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大又粗又硬又爽又黄毛片,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在线观看,国产男同GAYA片大全,一二三四视频社区5在线高清

當前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作文 >> 2023年心肺復蘇術(shù)操作流程(5篇)

2023年心肺復蘇術(shù)操作流程(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4-03-20 17:17:46
2023年心肺復蘇術(shù)操作流程(5篇)
時間:2024-03-20 17:17:46     小編:zdfb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心肺復蘇術(shù)操作流程篇一

1、如何評估現(xiàn)場環(huán)境是安全的?

答:無煤氣泄漏、無高空墜物、無高壓電線等。

2、如何給病人取復蘇體位?

答:病人取仰臥位,置于地板或硬板上,呼吸道軸線成一條直線。

3、何時給病人除顫? 答:有條件盡早除顫。

4、為什么避免過度通氣?

答:過度通氣會影響血流動力學改變,引起血壓下降或肺泡破裂。

5、為什么保證每次按壓后胸部回彈?

答:為了有足夠的回心血量,保證每次的心輸出量。

6、cpr的按壓方法?

答:雙手掌根重疊,雙臂垂直按壓胸骨。

7、cpr的按壓部位?

答:胸骨下段(相當于兩乳頭連線的中間)。

8、cpr的按壓頻率? 答:≥100次/分。

9、成人按壓深度? 答:≥5厘米。

10、cpr按壓與放松時間比? 答:1:1。

11、成人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次數(shù)比? 答: 30:2。

12、兒童、嬰兒(雙人)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次數(shù)比? 答:15:2。

13、兒童、嬰兒(單人)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次數(shù)比? 答:30:2。

14、兒童、嬰兒按壓深度?

答:是胸骨前后脛的三分之一(兒童按壓深度5厘米、嬰兒按壓深度4厘米)。

15、心肺復蘇有效指征?

答:面色(口唇)由紫紺轉(zhuǎn)為紅潤;大動脈捫及搏動。

16、如果患者有脈搏,沒有呼吸,怎么辦?

答:給予5-6秒一次人工呼吸,每2分鐘檢查1次脈搏,兒童3-5秒進行一次人工呼吸;如果做了氣管插管的病人,6-8秒鐘進行1次呼吸,胸外按壓的同時不應當停止人工呼吸。

17、盡早胸外按壓,減少中斷的目的? 答:有利于心腦細胞的供血供氧及心跳恢復。

18、心跳停止多長時間,呼吸也隨之停止? 答:30秒鐘。

19、人工呼吸時間? 答:每次1秒鐘。

20、為什么盡可能減少胸外按壓的中斷,避免過度通氣? 答:為了保證有足夠的血壓及循環(huán)維持。

心肺復蘇術(shù)操作流程篇二

心肺復蘇(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心肺復蘇術(shù)顧名思義,即在呼吸或心跳停止情況下所作的急救術(shù)。目的在于盡快挽救腦細胞在缺氧狀態(tài)下壞死,(四分鐘以上開始造成腦損傷;十分鐘以上即造成腦部不可逆之傷害,故強調(diào)黃金4分鐘),因此施救時機越快越好。心肺復蘇術(shù)適用于心臟病突發(fā)、溺水、窒息或其他意外事件造成之意識昏迷并有呼吸及心跳停止之狀態(tài)。

由美國心臟學會(aha)和其它一些西方發(fā)達國家復蘇學會制訂的每五年更新一次的“國際心肺復蘇指南”對指導和規(guī)范在全球范圍內(nèi)的心肺復蘇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2010年美國心臟學會(aha)和國際復蘇聯(lián)盟(ilcor)發(fā)布最新心肺復蘇和心血管急救指南,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鏈改為五個鏈環(huán)來表達實施緊急生命支持的重要性:(1)立即識別心臟停搏并啟動應急反應系統(tǒng);(2)盡早實施心肺復蘇cpr,強調(diào)胸外按壓;(3)快速除顫;(4)有效的高級生命支持;(5)綜合的心臟驟停后治療。

心肺復蘇術(shù)步驟:

1.意識的判斷:用雙手輕拍病人雙肩,問:“喂!你怎么了?”告知無反應; 2.檢查呼吸:觀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001、002、003、004、005?判斷五秒以上10秒以下)告知無呼吸;

3.呼救:來人??!喊醫(yī)生及護士!請求支援!推搶救車!除顫儀!

