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聽課記錄及評析課堂是學習知識最多的地方,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課堂40分鐘是每一個小學生要學習的知識。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小學語文聽課記錄,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小學語文聽課記錄1
一、 復習導入。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詠華山。(生齊讀課題)
3、(出示寇準寫的詩)指名讀。
【評:復習導入時,通過看填空題背第一段,指名讀《華山》,既檢查了學生第一課時的學習情況,又突出了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了詩人的創(chuàng)作背景,充分顯示了教者設(shè)計教案時的匠心。】
(出示課件)啊!華山真高哇!(指名讀)
2、是呀,華山真高呀,課文中哪些語句寫出了華山的高?(生在第二自然段中邊讀邊找)
輕聲地讀一讀,邊讀邊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討論)
【評:教者重視教師與學生、學生與文本、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交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想象的基礎(chǔ)上,感悟、交流,逐步深化華山在學生心中雄偉、高大的印象。】
【評:學生從第一課時開始就對華山充滿了好奇,師在此處播放華山的錄像,畫簡筆畫,為學習第二自然段創(chuàng)設(shè)情境,使學生進一步感知華山的“高”這一特點?!?/p>
(2)齊讀。
3、在第二自然段中還有一句話也寫了華山的高呢,看看誰最細心,能把這句話找出來。
(出示課件)他們沿著山路艱難地爬上山頂。
(2)(指黑板)是呀,難怪小寇準會從心底發(fā)出驚嘆:
生齊讀:啊!華山真高哇!
4、小朋友們都被華山險峻的風光吸引住了,不由自主就發(fā)出了贊嘆,這就是——(指課件齊說:情不自禁)。
【評:重視詞語的積累,能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指導學生理解成語的意思,學生很快就理解了,顯得水到渠成。】
二、借文悟詩。
過渡:小寇準也和大家一樣,情不自禁地贊美起華山來。
1、課件出示詩句。
(2)生在課文中找詩句的意思。
(3)課文中哪句話寫出了“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的意思?(出示古詩和句意。)
(4)哪句話寫了“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的意思呢?(出示古詩和句意)
(5)理解“回首”的意思。
【評: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抓住重點段落中的'一些關(guān)鍵詞語,引導學生品評詩人用詞的精妙。】
(6)請女生讀詩句,男生讀課文中的句子。
4、點題,像我們這樣贊美華山就是 ——(指課題)詠華山。
5、是呀,小寇準小小年紀就能做出這樣的好詩,難怪先生連連點頭稱贊:(——出示第三自然段:齊說)
6、讓我們捧起書再一次詠華山!齊讀課文。
三、課外延伸
1、提供課前收集的描寫山的詩,生自由練讀。
2、指名上臺朗誦,師配樂。
3、鼓勵學生課后搜集關(guān)于山的古詩。
【評:教者能打破課堂局限,將學生引向課外,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歲 華 齊
2、學習“山字頭”,領(lǐng)讀。
3、看一看,這三個字有什么共同點?
4、你們看,這三個字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6、生描紅,師巡視。
小學語文聽課記錄2
在教學中主要體現(xiàn)出以下一些教學思想。
一、學生為主體的意識體現(xiàn)得十分清楚,教師比較充分地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整堂課中,教師幾乎沒有對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提出什么問題,主要通過學生自讀來讀懂、理解課文,教師的指導主要體現(xiàn)在組織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并且在訓練過程中給予適當?shù)闹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民主意識也比較強,經(jīng)常轉(zhuǎn)換角色,作為學生中的一員共同參與學習,使課堂氣氛更加和諧,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學習得更加主動,更加投入,學習的效率也隨之得到提高。
二、整堂課充分重視朗讀和背誦的訓練和指導
以讀為本,熟讀成誦,是中國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寶貴經(jīng)驗。課堂中教師就是應該抓住機會,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多讀,讓學生讀懂,讀通,讀熟,讀得有情有趣,讀得津津有味。通過讀,讓學生自己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感受課文語言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并且?guī)椭鷮W生積累課文中好的語言材料。熟讀自然就能成誦。好的語句讀熟了,有意識地讓學生背背,強化一下記憶,可以有效地促進語言的積累,很有必要,也很值得提倡。
三、在理解課文的同時,注重語言的積累和運用,注意創(chuàng)設(shè)情境,給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
學過的詞語句子讓學生用一用,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內(nèi)化課文的語言,對小學生學習語言、發(fā)展語言極有意義。王老師在這堂課的最后,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設(shè)計了一個綜合運用本堂課學過的部分詞語、句子的練習,因為難度不高,所以每個學生都能參與。由于不是課文內(nèi)容的簡單重復,而是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靈活運用學到的詞句,各種層次的學生能根據(jù)自己的水平填寫出詞語,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所以學生參與練習的積極性特別高。學過的詞句理解了,再試著運用運用,有利于促進課文語言的內(nèi)化。這樣的練習在語文課中應該大力提倡。
四、恰當?shù)厥褂矛F(xiàn)代化教學技術(shù)手段,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必須根據(jù)語文學科的特點,為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服務。這堂課采用了錄像手段,第一次讓學生感受觀潮時的氣氛,第二次讓學生邊看錄像邊背誦,既幫助學生理解,又能促進記憶。教師還多次使用了實物投影,打出了學生喜歡的句號指導朗讀,打出學生書面練習的結(jié)果加以評點,對提高教學效率起到了實實在在的作用。
小學語文聽課記錄3
一、談話導入,共話春節(jié)
1、“鑼鼓喧天辭舊歲,爆竹聲中迎新春”,在期盼中、在喜慶中,春節(jié)向我們走來。這是我們中國人最隆重、最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相信大家對它再熟悉不過了。
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關(guān)于春節(jié)的資料:
①關(guān)于春節(jié)的來歷:春節(jié)是我國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②關(guān)于春節(jié)的習俗:祭灶掃塵 貼春聯(lián) 守歲 鬧元宵等
③關(guān)于春節(jié)的傳說:年的傳說歲的故事等
3、假如請你來寫春節(jié),你打算寫些什么?
