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消化系統(tǒng)疾病影像學表現篇一
第一章 緒論
1.醫(yī)學影像學診斷技術: x線、超聲、ct、mr、核素 2.x線特性和醫(yī)學的關系
? 穿透作用:醫(yī)用x線波長短,故穿透力強,可穿透各種密度不同的物質。? 熒光作用:x線能激發(fā)熒光物質產生肉眼可見熒光.這是x線透視的基礎.? 感光作用,x線可使膠片上的 溴化銀感光,銀離子(ag+)被還原成金屬銀(ag)經顯影處理,膠片呈黑色,經定影、水洗把未感光的溴化銀沖掉顯出一張x線照片,這是x線照片的基礎.? 電離作用:x線穿透任何物質都使該物質產生電離,電離的程度與x線量成正比,這是放射計量學的基礎.? 生物作用(效應):x線照射生物體,可使細胞產生損傷,甚至壞死,其程度與x線劑量大小有關,這是放射線治療的基礎 3.x線成像原理
天然對比成像:人體各組織有密度差異,這種差異稱天然對比.a)
1、高密度:骨,鈣化
b)
2、中等密度:肌肉,內臟,液體,軟骨
c)
3、低密度:脂肪氣體
人工對比
d)由于人體組織器官密度近似,為顯示缺乏對比的組織器官,人為地引入密度更高的物質如碘,鋇劑,或更低的物質如氣體,形成人工密度差別.此法是造影的基礎,導入的物質稱造影劑(contrast medium)
*【分類】
(1)低密度造影劑:空氣,氧氣,二氧化碳等(2)高密度造影劑: 硫酸鋇.消化道造影
水溶性有機碘:離子型如泛影葡(urogrfin)非離子型:如碘(iopamidol優(yōu)維顯)
無機碘:碘化油(lipoidol)子宮輸卵管造影 【方法】
(1)直接導入法
口服法:如消化道造影 ; 灌注法:如鋇灌腸,支氣管造影
(2)間接導入法(生理排泄法): 通過造影劑生理排泄,顯示器官,如口服膽囊造影,靜脈腎盂造影,靜脈膽囊造影 4.x線圖像特點
重疊圖像 影像密度
a)普通x線圖像是人體不同密度組織結構的綜合投影,與影像密度概念不同的是膠片密度可用密度儀測量,在膠片上白色為高密度,黑色為低密度,灰色為中等密度,透視熒光屏上則與膠片相反.影像的放大與失真
b)由于x線束呈錐形,它能使物體放大投影周圍產生一圈模糊的半影,從而影響照片的清晰度和失真度.焦--片距離越遠,x線越趨于平行,半影越小,清晰度越高,反之則大,照片清晰度下降 5.x線防護原則
時間防護:盡量縮短曝光時間,根據情況減小照射野.距離防護:盡量遠離x線源(x線管球)屏蔽防護:利用屏蔽、鉛衣等使x線與工作人員隔離,與dr的優(yōu)缺點(兩者都是x線的發(fā)展)
cr優(yōu)點
(1)靈敏度高.采集微弱信號不被噪聲 掩蓋(2)分辨力高.可觀察細微結構(3)后處理功能:測量、放大、剪影等后 處理 cr缺點
(1)時間分辨率較差.不能滿足動態(tài)顯示(2)空間分辨率低于常規(guī)膠片(即:圖象細微結構的分辨能力)(3)設備較昂貴:ip板屬于易耗品 dr優(yōu)點
1.曝光寬容度大 2.后處理功能 3.工作站出報告,無膠片,dicom3接口,儲存?zhèn)魉头奖?4.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dr缺點:設備成本高;專機專用 計算機斷層掃描
*概念:ct是人體某個斷面的組織密度分布圖,以x線作為照射源,由探測器接受人體組織對x線的衰減值,經模/數轉換輸入計算機,再通過數/模轉換顯示在屏幕上。特點:圖像清晰,密度分辨率高,干擾少。
成像原理、圖像特點:斷層圖像 有厚度,產生部分容積效應;數字化圖像;重建圖像 進行各種后處理;灰度圖像 反映器官和組織對x線的吸收程度 – 黑影 低吸收區(qū) 低密度區(qū)
– 白影 高吸收區(qū),高密度區(qū)
? 密度分辨率高,對鈣化和固執(zhí)結構敏感 ? 用ct值量化密度的高低 ? 窗技術: 窗寬和窗位
8.*ct值:將單位體積的衰減系數(u值)換算成ct值,作為表達組織密度的同一單位。
水的ct值=0hu;空氣的ct值=-1000hu;骨皮質ct值=+1000hu 磁共振【成像特點】 ? 數字化圖像 ? 重建圖像
? 窗技術
? 灰度圖像: 代表mri信號強度
? 多參數成像 t1wi,t2wi,pdwi,dwi ? 成像基礎:是組織及病變間弛豫時間的差別 ? 直接多方位成像
? 流空效應:不需造影劑就能血管成像 ? 軟組織分辨率高
? 功能成像 dwi(無方向性-急性腦梗塞)pwi(矢量,有方向性)mrs(波譜)? 特有的水成像技術,典型mrcp
【臨床應用】:尿路成像;肝內外膽管;椎管成像 10.*磁共振胰膽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mr胰膽
管成像是一種利用水成像原理的無創(chuàng)性技術,在不需要對比劑的情況下可清晰顯示含有液體的膽管和胰管的全貌。主要適應癥包括膽道的結石、腫瘤和炎癥,胰腺腫瘤和膽胰管變異或畸形。11.*超聲:頻率在2000hz以上,高于人耳聽覺高限的聲波,診斷用超聲頻率在2.5-10mhz之間。12.b超檢查:利用超聲波反射成像,無創(chuàng)檢查;超聲多普勒可觀察血流情況,適合心臟及較大血管;適合實性臟器檢查;空氣對其影響明顯,不適合胸部、胃腸道
13.核醫(yī)學:功能性檢查;有創(chuàng)檢查;常常用于心肌梗塞、甲狀腺功能檢查、骨顯像、腎動態(tài)顯像、肝膽顯像等
14.影像的存檔和通信系統(tǒng)(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以高速計算機設備和海量存貯介質為基礎,以高速傳輸網連接各種影像設備和終端,管理并提供、傳輸、顯示原始的數字化圖像和相關信息的系統(tǒng)
15.各系統(tǒng)影像學檢查方法:
中樞神經系統(tǒng):外傷——ct;顱底損傷——mr;椎管、椎體骨折——x線平片檢查;炎癥及腫瘤性病變——mr(鈣化、出血用ct輔助)
呼吸系統(tǒng):普通——x線平片;縱隔病變、肺間質病變——ct;
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等以上血管——cta、mra;中等以下較小血管、心臟冠脈篩查——cta;局部血管病變、心臟病變——彩色多普勒超聲
消化系統(tǒng):消化道檢查——x線造影;慢性胃腸道疾病或臨床懷疑有腫瘤疾患——內窺鏡檢查(次選檢查手段);腔外病變——ct增強檢查(確定腫瘤分期);肝膽胰脾疾病——超聲 ;肝膽胰腫瘤性病變明確臨床診斷——ct、mri; 膽道腫瘤——ct、mrcp 泌尿生殖系統(tǒng):常規(guī)——超聲;懷疑尿路陽性結石——腹平片;腎盂、輸尿管、膀胱檢查——x線造影 ;腎腫瘤——ct、mri;子宮、附件、前列腺疾病——超聲(首)、mri(次)。骨骼肌肉系統(tǒng):首選體格檢查;骨骼疾病、骨腫瘤——x線平片;骨骼病變內液化、鈣化、骨化、瘤骨、脂肪成份——ct;軟骨、韌帶、肌腱及骨髓——mri 第二章 骨關節(jié)系統(tǒng)影像學診斷
(一)檢查方法:常規(guī)x線檢查、ct、mr、血管造影、關節(jié)造影 ? x線平片:常規(guī)攝正、側位片,必要時攝斜位、切線位或其它位置。對任何骨骼部位的投照都要至少包括一個關節(jié)和周圍軟組織。? 骨骼的基本病變:
1.固執(zhí)疏松:一定單位體積內正常鈣化的骨組織減少,即骨的有機成分和鈣鹽都減少。
【x線與ct表現】:骨密度減低;骨皮質變薄;骨小梁變細
2.骨質軟化:一定單位體積內骨組織的有機成分正常,而鈣鹽減少。
【x線表現】骨密度減低,骨皮質變薄,骨小梁變細;骨軟化變形。
3.骨質硬化:單位體積內骨量增多,是通過成骨細胞形成的骨或軟骨內成骨
【x線和ct表現】骨密度增高;骨皮質增厚致密;骨小梁變粗、增多密集;骨骼 粗大、變形(與骨質軟化相反)
4.骨質破壞:正常的骨組織被病理組織所替代而消失
【x線表現】:片狀或斑片狀密度減低影,骨皮質變薄,骨小梁稀疏;正常骨結構消失
5.關節(jié)退行性改變:多見于老年人,是生理性退化,以承重關節(jié)為主,例如脊柱、髖及膝關節(jié) 【x線表現】
? 初期:關節(jié)軟骨變性、壞死,被纖維組織代替—關節(jié)間隙狹窄。
? 進展:累及關節(jié)面下骨質—關節(jié)面增生硬化,形成骨贅,關節(jié)囊肥厚,韌帶骨化。6.關節(jié)強直:分為骨性強直和纖維性強直;骨性強直:關節(jié)兩骨端由骨組織連接。纖維性強直:關節(jié)兩骨端由纖維組織連接 ? 骨與關節(jié)疾病
1.骨折:骨結構的完整性和連續(xù)性中斷。? 有明顯外傷史。
? x線:骨折線,骨小梁、骨皮質中斷
? *colles’骨折(伸展型橈骨遠端骨折):斷端向背側,橈側移位,常伴尺骨莖突骨折 2.急性化膿性骨髓炎:
? 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血源性感染 ? 多見于兒童
? 軟組織腫脹,松質骨內的骨質破壞區(qū),骨膜反應
3.慢性化膿性骨髓炎:急性骨髓炎延誤治療或治療不徹底,在骨內遺留感染病變、死骨或膿腫(以增生、修復為主)
a)死骨:致密,骨結構不清楚,周圍透亮帶
b)骨質增生。c)骨膜增生。
****急慢性化膿性骨髓炎的x線表現區(qū)別:急性以軟組字腫脹、骨質斑點狀破壞和輕微的骨膜反應為特征;慢性則以骨質硬化、骨膜新骨增生顯著、骨膜下大片死骨和骨包殼為其特征。4.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是一種慢性多系統(tǒng)的自身免疫病。
【臨床特點】:多見于中年女性,常對稱性、多關節(jié)受累。關節(jié)疼痛,關節(jié)僵硬、強直、變形?!荆€表現】
1、軟組織腫脹。2、關節(jié)間隙變窄、關節(jié)面毛糙、凹陷。
3、骨質內小囊樣破壞區(qū)。4、骨質疏松。5、關節(jié)畸形、骨性強直。5.退行性骨關節(jié)病:由于關節(jié)軟骨變性而引起的慢性骨關節(jié)病。
【臨床特點】:多見于中老年人,好發(fā)于髖、膝、脊柱和指間關節(jié)
【x線特點】:關節(jié)間隙不對稱、變窄。關節(jié)面骨質增生,骨贅、骨橋。關節(jié)面下假囊腫。關節(jié)游離體。關節(jié)半脫位。
6.骨軟骨瘤:多見于四肢長骨的干骺端,帶蒂的骨性突起,背向關節(jié)生長,腫瘤的骨小梁與基底的骨骼相連
第三章 呼吸系統(tǒng)影像學診斷
(一)檢查方法:
1.首選方法:胸片(攝片),正位和側位(普通x線平片)。
胸片要檢查:胸廓氣管與支氣管 ;肺;縱隔;胸膜;膈肌
2.透視(fluoroscopy):對胸部攝片起輔助作用。非常規(guī),應用逐漸減少。
:進一步確定和診斷胸片上發(fā)現的病變;可對臨床疑有胸部病變而胸片未能發(fā)現異常者進一步檢查;用于血管病變、胸部先天異常的診斷;肺部腫瘤分期及隨訪、:用于縱隔病變、胸壁病變的診斷及肺部良惡性病變的鑒別。
5.超聲:用于胸腔積液定量診斷、胸膜及胸壁、縱隔病變的定位及定性診斷、和大血管病變的診斷
6.核素:用于肺栓塞及血管病變,包括血管顯像;淋巴管顯像;肺灌注顯像
(二)正常影像
? 肺野是x線胸片上兩側肺臟形成的透明區(qū)域,為了方便病變的定位,將每側肺劃分上、中、下野和內、中、外帶。每側肺由葉間胸膜分隔為多個葉,右肺由上、中、下三個肺葉組成,左肺由上、下兩個肺葉組成。
? 肺紋理:是由肺門向肺野外圍放射狀分布的樹枝狀陰影,是肺動脈、肺靜脈分支和支氣管的投影,主要由肺動脈的分支構成。
(三)肺部基本病變影像
1.滲出性病變(exudation):是由于肺泡腔內氣體被液體及細胞成分所代替,見于肺內炎性改變.【x片及ct片】可見斑點或斑片狀或磨玻璃樣的高密度影像增殖性病變:見于肉芽腫、炎性假瘤及慢性炎癥
2.增殖性病變:是由于多種細胞的增生及炎性細胞的浸潤形成肉芽腫、炎性假瘤和慢性炎癥,【平片或ct片】表現為邊界清楚的結節(jié)或腫塊。纖維化改變:見于結核、慢性炎癥 3.纖維化:由增殖性病變發(fā)展而來,表現為條索、斑片、網狀及腫塊等 4.空洞:是由于病變內發(fā)生壞死、壞死組織經支氣管排出后形成。
*肺結核、肺膿腫、肺癌空洞的ct鑒別診斷 病變空洞 空洞內源 空洞外緣 肺結核(纖維空洞)光滑 清楚
肺結核(干酪空洞)光滑或不規(guī)則 清楚 肺膿腫 一般較光滑 模糊不清
肺癌 凹凸不平,可有壁結節(jié) 外緣毛糙,有分葉
5.空腔:為肺內生理腔隙的異常擴張,見于肺囊腫及肺大泡。
****空洞與空腔的區(qū)別
6.肺氣腫:是終末細支氣管遠端氣腔的過度膨脹。
(四)支氣管疾病:
1.*支氣管擴張:分四型:柱狀擴張、靜脈曲張型擴張、囊狀擴張及混合性擴張。
【ct片】可見支氣管內徑增寬,為環(huán)行或管狀影像,可有管壁增厚,與伴行的血管形成“雙軌征”或“印戒征 ”
2.氣管及支氣管異物:多見于兒童,胸片可顯示不透x線的異物,x線可穿透的異物胸片不能顯示,只能通過間接征象定位;而ct可發(fā)現密度較低的異物,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有助于異物的顯示。
3.慢性支氣管炎:為呼吸系統(tǒng)的常見病,胸片表現為肺紋理的增粗、走行紊亂;ct表現為支氣管管壁增厚、血管束增粗及繼發(fā)的肺氣腫、肺大泡等改變。
(五)肺部疾病 ? 肺部炎癥
1.*大葉性肺炎(lobar pneumonia):指由肺炎球菌引起的炎癥,可引起整個肺葉的實變?!緓線平片】:早期局限性的磨玻璃狀或淡片狀模糊陰影→進展為片狀密度增高的陰影 2.小葉性肺炎:即支氣管肺炎,是主要發(fā)生在細支氣管及肺小葉的急性化膿性炎癥?!拘仄浚悍渭y理模糊、增粗,沿肺紋理有模糊的小結節(jié)及斑片狀陰影。
? 肺結核
分為5型:原發(fā)性肺結核,血行播性肺結核,浸潤性肺結核,纖維空洞性肺結核及結核性胸膜炎
浸潤性肺結核:
常見的病理改變?yōu)榉蝺葷B出性病變,特點:多種形態(tài)的病灶并存,如斑片狀、結節(jié)狀、斑點狀、空洞及條索等,病變內可見硬結或鈣化。? 肺部腫瘤
肺部良性腫瘤少見,主要有平滑肌瘤、纖維瘤和脂肪瘤等。肺部惡性腫瘤包括原發(fā)性和轉移性腫瘤,支氣管肺癌是肺部最常見的原發(fā)惡性腫瘤。
支氣管肺癌:(簡稱肺癌)從發(fā)生部位分中央型、周圍型及彌漫型肺癌。
*中央型肺癌:肺門腫塊和肺不張。【ct增強掃描】→腫塊呈不均勻強化,強化幅度比肺不張低。
*周圍型肺癌: 早期→結節(jié)陰影,密度較低,邊緣模糊,有分葉和胸膜凹陷征。
中、晚期→肺內腫塊多在3cm以上,多數病變有分葉,邊緣毛糙、模糊。肺癌空洞為厚壁空洞,空洞壁厚薄不均,內緣凹凸不平,有壁結節(jié)。彌漫性肺癌:
兩肺多發(fā)病灶或肺段、肺葉的實變影像,呈結節(jié)或斑片狀,結節(jié)大小一般為粟粒大小到1cm以上,其密度相似,以兩肺中下部較多.(六)胸膜疾病
1、氣胸:胸膜腔內進入氣體,負壓消失,肺臟萎陷。
【ct】肺臟外緣透亮無肺紋理區(qū),內側見受壓肺臟邊緣,呈線狀影。
(七)縱膈腫瘤
前縱隔 好發(fā)胸腺瘤,心包囊腫 中縱隔 好發(fā)淋巴瘤
后縱隔 好發(fā)神經源性腫瘤 第四章 消化系統(tǒng)影像學診斷
(一)胃腸道檢查方法:普通x線,造影檢查(首選,主要檢查手段),ct,mr,內窺鏡檢查,內鏡檢查
1.胃腸道造影劑