4.判斷是否有頸動脈搏動: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從氣管正中環(huán)狀軟骨劃向近側(cè)頸動脈搏動處,告之無搏動(數(shù)001,002,003,004,005?判斷五秒以上10秒以下);

5.松解衣領及褲帶;

6.胸外心臟按壓:兩乳頭連線中點(胸骨中下1/3處),用左手掌跟緊貼病人的胸部,兩手重疊,左手五指翹起,雙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壓30次(按壓頻率至少100次∕分,按壓深度至少125px); 7.打開氣道:仰頭抬頜法;口腔無分泌物,無假牙; 8.人工呼吸:應用簡易呼吸器,一手以“ce”手法固定,一手擠壓簡易呼吸器,每次送氣400-600ml,頻率10-12次/分;

9.持續(xù)2分鐘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臟按壓:人工呼吸=30:2的比例進行,操作5個周期;(心臟按壓開始送氣結(jié)束);

10.判斷復蘇是否有效(聽是否有呼吸音,同時觸摸是否有頸動脈博動); 11.整理病人,進一步生命支持。

cpr操作順序的變化:a-b-c →c-a-b

★2010(新):c-a-b 即:c胸外按壓→a開放氣道→b人工呼吸

●2005(舊):a-b-c 即:a開放氣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壓 a(airway): 保持呼吸順暢:昏迷的病人常因舌后移而堵塞氣道,所以心肺復蘇的首要步驟是暢通氣道。急救者以一手置于患者額部使頭部后仰,并以另一手抬起后頸部或托起下頦,保持呼吸道通暢。對懷疑有頸部損傷者只能托舉下頦而不能使頭部后仰;若疑有氣道異物,應從患者背部雙手環(huán)抱于患者上腹部,用力、突擊性擠壓。

b(breathing):口對口人工呼吸:在保持患者仰頭抬頦前提下,施救者用一手捏閉的鼻孔(或口唇),然后深吸一大口氣,迅速用力向患者口(或鼻)內(nèi)吹 氣 , 然后放松鼻孔(或口唇),照此每5秒鐘反復一次,直到恢復自主呼吸。每次吹氣間隔1.5秒,在這個時間搶救者應自己深呼吸一次,以便繼續(xù)口對口呼吸。c(circulation): 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環(huán):是通過胸外心臟按壓形成胸腔內(nèi)外壓差,維持血液循環(huán)動力,并將人工呼吸后帶有氧氣的血液供給腦部及心臟以維持生命。胸外心臟按壓步驟:第一步:確定正確的胸外心臟按壓位置。先找到肋弓下緣,用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肋骨下緣向上摸至兩側(cè)肋緣于胸骨連接處的切痕跡,以食指和中指放于該切跡上,將另一只手的掌根部放于橫指旁,再將第一只手疊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兩手手指交叉扣起,手指離開胸壁。第二步:施行按壓。操作者前傾上身,雙肩位于患者胸部上方正中位置,雙臂與患者的胸骨垂直,利用上半身的體重和肩臂力量,垂直向下按壓胸骨,使胸骨下陷4-5厘米,按壓和。由于兒童的解剖、生理及發(fā)育等與成人不同,兒童與成人cpr的徒手操作有較大差異??蓪和譃槌錾?8天內(nèi)為新生兒、0~1歲為嬰兒、1~8歲為兒童三個組。8歲以上兒童與成人徒手cpr基本相同。嬰兒按壓深度 一般要求按壓深度達到1~2cm,約為胸廓厚度的1/3,可根據(jù)患者體型大小等情況靈活變動。

美國心臟學會(aha)2010國際心肺復蘇(cpr)&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標準:(1)胸外按壓頻率由2005年的100次/分改為“至少100次/分”;(2)強烈建議普通施救者僅做胸外按壓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對普通目擊者要求對abc改變?yōu)椤癱ab”即胸外按壓、氣道和呼吸;

(3)除顫能量不變,但更強調(diào)cpr;(4)腎上腺素用法用量不變,不推薦對心臟停搏或pea者常規(guī)使用阿托品;(5)維持rosc的血氧飽和度在94%-98%;

