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故事講述了中國共產(chǎn)黨在革命時期的艱苦奮斗和革命精神,這些故事可以激發(fā)人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強人們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紅色故事演講稿3分鐘,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篇一:紅色故事演講稿3分鐘
各位評委老師,各位領導:
大家好!
我是首府舊址的一名講解員,從事講解工作已有一年半的時間了,在這一年半的時間里,我不斷受到紅色精神的熏陶,開始從內心深處被革命先輩的光榮事跡所感動。作為大別山的女兒,我能為傳遞革命精神,傳承大別山紅色文化而感到由衷自豪,在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我所知道的紅色大別山。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重溫紅色故事,傳承紅色精神。
從1921年當在這里播撒下革命的火種,到1949年全國革命的勝利,苦難與輝煌,在大別山革命歷史進程中相互交織,無論是在革命的高潮還是低谷時期,黨的組織都在這里頑強發(fā)展,生生不息,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不論是領導干部還是黨員戰(zhàn)士,沖鋒在前,退卻在后,是大別山區(qū)黨員干部共有的一種品格和風范。
被譽為“紅二十五軍軍魂”的吳煥先,在發(fā)動革命時,率先燒毀房契地契,破家鬧革命,在生死關頭,他高喊著“共產(chǎn)黨員跟我來”的同時,就已經(jīng)沖到隊伍的最前面,犧牲時年僅28歲。黃麻起義領導人,蘇區(qū)創(chuàng)建人吳光浩,犧牲時年僅23歲。畢業(yè)于黃埔軍校一期,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一軍軍長許繼慎,犧牲時30歲。中央分局委員,紅二十五軍軍長蔡申熙,掩護紅四方面軍主力撤退時犧牲,年僅26歲。他們是如此的年輕,他們中有很多人出身優(yōu)越,家庭富裕,很多人出國留學,才華橫溢,可是,為了實現(xiàn)勞苦大眾的幸福,他們寧愿舍棄自己的一切,為了信仰而戰(zhàn),為了主義而爭。
時任省蘇維埃財政委員會主席、工農(nóng)銀行行長,紅四方面軍經(jīng)理處處長的鄭義齋,被后人譽為“紅色理財專家”。
1936年10月,鄭義齋隨紅四方面軍西渡黃河,開始了出征陜甘寧異常艱苦的戰(zhàn)斗歷程。1937年2月下旬,西路軍被敵人團團圍困,與敵人血戰(zhàn)了七天七夜,傷亡慘重,彈盡糧絕,部隊被迫分散,退入祁連山。鄭義齋把后勤部里分開保管的金子、銀元收集起來,包成幾包,用針線縫牢實,準備隨身送到總指揮部。誰知,沒走多遠就遇上了敵人,為了使經(jīng)費不落到敵人手里,鄭義齋當機立斷,命令戰(zhàn)士小張馱上金子突圍,他自己留下來指揮掩護。戰(zhàn)士沖出去了,經(jīng)費安全地送到了總部,而鄭義齋卻因身中數(shù)彈,壯烈犧牲
誰不想等到革命成功共唱勝利的凱歌,誰不想享受和平到來后的親情愛情?那是一個年紀輕輕就能干一番大事業(yè)的時代,也是一個年紀輕輕就能丟掉性命的時代。然而,即使是在當時,他們也并非只有一種選擇。在面臨生死的抉擇時,他們都毫不猶豫的,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我也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我曾經(jīng)無數(shù)次在想,如果今天的我們,當親情、愛情、財富、地位、幸福、苦難、流血、犧牲擺在我們面前的時,我們是帶頭沖鋒還是猶豫退卻?我們會選擇什么,又會放棄什么?
現(xiàn)在的我們,再也不會面臨革命前輩那樣槍林彈雨的考驗,再也不需要像革命先烈那樣,做出比生死更艱難的選擇。與他們相比,我們的理想信念動搖了沒有?宗旨意識淡化了沒有?奉獻精神褪色了沒有?我們應該如何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實,更有意義呢?我們又能為后人留下些什么呢?我想,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深深思考的問題。
新的時期,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領導干部能夠吃苦在前,永遠做黨群的表率,期望我們能繼承革命先輩們的高尚品格,不斷錘煉我們的黨性,時時處處樹立起先鋒的旗幟,永葆共產(chǎn)黨員的先進性,這需要每一位共產(chǎn)黨員用實際行動來體現(xiàn)。
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yǎng)劑,多學習多重溫,心中就會增添許多正能量,讓我們一起繼承革命傳統(tǒng),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篇二:紅色故事演講稿3分鐘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同學們!你們覺得自己幸福嗎?
