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意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案例模板范文7篇三年級一
一、圖片激情,談話導入
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組伊拉克戰(zhàn)爭的照片,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炮手》教學設計和反思。
2003年3月20日上午,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響起了巨大的爆炸聲。美國開始了軍事空襲!他們炸毀了公路、橋梁、學校和一切可以摧毀的地方,很多孩子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家。甚至被炸的遍體鱗傷!雙方士兵死亡上萬人,有1。9萬名無辜的伊拉克國民遇難。
同學們,看了這組照片之后,你想說些什么?
是的,戰(zhàn)爭是殘酷的,它給人民帶來的痛苦是不可估量的??墒窃诒Pl(wèi)國家的戰(zhàn)場上,卻涌現(xiàn)出了很多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讓我們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戰(zhàn)場上,去聆聽一個普通炮手的心聲。(齊讀課題)
二、初步感知:
課文我們已經(jīng)讀過多遍,不過你真的用心去讀了么?現(xiàn)在,請同學們進入到課文當中,把自己當成這位炮手,用心再讀課文,相信你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和收獲。
同學們,你發(fā)現(xiàn)這篇文章的突出特點是什么?(通過神態(tài)的變化和人物對話來突出中心的)
三、精心品讀:
1、那就請同學們找出課文中表現(xiàn)炮手神態(tài)變化的句子。畫下來。
誰來告訴我,是哪幾個詞?(蒼白、煞白、慘白)板書
2、那我要問了:好好的,炮手的臉色為什么突然蒼白起來了呢?你能在課文中聯(lián)系上下文找到答案么?把這句話上邊的幾段讀一讀。哦。你看到將軍用望遠鏡仔細的瞭望著河對岸的小村,你心里想什么?你心情怎樣?那你能把這種緊張的心情讀出來么?
3、當你臉色轉(zhuǎn)為煞白的時候你心里又想些什么?心情怎樣?我們試著把這種痛苦讀出來。我們男女合作讀。
4、當你臉色最后變?yōu)閼K白的時候,你心里想的是什么?我們讀9、10段。是的,這一炮下去,被毀的不僅僅是一座房子,更是陪我生長,陪我歡樂的家。《我愛我家》。
讓愛天天住你家
讓愛天天住我家
充滿快樂擁有平安
讓愛永遠住我們的家
同學們,家里有我們的爸爸和媽媽,有我們最親的人,沒有了家,便沒有了親人,沒有了以前美好的回憶。如果現(xiàn)在讓你瞄準自己唯一的家。你的心里會想什么呢?我們不想瞄準,是什么讓我們不得不親手毀了自己的家?戰(zhàn)爭!他是多么殘酷啊?。ò鍟簹埧幔?/p>
可!炮手卻做出了什么決定呢?——誰有話想說?(板書: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
5、現(xiàn)在,再讓我們看看炮手的最后一句話,現(xiàn)在,你能不能體會到炮手說這句話的時候的心情?我們先練一練,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炮手》教學設計和反思》。誰來讀。
6、全篇通讀(分角色)
看來同學們對課文已經(jīng)有了很深刻的理解,下面我們就分角色朗讀,進一步走進將軍和炮手的內(nèi)心。
在殘酷的戰(zhàn)爭中,炮手為了國家的利益,為了消滅侵略者,把僅有一點財產(chǎn)也奉獻了。其實,還有很多和炮手一樣的英雄。
四、課外延伸:
我們就來交流課外搜集的故事。
現(xiàn)在,你想對炮手,對將軍,對這些英雄,或者對發(fā)動戰(zhàn)爭的侵略者說些什么呢?是的。希望世界永遠和平。希望奉獻精神能永留人間。
《炮手》
教學反思
課程改革的春風給原本機械、沉悶的課堂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在新課程倡導的新的學習方式下,學生作為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使課堂教學呈現(xiàn)出豐富性和多變性。在短短一學期的教學實踐中,我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教師要"以人為本,以學定教"。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不同的學習個體,對同一事物的理解是千差萬別的,互動是促進學生深入思考,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有效途徑。因此,讓互動走進我們的課堂,讓我們的語文教學煥發(fā)生命活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在《炮手》一課的教學中,我努力地體現(xiàn)著這一點。
