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供電公司抗洪搶險先進事跡篇一
7月18日至21日,河北省發(fā)生特大洪澇災害,石家莊、邯鄲、邢臺受災嚴重。面對突如其來的洪災,邯鄲市醫(yī)院全體干部職工齊心協力戰(zhàn)勝困難,取得了抗洪救災階段性的勝利,涌現出了一大批先進的人物與事跡。
18日當晚,邯鄲市醫(yī)院領導緊急召開會議部署抗洪搶險工作,醫(yī)院要求全體干部職工要牢固樹立“防大災,抗大汛,防大疫”的思想,發(fā)揚不怕疲勞、連續(xù)作戰(zhàn)的精神,立即行動起來,認真部署、扎扎實實做好抗洪救災及醫(yī)療救治工作。
邯鄲市醫(yī)院兒科副主任醫(yī)師,是該院此次前往邯鄲武安市抗洪救災組中的一員。作為邯鄲市醫(yī)院一名老職工,在院長王麗萍的帶領下,她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以身作則,不怕疲勞,連續(xù)作戰(zhàn),帶領著工作人員們,用血肉之軀筑起了抗擊洪水的銅墻鐵壁。
洪水肆虐期間,王麗萍副主任醫(yī)師始終戰(zhàn)斗在抗洪搶險一線,既當指揮員又當戰(zhàn)斗員,帶領小組工作人員做好防汛救災工作,使抗洪救災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
一、由于水位不斷上漲,該小組指定專職人員負責防洪水位觀測記錄,每1小時報告一次并做好詳細記錄,隨時上報。
二、根據從區(qū)防汛辦得到的情況,院領導果斷下令,物管中心、護理部等人,迅速將受災人員護送到安全地帶,確保人們得到了及時轉移。
三、帶領醫(yī)院工作組,肩扛消毒物品到受災村屯,及時轉送上千件貴重物資、設備及藥品,盡最大可能減少人民財產的損失。
四、及時拆除損毀電路,及時保證武安市人民的照明用電。
五、該小組組織人員對當地排污管道及強電網管進行檢查維護,及時排查安全隱患。
六、帶領工作小組進行水退后的環(huán)境消毒和飲用水消毒,配合相關部門嚴格消毒,保證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
洪水漲一尺,斗志高一丈。滂沱大雨,澆不滅他們工作的激情;道路險阻,攔不住他們救援的腳步。王麗萍是一個普通的醫(yī)生,在抗洪救災的斗爭中,她沒有豪言壯語,甚至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她把所做得事情都看成是自己分內的責任,從履行責任中獲得了源源不斷的力量,并把這種力量傳遞到每一個和她并肩作戰(zhàn)的人心上。
在邯鄲市醫(yī)院,這樣的抗洪救災先進個人與事跡還有很多。該院的干部職工們正是憑著這種偉大的抗洪精神,萬眾一心、堅韌不拔,為奪取抗洪救災工作的全面勝利不懈奮斗。
邯鄲市醫(yī)院
2016年8月21日
供電公司抗洪搶險先進事跡篇二
抗洪搶險先進事跡
篇一:2012抗洪救災先進事跡
2012抗洪救災先進事跡
2012年入夏以來,我市遭遇到50年一遇的強降雨,境內主要河流錦河以及泉港蓄滯洪區(qū)肖江水位猛漲,全市抗洪搶險形勢異常嚴峻。高安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同志在市局黨委的組織領導下,按照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的統(tǒng)一部署,日夜奮戰(zhàn)在抗洪搶險第一線。他身先士卒,以堤為家,哪里有險情就出現在哪里,哪里險情最重,哪里就有他沖鋒在前、揮汗如雨的身影。他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公安民警心系群眾、無私無畏、勇敢頑強的優(yōu)良作風,有力地確保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為奪取抗洪搶險的勝利作出了突出貢獻。
一、防大汛,他的足跡踏遍河堤
6月19日,今年以來的最強降雨襲擊高安,市防汛指揮部提前啟動防汛ⅲ級應急預案。副市長、公安局長**立即組織召開緊急會議,成立抗洪搶險救災指揮部。作為指揮部成員,徐四清接受任務后,立即陪同**同志深入一線查看汛情。他們首先來到看守所、拘留所,部署汛期監(jiān)所安全防范工作,隨后又趕赴錦河沿岸的龍?zhí)?、石腦、祥符等鄉(xiāng)鎮(zhèn),全面部署并督察防汛工作,認真調查掌握險情發(fā)生后所涉及的人口數量和農田面積。在市公安局掛點的龍?zhí)舵?zhèn),他根據實際情況,會同有關部門詳細制定了《龍?zhí)度f安堤防汛應急方案》和《龍?zhí)度f安堤人口疏散緊急預案》。一連數天,他都堅守在龍?zhí)舵?zhèn),吃住在派出所,時刻關注汛情和水位漲落情況,組織對萬安堤灰埠大橋施工地段險情的搶修。6月20日下午4時20分,高安市委書記皮德艷同志來到萬安堤巡視汛情時,得知**、徐四清等公安干警連續(xù)奮戰(zhàn)在抗洪搶險一線,深情地對大家說:“有公安干警在險堤險段,市委就放心了!”
