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名家寫景抒情散文800字篇一
望過去,行列有序的槐大樹立于路的兩旁,蔥郁,挺拔,雖未成蔭,但也齊列,其間夾著一條寬闊的大道直通山頂,因人跡稀落,異常的清冷。
心想既為槐花大道,必少不得槐花了。于是估算著正是槐大樹開花的時節(jié),恰又逢細雨霏霏,決意冒雨前行去攝槐花,心中早已繪好了《凄迷細雨槐花白》,雨如織,風多情,絲絲細線潤無聲,難得一意境。
然往往現(xiàn)實卻事違人愿,踏上了槐花大道,只見葉綠,未見花開,大大的失望了,最終只得落落而歸。
記憶中的槐大樹卻也如此,庭前荒處隨地可見,不稀罕,大多三株兩株的散著,枝枯葉而落,大樹皮尚又干硬的張裂著,并不起眼。
可一但進了春,情形就大徑相庭,況那春風最是多點物,于是立風而搖的槐,幾日未見,竟都變了模樣,整株的大樹都綠了,綠的可愛,令人刮目。
然又幾日未見,那蔥綠的圓葉里竟掛上了串串青綠的槐大樹米,雖隱隱可見,煞也喜人。
然又不經(jīng)易的,再次張眼看到的卻是一大樹的白,如蝶粉兒匯聚,令人驚艷。
許因夜間睡的沉,錯過了花開??茨且灰怪g乍開的白,卻也想像出那是何等的鬧熱,噼哩啪啦,跟炸了鍋似的,槐大樹米兒你爭我擠。竟相的吐著蕊,張著瓣,如破繭的粉蝶兒一般的明艷。一朵朵,顫微微的,招著路人的眼,拋著媚兒去勾著路人腹內(nèi)的饞蟲兒。
槐大樹開花了。于是滿口的香溢于兩腮,不由的想去品咂那槐花的香甜。
啪,整條枝兒被折斷,是那如黑泥般的小孩兒,正用比槐枝粗不了幾分的細胳膊用力的折斷的,只見他一手摟著槐,一手舉枝高喊:接好嘍。喊出聲透著十足的驕傲。
于是被摔下的枝如彈簧般的跌落,早有守在大樹下的同伴,一哄搶了去,緊忙的捋下槐花,裝進竹籃里。
大樹上的頑童如孫猴兒看景般的觀賞著腳下的這一幕,露齒而笑,于是銀白的牙齒多了幾許的得意,于是更賣力的往高里爬,絲兒不顧刺槐的劃拉,啪,啪,啪,一聲緊一聲的,枝斷葉落,片刻地上落下了厚厚的一堆枝兒。
夠了,夠了。
那如黑泥的小孩這才帶著不舍的留戀,蹭蹭的從大樹上滑下來,臉上手上滿是劃著的傷。同來的伙伴早已把他的竹籃裝滿了。
挎著一籃的喜悅踩著如煙的土回家了。身后甩下的是滿地的落葉,和那一大樹的斷臂殘桓,慘不忍睹。去了梗,撿了葉,就連那沾了槐花的手都滿是的香,沁人心脾的香。撒上干面粉層層裹了粉蝶兒,更白,更胖,如那沒抽絲的繭一般躺在屜布上,薄薄的攤著,蓋上鍋蓋,十分八分鐘,水氣就沿著鍋蓋的四周氤氳的漫出了一股一股的香氣,面粉拌著槐花的清香。吸入鼻翼,香,真香。拌上香油,調(diào)味,于是敞開了肚皮,就著一碗稀薄的面水,連吃帶喝,滋潤。
嗝,嗝的打著飽嗝,用舌轉(zhuǎn)著唇邊舔了一圈去,還直叫著香。
更有那饞槐花的人家,大把的捋著槐花用開水焯過,曬干了,以備隨吃隨用。
寬寬的房道,沒有一戶人家拉起院落。有一戶人家蒸槐花,就會鍋香飄四家。況鄰里又交好,槐花也不是甚稀罕物,每蒸了必多蒸了幾鍋,倒于口徑三尺的大盆子里,盛了一碗碗去,送東家,送西家。一盆子的槐花散去了,入了口,香甜,果了腹,滋潤。共享著五月的槐花,這就是五月的人家。
咚咚,叩響了門:送碗槐花嘗嘗鮮。接了去,明又蒸了:嘗嘗。
來年,枯枝還會發(fā)新芽。
槐大樹上依然的是那一番的鬧熱。
名家寫景抒情散文800字篇二
黃昏時刻,電影散場,總讓人覺得曲終人散,意猶未盡。在這樣的時刻,我喜歡在街上散步,好像可以沿著一條街道一直走下去,穿過平原、森林、沙漠,渡過海洋、峽谷,一直走到世界的盡頭。
