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變化與時代發(fā)展緊密相關。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12年四川軍政府令:“前清小學教科書,凡有尊儒崇滿清及不合共和國宗旨等課,分別訂正。”9月又飭廢止讀經(jīng),禁用清朝會典律系等為教科書。高初等小學加授縫紉課,高小改中國文為國文,中國史為本國史,格致課改為理科,增設英語,又飭注意體操、音樂、圖畫、手工等科。(據(jù)賈大泉《四川通史》
(1) 根據(jù)材料一概括1912年四川小學課程指導思想的突出變化,并分析其積極作用。(6分)
課程變化與時代發(fā)展緊密相關。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12年四川軍政府令:“前清小學教科書,凡有尊儒崇滿清及不合共和國宗旨等課,分別訂正。”9月又飭廢止讀經(jīng),禁用清朝會典律系等為教科書。高初等小學加授縫紉課,高小改中國文為國文,中國史為本國史,格致課改為理科,增設英語,又飭注意體操、音樂、圖畫、手工等科。(據(jù)賈大泉《四川通史》
(1) 根據(jù)材料一概括1912年四川小學課程指導思想的突出變化,并分析其積極作用。(6分)
答案:
(1)變化:從重儒家經(jīng)典向突出共和國宗旨轉變。(2分)
作用:有助于提高國民素質,有助于宣傳和維護民主共和。(4分)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