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蟲病毒主要靠()感染
A、接觸
B、口器
C、傷口
D、A、B、C、
昆蟲病毒主要靠()感染
A、接觸
B、口器
C、傷口
D、A、B、C、
B
昆蟲病毒是指以昆蟲為宿主的病毒。既能在脊椎動物體內(nèi)或高等植物體內(nèi)增殖,又能在昆蟲體內(nèi)增殖的病毒很多,如動物病毒中的布尼亞病毒科、披膜病毒科的甲病毒屬與黃病毒屬、呼腸孤病毒科的環(huán)狀病毒屬、彈狀病毒科的水皰性口炎病毒屬與狂犬病毒屬,以及植物呼腸孤病毒組與植物彈狀病毒組的許多成員。
擴展知識
從生物學角度講,可以認為昆蟲是這些病毒真正的宿主,但習慣上仍把昆蟲當作這些病毒的媒介看待,理由之一是因為這些病毒與昆蟲已建立了平衡關(guān)系,雖然能在昆蟲體內(nèi)增殖,但一般對昆蟲不表現(xiàn)病原性。所以,狹義地講,昆蟲病毒是指以昆蟲為宿主并對昆蟲有致病性的病毒。國際上已有幾種昆蟲病毒制劑在市場上出售,如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殺蟲劑等。中國研究以核型多角體病毒防除棉鈴蟲、油桐尺蠖、桑毛蟲 、茶毛蟲、舞毒蛾、粘蟲、斜紋夜蛾和扁刺蛾,以顆粒體病毒防除菜粉蝶、小菜蛾、黃地老虎和茶小卷葉蛾,以質(zhì)型多角體病毒防除松毛蟲等,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
昆蟲病毒的研究發(fā)端于家蠶的病害,中國陳旉所著《農(nóng)書》(1149)中即有關(guān)于家蠶“高節(jié)”、“腳腫”病的記載,即中國農(nóng)民俗稱的“膿病”。20世紀初才證明“膿病”病原是核型多角體。以后逐漸開展了對農(nóng)林害蟲與醫(yī)學昆蟲病毒病的研究。直到40年代第一次分離提純出家蠶核型多角體病毒后,昆蟲病毒才真正進入病毒學研究的時代。所以,就發(fā)展過程講,昆蟲病毒大體經(jīng)歷了3個主要階段:①證明病毒是許多昆蟲疾病的致病因子;②認識昆蟲病毒的性質(zhì);③研究病毒與宿主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