陽性造影劑 : 硫酸鋇 ;碘劑 陰性造影劑 : 空氣
2.食管兩個生理狹窄:食管入口處;膈肌裂孔處
三個壓跡:主動脈弓壓跡,左主支氣管壓跡,左房壓跡
3.胃的形態(tài):與體型和張力有關。一般分為四種類型牛角型、鉤型、無力型、瀑布型 4.胃腸道異常x線表現
【輪廓改變】
? 龕影(niche)是由于胃腸道壁產生潰爛,達到一定深度,造影時被鋇劑充填,切線位時形成突出于腔外的鋇斑,稱為龕影。是消化性潰瘍的直接征象。正位投影充鋇時表現為一個圓形的鋇斑,充氣時表現為一環(huán)形透亮區(qū)。
? 憩室:由于鋇劑經過胃腸道壁的薄弱區(qū)向外膨出形成囊袋狀影,或由于管腔外鄰近組織病變的粘蓮、牽拉造成管壁全層向外突出的囊袋狀影。其內及附近的粘膜皺襞的形態(tài)正常。? 充盈缺損:是指充鋇的胃腸道輪廓局部向腔內突出而未被鋇劑充盈的影像。
5.胃腸道常見疾?。?/p>
? 食管靜脈曲張:由肝硬化門脈高壓引起
表現為粘膜增寬迂曲,呈蚯蚓狀或串珠狀充盈缺損,管壁邊緣不規(guī)則鋇劑通過稍受阻。? 食道癌:是食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大多數為鱗狀上皮癌,少數為腺癌。食道癌最常發(fā)生在胸中段,其次為胸下段。
【x線造影】
管腔內充盈缺損,呈乳頭狀,有分葉。粘膜破壞、消失、中斷。
局限性管腔狹窄,與正常管腔界限清楚。不規(guī)則龕影呈長行扁平狀 ? 胃、十二指腸潰瘍:
【胃潰瘍x線表現】
? 直接征象:代表潰瘍本身的改變;龕影(niche)是鋇劑充盈胃壁缺損處;龕影口部: 粘膜線 項圈征和狹頸征 ;粘膜糾集
? 間接征象:痙攣性切跡 ;胃液分泌增加 ;蠕動增強或減弱
【十二指腸潰瘍x線表現】
? 直接征象:龕影 正面覌;球部變形: 呈三葉狀 山字形
? 間接征象:球部激惹征;幽門痙攣;胃液分泌增多
? 胃癌:消化道最常見的腫瘤,以胃竇的胃小彎和賁門常見。早期胃癌定義: 腫瘤限于粘膜和粘膜下層,而不論其大小或有無轉移早期胃癌。
【x線表現】
1、胃腔內充盈缺損,形態(tài)不規(guī)則,表面呈菜花樣。
2、胃腔狹窄,胃壁僵硬,胃粘膜平坦或消失。病變侵犯全胃可以形成皮革胃。
3、腔內龕影,見于潰瘍型胃癌,龕影位于腔內、形狀不規(guī)則、周圍饒以寬窄不等的透明帶稱為環(huán)堤,輪廓不規(guī)則,可見指壓跡狀充盈缺損。以上表現稱為:“半月征”。
? 結腸癌:結腸癌的發(fā)病率在消化道腫瘤中位于胃癌食道癌之后居第三位。70%分布在直腸、乙狀結腸。好發(fā)于中老年男性。主要為腺癌
【x線鋇灌腸表現】
1.腸腔內充盈缺損,輪廓不規(guī)則,粘膜皺襞破壞消失,腸壁僵硬平直,結腸袋消失。2.腸管狹窄,腫瘤沿腸壁環(huán)狀侵潤生長,引起腸壁增厚,腸腔狹窄,邊緣不規(guī)則,易造成梗阻。
3.較大龕影,位于腸腔內,沿腸壁長軸生長。? 肝囊腫:先天性病變
【ct征象】:為肝實質內圓形低密度區(qū),邊緣銳利,境界清楚,ct值為0-20hu,無強化。
? 肝海綿狀血管瘤:(最常見的肝良性腫瘤):
【ct表現】為肝實質內境界清楚的類圓形低密度腫塊,典型為漸進性強化,首先從邊緣結節(jié)狀強化,逐漸向中心填充,最后均勻強化,中心可有無強化區(qū),呈“早出晚歸”特征。
? ***(今年重點)肝細胞癌:常由肝硬化進展而來;病理上分為巨塊型(直徑>5cm),結節(jié)型,彌漫型。
【ct表現】
肝實質內單發(fā)或多發(fā),圓形或類圓形低密度腫塊,可有假包膜。
增強呈“快進快出”的特點,即動脈期明顯強化,ct值高于肝實質,靜脈期強化程度減弱,密度低于肝實質。
門靜脈,肝靜脈及下腔靜脈瘤栓形成及肝門淋巴結增大 可見肝硬化的表現
內部可有無強化的壞死區(qū)。
? 膽囊結石:以膽色素結石常見
【平片表現】為右上腹部肝區(qū)大小不等,形態(tài)不規(guī)則致密影?!綾t表現】為膽囊內單發(fā)或多發(fā),圓形或多邊形,泥沙狀致密影 ? 急性胰腺癌:分為水腫性胰腺炎和壞死性胰腺炎。? 水腫性胰腺炎
胰腺體積增大,輪廓模糊,周圍見絮狀滲出及腎前筋膜增厚。壞死性胰腺炎
? 彌漫性體積增大(更兇險)
胰腺密度不均勻,內見囊狀低密度區(qū),增強后密度低于正常胰腺實質。胰腺周圍脂肪間隙消失及炎性滲出 腎前筋膜增厚 胰腺假性囊腫 ? 慢性胰腺癌
【ct表現】胰腺體積正?;蚩s?。灰裙軘U張;胰管結石和胰腺實質鈣化 假性囊腫
? 胰腺癌(胰腺最常見的腫瘤,去年考題)為少血供腫瘤。常發(fā)生在胰頭,其次為胰腺體部。
【ct表現】
胰腺局部增大,腫塊形成,平掃呈等密度或低密度,增強時密度增加不明顯,而正常胰腺明顯強化,使腫瘤邊界顯示較明顯。胰管擴張 胰管受壓阻塞引起
膽總管擴張 膽總管受侵,變窄,呈“雙管征”。腫瘤侵犯周圍血管 腫瘤侵犯周圍臟器 腫瘤遠處轉移 ? 急腹癥:
? 消化道穿孔:隔下游離氣體影為典型表現 ? 腸梗阻:多發(fā)氣液平面呈階梯狀排列 ? 急性闌尾炎 腹部脂肪線消失,局部腸淤張
第五章 循環(huán)系統(tǒng)影像學診斷 x線平片;b超;ct(包括cta);mri(包括mra);放射性核素檢查 心臟大小、形態(tài)的病變——彩色多普勒超聲。心臟冠脈篩查——cta,冠脈手術前,仍需造影。中等以上血管——cta、mra。
中等以下較小血管——cta。
(二)x線、ct和mri比較
1.普通的x線檢查:不能直接顯示心臟的房室瓣、乳頭肌和房室間隔等心內結構,不能區(qū)分心肌和心包組織,但是可清楚顯示心臟和大血管的邊緣和輪廓。
2.螺旋ct:具有各種三維重建和虛擬內窺鏡的功能,可以從多方位立體顯示大血管的解剖形態(tài)和腔內情況。
3,mri檢查:可清楚的分辨肌肉、肌膜、脂肪等軟組織;mri具有任意方向直接成像的能力,獲得各種平面、曲面的重建,以及各種三維顯示,便于對心臟大血管解剖結構或病變進行立體追蹤觀察。
(三)心臟x線投射的體位
正位(后前立位)遠達片 2米pa:直立,x線右后向前水平穿過人體胸腔,平靜吸氣位屏氣投照;前胸壁貼近膠片-暗盒
側位lp :患者側位,左胸壁貼近膠片-暗盒
左前斜位lao:患者向右旋轉60度,左肩貼近膠片-暗盒(從片子左到右:上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主動脈窗-左心房-左心室-下腔靜脈;肋骨在片子右邊)
右前斜位rao:由直立位向左旋轉45度,右肩貼近膠片-暗盒(從片子左到右:左心房-右心房;肺動脈及右心室漏斗部-右心室-左心室(交叉);肋骨在片子左邊)
(四)心臟和房室增大的x線表現 1.心臟增大及其外形變化
【正常】心胸比例:<0.5 【心臟增大分型】
? 普大型:房室均增大
? 二尖瓣型:主動脈結小、肺動脈段突出及心尖上翹,呈“梨形”。? 主動脈型:主動脈結增大、心腰凹陷、心尖下移,呈“靴形”。? 移行型:混合。2.房室增大的x線變現
? 左心室增大:pa(正位)位心尖向左下延伸,并向外側突出變圓,心臟橫徑增加;lao(左前斜位)位左心室向左下膨出,與胸椎重疊,心后間隙變窄。
【見于】:高血壓性心臟病、主動脈瓣病變、二尖瓣關閉不全、動脈導管未閉。
? 右心室增大:pa位肺動脈段膨出,心臟呈二尖瓣型;rao(右前斜位)右心室向上前膨出,心前間隙變窄或消失
【見于】肺心病、肺動脈狹窄、肺動脈高壓、二尖瓣狹窄、房室間隔缺損、法洛四聯征 ? 左心房增大:pa位心右緣雙邊現象,心左緣四個弧,第三弧為左房的耳部,支氣管分叉部角度增大。rao位食管受壓后移;lao位左主支氣管受壓上移
【見于】二尖瓣狹窄、左心室衰竭、左房黏液瘤、動脈導管未閉、室間隔缺損
? 右心房增大:pa位右側心緣延長并向右側肺野突出。lao位心前緣上部向前凸出
【見于】三尖瓣狹窄、右心室衰竭、房間隔缺損、肺靜脈畸形
(五)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
1.冠心?。?/p>
【cta表現】:管腔狹窄,管壁見低密度粥樣硬化斑塊或高密度鈣化斑塊。按狹窄程度分3級:輕度 小于50%;中度 50%-75%;重度 大于75% 2.主動脈瘤:主動脈局部病理性擴張(并非真的是瘤)。分為真性動脈瘤和假性動脈瘤。? 真性動脈瘤: 有完整的動脈壁三層組織結構
? 假性動脈瘤 動脈壁破裂后由血腫和周圍包繞的結締組織構成。
3.主動脈頭層:為主動脈壁中膜血腫或出血。由于高血壓導致血流灌入中膜形成血腫,并在動脈壁內擴展,延伸,形成雙腔。
【ct】顯示內膜及內膜上的鈣化斑塊內移;顯示真假腔情況;假腔內血栓;動脈分支受累情況 第六章 泌尿系統(tǒng)和女性生殖系統(tǒng)影像學診斷
(本章指出小題,以下為老師上課講的重點)
(一)泌尿系統(tǒng)檢查方法: x線腹平線(kub)(泌尿系結石首選),尿路造影(排泄性尿路造影,逆行性尿路造影),超聲,ct,血管造影,mri
(二)泌尿系統(tǒng)疾病
? 泌尿系結石:分類:陽性結石(結石含鈣,x線密度較高)陰性結石
【臨床表現】腰疼、血尿、腎絞痛、急腹癥
【x線】陽性結石表現為泌尿系內致密影;陰性結石無異常表現
【ct片】 泌尿系內圓形或橢圓形高密度灶,ct值達200hu以上,常伴梗阻上方積水,擴張。1.輸尿管結石(calculus of ureter);常位于生理狹窄處(3個生理狹窄);腎盂輸尿管結合部;小骨盆入口;膀胱入口 2.腎結石:多發(fā)于腎盂、腎盞內
? 腎與輸尿管結核:首先波及腎臟,后蔓延至輸尿管和膀胱
【病理改變】:結構破壞,空洞形成;鈣化;狹窄和積水;腎自截
【腎結核的ct】 腎臟增大或縮小,形態(tài)不規(guī)則;腎實質內不規(guī)則、邊緣模糊的低密度灶呈多房性空腔改變 局部可見不規(guī)則鈣化;腎盞、腎盂壁增厚、變形,腎盞積水,腎盂狹窄;增強后病灶區(qū)無明顯強化;晚期全腎彌漫性鈣化體積明顯縮小形成腎自截?!据斈蚬芙Y核ct】輸尿管管壁不規(guī)則增厚,管腔狹窄,上段輸尿管積水
? 單純性腎囊腫(最常見的泌尿系疾?。憾喟l(fā)生于腎皮質內,囊壁為一層扁平上皮,血供稀少,多無臨床癥狀,囊腫巨大時壓迫癥狀
【ct】:類圓形水樣密度占位,密度均勻,無增強,邊緣光整銳利。
? 腎細胞癌:來源于腎小管上皮的透明細胞癌,中老年人好發(fā);血供豐富,臨床常表現為無痛性肉眼血尿;常有壞死,出血,囊變;易穿破包膜,鄰近侵犯,瘤拴,轉移
【ct】
腎實質內實性腫塊,較大者可突出腎臟外;
病灶邊界不清,密度均勻或不均勻,其內可見不規(guī)則低密度區(qū); 腫瘤向外侵犯可致腎周脂肪密度增高或消失;
增強掃描早期腫瘤呈明顯不均一強化,其后由于周圍腎實質強化而致病灶區(qū)相對低密度; 腎靜脈和下腔靜脈瘤栓:血管腔增粗且不強化; 淋巴結轉移:腎血管及腹主動脈周圍單個或多個類圓形軟組織密度結節(jié) ? *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癌(良性瘤)(angioleiomyolipoma)(名解)
腎臟常見良性腫瘤,又稱錯構瘤。含有血管、平滑肌、脂肪成分。診斷要點:檢測到腫瘤內脂肪成分
【ct】可見腎實質內不均質性腫塊,邊界清楚,內部可見脂肪性低密度區(qū)。增強掃描后,病灶區(qū)呈不均勻強化,脂肪低密度區(qū)無明顯強化
? 腎盂癌與輸尿管癌:來源于尿路上皮,多為移行細胞癌;腎盂輸尿管內乳頭狀突起,基部向腎內浸潤;早期出現血尿,腎盂輸尿管積水
【ct】腎盂內軟組織結節(jié);增強掃描輕度強化;延遲掃描充盈缺損;繼發(fā)腎盂腎盞積水及腎臟、腎外侵犯
? 膀胱癌:形態(tài)不規(guī)則,基底部較寬,表面凹凸不平呈菜花狀
【ct】 乳頭狀癌
1,平掃見由膀胱壁突向腔內的單發(fā)或多發(fā)不規(guī)則形軟組織密度灶,病灶基底較寬,局部膀胱壁層次不清;
2,增強后病灶呈不均勻性強化,腫塊內常見不規(guī)則低密度無強化壞死區(qū) 3,延遲掃描示膀胱內不規(guī)則充盈缺損
(三)女性生殖系統(tǒng)影像學診斷
? 首選——超聲;子宮病變首選超聲,次選mri ? x線平片:顯示宮內金屬節(jié)育環(huán);子宮輸卵管造影;盆腔動脈造影
? *(名解)子宮輸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用一定的器械經子宮頸注入造影劑以顯示子宮和輸卵管內腔的方法。禁忌癥:各種活動性生殖道炎癥;嚴重的全身性疾病;月經期,妊娠期或刮宮術后子宮內膜未修復。適應癥:不孕癥;各種生殖道畸形;子宮不正常出血等 ? *(名解)ivp,即靜脈腎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有機碘對比劑注入靜脈后,經腎小球濾過、腎小管濃縮排入尿路,形成高密度影像??闪私饽蚵沸螒B(tài)和雙腎功能。是泌尿系統(tǒng)常用檢查方法。
? *(名解)鑄型結石:結石巨大,充滿部分或全部腎盂、腎盞時稱為鑄型結石或鹿角石
消化系統(tǒng)疾病影像學表現篇二
消化系統(tǒng)影像診斷學
第一節(jié)
消化道影像檢查方法 消化道硫酸鋇造影檢查
?分為傳統(tǒng)及雙對比二種,為首選的檢查方法
超聲及ct檢查
?觀察腫瘤內部情況,浸潤及轉移程度 ?mri檢查
?有特點,但在診斷中應用較少
傳統(tǒng)造影—概念
?將造影劑引入器官后,使其充盈,從而在屏幕或膠片上獲得隆起(充盈缺損)或凹陷(突出龕影)所鑄成的剪影圖象,可稱之為“鑄型”或“剪影式檢查”。傳統(tǒng)造影—方法
(一)硫酸鋇(baso4)特點
濃度: 食道220%w/v;胃130%w/v 小腸、結腸50%w/v 粘度:1000cpa.s 混懸性高
顆粒細小、均勻,大小約1mm(二)檢查方法
觀察四相:充盈,壓迫
簡單雙對比
,粘膜相
三.檢查部位?食道:粘膜相、充盈相
?胃、十二指腸:粘膜相、充盈相、壓迫相、簡單雙對比相
?小腸:充盈相、粘膜相
?結腸:充盈相、粘膜相、壓迫相
雙對比造影—概念
?指器官被氣體充盈膨脹后在x線上形成負性背景,少量高質量、高濃度鋇劑勾畫出囊腔器官形態(tài),又稱為“全景式”檢查
雙對比造影—方法
(1)baso4特點:a:含量高;b:顆粒均勻;c:粘性好,流動性好,10-15cpa.s;d:懸浮穩(wěn)定;e:耐酸性;f:濃度:食道、胃160%w/v;小腸 50-60%w/v 結腸 60-65%w/v(2)低張藥物:654-2多用
(3)產氣方法:注氣 發(fā)泡劑 吸入 雙對比造影—方法
?食道雙對比造影檢查
鋇與氣一起吞入
?胃
a、低張;b、口服一口鋇劑后注氣,觀察胃粘膜;c、左右前位立位服鋇200-300ml,觀察食道、賁門;d、臥位翻身2-3周,觀察胃體、胃竇部粘膜;e、立位觀察胃底雙對比相,胃體、胃竇充盈相及壓迫相 雙對比造影—方法
?十二指腸
鋇30-40ml,氣體100ml
?小腸
鋇劑300-400ml,氣體500-1000ml ?結腸
灌鋇300ml左右,氣體700ml
小腸雙對比造影檢查 ?操作步驟:
?內鏡無法代替,對小腸疾病診斷行之有效的方法。雙對比及單對比造影檢查的比較 項目
雙對比
單對比 體位
臥位觀察為主
立位觀察為主 檢查技術
體位變化為主
手法操作為主 病變顯示
多為正面觀
多為切線觀 成像原理
動態(tài)成像
靜態(tài)成像 病變成像
攝片為主
透視為主
時相
粘膜、充盈、壓
充盈、粘膜、壓
迫、雙對比相
迫單對比相
病變檢出率 高,尤其粘膜的細微病變
低 胃腸道檢查及其他檢查技術的關系
?