一、創(chuàng)設互動情境,讓學生學生走進課堂。
"興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托爾斯泰曾經(jīng)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可見,興趣是學生互動的起點,教者應想方設法,調(diào)動一切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迫切參與其中,都躍躍欲試,形成一種良好的互動情境。在《炮手》的教學中,我主要用語言來渲染。飽含感情地讀,感情地說。這樣以情感打動情感,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很快把握住了文章的脈絡。
二、以讀為本,體會感情。
首先我問學生怎么樣才能讀好對話,在學生充分交流之后,讓他們帶著這些經(jīng)驗來反復朗讀,通過讀理解將軍以及炮手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從而理解到炮手身上所凝聚的奉獻精神。但在教學中由于操作上的欠缺,課堂效果不是很好,今后有待進一步提高。
總之,語文教學是多方面因素有機的統(tǒng)一。以后將根據(jù)不同的內(nèi)容,用不同形式的教學來感染學生,讓課堂輕松一點,使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成長。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案例模板范文7篇三年級二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作者寫景狀物要抓住特點。
2、品析景物特點,感受語言美
教學重難點
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作者寫景狀物要抓住特點。
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從中得到陶冶;在欣賞、品讀養(yǎng)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導語:在我國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個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它就是頤和園。
一起看大屏幕。
視頻中的景色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齊讀課題,注意“頤”字的寫法。
二、檢查預習情況
出示“我會讀”指名領讀。去拼音再讀。
“我會填”指名回答。圖片出示理解“橫檻”“畫舫”。
三、初讀課文
1、出示自學提示:
(1)自讀課文,看作者寫了頤和園哪些地方的景色?
(2)從課文中找出能夠體現(xiàn)作者游覽順序的句子。用“~~”畫出。
2、學生按要求讀書,教師巡視指導。
3、完成問題(1)。
提問:作者寫了頤和園哪些地方的景色?
學生回答,師相機板書: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4、完成自學提示(2)
提問:哪些句子能夠體會作者的游覽的順序?
指名回答,師相機出示句子。
從句子中找出寫游覽過程的動詞,指名上臺畫一畫。
學習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
5、再讀課文,理清條理。
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具體些頤和園的景色的?
給課文分段,明確(總分總)的結構。
三、精讀課文,品析景物特點,感受語言美。
1、出示自學指導:
(1)、請大家讀一讀長廊這一部分,找出作者描寫的景物。
(2)、說說長廊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2、學生讀書。(大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
3、說說作者描寫的景物。
4、這些景物作者是按什么什么順序觀察的。
5、指名說說長廊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6、學習3~~5自然段
自學指導
1、自讀3~5自然段,說說每個自然段主要描寫了什么景物。
2、選擇你最喜歡的景物,有感情地多讀幾遍,想想景物有什么特點。
學生讀書。
3、匯報:說說每個自然段主要描寫了什么景物。
第三自然段佛香閣排云殿
第四自然段昆明湖
第五自然段十七孔橋
4、我們先來到萬壽山上的佛香閣,誰喜歡“佛香閣”,讀讀句子
出示句子。說說佛香閣的特點。
5、誰喜歡“排云殿”讀讀句子,說說有什么特點?
6、喜歡昆明湖的同學來讀讀句子,告訴我昆明湖有什么特點?
這句話把什么比著什么?
還有哪一句也能看出昆明湖的靜?“滑”換成“劃”行不行?哪個更能突出昆明湖的靜?