長長的街,長長的一串街燈都亮起來了,沿著并非那么筆直的水泥路消失在遠處蒼茫的暮色中。
我只是個行人,只是這個塵世間的簡單、從容、渺小得如一粒塵土的存在者。我的一步、一動作,微小到可以在我站的這個星球飛速轉(zhuǎn)動中忽略不計,可是,有如此豁達,如此灑脫。
不要說話,不想說話,噓……就這樣,靜靜地走,沿著這條泛著黃昏燈光的街道,沿著各式各樣的建筑,一直走下去。當年是為了什么而建造這座城呢?是為了聽馬蹄踏上石板的響聲嗎?可是,現(xiàn)今已沒有了馬車,也沒有了噠噠的馬蹄聲,只有人們?nèi)粲兴茻o的繁思腳步,靜靜向前,靜靜向前……
有一年,夕陽西下,我和那位白發(fā)蒼蒼的慈善老人走在一條通往黃昏的街道上。干凈的街道啊,彎彎曲曲的通向前方明麗、溫暖的天空,留在身后的那一半天空,像鵝絨一樣軟而寧靜。她握著我的手,滿布皺紋的手溫暖而親切。我們沒有說話,就一直走著,向著溫暖的夕陽。
不是每個好時刻都需要熱鬧的交談和歡語。此時,不需要言語、不需要歌聲,甚至,連微笑與眼神都是多余。只需一直向前走就好,安靜的向前,走在這個花開似錦的世界里。
落日的余暉將這個美麗的星球染紅,展示出它白晝與黑夜交替時的獨有親切。而我,只想從容不迫地走進這片黃昏的溫暖里,陪著它離開,離開又到來。
黃昏,用它的獨有的溫暖從容,帶給塵世間深沉難得的慰藉,來得突然,去得亦是飄渺。我伸出雙手,試圖留住,可還是送它離開。突然反應過來,幸福,似乎亦是如此。
名家寫景抒情散文800字篇三
我小時候就有過幻想,有過希望,想寫點什么,也許是一首歌吧,寫海岸那使人產(chǎn)生聯(lián)想和起劃分作用的一條線,那接合點,那匯合處,固態(tài)與液態(tài)緊緊相連之處那奇妙而潛伏的某種東西(每一客觀形態(tài)最后無疑都要適合主觀精神的)。雖然浩瀚,卻比第一眼看他時更加意味深長,將真實與理想合二為一,真實里有理想,理想里有真實。我年輕時和剛成年時在長島,常常去羅卡威的海邊和康尼島的海邊,或是往東遠至漢普頓和蒙托克,一去就是幾個鐘頭,幾天。有一次,去了 漢普頓和蒙托克(是在一座燈塔旁邊,就目所能及,一眼望去,四周一無所有,只有大海的動蕩)。我記得很清楚,有朝一日一定要寫一本描繪這關于液態(tài)的、奧妙的主題。
結(jié)果呢?我記得不是什么特別的抒情詩、史詩、文學方面的愿望,而竟是這海岸成了我寫作的一種看不見的影響,一種作用廣泛的尺度和符契。(我在這里向年輕的作家們提供一點線索。我也說不準,不過,除了海和岸之外,我也不知不覺地按這同樣的標準對待其他的自然的力量——如果我能間接地表現(xiàn)我同它們相遇而且相融了,即便只有一次也已足夠,我就非常心滿意足了——我和它們是真正的互相吸收了,互相了解了。)
多年來,一種夢想,也可以說是一種圖景時時(有時是間或,不過到時候總會再來)悄悄地出現(xiàn)在我眼前。盡管這是想象,但我確實相信這夢想一大部分進入了我的實際生活——當然也進入了我的作品,使我的作品成形,給了我的作品以色彩。那不是別的,正是這一片無垠的白黃白黃的沙地;它堅硬,平坦,寬闊;氣勢雄偉的大海永遠不停地向它滾滾打來,緩緩沖激,嘩啦作響,濺起泡沫,像低音鼓吟聲陣陣。這情景,這畫面,多年來一直在我眼前浮現(xiàn)。我有時在夜晚醒來,也能清楚地聽見它,看見它。 海明威——真實的高貴
風平浪靜的大海上,每個人都是領航員。
但是,只有陽光而無陰影,只有歡樂而無痛苦,那就不是人生。以最幸福的人的人生為例——它是一團糾纏在一起的麻線。喪親之痛和幸福祝福彼此相接,使我們一會兒傷心,一會兒高興,甚至死亡本身也會使生命更加可親。在人生的清醒時刻,在哀痛和傷心的陰影之下,人們與真實的自我最接近。