二、救險情,他是最有戰(zhàn)斗力的突擊隊員
6月24日,新一輪強降雨再次來襲,該市汛情再度告急。6月25日凌晨3點,駐守在龍?zhí)舵?zhèn)的徐四清同志接到市公安局緊急指令,泉港蓄滯洪區(qū)肖江河八景鎮(zhèn)灶崗村委會楊家村堤段發(fā)生險情,十多米堤壩產生裂縫,外堤局部垮塌,市防汛指揮部要求緊急調用武警、消防官兵增援。險情就是命令。作為聯
系武警、消防工作的市公安局領導,徐四清接到指令后,立即從龍?zhí)恶v點趕回市局,在極短的時間內,組織武警、消防隊員共25人,火速馳援灶崗,與先期趕到現場指揮搶險的**同志及30多名市公安局特警隊員會合,組成搶險突擊隊,迅速加入搶險戰(zhàn)斗。此時,堤壩裂縫正在加大,外圍繼續(xù)在垮塌,險情仍在加劇,情況萬分危急。現場參與搶險的群眾有的出現慌張情緒。徐四清同志處險不驚,在協助**同志用手持話筒喊話,組織人員有序搶險的同時,身先士卒,帶領突擊隊員抬卵石、運沙袋封堵垮塌口。由于垮塌較為嚴重,沙石一時告急,指揮部下達指令,立即就近調集大米護堤。不惜一切代價防止?jié)⒌蹋σ愿氨Wo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100斤一袋的大米,扛一袋跑上百米。就這樣,武警出身、年過四十的徐四清和年青突擊隊員以及搶險群眾一道,一口氣來回十多趟,終于在河堤內側壘起了一道防洪墻,緩解了險情。同時,指揮部指令將一臺中型農用車裝滿沙石,直接推入垮塌口,穩(wěn)住堤腳。由于堤壩道路狹窄彎曲,又逢雨后路滑,車輛難以開行。徐四清協助指揮部的同志,率搶險群眾一起用手推,硬將滿載沙石、足足有十余噸重的農用車推行了600多米,并推入垮塌口,隨即又馬不停蹄地運送沙石填埋,有效地穩(wěn)住大堤,筑牢了基礎,防止了大堤進一步垮塌。下午18時許,離垮口20米遠的堤段又出現一處險情,來不及休息的突擊隊員又在徐四清同志帶領下奔赴下一個戰(zhàn)場,經過6個小時的連續(xù)奮戰(zhàn),終于加固了堤身,化險為夷。
三、論精神,他扛的是一面頂風的旗
肖江堤是泉港蓄滯洪區(qū)隔堤,是浙贛鐵路、昌樟高速公路以及6.5萬畝耕地、5.73萬人口的安全屏障。一旦垮塌,后果十分嚴重。肖江堤的安全受到省市防總的高度關注。宜春市委書記謝亦森等領導多次親臨大堤,指導抗洪搶險工作。正是因為有高安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有高安公安沖鋒在前和全市人民群眾的同心協力,搶險救災,肖江大堤才抵御住了這場50年一遇的強降雨。在大災面前,徐四清同志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彰顯了一個共產黨員情系人民群眾、舍生忘死、無私無畏的精神風貌。在這次抗洪搶險工作中,他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奮勇當先、頑強拼搏,既當指揮員又當戰(zhàn)斗員,哪里有危險,他就沖向哪里,哪里險情重,他就在哪里抗擊。從6月25日凌晨3點至6月26日凌晨1點,他高強度連續(xù)工作二十多個小時,嗓子喊啞了,手掌磨 篇二:抗洪搶險先進事跡材料
災難可以將人打到,也可以激發(fā)出人的昂揚斗志和力量。一名優(yōu)秀的技術骨干,在洪水面前,不懼危險,忠于職守,忘我工作,展示了優(yōu)秀維護員的風采。他單薄瘦弱,卻不知疲倦,他滿身疲憊,卻堅毅果敢。每一個和他并肩工作的同事,無不被他所折服。從8月17日到同江支援抗洪搶險工作以來,每天早出晚歸晝夜巡視,及時排除故障上報汛情,確保重點光纜干線的通信暢通。9月2日21時,同江市街津口因江水不斷上漲,導致光纜阻斷。得知此消息后,和其他同事于早5點趕赴事故現場進行修復,由于江水較深,水流湍急,自行配備的像皮船已無法進入,不顧被水沖走的危險,乘坐漁船到達故障地點,經過50分鐘的緊急搶修,順利完成光纜熔接工作,恢復了該地區(qū)的通信暢通。9月5日,市防汛指揮部在同江市臨江鎮(zhèn)、金川鄉(xiāng)路段挖掘防洪料土時,將位于臨江至金川、金川至金華兩處直埋光纜挖斷。險情就是命令,于洋帶領其他同事立即趕赴現場,經儀器檢測,很快查找出光纜障礙點,及時排除障礙3處,恢復了該地區(qū)的通信暢通,整個搶修過程僅用時2小時45分鐘。臨時派駐到縣公司的維護人員,2013年5月至8月正值障礙高發(fā)期,維護工作繁重,原本兩個多月才能回一次家的他,正好又趕上抗洪搶險,一直都沒有回家好好休息。在這次抗洪搶險工作中,他始終以“舍小家,保大家”的精神工作在抗洪搶險的第一線,在去同江抗洪搶險工作時,于洋的妻子因急性胃息肉住院,女兒沒人照料,但妻子怕影響他的工作,卻隱瞞病情,對他說,家里很好,讓他一心一意工作。家人的理解與支持,讓他沒有后顧之憂。直到9月10日抗洪結束后,才得知家里的
情況。在堅守抗洪搶險的日子里,他每天只睡5、6個小時,困了就在搶險車上躺躺,渴了喝上幾口礦泉水,餓了找干糧充饑,但在抗洪搶險工作上,始終保持高度的責任心,全身心投入到抗洪搶險工作中。他用實際行動圓滿地完成了此次抗洪搶險突出工作,受到了上級領導的稱贊和表揚。
篇三:抗洪搶險先進事跡