7、美麗的昆明湖上有一座長長的石橋,叫十七孔橋。
喜歡十七孔橋的同學來讀讀描寫十七孔橋的句子,有什么特點。從哪里看出。
獅子多橋洞多柱子多
沒有哪兩只是相同,同樣讓我們感受到勞動人們的智慧和雕刻的技藝高超。
齊讀這句話。
四、總結
我們隨著作者將頤和園游完了,那么頤和園中,就這些景觀嗎?
齊讀最后一段。
課后拓展
頤和園還有哪些景點,課后查資料,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交流。
板書設計
18頤和園
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教學反思:
《頤和園》是一篇寫景的游記。作者按照游覽的順序,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匯描繪了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的美麗景色。字里行間流露出喜愛之情,是一篇培養(yǎng)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運用語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為了讓學生感悟課文中介紹的頤和園的景點的形象美,讓學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學習,在做課前準備時,我搜集了許多頤和園圖片,從而讓學生更直觀形象地感受頤和園的美。
語文教學應以讀為基礎,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遷移運用。課文語言優(yōu)美,我引導學生多讀,通過自由讀,個人讀,小組讀,男生讀,女生讀,齊讀,師生合作讀等形式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使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文章段落中長廊的美、長;站在萬壽山腳下看到了佛香閣、排云殿的壯觀和美;登上萬壽山頂看到昆明湖的靜、美。我指導學生抓住了重點語句讀,做到了整體感知到局部的重點朗讀。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案例模板范文7篇三年級三
【學習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增強學生自主識字的愿望,學會本課12個生字,認識12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了解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了解周總理和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情景。
2、難點:
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學習活動設計】
一、導入課文
我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你知道傣族嗎?它有什么風俗呢?
(板書:潑水節(jié))
1961年,周總理來到傣族,和傣族人民共同度過了一個令人難忘的潑水節(jié)。
(板書:難忘的)
同學們,讓我們走進傣族,看一看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歡度潑水節(jié)的場面吧。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
2、找出文中要求學會的和會認的字,用圓圈和橫線標出來,借助拼音讀幾遍。
3、小組合作練讀生字。
4、用多種形式鞏固生字。
5、同桌之間合作讀文。
(可選擇自己喜歡的合作方式,如輪讀,齊讀等)
三、精讀課文
1、自讀自悟,學習1、2自然段:
⑴ 自讀,思考: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
⑵ 集體交流。引導學生弄清潑水節(jié)的時間以及傣族人民為什么特別高興。
⑶ 指導讀好人們高興的心情。
2、導讀第3自然段:
⑴ 指名讀,思考:人們是怎么歡迎周總理的?
⑵ 從這些歡迎的場面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抓住“趕來”“四面八方”“撒滿”“一條條”“一串串”“歡呼”等詞句中體會人們對總理的歡迎及熱愛 )
⑶ 指導朗讀:
要把傣族人民的歡迎場面和人們熱愛周總理的心情讀出來。
指名讀,齊讀。
3、導讀4、5自然段:
⑴ 設疑:
周總理是怎么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
⑵ 小組合作學習4、5段:
劃出有關句子,相互讀一讀,說一說。
⑶ 交流: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體會總理和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的歡樂場面。相機理解“祝福”一詞,想一想,總理和傣族人民會互相祝福什么呢?
⑷ 交際互動:
師演總理,生當人民,互相祝福。
⑸ 引導學生設疑討論:
姑娘和小伙為什么會流下幸福的熱淚?