在人生或者職業(yè)的各種事務中性格的作用比智力大得多,頭腦的作用不如心情,天資不如由判斷力所節(jié)制者的自制、耐心和規(guī)律。
我始終相信,開始在內(nèi)心生活得更嚴肅的人,人類真正需要的東西是非常之微小的。
悔恨自己的錯誤,而且力求不再重蹈覆轍,這才是真正的悔悟。優(yōu)于別人,并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應該是優(yōu)于過去的自己。
名家寫景抒情散文800字篇四
在季節(jié)的交替下,田野開始出現(xiàn)淡淡的黃色,尤其是路邊的樹葉,黃的可愛。遠山卻是綠色的,因為山上種的全是蒼翠的松樹。古城的路邊,鮮花依然開得嬌艷,小河里的魚兒和往常一樣暢快的游動,它們絲毫沒有感覺到冬的氣息。從四方街光滑的石板上可以看出這座城的古老,遠處悠揚的納西古樂和現(xiàn)代流行曲混雜在一起。人們喜歡回憶過去,但更喜歡現(xiàn)代文明。有人說麗江商業(yè)氣息愈來愈濃了,古城越來越多的酒吧說明了這點。昂貴的價錢,換來游客們的笑臉。不過不要羨慕別人,拉著納西老奶,圍著篝火,在廣場上盡情的跳,快樂隨處可見。在麗江,我們找到的是更多的清幽,舒服的空氣,燦爛的陽光。
而晚秋的夜,夜涼如水,比冬少一份沉寂,比夏多幾分淡泊。
院子里的玫瑰開了,花香透過窗戶輕輕的飄來,像月光一樣彌漫在室內(nèi)。把頭伸到窗外,卻無意看見一只孤燕從房檐掠過,看它匆匆忙忙的樣子,不知道是不是在準備冬天的暖巢?
打開電腦,打開音樂,卻是那首憂郁傷感的歌聲:我再等一分鐘,或許下一分鐘,看到你閃躲的眼,我不會讓傷心的淚掛滿你的臉。我在等一分鐘,或許下一分鐘,能夠感覺你也心痛,那一年我不會讓離別成永遠。
一些淡淡的說不清什么感覺的濕潤隨著旋律在心底流淌,趕緊關了歌曲,靜靜的在沙發(fā)上呆呆的愣了幾分鐘。那些遠去的東西,如同大學畢業(yè)時的歡送會一樣,純真,善良,不想用世俗的煙雨去誣蔑,而脆弱虛偽的心,再也體會不到明朗流暢的曲調(diào)了。讓心的底版多一些清爽與平靜吧。
其實我和很多人一樣喜歡在逃避和無法逃避之中循環(huán)著,也許是太年輕了,疏狂而輕率的想法總是不堪一擊。滿以為用成熟去偽裝自己的眼神,激情就不再流淌;滿以為只要關掉書簽,文字就不再對誰開放。漸行漸遠更生。自己掩蓋不了自己的思想。如果你感到不快樂,那么唯一能找到快樂的方法,就是振奮精神,使行動和言詞好像已經(jīng)感覺到快樂的樣子。
晚秋過后,很多花都要明年才開放了。待到山花爛漫時,它在從中笑。西風過后,便是冰雪,那孤傲的梅花和幽蘭將在那個季節(jié)開放,賞花的心情是否和今夜一樣?明天,當黎明推開黑夜,是不是又將面對滿地落花,那些躺了一地慘淡的花色,像極了那些的蒼白的笑容,暴露出壓抑過的黑夜的哭泣。
或許我無需憂慮,雖然總有秋風會去收集落葉,總有冰雪會去封鎖長路,但春天它從來沒有錯過向花容鳥語發(fā)出請柬。就讓我們靜靜地聆聽,默默地享受甜蜜的等待吧。希望有人過了冬天,會更加有朝氣。
《雪,遠方飄來的記憶》雪是最怕寂寞的,一片一片的飄下,最終,還是融在一起,流向遠方不老的痕跡。
我靜靜的走在雪中,任憑天空飄落的雪花在我的頭上飛舞,然后落在我的衣角,又很快變作一絲微茫冰冷的濕跡。
老實說,我實在不忍心將它們從我的衣服上抖下?;蛟S就在那雪與水的一瞬間,你才會真真正正的明白,它們的清白是融在骨子里的,沒有一絲隱晦!即使是融化成微不足道的一點水跡,也是著塵世最清涼的水!
