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并不是要去吸引被討厭的負向能量,而是,如果這是我生命想綻放出最美的光彩,那么,即使有被討厭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雙手雙腳往那里走去。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被討厭的勇氣經(jīng)典書摘,供大家參考。
被討厭的勇氣經(jīng)典書摘
1、不害怕被別人討厭、勇敢做自己的勇氣。
2、自卑都是與別人比較產生的,一切煩惱均來源于人際關系,假使這個世界只存在你一個人,便不會有任何煩惱了,處在群居性的人類社會中,誰都無法置身事外。成長不是成王敗寇,不是成功了就萬事大吉,不是失敗了就一無是處,而是一種與世無爭、將世人都視為在同一個平面上、并且努力向前進的過程。
3、人生三大課題:工作課題、交友課題、愛的課題。人生課題中最難的是愛的課題。阿德勒說:當人能夠感覺到“與這個人在一起可以無拘無束”的時候,才能夠體會到愛。既沒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優(yōu)越性,能夠保持一種平靜而自然的狀態(tài)。真正的愛是這樣的。
4、我們應該常?;仡櫯c檢視自己,自己過去的經(jīng)歷,自己的成功,是否只是以害怕被他人討厭而換來的。若是如此,那你的人生,你的成功,不幸只代表你活在他人的期待中,你是為他人而活。
阿德勒心理學否定尋求他人的認可,我們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著。人究竟為什么要尋求他人的認可呢?其實很多情況下都是因為賞罰教育的影響。
5、行為目標:自立、與社會和諧共處。支撐行為的心理目標:我有能力、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6、當一個人開始下定決心結束一段人際關系時,對方無論做什么,都會讓人討厭,這是在收集結束關系的材料。
7、決定你的生活方式(人生狀態(tài))的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你自己這一事實。
8、我怎么對待其他人,這是我的課題;其他人怎么對待我,這是其他人的課題。
9、不在于被給予了什么,而在于如何去使用被給予的東西。
10、阿德勒心理學是勇氣心理學、使用心理學、自我改變和超越心理學。
11、阿德勒心理學否定他人的認可,人活著完全是為了自己而活,與別人無關,雖然有時候也要照顧別人的感受,但那不是為了尋求認可或存在感,只是尊重對方罷了。不必活在別人的期待中,表揚和批評是對人的最大控制,會告訴人的潛意識“只有符合表揚批評的方式才是正確的”,也就是說,追求他人認可或者活在別人的期待中的人,只不過是為了別人而活,是不自由的!例如,你會因為別人的表揚而高興,必然也會因為別人的指責而傷心。
12、干涉甚至擔負起別人的課題會唐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如果你正在為自己的人生而苦惱——這種苦惱源于人際關系——那首先請弄清楚“這不是自己的課題”這一界限;然后,請丟開別人的課題。這是減輕人生負擔,使其變得簡單的第一步。
13、關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夠做的就只有“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別人如何評價你的選擇,那是別人的課題,你根本無法左右。莫把原本是別人課題看成自己的課題,也莫把原本是自己的課題看成別人的課題,學會課題分離,“在意你的臉的只有你自己而已”。
14、“原因論”認為人之所以走到今天這一步、現(xiàn)在怎么做和未來將要去哪,都是因為過去的一切,都受到過去的制約。而“目的論”認為,過去已經(jīng)無法改變,能做的也只是根據(jù)自己的目的來合理的解釋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怎么做,有著怎樣的生活方式,這都完全取決于自己而已。
15、解決人際關系煩惱的阿德勒方式:哪些是自己的課題,那些事別人的課題,要冷靜地劃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這就是阿德勒心理學給出的具體而且可能徹底改變人際關系煩惱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觀點。
16、良好的人際關系不應該有“回報思想”存在,不能有“因為我為你做了什么,所以你就應該給予相應回報”,我們既不可以尋求回報,也不可以受其束縛。
17、認可欲求只會使自己發(fā)誓忠誠于別人,做不到的事情也承諾“能做到”,負不起的責任也一起包攬。當這種謊言被拆穿后,就會失去信用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痛苦。自然,繼續(xù)撒謊的壓力也超出想象。
18、人應該有自己的預期,有自己的評判標準,應該活給自己看,而不是活給別人看。得不到別人認可的自由之路,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相反,相互干涉才是“以自我為中心”,干涉等同于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
19、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招人討厭是件痛苦的事情,如果可能的話,我們都想毫不討人嫌地活著,想著盡力滿足自己的認可欲求。但是,八面玲瓏地討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種極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事情。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價。而在人際關系中,自由的代價就是被別人討厭。
20、起點是“課題分離”,終點是“共同體感覺”,共同體感覺就是把他人看成朋友,并且在其中能夠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
《被討厭的勇氣》經(jīng)典語句摘錄及感悟
1. 并非是“世界”本身復雜,完全是“你”把世界看得復雜。
思考:這句話好像特別對敏感、易多思多慮的人說的。有時候別人沒有不喜歡你,只是你自己太關注外界事物了。宇宙忙著自行運轉,小行星不要老是光盯著宇宙,怎么讓自己發(fā)光發(fā)亮才是正經(jīng)事啊,要把能量放回自己身上。
2. 你現(xiàn)在無法體會到幸福,因為你不會愛你自己。而且,為了能夠愛自己,你希望“變成別人”。你之所以想要變成別人,就是因為你只一味關注著“被給予了什么”。其實,你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給予的東西”上。
3. 你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下了“不改變”的決心。
即使人們有各種不滿,但還是認為保持現(xiàn)狀更輕松更安心。
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為過去或者環(huán)境,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你只不過缺乏”勇氣“,可以說是”缺乏獲得幸福的勇氣“。
思考:獲得幸福居然還要勇氣才行?是呀,你想看日出就得早起,想要幸福就要付出。你可以選擇輕輕松松躺在床上繼續(xù)睡覺,但你就看不到日出了。
4. 你為什么討厭自己呢?為什么只盯著缺點就是不肯去喜歡自己呢?那是因為你太害怕被他人討厭、害怕在人際關系中受傷。
思考:這句話真是直戳內心呀。無法接受自己的陰暗面是因為害怕不被愛。但是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你有再多缺點也還是有人愛你,更何況你還有優(yōu)點呢!
5. 困擾我們的自卑感不是”客觀性的事實“而是”主觀性的解釋“。比如如果你的身高是155cm,如果沒有其他可比較的他人存在,你也就不會認為自己太矮。155cm的身高卻可以讓旁人感覺輕松,這樣看你的身高還可以成為一個優(yōu)點。
6.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來自與別人的比較,而是來自與”理想的自己“比較。我們“雖然不同但是平等“。
7. 比起別人如何看自己,我更關心自己過得如何。“不想被人討厭”是我的課題,但“是否討厭我”卻是別人的課題。
8. 所謂自我接納,就是不去關注“無法改變的”,而是去關注“可以改變的”。比如說即使得了60分也不必悲觀,在誠實地接受60分的自己的基礎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
9. 過去發(fā)生了什么與你的“此時此刻”沒有任何關系,未來會如何也不是“此時此刻”要考慮的問題。假如認真地活在“此時此刻”,那就根本不會說出那樣的話。
10. 你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活,他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
11. 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關心“我”的自我中心式地生活方式。
12. 不是考慮“這個人會給我什么”,而是考慮“我能給這個人什么”。
【被討厭的勇氣經(jīng)典書摘 《被討厭的勇氣》經(jīng)典語句摘錄及感悟】相關推薦文章: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1000字(精選7篇)
勇氣的作文議論文 關于勇氣的作文
關于勇氣的作文600字 有關勇氣的記敘文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