胃腸道造影是胃腸道疾病物理診斷的主要和首選
方法。纖維內鏡、內鏡b超、ct、血管造影是胃腸道造影檢查的重要補充。
雙對比檢查與纖維內鏡的比較
?項目
纖維內鏡
胃腸
道造影 ?起源于粘膜的良惡性腫瘤、潰瘍 價值較大
大 ?粘膜下的病變:間質性良惡性腫瘤 價值較大 大 ?器官改變?yōu)橹鞯牟∽儯吼?、套疊、?憩室、慢性不全性扭轉
價值小
大 ?功能改變?yōu)橹鞯母淖儯和萄收系K、?失遲緩癥、返流
價值小
大 ?鄰近病變的影響或侵及
價值小
大 ?盲區(qū)
胃底、胃腸道嚴重
雙對比
狹窄不能通過
圖象差或病
變太小
?技術復雜程度
復雜
簡單 第二節(jié)
正常胃腸道x線表現
?解剖生理順序
咽—食道—胃—十二指腸—小腸—結腸
食道
? 頸 胸 腹三段
? 兩個生理性狹窄
上下食管擴約肌 ? 三個壓跡
主動脈弓 左支氣管 左心房 ? 食道粘膜
3-5條,縱行,<2mm ? 生理表現
兩種蠕動 第三收縮波
胃
?胃竇部粘膜
<5mm
?胃小溝
胃粘膜上縱橫交叉的細小溝狀凹陷,雙對比
相上,胃小溝粗細一致,輪廓整齊,<1mm
?胃小區(qū)
胃小溝將粘膜表面分成無數大小鄰近的小塊,稱為胃小區(qū)。正常呈圓形、橢圓形或多角形,大小較均勻,約1-2mm,超過3mm為異常 胃生理表現
?緊張力
與肌層有關
?運動
蠕動及緊張性收縮 ?排空
2--4小時 ?分泌
1.5---2.5l 十二指腸
?正常x線解剖:
呈“c”字形
分為
球
降
橫 升部
球部:錐型;
降部:十二指腸乳頭
?生理表現
消化
緊張度
蠕動
小
腸
?正常x線表現:
5—7米長。從空腸到回腸的移行是逐漸的。內腔變細,管壁變薄,環(huán)型皺壁矮小,絨毛稀小
?生理表現 :
運動能力
:蠕動
鐘擺
分節(jié)
正常排空時間:6 小時
消化與吸收功能
大
腸
?正常x線表現
盲
升
橫
降
已狀
直
結腸袋
無名溝
無名區(qū)
生理收縮環(huán)
回盲瓣 闌尾
?生理表現
總體蠕動
第三節(jié)
胃腸道異常影象學表現
管腔輪廓改變;
管腔大小改變 管壁的變化;
粘膜皺襞改變 位置及移動度的改變;
功能性改變 胃腸道輪廓的改變
?龕影: ?充盈缺損: ?憩室:
憩室與龕影的鑒別
?項目
龕影
憩室
?粘膜集中
有
無
?腔內粘膜
無
有
?大小、形態(tài) 不變
變化
?周圍管壁
常有變形
無變化
管腔大小的變化
?管腔狹窄 ;
管腔擴張
管壁的變化
?毛燥;
僵直 粘膜皺襞改變
粘膜皺襞破壞;平坦;
增粗、迂曲,集中;
胃小區(qū)、胃小溝的變化 位置及移動度的改變
內臟轉位不良
間位結腸
先天性膈疝
推壓
牽拉
下垂
動度增大
動度受限 胃腸道功能改變
1、張力改變
(1)張力增強:生理性和激惹性。(2)張力減低
2、蠕動改變:
蠕動增強、減弱及逆蠕動
3、運動力改變(1)排空延遲,(2)運動力增強,(3)激惹 分泌功能的改變 正??崭範顟B(tài)下,消化道內不應存留分泌液,在病理狀態(tài)下,可引起分泌功能亢進。梗阻時,可見較多液體和食物存留
空腹時胃內液體超過50ml,稱胃空腹潴留
食管靜脈曲張
一、食管靜脈回流
食管上段靜脈-甲狀腺下靜脈-奇靜脈-上腔靜脈
食管中下段靜脈-胃冠狀靜脈-胃左靜脈-門靜脈
門脈高壓時,順序相反
二、臨床表現
1.肝功損害:
2.門脈高壓:上消出血
三、x線表現:
1、檢查技術:
2、輕度食管靜脈曲張:
3、中度食管靜脈曲張
4、重度食管靜脈曲張 食管靜脈曲張
?輕度食管靜脈曲張
a:食管粘膜增粗、迂曲
b:管壁略顯不光整或鋸齒狀
c:粘膜間溝可呈虛線狀改變
d:食管舒縮正常,鋇劑通過順利
?中度食管靜脈曲張
病變累及食管中下段
粗大的粘膜皺襞呈縱行條狀或結節(jié)狀影 管腔擴張;食管壁凹凸不平;食管靜脈曲張 重度食管靜脈曲張
病變累計食管全長;食管明顯擴張 增粗的粘膜相互銜接如蚯蚓狀或串珠狀
管壁不規(guī)則呈鋸齒狀;食管靜脈曲張(重度)病變累計食管全長
食管靜脈曲張鑒別診斷 食管裂孔疝:胃及食管充盈后可鑒別胃粘膜和曲張的靜脈
食管下段癌腫:癌腫較局限,上下界清楚,充盈缺損更不規(guī)則,管壁僵硬不能擴張
食管癌
(esophageal carcinoma)概述
1.早期食管癌的概念:限于上皮,固有層和粘膜下層,并未侵入肌層。
2.早期食管癌分型和x線表現
(1)平坦型:病變邊緣略顯不規(guī)則,擴張稍差,管壁略顯僵硬,粘膜粗糙、中斷,呈細顆粒狀、不規(guī)則粗大顆粒狀或不規(guī)則網狀粘膜紋
(2)輕微隆起型:a隆起基底部平緩,高度較低;b或表現為多個顆粒、小結節(jié)狀充盈缺損影聚集
(3)輕微凹陷型:a病變邊緣輕微不規(guī)則;b正面觀為不規(guī)則淺鋇斑;c有時也可在小充盈缺損內有毛刷樣不規(guī)則造影劑潴留
(4)乳頭型:腫瘤呈息肉狀或乳頭狀隆起,邊界清楚 進展期食管癌 中、晚期食管癌
病理類型: 大部分為鱗癌,少數為腺癌。好發(fā)部位:中段多見,下段次之,上段少見 具有典型的臨床癥狀:進行性吞咽困難等 x線表現:
(1)粘膜皺襞的改變:中斷破壞或消失(2)腔內充盈缺損:
(3)管腔狹窄;
(4)龕影
(5)管壁的改變:不規(guī)則或輪擴線的破壞,管襞僵硬,不能擴張或蠕動
進展期食管癌
x線分型:
浸潤型:管壁呈環(huán)狀增厚,管腔狹窄 增生型:腫瘤向腔內生長,形成腫塊
潰瘍型:腫塊形成一個局限性大潰瘍,深達肌層 進展期食管癌
?髓質型食管癌伴食管縱隔瘺 食管癌--鑒別診斷
?賁門失弛緩癥;
腐蝕性食管炎 ?食道靜脈曲張;
食管外壓性改變
胃潰瘍
一、臨床病因病理:從粘膜開始向外侵犯,常深達肌層,嚴重時穿孔,潰瘍口部周圍炎變水腫
二、臨床表現:上腹部疼痛(反復性、周期性、節(jié)律性)嚴重者繼發(fā)大出血和幽門梗阻。
三、x線表現:直接征象(潰瘍本身)
間接征象:功能性和瘢痕性改變 胃潰瘍x線表現
直接征象:龕影(圓形或線狀),多見于小彎
潰瘍形態(tài):深度多小于1cm,如大于1cm應懷疑穿透性潰瘍乳頭狀、錐狀或其他形狀
潰瘍口:粘膜線(hampton氏線):寬1-2mm; 項圈征:0.5-1cm;
狹頸征
胃潰瘍x線表現
潰瘍的間接征象
?口部粘膜糾集 :粘膜形態(tài)與惡性鑒別 ?痙攣性改變:對側切跡胃變形 ?分泌增加:鋇劑不易附著
胃潰瘍x線表現:
龕影;
粘膜糾集 胃潰瘍x線表現:
充盈相;
腔外龕影
穿透性潰瘍:深度大小均大于1cm;
氣液鋇三層; 龕影在胃輪廓外
胃潰瘍x線表現: 吻合口潰瘍 胃潰瘍惡變征象
粘膜皺襞的改變:突然變尖;相互融合;突然中斷;皺襞不到龕口;不規(guī)則僵硬;接近龕影出毛糙。龕影的邊緣及密度:胃癌的潰瘍龕影邊緣不規(guī)則,邊緣清楚但不整齊;中央密度高,周圍淺淡。淺潰瘍底部有結節(jié)狀隆起。龕影周圍有明顯的隆起或環(huán)堤、指壓跡等,提示進展期胃癌。
胃良性潰瘍與潰瘍型胃癌的鑒別診斷
———————————————————
良性潰瘍
潰瘍型胃癌 ———————————————————
龕影形狀
類圓形,不規(guī)則,有尖角
邊緣整齊
龕影位置
腔外龕影
腔內龕影
龕影口部
粘膜線、線圈征、指壓跡、環(huán)堤、狹頸征
裂隙征
周圍粘膜
糾集的粘膜均勻,粘膜中斷、融合、直達龕口
變尖或呈杵狀
附近胃壁
柔軟,有蠕動波
僵直、陡峭,蠕動消失
——————————————————— 十二指腸潰瘍
潰瘍95%發(fā)生在球部,球后部僅5%,常單發(fā),大小約1-3mm,易導致球部變形,球底部潰瘍易致幽門管偏位、狹窄,幽門梗阻。?x線表現:
?直接征象:龕影和球部變形 ?間接征象:球部痙攣(激惹征);胃竇炎;胃腔空腹潴留液增多反射性幽門或賁門痙攣 十二指腸潰瘍
球部見類圓形龕影;邊緣光滑,周圍有水腫帶環(huán)繞 十二指腸球部變形;
十二指腸激惹 十二指腸潰瘍: 龕影;
球部變形
胃
癌
蕈傘型(borrmannⅰ型):息肉型,腫塊型,增生型 浸潤型:局部浸潤型(borrmann ⅱ型),彌漫浸潤型(borrmannⅲ型)
潰瘍型(borrmannⅳ型):惡性潰瘍 蕈傘型胃癌:腔內巨大的充盈缺損;
表面凹凸不平呈分葉狀; 表面有小的龕影 基底周圍胃襞柔軟,有明確分界 浸潤型胃癌—彌漫浸潤型
胃襞僵硬,邊緣不整; 胃腔狹窄變形
皮革胃;粘膜皺襞增寬,挺直或呈結節(jié)狀,有小潰瘍 浸潤型胃癌—彌漫浸潤型
胃襞僵硬,邊緣不整;胃腔狹窄變形 潰瘍型胃癌
小彎側巨大的腔內龕影 潰瘍邊緣有“環(huán)堤征”、“裂隙征”、“指壓跡”半月征 胃壁僵硬,邊緣毛糙 早 期 胃 癌
1、概念:腫瘤局限于粘膜下層,無論有否遠處轉移
2、分型:山田分型
ⅰ型 隆起型:腫瘤高出正常粘膜面5mm以上 ⅱ型 淺表型:ⅱa 腫瘤高度〈5mm;
ⅱb 病變高度無明顯變化; ⅱc 腫瘤凹陷〈5mm ⅲ型 凹陷型 癌腫深度〉5mm以上 凹陷型早期胃癌 照片顯示凹陷型胃癌
周圍粘膜皺襞僵直,相互融合成杵狀,局部胃壁毛糙,僵直
淺表平坦型早期胃癌
?胃小區(qū)、胃小溝破壞,病灶邊界清楚,周圍粘膜糾集、狹窄、中斷、蠶食等。
急腹癥
一、概念: 包括胃腸穿孔,腹膜炎,腹腔膿腫,腸梗阻,腹部損傷,腹主動脈瘤破裂等
二、檢查方法
1、腹部透視;
2、立位x線平片;
3、仰臥位x線平片;
4、左側臥位水平投照;
5、造影劑使用原則;
6、ct檢查;
7、超聲檢查;
8、血管造影。其它影像檢查
ct檢查:適用于急性胰腺炎,急性膽囊炎,急性闌尾炎,腹腔膿腫,實質臟器損傷,腸梗阻病因診斷等。
超聲檢查:適用于實質臟器損傷,腹腔積液,腹腔膿腫,膽系結石及膽道梗阻,急性膽囊炎,急性胰腺炎等。
血管造影:適用于消化道出血、胃腸道血管栓塞、肝脾破裂等。
腹部x線平片異常表現
(一)異常氣體
1、腹膜腔內氣體:(1)氣腹(2)膿腫
2、腸壁間異常氣體:(1)腸壁壞死(2)腸壁氣囊征
第三節(jié)
腸梗阻
臨床表現:痛、吐、脹、閉
影像學檢查的目的:明確有無腸梗阻,梗阻的部位,原因,程度如何,是否有絞窄,需要保守或手術治療 腸梗阻
(1)確定是否有腸梗阻:立臥位腹平片:液平面,擴張的小腸袢
a、小腸完全性腸梗阻;b、小腸不全性腸梗阻 c、無腸梗阻
(2)小腸腸梗阻的部位:
a、高位腸梗阻;
b、低位腸梗阻
(3)確定腸梗阻的類型:機械性或絞窄性(4)腸梗阻的原因: 膽石,腸蛔蟲 腸梗阻的分類
機械性:分為單純性(只有腸管狹窄)和絞窄性(同時有腸管及血循障礙)
動力性:麻痹性及痙攣性,腸管無通道障礙 血運性:腸系膜血栓形成或栓塞 單純性腸梗阻x線表現
?梗阻后3-6小時;
階梯狀液平
絞榨性腸梗阻
1、病因:扭轉、內疝、套疊、粘連等
2、病理:
3、臨床表現 絞榨性腸梗阻x線表現
(1)嵌頓的腸曲呈“c”字形,位置固定(2)假腫瘤征???、回腸換位征,香蕉征(3)梗阻近端腸管內有大量液體及液平(4)腹腔內游離氣體
(5)結腸內從無氣到有氣過渡 麻痹性腸梗阻
1、病因。
2、x線表現:臥位可見小腸結腸彌漫性充氣擴張,充氣擴張的胃腸道如蜂窩狀,立位可見擴張的大腸、小腸及胃內寬窄不等的液平,透視下液平活動少。急性結腸梗阻
(一)乙狀結腸扭轉
病理:閉袢性--絞窄性腸梗阻
非閉袢性--單純機械性腸梗阻
乙狀結腸扭轉x線表現
1、平片:扭轉以上結腸擴張,閉袢性>10cm,非閉袢性<10cm
回腸可輕度擴張,無液面或少量,扭轉結腸內見二個液平面,擴大的乙狀結腸呈馬蹄形
2、鋇灌腸:“鳥嘴狀”,螺旋狀粘膜影
復習思考題
1、骨腸道穿孔x線診斷應注意什么?
2、腸梗阻的x線基本征象有哪些?
3、敘述腸套疊的x線表現及復位成功的指征。
4、在腹部平片上,哪些器官可顯示,哪些不能顯示?
