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觀看最美鐵路人心得體會 最美鐵路人感悟篇一
執(zhí)著于犧牲自己的幸福,無怨無悔。鐵路人的夢想正是中國人夢想的縮影,鐵路人對夢想的追求與向往也映射出中國夢里每一個奮斗不息的背影。鐵路強則國穩(wěn),鐵路興則民旺,堅守崗位,敬業(yè)愛路,正是我們夢想實現(xiàn)的保障,我的夢想就是在屬于我的陣營奉獻青春力量,傳遞快樂能量,讓我服務的每一位旅客都能夠溫馨出行。
x列車是我戰(zhàn)斗的崗位。我的工作很平凡,也很普通,記得剛上班沒多久的一天,我發(fā)現(xiàn)一位老人上車后拎著大包在兩車連接處無助地四處張望,我輕聲地問:“爺爺,有什么可以幫您的?”老人低下頭無奈的說:“我不認識字,找不到座位,我…就是很想坐車去看看我的孫子”。我感到一陣心酸。扶老人進入車廂,安置好行李,我說您有什么困難您就跟我說,這時老人激動的拿出一張寫著地址和電話的紙條,老人在我的面前掉下了眼淚。我忙安撫了老人,并通知車長聯(lián)系到他的家屬。中午我給老人買來了飯菜,告訴他:“爺爺,您好好吃飯,大孫子到站了會來接您。”到站后看著老人見到孫子開心的笑容,我的心里也涌動著一絲溫暖。小事情作出大文章,把小事做好就是成功。
每天我們巡視車廂幾十次,回答旅客形形色色的問題。行千里路,說萬句話。可以簡單概括我們的工作。然而我堅信再平凡的崗位也能成就不平凡的事業(yè)。列車是一個鐵路的一個服務窗口,與旅客接觸時間最長。而作為x客運段的一名普通職工,每天堅守崗位,嚴格執(zhí)行作業(yè)流程,還要負責接待全國各地的旅客及老、幼、病、殘、孕等重點旅客,所以對于服務工作的技巧我就有了更新的認識。
在日常工作中對旅客要做到來有迎聲,走有送聲,有問必答,有求必應。作為一名為廣大旅客近距離服務的乘務人員,當我在人流擁擠的車廂內為我的“上帝”們送上我最真誠的祝福,贏得他們一聲“謝謝”時,我感覺此時的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成功的背后,永遠是艱辛努力。我們要把艱苦環(huán)境作為磨煉自己的機遇,把小事當作大事干,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工作以來我把“以服務為宗旨,待旅客如親人的服務理念”貫穿于每一件小事,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讓旅客們的旅途生活能夠更加愉快。
記得有一次同事問我怎么做到的“愛車如家,待旅客如親人”,我說:“我對待每一位旅客就像對待自己的家人,見到那些需要我?guī)椭睦先?,就想到去世的姥姥、姥爺,我用心中對他們的這份愛去照顧旅客。很多旅客送來錦旗表示感謝,也有旅客寄來感謝信,都深深地感動了我。他們通過我們的服務,記住了熱情x,記住了濱海小城,記住了x的綠皮火車。
我深深感到,一句熱情的問候,一次真誠的幫助,可能會改變人們對一個行業(yè)、一個城市的印象,自己的服務崗位不僅展示了x人的風采,更展示了鐵路人的風采,我在這樣的崗位上工作而感到自豪、幸福和快樂。旅行有終點,服務無終點。讓我們一同攜手,將旅客放在心上,把質量握在手中!
觀看最美鐵路人心得體會 最美鐵路人感悟篇二
前幾天,在網(wǎng)上新聞時,無意間看到“中國鐵路”發(fā)布的一條微博—“新時代·鐵路榜樣|于本蕃:海拔4800米的天路守護者”。因為自己曾有幸去過一次西藏,所以對關于西藏的文章比較感興趣,看到“天路”“海拔4800米”字眼就點開詳細看了這篇文章。
在于本蕃面前,我是那樣的渺小、卑微,我去玩了20天,而他卻整整堅守了12年;對照反思自己的工作,跟他至少還有一座港珠澳大橋的距離。深思許久,應該向于本蕃學習。
兩年前,因為對“天路”的向往,曾獨自進藏,沿途經(jīng)過海拔最高的地方是拉薩市的米拉山(海拔5013米),雖然我沒有高原反應,但是身邊好多人都出現(xiàn)了呼吸困難、頭暈、惡心的情況,有句俗話是這樣說的,在高原上,得了感冒,在某種程度上相當于給你下了病危通知書。在乘坐火車返程的時候,經(jīng)過唐古拉山口時已是凌晨,外面漆黑一片,只能隱隱約約看到不遠處靜靜矗立、略顯孤獨的“小山包”,未能親眼看見、領略念青唐古拉的威嚴,而于本蕃就是在這平均海拔超過4800米的雪域高原堅守了12年。
于本蕃是新時代鐵路榜樣,是青藏鐵路集團公司格爾木工務段望昆線養(yǎng)護車間副主任,他的日常工作是對格拉段線路進行檢查、維護及搶修,看似簡單,但為了完成工作,他必須克服高寒缺氧,挑戰(zhàn)體能極限,還常常面臨生命危險。
凡世之所貴,必貴乎其難。
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地處世界第三極的生命禁區(qū)核心地帶,含氧量僅為平原地區(qū)的45%,年平均氣溫為零下5攝氏度,極端氣溫常在零下40攝氏度左右。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下,進行檢查、維護、搶修作業(yè),日復一日,他堅持了12個年頭,難!
