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是什么?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是什么?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大理論成果是: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毛澤東思想是由毛澤東倡導并在二十世紀中國革命中大范圍實踐的一種政治、軍事、發(fā)展理論,一般認為其為馬列主義在中國的發(fā)展。
擴展知識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的過程。具體地說,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結合起來,同中國的優(yōu)秀歷史傳統(tǒng)和優(yōu)秀文化結合起來,既堅持馬克思主義,又發(fā)展馬克思主義。一是馬克思主義在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實現(xiàn)具體化。二是把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經驗和歷史經驗上升為馬克思理論。三是把馬克思主義植根于優(yōu)秀的中華文化之中。
在中國共產黨不斷建設和發(fā)展的過程中,毛澤東同志最早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1938年10月,毛澤東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的政治報告《論新階段》中指出: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因此,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使之在每一表現(xiàn)中帶著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為全黨亟待解決的問題。”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