(6)血糖超過10mmol/l即應控制,但強調(diào)應避免低血糖;(7)強化按壓的重要性,按壓間斷時間不超過5s。

心肺復蘇用藥常識簡介:

復蘇用藥的目的在于增加腦、心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糾正酸中毒和提高室顫閾值或心肌張力,以有利于除顫。復蘇用藥途經(jīng)以靜脈給藥為首選,其次是氣管滴入法。氣管滴入的常用藥物有腎上腺素、利多卡因、阿托品、納洛酮及安定等。一般以常規(guī)劑量溶于5~10ml注射用水滴入,但藥物可被氣管內(nèi)分泌物稀釋或因吸收不良而需加大劑量,通常為靜脈給藥量的2~4倍。心內(nèi)注射給藥目前不主張應用,因操作不當可造成心肌或冠狀動脈撕裂、心包積血、血胸或氣胸等,如將腎上腺素等藥物注入心肌內(nèi),可導致頑固性室顫,且用藥時要中斷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故不宜作為常規(guī)途經(jīng)。復蘇常用藥物如下:

(1)腎上腺素:腎上腺素通過α受體興奮作用使外周血管收縮(冠狀動脈和腦血管除外),有利于提高主動脈舒張壓,增加冠脈灌注和心、腦血流量;其β-腎上腺素能效應尚存爭議,因為它可能增加心肌做功和減少心內(nèi)膜下心肌的灌注。對心搏驟停無論何種類型,腎上腺素常用劑量為每次1mg靜脈注射,必要時每隔3-5min重復1次。近年來有人主張應用大劑量,認為大劑量對自主循環(huán)恢復有利,但新近研究表明大劑量腎上腺素對心搏驟停出院存活率并無改善,且可出現(xiàn)如心肌抑制損害等復蘇后并發(fā)癥。故復蘇時腎上腺素理想用藥量尚需進一步研究證實。如果iv/io通道延誤或無法建立,腎上腺素可氣管內(nèi)給藥,每次2-2.5mg。2010國際心肺復蘇指南推薦也可以用一個劑量的血管加壓素40u iv/io替代第一或第二次劑量的腎上腺素。

(2)抗心律失常藥物:嚴重心律失常是導致心臟驟停甚至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藥物治療是控制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2010年國際心肺復蘇指南建議:對高度阻滯應迅速準備經(jīng)皮起搏。在等待起搏時給予阿托品0.5mg,iv。阿托品的劑量可重復直至總量達3mg。如阿托品無效,就開始起搏。在等待起搏器或起搏無效時,可以考慮輸注腎上腺素(2-10μg/min)或多巴胺,(2-10μg/)。胺碘酮可在室顫和無脈性室速對cpr、除顫、血管升壓藥無反應時應用。首次劑量300mg靜脈/骨內(nèi)注射,可追加一劑150mg。利多卡因可考慮作為胺碘酮的替代藥物(未定級)。首次劑量為1-1.5mg/kg,如果室顫和無脈性室速持續(xù)存在,間隔5-10min重復給予0.5-0.75mg/kg靜推,總劑量3mg/kg。鎂劑靜推可有效終止尖端扭轉(zhuǎn)型室速,1-2g硫酸鎂,用5%gs 10ml稀釋5-20min內(nèi)靜脈推入。

心臟電擊除顫:電擊除顫是終止心室顫動的最有效方法,應早期除顫。有研究表明,絕大部分心搏驟停是由心室顫動所致,75%發(fā)生在院外,20%的人沒有任何先兆,而除顫每延遲1分鐘,搶救成功的可能性就下降7%~10%。除顫波形包括單相波和雙相波兩類,不同的波形對能量的需求有所不同。成人發(fā)生室顫和無脈性室速,應給予單向波除顫器能量360焦耳一次除顫,雙向波除顫器120~200焦耳。如對除顫器不熟悉,推薦用200焦耳作為除顫能量。雙相波形電除顫:早期臨床試驗表明,使用150~200 j即可有效終止院前發(fā)生的室顫。低能量的雙相波有效,而且終止室顫的效果與高能量單相波除顫相似或更有效。兒童第1次2j/kg,以后按4j/kg計算。電除顫后,一般需要20~30s才能恢復正常竇性節(jié)律,因此電擊后仍應立刻繼續(xù)進行cpr,直至能觸及頸動脈搏動為止。持續(xù)cpr、糾正缺氧和酸中毒、靜脈注射腎上腺素(可連續(xù)使用)可提高除顫成功率。