指導朗讀“有什么比總理的祝福更可貴的呢”。
⑹ 你們想看看總理和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的盛況嗎?多媒體課件展示畫面。
指導朗讀:讓我們把人們的歡樂心情給讀出來吧!自由練讀4、5、6自然段,再選擇喜歡的部分讀給同學們聽聽。
4、導讀7、8自然段:
師述:在這一天里,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像兄弟姐妹一樣,他們潑啊、灑呀!他們笑哇跳哇!這是多么開心、多么幸福、多么難忘的時刻呀!讓我們也一起記住1961年這難忘的潑水節(jié)吧!齊讀7、8自然段。
四、擴展升華
1、課后查資料,了解我國一些少數(shù)民族的風俗習慣,在小組內(nèi)交流。
2、收集周總理的故事,讀一讀。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案例模板范文7篇三年級四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4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7自然段,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媽媽是怎樣摘星星的。
3、借助插圖背誦課文第2自然段。
教學重點:
1、會認4個生字,會寫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7自然段,借助插圖背誦課文第2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課文《摘星星》。(教師板書課題,指名讀)
2、讀了課題,你能提什么問題嗎?(誰摘星星?怎樣摘?摘下來了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圈畫生字,用喜歡的方法學習生字。有不明白的問題請教同學和老師。
2、回答根據(jù)課題提出的問題。
3、標出自然段。
三、閱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讀第一自然段,學習“未”、“賞”兩個生字。
未(未來)指名說一說記憶“未”字字形的方法,例如木字加一橫,或味字去掉口字旁。
賞(欣賞)(觀賞)(獎賞)翹舌音,注意正音。聯(lián)系課文理解“觀花賞月”的含義。
2、這春天的夜晚是什么樣的呢?指名讀第二自然段,認識“嘿”字。
朗讀課文。體會“淡淡的”“閃閃的”“涼涼的”和“幽幽的”幾個詞的含義,表現(xiàn)出幽靜芬芳的春夜之美。
借助教師所畫的簡筆畫,用多種形式練習背誦課文。
3、過渡:在這迷人的夜色中,媽媽和未未說了些什么呢?
讀媽媽和未未的對話,教師指導學生讀好媽媽的問話和未未對星星贊美的語氣。
分角色朗讀對話。
4、過渡:未未和咱們小朋友一樣,都非常喜歡星星。于是,媽媽提出要和他比賽摘星星??墒?,天上的星星那么高,離我們那么遠,怎樣才能摘到呢?
5、自讀第七自然段,看看媽媽用什么方法摘到了星星?
認識“碗"、“端”兩個生字。
碗(飯碗)怎樣記住這個字?指導書空。
端(端水)怎樣記住這個字?
指名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媽媽摘星星的方法。
6、回讀課文1——7自然段。
四、復習生字,指導書寫
1、讀字卡:
嘿 端 未 碗 賞
2、讀詞卡:
未來 欣賞 賞月 賞光 飯碗 端正 端莊 端午節(jié)
3、指導書寫:
碗:左窄右寬,注意右半部分的寫法。
段:左窄右寬。
賞:上下結構,要寫得緊湊些,避免過長。
未:獨體字,筆畫寫得舒展些。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案例模板范文7篇三年級五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了解江南第一樓。
2.賞析課文,體會江南第一樓的壯觀雄偉。
3.了解課文的寫作順序和結構,體會課文的寫作方法。
4.通過賞讀課文,領悟作者對岳陽樓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人們?yōu)槭裁捶Q岳陽樓為江南第一樓。
2.從語言文字中感受岳陽樓的壯美氣勢和悠久歷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難點:了解課文內(nèi)容,領悟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二.質(zhì)疑了解課題。
三.預習反饋。
我能讀。
我知道。
四.欣賞課文朗讀,整體感知課文。
五.引導學生賞析全文。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讀后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讀第6自然段:讀后你又知道了什么?它與第一自然段是什么關系?
3.小組討論:課文哪些自然段分別寫了浩瀚的洞庭,壯美的樓閣,不朽的詩文,動人的傳說。
4.與對子交流自己喜歡的語句:
5.引導學生展示喜歡的語段,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6.說說人們?yōu)槭裁窗?ldquo;岳陽樓”稱為“江南第一樓”?
