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為基本法律和一般法律兩類?;痉墒怯扇珖嗣翊泶髸贫ǖ恼{(diào)整國家和社會生活中帶有普遍性的社會關系的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的統(tǒng)稱,如刑法、民法、訴訟法以及有關國家機構的組織法等法律。下面是可圈可點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一些有關于法律法規(guī)基礎知識題庫2022的內(nèi)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法律法規(guī)基礎知識題庫2022
一、選擇題
1、法具有衡量和判定人們行為的作用它可以(ACD)。
A評價人們的行為是否合法B評價人們的行為是否犯錯誤
C評價人們的行為是否犯罪D評價人們的行為是否違法
2、法的關系最終根源于(C)。
A思想社會關系B人與人的關系C社會物質(zhì)生活條件D財產(chǎn)關系
3、同法律規(guī)范相比道德規(guī)范(BCD)。
A一般只規(guī)范思想不規(guī)范行為B一般不規(guī)定具體制裁措施C一般較原則D調(diào)整的范圍寬得多
4、全國人大有權制定(AD)。
A基本法律B除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C行政法規(guī)D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
5、就法與政治的關系來說(BD)。
A法應當脫離政治B政治的外延大于法
C所有的法與政治的本質(zhì)都一樣D并非所有政治措施都應采取法的形式
6、債權屬于(B)。
A絕對權B相對權C一般權利D職權
7、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對法的調(diào)整范圍和方法的深刻影響表現(xiàn)在(BCD)。
A可以改變法的本質(zhì)B可以增強法執(zhí)行社會公共事務的職能
C可以擴大法調(diào)整的范圍D可以為制裁違法犯罪行為提供新的有效的手段
8、憲法規(guī)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這一規(guī)定表明(AB)。
A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或不信仰宗教B國家保護公民的正常宗教活動
C公民可以通過宗教從事各種活動D宗教同國家政治生活應當緊密聯(lián)系
9、公法與私法的劃分主要存在于(A)。
A民法法系B英美法系C宗教法系D社會主義法系
10、判例作為正式意義上的法的淵源存在于(D)。
A羅馬法系B印度法系C成文法系D普通法法系
11、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制定(C)。
A基本法律B行政法規(guī)C除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D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
12、下列行為中既是違反道德又是違法的行為是(B)。
A撒潑罵街B結伙打架C鋪張浪費D經(jīng)常撒謊
13、政策和法的相互關系應當是(A)。
A政策指導法法制約政策兩者相輔相成B政策高于并大于法法必須服從政策
C法高于并大于政策政策必須服從法D政策和法各自獨立互不干涉
14、下列法律關系中屬于公私法混合法律關系的是(D)。
A刑事法律關系B民事法律關系C行政法律關系D勞動法律關系
15、刑法規(guī)定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告訴的才處理。這一規(guī)定屬于(D)。
A委托性規(guī)范B準用性規(guī)范C強行性規(guī)范D任意性規(guī)范
16、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都規(guī)定人民法院審理案件以事實為根據(jù)以法律為準繩。
這些規(guī)定屬于(B)。
A法的規(guī)范B法的原則C法的概念D法的技術性規(guī)定
17、法的適用對象是一般的人而不是特定的人它是反復適用的而不是僅適用一次的。這表明法具有
(C)。
A規(guī)范性的屬性B連續(xù)性的屬性C概括性的屬性D效率性的屬性
18、法的構成要素包括(ABC)。
A法的規(guī)范B法的原則C法的概念D技術規(guī)范
19、法的國際化的含義包括(CD)。
A法的西方化B為了維護統(tǒng)一的國際價值準則可對別國進行一定干涉
C各國家或地區(qū)的法相互借鑒與吸收逐漸形成共識
D積極參與國際立法的起草和制定工作簽署、批準和加入國際協(xié)議嚴肅認真地履行自己所承擔的國際
義務
20、民法法系的發(fā)展是以(C)為基礎的。
A普通法B判例法C羅馬法D衡平法
21、當法的規(guī)定之間可能有抵觸時需要運用的推理形式是(C)。
A形式推理B歸納推理C實質(zhì)推理D演繹推理
22、下列行為中違反道德但不一定違法的行為是(C)。
A偽證B詐騙C撒謊D誣告
23、法的意識中的最高層次是(D)。
A法的知識B法的觀點C法的心理D法的思想體系
24、下列活動中可以屬于立法活動的是(BC)。
A法的匯編B法的解釋C法的編纂D法的統(tǒng)計
25、私法主要指(AB)。
A民法B商法C經(jīng)濟法D勞動法
26、第一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通過了(ACD)。
A《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B《全國人大和地方人大選舉法》C《全國人大組織法》D《國務院組織
法》
27、在民法法系非正式意義上的法的淵源主要指(ABCD)。
A權威性法學著作B正義和公平等觀念C政策D判例
28、在我國法律案獲得通過是指(D)。
A有關領導對法律案予以圈閱B中央書記處對法律案予以批準
C委員長會議對法律案表示同意D立法機關對法律案表示正式同意
29、根據(jù)我國現(xiàn)行立法制度享有立法議案提案權的有(AD)。
A全國人大主席團、常委會B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各專門委員會
C全國人大的代表團和名以上的代表D全國人大的代表團和名以上的代表
30、在我國法的監(jiān)督的專門機關是(C)。
A國家審判機關B國家監(jiān)察機關C國家檢察機關D國家權力機關
31、法律編纂(C)。
A是對原有全部規(guī)范性文件進行整理B是在不改變原有規(guī)范性文件內(nèi)容的前提下進行加工
C是對屬于某一部門法的規(guī)范性文件進行整理加工編制成新的系統(tǒng)化的法律文件