電擊除顫的操作步驟為:①電極板涂以導電糊或墊上鹽水紗布;②接通電源,確定非同步相放電,室顫不需麻醉;③選擇能量水平及充電;④按要求正確放置電極板,一塊放在胸骨右緣第2~3肋間(心底部),另一塊放在左腋前線第5~6肋間(心尖部)(圖6);⑤經(jīng)再次核對監(jiān)測心律,明確所有人員均未接觸病人(或病床)后,按壓放電電鈕;⑥電擊后即進行心電監(jiān)測與記錄。目前已出現(xiàn)電腦語音提示指導操作的自動體外除顫器(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大大方便了非專業(yè)急救醫(yī)務人員的操作,為搶救爭取了寶貴的時間。aed使復蘇成功率提高了2~3倍,非專業(yè)救護者30分鐘就可學會。aed適用于無反應、無呼吸和無循環(huán)體征(包括室上速、室速和室顫)的患者。公眾啟動除顫(pad)要求受過訓練的急救人員(警察、消防員等),在5分鐘內(nèi)使用就近預先準備的aed對心搏驟?;颊邔嵤╇姄舫潱墒乖呵凹本壬媛拭黠@提高(49%)。

2010年新指南建議應用aed時,給予1次電擊后不要馬上檢查心跳或脈搏,而應該重新進行胸外按壓,循環(huán)評估應在實施5個周期cpr(約2分鐘)后進行。因為大部分除顫器可一次終止室顫,況且室顫終止后數(shù)分鐘內(nèi),心臟并不能有效泵血,立即實施cpr十分必要。

心肺復蘇術(shù)操作流程篇三

心肺復蘇術(shù)

概念:

心肺復蘇術(shù)又稱cpr,是針對患者停止呼吸和心臟驟停時,用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進行搶救的一種技術(shù)。當人在心臟病、溺水、車禍、藥物中毒、高血壓、觸電、異物堵塞時都會導致心跳驟停,呼吸停止,均可用心肺復蘇術(shù)來搶救。操作順序

2015(新):c-a-b

即:c胸外按壓→a開放氣道→b人工呼吸。胸外按壓先于通氣。2.生存鏈

2015(新):(1)立即識別心臟驟停,激活emss(急診醫(yī)療勤務體系是負責實施有效的現(xiàn)場急救、合理分診、有組織地轉(zhuǎn)送病人及與基地醫(yī)院密切聯(lián)系的機構(gòu)。)(2)盡早實施cpr,突出胸外按壓。(3)快速除顫。

(4)有效地高級生命支持。(5)綜合的心臟驟停后治療。3.強調(diào)胸外按壓的重要性

2015(新):明確:如果旁觀者沒有經(jīng)過心肺復蘇術(shù)培訓,可以提供只有胸外按壓的cpr。即“用力按,快速按”,在胸部中心按壓,直至受害者被專業(yè)搶救者接管。訓練有素的救援人員,應該至少為被救者提供胸外按壓。另外,如果能夠執(zhí)行人工呼吸,按壓和呼吸比例按照30:2進行。在到達搶救室前,搶救者應持續(xù)實施cpr。4.胸外按壓的變化

2010(新):以每分鐘至少100次的頻率,進行胸外按壓?!?00次/分;胸外按壓的深度:至少5cm≥5cm。

心肺復蘇的操作流程

一、判斷意識

1.拍打雙肩,湊近雙耳大聲呼喚:“喂!喂!你怎么了?”。2.立刻激活急救系統(tǒng)或撥打“120”,攜帶除顫儀。

二、擺放體位

1.仰臥位。

2.翻身時整體轉(zhuǎn)動,保護頸部。3.擺放于地面或硬板床。4.救護人員跪于病人右側(cè)。5.于患者肩部平行。

三、觸摸頸動脈搏動

1.數(shù)數(shù):1001、1002、1003、1004、1005、1006。2.中、食指橫放頸部中央,旁開2指,至胸鎖乳突肌前緣凹陷處(向氣管一側(cè)輕滑2-3cm)時間<10秒。