六.當堂檢測。
1.填一填,讀一讀。
2.說一說。
七.總結課堂。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案例模板范文7篇三年級六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交通工具的發(fā)展史,體會“隨著科學的進步,人類將‘走’得更快更遠”含義。
教學重點:
結合課文理解“天涯海角、川流不息、疾駛、好夢成真、阻隔、邀請”這些詞語的意思。
教學難點:
體會“隨著科學的進步,人類將‘走’得更快更遠”的含義。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今天早上你是怎么來學校的?生匯報。
師:那么你知道你的爸爸媽媽出門時乘坐了什么交通工具嗎?生匯報。
哦,同學們知道的真不少!對了,科學技術發(fā)展到今天,人們遠行靠什么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遠行靠什么》。
2、同學們,你們想不想聽聽人類交通工具發(fā)展史呢?
二、播放課件,聽課文的錄音
三、讀課文
聽了這篇文章后,你都聽懂了什么?(生匯報)同學們想不想自己來讀一讀呢?
四、默讀課文
可以默讀課文,也可以大聲自由地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用筆將自己不認識的或不熟悉的詞做上記號,多讀幾遍,并且用心記一記。生匯報字詞的學習情況??梢灾v識字方法,也可以給生字組詞。
五、再讀課文
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六、作業(yè)
1、把你認為重要的詞語抄寫兩遍。
2、課下搜集有關交通工具發(fā)展史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邊聽錄音,一邊觀看圖片。
1、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遠行靠什么》這篇文章。這節(jié)課我們接著來學習。你們想不想聽聽別人朗讀這篇課文?好吧,那就認真聽!請同學們告訴我,我們在聽朗讀時該注意些什么。
2、播放光盤上的錄音朗讀,學生認真傾聽。
二、結合錄音朗讀的內(nèi)容,對照課文,自主合作完成表格。
1、師:這錄音上的朗讀讀得這么好,你們知道她為什么讀得這么好聽嗎?(引導學生讀課文要正確流利有感情,把心放到課文中去讀。)還等什么!趕快拿起你的書,大聲地讀吧!不過,老師這里有一個任務,就是用筆把表示時間的詞語畫上橫線。記住,一定是先讀完一遍,再劃。
2、生匯報表示時間的詞語,師板書,畫出表格。
3、師:哦,同學們看這是一張不完整的表格,你們愿不愿意幫老師把它填完整呢?
4、四人小組合作,將表格填完整,師及時板書。
5、一邊輪流派小組代表匯報,一邊引導學生朗讀。重點指導下列句子的朗讀,注意“天涯海角、川流不息、好夢成真”這幾個詞語的教學。
①火車滿載著乘客在大地上奔馳,輪船把人們送到天涯海角。
②汽車在公路上川流不息,軍艦在大海上巡邏,快艇疾駛而過。
③千百年來,人們幻想著像鳥兒一樣飛上天空。飛機使人好夢成真,人們可以不受高山大海的阻隔,自由地飛到世界各地。
6、齊讀第七自然段,思考:你讀懂了什么?人們還會發(fā)明什么樣的交通工具?
三、小結并討論:人類遠行靠的是什么?
1、討論:人類遠行靠的是什么?
2、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了解了交通工具發(fā)展史,從課文中我們知道正是因為科學家們的努力探索,所以我們?nèi)祟惒艜叩迷絹碓竭h,希望同學們從小學科學,愛科學,長大為祖國做貢獻。
四、作業(yè)(課件出示)
師:同學們,一堂課的學習多么緊張??!那我們來做個識字游戲,怎么樣?