D是立法技術性活動不是正式的立法活動
32、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原則的含義之一是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自己的職權
不受(C)。
A權力機關的干涉B上級司法機關的干涉
C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D政黨、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33、我國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則是指(C)。
A周歲以上的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B人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C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在法律面前平等D居住在中國境內(nèi)的人在法律面前平等
34、每個公民自出生到死亡都享有權利的能力或資格稱為(C)。
A財產(chǎn)權B公民權C一般權利能力D特殊權利能力
35、法的適用的時間效力是指(ABC)。
A法何時開始生效B法何時終止效力C法有無溯及力D法何時公布
36、在我國法定限制行為能力的人包括(D)。
A未滿周歲的未成年人B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患者
C被逮捕的人犯D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患者
37、法的匯編是(D)。
A將某一部門的法律、法規(guī)進行加工整理B對原有規(guī)范性文件加以適當變動C一種立法活動
D在不改變內(nèi)容的前提下將規(guī)范性法文件按一定標準匯編成冊
38、法的規(guī)范生效的時間如無明文規(guī)定依慣例應當是(B)。
A法通過之日B法公布之日C法批準之日D法實施之日
39、我國傳統(tǒng)法文化中的消極因素有(CD)。
A重視調(diào)解在解決一般糾紛中的作用B注重成文法C法即是刑D輕視訴訟和權利觀念淡薄
40、在政教合一的國家法與宗教的關系是(ABC)。
A法與宗教教義相互滲透B宗教教義也具有法的效力
C宗教教義甚至是法的主要淵源D宗教教義僅適用于教徒
41、小劉因打架斗毆受到勞動教養(yǎng)的懲罰這種懲罰屬于(B)。
A刑事制裁B行政制裁C行政處分D紀律處分
42、委任狀、逮捕證、營業(yè)執(zhí)照是(B)。
A規(guī)范性法文件B非規(guī)范性法文件C司法機關公文D證據(jù)
43、法律責任的主要特點有(ABC)。
A在法律上有明確具體的要求和規(guī)定B以國家強制力為后盾加以追究
C由有權機關依法加以追究D由其他組織實施法律制裁
44、我國憲法規(guī)定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這一規(guī)定所包含的義務屬于(A)。
A一般義務B特殊義務C相對義務D道德義務
45、在我國追究法律責任應當堅持如下原則(AC)。
A個人負責不許株連的原則B目的在于教育的原則
C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的原則D調(diào)查研究的原則
46、權利能力(ACD)。
A以權利主體的存在為前提B以行為能力為前提C以相應法的規(guī)定為前提D是權利主體構成的條件
47、法的關系客體包括(ABD)。
A物B行為C自然人D精神財富
48、審判權屬于(BCD)。
A絕對權B相對權C職權D特殊權利
49、對偷稅、抗稅行為應當依法追究(B)。
A民事法律責任B刑事法律責任C行政法律責任D經(jīng)濟法律責任
50、法的關系的產(chǎn)生、變更和消滅必須有(ABC)。
A法的規(guī)范的規(guī)定B權利主體的存在C法的事實的出現(xiàn)D合法行為的產(chǎn)生
51、以下說法在當前嚴厲打擊刑事犯罪的形勢下哪些說法是正確的?(ABCD)
A要堅決打掉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B嚴打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C努力實現(xiàn)兩年內(nèi)社會治安取得明顯進步D以深入開展"打黑除惡"專項斗爭為龍頭
52、綜合治理作為一項方針和一種實踐模式被明確提出于以下年份的哪一年?(B)
A1985年B1981年C1987年D1990年
53、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應當遵循的原則有(ABCD)。
A打防并舉標本兼治原則B專門機關與人民群眾相結合原則C法制原則D黨委和政府統(tǒng)一領導原則
54、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特點包括(ABCD)。
A領導的統(tǒng)一性B主體的廣泛性C對象的復雜性D手段的多樣性
55、上級人民法院(B)下級人民法院的工作。
A領導B監(jiān)督C組織D管理
56、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處罰分為下列幾種(ABD)。
A罰款B拘留C處分D警告
57、已滿14歲不滿18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C)。
A免予處罰B不能免予處罰C從輕處罰D不能從輕處罰
58、不滿14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BCD)。
A從輕處罰B可以予以訓誡C責令監(jiān)護人嚴加看管D免予處罰
59、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違反治安管理的(D)。
A減輕處罰B從輕處罰C免予處罰D不予處罰
60、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違反治安管理的(D)。
A不予處罰B免予處罰C從輕處罰D應予處罰
61、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由于生理缺陷的原因而違反治安管理的(B)。
A免予處罰B不予處罰C從輕處罰D減輕處罰
62、醉酒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B)。
A免予處罰B應予處罰C從輕處罰D加重處罰
63、一人有兩種以上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C)。
