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膬?yōu)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班會教案篇一
1、了解拉貝、魏特琳、威爾遜等人道主義者在南京進行人道救援、揭露日軍暴行等事例。
2、了解包括東京審判、南京審判等內容。
3、體會南京大屠殺下的人性光輝,體會歷史的公正性、正義終將戰(zhàn)勝邪惡。
教學重難點:
體會外國友人所做做出的貢獻,并通過東京審判、南京審判對歷史形成正確的認識。
教學準備:
搜集南京安全區(qū)國際委員會、東京審判、南京審判有關資料、圖片,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我們上節(jié)課認清了日寇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了解了先烈們在南京保衛(wèi)戰(zhàn)中的英勇事跡,今天我們來了解一群被南京人民稱為“活菩薩”、“守護神”的人道主義者。
二、救援與揭露(課件出示1-3)
1、小知識:第72軍軍長孫元良被魏特琳隱藏在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的女難民中;教導總隊參謀長邱清泉被貝德士密藏在金陵大學管理大樓
頂層密室;教導總隊第二旅參謀主任廖耀湘被卡爾·京特與辛德貝格藏在江南水泥廠難民營。
2、拉貝、魏特琳、威爾遜、斯提爾、德丁、費奇、福斯特、貝德士、史邁斯、馬吉等20多位留在南京的西方人士,竭盡全力保護處于日軍暴行恐怖下的南京難民的典型事例,以及用各種方式記錄和傳播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暴行真相。
3、南京安全區(qū)
南京安全區(qū)又稱南京難民區(qū),是1937年12月日本軍隊即將攻占中華民國首都南京時,南京城內的歐美僑民出于人道主義,為保護平民免遭戰(zhàn)火而成立的難民區(qū)。安全區(qū)由南京安全區(qū)國際委員會進行管理,共設25個難民收容所。國際委員會與同樣由西方僑民發(fā)起成立的世界紅十字會南京委員會在日軍南京大屠殺慘案期間,庇護了難民區(qū)內約25萬中國難民。1938年2月18日,南京安全區(qū)國際委員會在日本占領軍的逼迫下改為南京國際救濟委員會,成為一個純粹的救濟機構,安全區(qū)隨之解散,但區(qū)內的難民收容所直到6月才全部關閉。國際委員會及國際紅十字會南京委員會的成員,冒著生命危險,在日軍對南京城長達數(shù)月的屠殺中保護了數(shù)十萬中國難民的生命。
4、閱讀課本。
三、歷史的審判(課件出示)
1、東京審判
從1946年5月開庭到1948年11月宣判終結,共歷時近兩年零七個月。其間共開庭818
次,法庭紀錄4.8萬余頁,出庭作證的證人達419人,出示文件證據(jù)4000多件,判決書長達1213頁,規(guī)模超過了紐倫堡審判,堪稱人類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國際審判,也是二次大戰(zhàn)結束后世界上發(fā)生的重大政治事件之一。日本法西斯的種。種罪行在審判中一步步被揭露。讓日本人知道了中國人不是軟弱可欺的,我們已經讓世界都知道中國人的正義,不懈,堅強不屈。我想,這就是他們懷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態(tài)度,保持著對祖國的一片熱誠,以史為鑒,提醒自己要時刻記住自己對祖國的責任!
2、梅汝璈,1946年代表中國出任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法官,參與了舉世聞名的東京審判,對第一批28名日本甲級戰(zhàn)犯的定罪量刑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5、閱讀課本。
四、活動建議
1、課外閱讀《拉貝日記》。
2、觀看歷史紀錄片《東京審判》。
1213國家公祭日主題班會教案內容相關文章:
★1213公祭日主題班會設計教案內容
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班會教案篇二
一、活動目的
二、活動主題:歷史不容忘卻!未來我們掌握!
三、活動時間:201_年12月8日-12月14日
四、活動形式:
(一)了解南京大屠殺
利用網絡和書籍收集“南京大屠殺”的材料,利用各種途徑向同學們講解“南京大屠殺”的歷史。
1、上一堂班會課(班主任)12月8日
2、開播一次紅領巾廣播(四(2)班)12月12日
3、出一期黑板報12月12日
4、觀看 一次抗日愛國影片,推薦觀看南京大屠殺視頻《東京審判》《南京大屠殺》《南京!南京!》
5、辦一次圖片展
具體包括:1)南京淪陷 2)血腥屠殺
3)抗日烽火 4)罪與罰
6、出一期專題校報
7、橫幅(一塊)歷史不容忘卻!未來我們掌握!