坦白說,我是很喜歡雪的!不僅僅是因為它的潔白和沁人心脾的清冷,更多的是因為它的純潔和本真!
它曾帶給我無數(shù)珍藏的回憶,記得小時候的冬天,每逢下雪,孩子們總是不愿錯失任何親近自然的機會,三三兩兩的走在一起,有的打雪仗,有的滾雪球有的用五指并攏在雪地里耐心的印著貓爪??!
他們不知疲倦的滾著滾著,越滾越大,突然間碎了,可是沒有人會停下來,他們會繼續(xù)!就像夢想,我們在不斷前進的途中,并不會一帆風順,這就需要我們坦然去面對,就像滾雪球一樣,碎了再滾不要放棄!
其實現(xiàn)在好多人漸漸被時間磨平了棱角,被前方的阻礙掩蓋住了后方的真實!沒有勇氣去面對手上難以再拼起來的支離破碎,然后就在也沒有什么勇氣去拾起勇氣!
或許,他們不曾知道,俯下身去,身后的雪依然再守候,只要你有足夠的勇氣,又將是一個更大的雪球!
望著天空由遠及近的飄雪,忽然又開始想念那些曾經(jīng)一起在雪地上踏著發(fā)出咯吱咯吱聲軟綿綿的積雪的玩伴,愿你們一切安好!
《小橋流水人家》春風三月,春雨霏霏,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的景象拂入腦海,深知,此時已是草長鶯飛的明媚時節(jié),故鄉(xiāng)便踩著春風的節(jié)拍送入眼簾。
故鄉(xiāng)是一個有溪有水有野趣的靜美之地,可那僅僅是在記憶之上。
記憶中,小橋,流水,院落,原野與寬廣與悠長構(gòu)成一幅三維而多彩的田園風景畫。
故鄉(xiāng)有一條小河,那時它是一條不知名的小溪河,多少年來躺在地球的一角,既無大江大河的奔騰洶涌,也無滄海桑田的寬廣深厚,但卻默默無聞、無怨無悔地把自己的每一滴甘露獻給了大地,獻給了小河流經(jīng)之地的人們
無名的小河,流經(jīng)之地水質(zhì)清澈、溪草茂密,河岸灘、石密集,河邊柳竹成行,小河在柳竹的庇護下擺出一幅巨大洗練的銀帶一路向前,悠長寬廣的一幅江南溪澗美景,一覽無余的呈現(xiàn),這樣的景致總喚起人們美好的遐思與向往,于是,便有了依水而居的人家。
故鄉(xiāng)因水而嫵媚,鄉(xiāng)間因橋而多情。
有水就定會有橋,水隔一方,橋連一脈,有了橋才有了生活的起伏和變化。
在河岸較窄的地方,一石板橋橫亙于小河之上,遠遠看去,小橋厚厚墩墩,結(jié)實無比,三根橋柱牢固地支撐著上面敦實厚重的橋板。小橋很平常,長不足十米,寬約兩米,在廣袤的農(nóng)村,實屬常見。但小橋卻透出淡淡的質(zhì)樸與古老,說它是石板橋,但經(jīng)過歲月的洗滌卻變成一條石溝橋,橋面被歷史的刀鋒深深的剜去形成一道溝壑,向世人道出小橋厚重的歷史與滄桑。盡管人們總抱怨橋面傾斜,走著不那么舒適坦然,但只有橋墩仍忠貞的、小心翼翼地守護著這古老而堅強的小橋,一如守護自己嬰孩般的專注與剛強。
據(jù)老輩人講,這座小橋相脈承的石板路,是著名的宗大路,它起自何方,我不知曉,可路向北再行60里地便是大足縣城,再向北行20多里為寶頂山大佛灣,那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所在地。大足及那的石刻因路增添諸多神秘,路因石刻蒙上多彩的外衣,于是便蹴就孩童們從小就愛聽老輩們講的傳奇故事,思緒也總在古戰(zhàn)馬是如何膘悍與強壯、乾隆皇帝下江南又是何等的盛世空前、安史之亂中的工匠是如何逃往那偏遠之地開鑿石像的等等如影隨形的暇想中蕩來蕩去,如電影鏡頭般從腦海劃過,讓人癡迷,讓人費解。但不管老輩們講的傳奇是如何精彩,是否屬實,但至少這曾是古驛道,該是千真萬確的,橋面的溝壑正是當年鐵蹄踩踏下一道無法抹去的鐵證。