抗洪搶險先進事跡
在連續(xù)幾日的“5·10”霍城縣清水河光明路抗洪救災現場,隨處可見一群身穿迷彩服、頭戴小紅帽的人,他們扛著黨旗,手拿盆子,揮動鐵鍬來回不停的忙碌在受災群眾的房屋、院落和巷道上,從早晨8、9點開始,一直到晚上凌晨11、12點鐘,連續(xù)三天都是如此,沒有半句怨言,問起他們累不累時,他們都說“老百姓的事最重要!”他們—就是來自霍城縣清水河開發(fā)區(qū)(鎮(zhèn))的領導和黨員干部們!看著100多戶群眾房屋和院落內1米多深的積水、20多公分厚的淤泥;還有被洪水泡壞的洗衣機、冰箱、電視和潮濕凌亂的被褥.....“小紅帽”們心急如焚,不敢停留片刻便趟進洪水中開始了戰(zhàn)斗,他們深入居民家中,一方面配合武警官兵搶救被困人員,同時指導有勞動力的居民開展搶險自救;另一方面全力幫助五保戶、孤寡老人等弱勢群體居民,排除家中積水和污泥,轉移生活物資、家禽。有的領導干部出差一回來顧不得回家就奔赴救災現場,揮動鐵鍬清除泥漿、手持編織袋裝泥沙筑防洪墻??他們用實際行動帶領著“小紅帽”們全身心投入到抗洪救災中。印記在群眾心中的好“城管” 接到汛情通知后,霍城縣清水河城建監(jiān)察大隊立即安排隊員在小西溝流域下游的干河子沿岸巡查險情,并分別安排隊員留守在北京東路、新華路、上海南路和朝陽路的四座橋處,時刻關注橋下洪水流量,同時緊急調來挖掘機,對河道的樹枝等雜物進行清理、疏通。待洪峰過后,又立刻組織所有環(huán)衛(wèi)工人,和他們一起,清理路面淤泥。他們胳膊困了、手上磨起血泡,都不敢停下來休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多耽誤一分鐘,群眾就晚一分鐘走上干凈的道路!由于人員不足,城建監(jiān)察大隊的工作人員們只好“身兼數職”,他們凌晨5點多便開工,到晚上11點多才收工,每人每天的工作時間達到18小時,剛從垃圾清運車上下來,又跳上鏟車,鏟車停下來,又開動灑水車對路面進行噴灑清洗,中午也不休息,餓了就啃點馕??路邊的商家和群眾看到頂著烈日一直在路上忙碌的環(huán)衛(wèi)工人和“城管”,紛紛送來茶水給他們解渴,甚至有的群眾也拿起了鐵鍬加入了清淤泥的隊伍。小小的舉動,卻讓“城管”隊員們有了久違的感動,往日里因管理亂擺攤而被群眾毆打、因治理違建而被群眾排斥??種種的委屈都被這一杯杯茶水融化了,不論群眾是排斥也好,點贊也罷,這群可愛的“城管”們就這樣一直守護著霍城縣清水河這座全疆第一大鎮(zhèn)。
女神變成女漢子
在抗洪救災現場,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個嬌弱、賢淑的女干部們,身穿迷彩服,頭戴紅帽子,或賣力地用盆子將居民房屋內和院落中的泥水潑灑到道路渠道里,或揮動著鐵鍬清除泥漿。她們的衣服上、頭發(fā)上、眼睛上、手上全是泥漿,但她們卻毫無察覺。餓了,就在路邊吃點馕;渴了就喝點礦泉水;累了,就坐在路邊枯樹枝上休息一會;就連單位的幾個孕婦也都加入了這個隊伍中,成為了所有抗洪
救災一線后勤保障組的成員。她們,沒有一個人,喊累嫌臟;她們,沒有一個人,逃避退縮。不同年齡段的她們,平時都有一個共同愛好,那就是愛“臭美”,但此時,他們完全顧不得自己的形象了,昔日的“女神”們儼然變成了一個個“女漢子”;面對百姓家中尤其是孤寡老人家中50多公分深的積水、20多公分厚的淤泥,她們心里都有一個念頭,就是早點把這些積水和淤泥清理干凈,讓叔叔阿姨們有個干凈的地方睡覺、吃飯。
經過兩天的奮戰(zhàn),她們終于將老人家中的積水和污泥全部清除干凈!看著老人臉上感激的笑容,這些“女漢子”們覺得再臟再累都值了!在抗洪救災行動中,女干部職工的表現尚且如此英勇,何況是男干部職工了
抗洪救災先進事跡
共產黨,偉大的力量,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7月1日以來,面對特大暴雨襲擊,全市各基層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把防汛救災作為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主陣地,充分發(fā)揮了黨組織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激勵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學先進、比先進、趕先進,團結帶領廣大群眾共同奪取這場抗洪救災斗爭的全面勝利,我們于7月3日已經編發(fā)了一期各地黨員抗洪救災的先進事跡。下面,繼續(xù)摘錄基層的一些先進事跡予以刊載,希望各地各單位向他們學習。
黨員李建梅:災民們的“好閨女”
照顧一個老人容易,照顧一群孤老難,木子店鎮(zhèn)向明村的婦女主任李建梅做到了一件難上加難的事:將暴雨災害中29名災民接到自己三層小樓住下了,其中大多數是七十歲以上的孤老。
“我胃痛難忍,不想吃飯,建梅特別為我做了不辣的菜,熬了稀飯,餐餐送到我手中,就像自己的閨女一樣貼心。”7月4日晚飯時,在李建梅家,78歲的張金澤老人吃著李建梅送到手里的面條,感激地說。放眼望去,李建梅家一樓坐滿了因暴雨至災的村民,其中大多數是上了年紀的孤老。
