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青海景點導游詞介紹篇一
馬步芳公館位于青海省西寧市為民巷13號,省醫(yī)院附近。
最為完整的民國時的建筑
“馬步芳公館”是青海省保存最為完整的民國時的建筑,也是全國唯一一座選用玉石建造的官邸,具有 公館正門
較高的歷史文物價值和濃郁的地方民族文化特色,1986年被省政府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肮^”保留下來的院落占地近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800余平方米,共有房屋298間,分別由前院、中院、南院、西一號院、西二號院、西三號院以及后花園等7個獨立而又聯系的院落組成,各院和重要廳宅都有暗道相通,院落設計精巧,建筑古樸典雅,整個院落透出老宅的深沉、莊嚴和神秘的氣息。景區(qū)20xx年已經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 。
公館的六個院落
前院
第一個即前院,是辦公和接待賓客的院子,這個院子里有玉石廳、貴賓廳和東西兩廳。院子正中,擺放 玉石廳
著一臺1942年的美式悍馬小吉普。
貴賓廳又稱為北房,是接待少數民族賓客的處所,面積139平方米,由中廳和左右?guī)拷M成。左廂房內鋪設地毯,中間有一排低矮的小方桌。右?guī)恐?,有一座仿俄式方形壁爐,壁爐表面由玉石鑲嵌,周圍飾有花紋圖案,做工精致,別具一格。右?guī)窟€有兩幅對聯,一幅是蔣中正的:一路沿溪花覆水,幾家深處碧藏樓。一幅則是紀曉嵐的真跡,錄姚步瀛詠梅詩:淡如秋菊何妨瘦,清到梅花不畏寒。
玉石廳因內外墻面均用玉石砌成而得名,面積96平方米,該廳和公館其他建筑所用的玉石,產于青海興 絕版珍貴照片,張學良和蔣介石唯一的合影!
海、互助等地,當地人稱“羊腦石”,其硬度不高,但質地細膩,做建筑材料裝飾房屋,顯得雅致、美觀。玉石廳是公館的客廳,用于接待來公館的貴賓。走進玉石廳,迎面是老式桌椅,墻上掛著許多當年的老照片,還有孫中山的畫像和-黨旗。
正院
第二個院落是正院,是馬步芳居住和工作的地方,這里是當年青海省的政治、軍事中心,這個院子里有馬步芳居室,他兒子馬繼援居室;馬繼援夫人張訓芬居住的小樓;另外還有副官、參謀樓及北會議廳和南接待廳。 “馨廬”
正院正中,立著一塊大理石,上面是當年的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題寫的“馨廬”二字,“馨廬”取意是按唐代詩人劉禹錫《陋室銘》中的詞句“惟吾德馨”中的“馨”,“馨”字下是香,暗合馬家父子的名號“子香、少香”,“廬”取《陋室銘》中“諸葛武侯廬”的“廬”。
正院南北房和東北角小樓均為客房。南面是展銷玉石的玉石宮,門前擺放著一把太師椅,是用上百年的老樹根雕成的,寓意根成百年,添壽添福,時常有人到上面坐一坐。
青海景點導游詞介紹篇二
馬步芳公館始建于1942年6月(民國31年),耗資3000萬大洋,次年6月建成,為馬步芳私邸,取名為“馨廬”。 在馬公館里許多建筑的墻面鑲有玉石,故人們亦稱為“玉石公館”。公館由多個院落和不同形式的房舍以及花園組成,各個院落的房舍布置有序,結構嚴謹。構成了統一和諧的整體。位于公館南端的后花園栽種了名貴的花卉和樹木,還有亭榭,著名的“曉泉”也在其內。
馬步芳公館位于青海省西寧市為民巷13號,省醫(yī)院附近。
最為完整的民國時的建筑
“馬步芳公館”是青海省保存最為完整的民國時的建筑,也是全國唯一一座選用玉石建造的官邸,具有 公館正門
較高的歷史文物價值和濃郁的地方民族文化特色,1986年被省政府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肮^”保留下來的院落占地近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800余平方米,共有房屋298間,分別由前院、中院、南院、西一號院、西二號院、西三號院以及后花園等7個獨立而又聯系的院落組成,各院和重要廳宅都有暗道相通,院落設計精巧,建筑古樸典雅,整個院落透出老宅的深沉、莊嚴和神秘的氣息。景區(qū)20__年已經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 。
公館的六個院落
前院
第一個即前院,是辦公和接待賓客的院子,這個院子里有玉石廳、貴賓廳和東西兩廳。院子正中,擺放 玉石廳
著一臺1942年的美式悍馬小吉普。
貴賓廳又稱為北房,是接待少數民族賓客的處所,面積139平方米,由中廳和左右?guī)拷M成。左廂房內鋪設地毯,中間有一排低矮的小方桌。右?guī)恐?,有一座仿俄式方形壁爐,壁爐表面由玉石鑲嵌,周圍飾有花紋圖案,做工精致,別具一格。右?guī)窟€有兩幅對聯,一幅是蔣中正的:一路沿溪花覆水,幾家深處碧藏樓。一幅則是紀曉嵐的真跡,錄姚步瀛詠梅詩:淡如秋菊何妨瘦,清到梅花不畏寒。
玉石廳因內外墻面均用玉石砌成而得名,面積96平方米,該廳和公館其他建筑所用的玉石,產于青海興 絕版珍貴照片,張學良和蔣介石唯一的合影!
