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進行小機械臂在軌驗證、大小機械臂在軌驗證、利用問天實驗艙氣閘艙進行出艙活動驗證和艙外載荷安裝等建造工作,見證并推動中國空間站完成建造并轉入在軌運營階段。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將親手參與中國人的太空家園“越建越大”。
與此同時,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也將在太空“出差”近6個月后,迎來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訪問并完成輪換。神舟十四號、十五號將共同遨游太空,首次實現(xiàn)兩艘載人飛船同時在軌。屆時,6位中國航天員將首次實現(xiàn)共同在軌駐留,在遙遠的太空中,他們將一起把中國人自己的太空家園建設得“更溫馨、更舒適”。
神舟十四號飛船在發(fā)射場待命達7個月,創(chuàng)下最長時間紀錄
執(zhí)行發(fā)射任務前,除了作為執(zhí)行空間站建造任務的關鍵飛船,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還有一個身份,即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應急救援飛船。
空間站任務實施以來,為了確保任務順利展開與航天員絕對安全,神舟飛船要具備天地結合、多重保證的應急救援能力。為此,研制人員采用“滾動待命”策略,在前一發(fā)載人飛船發(fā)射時,后一發(fā)載人飛船在發(fā)射場待命,并具備8.5天應急發(fā)射能力的太空救援能力。因此,從進入發(fā)射場并完成待命狀態(tài)設置以來,神舟十四號飛船在發(fā)射場待命已達7個月,創(chuàng)下了最長時間紀錄。
為確保飛船狀態(tài)滿足條件,神舟十四號待命期間,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科技人員首次開展“北京-酒泉”遠程發(fā)射場巡檢工作,確認了飛船狀態(tài)滿足應急發(fā)射條件,驗證了“一船發(fā)射、一船待命”的滾動備份模式有效,有力支撐神舟飛船“一年兩艘”常態(tài)化發(fā)射的需要,為后續(xù)該模式的持續(xù)應用奠定了基礎。
為完成神舟十四號任務,科技人員采用了多項技術和產品來保駕護航。為順利實現(xiàn)空間交會對接任務,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5所研制的交會對接微波雷達作為關鍵測量敏感器,繼續(xù)承擔中遠距離空間飛行器間距離、速度、角度等相對運動參數(shù)的精確測量任務,助力自主快速交會對接。
與神舟十二號、神舟十三號不同,神舟十四號飛船在軌期間,飛船將經歷復雜而嚴酷的在軌環(huán)境考驗。尤其是在空間站組裝和建造過程中,由于飛船在徑向對接口???,將會被三個巨型艙體及其超大柔性太陽電池翼遮擋,給飛船的發(fā)電能力、艙外設備熱控能力、通信保障能力帶來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811所神舟飛船電源分系統(tǒng)主任設計師鐘丹華介紹說,在軌運行期間,最復雜的時候,??吭趶较驅涌诘纳裰凼奶枌⒁来伪?個飛行器遮擋,太陽帆板發(fā)電將受到組合體遮擋的較大影響。
神舟十三號作文400 神舟十三號有感作文篇五
“我是一只小小鳥,想要飛卻總是飛不高”唱著趙傳的《我是一只小小鳥》心中不免有一絲失落,我就像歌中的那只小小鳥,想要翱翔于宇宙之中,去探索世界、地球之外的秘密,卻總是飛不高,只能想象著我的一個航天夢。
別看我是一個女孩,但我也想與2013年的航天員王亞平一樣,付上太空。在星期天的時候,我坐在電視機前陪媽媽看新聞,正巧看到了即將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升空的神舟九號,心中萬分激動,心也隨著電視節(jié)目走了,伴著幾聲倒計時“十、九、八……一”一聲驚天的巨響,神舟十號如巨龍一般沖上天空,僅僅幾十秒,就已經沖出了大氣層,飛在了太空中。
途中,幾名航天員很少活動,因為他們身上穿著厚厚的制服,行動很不方便,不過我仍很羨慕他們可以在宇宙中穿梭。真想長大以后和他們一樣,飛上太空,觀看出地球以外的其他的星球和宇宙的景色。
做一名航天員需要經過一些艱苦的訓練和檢查,不過,我相信,我一定能通過那些艱苦的訓練,因為別人可以,我一定也可以,為了我的航天夢,加油,努力奮斗吧!2005年的時候,一顆想飛上天的種子就已經萌生了,那是我懂事后第一次觀看飛船升空,場面至今我都忘不了。所以現(xiàn)在才有了這個夢。
雖然與歐洲那些發(fā)達的國家相比這不算什么,但是對于我們來說卻是一項重大事件,每一小步的進步,才會造就一大步的成功。作為青少年,我們的目標就是努力學習爭取為國爭光。我們承載著祖國對我們的期望,我們一定會奮發(fā)圖強,越飛越高。我也會努力想我的.航天夢靠近。
神舟十三號作文400 神舟十三號有感作文篇六
我有一個夢想,就是有一天能夠成為宇航員,能夠飛上天去,飛到宇宙上,看宇宙上的那些我們還不知道的星球。
想起祖國的航天事業(yè),那就是祖國的一顆明珠啊!
