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zhì)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云游滕王閣心得體會篇一
我們坐上大巴車,一路飛奔。我坐在車里里左思右想:爸爸是要把我?guī)У奖本┑哪睦锬?
過了幾個小時后,答案出“水”了, 爸爸把我?guī)У搅恕B巢。
我下了車,跟著爸爸進了鳥巢,心里有點疑惑:奧運會不是結(jié)束了嗎?怎么……“寶貝,到了!”爸爸打斷了我的思想。我抬頭一看,哇!這麼大這麼美呀!我心里想著?!翱茨菍氊?,五福娃還在里面那!”爸爸有點激動的說。我還和歡歡合了影呢。
合完影,我便開始參觀鳥巢了:塑膠跑道又寬又長,旁邊還用“草”鋪成的路;還有許多雕像……真是太全了!
“哎!還有一個外國人!”爸爸說道。我定眼一看,還真有一個外國人,他正豎起大拇指,對這雕像夸贊呢!我過去一聽,他自用生硬的中國話說:“這……這些東西,真……真好看?!笨磥硗鈬艘操潎@不已了。
我跟著爸爸轉(zhuǎn)了幾個小時,直到我看到天邊的紅霞,我對爸爸說:“爸爸,今天,我很高興,因為我見到了北京的鳥巢,鳥巢里的美麗。”
我以后還要去鳥巢玩,再看一眼鳥巢的美景。
云游滕王閣心得體會篇二
滕王閣?位置?歷史?……一大波問題向我襲來。其實,說真的,我沒聽說過“滕王閣”這個名字,只知道有岳陽樓,黃鶴樓,也不知道它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
當譚老師說起要去滕王閣時,我迫不及待地打開手機找“度娘”,問:“‘滕王閣’是?”馬上,便有了答案:
1.滕王閣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于唐朝永徽四年,因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嬰始建而得名,因初唐詩人王勃的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后世。
2.貞觀年間,唐高祖李淵之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曾被封于山東滕州故為滕王,且于滕州筑一閣樓名以“滕王閣”(已被毀),后滕王李元嬰調(diào)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因思念故地滕州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閣”,此閣因王勃一篇《滕王閣序》為后人熟知,成為永世的經(jīng)典。
3.滕王閣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湖南岳陽樓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歷史上的滕王閣先后重建共達29次之多,屢毀屢建。
原來如此。
我與王勃在滕王閣上相會。
王勃將他的憂愁,將他的不滿,將他的懷才不遇,一齊寫入了《滕王閣序》之中。“關(guān)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里,飽含了他多少的心酸?!“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里又有多少的山明水秀?!
我問王勃,寫滕王閣的詩文有很多,為什么就只有你的成了千古絕唱?
他笑著,卻未說一句話??粗?,我仿佛看到了許多如他一般懷才不遇的人,他們只用了一支普通的筆,竟能寫出如此千古絕唱,但這之中,又包涵了多少希望和失望?!
時間轉(zhuǎn)瞬即逝,我們,該走了。再見,王勃!再見,滕王閣……
云游滕王閣心得體會篇三
四年前,我和爸爸媽媽到過玉龍雪山,可是除了白茫茫的大霧之外,我們只能看到一個個人頭。不知道這次我們能看到什么呢?