作為新世紀的一代,我們生活在一個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環(huán)境中,早已習慣了不停地向親人、朋友索取,以期尋找更多的幸福,卻忽略了那些默默為我們付出的人。我們總是天真地以為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是理所當然的,而忽略了那些默默為我們付出的人??蓪嶋H上,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因為有人為你負重前行。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這些故事感動了我》。
不知大家可還記得長征途中,那個在夾金山的冰天雪地里被凍死的軍需處長,那個把棉衣發(fā)給戰(zhàn)士而自己僅穿單薄的舊衣服的軍需處長,那個心中裝著別人,唯獨沒有自己的軍需處長?他化成了雪雕,他成了聳立在天地間的一座晶瑩的豐碑,他永遠活在了人們的心中。為了新中國的成立,為了中國人民能站起來,這樣的英雄,比比皆是:放牛娃王二小,小英雄雨來,狼牙山五壯士,江姐、趙一曼,“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劉胡蘭,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我們今天的和平生活是千千萬萬的戰(zhàn)士用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的悲壯換來的。
新中國成立后,為了讓中國人民富起來,又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的愛國仁人志士。谷文昌同志在東山縣任職的14年間,帶領全縣軍民與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作斗爭,成功治理了風沙災害,從根本上改變了當?shù)貝毫拥淖匀画h(huán)境和貧窮落后的面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用他的雙手與智慧養(yǎng)活了半數(shù)的中國人,國家領導人鄧小平為了改革開放作出了不懈努力。
為了讓中國強起來,兩彈元勛鄧稼先,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夜以繼日作研究,從神舟五號首次進入太空,中國高鐵神力驚艷世界目光,再到今天的“天問一號”進入火星停泊軌道、天舟二號的成功發(fā)射,無不向全世界宣告,東方巨龍騰飛了!
凝望百年路,繁榮富強,看今朝,正是輝煌時刻。而這一切的輝煌,都是千千萬萬勞動人民用他們日復一日的奮斗所換來的!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作為青少年的我們該如何祖國的崛起貢獻我們自己的力量呢?我想還是靠兩個字——奮斗。古有蘇秦懸梁刺股成為著名縱橫家、匡衡鑿壁偷光官至宰相,今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周恩來、醉心數(shù)學研究終成數(shù)學家的陳景潤。那么,奮斗就一定得是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來嗎?不!我認為,奮斗可以是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是早起背誦那一個個又長又難背的英語單詞,是每天下午的第七節(jié)課下課后一窩蜂地涌向操場進行體育鍛煉,是晚自習時認真而高效率地完成當日的作業(yè)……
是的,在座的你、我、他,我們都在奮斗。猛然憶起上學期末考前的前幾天,夜深人靜,萬籟俱寂,月光靜靜瀉下,多么閑適的環(huán)境,可我卻舍棄了那窗旁在向我招手的鵝毛絲絨床,舍棄了柜角嬌俏可人的零食包,舍棄了與一旁的弟弟純真的嬉笑玩鬧,默默點起臺燈,默默伏案,默默思忖。惺忪的困倦滾滾襲來,我毅然咬咬牙尖,如瑣屑般卷曲的疲憊登時一一繃直。這是什么?這就是奮斗呀,這就是為期末考的好成績而奮斗的呀!