高原凍土地帶線路維護是世界性難題,因溫差造成的凍土消融和膨脹會對線路安全造成影響。于本蕃選擇采取徒步檢查測量的方式,準確掌握了青藏鐵路格拉段凍土變化規(guī)律。檢查時,他每隔50米就俯下身子目測檢查,平均每個工作日檢查近10公里高海拔凍土區(qū)段,12年走行距離達2.16萬公里,難!
在工作的12年里,他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極端惡劣天氣挑戰(zhàn),多次面臨生命危險。但是對于本蕃來說,險情就是命令,雖然知道作業(yè)很危險,但還是得去,因為他把線路安全、旅客安全看得更加重要。其中有一次他暈倒了,感覺有一雙“大手”緊緊掩住他的口鼻,雙眼迷離,嘴唇烏黑發(fā)紫,用微微顫抖的聲音說:“我沒事,不要管我,快上線路看看雪情,千萬別影響行車”。他真正做到了把旅客的安全放在自己的安全之上,難!
志之堅也,不在勝人,而在自勝。
“我是黨員,又是車間干部,多干點是應該的。”這是20__年3月,在一處搶修現(xiàn)場,職工勸他多休息一會,他對職工所說的話,而那時他的臉已經(jīng)被凍得黑紫紅腫。也許只有對自己的工作極度熱愛,對黨的理想信念足夠堅定,把行車安全、旅客安全放在忍受寒冷、缺氧這些身體痛苦之上,他才能如此輕松的說出這句話。他已經(jīng)完全戰(zhàn)勝了自己,直面險情,我相信在他們處理完之后,心中一定有一種強烈的自豪感。
“條件雖苦不言苦,格拉線上寫忠誠”,這是于本蕃的座右銘,這樸實的話語中體現(xiàn)的是對青藏鐵路安全暢通的責任。
對于格拉線,他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情感,我不得而知,但是我知道的是這里面一定有責任和熱愛。或許工作本來就是一個人三觀(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體現(xiàn),不分內容,只有態(tài)度。
他參加工作的那一年,青藏鐵路全線開通,至今已安全運行12年,而川藏鐵路又即將開工建設,將會有更多鐵路人,更多于本蕃奉獻在進藏鐵路的建設維護崗位,發(fā)揚“挑戰(zhàn)極限,勇創(chuàng)一流”的青藏鐵路精神,是他們的艱苦付出,才有了我們今天的便捷出行,在此,真摯的向他們說一聲“鐵路人,你們幸苦了?!?/p>
觀看最美鐵路人心得體會 最美鐵路人感悟篇三
1月27日,在cctv12頻道觀看了20__年“最美鐵路人”發(fā)布儀式節(jié)目,十一位“最美鐵路人”用最淳樸的語言,最簡單的方式,用一件件感人的故事感動了我們每一個人。十一位最美鐵路人來自鐵路事業(yè)的各個領域,他們充分展現(xiàn)了當代鐵路人的敢于奉獻、勇于擔當、無悔付出的工匠精神,在20__年的神州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跡,值得我們大家時刻銘記。
最難忘的是他們一路拼搏一路精彩,秉著永不放棄的時代精神,引領了鐵路事業(yè)的飛速發(fā)展,同時他們也帶動了身邊的人一塊奮勇直前并成為了大家心目中學習的好榜樣。
20__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在英雄城市里平凡的英雄們,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取得了非凡的成績,書寫了一行行驚人的數(shù)字……武漢站“頭雁”黨團員突擊隊,33名成員用76天的堅守付出,換回了屬于他們的勝利果實,在這收獲的背后是他們默默無聞的奉獻,忍受著常人無法想象的巨大精神壓力,工作量最多的時候一天徒手搬運20__多箱物資,舉著“疫情不退我們不退的旗幟”,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值得稱贊!
雄安站總建筑面積47.52萬平方米,由于采用清水混凝土柱澆筑工藝施工,受到體量大、工期緊、小截面施工技術難度高等特點的制約,一個個技術難題成為了項目竣工路上的最大攔路虎。而中國中鐵雄安站項目總工程師吳亞東并沒有被眼前的困難所絆倒,她肩負使命潛心堅守700多個日日夜夜,那單薄的身軀卻硬生生扛起了這個恢宏的項目,并率領團隊打造出了百年精品示范工程——雄安站。
阿西阿呷用她的執(zhí)著堅守讓彝族人民坐上了這趟幸福的“慢火車”。雖然走得慢卻走在了幸福的道路上,雖然走得慢卻正通向了脫貧的道路上。在她工作的這趟慢火車里,可以感受到她對彝族人民最純真、最深厚的情誼;傳遞的是幸福、是快樂,是溫暖。正是她的悉心付出,我們聽到了一路上的歡歌笑語,見證了砥礪前行走向富足的喜悅心情。
20__年必將是載入史冊的一年,一個個奉獻的身影、一道道技術的突破、一幅幅最靚麗的風景。
可以說,最美鐵路人是鐵路崗位上的排頭兵、急先鋒,路徽因他們的存在而熠熠生輝,鐵路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因他們而顯得更加輝煌燦爛。他們所取得的成績將是無數(shù)人追夢的起點,奮力開啟新征程的榜樣,向最美鐵路人學習,向他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