今天,我們一大早起床,準備了上山的裝備——羽絨服、氧氣瓶、零食等。
大巴車送著我們來到了玉龍雪山山腳。我們又換乘了“雪山環(huán)保車”來到了索道口準備上玉龍雪山??吹皆谖抑車娜?,無論是小孩還是大人個個都穿著羽絨服,拿著氧氣瓶,甚至還有人在一停不停地吸氧,我也連忙打開氧氣瓶,吸起了氧氣。
我們坐上了索道,索道帶著我們從海拔3300米慢慢上升,隨著海拔越來越高,我們的呼吸漸漸地困難起來,我、爸爸、媽媽坐在索道里不停地吸氧。10多分鐘后,我們到了4506米處,雪山上還是霧蒙蒙的一片,這讓我想起了加多寶的廣告詞:“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
我決定來一次挑戰(zhàn)。我們一直沿著棧道,徒步行走。慢慢地,我們來到4600米。天氣越來越冷,我們的呼吸也越來越急促,嘴唇開始發(fā)紫,頭開始發(fā)脹,連腳步都慢了,大概這就是大家所說的高原反應(yīng)吧!突然,我看到前方有一面白色的“墻壁”,我仔細一看,原來那是冰川啊!我激動地大喊:“爸爸、媽媽,我看到冰川了!”媽媽連忙拿起手機,“咔嚓咔嚓”地拍個不停,我也拿起我的照相機拍了起來。
我還想往上走,可我只走了幾個臺階,就受不了了。爸爸、媽媽叫我別逞能了,我只好停下腳步,慢慢地往回走。
我們又重新坐著索道回到了3300米處,我的頭暈一點兒也沒有好,我讓媽媽給我買了一杯熱咖啡。喝了咖啡之后,我的頭暈漸漸地好了起來。
這次登玉龍雪山可真有趣啊!我不但挑戰(zhàn)了自己,還看到了我上次登山所沒有看到的冰川。我準備下次再向4680米的高度挑戰(zhàn)。
玉龍雪山,下次見!
云游滕王閣心得體會篇四
今天,我們?nèi)チ舜竺ΧΦ碾蹰w!
在去的路上我就已經(jīng)激動萬分了: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也是三大名樓之首。我本就喜愛古代建筑,得知要去滕王閣我更難以抑制心中的激動。車一停,我立馬下了車,一抬頭,一座高大宏偉的建筑便映入我的眼簾,沒想到真正的滕王閣比我想象的還要宏偉,威武。大家一拍完集體照便像小鳥一樣飛奔散開了。
走進一樓,里面有一個大廳,四周圍著輕逸縹緲的紗簾,讓人有一種如夢仙境之感!我輕撫紗簾,慢步走到里面,發(fā)現(xiàn)中央有一個戲臺,臺上竟是一群人!但為什么都像被定住了一般呢?呀,原來是蠟像啊!太逼真了!居然讓我產(chǎn)生錯覺了!我連忙拿出手機,但我覺得照片也留不住那種讓人如臨仙境之感啊!
二樓的結(jié)構(gòu)和一樓一樣,只不過大廳中已不再是戲臺,而是一個微型展臺,里面有一個播放器,向我們講述了滕王閣從建筑開始到現(xiàn)在所發(fā)生的種.種事情,我目不轉(zhuǎn)睛,不禁又拿出手機。對了,二樓還有唐宋八大家的介紹呢!
三樓的大廳中擺滿了唐代瓷器,形成了一個微型展廳,上面有各種各樣的介紹,我趴著玻璃,雙眼放光,好漂亮啊!瓷器潔白如玉,花紋精美,真是太漂亮了!
到了四樓,我看到唐朝時期著名的擺飾和桌椅,只可惜游客不能觸碰,我干巴巴的望著,心里癢癢的,但也飽了眼福了。
五樓的內(nèi)廳里有一個專門的展廳,里面都是戲服,各式各樣,還有專門配套的頭飾,看到這些鮮艷亮麗的戲服我仿佛看見了一出正在上演的好戲,不得不說,這里的文化真讓我為之感嘆!
六樓有一個已經(jīng)空了的戲臺,估計是被廢棄了到現(xiàn)在才重新建了起來,它雖被廢棄,但我仍能從宏偉中感受到它往日的華麗,它曾那樣的傲立在滕王閣中。
七樓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建筑,但外面卻有一圍觀景臺,扶住把手,把身子往前傾便可一覽整個滕王閣的前坪,藍天白云襯著熙攘人群,讓人有一種說不出的美感。我突然發(fā)現(xiàn),站在外面看時,滕王閣是三層,但剛才我卻游覽了七層,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外三內(nèi)七”吧。
一個小時后,大家都集合完畢準備上車了?;赝蹰w,看著它越來越小的身影,我在心中默念:
再見了,滕王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