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己亥六月重過揚州記》閱讀材料
居禮曹,客有過者曰:“卿知今日之揚州乎?讀鮑照《蕪城賦》,則遇之矣。”余悲其言。
明年,乞假南游。抵揚州,舍舟而館。
既宿,循館之東墻步游,得小橋,俯溪,溪聲歡;過橋,遇女墻嚙可登者,登之,揚州三十里,首尾曲折高下見。曉雨沐屋,瓦鱗鱗然,無零甃斷甓①,心已疑禮曹過客言不實矣。
入市,求熟肉,市聲歡,得肉,館人以酒一瓶,蝦一筐饋。醉而歌,歌宋元長短言樂府,俯窗嗚嗚,驚對岸女夜起,乃止。
客有請吊蜀岡者,舟甚捷,簾幕皆文繡,審視,玻璃五色具。舟人時時指兩岸曰:“某園故址也”, 約八九處。其實獨倚虹園圮無存。曩所信宿之西園,門在,題榜在,尚可識,其可登臨者尚八、九處。阜有桂,水有芙渠菱芡。是居揚州城外西北隅,最高秀。南覽江,北覽淮,江、淮數(shù)十州縣治,無如此冶華②也。憶京師言,知有極不然者。
歸館,郡之士皆知余至,則大歡。有以經(jīng)義請質(zhì)難者,有發(fā)史事見問者,有就詢京師近事者,有呈所業(yè)若文、若詩、若筆、若長短言、若雜著、若叢書乞為序、為題辭者,有狀其先世事行乞為銘者,有求書冊子、書扇者,填委塞戶牖,居然嘉慶中故態(tài)。誰得曰今非承平時耶?惟窗外船過,夜無笙琶聲,即有之,聲不能徹旦。然而女子有以梔子華為贄求書者,爰以書畫環(huán)瑱互通問,凡三人。凄馨哀艷之氣,繚繞于橋亭艦舫間,雖澹定,是夕魂搖搖不自持。余既信信,拿流風(fēng),捕余韻,烏睹所謂“風(fēng)號雨嘯、鼯狖③悲、鬼神泣”者? 嘉慶末,嘗于此和友人宋翔鳳側(cè)艷詩。聞宋君病,存亡不可知;又問其所謂賦詩者,不可見,引為恨。
臥而思之,余齒垂五十矣,今昔之慨,自然之運,古之美人名士,富貴且長壽者幾人歟?此豈關(guān)揚州之盛衰,而獨置感慨于江介也哉?抑予賦側(cè)艷則老矣,甄綜人物,搜輯文獻,仍以自任,固未老也。 天地有四時,莫病于酷暑,而莫善于初秋。今揚州,其初秋也歟?予之身世,雖乞糴,自信不遽死,其尚猶丁初秋也歟?作《己亥六月重過揚州記》。
(文章有刪節(jié))
注釋:①零甃(zhòu)斷甓 (pì):殘墻碎磚。②冶華:美麗繁華 ③鼯狖(wúyòu):鼯鼠(大飛鼠)、黑色長尾猴。
《己亥六月重過揚州記》閱讀題目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居禮曹,客有過者曰 過:路過。
B.審視,玻璃五色具審:仔細(xì)地。
C.然而女子有以梔子華發(fā)為贄求書者贄:見面禮,禮物
D.嘗于此和友人宋翔鳳側(cè)艷詩和:寫和詩
小題2: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作者認(rèn)為“客言不實”的一組是( )
①卿知今日之揚州乎?讀鮑照《蕪城賦》,則遇之矣。
②曉雨沐屋,瓦鱗鱗然,無零甃斷甓。
③歸館,郡之士皆知余至,則大歡。
④江淮數(shù)十州縣治,無如此冶華也。
⑤填委塞戶牖,居然嘉慶中故態(tài)。
⑥予之身世,雖乞糴,自信不遽死,其尚猶丁初秋也歟?
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⑥
小題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開頭寫在京師的所見所聞。今日揚州正如鮑照《蕪城賦》所寫情景的說法,引起作者極大關(guān)注和悲愴。這一段雖寥寥數(shù)語,但意蘊極為豐富,以下的觀察、記敘、議論、感慨均由此引發(fā)。
B.文章寫作者應(yīng)請憑吊蜀崗,一路所見,故園酒肆,多依然如故,揚州“冶華”獨領(lǐng)江淮,不減當(dāng)年。
C.文章寫士人、歌妓造訪,亦引起聯(lián)想而作今昔之比。目的是寫士風(fēng)世情,作者雖已發(fā)現(xiàn)今昔之別,但也只能捕捉到昔時的流風(fēng)余韻,并未發(fā)現(xiàn)如《蕪城賦》所寫的風(fēng)雨飄搖、一片悲泣的凄慘現(xiàn)象。
D.作者由耳聞目睹、并且撫今追昔,想到以前看到的揚州的情景,體驗到揚州雖未敗殘,但已露衰落之跡,從而浮想聯(lián)翩,聯(lián)系個人身世,頗多盛衰之嘆。
小題4:把上面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 入市,求熟肉,市聲歡,得肉,館人以酒一瓶,蝦一筐饋。 (5分)
(2)天地有四時,莫病于酷暑,而莫善于初秋。(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