海、互助等地,當地人稱“羊腦石”,其硬度不高,但質地細膩,做建筑材料裝飾房屋,顯得雅致、美觀。玉石廳是公館的客廳,用于接待來公館的貴賓。走進玉石廳,迎面是老式桌椅,墻上掛著許多當年的老照片,還有孫中山的畫像和-黨旗。
正院
第二個院落是正院,是馬步芳居住和工作的地方,這里是當年青海省的政治、軍事中心,這個院子里有馬步芳居室,他兒子馬繼援居室;馬繼援夫人張訓芬居住的小樓;另外還有副官、參謀樓及北會議廳和南接待廳。 “馨廬”
正院正中,立著一塊大理石,上面是當年的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題寫的“馨廬”二字,“馨廬”取意是按唐代詩人劉禹錫《陋室銘》中的詞句“惟吾德馨”中的“馨”,“馨”字下是香,暗合馬家父子的名號“子香、少香”,“廬”取《陋室銘》中“諸葛武侯廬”的“廬”。
正院南北房和東北角小樓均為客房。南面是展銷玉石的玉石宮,門前擺放著一把太師椅,是用上百年的老樹根雕成的,寓意根成百年,添壽添福,時常有人到上面坐一坐。
青海景點導游詞介紹篇三
地處青海湖的西北部,長約500米,寬約150米,棲息著十萬余只各類候鳥,稱譽為“鳥的世界,鳥的王國”。青海湖位于西寧市以西100公里,是我國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內陸咸水湖。
每年四月,來自我國南方和東南亞等地的班頭雁、棕頭鷗、赤麻鴨、鸕鶿等十多種侯鳥在這里繁衍生息;秋天,它們又攜兒帶女飛回南方,國家對這類鳥資源十分重視,在島上設有專門的保護機構。
在鳥島觀光,交通方便,從西寧出發(fā)乘汽車沿青海湖南線經湟源縣和日月山到黑馬河鎮(zhèn)往北64公里即抵鳥島,沿青海湖北線,乘汽車經湟源縣、海晏縣到剛察縣,再往西40公里也可到達鳥島。
青海湖鳥島。它不僅以遼闊、明媚、恬靜、雄偉、神奇而著稱于世,而且以其豐富的水中礦產資源和漁類資源吸引著無數科技工作者和觀光瀏覽的人們??煞褐酆嬗^一望無際的湖景,也可漫游草原享受大自然的風光。
青海湖鳥島, 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圣地之一,它位于青海省西寧市西部約130公里處,是我國最大、海拔最高的咸水湖,面積約4583平方公里。
乘中巴出西寧西行,越過稀疏的村莊,沿著透迄、清澈東流的小溪,行進在綠色叢林點綴的山谷間的公路上。不久,便看到像巨大的綠絨絨的地毯鋪就般的一座座開闊的山漫草坂。驅車爬高到達“日月山”,可見兩側山頂各有一幢亮麗的小亭閣,左為日亭,右為月亭。相傳文成公主由此進藏時,由于思念母親,悲痛地將陪嫁的鏡子摔碎,后人為紀念文成公主,故建造此日、月二亭。登上日月山,眺望遠處,更為開闊的綠色草坂盡收眼底,仿佛進入了綠色的海洋。
下了日月山,繼續(xù)西行,偶有一片金黃色的油菜花地或幾間藏民彩帳,房屋鑲在綠色草坂之間,在山坡、屋前豎起的高桿上,五彩經幡隨風飄拂。經幡又叫神幡,藏語曰“塔力俏”,意為“不停地飄動”,這些幡條是用藍、白、紅、黃、綠五種顏色的布 條做的(有的幡條上還印有經文或神像),分別象征天空、祥云、火焰、大地和水。藏民把經幡高懸在顯眼要位,任風吹拂,借助大自然的威力保佑人們消災祈福、吉祥如意?;蜻h或近,可見一群群黑色的牦牛,白色的羊兒,在安然自得地吃著青草。過了黑馬河鄉(xiāng)右看,緊依綠色草坂可見一線青綠色的湖水和海心山,藍色的天空飄著千姿百態(tài)的云團,大自然把自己分割成美麗的空間,繪成一幅極美的圖畫。