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中國正在為基本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2035年遠景目標奮斗著,我們也應該隨著時代的潮流向前奔跑,努力學習知識,努力奮斗,為實現(xiàn)中國夢貢獻我們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篇三:紅色故事演講稿3分鐘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中華民族,泱泱大國,銘記英雄,激勵后代!讓英雄的故事,家喻戶曉;讓英雄的名字,傳頌千秋。
今天我作為紅色故事演講的選手,走上講臺,此時此刻,我的心情難以平靜。
我母親姓柳,是xx縣xx鄉(xiāng)xx人。我經(jīng)常隨母親到xx外婆家去,外婆給我講xx的人文故事,其中,革命烈士柳志杰的故事,感人至深。
我今天帶給大家的,就是革命烈士柳志杰的故事,請大家點評。
柳志杰,1902年出生在安徽省xx縣xx鄉(xiāng)xx村。在兄弟五人中,他排行第四。小時候跟隨伯父讀《四書》《五經(jīng)》。13歲那一年,父親將他送到陳家祠堂讀私塾,從此學習成績突出,有“小才子”的稱號。
他在私塾的某一天,老師出對聯(lián),想考一考柳志杰的才能。老師以柳志杰家出門必須經(jīng)過三道石橋為題,出了上聯(lián):“踏過磊橋三塊石”,要求柳志杰對出下聯(lián)。柳志杰靈機一動,迅速對出下聯(lián):“推開出路兩重山。”這是非常難對的“拆字聯(lián)”,沒想到柳志杰脫口而出,巧妙應對,讓老師刮目相看。
1924年6月,柳志杰在堂哥中共黨員柳文杰的指導下,到武昌報考湖北法政??茖W校。這時正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革命思想廣泛傳播,柳志杰讀到了大量進步書刊,一天一天接受革命思想。
1925年,柳志杰為了實現(xiàn)救國救民的理想,考取了當時西北軍開設的講武堂,希望自己以后能投身國民革命,寫《大風歌》表明自己的志向。講武堂的上司竟然以“不守學規(guī)”、“思想偏激”為名,將柳志杰等53名進步學員,押送軍人反省院“反省”。1926年6月,柳志杰退學,隨后又考入黃埔軍官學校第六期步科班。
1927年春,柳志杰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不久,蔣介石、汪精衛(wèi)相繼叛變革命,大肆屠殺共產(chǎn)黨人和工農(nóng)大眾,柳志杰對此十分憤慨。
1929年春,柳志杰由中央軍校分到第五軍任副團長。柳志杰身經(jīng)百戰(zhàn),屢立戰(zhàn)功。
1930年初,xx中關發(fā)生了請水寨暴動,成立以王效亭為師長的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三十四師。柳志杰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化名萬云,辭職回鄉(xiāng)。5月,潛山縣委革命委員會成立,柳志杰出任縣軍事委員,負責編訓赤衛(wèi)隊。
1932年柳志杰離開武漢,到達北平,在北平期間,他一身清貧,堅持研究馬列主義,寫下了《唯物史觀淺說》一文。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中國東三省后,柳志杰寫信給馮玉祥將軍,請求馮將軍起兵抗日。
1933年5月26日,馮玉祥組成抗日同盟軍,宣布抗日。柳志杰化名之葉,來到張家口,在吉鴻昌將軍的前敵總指揮處任秘書??谷胀塑娊?jīng)過浴血苦戰(zhàn),取得了輝煌勝利。
后來,柳志杰想加入中國工農(nóng)紅軍,無奈蔣介石對中央蘇區(qū)進行第五次“圍剿”,道路封鎖極嚴,柳志杰無法到達井岡山。
1934年3月,一個打入敵軍的地下黨員叛變,導致中共潛山縣委書記等50多名共產(chǎn)黨員被捕。敵人從縣委書記的一個通訊本里,得知柳志杰在南昌的住址。3月底,南京憲兵司令部稽查處處長韓文煥,親自趕到南昌,將柳志杰逮捕,送往南京。到達南京后,韓文煥立即對柳志杰進行刑訊逼供。柳志杰被折磨得死去活來,但他堅貞不屈。
1934年7月12日凌晨,柳志杰被提出牢房,押往刑場。他沿途不斷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打倒新軍閥蔣介石”、“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英勇就義于南京雨花臺,當時只有32歲。
我的故事就講到這里,謝謝大家!