慶幸的是,忠厚的小橋不孤單,那時小橋兩頭岸石疊加,石依水而生,依岸而立,兩棵參天榕樹緊緊擁抱著堅硬的石坡,才使小橋有了鐵定的基石與依靠,經(jīng)風遇雨接受著時間的磨礪,使小橋突顯幾分韻致與質(zhì)樸。小橋一端的榕樹下,修有小房一間,為明清時期的青色磚瓦砌成,房內(nèi)沿墻根修有馬蹄形的石凳,老輩人說那是專為路人休憩而建的。小橋、大樹、小房子、大石坡、小石塊、流水、農(nóng)家院落便組成一幅極具田園風光的鄉(xiāng)間美景,于是這里的人們便以此為樂園,釋放著心中的歡快與喜悅。
從上而下的流水經(jīng)歷一路的艱辛與洗滌,明澈而亮麗,清爽而甘甜,這是上天賜予的人間甘露。每每到春夏,溪美人暢,看水里的魚兒淺戲水草,觀橋下流水峰回路轉(zhuǎn),看柳竹倒映河水的嫵媚,逐柳絮飛舞的歡暢,都是農(nóng)家人的樂子,農(nóng)家院落里的大人孩子,便盡享這天賜的純凈與美好,于是寂靜的鄉(xiāng)間有了歡笑,生出了遐想,便有了一幅幅晨洗及晚霞落塵時的洗衣、淘菜、鋤犁、澆灌、洗澡、捕魚、打鬧的人間美景,這樣人歡溪暢、人勤春早的景致,總讓世人羨慕與前往。在離小橋兩里地的幾幢高樓里的富家子弟再也不閑置,邀三約四,欣然的前來,伴隨他們的還有那偏分頭、喇叭褲、花襯衫、連衣裙、高跟鞋和帶有幾分挑逗的愛情歌曲,刺激并入侵著鄉(xiāng)間人的思想和神經(jīng),把帶有幾分羞澀的鄉(xiāng)間妹子和小伙那種欲近又懼的落寞與惆悵提到極致,時時燃起鄉(xiāng)間夜晚的夢囈,裝點著年輕人的夢想。
可是這樣的場景在記憶中并存的歲月短暫而蒼涼,時代變遷,小河有了名姓,曰沱江水系的小安溪河,并用代號給予了標注,其流入的是滔滔的長江母親河。代號給予了小河的姓名,卻給予不了故鄉(xiāng)人的幸福,有名有姓的小河也生活得并不那么開心快樂。著先是河岸的人家將堅硬的石頭開鑿成條,紛紛搬自家院落,做著修房造屋的基料,農(nóng)家人住上了新房,而大榕樹卻缺少了根基,不是被暴雨盤根拔起,就是孤單萎靡而去;再不久小河的上游有了工廠,聳立起了濃煙囪,鄉(xiāng)間有了諸多喧囂,田園風景有了諸多雜亂無章,清澈的溪水消逝,水草糜爛,魚兒翻轉(zhuǎn)著魚肚,溪水散發(fā)著腥味,農(nóng)家人失去了生存和發(fā)展的源泉,隨后,兩岸修葺的樓房人去樓空,僅留下年長者孤單的守護著它的輝煌與蒼涼。
這樣的侵占與剝奪無休無止,推土機、壓路機的吼聲宏大如鐘,迫擊著故鄉(xiāng)人的心靈,驅(qū)趕著故鄉(xiāng)人的生活,看著母親愁容滿面的臉頰,便知故鄉(xiāng)那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的勝景,將永遠封存在記憶深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