到了馬乃亥鄉(xiāng),右邊已是寬闊、平靜的青海湖了。這里是鳥島的入口處——布哈河入湖口。鳥島有左右兩個,鳥自按類別分開,左黑右白,互不混雜。從入口處乘車向前行約3公里下車,進入“青海湖鳥島”。青島導游詞大門再步行約200米,登上“鳥島”觀鳥臺,只見臺下的沙灘上黑頭、灰白身子的銀鷗鋪天蓋地,它們或臥或立,或飛或落,令人眼花了亂;喧鬧的“哇哇”聲貫入滿耳。在 學習第一網 才能船員招聘網
臺近處,成百只大雁臥沙孵卵,它們的“丈夫”們分別呵 護著自己的妻兒,守衛(wèi)著自己的家,一旦發(fā)現“入侵者”進犯,立即張開翅膀,高聲鳴叫,沖向“敵人”,將其驅走。鳥兒們以沙作窩,抓緊陽光充足,食物豐富的大好時機棲息養(yǎng)生,繁衍后代。在鳥群稀疏的空隙里會看到一枚枚散在的鳥蛋“無人問津 ”。
空中,不時有列隊的大雁或鴻鵝貼著湖面飛過,偶而有天鵝或信天翁自由自在地翱翔。
從“青海湖鳥島”大門出來乘車向左行約1公里,翻過一座小山,便會看到坐落于湖邊的又一個鳥島,它像一口倒扣于湖中的圓鍋,頂部棲滿了清一色黑壓壓的鸕鶿,每個鸕鶿的“家”都安在一個高高的窠里,層層疊疊,把個山頂布得嚴嚴實實。它們在這里為生兒育女忙忙碌碌,直到兒女們能展翅高飛時,便神話般地“喬遷新居”了。
在兩個鳥島之間,有一根碩大的銀灰色羽毛雕塑矗立在草叢中,在它的旁邊安放著一枚碩大的鳥蛋雕塑,象征著飛禽是上帝的寵兒,是人類的朋友。
青海景點導游詞介紹篇四
打開世界地圖,如果在亞洲大陸上縱橫劃一個十字, 格爾木昆侖旅游區(qū)我們會發(fā)現,青海省格爾木市正好處在亞洲大陸的十字中。格爾木市背靠昆侖山,身居萬寶匯集的“聚寶盆”柴達木盆地,形成以格爾木為中心的昆侖文化旅游區(qū)。
昆侖山從帕米爾高原隆起,凌空而下,浩浩蕩蕩,橫貫東西數千里;茫茫蒼蒼,雪峰高聳,冰川縱橫,巍峨神奇。從遠古開始,昆侖山就成為中華各民族共同向往的圣地。昆侖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昆侖山為中華“龍祖之脈”。古往今來,有多少先賢智者,騷人墨客,劍客奇士,天涯游子,遙望西天,情寄昆侖,用詩詞歌賦來表達他們對昆侖的向往和仰慕。其中以李白的“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的美詩,毛主席的“橫空出世,莽昆侖”的華章,成為吟詠昆侖的代表作。中華文化眾多的神話故事出自昆侖,如女媧煉石補天、精衛(wèi)填海、西王母蟠桃盛會、白娘子盜仙草和嫦娥奔月等。中國古典名著《西游記》 、《封神演義》和金庸的《天龍八部》等多部通俗小說都提到昆侖山。
昆侖山東西長2500公里,平均海拔5000米,西段喀拉昆侖山是塔里木盆地與藏北高原祁連山、中支昆侖山、南支唐古拉山。昆侖山中萬壑縱橫,蘊藏著無盡的壯美、神秘和富饒。
主要景觀
瑤池風景區(qū)湖水明澈如鏡,湖的四周草青沙白;在湛藍的天宇下,山色、天光、云影在湖水中相依共舞,在寧靜安詳中透著仙氣和靈氣。
站在昆侖山口,東西昆侖盡收眼底。往東看,在靜寂的萬古雪野中,玉虛峰孤兀雄起,勢壓萬山,造就了冰雪世界特有的自然景觀。傳說中玉虛峰是西王母女兒玉虛公主的化身,山峰巍峨高聳,峰頂終年云霧繚繞,白雪皚皚,山間奇峰怪石活靈活現,飛禽走獸不時出沒。山下綠茵草地上造型地貌廟宇宮殿錯落有致,構成一幅人間仙境的美麗畫卷。不遠處又有玉珠峰,相傳是西王母另一個女兒玉珠公主的化身。玉珠峰終年積雪,冰川縱橫,巍峨壯觀,在主峰周圍海拔5400米以上雪峰有20余座。玉珠峰南側冰雪地形各異,冰川末端形成為10余米高的冰琴。玉珠峰南側高山草甸帶是野生動物的天堂,經常有成群的藏原羚、藏羚羊、藏野驢等珍稀動物活動。玉珠峰是登山愛好者體驗登山、學習冰雪技術的理想山峰,是理想的高山冰雪訓 格爾木昆侖旅游區(qū)