消化系統(tǒng)疾病影像學表現篇三
醫(yī)學影像診斷學考試題庫
醫(yī)學影像學
標準化試題
a型題:
1、下列哪項不是骨腫瘤的基本x線征象。()
a.骨質破壞 b.軟骨破壞 c.椎旁膿腫
d.瘤骨和瘤軟骨 e.腫瘤的反應骨
2、患者30歲,述膝關節(jié)間歇性隱痛,腫脹半年多,查脛骨上端內側腫脹,觸之有乒乓球感,在x片上脛骨上端內側呈膨脹性皂泡樣骨質破壞,橫徑大于縱徑,診斷為:()
a.骨囊腫 b.動脈瘤樣骨囊腫 c.軟骨母細胞瘤d.熔骨型骨肉瘤 e.骨巨細胞瘤
3、骨巨細胞瘤的典型x線征象。()
a.位于干骺端的膨脹性偏心性囊性骨質破壞,內有 皂泡樣骨間隔。b.遠距骨干骺端的偏心性囊性骨質破壞,邊緣硬化。c.骨端的囊性破壞區(qū),其透亮區(qū)模糊,皮質變薄。d.近距骨干骺端的中心性囊性骨質破壞,常伴有病理性骨折。e.位于骨骺處多發(fā)性骨質破壞,內有鈣化。
4、非骨化纖維瘤的好發(fā)部位是()
a.脛骨近端及股骨遠端。b.脛骨遠端及股骨近端。c.肱骨近端。d.顱頂骨。e.脊柱骨。
5、骨肉瘤的好發(fā)年齡是()
a.15歲以下。b.15-25歲之間。c.20-40歲之間。d.嬰幼兒。e.40歲以上。
6、從骨髓瘤的x線表現中,找出錯誤的()
a.好發(fā)于顱骨,脊柱,骨盆,肋骨等部位。b.骨質普遍稀疏。c.顱骨呈多發(fā)性穿鑿狀骨質破壞。d.脊柱侵蝕常破壞椎弓根。e.肋骨呈膨脹性分房狀骨質破壞。
7、下述哪個腫瘤來源于骨髓及造血組織()
a.骨巨細胞瘤b.骨樣骨瘤。c.骨軟骨瘤。d.尤文氏瘤e.動脈瘤樣骨囊腫。
8、骨肉瘤的最主要的x線征象()
a.骨質破壞b.軟組織腫塊。氏三角。d.軟骨破壞e.骨腫瘤骨。
9、下列哪項臨床表現對診斷骨髓瘤最有價值:()a.50歲以上的男性
b.全身性疼痛c.尿中出現本周蛋白d.進行性貧血e.血清鈣及球蛋白升高
10、x線表現的嚴重程度與患者的無明顯臨床癥狀不相稱,為下述何種腫瘤骨轉移之特征 a.乳癌骨轉移b.甲狀腺癌骨轉移c.前列腺癌骨轉移d.鼻煙癌骨轉移e.腎癌骨轉移 11.骨瘤好發(fā)部位是
a.顱骨及顏面骨b.長骨c.短骨d.髂骨e.椎骨
12.男性,12歲,主訴發(fā)熱頭痛半月,右小腿脹痛20天,x線片示右小腿軟組織腫脹,內有網狀陰影,層次不清,脛骨上端骨質疏松,骨小梁模糊,似有斑點狀透亮區(qū),第1個診斷是
a.右膝關節(jié)結核b.尤文肉瘤c.急性化濃性骨髓炎d.骨肉瘤e.內風濕性關節(jié)炎 13.原發(fā)惡性骨腫瘤的x線表現是
a.邊緣清楚,骨質有破壞,骨膜反應明顯b.邊緣模糊,骨質有破壞,骨膜反應不明顯 c.邊緣模糊,骨膜破壞,無骨膜反應d.邊緣模糊,骨質有破壞,骨膜反應明顯 e.邊緣清楚,骨膜有破壞,無骨膜反應 14.有關尤文肉瘤的敘述哪項是錯誤的;a.病變好發(fā)于長骨的骨干或干骺端b.髓腔內出現斑片狀骨質破壞
c.骨膜呈蔥皮樣改變d,對放射治療相當敏感e.破壞區(qū)周圍骨質常無反應性骨硬化 15.有關脊索瘤好發(fā)部位和x線主要特點的描述中,你認為哪項不妥;a.腫瘤好發(fā)于脊椎兩端,于中線部位b.常為膨脹性溶骨性破壞,其中可殘存碎骨片或小梁間隔 c.病變周圍可出現軟組織塊影d.50%患者可有鈣化e.絕大多數患者可有骨增生性反應
16.x線片示:膝關節(jié)髁間凹變深增寬,肘關節(jié)尺骨切跡增寬,此征象對于血友病何部位出血有價值: a.關節(jié)內出血b.骨內出血c.骨骺和干骺端出血d.骨膜下出血e.假腫瘤表現 17.組織來源未定的腫瘤為: a.脊索瘤b.骨巨細胞瘤c.骨髓瘤d.尤文肉瘤e.纖維肉瘤 18.骨良性腫瘤中,以哪種發(fā)病率最高: a.骨軟骨瘤b.骨巨細胞瘤c.軟骨瘤d.骨瘤e.成骨細胞瘤 19.骨惡性腫瘤的發(fā)病率,從發(fā)高到低的次序為: a.骨肉瘤,軟骨肉瘤,纖維肉瘤,骨髓瘤,尤文肉瘤b.尤文肉瘤.骨髓瘤.纖維肉瘤.,軟骨肉瘤.骨肉瘤,c.骨肉瘤,纖維肉瘤.軟骨肉瘤.尤文肉瘤.骨髓瘤.d.軟骨肉瘤.纖維肉瘤.骨肉瘤,骨髓瘤.尤文肉瘤.e.骨肉瘤,尤文肉瘤.纖維肉瘤.軟骨肉瘤 20.屬于骨惡性腫瘤者: a.脊索瘤b.脂肪瘤c.神經節(jié)細胞瘤d.骨黃色纖維瘤e.皮質旁軟骨瘤 21.起源于脈管組織的惡性腫瘤(相對惡性)為: a.血管瘤b.血管球瘤c.血管內皮瘤d.淋巴管瘤e.骨血管瘤病 22.骨樣骨瘤瘤巢直徑一般不超過: a.0.5cmb.1.0cmc.1.5cmd.2.0cme.2.5cm 23.骨樣骨瘤偶見于: a.脛骨b.股骨c.腓骨d.脊椎e,顱骨 24.骨樣骨瘤的mri表現中,哪項錯誤;a.腫瘤的未鈣化部分在t1w2上呈低到高中等信號,t2w1上呈高信號 b.腫瘤的鈣化部分在t1w2和t2w1上均呈高信號 c.瘤巢周圍骨質硬化在t1w2和t2w1上均呈低信號 d.腫瘤周圍的骨髓和軟組織呈長t1,長t2信號 e.部分腫瘤甚至伴有鄰近關節(jié)積液和滑膜炎癥 25.成骨細胞瘤的x線表現中,哪項欠妥;a.腫瘤大小為2-10cm不等b.多位類圓形膨脹性骨破壞c.邊緣不清楚,周圍常無骨增生硬化d.可有少量骨膜反應e.腫瘤周圍的軟組織可有局部腫脹 26.成骨細胞瘤的mri影響中,哪項錯誤()
a.腫瘤內的鈣化,骨化部分在t1wi上為低到中等信號,t2wi上為高信號 b.腫瘤內的骨化,鈣化部分在各掃描序列上均呈低信號。
c.病灶周圍的骨髓和軟組織內出現反應性充血水腫,表現為短t1短t2信號.d.可清楚顯示骨殼中斷和局部軟組織腫脹。
e.發(fā)生于脊椎的病變如向椎管內擴展,可顯示硬膜外腫塊和脊髓受壓。
27、骨肉瘤的5種病理類型中,以哪種類型較少見()
a.骨母細胞型。b.軟骨母細胞型。c.成纖維細胞型。d.血管擴張型。e.混合型。
28、骨肉瘤主要轉移途徑()
a.血行轉移。b.淋巴轉移。c.跳躍性。d.種植播散。e.消化道轉移。
29、骨肉瘤最早發(fā)生轉移的部位多為()a.肺b.骨。c.心包。d.肝e.淋巴結。
30、骨肉瘤的ct影像特點中,哪項錯誤()a.松質骨的斑片狀缺損和皮質內表面的侵蝕。b.骨皮質全層的蟲蝕狀,斑片狀缺損甚至大片的缺損。c.骨質增生表現為松質骨內不規(guī)則斑片狀高密度影和骨皮質增厚。d.瘤骨分布在骨破壞區(qū)和軟組織腫塊內,密度與平片相似。e.軟組織腫塊常偏于病骨一則或圍繞病骨生長。
31、下述均為多發(fā)性骨軟瘤惡變征象()a.腫瘤生長緩慢或突然生長停止b.軟骨帽增厚
c.鈣化軟骨帽密度變淡,邊界不清d.瘤體內出現透亮區(qū)e.遠處出現轉移性病灶
32、單發(fā)性內生軟骨瘤多發(fā)于()
a.股骨b.肋骨c.脛骨d.足骨e.手掌指骨。
33、下屬哪項不是成軟骨細胞瘤的x線特點()
a.腫瘤多位于干骺愈合前的骨骺。b.發(fā)生于關節(jié)面下的可突破骨端進入關節(jié)。c.病灶多為圓形或不規(guī)則局限性骨破壞區(qū)。d.病灶邊界模糊,可見大量骨膜反應 e.病變可穿破骨皮質形成局限的軟組織腫塊。
34、尤文氏肉瘤的x線表現中哪項不符合()
a.骨干中心型病灶位于骨干中段髓腔內,呈彌漫性骨質疏松及斑點狀,蟲蝕樣破壞。b.骨干周圍型其皮質外緣常呈蝶形破壞,腫瘤多呈卵圓形或分葉狀向外擴展。c.干骺中心型位于干骺端中央,骨硬化與骨破壞同時出現。d.干骺周圍型位于干骺端邊緣,多呈膨脹性骨破壞。
e.發(fā)生于骨外者表現為大小不等的軟組織腫塊,邊界不清。
35、下述關于骨髓瘤的說法哪項錯誤()
a.對骨破壞出現之前的改變不能顯示b.對檢出病變,確定范圍非常敏感 c.骨破壞在t1wi呈邊界清楚的低信號d.病變彌漫時為多發(fā)散在點狀低信號 序列病灶高信號較t2wi更明顯
36、骨纖維肉瘤中央型的主要x線表現()
a.邊緣模糊的溶骨性破壞,周圍呈篩孔樣改變b.多骨多發(fā)性溶骨性骨破壞,同時可伴有內臟和軟組織的多發(fā)腫瘤c.骨旁軟組織腫塊和鄰近部位的骨皮質毛躁,壓迫性缺損。
d.瘤區(qū)內無明顯骨化及鈣化,一般無骨膜反應。e.生長緩慢著破壞區(qū)可見囊狀,甚至膨脹性骨破壞。
37、下列哪種為厭骨性腫瘤()
a.前列腺癌b.子宮癌c.腎癌。d.甲癌。e.乳癌。
38、除哪項外均為親骨性腫瘤()
a.鼻咽癌b.肺癌c.乳癌。d.腎癌。e.皮膚癌。
39、轉移性骨腫瘤溶骨性轉移的ct表現中,哪種不對()a.松質骨或(和)皮質骨的密度缺損區(qū)。b.病灶邊緣較清楚。c.病灶邊緣無硬化。d.常有軟組織腫塊。e.常有骨膜反應。40、發(fā)現哪種征象即可確診為畸形性骨炎()
a.鑲嵌狀結構b.骨纖維結構不良c.骨內膜下骨吸收d.骨外膜新骨形成e.骨內膜新骨形成
41、動脈瘤樣骨囊腫ct檢查一般不會出現()
a.病變多呈囊狀膨脹性骨破壞。b.病變多呈溶骨性骨破壞。
c.破壞區(qū)內一般可見多個含液囊腔。d.破壞區(qū)與正常骨交界區(qū)可有硬化。e.囊腔間隔為軟組織密度,并可見鈣化或骨化。
42、骨囊腫的x線表現中,哪項除外()
a.囊腫一般單發(fā),很少多發(fā)者。b.病灶大多為卵圓形,長徑與骨長徑一致。
c.囊腫向外膨脹性生長。d.膨脹的程度一般不超過干骺端的寬度。e.囊可見明顯骨嵴。
43、下列良性腫瘤,哪項不會惡變:()
a。軟骨母細胞瘤b.骨軟骨瘤c.骨脂肪瘤d.骨母細胞瘤e。骨巨細胞瘤
44、脊柱骨軟骨瘤多發(fā)生于()
a.錐體。b.椎弓。c.小關節(jié)突。d.橫突。e.棘突。
45、骨巨細胞瘤典型影像特點()
a.溶骨性或成骨性改變。b.皂泡樣改變。
c.好發(fā)于長骨干骺端。d.新骨生成和骨膜反應。e.病變與鄰近正常組織分界不清。
46、骨惡性腫瘤最常見的骨膜反應()a.條狀骨膜反應。b.蔥皮狀骨膜反應。
c.放射狀骨膜反應。d.三角形骨膜反應。e.花邊狀骨膜反應?!径噙x題】
47、骨附屬組織發(fā)生的腫瘤,是指起源于()a.血管。b.神經。c.脂肪。d.骨髓。e.骨。
48、骨基本組織發(fā)生的良性腫瘤,是()
a.骨瘤。b.骨旁骨瘤。c.骨樣骨瘤。d.成骨細胞瘤。e.髓性骨肉瘤。
49、軟骨組織發(fā)生的良性腫瘤,是()
a.成骨細胞瘤。b.甲下骨瘤。c.皮質旁軟骨瘤。d.成軟骨細胞瘤e.骨軟骨瘤 50、組織來歷不明的惡性腫瘤,是()
a.骨巨細胞瘤。b.惡性骨巨細胞瘤。c.長骨造釉細胞瘤。d.長骨牙骨質瘤e.腺泡狀肉瘤
51、在觀蔡骨腫瘤的影像時,應注意()
a.發(fā)病部位。b.病變數目。c.骨質改變。d.骨膜增生e.周圍軟組織變化。
52、骨肉瘤的主要成分是()
a.腫瘤性成骨細胞。b.腫瘤性骨樣組織。
c.腫瘤骨。d.腫瘤性軟骨組織e.腫瘤性纖維組織
53、骨肉瘤的基本x線征象。()
a.骨質破壞b.腫 瘤骨c.腫瘤軟骨鈣化d.軟組織腫塊e.骨膜增生和codman三角
54、多發(fā)性骨軟骨瘤出現哪些情況應高度懷疑惡變。()
a.30歲以上的患者腫瘤體積突發(fā)性增大b.軟骨帽增厚,發(fā)生于長骨者超過1cm c.鈣化軟骨帽密度變淡,邊界不清d.遠處出現轉移性病灶e.瘤體內出現透亮區(qū)
55、骨髓瘤的好發(fā)部位是()
a.顱骨。b.脊柱。c.肋骨。d.骨盆。e.胸骨。
56、骨髓瘤的x線表現()
a.廣泛性骨質疏松。b.多發(fā)性骨質破壞。
c.骨質硬化。d.軟組織腫塊。e.骨質破壞,骨質硬化并存。
57、非骨化性纖維瘤應與哪些腫瘤或腫瘤樣病變鑒別()a.骨樣骨瘤。b.骨巨細胞瘤。c.纖維性骨皮質缺損。d.骨纖維異常增殖癥e.良性間葉瘤。
58、骨巨細胞瘤的典型ct征象。()
a.大多數腫瘤的骨殼并不完整連續(xù),但無包殼外的軟組織腫塊啊? b.骨殼內面凹凸不平,腫瘤內并無真正的 骨性間隔。c.腫瘤內密度不均,有時可見液平。
d.腫瘤與松質骨交界多清楚,但無骨質增生硬化。
e.顯示腫瘤周圍的軟組織情況及于周圍神經,血管的關系。
59、厭骨性腫瘤是指下述哪些()a.皮膚癌b.子宮癌c.食道癌。d.乳癌。e.鼻咽癌。60、骨腫瘤樣病變包括下述哪些()
a.骨纖維異常增殖癥b.畸形性骨炎c.骨囊腫d.動脈瘤樣骨囊腫e.非骨化性纖維瘤。61、骨纖維異常增殖癥四肢軀干骨病變的x線表現()
a.囊狀膨脹性改變b.磨玻璃樣改變c.絲瓜絨改變d.蟲蝕樣改變e.溶骨樣改變。62、albright綜合征包括下述哪些()
a.皮膚色素沉著。b.軟組織腫物。c.血管瘤。d.性早熟。e.內分泌紊亂。63、全身哪些骨發(fā)生骨轉移的機會最多見()a.骨盆b.膝以下c.脊柱。d.肘以下。e.顱骨。64、成骨型轉移少見與下述哪些疾?。ǎ?/p>
a.前列腺癌b.乳癌c.鼻咽癌。d.肺癌。e.膀胱癌。65、纖維性骨皮質缺損的特點為()
a.多見于6-15歲的兒童b.有家族發(fā)病傾向。
c.病變常多發(fā),對稱。d.呈囊狀或片狀皮質缺損區(qū)e.多于2-4年內自行消失。66、纖維性骨質缺損的ct征象有()
a.皮質內囊狀或不規(guī)則,無膨脹性的骨質缺損區(qū)b.皮質內囊狀或不規(guī)則,膨脹性的骨質缺損區(qū)c.病灶邊緣清楚,外側骨殼可完整或缺損。d.鄰近可有輕度軟組織腫脹e.常無骨膜反應。67、成軟骨細胞腫瘤應與下列那些疾病鑒別()
a.骨巨細胞瘤b.內生軟骨瘤。c.骨骺,干骺結核d.軟骨粘液樣纖維瘤e.多發(fā)性骨軟骨瘤 68、成骨性腫瘤包括()a.骨瘤 b.骨樣骨瘤 c.成骨細胞瘤。d.骨肉瘤
e.骨旁骨肉瘤。
69、成軟骨性腫瘤包括()
a.單發(fā)性骨軟骨瘤b.多發(fā)性骨軟骨瘤c.單發(fā)性內生軟骨瘤。d.多發(fā)性軟骨瘤e.成軟骨細胞瘤?!竞喪鲱}】
1。骨腫瘤與瘤樣病變的usg特點有哪些? 2。對骨腫瘤影像診斷的要求有哪些?
答:1判斷骨病變是否為腫瘤;2如是腫瘤,判斷是良性還是惡性,事原發(fā)性還是轉移性腫瘤;3腫瘤的侵犯范圍;4推斷腫瘤的組織學類型,重點在于判斷腫瘤的良惡性,如屬惡性腫瘤,應及時治療以提高生存率.3。骨樣骨瘤的ct表現有哪些?
答:瘤巢所在的骨破壞區(qū)為類圓形低密度灶,其中央可見瘤巢的不規(guī)則鈣化和骨化影,周邊密度較低為腫瘤未鈣化的部分,骨破壞區(qū)周圍不同程度的硬化環(huán),皮質增厚和骨膜反應.4。骨肉瘤的基本x線表現?
答:1骨質破壞:多始于干骺端中央或邊緣部分,松質骨呈小斑片骨質破壞,皮質邊緣示小而密集的蟲蝕樣破壞區(qū)在皮質內表現為哈氏管擴張而呈篩孔狀破壞;2腫瘤骨:骨破壞區(qū)和軟組織腫快內的腫瘤骨是骨肉瘤本來的表現,也是影象診斷的重要依據.瘤骨的形態(tài)可分為云絮狀,斑塊狀和針狀
3腫瘤軟骨鈣化:腫瘤性軟骨組織發(fā)生鈣化后 則表現為小點狀,弧形或環(huán)形鈣化影: 4軟組織腫塊:表現腫瘤已侵犯骨外軟組織,腫塊多呈圓形或半圓形,境界多不清楚: 5骨膜增生和codman三角:骨肉瘤可引起各種形態(tài)的骨膜新生骨和codman三角,兩者雖是骨肉瘤常見而重要的征象,但并非特異. 5。軟骨肉瘤的mri表現有哪些? 6。骨髓瘤的ct表現有哪些? 7。骨巨細胞瘤的x線表現?