播放教學光盤上的課件,玩識字拼圖的游戲。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案例模板范文7篇三年級七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7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字詞。
2、領會詩的規(guī)律,能正確流利地朗誦詩歌,并會背誦。
3、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思想感情,提高對于詩歌的感受力和鑒賞力,加深對祖國大好山河和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
教學重點:
認識七個生字,會寫十個漢字。
教學難點:
理解詩歌內(nèi)容,背誦詩歌提高對詩歌的鑒賞力。
教學準備:
1、有關三峽景色的音像資料,掛圖等。
2、懼有關李白的資料。
3、準備生字卡片。
4、適合詩歌朗誦的音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觀察誘情。由情入文,老師利用音像資料或掛圖將三峽美景展現(xiàn)學生面前,讓學生在觀景時產(chǎn)生贊嘆之情,再由情入文,小朋友們,你們現(xiàn)在看到就是我國的”三峽“,這里的景色美不美,看到這樣美麗的景色,你的心情又怎樣呢?我國唐代有一位偉大的詩人—李白,李也到過三峽,當時他的心情也和你們一樣,輕松而愉快,在這樣的情緒中他留下了一首流傳千古的詩歌,你們想學一學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古詩《早發(fā)白帝城》。
二、新課
(一)自學
1、自讀,輕聲朗誦古詩,遇到不認識的字就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看書下 注間,通過上下文猜字,借助字典等方法)自己解決。
2、正音,指名讀古詩,尤其注意多音字的讀法。發(fā),朝,還,重。
3、互檢,讀給同桌聽一聽。
(二)識字
1、你認識了哪些字,找出來帶大家讀一讀并組詞。
2、游戲鞏固。
(1)開火車讀字組詞。
(2)“讀一讀“找一找,利用字卡,你讀我找。
(三)寫字
1、觀察。觀察字形,結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你認為需要注意的地方,提醒大家。
2、指導。對學生認為的難寫的字進行范寫指導,其他的字學生照書自行書寫。
3、交流評價,(自評、同桌評、小組評)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正確評價,有條件的還可采用大范圍評價,如全班評。
(四)練習
1、讀讀我們寫過的字。
2、這些詞語應該怎樣讀,試著講一講它們什么時候怎么讀。
重量重復重要重疊
歸還還是還有還原
出發(fā)發(fā)現(xiàn)理發(fā)發(fā)明
“重“在形容詞前讀重,表重復讀重,還在副詞時讀還,作動詞用讀還,發(fā)在名詞中讀發(fā),在動詞中讀發(fā)(學生可從詞的角度式意思來認識,不必講解語法知識,可以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讓學生理解,讓學生說句子。)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古詩《早發(fā)白帝城》,誰能把它讀一讀,這首詩是什么意思呢,我們一起來學習。
二、新課
(一)解題
這首詩的題目《早發(fā)白帝城》,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嗎,(早上從白帝城城出發(fā))白帝城;地名,在原四川省今重慶市城東邊白帝山上,原名紫陽城,城居高山,地勢險要。
(二)交流
1、自讀。自讀全詩,畫了不理解的句子,詞語,借助工具書解決。
2、合作學習。
(1)組內(nèi)匯報自學的情況。
(2)提出不懂的問題,交流解決。
(3)誦讀,體會詩人的感情。
3、匯報交流,以最的形式匯報朗讀,提出還有疑問的地方全班交流(此時可能還有學生有個別問題,如為什么叫“還”,江陵那么遠怎么說“一日還”,程度好的學生可交流,老師也可做適當點撥。)
4、誦讀悟情
(1)詩人此時會是怎樣的心情,試著說一說。
(2)聽錄音誦讀、感受。
(3)試著和你身邊的人互相讀一讀,注意感情。
(4)用你喜歡的方式給大家讀一讀。
5、背誦
(1)老師發(fā)現(xiàn)這首詩同學們已經(jīng)讀得很好很孰了,甚至還有一些同學已經(jīng)背下來了,是不是?那就請會背的同學站起來,背給大家聽一聽。
(2)你們背得很好,老師也想背一背,請剛才沒背過的同學和我一起背,好嗎?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案例模板范文7篇三年級】相關推薦文章: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模板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模板及案例5篇
完整的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案例范文【五篇】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案例范文優(yōu)質(zhì)五篇
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案例模板6篇六年級
初中化學教學設計教案模板范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