這次大暴雨致使向明村許多農田被水打沙壓、河堤被毀、道路損毀,嚴重的山體滑坡導致34戶48人無家可歸。暴雨來臨前,鎮(zhèn)村干部挨家挨戶動員有危險的村民撤離。
特大暴雨說來就來,眼看村民的危房岌岌可危,52歲的李建梅一邊挨家挨戶接二連三打電話催促危險戶撤離,一邊趕緊把三層樓的房間都收拾出來,以便安置沒有地方去的村民。此時向明村村支書商仲良、副書記李世武等村委會一班人迅速開著面包車到各塆,背的背,牽的牽,將所有危險戶及時轉移出來。48名撤離的危險戶有21人相繼安置到了親戚家,還有27人被熱心的李建梅接到了自己家。
“村里哪家經不起風吹雨打、哪家沒有親戚需要安置我都清楚。”李建梅說,“孩子們都不在家,我們夫妻兩個家里寬敞,被絮等都充足,能提供方便就給鄉(xiāng)鄰們提供方便,他們安全了,我也心安?!彼贸黾依锼械拇?、席子和被子,把一些行走不便的老人安排在一樓,床上鋪上軟墊和席被。婦女和孩子安排在二樓自己的房間、小廳,以及兒子媳婦的新房,身體稍好點的便安排在三樓房間。頭兩天,李建梅將自家冰箱的肉食全部拿出來煮給鄉(xiāng)鄰們壓驚,第三天,家里的米面吃光了,菜園的菜也都被淹死了,李建梅便托人從鎮(zhèn)上采購生活物資。“不管吃的好不好,總得讓大家吃飽穿暖。”李建梅說。
有些人看到雨小了,就偷偷跑回家。為了防止返家的村民發(fā)生意外,李建梅天天守在家里,每天夜里起來挨個巡查,早上5點半起床又巡查一遍,打掃衛(wèi)生,配合鎮(zhèn)衛(wèi)生院消毒,再做早餐給老人們端送到手里,再整理房間。
向明村老杉樹塆婦女夏紅兵摸著眼淚激動地說:“這么多人天天擠在家里,她不嫌棄老人臟、孩子吵,建梅的好,我們永世難忘。”由于屋后山體滑坡,門前石岸垮塌,夏紅兵以及患有癲癇病的兒子、84歲的婆婆、老叔爺一家四口都被接到了李建梅家,被當做客人一樣款待。
李建梅說,只要鄉(xiāng)鄰們安全,再苦再累她也值。災民們住在臨時的家里不愁吃喝,感到格外安心,也心疼這個好“閨女”。
乘馬崗鎮(zhèn):多措并舉開展抗洪救災
連日來的特大暴雨導致乘馬崗鎮(zhèn)農田、水利、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不同程度損毀,村民群眾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災情發(fā)生后,乘馬崗鎮(zhèn)政府積極組織鎮(zhèn)村干部及廣大黨員群眾全力開展抗洪救災及生產生活自救,盡力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迅速部署,積極應對。層層落實抗洪救災責任制,成立乘馬崗抗洪救災領導小組,由黨委書記負總責,下設后勤組、醫(yī)療組、服務組、保安組四個小組,后勤組災民的住宿、飲食;醫(yī)療組負責災民的體檢和醫(yī)療救助;服務組負責災民的生活服務和溝通協調;保安組負責災民安全;各工作組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對出現問題的路段懸掛醒目告示牌或拉警戒線,組織人員提醒過往車輛減速慢行,對山體滑坡的路段的堆積物和主要路段垃圾進行清運,僅兩天時間就轉移清理800噸囤積垃圾;根據積水地段和水庫的特點,及時挖溢洪道,加大排水量。
妥善安置,穩(wěn)定民心。為最大限度讓轉移安置災民住的安心、舒心,一是在集中安置點設置影視廳,每天不間斷的播放電視或電影,豐富災民的業(yè)余生活;二是集中安置點配置各村村干部全天候的陪同,確保有問題及時解決;三是安排衛(wèi)生院醫(yī)生每天集中2個小時給災民進行體檢,對寢室內進行消毒殺菌;四是嚴格就餐衛(wèi)生條件,鎮(zhèn)食品藥品監(jiān)督所每天派人去廚房巡查,確保讓群眾吃好吃飽。
干部帶頭,深入一線。為確保全鎮(zhèn)每一名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黨委書記楊輝勇等駐點國家干部帶頭深入災情一線,詳細調查走訪受災群眾的具體情況,對其它隱患進行全面排摸和及時處置,全力應對次生災害的發(fā)生,并組織村干部、黨員群眾在重點災害點、路段、河堤等處,進行24小時不間斷巡邏。對路基塌陷的進行地基加固維修,快速打通了受損道路,保障道路出行暢通
抗洪搶險先進事跡
災難可以將人打到,也可以激發(fā)出人的昂揚斗志和力量。王群英,渠北鄉(xiāng)人民政府一名普通的民政干部,在特大洪水面前,不懼危險,忠于職守,忘我工作,展示了優(yōu)秀共產黨員的風采。她單薄瘦弱,卻不知疲倦,她滿身疲憊,卻堅毅果敢。每一個和她并肩工作的同事,無不被她所折服,每一個認識她的村民,無不對她親近佩服。如今,洪水已經過去,人們的生活又恢復了平靜,回憶起7.18特大洪災中的經歷,她說得最多的是兩個字——責任。