答:腫瘤好發(fā)于干骺愈合的骨端,多呈膨脹性多層性偏心性骨破壞.骨殼較薄,其輪廓一般完整,其內可見纖維骨嵴,構成分層狀.有的腫瘤膨脹可很明顯甚至將關節(jié)對側的另醫(yī)骨端包繞起來,這是該瘤的特征之一.腫瘤常直達骨性關節(jié)面下,以至骨性關節(jié)面是腫瘤的部分骨性包殼,此亦為其特征之一.腫瘤有膨脹的傾向,其最大徑線常與骨干垂直.骨破壞區(qū)與正常骨交界清楚但并不銳利,無硬化邊.骨破壞區(qū)內無鈣化和骨化影,一般無骨膜反應. 8。轉移性骨腫瘤的mri表現有哪些?
1c2e3a4a5b6d7d8e9c10b11a12c13d14e15e16a17b18a19a20a21a22c23e24b25c26c27d28a29a30d31a32e33d34d35a36a37b38e39e40a41b42e43c44b45b46d47abcd48abcd49bcde50bcde51abcde52abc53abcde54abcde55abcde56abcd57abc58abcd59abc60abcd61abcd62ade63ace64bcde65abcde66acde67abcd68abcde69abcde
簡答題與鑒別題:[胸部]
肺段隔離癥
空腔與空洞
葡萄夾現象
縱隔囊實性腫塊病變
消化道腫瘤肺轉移的表現/粟粒性結節(jié)見于哪些腫瘤轉移.肺膿腫各期的表現的鑒別
大葉性肺炎/小葉性肺炎/過敏性肺炎/間質性肺炎/化膿性肺炎
肺單發(fā)/多發(fā)小結節(jié)(粟粒)的鑒別
肺結核各期的表現的鑒別
縱隔型肺癌/縱隔腫瘤
ct在早期肺癌的價值
支氣管內膜結核在胸片上的表現
陰性支氣管異物在ct上的表現
試述禽流感性肺炎的胸部影像學表現及其鑒別診斷
機遇性肺炎
肺溶化征
試述胸部側位片的臨床應用
有助于縱隔腫瘤定性的影像表現
肺門鈣化影的分析
食道裂孔疝的診斷及鑒別
邊緣掩蓋征
蜂窩肺
多排螺旋ct判斷冠心病早期病變的評價
f4
愛森曼格氏綜合征
dsa/dr/cr/
肺心病的發(fā)病機制
心腰改變的價值
討論突發(fā)胸痛,向左肩胸放射為主訴的病例,可能出現的疾病.并列出影像表現,需作何種檢查.說出檢查的目的.1。間質性肺水腫和肺泡性肺水腫的影像學表現?
間質性肺水腫:
1.肺紋理和肺門陰影邊緣模糊。
2.肺血重新分布現象,即由正常時上肺血管比下肺血管細變?yōu)樯戏我把茉龃帧?/p>
3.支氣管袖口征,支氣管軸位投影可見管壁環(huán)形厚度增寬,邊緣模糊,稱為袖口征。
4.間隔線陰影,其病理基礎是小葉間隔水腫。可分為kerleya、b、c線,以b線最常見,長度小于2cm,與胸膜垂直。
5.胸膜下水腫,類似胸膜增厚,不隨體位改變而變化。葉間胸膜下水腫表現為葉間裂增厚。
6.常合并心影增大??捎猩倭啃厮?。
肺泡性肺水腫:
1.肺泡實變陰影,早期呈結節(jié)狀陰影,約0.5-1cm大小,邊緣模糊,很快融合成斑片或大片狀陰影,有含氣支氣管影像.密度均勻。
2.分布和形態(tài)呈多樣性,可呈中央型、彌漫型和局限型。中央型表現為兩肺中內帶對稱分布的大片狀陰影,肺門區(qū)密度較高,形如蝶翼稱為蝶翼征。局限型可見于一側或一葉,多見于右側。除片狀陰影外,還可呈一個或數個較大的圓形陰影,輪廓清楚酷似腫瘤。
3.動態(tài)變化:肺水腫最初發(fā)生在肺下部、內側及后部,很快向肺上部、外側及前部發(fā)展,病變常在數小時內有顯著變化。
4.胸腔積液:較常見,多為少量積液,呈雙側性。
5.心影增大。
2。試述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胸部影像學表現及其鑒別診斷
sars:全名是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它是由冠狀病毒亞型變種引起的一種傳染性較強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又叫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病人表現為發(fā)熱、干咳、呼吸困難、頭痛、腹瀉和低氧血癥,由肺泡損傷所致的進行性呼吸衰竭。病死率約5%。
(1)胸片表現:具有一般肺部炎癥的基本表現,即滲出、浸潤性病變,可呈多種多樣。
1斑片狀淺淡影:一般首檢時發(fā)現,陰影淡。
2條片狀密影:密度不均勻,周圍模糊。
3大片狀影:密度淡,邊緣不清,兩下肺多見。
4圓形密影:可見,球形病灶。
5肺間質纖維化:發(fā)生較晚,肺紋理增多,呈網織狀改變。
(2)ct表現:
1小斑片狀高密度影。
2大片狀高密度影。
3肺間質纖維化。
4單發(fā)或多發(fā)的棉團狀改變。
(3)不同時期影像學表現和變化:變化快,有時看不出過程。
1早期:癥狀出現后2—3天即可有肺部異常表現,主要表現為肺實質的輕微滲出,密度較淡,范圍可大可小,易漏診。
2進展期:小病灶增大,密度增高,病灶數量增多。
3吸收期:經積極治療兩周后肺內炎性浸潤陰影逐步吸收。
4非常重要特點:變化快,在2—3天內肺部浸潤性病灶明顯吸收或增大。
(4)鑒別診斷:
大葉性肺炎 支氣管肺炎 間質性肺炎 肺水腫 肺結核 肺轉移性腫瘤
3.鋇灌腸檢查時不能確定盲腸是否充填,應采取什么措施,如何判斷盲腸是否充填。
正常盲腸結構是否清晰顯示,如:闌尾、回腸末端、回盲瓣、盲腸輪廓以及回盲瓣以下有無5—7cm,盲腸的結腸袋是否顯示。
采取的措施:改變體位:盲腸低位(讓鋇劑進入)或高位(讓空氣進入); 用手推壓局部:了解它的蠕動度、柔軟度,有無腫塊。
注654-2后15分鐘觀察(解除盲腸痙攣); 口服鋇劑顯示回腸末端; 過一段時間,重新徹底清潔腸道進行復查。
4。在肝血管瘤的ct檢查中,強調二快一慢技術,試述其技術的血流動學基礎及其在鑒別肝血管瘤和肝癌的意義?
肝血管瘤的ct表現:2005年已考
平掃表現:均呈賀形或卵圓形低密度,境界清楚,密度均勻。大的血管瘤,通常4cm以上,瘤灶中央可見更低密度區(qū),呈裂隙狀,星形或不規(guī)則形。
增強表現:早期病灶邊緣呈高密度強化; 增強區(qū)域進行性向病灶中央擴大散,持續(xù)時間長; 延遲掃描病灶呈等密度充填; 等密度持續(xù)時間10—15分鐘。
小的血管瘤病灶強化不太顯著,動脈期可以低于肝臟密度,延遲期繼續(xù)強化,均呈等密度填充,不出現裂隙低密度區(qū)。
如果不掌握二快一慢技術,不能充分顯示病灶的病理特征,會導致誤診。二快一慢掃描技術充分顯示血管瘤的病理特點,就可以和肝癌鑒別。肝癌和肝血管瘤都是肝動脈供血,兩者都可以出現顯著強化。肝癌是整個病灶強化,而肝血管瘤是從周邊逐漸向中央強化,肝血管瘤的血管走行迂曲,血流緩慢,造影劑在瘤內滯留時間很長,延遲掃描,病灶慢慢強化,然后出現全面強化,最終出現等密度反改變,而肝癌造影劑流動很快,停滯時間短。延遲掃描,呈低密度區(qū)。描繪三層動態(tài)曲線圖,肝癌呈現驟升驟降曲線,而血管瘤曲線上升后持續(xù)時間長(螺旋ct采取動態(tài)或三期動態(tài)也是根據這血流動力學改變而采取的方法)。
二快一慢技術:快速注射足量造影劑,快速掃描,延時掃描。
二尖瓣區(qū):心尖部,位于左鎖骨中線內側第5肋間處。
主動脈辦區(qū):有兩個聽診區(qū),胸骨右緣第二肋間及胸骨左緣第三、四肋間,后者為第二聽診區(qū)。
肺動脈瓣區(qū):在胸骨左緣第二肋間處。
三尖瓣區(qū):在胸骨體下端近劍突稍偏右或稍偏左處。
二尖瓣狹窄:心尖區(qū),隆隆樣舒張期雜音。
二尖瓣關閉不全:心尖區(qū),3/6級以上較粗糙的吹風樣雜音。
主動脈關閉不全:心尖部第一心音減弱;主動脈瓣區(qū)第二心音減弱或消失;主動脈瓣區(qū)及第二聽診區(qū)(主動脈)可聽到嘆氣樣舒張期雜音,并可傳導。
主動脈瓣狹窄:主動脈瓣區(qū)可聽到粗糙而高調的收縮期雜音,且向頸動脈及鎖骨下動脈傳導。
pda:胸骨左緣第二肋間處有連續(xù)性機器樣雜音。
房缺:胸骨左緣第二肋間收縮期雜音,肺動脈瓣區(qū)第二音亢進。
室缺:胸骨左緣第三、四肋間有粗糙的收縮期雜音,肺動脈瓣區(qū)第二音亢進。
肺動脈瓣狹窄:胸骨左緣第二肋間處有粗糙的收縮期雜音,肺動脈瓣區(qū)第二心音減弱或消失。
5。試述骨巨細胞瘤的好發(fā)年齡,好發(fā)部位及x線表現:2004年已考
骨巨細胞瘤好發(fā)于20—40歲,好發(fā)部位為四肢長骨骨端,比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及橈骨下端多見。
長骨端的偏心性溶骨性破壞,其內無鈣化,邊緣清楚銳利并有,皮質變薄,病變多止于關節(jié)面,一般無新骨形成。無局部軟組織,無骨膜及,可合并病理骨干折。
6.縱隔腫瘤常見有哪些,有何x線特征。
縱隔腫瘤常見有神經纖維瘤,惡性淋巴瘤、胸腺瘤、畸胎瘤,胸內甲狀脈腫,支氣管囊腫等。
1、前縱隔腫瘤:
胸腺瘤:呈圓形、橢圓、梭形或薄片狀,惡性者分,密度均勻,有紋理或弧形鈣化。
畸胎瘤:可為囊性或實性,實性者密度不均勻,內含脂肪、骨骼、牙齒等多胚層組織結構。
胸內甲狀腺腫:位于上前縱隔,和頸部甲狀腺相連,隨吞咽上、下移,推壓氣管向例后方移位,腫塊內常有鈣化。
2、中縱隔腫瘤:
惡性淋巴瘤:常見有淋巴肉瘤,何杰金氏病和網狀細胞肉瘤,腫大淋巴結融合成巨大分葉狀腫塊,突向兩側肺野,可伴有肺門淋巴結腫大,肺內浸潤,胸膜或心包積液。
支氣管囊腫:多位于氣管旁和分叉部,呈均勻性含液囊腫,隨呼吸運動而變形。
3、后縱隔腫瘤:主要是神經源性腫瘤。良性者有神經纖維瘤、神經鞘瘤和節(jié)神經細胞瘤等;惡性者有神經纖維肉瘤和神經母細胞瘤等。x線上良性者邊緣清楚,壓迫椎間孔使其擴大,肋骨和脊椎產生光滑壓跡;惡性者常引起骨質破壞,腫塊較大且分葉、神經母細胞瘤可見腫瘤鈣化。
6.造影增強在磁共振檢查中有哪些作用?
可縮短結比劑周圍質子的t1與t2而改變信號強度。在t1w2上,強化部分呈高信號,有利于鑒別病變的性質。
7.敘述導致骨質軟化的常見疾病分析和診斷要點。
主要是維生素d的改變:它主要分為量夠不夠以及腎臟活化維生素d兩個方面。
骨質軟化:在一定單位體積內骨組織礦物質及含量減少,而有機成分正常,這種質的異常、化學成分改變的病理變化稱骨質軟化。
骨質疏松:在一定單位體積內正常鈣化的骨組織量的減少,而質正常,化學成分不變稱為骨質疏松。
1、營養(yǎng)障礙:維生素d缺乏,常見于小于1歲的小孩,其診斷要點:
臨時鈣化帶不規(guī)則,模糊,變薄以至消失。
干骨后端呈杯口狀,毛刷狀。
由于有骨質軟化,其骨密度減低,骨干變形。
2、腎性佝僂病發(fā)病機制及相應影像表現:由于腎臟疾患使vitd活化不足或變體障礙所致,年齡大,主要是骨質軟化加上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x線表現:
骨質密度減低,骨小梁模糊,皮質變薄,長骨干骺端呈杯口狀??珊喜⒐趋糠蛛x和骨折。
繼發(fā)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骨膜下皮質吸收,顱骨故受主要極障增厚骨密度減退,內、外板消失或結構模糊。
骨質硬化表現,干骺端有不規(guī)則增白條,附近有骨質密度減低脫鈣區(qū)。
骨質軟化、骨盆和支重骨的畸形,骨干端骨折及多發(fā)假骨折線。
軟組織及異位鈣化。
8。小兒與成人膝關節(jié)正常x線表現有哪些不同?
小兒長骨的主要特點是骺軟骨,且未完成骨化,因此小兒長骨在x線上分為骨干,干骺端骺和骺板。成年骨骺的外形與小兒骨骺相似,但骨發(fā)育完全,骺與干骺端結合,骺線消失,只有骨干和內骨松質構成的骨端。在膝關節(jié)的不同列表如下:
小兒膝關節(jié)
成人膝關節(jié)
關節(jié)間隙完窄
較寬
較窄
關節(jié)間隙組成
關節(jié)軟骨,真正的關節(jié)腔、滑液,骺軟骨
完全骨化,真正的關節(jié)腔,滑液
骨端
骨骺,中心部為二次骨化中心,因邊切骺軟骨
完全骨化
骺板(骺線)
存在,呈低密度
已閉合,消失
干骺端
骨干兩端較粗大部分
已與骨端(骺)閉合9。論述腦動脈畸形對血管造影、ct、mr的影像表現及診斷價值。顯示不規(guī)則混雜密度灶,可有鈣化,并呈斑點或弧線形強化,水腫和占位效應缺乏,可合并腦血腫,蛛網膜下腔出血及腦萎縮等改變。
mr2上見擴張流空的畸形血管團,鄰近腦質內的混雜音、低信號,為反交出血的后果,qsa可直觀地顯示畸形血管團,供血和引流血管診斷價值。
dsa診斷明確,但費用較高,且是有創(chuàng)檢查。ct掃描價格便宜,但不能明確診斷,能提示診斷,需要進行鑒別診斷。mri的診斷準確率較ct高,但也要鑒別診斷。ct和mr都可進行造影檢查,為cta、mra,它們均可直觀顯示畸形血管團。供血和引流血管,優(yōu)于dsa之處在于可進行任意角度的旋轉。但dsa除了可進行診斷外,還可進行治療。
10。闡述選擇性肝動脈造影的操作要點、應用范圍及禁忌癥。
操作要點:
1、采用seldinger技術徑服動脈或臃動脈穿刺插管。
2、采用適當的導管、導絲,如*尾狀導管、眼洗蛇導管進入肝總動脈進行造影。
3、造影時先行膠腔動脈造影,觀察肝動脈有無變異,必要時,還要行千膜上動脈造影,以顯示全部肝臟血供情況,不改造漏病變。
應用范圍:確定肝內占位病變并提出定性、定位診斷,鑒別右上膠囊的來源,以及與周圍組織器官的關系,了解肝的結構和其他病變。
禁忌癥:
1、藥物過敏;
2、感染;
3、出血和凝血功能障礙性疾病;
4、可能發(fā)生血栓脫落的疾??;
5、穿刺部位局部皮膚感染;
6、肝腎功能差,一般情況衰弱較重者。
11。由胃腸道癌瘤的病理類型論述其在x線上出現的表現?