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叔叔乘著“神舟五號”航天飛船,帶著祖國的希望,帶著國家的希望,帶著億萬人民群眾的希望,飛上藍天,穿過地球,到了宇宙上。
今天,那段輝煌的成就已經成為了歷史,歷史是不會讓人忘記的!當我們在課堂上聽到老師講述著宇航員的航天故事時,小小的我,為祖國航天事業(yè)能取得如此輝煌而驕傲、自豪!我有了一個偉大的夢想,就是為祖國航天事業(yè)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做一名航天員!
宇宙上有很多的星球,現(xiàn)在已經有很多宇航員登上月球,發(fā)現(xiàn)月球上的秘密了。他們發(fā)現(xiàn),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如果有一天,地球真的被人類毀滅了,那么人類可以移居到月球上來居住??墒?,他們又發(fā)現(xiàn),月球上既沒有大氣,也沒有引力,晝夜溫差還很大,白天最高溫度可達一百二十七攝氏度,夜晚最低溫度可降低到零下一百八十三攝氏度,根本不適宜居住人類。
月球上的好多秘密已經被解開,可是還有很多的秘密正有待于我們去發(fā)現(xiàn)。
一天夜晚,望著璀璨的星空,我想著有一天會成為宇航員。想象著我乘著飛船在宇宙中看到蔚藍色的星球—地球,看到銀白色的星球—月球,看到橙黃色的星球—木星,還有很多的星球,上面住著一些小生物。
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祖國的花朵,我們正在慢慢長大,成為祖國的棟梁。
航天事業(yè),祖國的明珠,我們作為新世紀的花朵,一定會拿著這祖國的明珠,讓它綻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神舟十三號作文400 神舟十三號有感作文篇七
一提到航天,我不由自主的想到航天英雄楊利偉。他是中國培養(yǎng)的第一代航天員,是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楊利偉在原空軍部隊安全飛行1350小時之久。2003年10月15日北京時間9時,楊利偉乘由長征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象征著中國太空事業(yè)向前邁進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航天從二戰(zhàn)后成為了一個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總是在新聞中看到,我們國家的衛(wèi)星又順利升空,成功進入預定軌道,每次聽到這個消息,全國都在歡呼,出現(xiàn)這樣的原因,主要因為我們在建國初期被別的所謂的發(fā)達國家所“欺負”,我們好不容易抗戰(zhàn)勝利,可是我們的日子并不好過,在很多的領域一直被別人掐著咽喉。經過我們的不懈努力,我們國家走進航天強國的陣營。
老一輩的人總是告訴我們,我們要好好的努力,將來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還記得那時候我們的爺爺輩說過很多的故事,很多年前,我們國家比較貧窮,被很多的國家看不起,因為我們沒有真正領先于世界的技術,很多的技術也被國際封鎖,真正的技術我們沒辦法得到,動用國力去購買了的總是被人剩下的技術。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故事是,那時候我們國家請“蘇聯(lián)老大哥的科學家“來幫助我們建造原子彈,是來了很多的專家,但是別人根本不把真正的技術教給我們,他們做什么我們國家的人也都不能在旁邊學習。后來我們國家和蘇聯(lián)的關系逐漸惡化,蘇聯(lián)撤走了所有的專家,還要求我們支付高昂的費用,我們國家也算慷慨,答應了蘇聯(lián)的無理要求,全國齊心協(xié)力,萬眾一心解決好了和蘇聯(lián)的各種問題。
到最后,毛爺爺開始走獨立自主,自立根生的道路,并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在無數(shù)科學家經過不知道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的奮戰(zhàn),1970年,隨著我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升空,我們最終成功掌握航天技術,成為世界上為數(shù)不多的航天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