2010年7月18日深夜,夜黑如墨,大雨如注。渠北鄉(xiāng)政府會議室燈火通明,每一個參會的人員臉上都凝結著嚴肅,百年一遇洪水即將來襲。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工作分配簡短明確,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肩負的責任。王群英接到的任務是在天亮前通知云峰村沿河兩岸村民緊急轉移,負責云峰村5個社的抗洪搶險工作。沒有任何疑問,她一腳踏進雨中。從社到社,五十六戶人家,在手電筒暗弱的光線指引下,她用了僅僅兩個小時就跑了個遍。當她走到最后一處三峽移民家時,一家人還在睡夢中,她三言兩語說清楚了來意,一家頓時驚慌起來:他們壓根也沒有想到洪水會威脅到自己家,一點準備也沒有。王群英和同事們趕緊協助他們把樓下的物品往外搬。走到豬圈前面,王群英看見一頭肥滾滾的架子豬在四處亂竄,來不及多想,她找了根繩子,跳進豬圈,把繩子套在豬脖子上就往外拉。架子豬拼命掙扎,無數次把她絆倒在地。雨傘折斷了,手電筒掉在了地上,好不容易把豬拖到對面的高坡上,她才發(fā)現自己披頭散發(fā),全身濕透,鞋也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
19日晨7點,洪峰抵達渠城,云峰村沿河低洼處民房全部進水。王群英站在家屋檐下心急如焚,還有沒有村民沒有轉移出來?翻開電話本,挨家挨戶詢問情況。當她聽說村民魏禮書還在往樓上挑谷子的時候,再也站不住了。叫上一位同事,趟著淹到大腿的水往魏禮書家走。魏禮書是個殘疾人,行動不便,在平時的工作中,王群英對他家的情況相當熟悉,她知道這場大水對魏禮書家意味著什么。迎著湍急的河水,她跌跌撞撞走進魏禮書家里,魏禮書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們七手八腳將剩下的幾袋谷子抬到樓上,魏禮書才發(fā)現王群英還光著腳,鮮血從她磨破的腳趾處流到了地上,眼淚淌下了他的臉龐。他拉著王群英的手,激動得說不出話來,王群英笑著說:“這是我的任務,只要你們沒有損失,我的任務就算完成了!”
村民受災情況,是第一次洪峰后,王群英最迫切要掌握的。不顧魏禮書的勸阻,穿著濕淋淋的衣服,坐上找來的漁船,一戶一戶艱難劃動。每一戶村民家里水淹多深,物品有多少沒有轉移出來,他們現在最需要的是什么物資,她都做了
詳細的記載。等回到鄉(xiāng)政府,她已經明確了那些早就儲備著的物資應該怎樣分發(fā)。她指揮幾個年輕的同事把一件件大米、礦泉水、方便面分類,貼上標簽。催著村社負責人前來領取。哪家沒有儲備水,要多發(fā)點礦泉水,哪家柴禾被澆透了,要多領兩包火腿腸,她都一一地向負責人叮囑。一直忙到天黑,所有的物資都分發(fā)到位,她才記起自己一天都還沒有吃一口飯,喝一口水,額頭燙得厲害。她告誡自己千萬不能倒下,要盡快恢復體力。到衛(wèi)生院測體溫,醫(yī)生嚇了一跳,高燒38.5度!要求她呆在醫(yī)院治病??伤睦镒米。合挛绲暮樗稚蠞q了不少,得去看看那幾戶地勢最低的村民。吃了幾片退燒藥,她又出發(fā)了。這一遍轉下來,看到那些村民都安排妥當了,她才拖著極度疲倦的身子回到衛(wèi)生院輸液。整整三天,她都是這樣,夜里輸鹽水,白天走在搶險第一線,眼睛里布滿了血絲,臉頰腫得老高,兩只長時間泡在水中的腳,連平時穿慣的鞋都穿不上了。
在人們的眼里,王群英是一個心直口快,風風火火的人,她做事干凈利落,從不拖泥帶水。她又體貼入微,耐心周到。洪水淹沒了高巖頭大橋,望石公路交通中斷,許多車輛被困在渠北鄉(xiāng)街道上,司機和乘客,無助地看著泛濫的洪水,又饑又渴。王群英看到這一情況,趕緊去招呼他們到鄉(xiāng)政府避雨,買了方便面,燒水給他們泡上。她四處打電話聯系漁船、快艇,送那些急著趕路的乘客過河。他們不知道王群英的名字,都親切地稱她“大姐”。
7月20日,洪水逐漸退去。王群英獨自來到魏禮書家,幫著他打掃衛(wèi)生,清除淤泥。污濁的泥漿濺到了頭上、臉上,裹住了她的褲腿,她沒有絲毫的厭惡。笨重的柜子、桌子,壓在她瘦弱的肩頭,她沒有叫一聲苦。她爽朗的笑聲在屋子里回蕩,鼓舞著魏禮書一家人戰(zhàn)勝洪災的信心。
洪水給渠北鄉(xiāng)的戶村民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但是沒有人抱怨,沒有人責怪,因為他們看到了王群英她們始終走在他們前面。責任意味著奉獻,意味著堅守。王群英是一個普通的共產黨員,在抗洪搶險的斗爭中,她沒有豪言壯語,甚至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她把所做的事情都看成是自己分內的責任,從履行責任中獲得了源源不斷的力量,并把這種力量傳遞到了每一個和她并肩作戰(zhàn)的人心上。
供電公司抗洪搶險先進事跡篇三
鄉(xiāng)鎮(zhèn)黨委抗洪救災先進事跡月 16 日以來,**遭遇連續(xù)強降雨天氣,河水猛漲。
面對嚴峻的雨情、汛情,**鎮(zhèn)黨委充分發(fā)揮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帶領全鎮(zhèn)干部群眾精誠團結抗洪魔,攜手同心保家園,確保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