胃腸道癌瘤根據起源不同可分為粘膜下的和來自粘膜的腫瘤;又可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還可分為厚發(fā)腫瘤和繼發(fā)腫瘤。
12。x線上主要區(qū)分腫瘤來自粘膜和粘膜下,以及判斷腫瘤的良惡性。
來源于粘膜的腫瘤主要有癌、腺瘤等,主要x線表現為粘膜破壞中斷,可有充顯缺損和/或愈影,局部管腔狹窄、僵硬,伴有梗阻時鋇劑通過受阻、病變邊緣不規(guī)則,但與正常組織分界尚清楚。來自于粘膜下的病變主要有平滑肌肉瘤、平滑肌瘤、淋巴病等,其主要x線表現,主要表現為粘膜皺襞被撐開,鋇劑流下呈分流狀,可有充顯缺損,潰瘍多為較大而淺不則則形病變有時為多發(fā),表現為單一較大充顯缺損往往呈外壓性改變。
良性病變者多為邊緣清楚光患者,粘膜較清楚,惡性者邊緣不規(guī)則,粘膜多有破壞性中斷,管壁僵硬。
13。試述早期胃癌的定義及分型,并描述早期胃癌最常見的一種亞型的x線表現。2005年已考.早期胃癌是指癌組織位于粘膜及粘膜下。
可分為三型:隆起型 表淺型
凹陷型;表淺型又分為表淺隆起型(iia)、表淺平坦型(iib)、表淺凹陷型(iic),其中又以表淺凹陷常見(占40%)。
常亞型x線表現:主要表現淺在的凹陷性病變。
表淺凹陷型(iic):深度不超過5mm,雙比對造影上,正面觀表現為淺淡鋇影,切線影輪廓線毛糙。
病變的形態(tài):通常不規(guī)則
病變的底部:顆粒狀改變
病變周圍細粘膜破壞、中斷 胃壁柔軟度降低、僵值、呈雙邊征。
14。試述良惡性潰瘍的鑒別診斷
良性潰瘍/ 惡性潰瘍
潰瘍的口部
口部粘粘膜線、項圈征、狹頸征,光滑整齊
指壓跡,裂隙征,息肉樣充盈缺損,口部不規(guī)則
潰瘍與胃定壁的關系
突出于腔內
位于腔內或部分位于腔內
環(huán)堤征
無環(huán)堤征
有環(huán)堤征
潰瘍粘膜皺壁
無破壞,中斷。粘膜紋向口部集中
粘膜紋不規(guī)則糾集,有破壞,中斷,呈結節(jié)狀增生
15。簡述骨折的定義及其x線表現,在診斷新鮮完全性骨折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骨折是骨或軟骨結構發(fā)生斷裂,骨的連續(xù)性中斷,骨骺分離也屬骨折。
x線表現:可見骨折線,呈不規(guī)則透明性,于骨皮質顯示清楚整齊。骨松質表現為骨小梁中斷、扭曲、錯位,當中心x線通過骨折斷面時,骨折線顯示清楚,否則顯示不清,難于發(fā)現。嚴重骨折骨骺常彎曲、攣性、嵌入性或壓縮性骨折骨小梁紊亂,甚至骨密度增高。可分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骨折。診斷新鮮完全骨折時,要注意有無明確骨外傷史,局部有無壓痛,骨擦君寫體征。有無骨痂生成,骨折斷端移位與成角情況。
16??v隔淋巴結增大的鑒別診斷
炎 性 腫 瘤
炎性(特異性如結核)
非特異性淋巴增生
原發(fā)性淋巴瘤性
繼發(fā)
年齡
以表少年多見
較大(中老年多見)
癥狀
結核中毒癥狀,低熱、咳嗽
部位
縱隔內
影像表現
密度
低密度灶、增強后
環(huán)形強化
密度均勻,增強后均勻強化
較移性,環(huán)形強化
形態(tài)
橢圓形
分葉狀
分葉狀,融合成團
大小
較大
1-1.5cm懷疑淋巴結轉移,大于1.5可以肯定。
邊緣
邊緣清
邊緣不清,提示腫瘤侵犯周圍組織,愈后差。
17.松果體區(qū)腫瘤鑒別
ct表現
腫瘤
診斷要點
實性密度影
生殖細胞瘤
松果體鈣化被腫瘤包埋,男性小兒,2cm左右,三腦室后杯口棹局限性擴張,可有腦積液種植轉移。
松果體細胞瘤
中青年多見,松果體鈣化被腫瘤推擠向一邊,三腦室后部局限性杯口樣擴張。
腦膜瘤
中年女性多見,一般在3cm以上,三腦后部杯口樣局限性擴張少見。
低密度影
蛛網膜囊腫
球形腦脊液密度影,邊緣光滑,三腦室后杯口樣擴張少見。
表皮樣囊腫
不規(guī)則形,ct值10-20hu,“見縫就鉆”
皮樣囊腫
球形,邊緣光滑、銳利,ct值-50hu左右。
混雜密度影
膠質瘤
形態(tài)不規(guī)整,花環(huán)樣增強,三腦室后受壓變窄及向一側移位。
畸胎瘤
鈣化、脂肪及軟組織密度影混雜在一起,形態(tài)不規(guī)整。
松果體母細胞瘤
不規(guī)則環(huán)形增強,一般無三腦室后部變窄及向一側移位。
18。鞍區(qū)腫瘤鑒別
ct表現
腫瘤
診斷要點
實密度影
動脈瘤
球形,可有弧形鈣化,增強明顯,與血管影一致,小兒罕見。
垂體瘤
喋鞍擴大,鞍底下陷,常侵犯海綿竇,小兒罕見。
顱咽管瘤
球形,在鞍上略靠前位置;鞍結節(jié)骨質增生。
腦膜瘤
球形,在鞍上略靠前位置;鞍結節(jié)骨質增生,小兒罕見。
生殖細胞瘤
男性小兒多見,球形。
低密度影
顱咽管瘤
蛋殼樣鈣化,小兒及青年人多見,無增強,海綿竇很少受累。
囊性垂體瘤
喋鞍擴大,鞍底下陷,常累及海竇。
表皮樣囊腫
不規(guī)則,密度較均勻,ct值10-20hv,鈣化及邊緣增強罕見。
囊蟲
多房性,葡萄狀
皮樣囊腫
球形,邊光滑,銳利;ct值-50hv左右。
毛細胞星形細胞瘤
球形,一般大于3cm,平掃與囊性顱咽管瘤相似,有增強。
混雜密度灶
脊索瘤
多發(fā)散在斑片樣鈣化,鈣化呈離心樣。
軟骨瘤
毛線團狀鈣化,位于巖骨尖,后床突。
畸胎瘤
鈣化,脂肪和軟組織影混合存在。
19。橋腦小腦角區(qū)腫瘤dd
ct表現
腫瘤
診斷要點
實性密度影
聽神經鞘瘤
內聽道開口擴大,瘤體與骨板夾角呈銳角關系,腫瘤位于內聽道開口處。
腦膜瘤
位置不確定,骨板增生,腫瘤以廣基與骨板相依。
三叉神經鞘瘤
靠巖骨尖處,巖骨尖骨破壞。
低密度灶
表皮樣囊腫
呈扁平狀,沿珠網膜下腔生生,常累及橋前池、環(huán)池、鞍上池等。
蛛網膜囊腫
腦積液樣密度,球形,邊緣光滑銳利,囊壁菲薄。
混雜密度影
室管膜瘤
多呈不規(guī)則形或菜花樣,經側就向四腦室延伸。
化學感光器瘤
位置低于內聽道開口,頸靜脈孔區(qū)骨破壞,增強明顯。
脈絡叢乳頭狀瘤:脈絡叢乳頭狀瘤是一種常見腫瘤,以小兒和青少年常見。好發(fā)4腦室—側腦室—三腦室。特點1是種植轉移,特點2是腦積水。
ct要點:
1、腫瘤懸浮在腦脊液中;
2、腦室擴大明顯;
3、增強較明顯;
4、如有鈣化時,鈣化結節(jié)一般較大。
dandy walker綜合征:
它是菱腦先天畸形,為四腦室中孔和側孔閉鎖,四腦室呈囊狀擴大伴有不同程度蚓部發(fā)育不全。小腦半球分離,小腦發(fā)育障礙。腦室系統(tǒng)明顯擴大。
ct表現:四室與枕大池擴大,后顱凹變大且竇匯位于人字縫之上,小腦半球及蚓部發(fā)育不全,三腦室和雙側腦室擴大,60%以上合并其它畸形,如腦積水占75%,胼胝體發(fā)育不良占20-25%,小腦回和灰質異位占5%-10%。
20。早期乳腺癌的影像學檢查與表現:
1、早期乳腺癌患者,多數摸不到腫塊,所以先找到高危人群(如晚孕、未乳、有乳腺癌家族史、有乳腺腫瘤病史),通過定期鑰靶照片,發(fā)現陽性征象,超過1/4的原發(fā)腫瘤可出現微小鈣化大小。程序是:通過對高危人群進行定期的鑰靶照片體檢,來尋找微小鈣化灶,通過微小鈣化灶來尋找原發(fā)腫瘤。
2、可通過乳腺增強ct或mri檢查(特別是增強mri)
3、同位素的檢查。(術前用以尋找前哨淋巴結)。
21。甲狀旁腺功能亢進之鑒別診斷表
病名
甲狀旁腺功能亢進致纖維囊性骨炎
佝僂病或骨質軟化癥
骨質疏松
原因
甲狀旁腺腺瘤或癌,甲狀旁腺增生
飲食缺乏,吸收不良,腎性
廢用性,老年性,絕經性,生長物缺乏,成骨細或刺激因素缺乏。
病理生理
1、位體積內,正常鈣化的骨量減少即骨吸收增多,骨組織被纖維組織代替。
2、骨有機質和鈣鹽同時減少。
3、單位重量骨的鈣鹽減少。
4、骨質變軟,易變形。
1、單位體積內鈣質減少,即鈣化不足,但骨量充足。
2、骨有機質(未鈣化的骨樣組織)相對增多,無機質(鈣)相對或絕對減少。
3、單位重量的鈣鹽減少。
4、骨質軟化易變形。
1、單位體積內正常鈣化的骨量減少,即鈣化完全,但骨量不足。
2、骨有機質(如骨樣組織)和無機質(如鈣)同時減少。
3、單位重量骨的鈣鹽正常。
4、骨質脆弱,易骨折。
x線表現
1、骨質密度減低。
2、松質骨骨小梁模糊粗糙。
3、骨膜下骨皮質吸收,可見囊腫形成。
4、長骨可變形,骨端不增寬,可伴骨折。
1、骨質密度減低(少數可伴增白)。
2、松質骨骨小梁模糊粗糙。
3、長骨皮質常在凹面加厚,凸面變薄,易出現假骨折線。
4、長骨后端擴大呈杯狀少見骨折。
1、骨質密度減低較重。
2、松質骨骨小梁減少或消失,排列疏松。
3、骨皮質變薄,出現斑點狀透光區(qū)。
長骨不變形,骨端不增寬,易合并骨折。
22。脊索瘤的鑒別診斷
脊索瘤是由胚胎發(fā)育而來的腫瘤,低度惡性,可多發(fā),年齡偏大,蝶鞍部,斜坡及中顱凹處較大的不規(guī)則狀混雜密度影,有分葉或模糊不清,病變內有散在斑塊鈣化影。
好發(fā)部位依次為蝶鞍部、斜坡、中顱凹、橋小腦角區(qū),頸靜脈孔區(qū)。
1、腦膜瘤:骨質增生為主,類圓形腫塊影(惡性腦膜瘤可有骨質破壞),強化明顯,腦膜尾征。
2、轉移瘤:骨質破壞,無鈣化,可有殘留骨,有原發(fā)惡性腫瘤病史。
3、鼻咽癌:可破壞顱底骨質,從破裂孔進入,病變中心部在鼻咽部,無鈣化,一般不累及喋鞍及鞍背。
4、軟骨肉瘤:骨質破壞,可有鈣化,部位不侵犯枕骨斜坡,也不侵犯鼻咽部。
23。脈絡膜乳頭狀瘤鑒別診斷:
1、髓母細胞瘤:后顱凹中線可見圓形或橢圓形高密度影,可見高密度鈣化影和較低的囊變灶。呈中度增強,位置較高,四腦室受壓變形、移位。
2、室管膜瘤:星形細胞瘤的一種,腦室壁上,從腦室邊緣生長,可以鈣化,呈非均勻性中度強化??梢阅易?。四腦室受壓、變形。
3、膠質細胞瘤:偏一側,密度不均勻,可以壞死、囊變,四腦室受壓變形、變小,向對側或前方移位。
24.垂體瘤(腺瘤)的鑒別:
1、顱咽管瘤:蛋殼狀鈣化,年齡30歲左右,蝶鞍上腫瘤,后床突骨質增生。
2、動脈瘤:不侵犯鞍底,可以鈣化,強化明顯(與血管強化一致)
3、膠質瘤:常見成年人,臨床癥狀,不侵犯顱底骨質,常位于蝶鞍的后方。
4、腦膜瘤:可以累及骨質,以骨質增生為主,不侵犯顱底,強化明顯。
5、畸胎瘤:有脂肪密度,牙鑿,有骨影等改變。
25。聽神經瘤的鑒別:
1、三叉神經瘤:位于巖骨尖、分葉狀,不規(guī)則,騎跨中、后顱窩,增強后可強化,四腦室受壓向后對側移位。
2、表皮樣囊腫:囊性病變,ct值約10-20hu,靠近腦溝、腦裂部位,密度低,增強后不強化,分葉明顯,見縫就鉆。
3、蛛網膜囊腫:球形腦積液密度影,邊緣光滑,增強后不強化。
4、腦膜瘤:寬基底與顱骨相連,引起骨質增生,可以明顯強化,可以囊變??梢姷缴傲钼}化,內聽道不擴大,四腦室受壓后移。
5、血管母細胞瘤:低密度,多位于小腦半球,小孩多見,增強后見壁結節(jié)強化。四腦向前移位。
6、膠質瘤:四腦室向前移位,不均勻強化,有囊變,實質部分增強。
26。骨發(fā)育不良的鑒別診斷:
1、成骨不全,它主要是骨骼發(fā)育異常,骨基礎與礦物質均減少。它又分為兩型,一種是嬰兒型,特點是多發(fā)骨折,畸形愈合,愈后差。另一種是成年型,特點是骨骼發(fā)育細,易發(fā)骨折。
2、軟骨發(fā)育不良,它主要是骨骼軟異常,長骨變短,x線表現是干骨后端呈杯口狀,骨密度正常,軀干正常。有雙手不過髖,顱底短,脊柱椎弓根間距從上到下變細等特點。
3、粘多糖代謝障礙:常見的是粘多糖ⅰ型和ⅳ型。ⅰ型特點是身材矮小,面容丑陋,智力缺陷,脊柱后突。x線上肢的變化較下肢明顯,上肢骨干粗而短及中央部分膨脹兩端變尖是本病的特征性改變。脊柱可合并后突成角畸形,頭顱可有舟狀,短頭或尖頭畸形。ⅳ型的特點是侏儒。x線是椎體普遍性變扁,橫徑及前后徑增加,椎體前緣的中央部向前突出如舌狀。管狀骨傾向于變短和增粗。
4、垂體生長激素分泌異常:過少可出現垂體性侏儒癥,骨齡延遲是本癥的主要征象,骨骼呈均稱短小。分泌過多出現巨人癥,全身骨骼對稱性普遍增長,增大為本病的主要特征。
5、甲狀腺素分泌減少:又稱為呆小癥,兒童為克汀病。侏儒為典型癥狀之一。長骨粗而短,骨髓臉狹窄。
27。肝癌的介入治療的機理、適應癥和禁忌癥:
治療機理:
1、肝臟有雙重供血的特點,正常肝組織30%血供來自肝動脈,超過70%的血供來自門靜脈,而肝癌的血供90%以上來自肝動脈,只有小于10%血供來自門靜脈。
2、門靜脈與肝動脈之間有交通支。
3、根據以上兩點解剖學上特點:①通過肝動脈注入的化療藥物,大量的進入腫瘤內,形成一個高濃度留過效應,從而化療效果好。只有少量化療藥物進入全身。②通過肝動脈注入栓塞物資,大量阻塞肝癌的血供而不影響正常肝組織。③由于肝動脈與門靜脈之間有交通支,這樣不僅可以栓塞肝癌的動脈血供而且可以栓塞肝癌的門靜脈搏血供。
適應癥:不能手術的肝癌首選。
禁忌癥:
1、患者一般情況差,包括肝功能、腎功能、心功能情況以及劑量限制毒性反應。
2、感染,白細胞不能低于3千單位,中性粒細胞、血小板、總蛋白不能太少。
3、藥物禁忌癥。
4、彌漫性肝癌療效差。
28。多發(fā)性骨髓瘤與轉移瘤的鑒別:
兩者都有年齡大,多發(fā)生于椎體,也可發(fā)生于骨盆、顱骨的表現。
多發(fā)性骨髓瘤
轉移瘤
以疼痛為主,尿內有本周化蛋白
可找到原發(fā)灶
普遍性骨質疏松基礎上出現骨質破壞(如顱骨有穿點樣改變)
只在病灶有骨質破壞
附件不受累,主要病變在椎體
累及附件明顯
少見軟組織腫塊
可伴有軟組織腫塊
疼痛較輕
可有劇烈骨痛,神經根性疼
只有破骨改變
可有破骨或成骨改變
腎上腺腦白質營養(yǎng)不良
本病為染色體遺傳的過氧化物酶體病變。也屬于一種脫骨鞘病變。
部位:大腦白質廣泛性、對稱性的脫髓鞘改變,由枕部問題蔓延以頂顳葉變化為著,可累及胼胝體,但皮質下弓形纖維往往不被累及。
臨床:分為三型,①兒童型:僅見于男性,4-8歲發(fā)病,智力減退,x性邊隱性遺傳;②成人型:屬性染色體隱性遺傳,見于20-30歲男性。③新生兒型: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常有癲癇發(fā)作。
ct表現:首先出現頂枕葉白質累,繼之向前累及顳、頂、額葉白質。也可累及胼抵體壓部及小腦,病灶周邊有明顯強化(代表炎性活動)。而后強的非增強(代表完全性髓鞘結構喪失)。
ct表現為二類、ⅱ型:ct表現為注射過影劑后,在內囊、胼胝體、大腦腳、放射冠及腦前部白質傳導囊部位出現明顯強化。而ⅰ型不明顯。其它非典型表現包括與白質病灶區(qū)相關的鈣化及占位效應。晚期可有丘腦及豆狀核受累及腦萎縮。
可簡述為:①三角區(qū)周圍白質內對稱分布;②有喋翼狀密度減低區(qū),可邊緣性強化;③三角區(qū)白質內彌散分布小鈣化灶;④晚期以彌漫性腦萎縮表現為主。
29。皮層下動脈硬化性腦?。?/p>
1、部位:側腦室旁半卵圓區(qū)腦白質。
2、對稱性分布。
3、彌漫混合性腦萎縮。
4、腔隙性腦梗塞。
5、平掃為邊界不清,斑片狀略低密度灶。
多發(fā)性硬化:
是一各種慢性進行性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特征為在大腦及脊髓發(fā)生多處散在的脫髓斑塊。
臨床:20-40歲多發(fā),女性多見。
ct表現:三大特點:病灶小,多發(fā)和位于腦室旁。大腦各葉白質、視神經、腦干、小腦及腦室周圍,尤其是側腦室前后角及三角區(qū)周圍的白質區(qū)可見局灶性等密度或低密度病灶。這些病灶無占位效應。靜止灶不強化,急性期及惡化時病灶可強化。由于多發(fā)性硬化病灶多發(fā)、散在、新舊不一,緩解與復發(fā)交替,故ct可見低密度灶,對比強化及腦萎縮同時存在的現象。
簡單總結為:
1、20-40歲多見,女性居多。
2、腦內多發(fā)脫髓鞘病變。
3、病灶不大,多位腦室旁。
4、急性期及惡化期可強化。
30。結節(jié)性硬化:
又稱為bourneville氏病,它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無性別及種族差異。臨床有典型的三聯征:
1、皮脂腺瘤占90%;
2、癲癇發(fā)作;
3、智力低下,多見于小兒(4-5時出現)。
ct表現:為室管膜下多發(fā)或單發(fā)結節(jié)關鈣化影或未鈣化的結節(jié)并向腦室內突入。未鈣化結節(jié)??蓮娀湫偷哪[瘤是室管膜下巨細胞星形細胞瘤常位于門氏孔附近,腦室擴大。
31。中樞神經系統(tǒng)結核:
它分為
1、結核性腦膜炎和腦膜炎后遺癥;
2、結核瘤,病理改變選腦脊膜變?yōu)榛鞚岱屎?,以腦底為主,在腦表面,特別是大腦中動脈的分布區(qū)有很多散在的白色小結節(jié)。
ct表現:
1、腦膜炎表現:非增強ct可見腦基底池,大腦外側裂密度增高(由浮出物閉塞所致),增強后腦基底池強化,腦膜也可增強。腦實質可見散在的粟粒性結核灶,散布于大腦及小腦,非常強為等密度,增強后明顯強化。病灶周邊可見低密度水腫帶。
2、腦結核瘤表現:平掃病變早期為等密度病灶,可有低密度水腫帶,中期為密度略高圓形病灶,仍伴有水腫帶;后期結核瘤鈣化為高密度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病灶,水腫帶消失。增強后可有小環(huán)狀或大的環(huán)狀增強,另一種為結節(jié)狀強化。
3、繼發(fā)性表現:結核灶周圍可有大片低密度水腫帶,可有交通性或梗阻性腦積水表現,由于腦動脈炎可引起梗塞。
結核性腦膜炎可綜合為:
1、平掃基底池大腦外側裂密度增高。
2、腦內散在分布粟粒樣病灶。
3、增加掃描基底池,腦表面強化。
4、可出現粘連性腦積水表現(引起中腦水管阻塞)。
32。何為“肺靜脈高壓”?產生的原因和表現是什么?