練場地。每年都會迎來來自世界各地的登山探險愛好者,成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初級登山愛好者登山探險的首選基地。
格爾木昆侖文化旅游區(qū)是國家4a級旅游區(qū),地處柴達木盆地,它依托昆侖山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柴達木盆地豐富的資源,已經形成以工業(yè)旅游、尋根朝覲、登山探險、歷史探古、文化旅游等為主的西部旅游中心。此旅游區(qū)旅游資源極其豐富:茶卡鹽湖、萬丈鹽橋使人走入夢幻般的鹽世界;納赤神泉被譽為“冰山甘露”,至今還流傳著當年文成公主一行進藏時在此歇息的佳話;生活在柴達木盆地的蒙古族在青海高原數百年的生活過程中,已經逐步形成了具有青海特色的蒙古族風情;分布在柴達木盆地西北部的雅丹地貌為世界所罕見。遠遠望去,高高低低的小山丘翩翩起舞,似鯨魚、游龍在沙海中翻騰。近看猶如古城堡、金字塔、獸形、圓柱形……身臨其境,猶如進入迷宮。這樣宏大的雕琢工藝品,是大自然金國漫長地質時期鬼斧神工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旅游觀賞和科學研究價值。
“仁者悅山,智者悅水”,在不斷的攀登中,我們可以見識昆侖的山、昆侖的水、昆侖的云和昆侖的千秋雪,這就是昆侖的魅力所在。
青海景點導游詞介紹篇五
地處青海湖的西北部,長約500米,寬約150米,棲息著十萬余只各類候鳥,稱譽為“鳥的世界,鳥的王國”。青海湖位于西寧市以西100公里,是我國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內陸咸水湖。
每年四月,來自我國南方和東南亞等地的班頭雁、棕頭鷗、赤麻鴨、鸕鶿等十多種侯鳥在這里繁衍生息;秋天,它們又攜兒帶女飛回南方,國家對這類鳥資源十分重視,在島上設有專門的保護機構。
在鳥島觀光,交通方便,從西寧出發(fā)乘汽車沿青海湖南線經湟源縣和日月山到黑馬河鎮(zhèn)往北64公里即抵鳥島,沿青海湖北線,乘汽車經湟源縣、海晏縣到剛察縣,再往西40公里也可到達鳥島。
青海湖鳥島。它不僅以遼闊、明媚、恬靜、雄偉、神奇而著稱于世,而且以其豐富的水中礦產資源和漁類資源吸引著無數科技工作者和觀光瀏覽的人們??煞褐酆嬗^一望無際的湖景,也可漫游草原享受大自然的風光。
青海湖鳥島,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圣地之一,它位于青海省西寧市西部約130公里處,是我國最大、海拔最高的咸水湖,面積約4583平方公里。
乘中巴出西寧西行,越過稀疏的村莊,沿著透迄、清澈東流的小溪,行進在綠色叢林點綴的山谷間的公路上。不久,便看到像巨大的綠絨絨的地毯鋪就般的一座座開闊的山漫草坂。驅車爬高到達“日月山”,可見兩側山頂各有一幢亮麗的小亭閣,左為日亭,右為月亭。相傳文成公主由此進藏時,由于思念母親,悲痛地將陪嫁的鏡子摔碎,后人為紀念文成公主,故建造此日、月二亭。登上日月山,眺望遠處,更為開闊的綠色草坂盡收眼底,仿佛進入了綠色的海洋。