超前部署,啟動預案 **鎮(zhèn)182.1平方公里,山大溝深,懸崖峭壁,形成“九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狀況,環(huán)境條件惡劣,抵御自然地能力極差,平均年降雨量均超過1200mm,暴雨、洪澇災害每年都要發(fā)生幾次。“7.23”的洪災又造成了公路、通訊中斷、農戶房屋倒塌,河堤損毀。
歷經多次與自然災害作斗爭的** 鎮(zhèn)黨委總是未雨綢繆,超前動作。在汛期到來之前,鎮(zhèn)黨委就作了精心安排部署,完善了地質災害點防治預案,落實了監(jiān)測責任人,明確了撤離信號、撤離路線和臨時安置點,做到活動有記錄,搶險有器材,包干有標志,人員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鎮(zhèn)黨委書記張翔把大部分時間都放在全鎮(zhèn)防汛工作上來,并對各村落實防汛工作情況進行督查,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在連續(xù)多天的抗洪搶險防汛中,鎮(zhèn)黨委成員沒睡過一次安穩(wěn)覺,沒吃過一頓可心飯。眼熬紅了,腳磨破了,嗓子喊啞了,卻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
在防汛中、在險情處,他們既是指揮員,又是戰(zhàn)斗員,身先士卒,爭先恐后。每天他們都要分頭步行 12 公里到災情最嚴重的三道河片
進行反復巡查。
哪里有災情,我們的工作就做到哪里 7 月22 日,**鎮(zhèn)境內暴雨不停,河水不斷上漲。鎮(zhèn)黨委按照縣上的安排,立即召開全體鎮(zhèn)干部緊急會議,立即啟動防洪應急預案,黨委書記張翔在會上強調:“哪里有災情,我們的工作就要做到哪里”。在啟動應急預案的同時,實行黨委成員包抓責任制。
每個黨委成員和聯系村干部都要立即到自己所駐村上去,現場指揮,把防汛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做細、做實、做到家家戶戶,要盡可能把困難想嚴重些,把責任和工作措施落實到位。
鎮(zhèn)辦公室堅持24 小時值班制度,成立5 個抗洪搶險工作組,同時組織黨員、群眾代表義務服務隊 10 支小分隊奔赴災情最嚴重的村組,參加義務服務的黨員、群眾代表共70 人。深入一線,身先士卒 當災情發(fā)生后,鎮(zhèn)黨委立即成立了一支抗洪搶險工作小分隊,哪里有被困群眾,哪里有險情,哪里需要援助,他們就出現在哪里,7 月23 日下午7:00 時“何—萬”公路k+35 公里處,路基突然坍塌,十分危險,稍有不慎,就會掉進河里,鎮(zhèn)黨委立即派出搶險隊,一方面疏導過往車輛,一方面設置警示裝置,他們不怕困難,面對懸崖峭壁下喘急的河水和路基不斷變形、裂口、下沉等危險,在此處懸掛警示標志,做好車輛的安全輸通,避免了事故的發(fā)生。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鎮(zhèn)黨委書記張翔就帶領派出所教導員在此查看險情,并決定立即封住該路段,命令客車司機停止運營,讓乘客步行通過,隨后在危險路段兩頭設置了路障和警示牌。7 月23 日
晚7 時,根據氣象部門的預測,我鎮(zhèn)范圍仍將持續(xù)強降雨,鎮(zhèn)黨委根據實際情況,立即召開緊急會議,要求鎮(zhèn)黨委成員每人率領一支突擊隊,連夜到各村組,親臨現場組織群眾轉移,當天晚上共轉移群眾135 戶201 人。
災情無情,黨有情 在抗洪防汛戰(zhàn)斗中,哪里有任務,哪里最艱苦,哪里群眾需要,哪里就有黨的關懷,哪里就有黨員先鋒突擊隊的身影,他們戰(zhàn)斗在災情最嚴重的地方,出現在群眾最需要的時候,充分發(fā)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村黨支部,聽到蔡克仲兩人房屋倒塌后,立即趕到現場,發(fā)現其房屋的確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村支部立即幫助協調該組一老干部房屋2 間,讓這對無人照顧的老人立即搬進了安全的房屋居住,并且村支部還積極動員村民伸出援助之手,捐款 1500 元,幫助老人渡過難關,蔡克仲兩位老人感激地說:“在群眾最危難,最需要的時候,黨才是人民的主心骨?!?/p>
白家壩村黨支部書記蒲含華,由于家中有已年過七十高齡的母親,行動不便,妻子又在外打工,家中無人照顧,但他卻一直堅守在村防汛工作中,不論刮風下雨,不論白天黑夜,他總是率先示范,既要當好指揮員,又要充當排頭兵,他從沒有因家中有一位行動不便的老母親而影響該村防汛工作,很多群眾都勸他回去看看自己的老母親,而他卻強忍著心中的悲痛,笑著說,我身為村支部書記不能因為家中的私事,而影響到全村人民群眾的利益和安危。
年輕黨員陳益林,他雖然沒深入到一線參加抗洪搶險,但他堅持 24 小時值班,及時上傳下達各種信息,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卻做出
