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驗總結。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中央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講話內容》心得體會一
學習《中央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講話內容》心得體會二
2022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3月1日上午在中央黨校開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開班式上發(fā)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年輕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希望,必須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變防線,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練就過硬本領,發(fā)揚擔當和斗爭精神,貫徹黨的群眾路線,錘煉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樹立不負人民的家國情懷,追求高尚純粹的思想境界,為黨和人民事業(yè)拼搏奉獻,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留下無悔的奮斗足跡。作為新時代黨校的一名黨校教師,在黨校工作已近四年,我從習近平總書記的話中,深深悟出了自己的道理,勇敢的人、堅持的人才能經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驗。
成為黨校人要有一種勇氣。在基層黨校不乏馬克思主義理論類、社會學、文學、法學、管理學、經濟學等各個領域的高學歷、高技能的青年骨干,但在基層黨校,人少、事務繁雜的特點都較為凸顯,青年教師往往在教學、科研、咨政工作上難以平衡,各自專業(yè)也無法最大值發(fā)揮,專業(yè)領域不能繼續(xù)深耕,往往只能無奈調轉專業(yè)領域。隨著時間推移,發(fā)展空間受限,往往滋生出“打工人”念頭,應付工作、草草了事。黨校工作不能忘記主責主業(yè),青年教師也要堅守自己的專業(yè)主陣地,深耕專業(yè)領域,不能隨波逐流追求熱鬧,最后毫無專業(yè)方向定性。確定方向后,青年教師要守得住初心,守得住“寂寞”,切忌“急功近利”“重看眼前”,堅持在自己的領域深耕,正如總書記所說,要有無畏的勇氣,在機遇面前主動出擊,不猶豫、不觀望;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不推諉、不逃避;在風險面前積極應對,不畏縮、不躲閃。作為黨校人是一種幸運。黨校是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重要陣地,是黨和國家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和重要智庫。我們學習的各個專業(yè)在黨??梢宰畲蟪潭鹊陌l(fā)揮,學以致用,這就是黨校人的一種獨特幸運。黨校教學,可以將自身的專業(yè)運用于傳道授業(yè)解惑;黨??蒲?、咨政,可以將長期的理論探索投身于實踐,有效發(fā)揮智庫的作用?;鶎狱h校老師最為幸運,通過培訓辦班,我們能接觸基層黨員領導干部,我們能隨時了解掌握當前黨員領導干部的思想狀態(tài),在對政策的理解、認知、爭取方面,他們更有發(fā)言權,也更有經驗,我們可以從他們口中獲得第一手的信息,掌握第一手資料,這也是黨校人的一種幸運。當在自己崗位上明確自己的定位,在自己的領域長期跟蹤研究后,精品也就能水到渠成。所以黨校人不可抱有“打工人”思維,當我們堅持局部服從全局,在我們心懷“國之大者”,站在全局和戰(zhàn)略的高度想問題、辦事情時,我們既保證了一切工作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為前提,不為了局部利益損害全局利益、不為了暫時利益損害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同時,我們也能保證自身在此期間成長,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身為黨校人是一種情懷。每個行業(yè)每個領域都需要有“工匠精神”,黨校人更要有“工匠精神”。黨校教學、科研、咨政工作千頭萬緒,這不僅需要每一位黨校老師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也需要像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那樣“對當務之急,要立說立行、緊抓快辦,不能慢慢吞吞、拖拖拉拉。對長期任務,要保持戰(zhàn)略定力和耐心,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滴水穿石,久久為功。”青年教師,最為關鍵的是要虛心用心,甘當“小學生”,不懂就問、不恥下問;青年教師最為根本的本領是要具備理論素養(yǎng),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是做好工作的看家本領,是指導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黨校的青年人要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厚實理論功底,自覺用新時代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觀察新形勢、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使各項工作朝著正確方向、按照客觀規(guī)律推進,不做“打工人”,放棄“躺平”,積極主動爭做為國家、為黨校、為自身謀發(fā)展的新時代“創(chuàng)業(yè)人”。
學習《中央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講話內容》心得體會三
“共產黨人必須牢記,為民造福是最大政績。”3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寄語中青年干部,一定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堅持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依靠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好事實事做到群眾心坎上。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自xx年以來連續(xù)6次為中央黨校中青班親授“開學第一課”。
“為民造福是最大政績”,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有過類似表述。在xx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就強調過,“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滿。”為民造福是政績,且是最大政績,再次強調了黨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深刻詮釋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彰顯了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
為民造福是最大政績,這是對權力本質的“溯源”。當下一些錯誤的權力觀和政績觀導致一些領導干部滑向犯罪的深淵,而xx年反腐成績單更讓我們看到貪腐干部的年輕化和嚴重性。而部分年輕干部之所以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就是沒有樹立正確政績觀,沒有看清權力的本質。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史告訴我們“我們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是為黨和人民做事用的,姓公不姓私”。正因公權力來自人民,就要為民辦事;正因公權力姓公,就不能化公為私。正確行使權力,關鍵是把權力用在為黨分憂、為國干事、為民謀利上。為民造福是最大政績,要求年輕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業(yè)績都是干出來的,真干才能真出業(yè)績、出真業(yè)績。”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造福一方就是造福于人民,一件一件地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為民造福是最大政績,要求年輕干部既要想干愿干積極干,又要能干會干善于干。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實事,哪里就能創(chuàng)造業(yè)績。什么是好事實事,要從群眾切身需要來考量,不能主觀臆斷,不能簡單化、片面化。如果只有熱情,而不講究方式方法,難免好心辦成壞事;如果不厘清什么是好事實事,只顧著蠻干,就無法干到群眾的心坎上。為此,就要善于傾聽群眾呼聲,與民意保持良性互動。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政策好不好, 要看鄉(xiāng)親們是哭還是笑。”同樣的邏輯,業(yè)績好不好,要看群眾實際感受,由群眾來評判。動真情,下真功,深入到群眾中去;聽民意,納民智,與群眾打成一片,才能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最困難最憂慮最急迫的實際問題。年輕干部生逢偉大時代,是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希望和生力軍。真正明白自己的公仆身份,自覺擺正自己的位置,站穩(wěn)群眾立場,增進同群眾的感情,必能成為黨和人民忠誠可靠、堪當時代重任的棟梁之才,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留下無悔的奮斗足跡。
【學習《中央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講話內容》心得體會】相關推薦文章:
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六次講話學習心得體會【五篇】
2022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六次講話學習心得體會5篇
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心得體會5篇
2022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心得體會5篇
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心得體會2022(通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