A分別裁決相加執(zhí)行B分別裁決從重執(zhí)行C分別裁決合并執(zhí)行D分別裁決適當執(zhí)行
64、違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從輕或者免予處罰(BCD)。
A情節(jié)輕微不構成犯罪的B情節(jié)特別輕微的C主動承認錯誤及時改正的D由于他人脅迫或者誘騙的
65、違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從重處罰(ABCD)。
A有較嚴重后果的B屢犯不改的C對檢舉人、證人打擊報復的
D脅迫、誘騙他人或者教唆不滿18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
66、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在(D)公安機關沒有發(fā)現(xiàn)的不再處罰。
A12個月內(nèi)B10個月內(nèi)C8個月內(nèi)D6個月內(nèi)
67、謊報險情制造混亂從而擾亂公共秩序但又不夠刑事處罰的(C)。
A處3個月以下拘留、10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B處1個月以下拘留、5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C處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D處10日以下拘留、1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68、非法攜帶、存放槍支、彈藥或者有其他違反槍支管理規(guī)定的行為尚不夠刑事處罰的(A)。
A處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B處1個月以下拘留、5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C處3個月以下拘役、10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D處6個月以下拘役、10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
告
69、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尚不夠刑事處罰的(C)。
A處10日以下拘留、1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B處15日以下拘留、1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C處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D處15日以下拘留、30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70、組織群眾集會或者文化、娛樂、體育、展覽、展銷等群眾性活動不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經(jīng)公安機
關通知不加改正的(B)。
A處10日以下拘留、1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B處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C處3個月以下拘役、30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D處15日以下拘留、30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
告
71、明知是贓物而窩藏、銷毀、轉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或者明知是贓物而購買的(C)。
A處10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B處10日以下拘留、5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C處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D處15日以下拘留、5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72、有下列違反交通管理行為之一的處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BD)。
A駕駛未經(jīng)交通管理部門檢驗和批準行駛的機動車輛的
B無理攔截車輛或者強行登車影響車輛正常行駛不聽勸阻的
C在機動車輛上非法安裝、使用特殊音響警報器或者標志燈具的
D在城市集會、游行違反有關規(guī)定妨礙交通不聽民警指揮的
73、有下列違反交通管理行為之一的處5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BCD)。
A把機動車輛交給無駕駛證的人駕駛的B駕駛機件不合安全要求的機動車輛的
C飲酒后駕駛車輛的D指使、強迫車輛駕駛人員違反交通規(guī)章的
74、有下列違反交通管理行為之一的處5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AB)。
A在交通管理部門明令禁止停放車輛的地方停放車輛的
B駕駛機動車違反裝載、車速規(guī)定或者違反交通標志、信號指示的
C挪用、轉借機動車輛牌證或者駕駛證的
D未經(jīng)主管部門批準在街道上搭棚、蓋房、擺攤、堆物或者有其他妨礙交通行為的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于法律法規(guī)基礎知識題庫2022的相關內(nèi)容,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信息,可持續(xù)關注我們。
【關于法律法規(guī)基礎知識題庫2022】相關推薦文章:
最新公文寫作基礎知識題庫(六篇)
最新拆遷法律法規(guī)2022(5篇)
法律法規(guī)學習心得體會(五篇)
最新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六篇)
2021創(chuàng)業(yè)政策與法律法規(guī)心得 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法律法規(guī)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