了不平凡的貢獻,汛期以來,他不知獨自在案頭熬過了多少個黑夜,犧牲多少與家人團聚的時間,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月17 日早7 時,鎮(zhèn)辦公室接到群眾報告,水井埡村元壩子的三戶農戶房屋被洪水沖垮,家具、被褥都沖走了,圈舍、豬、雞都被洪水卷走;三合村衛(wèi)生室、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受災嚴重,“毛—三”公路多處塌方,河堤 5 處決口,部分農田沖毀,玉米、水稻不同程度受損,災情十分嚴重。鎮(zhèn)黨委立即行動,并帶領鎮(zhèn)村干部步行15 公里實地查看災情,安撫群眾,一面向上級匯報,一面組織群眾開展生產自救,調動鏟車兩臺、挖掘機一臺對“毛—三”公路進行搶修,黨委副書記陳益品在受災最嚴重的三道河片區(qū)組織抗洪搶險一去就是十多天沒有回鎮(zhèn)上來。
洪災發(fā)生后的這幾天,鎮(zhèn)黨委書記已三次到距鎮(zhèn) 10 多公里的重災區(qū)組織救災,水井埡村的老黨員唐選奇招呼說:“你咋又走上來了”就是一句最好的證明。第二天,鎮(zhèn)黨委書記又帶領鎮(zhèn)干部為羅明直、羅萬全兩戶群眾送去了 1500 元慰問金和糧食、棉被等急需用品,妥善安排了他們目前生產生活。
“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共產黨員,哪里就有黨員干部”他們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他們自己的諾言。
供電公司抗洪搶險先進事跡篇四
安康供電局抗洪搶險先進事跡報道
——記農電員工艾禮霸抗洪搶險先進事跡
2010年7月18至24日,由于安康地區(qū)連降特大暴雨,造成漢江流域發(fā)生了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洪災,安康電網遭受重創(chuàng),330kv、110kv線路多處滑坡,10k以下配網線路設備受損嚴重,漢濱、旬陽、白河三縣區(qū)54個鄉(xiāng)鎮(zhèn)705個行政村18、59萬用戶用電受到影響,情況十分危急。
面對災害,安康供電局一千余名農電員工發(fā)揚企業(yè)復命、實干精神,樹立責任和超前意識,奮勇而起、不畏艱難,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洪搶險恢復供電的第一線,與洪魔奮勇開展了頑強的斗爭,用汗水和真誠為災區(qū)送去光明與溫暖。
特別是前進供電所所長艾禮霸同志,在此次抗洪搶險工作中,能夠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主人翁意識,帶領全所員工頂風冒雨、奮勇爭先,始終戰(zhàn)斗在抗洪搶險的前沿陣地,展現了“國家電網”農電員工“愛企、愛崗、敬業(yè) ”的良好精神風貌,同時也為全局農電員工樹立了抗洪搶險的先進典型。
危難之中,農電員工沖在第一線
暴雨是從7月 14日開始猛烈傾瀉的,而天上每下一滴雨和漢江每漲一分水,都讓前進供電所所長艾禮霸的心緊緊的揪在一起。
他明白,前進鄉(xiāng)山大人稀,要照目前的這種嚴峻的雨情、汛情來看,防汛形勢十分嚴峻,全所人員加起來才不過六人,必須要緊盯汛情發(fā)展,提前做好防大洪、抗大災的準備。
從15日開始,艾禮霸每天都帶領所員們翻山越嶺、淌水過河,對16個村組 查看各臺區(qū)電力設備的運行情況,主動與各村村支書進行聯系溝通,詳細了解汛情發(fā)展,為防汛抗洪搶險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
7月18日,漢江水位超警戒,洪峰流量突破了歷史最高記錄。暴雨洪災、山體滑坡、泥石流在一瞬間沖向了公路、壓向民房、砸向電桿和鐵塔??
18日當晚,前進所幾乎燈火通明到天亮,搶修電話鈴聲不斷、傳真機聲不斷,前進鄉(xiāng)的 16個村組用電聲聲告急。
險情就是命令,責任重于泰山。迫于災情的緊迫性、嚴重性,前進所迅速啟動了 “抗洪搶險應急預案”,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全所立即進入了緊急搶險狀態(tài)。
凌晨三點,雨還在下著,但此刻艾禮霸的心卻無法平靜。同樣,前進所的其他幾名員工也是如此,他們心底無比擔心、牽掛著災區(qū)的情況。
“我們去災區(qū)現場”
“好”六個聲音齊齊發(fā)出。
為第一時間趕到災區(qū)抗洪搶險,他們連夜從供電所出發(fā),趕赴受災的村組開展抗洪搶險工作。但是,一切并不順利,肆虐的洪水把路毀了,不能依靠交通工具前行了。
“步行”
所長艾禮霸當即向其他五名搶險隊員們發(fā)出指令,就這樣他們在交通、通迅完全中斷的情況下,冒著隨時可能發(fā)生的山體滑坡和泥石流襲擊的危險,深一腳、淺一腳的走在深深的淤泥洼地里,不到20余公里的路程,由于交通被大面積損毀,他們走了整整三個小時,走得非常艱難、非常緩慢 ??