定義:肺毛細血管~靜脈壓力大于10毫米時,稱肺靜脈高壓。系肺靜脈回流受阻所致。
原因:
1、肺靜脈先天性(發(fā)育異常)或后天性阻塞(炎癥、腫瘤)。
2、左房阻力增加(如二尖瓣病變)。
3、左室阻力增加(主動脈瓣病變)。
表現:
1、肺淤血,雙上肺靜脈擴張呈鹿角狀影,肺門可增大。雙肺透光度降低。
2、肺水腫:(當肺靜脈壓力大于25毫米汞柱時,肺靜脈(血漿)液體進入肺泡或肺間質稱肺水腫。)
肺水腫分為:
肺間質肺水腫:可見a線、b線、c線,即kerley線別 2005年已考.a線(較長)上肺多見5-6cm
b線:肋膈區(qū)(3-4m)
c線:交叉成網
肺泡性肺水腫
兩肺門區(qū)葫喋狀改變(中央型)
兩肺分布片狀、斑片狀影(彌漫型肺水腫)
局限于一葉或一側片狀、斑片狀影(局限型肺水腫)
3、胸膜改變:胸腔積液,胸膜肥厚。
4、含鐵血黃素沉著和骨化灶。
33。何為“肺門舞蹈”?見于哪些疾???
定義:肺動脈及各級分支擴張增粗,肺動脈相對關閉不全,心室收縮時,肺動脈及肺門血管明顯擴張,搏動增強,稱為肺門舞蹈。
常見于房、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分血、甲亢。
34。顱內占位性病變呈環(huán)形強化主要有哪些?。咳绾舞b別?
1、腦膿腫;
2、膠質細胞瘤ⅲ、ⅳ級;
3、轉移瘤;
4、腦膜瘤(囊性);
5、血管母細胞瘤;
6、聽神經纖維瘤;
7、表皮樣囊腫(偶爾邊緣輕微指強)。
1、腦膿腫:病史有發(fā)熱,中性粒細胞增高,頭痛,嘔吐,環(huán)形強化,強化的環(huán)均勻一致強,壁光滑,無壁結節(jié)。
2、膠質細胞瘤ⅲ、ⅳ級:不均勻低密度腫塊、囊變、環(huán)形不完整的強化,水腫明顯,占位效應明顯,位腦皮質髓質交界處,可出現鈣化,3級可見,4級可出現環(huán)形強化,強化環(huán)強化不均勻,有壁結節(jié)。
3、轉移瘤:常見多個病灶,環(huán)形強化,厚薄不均勻,腫顯著,占位效應明顯,年齡大。
4、囊性腦膜瘤:位于腦外,可見壁結節(jié),寬基底與顱骨相連,無水腫,出現腦膜尾征。
5、血管母細胞瘤:發(fā)生于小,多見于小腦,圓形低密度灶,見高度強化的壁結節(jié)。
6、聽神經纖維瘤:囊變者明顯,聽力下降,與顱骨呈銳角,內聽道擴大。
7、表皮樣囊腫:靠近腦池、腦裂生長,有見縫就鉆的特點,ct值10-20hu。
近中縱裂腦膜/間變性形星形細胞瘤:前者最大水腫面不在腫瘤最大層面.35。何謂肺靜脈畸形引流?完全性肺靜脈引流有何典型x線表現?
定義:肺靜脈直接經過其他各種大靜脈而最終回流入右心房的畸形。稱為*。
完全性肺靜脈引流按解剖可分三種類型:
1、心上回流異常:肺靜脈回流入永存左側上腔靜脈,然后垂直向上與左頭臂靜脈交通,經過右上腔靜脈而進入右心房。最常見。
2、心內回流異常:肺靜脈直接進入右心房的后壁或冠狀靜脈竇。
3、心下或膈下回流異常:較少見,肺靜脈回流入膈下靜脈系統(tǒng),如門v或下腔v。
x線表現:心上型為“8”字型,兩側上腔靜脈增寬,向兩側突出,右房右室增大。呈“雪人心”改變。
1、心肺呈左往右分流的改變。
2、常見特征性表現為“8”字或“雪人”樣的心腦外形。
3、心導管檢查顯示導管可由異常途徑進肺靜脈。
5、心血管造影表現為兩側上腔靜脈和左頭臂靜脈極度擴張,兩側肺靜脈匯合成總干與左上腔靜脈相連,左心與主動脈早期顯影且發(fā)育較差,肺靜脈顯影時右心房重復顯影。
36。以上縱隔影增寬,常見于哪些心血管疾病?
1、主動脈情況:
(1)主動脈關閉不全,右位主動脈、三主動脈、夾層動脈瘤、主動脈瓣口狹窄、永存動脈干、肺靜脈異位引流。
2、心包情況:
如縮窄性心包炎:上腔靜脈回流受阻導上縱隔增寬。
37。脊髓造影如何診斷椎管內腫瘤?
椎管內腫瘤按發(fā)生部位分為髓內、髓外硬膜內和硬膜外腫瘤,其造影表現如:
髓內腫瘤
髓外硬膜內腫瘤
硬膜外腫瘤
發(fā)病率
10%,膠質瘤為主
60%,神經纖維瘤和脊膜瘤
30%,主要為轉移瘤,肉芽腫
阻塞程度
多為部分性
多為完全性
部分或完全性
阻塞面形態(tài)
對稱性分流或大杯口狀壓跡
偏側小杯口狀壓跡
斜坡或梳齒狀
脊髓情況
膨大,無移位
受壓變窄,對側移位
受壓變窄,對側移位
蛛網膜下腔改變
兩側變窄,外移并張開
病側撐開,對側變窄
兩側變窄,并向對側移位
油柱外緣與椎弓根間距
<1.5mm
<1.5mm
>1.5mm
神經根鞘
無變化
移位或閉塞
移位或閉塞
38。ct平掃右頂葉大片狀低密度影,有哪些可能?如何進一步確診?
1、炎癥:
膿性炎癥:高熱、疲勞等臨床癥狀,ct表現:①早期(<4天)為邊界模糊低密度及灶,占位效應不明顯,可有斑片狀或腦回樣增強。②晚期(4-10天),病灶仍為低密度,病灶有環(huán)形增強及占位效應和水腫,對側腦室擴張,病灶中心有強化。膿腫壁形成早期(10-14天),可見完整壁和厚度均一的明顯環(huán)狀強化。④膿腫壁形成晚期,14天后,膿腫較小時,可呈結節(jié)狀強化,膿腔內可見氣體,形成液平面。
2、腫瘤:如膠質瘤、轉移瘤、囊性腦膜瘤、皮樣囊腫或表皮樣囊腫。
3、梗塞:年齡大,有腦血管病病史,突然發(fā)病,形態(tài)、部位與血管分布有關,多形成楔行改變,占位效應輕。
4、尖性肉芽腫:
5、腦白質?。和蕦缘兔芏燃霸?,占位效應不明顯。
6、腦囊蟲病:有疫區(qū)病史,可分為腦實質型和腦室型:急性腦炎型ct表現與一般腦尖類似,表現為雙側大腦半球髓質區(qū)低密度片狀影,腦室變小,腦溝裂池明顯減少或消失。增強掃描低密度灶無強化,中線結構無移位。
主要根據病變部位、形態(tài)、密度、年齡、ct平掃加增強表現,以及臨床鑒別。
39。何為“肺動脈高壓”有哪些x線表現?
定義:當肺動脈收縮壓大于30毫米汞柱,平均壓高于20毫米汞柱,即為肺動脈高壓。分為高流量性(肺血增加性)和肺循環(huán)阻力增高性(小血管收縮、阻塞)兩種。
表現:①肺動脈段凸出(突出);②肺門動脈增粗(右下肺動脈干大于1.5cm等);③肺血管搏動增強(肺門舞蹈);④右心室增大;⑤肺動脈分支失去比例,形成肺動的截斷現象或殘根征。
40。先心病“法四”有哪些x線表現?
分為三型:
重癥型:呈典型的囊化形心。
1、心臟外形及大小:心尖圓隆上翅,位于肺上,右室增大,心腰凹陷(肺動脈狹窄),形如靴狀。
2、肺動脈段:本型肺動脈狹窄嚴重,很少有狹窄后擴張,心腰凹陷。
3、肺門及肺血管:中央血管及周圍的分支皆甚細小,肺門陰影縮小??梢娋W狀側支循環(huán)。
4、上縱隔及主動脈:上縱隔影增寬(因主動脈增大,上腔靜脈被推向右方所致)。
常見型:
1、心臟應呈靴狀,心尖圓鈍而翅起,但不如重癥型那么扁平。心臟都無明顯增大,可有輕度、中度增大或正常。增大以右心室為主,右心房少數有增大。
2、肺動脈段及肺靜血管:肺動脈段凹下不如重癥者顯著,亦可平直或輕微隆起。肺門仍小,肺野血管紋纖維。
3、上縱隔陰影和動脈:和重癥型一樣地增寬及增大,可有占位主動脈現象。
輕型或無紫紺型:
1、肺動脈瓣狹窄型:心影較垂直,有輕度增大,以右心室肥厚為主,其余心房心室不大,肺門縮小,肺野血管較纖細,主動脈無移位,上縱隔影都無增大。
2、室間隔缺損型:室缺較顯著而肺動脈狹窄不顯著,心臟形態(tài)與室間隔缺損相似,以右心室肥厚為主。①肺動脈段平直;②肺門正常;③主動脈正常;④須心導管才能確診。
41。何謂chiari畸形?
為后腦天發(fā)育異常,表現為扁桃體變長、變形,由后顱凹經枕大孔伸入頸椎椎管上段;延髓及四腦室也向下延伸;常伴發(fā)腦積水與脊椎裂。一般分四型,以ⅰ、ⅱ型常見,chiariⅲ型為chiariⅱ加上腦膨出,很少見。
chiariⅰ型:小腦扁桃體變形移位,向下疝出枕大孔,進入頸椎管上部,通常不伴有其他腦畸形。ct示腦積水占20-25%,有脊髓空洞癥20-25%,常見顱頸交界畸形,不伴有脊髓脊膜膨出。
chiariⅱ:復雜畸形影響到脊柱;顱骨硬膜和菱腦??偸前橛心撤N神經管閉合不全,腦膜膨出,有髓脊膜膨出和腦積水。
常并合:①顱蓋缺裂:顱蓋骨變薄,枕大孔裂開。②中腦和小腦異常:菱腦發(fā)育不全,導致延髓小胞向下移位,延髓扭曲占70%。③腦室和腦池:可正?;蝻@著增大,呈對稱增大。④腦實質異常:小腦回或腦回狹小,灰質異位。⑤脊柱和脊髓:腰骶部脊髓有膜膨出占75%,胸部占25%,脊髓空洞,脊髓低位常合并脂肪瘤。
chiariⅲ型:伴有低枕部或高頸段腦膨出,非常罕見。
chiariⅳ型:嚴重的小腦發(fā)育不全,不能獨立存在。
42。周圍型肺癌的表現和鑒別
ct表現
結節(jié)內部結構:a、鈣化:結核球相當多見,支氣管肺癌的鈣化少見。ct薄層掃描hrct7%的肺癌可顯示鈣化,其形態(tài)多為針尖狀或點狀,呈偏心性,很少出現大片鈣化,年輪樣鈣化、爆米花樣鈣化排除惡性;b、脂肪:在肺結節(jié)內發(fā)現脂肪對錯構瘤定性診斷有價值,原發(fā)性肺癌或肉芽腫中不存在脂肪,但應注意部分容積效應可造成脂肪密度假象;c、密度:若結節(jié)有小泡樣低密度區(qū)、支氣管空氣造影等多見于肺癌,尤具是肺泡癌,50%者可見小泡樣低密度。(2)結節(jié)邊緣:結節(jié)邊緣有分葉和或短密毛刺多為肺癌,肉芽腫或炎性假瘤邊緣可見長條狀索條影,多較稀疏。(3)結節(jié)的大小和位置:肺內結節(jié)大于3.0cm多考慮惡性,小于3.0cm應參考結節(jié)形態(tài)特征分析,分葉狀、切跡、毛刺、尾狀征提示惡性。位于上葉尖段、后段及下葉背段的/結節(jié),其密度較高,甚或有鈣化且邊緣光滑者多提示為結核球。(4)結節(jié)和胸膜的關系:從肺結節(jié)外緣走向胸膜的三角形或放射狀線條影,稱為胸膜尾征或兔耳征或胸膜皺縮,它最常見于惡性結節(jié)中,計算結節(jié)生長倍增時間有診斷價值。倍增時間應以體積為準,肺癌的倍增時間約為30-490天,若腫物倍增時間長于2年或短于2周,則以良性病變的可能性大,但非絕對,如肺癌瘤內出血,則腫瘤在短期內迅速增大。經上述分析尚不能確定腫塊的良、惡性時,應行短期的抗炎治療并復查,必要時穿刺活檢
43。試述周圍型肺癌ct診斷要點及病理基礎,應與哪些疾病鑒別?