篇四:紅色故事演講稿3分鐘
(敬禮)大家好,下面由我來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是——紅色少年。
故事發(fā)生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在井岡山龍泉口,有一個小孩名叫小剛,聰明伶俐,常常聽媽媽講許多紅軍領導農(nóng)民打土豪的故事。從這時起,小剛就決心長大了也要參加紅軍。
不久,紅軍在村里辦了一所小學,派趙同志來當老師,小剛讀書了,還參加了少年先鋒隊組織。
就在這時,敵人漸漸逼近龍泉口了,紅軍決定暫時作戰(zhàn)略上的轉移,趙老師留下來領導群眾繼續(xù)進行斗爭。
幾天以后,一伙白匪沖進村子,見東西就搶,見人就殺,還派大隊兵馬到山里搜索紅軍的影子,趙老師領導的赤衛(wèi)隊,卻像神兵一樣,乘機到處截擊白匪。
小剛和他的媽媽接受了任務,一面種菜賣維持生活,一面積極進行刺探白匪軍情報工作。
兩天以后的下午,小剛從園里挑菜回家,突然看見幾個白匪押著一個穿便衣的人朝指揮所這邊走來。“這不是趙老師嗎?”小剛見了幾乎驚出聲來,幸好敵人這時沒注意他。
小剛趕緊跑回家里,把趙老師被捕的消息告訴了媽媽,第二天傍晚,小剛和他的媽媽裝扮成送菜的人潛入了敵人的指揮所,一進門就看見趙老師被捆在屋柱上,小剛靈機一動,假裝穿鞋子靠近了趙老師,趙老師低聲告訴他:“紅軍過兩天晚上就回來,要設法告訴赤衛(wèi)隊,準備在西村攻打敵人。”正當他們送完菜剛要走出指揮所的時候,不料,迎面碰上了地主的兒子細眼鬼,細眼鬼一眼就認出了他們,“那是紅軍派來的_細,把他們抓起來!”一伙白匪一擁而上,把小剛和他的媽媽捆了起來。
小剛蘇醒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關在了一間漆黑的屋子里,他想起了媽媽,想起了趙老師,想起了赤衛(wèi)隊的同志們,他們在哪兒呢?誰去報告赤衛(wèi)隊呢?
夜深了,小剛偷偷地從梁上爬到風窗旁邊,機智的拋了一塊磚頭出去。將敵人引開后,趁機逃走。他躲過了敵人的崗哨,使盡全身力氣,爬過幾個山嶺,朝著赤衛(wèi)隊藏身的地方跑去。
誰知狡猾的敵人追了一段路,看看沒有動靜,料到受了騙,就朝著山這邊追了過來。沒過一會,眼看就要追上了,于是殘忍的匪軍舉起了槍向小剛瞄準,就在這時,小剛機智地跳進了湍急的河流,匪軍急忙向著水里掃射,結果一無所獲,只好垂頭喪氣地走了。
這時小剛已經(jīng)潛水逃到了河對岸,找到了自己的隊伍——赤衛(wèi)隊,他立即把發(fā)生的事情告訴了赤衛(wèi)隊長。
第二天晚上,赤衛(wèi)隊趁機摸進村子襲擊敵人的指揮所。匪軍遭到偷襲,一時混亂了,紅軍乘勢沖進村子把白匪打得落花流水。赤衛(wèi)隊和小剛沖進指揮所,救出了趙老師,趙老師緊緊的抱住小剛說:“你沒有辜負共產(chǎn)黨的撫育,是紅軍的好兒子。”
但是怎么也找不到小剛的媽媽了,后來抓住細眼鬼才知道小剛的媽媽已經(jīng)犧牲了,小剛一聽,嚎啕大哭起來。
仇恨的火焰燒上心頭,小剛拿過旁邊一個戰(zhàn)士手中的槍向細眼鬼打去,“砰”的一聲,這個罪惡滔天的家伙倒下去了。
這時張連長過來愛撫的對小剛說:“革命是殘酷的斗爭,勝利是烈士們用鮮血換來的,應該化悲痛為力量,為烈士們報仇,爭取斗爭徹底勝利!”
(敬禮)我的故事講完了,謝謝大家!