(二)多途徑學科聯(lián)動,寄托哀思,整合學科資源,多管齊下,培養(yǎng)學生國家民族意識的認同感,寄托對死難者的哀思。
1、學唱一首愛國抗日歌曲(音樂)
2、學習制作銘記卡片(美術)
3、學習寫“銘記歷史,遙寄深情”的寄語
4、登錄國家公祭日網絡,寫寄語、獻白花
(三)舉行一次集會,莊嚴的升旗儀式
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班會教案篇三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
悲慘啊,30萬軍民慘遭日軍_。鮮血染紅了揚子江,尸體布滿了石頭城。惡魔在肆意流蕩,無所不至。聽,受辱婦女撕心裂肺的慘叫;看,下關江面殘缺不齊的尸骸……悲劇使人目不忍視,慘狀使人出離的憤慨……
恥辱啊,美麗的六朝故都;恥辱啊,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的民族……
人們或許會控訴鬼子的_,人們或許會悲憫民族的苦難,但望著那幾十萬束手就擒的軍隊,望著那一張張絕望而麻木的面孔,悲憤之余,我眼前留下的,只有一片濃黑的沉默!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
太多的苦難易于使人麻木,是到了重新反思歷史的時候了。今天,當我們重新談起南京_的時候,當我們憤慨悲痛了之后,我們又該想些什么?我們又當做些什么?
當幾十萬南京守軍望風披靡的時候,平行關前,太行山下,一群拿著近乎原始武器的中國人卻能使得日偽軍隊聞風喪膽……
相較于那些引首就戮的怯弱,我似乎看到狼牙山壯士慷慨赴死的微笑;相較于那無助的淚水,我似乎看到那些偉大的身影在振臂高呼——_日本帝國主義……一樣是死,但是,意義又是否相同呢?
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以奪志,我終于明白了,為什么是共產黨八路軍最終肩負起了拯救中國的使命,因為,他們始終沒有放棄對民族深沉的熱愛,他們始終堅持著對這個民族美好的憧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他的物質的首都可以被敵人占據(jù),但是,他們的精神首都沒有被敵人所攻破!
此時,我想起了紀伯倫的《淚與笑》其中寫到的:“云的一生就是悲歡離合的一生,人也是如此,一旦失掉崇高的靈魂,就成了存在于物質世界的行尸走肉?!蔽蚁?,對于國家也是如此,只有擁有國魂,才能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們要告訴世界,我們不僅有著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我們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與文明,我們還要擁有一群有志氣的熱血國民。
我們不能忘記歷史,因為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不要讓時間為庸人們所設計,不要讓殷紅的鮮血只剩下淡淡的殘夢。血已經流了,但不能讓他白流。南京的大慘案依然歷歷在目,我們需要的不僅是黯然至于泣下,更應該正視這刻骨銘心的苦痛。因為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面淋漓的鮮血,魯迅的擔憂依舊沒有過時,一個民族的精神首都仍要我們去建構與呵護。
這就給我們無窮的啟迪:在現(xiàn)今和平年代的今天,我們沒有必要用歡樂消除自己的悲傷,如果那樣就失去自我;我們也沒有必要沉浸在微漠的悲哀中,我們應正視歷史的烙印。我們應該時刻把祖國放在心中,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前列,為中華崛起而奮斗,但這一切卻又不能在空言與大話中消磨,作為學生,我們所應注意的:更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你是否認真學習,為建設祖國積累好本領;當升旗儀式時,我們是否唱起莊嚴的國歌;在外國人面前,你是否隨地亂扔垃圾,你時刻是否在維護著國家尊嚴……?
我們就在這樣的小事中構筑精神上堅不可摧的首都,試想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做到了這些,我們的國家怎能不強大?外敵,又怎敢在我們的面前揮刀動武?像南京_這樣的慘案還會在中華大地上發(fā)生嗎?不會的,永遠不會!
讓我們攜手奮斗吧,青年朋友,相信銘記歷史的你今天定將愈加努力奮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