下了日月山,繼續(xù)西行,偶有一片金黃色的油菜花地或幾間藏民彩帳,房屋鑲在綠色草坂之間,在山坡、屋前豎起的高桿上,五彩經幡隨風飄拂。經幡又叫神幡,藏語曰“塔力俏”,意為“不停地飄動”,這些幡條是用藍、白、紅、黃、綠五種顏色的布條做的(有的幡條上還印有經文或神像),分別象征天空、祥云、火焰、大地和水。藏民把經幡高懸在顯眼要位,任風吹拂,借助大自然的威力保佑人們消災祈福、吉祥如意?;蜻h或近,可見一群群黑色的牦牛,白色的羊兒,在安然自得地吃著青草。過了黑馬河鄉(xiāng)右看,緊依綠色草坂可見一線青綠色的湖水和海心山,藍色的天空飄著千姿百態(tài)的云團,大自然把自己分割成美麗的空間,繪成一幅極美的圖畫。
到了馬乃亥鄉(xiāng),右邊已是寬闊、平靜的青海湖了。這里是鳥島的入口處——布哈河入湖口。鳥島有左右兩個,鳥自按類別分開,左黑右白,互不混雜。從入口處乘車向前行約3公里下車,進入“青海湖鳥島”。
大門再步行約200米,登上“鳥島”觀鳥臺,只見臺下的沙灘上黑頭、灰白身子的銀鷗鋪天蓋地,它們或臥或立,或飛或落,令人眼花了亂;喧鬧的“哇哇”聲貫入滿耳。在臺近處,成百只大雁臥沙孵卵,它們的“丈夫”們分別呵護著自己的妻兒,守衛(wèi)著自己的家,一旦發(fā)現“入侵者”進犯,立即張開翅膀,高聲鳴叫,沖向“敵人”,將其驅走。鳥兒們以沙作窩,抓緊陽光充足,食物豐富的大好時機棲息養(yǎng)生,繁衍后代。在鳥群稀疏的空隙里會看到一枚枚散在的鳥蛋“無人問津”。
空中,不時有列隊的大雁或鴻鵝貼著湖面飛過,偶而有天鵝或信天翁自由自在地翱翔。
從“青海湖鳥島”大門出來乘車向左行約1公里,翻過一座小山,便會看到坐落于湖邊的又一個鳥島,它像一口倒扣于湖中的圓鍋,頂部棲滿了清一色黑壓壓的鸕鶿,每個鸕鶿的“家”都安在一個高高的窠里,層層疊疊,把個山頂布得嚴嚴實實。它們在這里為生兒育女忙忙碌碌,直到兒女們能展翅高飛時,便神話般地“喬遷新居”了。
在兩個鳥島之間,有一根碩大的銀灰色羽毛雕塑矗立在草叢中,在它的旁邊安放著一枚碩大的鳥蛋雕塑,象征著飛禽是上帝的寵兒,是人類的朋友。
青海景點導游詞介紹篇六
青海湖,地處青海高原的東北部,西寧市的西北部,是我國第一大內陸湖泊,也是我國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面積達4456平方公里,環(huán)湖周長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還要多。湖面東西長,南北窄,略呈橢圓形。青海湖水平均深約21米多,最大水深為32.8米,蓄水量達1050億立方米,湖面海拔為3260米。
青海湖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最大的咸水湖,中國最大的內陸湖。青海湖擁有多項中國之最,青海湖是國家aaaaa級國家自然景區(qū)。
青海湖每年12月封凍,冰期6個月,冰厚半公尺以上。湖中有5個小島,以海心山最大。鳥島位于湖的西部,面積0.11平方公里,是斑頭雁、魚鷗、鸕鶿等10多種候鳥繁殖生息場所,數量多達100,000只以上。現已建立鳥島自然保護區(qū),湖中盛產青海湖裸鯉,濱湖草原為良好的天然牧場。
湖內島嶼:
海心山
位于青海湖中心略偏南,距鳥島約25公里,島形長,中部寬而兩端窄,長2.3公里,寬0.8公里,面積1.14平方公里,島上最高點海拔3266米,由花崗巖、片麻巖組成,島東緣有一泉眼,可供飲用。南部邊緣巖石裸露形成陡崖,東、西、北為平緩灘地。島上大部分為沙土覆蓋,生長著冰草、芨芨草、鐮形棘豆、嵩草、披針葉黃花、西伯利亞黃精等,植被覆蓋度在50%以上,鳥禽集中在島崖邊及碎石灘地棲息。