四、立即開始胸外按壓30次

1.定位:乳頭連線中央或劍突上2.5cm-5cm。2.按壓頻率大于100次/分,按壓幅度大于至少5cm,每次按壓后使胸廓回彈恢復原狀,保證松開與壓下的時間基本相等。

3.按壓手法: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壓部位,另一手平行重疊于此手位,另一手平行重疊于此手背上,手指并攏,雙肘關節(jié)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壓。心肺復蘇cab 胸外按壓(c)要點:

1.按壓頻率:≥100次/分 2.按壓幅度:≥5cm 3.按 壓 后:胸廓回彈 4.按壓/通氣:30:2

五、開放氣道

1.觀察口腔有無異物,有異物立即取出。2.仰頭舉頜法,開放氣到。

3.成人頭后仰90°(下頜角與耳垂連線垂直地面)

六、人工呼吸

1.通氣時間:每次約1秒 2.潮氣量:(400-600cc)3.看到胸部起伏足夠

七、再次評估

1.操作5個循環(huán)后評估頸動脈搏動和人工呼吸。2.時間<10秒。

3.如未恢復,繼續(xù)操作5個循環(huán)后評估,如恢復,進行進一步的高級生命支持。

八、按壓與人工呼吸的關系

1.成人和兒童按30:2的按壓/通氣比進行cpr。2.實施高級氣道管理后(機械通氣),可繼續(xù)進行胸外按壓具不必與呼吸同步。

九、新生兒心肺復蘇

1.保留a-b-c復蘇程序(按壓與通氣比率為3:1),但心臟病因?qū)е碌捏E停除外(15:2)。2.評估心率、呼吸速率和氧合狀態(tài):最好使用血氧計而不只是評估膚色確定氧合狀態(tài)。

按壓復蘇有效的指標

1.2.3.4.5.按壓時能捫及大動脈搏動,收縮壓>8.0kpa 病人面色、口唇、指甲、皮膚等色澤再度轉(zhuǎn)紅 擴大的瞳孔再度縮小 出現(xiàn)自主呼吸

神智逐漸恢復,可有眼球活動,睫毛反射及對光反射出現(xiàn),甚至手腳抽動,肌張力增加

心肺復蘇術(shù)操作流程篇四

注:本“心肺復蘇術(shù)”以《2010年美國心臟學會(aha)心肺復蘇(cpr)與心血管急救(ecc)指南》為藍本編寫。

現(xiàn)場心肺復蘇術(shù)是指患者發(fā)生心搏驟停的現(xiàn)場,如家中、辦公室、工廠、醫(yī)院等場所,首先由最初目擊者為心搏驟?;颊呤┬械男姆螐吞K技術(shù),即基礎生命支持(bls)。是心肺復蘇術(shù)三階段abcd四步法中的最初處置—第一個abcd。

判斷患者心搏呼吸突然停止的標準:

1、意識突然喪失,患者昏倒于各種場合;

2、面色蒼白或轉(zhuǎn)為紫紺;

3、瞳孔散大;

4、頸動脈搏動消失,心音消失;

5、部分患者可有短暫而緩慢嘆氣樣或抽氣樣呼吸或有短暫抽搐,伴頭眼歪斜,隨即全身肌肉松弛。

cpr最初處置:

1、觀察周圍環(huán)境,確定無安全隱患。輕輕搖動患者肩部,高聲喊叫:“喂!你怎么啦?”如認識,可直接呼喊其姓名,如無反應,迅速觸摸頸動脈有無搏動。

2、呼叫:一旦初步確定患者為心搏呼吸驟停,應立即呼叫周圍的人前來協(xié)助搶救。方法:大叫“來人??!救命??!”