篇五:紅色故事演講稿3分鐘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長征途中,軍需處長將棉襖讓給別人,自己在雪地里活活凍死。他舍己為人,勇敢無私的精神凝結成雪白的豐碑。谷文昌同志任職東山縣,成功將荒島變成了寶島,筑起了一片“綠色長城”。他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促使人民群眾自愿為他立了半身雕像。這是我今天演講的題目《這些故事感動了我》的兩個真實的故事。
“管做飯的餓死了,管衣服的凍死了,有力氣的累死了,這就是紅軍的友愛精神。”被凍死的軍需處長,在冰天雪地里,將自己的棉襖讓給別人,也將自己無私奉獻的大無畏精神傳遞給了我們。2020年初,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爆發(fā)了,它就是新冠疫情。在這場戰(zhàn)爭中,許多的醫(yī)務人員就像那位軍需處長一樣,舍己為人,將自己的寶貴生命,獻給了國家,獻給了社會。在河南省的一個小村莊的防控卡點處,一輛貼著條幅,綁著大喇叭的老年代步車,靜靜的停著,令人感到奇怪。而它的主人卻永遠的離開了我們。68歲的姚留記是一名老村醫(yī)。疫情暴發(fā)后,由于擔心本村的村民們不知道疫情的嚴重,他自掏腰包將自己的老年代步車改裝為防疫宣傳車。每天起早貪黑,他的聲音隨著防疫車傳到村莊的每個角落。“不扎堆,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風,一有癥狀,及時上報。”他的聲音依舊在喇叭里遍遍回放,可他卻在崗位上暈倒,與這個他守護的村莊道了永別。他辛勤奉獻,不畏艱辛的形象,化作一顆明星,永遠留在村子的上空。他甘于付出,一心為民的品質,根植于我們的內心,啟示著我們,腳踏實地,積極進取,在安逸舒適的生活條件下,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成就。
“不治服風沙,就讓風沙把我埋掉。”這是東山縣縣委書記谷文昌面對肆虐的風沙,堅定無畏的喊話。谷書記在任職的14年里,不擺架子,說了就做,和千萬人民一起干。干出了一片蔥郁的森林,干出了子孫后代幸福的基礎。東山縣的人民永遠銘記著這位質樸耐勞的縣委書記。在我們的身邊,也有許許多多像谷書記一樣,默默付出,甘于奉獻的人。他是我小學時校門口的保安,他從我表哥讀書時就在那任職了,至今也應有十余年。一年級入學時,幾乎所有的同學都被高大的,嚴肅的他嚇著了。同學們議論,其他總會露出害怕的神色。但他其實很親切隨和。有一次我把外套忘在舞蹈廳,放學去拿,門已鎖了。無奈之下,我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向他借鑰匙,他二話不說就給了我。他手心的溫度殘留在鑰匙上,至今我還能觸摸到。因為學校門口窄,每天上學車輛都會被攔在距學校100m處的路口。那天是雨天,我忘記帶傘,著急的推開車門,他伸出一只手,將一把傘遞給了我。接過傘,回望他的背影。他手中多余的傘漸漸被借完,到最后,他撐什么呢?在我剛上初中時,聽到了這個噩訊。他突發(fā)疾病,躺在重癥病房,他的家屬到處籌錢。所有他守護過的學生,老師都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想讓讓他再次回來,想見到他嚴肅卻和藹的面孔??伤€是離開了。在生活和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我常常會感到手心有一股溫暖,是他給予我的力量。讓我在黑暗的夜路里,也能勇往直前,去追尋尋自己的目標和夢想。
2021年是建黨一百周年紀念,這個日子不僅為了銘記過去,也為了展望未來,開啟新征程。“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無數(shù)的勞動者大到人民干部,小到環(huán)衛(wèi)工人,都用自己的真心和熱血,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他們的精神永垂不朽,自始至終都不會消亡。這些故事感動了我,誰何嘗不是呢?他們負責祖國的過去,而祖國的未來,要由我們挑起??!你,是否清楚,自己的行動,對得起他們的努力?你,是否將接過的力量,堅定的傳遞下去?你,是否已經(jīng)準備好,承擔起祖國的未來?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紅色故事演講稿3分鐘】相關推薦文章:
紅色經(jīng)典故事讀后感 紅色經(jīng)典閱讀讀后感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