海西皮
海西皮,位于布哈河口以北的6公里與鳥島同處在布哈河沖積灘地的頂端,島的東北緣有斷層陡崖緊靠湖邊,陡崖外有一近似圓柱形的巖石屹立于湖中,是鸕鶿的繁殖場所,島上植被覆蓋度在90%以上。
沙島
于湖東北,海晏縣境內,曾是湖中最大的島嶼,長約13公里,最寬處約2.8公里,面積18平方公里,島上最高點海拔3252米,是湖中砂壟突出水面受風沙堆積形成。1980年沙島東北端與陸地相連而成為半島,并圍成33平方公里沙島湖,表面均由沙礫覆蓋,無植被,是魚鷗棲息繁殖地。
三塊石
又名孤插山,位于湖西南,是由7塊密集在一起的石灰石、礁石組成,高約17米,面積約0.056平方公里,距鳥島、海心山20公里。島上僅在碎石塊間隙生長有牛尾蒿等。植被覆蓋不到5%。
鳥島
又名小西山或蛋島(因鳥蛋遍地故名)。位于布哈河口以北4公里處,島的東頭大,西頭窄長,形似蝌蚪,全長1500米,1978年以后北、西、南三面湖底外露與陸地連在一起。鳥島坡度平緩,地表由沙土、石塊覆蓋,島的西南邊有幾處泉水涌流。主要植物有二裂季陵菜、白藜、冰草、鐮形棘豆、西伯利亞蓼、嵩草、早熟禾等。鳥島是亞洲特有的鳥禽繁殖所,是我國八大鳥類保護區(qū)之首,是青海省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地點。
每年3~4月,從南方遷徙來的雁、鴨、鶴、鷗等候鳥陸續(xù)到青海湖開始營巢;5~6月間鳥蛋遍地,幼鳥成群,熱鬧非凡,聲揚數里,此時島上有30余種鳥,數量達16.5萬余只;7~8月間,秋高氣爽,群鳥翱翔藍天,游弋湖面;9月底開始南遷。為保護鳥類供人觀賞,1975年8月建立鳥島自然保護區(qū),1980年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1986年省政府撥款60萬元,興建了暗道、地堡、瞭望臺等設施,供游人觀賞等,南北均有公路到達鳥島。
風光旖旎的青海湖中,有一個國內外聞名的鳥島自然保護區(qū),這里棲憩著斑頭雁、棕頭鷗、魚鷗、鸕鶿、燕鷗、黑頸鶴、天鵝、赤麻鴨,以及玉帶金雕等猛禽,戴勝等攀禽和百靈、云雀等各種小鳴禽近二十種。根據鳥類專家的估計,這里禽鳥的總數在十萬只以上;而其中的鳥島(小西山)和三叉石(孤插山)又最為著名,因為在這聚集著保護區(qū)鳥類總數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如果您有幸去實地觀光一下的話,那才叫您大開眼界哩。
如果是在鳥兒的孵育季節(jié),您又可以看到另一幅蔚為壯觀的景色,您最好別走近去打擾它們,只消用望遠鏡在一、二百米之外觀察,就可以看到如下鏡頭:鳥島本來僅有零點二七平方公里,形如一只蝌蚪。就在那突出海面約十米的蝌蚪頭高地上,小小彈丸之地,就布滿了數以萬計的鳥巢,密度之大,數量之多,真難以用文字來形容。鳥兒們在水草豐茂、食物充足、向陽干燥而又天敵較少的環(huán)境中繁殖著、生活著,難怪人們把青海湖鳥島稱之為“鳥類的天堂”了。
青海景點導游詞介紹篇七
倒淌河地處青藏、青康公路交會點,為通往德令哈市、格爾木市跟青南地域的交通要沖。鄉(xiāng)境北部有省級文物維護單位黑城子古城、察汗城遺跡。倒淌河東距西寧102公里,原是一條東流入黃河的外流河,后因日月山隆起河水向西注入青海湖畔的措果(耳海),因眾河皆東流,唯此河獨向西淌,故名倒淌河。