3、將患者放置適當體位:進行cpr時,正確搶救體位是仰臥位?;颊哳^、頸、軀干平直無扭曲,雙手放于軀干兩側(cè)。方法:小心轉(zhuǎn)動患者,使患者全身各部成一個整體轉(zhuǎn)動。如疑有頸椎骨折者,尤其要注意保護頸部,可以一手托住頸部,另一手扶住肩部,使患者平穩(wěn)地轉(zhuǎn)動至仰臥位。身體躺在平整而堅實的地面或床板上。再解開患者上衣,暴露胸部。

一、成人心肺復蘇術(shù)第一階段cabd四步法

a、b、c、d代表的是:a(airway)開放氣道,b(breathing)正壓通氣,c(circulation)胸外按壓,d(defibrillation)除顫(對室顫和無脈搏的室速)。2005年指南的順序是abcd,而2010年指南則將c提至第一位,即cabd,這樣能減少從識別到初次按壓的時間,避免通氣延誤胸外按壓。

1、c(胸外按壓)

胸外按壓的目的是建立人工循環(huán),促使血液在血管內(nèi)流動,并使人工呼吸帶有新鮮空氣的血液從肺部血管流向心臟,再流經(jīng)動脈,供給全身主要臟器,以維持重要臟器的功能。

方法:

(1)快速測定按壓部位:以示指、中指沿患者肋弓處向中間滑移,在肋弓和劍突交點處尋找胸骨下切跡,以切跡作為定位標志,不要以劍突下定位,然后將示指及中指橫放在胸骨下切跡上方,示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即為按壓區(qū),相當于胸骨中、下1/3與兩乳頭連線的交界處;以另一手的掌根部緊貼示指上方,放在按壓區(qū),再將定位之手取下,將掌根重疊放于另一手背上,使手指脫離胸壁。

(2)按壓方法:搶救者雙臂應繃直,雙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壓,按壓利用髖關節(jié)為支點,以肩、臂部力量向下按壓。按壓應平穩(wěn)、有規(guī)律地進行,不能間斷,下壓及向上放松的時間應大致相等,使胸廓充分彈回,放松時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離開胸骨定位點。

(3)按壓頻率:至少100次/分(4)按壓深度:至少5cm(5)按壓與人工通氣比:30:2,每按壓30次后,吹氣兩口。

2、a(開放氣道)方法:仰頭舉頜法。一手置于前額使頭部后仰,另一手的示指及中指置于下頜角處,抬起下頜,使下頜與耳垂成一垂直線。疑有頸椎損傷者,不能使頭部后仰,以免進一步加重損傷。

將患者處于氣道開放位置后,觀察5秒左右,有呼吸者,注意氣道是否通暢,無呼吸者,先清理呼吸道后,立即作人工呼吸。

3、b(人工呼吸)(1)口對口人工呼吸

方法:在保持呼吸道暢通和患者口部張開的位置下進行。用按于前額一手的拇指和示指捏閉患者的鼻孔(捏緊鼻翼下端),首先緩慢吹氣兩口,以擴張萎陷的肺臟,并檢驗開放氣道的效果,再深吸一口氣后,張開口貼緊患者的嘴(要把患者的口部完全包住)。用力向患者口內(nèi)吹氣(吹氣要求快而深,直至患者胸部上抬)。一次吹氣完畢后,應立即與患者口部脫離,輕輕抬起頭部,眼視患者胸部,吸入新鮮空氣后,再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時放松捏鼻的手。每次吹氣量為700~1000ml。時間超過1s,達到可見胸廓上抬。

(2)口對鼻人工呼吸

在某些患者口對鼻人工呼吸較口對口人工呼吸更為有效。本方法主要用于不能經(jīng)患者的口進行通氣者,例如患者的口不能張開(牙關緊閉),口部嚴重損傷等。

方法:一手按于前額,使患者頭部后仰,另一手提起患者的下頜,并使口部閉住。作一深吸氣,搶救者用嘴唇包住患者的鼻部,并吹氣,停止吹氣,讓患者被動呼氣,若患者被動呼氣時鼻腔閉塞,需間歇放開患者的口部。

4、d(除顫)

心搏驟停時最常見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顫動,而終止室顫最有效的方法是電除顫,電除顫儀有單相波和雙相波兩種類型,而雙相波電除顫被證明在電復律和電除顫方面比單相波除顫更有效。如發(fā)生心搏驟停要力爭在3分鐘內(nèi)行首次電除顫,除顫每延遲1分鐘,復蘇成功率下降7%~10%。方法:

(1)除顫能量的選擇

單相波從200j開始,如未能成功轉(zhuǎn)復,應逐漸增加能量直到達到360j。

雙相波則從50—100j開始,如無效,逐漸加量,直至達到200j。(2)電極的位置

現(xiàn)行常規(guī)放置方法是:一個電極置于胸骨右上方鎖骨下,另一電極放置于左乳頭外側(cè)腋中線上。

另一方法是:一個電極置于心尖部,另一電極置于背部右肩胛下角位置。但此方法操作極不方便。

注意點:連續(xù)5組cpr后除顫1次,除顫1次后立即再行5組cpr,再檢查患者心律,對持續(xù)室顫的患者,可考慮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首選胺碘酮,劑量為150~300mg

二、嬰兒和兒童心肺復蘇術(shù)

嬰兒和兒童心肺復蘇處理基本同成年人,但有以下幾點特殊之處。

1、判斷意識:

嬰兒對語言如不能反應,可以用手拍擊其足部,或捏掐合谷穴,如能哭泣,則為有意識。

2、人工呼吸

嬰兒韌帶、肌肉松弛,故頭不能過度后仰,以免氣管受壓,影響氣道通暢??捎靡皇峙e頜,以保持氣道平直,再用口貼緊嬰兒口與鼻的開口處,施行口對口鼻呼吸。

3、檢查肱動脈

嬰兒因頸部肥胖,頸動脈不易觸及,可檢查肱動脈。

4、按壓部位及方法

嬰兒按壓部位是兩乳頭連線與胸骨正中線交界點下一橫指處,用2—3個手指輕輕下壓2~3cm左右,按壓頻率為100次/min,按壓與人工呼吸比為30:2。

附:心肺復蘇有效指標和終止搶救的標準

一、心肺復蘇有效指標

主要根據(jù)以下四個方面綜合考慮:

1、瞳孔:復蘇有效時,可見瞳孔由大變小。如瞳孔由小變大,固定,角膜混濁,則說明復蘇無效。

2、面色(口唇):復蘇有效時,可見面色由紫紺轉(zhuǎn)為紅潤。如面色變?yōu)榛野?,則說明復蘇無效。

3、頸動脈搏動:按壓有效時,每一次按壓可以摸到一次搏動,若停止按壓,搏動亦消失,應繼續(xù)進行心臟按壓。若停止按壓后,脈搏仍然跳動,則說明患者心跳已恢復。

4、神志:復蘇有效,可見患者有眼球活動,睫毛反射與對光反射出現(xiàn),甚至手腳開始抽動,肌張力增加。

自主呼吸出現(xiàn),并不意味可以停止人工呼吸,如果自主呼吸微弱,應仍然堅持口對口呼吸或其他呼吸支持。

二、終止心肺復蘇的指標

現(xiàn)場cpr應堅持連續(xù)進行,在現(xiàn)場搶救中不能專斷地作出停止復蘇的決定。

現(xiàn)場搶救人員停止cpr的條件為:①自主呼吸及心跳已有良好恢復;②有其他人接替搶救,或有醫(yī)生到場承擔了復蘇工作;③有醫(yī)生到場,確定患者已死亡。

在醫(yī)院內(nèi)對目擊的心搏驟?;颊撸绯掷m(xù)cpr60min,而患者仍無生命體征者,或?qū)Ψ悄繐舻男牟E?;颊?,在cpr期間,了解患者自發(fā)生心搏驟停至開始cpr時間超過15min,經(jīng)cpr30min無效者,即可停止cpr。

當然,凡能確定腦死亡者,均為停止cpr的指征。腦死亡的臨床判定標準如下:

1、深昏迷;

2、腦干反射全部消失;

3、無自主呼吸(靠呼吸機維持,自主呼吸激發(fā)試驗證實無自主呼吸)。

以上三項全部具備。

心肺復蘇術(shù)操作流程篇五

心肺復蘇術(shù)

