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初以三省長官為宰相,合議軍國大事于政事堂,但又擇他官參加議政,名號為“參議朝政”、“參議得失”等。以后又出現(xiàn)“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頭銜,同為宰相之列。這樣,宰相群體已不限于三省長官。這表明
A. 唐朝三省議事已名存實亡
B. 新設官職逐漸融入三省六部
C. 宰相權(quán)力進一步被削弱
D. 唐朝時官僚制度還不成熟
唐初以三省長官為宰相,合議軍國大事于政事堂,但又擇他官參加議政,名號為“參議朝政”、“參議得失”等。以后又出現(xiàn)“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頭銜,同為宰相之列。這樣,宰相群體已不限于三省長官。這表明
A. 唐朝三省議事已名存實亡
B. 新設官職逐漸融入三省六部
C. 宰相權(quán)力進一步被削弱
D. 唐朝時官僚制度還不成熟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三省長官權(quán)力受到了限制,這說明了宰相權(quán)力進一步被削弱,C項正確。此時,三省議事仍存在,到宋朝才名存實亡,排除A項;新設官職與其并存,并非融入,B項錯誤;唐朝時官僚制度已經(jīng)成熟,D項錯誤。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