天蒙蒙亮了,雨也停了,疲憊不堪的艾禮霸和其他搶險隊員們終于趕到了第一個受災點--前進鄉(xiāng)石門村,雖然他們心里已有準備,但眼前的景象令他們感到吃驚,遠遠看去,村里的數間被泥石流沖毀,電桿、線路的支離破碎,孩子們在哭泣,老人在流淚,房子沒了,群眾們就住進了臨時救災的帳篷里。
看著眼前的滿目瘡痍,艾禮霸這個七尺男兒的農村漢子,眼角泛起了淚花。當了解到這個村的青壯年大多在外打工,留在家里的都是老人和孩子時,艾禮霸決定先給先給住在帳篷里的群眾緊急架設臨時照明線路,提供臨時用電,不讓他們在黑暗中度過這最艱難的幾天。
在主動與當地政府溝通后,艾禮霸和搶險隊員們還主動幫助群眾恢復被水沖毀的鄉(xiāng)間便道,受到了當地政府和群眾的好評?。
“你們來了,太好了,你們‘國家電網’總是這么快!”說這話的是石門村村支書楊建忠,看到艾禮霸和搶險隊員冒著危險、趕著夜路來搶險,楊支書緊緊的握著艾所長的手,一再表示感謝。
困難面前,展現的是 “國家電網”形象
在隨后的抗洪搶險工作中,艾禮霸帶領全所員工克服了種種困難,大力發(fā)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奉獻和連續(xù)作戰(zhàn)精神,全力以赴恢復損毀的電力設備。
前進鄉(xiāng)是聞名的烤煙先進村,歷年來的烤煙產業(yè)為全鄉(xiāng)帶動了經濟發(fā)展,使群眾的生活逐漸富裕起來。但在這次水災中,該村的電力設施遭到嚴重損毀,沒有電,就意味著人民群眾經濟發(fā)展受到了阻礙。為在最短的時間里恢復該村的供電,艾禮霸和其他五名搶險隊員不顧連日來連續(xù)搶修的辛勞,迅速投入到新的搶險任務重去。
35度、36度、37度、37度,暴雨洪災過后,天氣異常炎熱,連續(xù)幾天,他們幾乎都在這樣的高溫下辛苦工作著。
在集中村,一根電桿被水沖斷了,倒在了一片烤煙地里。7月22日上午,當艾禮霸和搶修隊員們準備對此處搶修時,遭到了當地的一名群眾的百般阻撓,原來這名群眾是烤煙地的主人,因擔心隊員們在搶修時會將他家種烤煙踩壞,而死活不肯讓搶險隊員們進入烤煙地進行搶修。對此,艾禮霸不厭其煩得與他進行反復的溝通,經過一段時間的“擺事實、講道理 ”和再三保證絕不會踩壞烤煙的條件下,搶修工作才得以開始。
“拉桿子、一二三、一二三”,整齊嘹亮的吆喝聲在山谷里回蕩,在搶修中,由于土地太過泥濘了,艾禮霸和其他 5名搶險人員只能光著腳往前挪動,他們的腳深深的陷進了稀泥中,他們的手被繩子勒出了絲絲血痕,正值正午時分,烤煙地就像一個大蒸籠,而他們仍然堅持在大蒸籠中摸爬滾打。
桿子終于立起來了,但是汗水已經浸透了所有搶修隊員的衣服,他們嗓子全部喊啞了,連續(xù)數天的搶修工作使他們的體力累到了極限,但他們一想到還有受災的群眾在黑暗中苦苦的等待著光明時,他們又把什么疲勞都忘記了,在炎熱的天氣里繼續(xù)戰(zhàn)斗。
有人問艾禮霸: “搶險工作這么辛苦還這么危險,這樣賣命搶修,值嗎?
這個 接連幾天不斷的搶險而疲憊不堪和被太陽曬得黝黑的農村漢子,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說:“我是“國家電網”企業(yè)下的農電員工,搶險工作是我的崗位職責所在,困難面前,我不能退縮,因為我的形象就是“國家電網”的形象。
7月 23至24日,新一輪的強降雨持續(xù)不斷。為避免新一輪的暴雨災害,造成電力設施遭受更大的損害,艾禮霸要求全所再次進入緊急狀態(tài),全面對轄區(qū)內開展拉網式的巡查工作,確保將安全隱患及時消除。
搶險工作中,艾禮霸始終以身作則,在順利完成本轄區(qū)搶險供電任務的同時,還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主人翁意識,主動對轄區(qū)內安康局330kv金柞線路鐵塔進行了災后巡查,對發(fā)現的重大險情,及時上報局相關部門,為安康局電網避免了一場重大災情的發(fā)生。
7月 26日,艾禮霸在對轄區(qū)內安康局330kv金柞線路鐵塔巡查期間,發(fā)現了31#塔桿附近出現大面積山體滑坡的重大險情,形成了一道長約 100米,呈棗核形的滑坡帶,情況十分危急。此時的艾禮霸 心里十分明白,330千伏金柞線是安康電網聯結關中電網的重要通道,是保證安康電網供電安全的生命線,承擔著安康電廠向關中電網送電的重要任務,并且現在正值安康電廠機組滿發(fā),該線路一旦發(fā)生危險,將使安康電廠電力無法送出,也使安康電網失去一條重要的供電電源,嚴重影響下行用戶的正常生產運行。
艾禮霸心里鄭重的對自己說,“不能出一點差錯”。
隨即,他立刻將現場情況向維護330kv金柞線的安康局送電工區(qū)相關負責人進行了電話匯報。
但是由于洪水造成了轄區(qū)內大面積道路不通,該工區(qū)的搶修人員無法達到在第一時間趕到受災現場。得知此情況后,艾禮霸心里十分焦急,為使安康局能夠全面及時掌握現場災情,艾禮霸冒著風雨主動來到31#塔桿受災現場進行勘察,并主動與送電工區(qū)的技術專工進行聯系,在技術專工的指導下,艾禮霸在現場拍攝了受災情況的照片,并在第一時間將照片通過網絡的形式傳輸回安康局技術人員的手中,為盡早制定搶修方案,開展搶險工作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也為電網的安全運行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奮勇爭先
彰顯了“國家電網”農電鐵軍形象
其實,不僅僅是在抗洪搶險中,艾禮霸能夠身先士卒,沖鋒在前。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艾禮霸也是一個對于工作積極主動、踏實肯干,熱愛企業(yè)、立足本職的優(yōu)秀農電員工,在他擔任前進供電所所長的這幾年中,他一直將轄區(qū)內電網設備的安全運行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管晴天還是雨天,不管寒冬還是酷暑,他都能夠立足自身工作崗位,以誠信、責任、創(chuàng)新、奉獻的核心價值觀,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
在此次抗洪搶險工作中,安康局還有千百個像艾禮霸一樣熱愛企業(yè)、熱愛崗位、樂于奉獻的農電員工默默地堅守在抗洪搶險的第一線,他們在大災大難面前,頂風冒雨、奮勇爭先,彰顯了“國家電網 ”農電鐵軍的光輝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