現(xiàn)場心肺復蘇術(shù)主要分為三個步驟:打開氣道,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一般稱為abc步驟。

a:患者的意識判斷和打開氣道。

b:人工呼吸。

c:人工循環(huán)。

步驟一:意識判斷和打開氣道。(1)意識判斷:當發(fā)現(xiàn)一個到底的患者,首先必須判斷其

是否失去知覺。有以下幾種方法:喊話并排其肩膀;呼救(請現(xiàn)場的人或附近的人協(xié)助搶

救,打120急救電話或通知就近的醫(yī)療單位);患者體位(當患者呈俯臥狀態(tài)時,應先將

患者雙手上舉,再將外側(cè)(遠離搶救者側(cè))下肢膝蓋彎曲后駕在內(nèi)側(cè)(靠近搶救者側(cè))肢體

上,然后一手護著患者的頸部,另一只手置于患者的胸部,小心、平穩(wěn)、慢慢地將患者轉(zhuǎn)為

仰臥位,并將其雙上肢放在軀干兩旁;另一個方法是先將患者內(nèi)側(cè)下肢交叉在外側(cè)肢體上,再將外側(cè)上肢抬肩伸直靠于頭側(cè),一手繞過患者內(nèi)側(cè)的上肢托肩,另一手置于患者髖關節(jié)

處,將其整個地翻為仰臥位,并將其雙上肢放在軀干兩旁。)

(2)打開氣道:患者心跳呼吸停止、意識喪失后,全身肌肉松弛,口腔內(nèi)的舌肌也松弛,舌根后墜而堵塞呼吸道,造成呼吸阻塞。在進行口對口吹氣前,必須打開氣道,保持氣道通 暢。

打開氣道的方法有:

仰頭抬頜法;操作者站或跪在患者一側(cè),一手置患者前額上稍用力后壓,另一手用食指置于

患者下頜下沿處,將頜部向上向前抬起,使患者的口腔、咽喉軸呈直線。再通過看(胸廓有無起伏)、聽(有無氣流呼出的聲音)、感覺(面部感覺有無氣流呼出)三種方法檢查出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如無呼吸應該立即進行口對口吹氣。

....步驟二:人工呼吸.口對口吹氣是向患者提供空氣的有效方法。操作者置于患者前額的手在不移動的情況下,用拇指和食指捏緊患者的鼻孔,以免吹入的氣體外溢,深吸一口氣,盡力張嘴并緊貼患者的嘴,形成不透氣的密封狀態(tài),以中等力量,1~1.5秒的速度向患者口中吹入約為800毫升的空氣,吹至患者胸廓上升。吹氣后操作者即抬頭側(cè)離一邊,捏鼻的手同時松開,以利于患者呼氣。如此以12分/分鐘的頻率反復進行,直到患者有自主呼吸為止。...步驟三:人工循環(huán).人工循環(huán)是通過胸外心臟按壓形成胸腔內(nèi)外壓差,維持血液循環(huán)動力,并將人工呼吸后帶有氧氣的血液供給腦部及心臟以維持生命。方法如下:.(1)判斷患者有無脈搏。操作者跪于患者一側(cè),一手置于患者前額使頭部保持后仰位,另一手以食指和中指尖置于喉結(jié)上,然后滑向頸肌(胸鎖乳突?。┡缘陌枷萏?,觸摸頸動脈。如果沒有搏動,表示心臟已經(jīng)停止跳動,應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2)胸外心臟按壓。.第一步:確定正確的胸外心臟按壓位置。先找到肋弓下緣,用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肋骨下緣向上摸至兩側(cè)肋緣于胸骨連接處的切痕跡,以食指和中指放于該切跡上,將另一只手的掌根部放于橫指旁,再將第一只手疊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兩手手指交叉扣起,手指離開胸壁。.第二步:施行按壓。操作者前傾上身,雙肩位于患者胸部上方正中位置,雙臂與患者的胸骨垂直,利用上半身的體重和肩臂力量,垂直向下按壓胸骨,使胸骨下陷4-5厘米,按壓和放松的力量和時間必須均勻、有規(guī)律,不能猛壓、猛松。放松時掌根不要離開按壓處。按壓的頻率為80-100次/分鐘,按壓與人工呼吸的次數(shù)比率為:單人復蘇15:2,雙人復蘇5:1.。..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quán)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nèi)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