東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一脈清凌凌的水,悄悄地,靜靜地,溫順地流淌著,蜿蜒四十多公里。不見滔滔,不聞嘩嘩,象雨中的一束彩虹,象夜空中一條流動的星河,清冽恬淡,透明晶瑩,涓涓綿長,這便是倒淌河,一條從東往西流的河。
對于倒淌河的傳說,人們眾說不一。一山之隔,日月山以東,漢族民間千百年來的說法是:唐王李世民為了溝通藏漢兩族的關聯,增進文化交流,將年青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給吐蕃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在赴途中,達到日月山時,回想不見長安,西望一片凄涼,念故鄉(xiāng),思父母,悲哀不止,流淚西行,公主的淚匯成了這條倒淌的河,日月山以西,藏族中傳播的則是另一個神話:龍王派他的四個兒女造南北貨色四河,最小的女兒造西海時,需108條河水,她找到了107條河,最后一條河怎么也找不到。聰慧、滑頭的小龍女從日月山倒著牽來了一條河,這條河便是倒淌河;第三種說法是,這河是龍王一根倒須變的……
倒淌河兩岸氣象多變,乍冷乍熱,時晴時雨,有著極大的落差。有時烈日當頭,雨忽然噼里啪啦砸了下來,可未等地皮濕透,又轉瞬不見了;有時天氣蔚藍蔚藍的,卻有細細的雨絲,帶著青草的香味,在太陽的微笑中飄來飄去,擦你的臉,使你得到一點安慰;有時河北岸晴空萬里,河南岸卻下著如注的暴雨;有時深夜里雷電交加,凌晨卻陽媚,只是到處披發(fā)著一種潮濕的芬芳。就象一個率性的妻子或嬌嗔姑娘多變的情感!
在倒淌河入青海湖的河口上,座落著倒淌河鎮(zhèn),走進鎮(zhèn)子,撲而而來的是一種異樣的風情。鎮(zhèn)的一邊是碧水連天的青海湖,一邊是蒼莽無垠的大草原;“人”字街頭,有古老的廟宇,有古代氣味的樓堂;說藏話的,攙雜著那么多漢語詞匯,說漢話的,又時時冒出多少個倒裝句……,迥異的民俗,是如斯對照赫然而又協調同一。
這里是交通要道,這無疑使成漢藏兩族交換浸透的“倒淌河文化”的主要起因。然而,“自從公主和親后,一半胡俗似漢家”。最早,興許是一個女人的手,架起了這經濟、文化,包含戀情的橋梁。
地質學家是這樣揭示的:倒淌河原也是一條東流的河,它和布哈河、羅漢堂河一起注入黃河,后因為地殼的變動,日月山隆起,它才折頭向西注入青海湖,成為一條倒淌河,這便是迷信的論斷。然而,不知為什么,這科學的斷語老是被人忘卻,遠古的神話,令人憧憬,使它永遠覆蓋著一層神秘。好象是給人們的志愿尋找一個根據似的,在藏漢詞典上有這么一個詞條:倒淌河。這個藏文單詞是不倒淌的意思的,一個蹩腳的翻譯盡能夠把它譯成“有文明的女人川”。有時直譯一種語言是要犯過錯的,可是在這里,它卻是傳神的。
啊,倒淌河,女人的河。它是皇家的公主,龍王的女兒,也是牧民的女兒。它嬌小孱弱,卻百折不撓。昨天它開辟了奇特的倒淌河風氣,來日它必將發(fā)明更為殘暴的倒淌河文化。
傳說中又謂文成公主進藏,經由此地,灑淚成河的故事,更使它馳名于世,成為人們心目中一條神秘的河。又有人說,海心山神泉被梗塞后,為不使湖水干枯,蓮花巨匠便從四周引108條水入青海湖,最后還差一條,于是便把東流的一條水,由神蛇開路,引進了青海湖,從此便有了這條倒淌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