定義:周圍型肺癌是指發(fā)生于段以下氣管、細支氣管的肺癌,ct平掃加增強呈結節(jié)狀軟組織病灶。
ct診斷要點及病理基礎:
1、腫瘤內部的ct特征:
1小泡征或小管征:瘤內不規(guī)則的小點狀或小條狀低密度影,直徑小于5mm,病理上是腫瘤包埋含氣肺泡或小支氣管的投影,或者癌組織缺血性的灶性壞死所致。
2偏心性厚壁空洞及內壁結節(jié),本征為體積較大的肺癌發(fā)生壞死液化后與支管相通排出,留下無液平空洞,空洞多在遠心側,洞內壁見瘤結節(jié)向腔內突出。
2、腫瘤邊緣征象:
1分葉征:腫瘤多方向生長不均速或鄰近支氣管、血管阻擋了腫瘤的生長,使其邊緣形成凹凸不平的分葉狀改變,稱分葉癥。
2短毛刺征:腫瘤沿周
消化系統(tǒng)疾病影像學表現篇四
《超聲診斷學》課程簡介
課程名稱:《超聲診斷學》
英方名稱:《ultrasonic diagnostics》
開課單位:影像系超聲診斷學教研室
課程性質:必修課
總 學 時:100學時,其中理論:72學時,實驗:28學時
學分:5.6學分
適用專業(yè):醫(yī)學影像學
教學目的: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超聲物理基礎,顱腦、心血管系統(tǒng)、腹部臟器、婦產科、表淺器官的正常與異常聲像圖表現及介入性超聲常規(guī)操作與技巧。
內容簡介:本課程是研究聲學、醫(yī)學和電子工程技術相結合的科學,涉及的內容
廣泛,包括在預防、診斷、治療、康復、監(jiān)護和普查人體疾病中的各種運用。本課程主要介紹顱腦、心血管系統(tǒng)、腹部臟器、婦產科、表淺器官正常聲像圖表現及常見病多發(fā)病的典型聲像圖,介入性超聲的常規(guī)操作與技巧。采取理論課多媒體教學方法。實驗課學生動手操作教師設備旁親手指導的方式進行。
考核形式:閉卷考試
教材:《超聲診斷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王正純,2版,1999年。
參考書目:《超聲醫(yī)學》,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周永昌,4版,2002年7月。主講教師:曹永政教授冼惠珍教授杜毅力教授韋德華副教授彭格紅副教授
消化系統(tǒng)疾病影像學表現篇五
大葉性干酪性肺炎:為一個肺段或肺葉呈大片致密性實變,其內可見不規(guī)則的“蟲蝕樣”空洞,邊緣模糊。
占位效應:一般指腦組織病理解剖改變的一種影像學表現,由顱內占位病變及周圍水腫所致,表現局部腦溝、腦池、腦室受壓變窄或閉塞,中線結構移向對側。
腦萎縮:萎縮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腦組織本身發(fā)生器質性病變而產生萎縮的一類神經精神性疾病
腦積水:腦積水(hydrocephalus)是指顱內腦脊液容量增加。腦積水是因顱內疾病引起的腦脊液分泌過多或(和)循環(huán)、吸收障礙而致顱內腦脊液存量增加,腦室擴大的一種頑癥 10%腫瘤(嗜鉻細胞瘤):即約10%腫瘤位于腎上腺外,約10%腫瘤為多發(fā),約10%腫瘤為惡性
基底節(jié):包括豆狀核,屏狀核,尾狀核,其中豆狀核包括蒼白球和殼,尾狀核,丘腦和豆狀核的帶狀白質結構為內囊,分為前肢,膝部和后肢。豆狀核與屏狀核的帶狀白質為外囊 戒指征:柱狀型支氣管擴張時,當支氣管和ct層面呈垂直走行時可表現為管壁圓形透亮影,呈戒指征
軌道征:柱狀型支氣管擴張時,當支氣管水平走行而與ct層面平行時可變現為擴張增厚的支氣管壁呈平行排列的軌道狀為軌道征
半月綜合征:進行性胃癌龕影形狀不規(guī)則,多呈半月形,外緣平直,內緣不整齊而有多個尖角;龕影位于胃輪廓之內;龕影周圍繞以寬窄不等的透明帶,稱為環(huán)堤,其輪廓不規(guī)則而銳利,環(huán)堤上見結節(jié)狀和指壓跡狀充盈缺損(指壓痕),這些充盈缺損之間有裂隙狀鋇劑影(裂隙征)。以上表現統(tǒng)稱為半月綜合征
跳躍征:潰瘍性腸結核時,患病腸管痙攣收縮,粘膜皺襞紊亂。鋇劑到達病變區(qū)時,不能正常停留,而迅速被驅向遠側腸管。因此常見到末端回腸,盲腸,升結腸的一部分充盈不良,只有少量鋇劑充盈呈細線狀或完全沒有鋇劑充盈,稱“跳躍征”
燈泡征:肝海綿狀血管瘤中,t1wi表現為均勻的低信號,t2wi表現為均勻的高信號,并隨著回波時間延長,信號強度增高,在肝實質低信號背景襯托下,腫瘤表現為邊緣銳利的極高信號灶,似電燈泡
骨質破壞:是局部骨質為病理組織所取代而造成骨組織的消失,可以由病理組織本身或由它引起破骨細胞活動增強所致
醫(yī)學影像學:是借助影像診斷設備是人體內部結構和器官成像,以了解人體解剖與生理功能狀態(tài)及病理變化,對人體疾病進行診斷和治療的一門學科 咖啡豆征:見于不完全性絞窄性腸梗阻,如充氣閉袢腸管呈“u”形,由于在形態(tài)上類似咖啡豆,稱為咖啡豆征。
假腫瘤征:閉袢性腸梗阻,腸腔內充滿液體,在腹平片上表現為軟組織密度的腫塊,稱為假腫瘤征。
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成像是利用人體中的氫原子核(質子)在磁場中受到射頻脈沖的激勵而發(fā)生核磁共振現象,產生核磁共振信號,經過信號采集和計算機處理而獲得重建斷層圖像的成像技術
像素(pixel):數字矩陣的每個數字經數字/模擬轉化器,依次數值轉為黑白不同灰度的方陣形單元,稱之為像素
體素(voxel):假定將選定層面分成一定數目,體積相同的立方體,即基本單元,稱之為體素
pacs:圖像存儲和傳出系統(tǒng),是保存和傳出圖像的設備與軟件系統(tǒng),是為實現圖像數字化管理而用于放射科,醫(yī)院或醫(yī)院間的圖像信息管理系統(tǒng)
肺野:充滿氣體的兩肺在胸片上表現為均勻一致,較為透明的區(qū)域,稱為肺野 肺紋理:在充滿氣體的肺野,可見自肺門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樹枝狀影,稱為肺紋理 肺尖區(qū):第一肋圈外緣以外的部分,稱為肺尖區(qū)
空氣支氣管征:當實變擴展至肺門附近,較大的含氣支氣管與實變的肺組織形成對比,在實變區(qū)中可見含氣的支氣管分支影,稱支氣管氣象或空氣支氣管征
橫“s”征:發(fā)生于右上支氣管|的肺癌,肺門部的腫塊和右肺上葉不張形成的水平裂拱開上抬連在一起形成的反“s”形的下緣,稱為肺癌橫“s”征
縱膈擺動:一側主支氣管內異物引起不完全阻塞時,兩側胸腔壓力失去平衡,呼氣時患側胸腔內壓力升高,縱膈向健位移位,呼氣時縱膈恢復原位
骨膜三角(codman三角):骨膜增生的病變進展,已形成的骨膜新生骨可被破壞破壞區(qū)兩側的殘留骨膜新生骨呈三角形,稱為骨膜三角或codman三角
colles骨折:colles骨折又稱伸展型橈骨遠端骨折,為橈骨遠端2~3cm以內的橫行或粉碎骨折,骨折遠端向背側移位,斷端向掌側成角畸形,可伴尺骨莖突骨折
kerley氏b線:間質性肺水腫出現間隔線(即kerley氏線),以b線最常見,為肋膈角區(qū)長2~3cm,寬1~3mm的水平線 腦膜尾征:腦膜瘤多以廣基地與硬腦膜相連,邊界清楚,mri增強掃描腫瘤明顯均勻強化,鄰近腦膜增厚并強化似尾可見腦膜尾征
雙房影:左心房增大時,增大的左心房主要向右膨隆,突出右心源形成雙重邊緣,即雙房影 心胸比率:心影最大橫徑與胸腔最大橫徑之比,正常人心胸比率小于等于0.50 龕影:胃壁局限性潰瘍形成的凹陷為鋇劑充盈,故在切線位時呈局限性向輪廓外突出的鋇劑,稱龕影
cta:ct血管造影,是靜脈內注入對比劑后行血管造影ct掃描的圖像重組技術,可立體的顯示血管造影
肺門:肺根(蒂)在胸片上的綜合投影,肺門影主要由肺動脈,肺葉動脈,肺段動脈,伴行支氣管及肺靜脈構成
法洛四聯癥:是最常見的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基本畸形包括:肺動脈,肺動脈瓣或瓣下狹窄;室間隔缺損;主動脈騎跨;右室肥厚
骨質疏松:是指一定單元體積內正常鈣化的骨組織減少,即骨組織的有機成分和鈣鹽都減少,但骨的有機成分和鈣鹽含量比例仍正常
骨質軟化:指一定單位體積內骨組織有機成分正常,而礦物質含量減少。因此,骨的鈣鹽含量減少,骨發(fā)生軟化
青枝骨折:在兒童骨骼內鈣鹽沉積少柔韌性較大,外力不易使骨折完全斷裂,僅變現為局部骨皮質和骨小梁的扭曲,而不見骨折線或只引起骨皮質發(fā)生皺折,凹陷或隆突,即青枝骨折(grenstick fracture)
骨氣鼓:骨干結核初期改變?yōu)楣琴|疏松,繼而在骨內形成囊性破壞,故又有鼓囊樣結核和骨氣鼓之稱
充氣缺損:是指鋇劑涂布的輪廓有局限性向內凹陷的表現,它是因管壁局限性腫塊突入腔內所致,常見于腫瘤,肉芽腫
項圈征:胃良性潰瘍龕影口部的透明粘膜水腫帶寬0.5~1cm,如一個項圈
假腫瘤征:閉袢性腸梗阻,腸腔內充滿液體,在腹平片上表現為軟組織密度的腫塊,稱為“假腫瘤征” 憩室:當消化道因管壁局限性薄弱而引起內腔壓力增高形成龕袋狀膨出,或管腔因外在粘連牽拉而形成局限性幕狀突出,可有正常粘膜通入,稱為憩室
流空效應:流動的液體,例如心血管內快速流動的血流,在成像過程中采集不到信號而呈無信號黑影,即流空效應
肺紋理:在充滿氣體的肺野,可見自肺門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樹枝狀影,主要由肺動脈、肺靜脈組成。
肺實質:具有氣體交換功能的含氣間隙與結構,包括肺泡與肺泡壁。
間質:是支氣管與支氣管周圍、肺泡間隔及臟層胸膜下的結締組織形成的支架與間隙。中央(中心)型肺癌:腫瘤發(fā)生在肺段及段以上支氣管,以鱗癌多見
外圍型(周圍型)肺癌:腫瘤發(fā)生于肺段以下支氣管,(細支氣管以上,)各種組織學類型均可見到,以腺癌為主。
充盈缺損:指鋇劑涂布的輪廓有局限性向內凹陷的表現。它是因管壁局限性腫塊突入腔內所致,常見于腫瘤。
狹頸征:胃潰瘍側位像,龕影口部明顯狹小,使龕影猶如具有一個狹長的頸部。
皮革胃:浸潤型胃癌時,癌瘤沿胃壁浸潤生長,常侵犯胃壁各層,使胃壁增厚、僵硬、彈性消失、胃腔狹窄,累及胃的大部或全部,形如皮革袋。尖角征:是潰瘍惡變征象
第三收縮波:是食管的自動收縮,為粘膜下肌間神經從興奮所致。當發(fā)生第三收縮波時,在x線上可見充盈的食管呈鋸齒狀,或呈串珠狀陰影。常見于老年人降主動脈顯著迂曲壓迫食管下段或食管賁門失遲緩癥患者,是食管功能紊亂的常見表現,常與食管功能性憩室并存。(查)
骨膜反應(骨膜增生):因骨膜受刺激,骨膜水腫、增厚,內層成骨細胞活動增加,導致骨膜增生。
杯口征:又稱毛刷征,骨質軟化時,干骺端寬大呈杯口狀并有毛刷樣致密影,骨骺與干骺端距離增寬。
骨氣鼓:骨結核初期改變?yōu)楣琴|疏松,繼而在骨內形成囊性破壞,骨皮質變薄,骨干膨脹,故又有“骨囊樣結核”和“骨氣鼓”之稱。死骨:骨組織局部代謝的停止,壞死的骨質稱為死骨(sequestrum)。
青枝骨折:在兒童,骨骼柔韌性較大,外力不易使骨質完全斷裂而形成不完全性骨折,僅表現為局部骨皮質和骨小梁的扭曲,看不見骨折線或者引起骨皮質發(fā)生皺折、凹陷或者隆突。colles骨折:又稱伸展型橈骨遠端骨折,為橈骨遠端2——3cm以內的橫行或粉碎性骨折,骨折遠端向背側移位,斷端向掌側成角畸形,可伴尺骨莖突骨折。
疲勞骨折:又稱應力性骨折或行軍骨折,并非瞬間發(fā)生,而是在骨頭達到疲勞點時才發(fā)生的,多發(fā)生于第二跖骨,運動員、長期行軍新兵、舞蹈演員等多見。
腫瘤骨:是發(fā)生于骨骼或其附屬組織(血管、神經、骨髓等)的腫瘤,是常見病。關節(jié)脫位:是關節(jié)骨端的脫離、錯位。有完全性脫位和不完全性脫位兩種。
介入放射學:以影響診斷學為基礎,并在影像設備的導向下,利用經皮穿刺和導管技術等,對一些進行非手術治療或者用以取得組織學,細菌學,生理和生化材料,已明確病變性質。骺離骨折:骨折發(fā)生于兒童長骨,由于骨骺尚未與干骺端結合,外力可經過骺板達干骺端而引起骨骺分離
schmorl結節(jié):髓核可經相鄰上下椎體軟骨板的薄弱區(qū)突入椎體松質骨肉,形成椎體上下緣黃豆大小的壓跡
肺門角:右下靜脈干和右下肺動脈相交形成的鈍角
空腔:肺內生理腔隙的病理性擴大,肺大泡,含氣肺囊腫及肺氣囊等都屬于
結核球:常見于繼發(fā)性肺結核,為圓形橢圓形陰影,大小0.5~4cm不等,常見2~3cm,邊緣清晰,輪廓光滑,偶有分葉,密度較高,內部常見斑點,層狀或環(huán)狀鈣化
t1,t2:縱向弛豫t1,為縱向磁化失量從最小值恢復到平衡狀態(tài)的63%的弛豫時間;橫向弛豫t2,為橫向磁化失量由最大值衰減至37%的所經歷的時間 椎間盤:兩個椎體之間,由纖維軟骨板周圍的纖維環(huán)組成
codman三角:骨膜反應中,已形成的骨膜新生骨可被破壞,破壞區(qū)兩側的殘留骨膜新生骨成三角形
空氣半月征:肺曲菌病時在曲球菌與空洞壁之間有時可見新月形空隙
原發(fā)綜合征:原發(fā)性肺結核中原發(fā)性,淋巴管炎,淋巴炎三者組成的啞鈴狀雙極現象 法樂氏四聯癥:基本畸形包括肺動脈,肺動脈瓣或瓣下狹窄室間隔缺損;主動脈騎跨;右室肥厚
間隔b線:小葉間隔中積液,小葉間隔增寬,形成b線為長約2~3cm,寬約1~2mm的水平橫線,最多見于肋隔角區(qū)
mri磁共振成像:利用人體中的氫原子核在磁場中受到射頻脈沖激勵而發(fā)生核磁共振現象,產生磁共振信號,經過信號采集和計算機處理而獲得重建斷層像的成像技術 干骺端:小兒長骨骨干兩端向骨骺移行的較粗大部分 肋隔角:橫隔外側逐漸向下傾斜,與胸壁間形成的銳角 間質性肺水腫:出現各種間隔線即kcrley線,b線最常見 梗阻性腦積水:梗阻近側腦室擴大,腦池無增寬。
波浪隔:因膈肌附著于不同的肋骨前端,在深吸氣時受肋骨的牽引所致,在深呼吸的狀態(tài)下,橫隔成波浪狀
paca:圖像存檔和傳輸系統(tǒng),是以計算機為中心由圖像信息的獲取,傳輸與存檔和處理等部分組成
肺上鉤癌(pancoast瘤):發(fā)生在肺尖部的周圍型肺癌,并與臟層胸膜相連,可引起肋骨或脊柱的破壞,又稱肺尖癌 可壓迫頸部交感神經引起horner’綜合征:同側眼瞼下垂瞳孔縮小和眼球下陷
肺泡性肺水腫:亦稱實質性肺水腫,表現為兩肺廣泛分布的邊緣模糊的斑片狀陰影,重者兩肺大片陰影聚集在肺門區(qū)形成蝶翼狀陰影,短期內變化較大是肺泡內肺水腫的重要特征 冠心?。汗跔顒用}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是血管腔狹窄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臟病變,他和冠狀動脈功能性改變(痙攣)同稱為冠狀動脈性心臟病 腔隙性腦梗阻:好發(fā)于基底節(jié),丘腦,小腦及腦干的約10~15mm大小低密度缺血灶,ct表現腦深部的片狀密度減低影,無占位效應,為深部腦髓只質小動脈閉塞導致
骺板:當骺與干骺端不斷骨化,二者之間的軟骨逐漸變薄而呈板狀,x片上呈橫行半透明線,居骺與干骺端之間,稱之為骺線
骨齡:在骨的發(fā)育過程中,骨的原始及繼發(fā)骨化中心出現的時間及骺與干骺端骨性結合的時間及其形態(tài)變化都有規(guī)律,這種規(guī)律用時間來表示就是骨齡
空洞:為肺內病變組織發(fā)生壞死后經引流支氣管排除后形成的,多見于結核,肺癌 肺淤血:肺靜脈高壓時,上靜脈擴張和小靜脈,下靜脈正常或縮窄;肺血管紋理普遍增多,增粗,且邊緣模糊;肺門增大且邊緣模糊;肺野透明度降低
肺門截斷現象(殘根樣改變):肺動脈高壓時,表現為肺動脈段突出,肺門肺動脈大分支擴張而外周分支變細,與肺動脈大分支間有一突然分界
穿透性潰瘍:龕影深而大,深度和大小均超過1cm,龕影周圍常有范圍較大的水腫帶 budd-chiari綜合征:是由于肝段下腔靜脈或肝靜脈狹窄或阻塞所致肝靜脈回流障礙 ct值:ct圖像不僅以不同灰度顯示其密度的高低,還可以用組織對x線的吸收系數說明其密度高低的程度,實際工作中,不用吸收系數,而換算成ct值,用ct值說明密度,單位為hu,水的ct值為ohu 惻隱窩:呈漏斗狀,其前方是椎體后外面,后方為關節(jié)突,側方為椎弓根內壁,其前后徑不小于3mm,惻隱窩是椎間孔的入口,內有穿出的神經根
包裹性積液:為胸膜炎時,臟壁層胸膜發(fā)生粘連使積液局限于胸膜腔的某一部位,多見于胸下部側后胸壁,切線位片上表現為自胸壁向肺野突出的半圓形或扁丘狀陰影,其上下緣與胸壁的夾角呈鈍角,密度均勻,邊緣清楚,常見于結核
盔甲心:結核性心包炎較常見,積液量多較大,常引起廣泛性粘連導致縮窄性,增厚的心包可呈盔甲樣包裹心臟,常伴有鈣化,稱盔甲心
肺門舞蹈:肺充血性疾病時,如房室間隔缺損,由于肺動脈血流增多,形成肺動脈段隆起和兩側肺門陰影增大,系動脈擴張,透視下見搏動增強,血管邊緣清楚 激怒征: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時,表現為鋇劑到達球部后不易停留,迅速排出
革袋狀胃:浸潤型胃癌(硬癌),癌瘤沿胃壁浸潤生長,長侵犯胃壁各層,使胃壁增厚,僵硬,彈性消失,粘膜表面平坦粗糙,與正常區(qū)分界不清,病變可侵及胃的全部
肝膿腫的環(huán)征:肝膿腫對比增強檢查,膿腫壁呈環(huán)形明顯強化,膿腔無強化,而周圍水腫帶發(fā)生延遲強化,低密度的膿腔和環(huán)形強化的膿腫壁以及周圍早期無強化的低密度水腫帶構成環(huán)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