4、的確,春節(jié)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蘇、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jié)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jié)日。春節(jié)是個歡樂祥和的'節(jié)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jié)時都要回家歡聚。古都北京,過起春節(jié)來更是京味十足。今天,就讓我們隨著作家老舍共同去感受北京的春節(jié)。
二、放手初讀,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2、檢查課文自學情況:
①同桌互查讀文情況。
②出示本課需會寫的生詞集體認讀。
③對這些生字你有沒有想提醒大家的地方?引導學生從生字的音、形、義三方面需注意的地方做相互交流。3、默讀課文,思考:按照老規(guī)矩,北京人是怎么過春節(jié),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選自己印象最深的或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其余同學一邊聽一邊想,作者寫了哪些天中人們的活動?你可以用筆畫下來,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來。(培養(yǎng)學生邊聽邊想,讀書動筆的習慣。)
5、快速瀏覽課文,思考圍繞春節(jié)的熱鬧,作者都寫了哪些重要日子?按順序說一說。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概括:
臘月→小年→除夕→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6、春節(jié)像一場大戲,在臘八粥的濃香中悄悄的拉開了序幕,請同學們速讀瀏覽,按照年前、過年、結(jié)束的順序找出相應的段落。
三、細讀鑒賞,感受春節(jié)。
⒈默讀全文,思考課文為我們具體展示了北京春節(jié)哪些熱鬧、濃烈的畫面,你最喜歡其中的哪幾幅。
⒉小組研讀。出示研讀提示:
①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反復讀一讀,劃出最能表現(xiàn)春節(jié)年味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
②小組內(nèi)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交流自己的感受。
③根據(jù)小組交流的情況,自己再讀相關(guān)段落,補充完善自己的閱讀感受。
小學語文聽課記錄4
一、聊天引入課題。
1、小朋友喜歡玩游戲嗎?都玩過些什么游戲?(學生匯報)“老鷹捉小雞”的游戲怎么玩?誰來說說老鷹的樣子?表演一下可以嗎?課件出示老鷹讓學生觀察。(并相機引導學生認識老鷹兇猛,專吃比它弱小的動物。)
2、誰見過兔子?喜歡嗎?(學生匯報后出示課件:小灰兔和小白兔)
3、引入課題:有一天,可愛的兔兄弟與兇猛的老鷹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事。同學們想知道是什么事嗎?等會兒,我們學課文便知道了。
板書課題:22。兔兄弟和老鷹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聽故事(放錄音):注意聽準每個字音,想想兔兄弟和老鷹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聽后學生匯報,聽懂多少說多少)
2、請同學們自己讀讀這個故事,圈出課文中不認識的字。
3、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拼拼音,查字表,問同學或老師)那就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
4、同桌互相讀課文,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你就教教他,也可問其他同學,每人讀一遍。
5、脫離具體語言環(huán)境識字:①點擊課件認讀生字;②做與字寶寶交朋友的游戲;③開火車領(lǐng)讀生字;④全班齊讀生字。
6、把生字寶寶放回課文中,再大聲朗讀課文。
三、品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明白道理。
1、教師范讀課文,說說老師哪兒讀得好?哪兒讀得不好?應該怎么改正?
2、小組分角色幫讀,比比看誰讀得最好。
3、找自己的好朋友合作探究下面三個問題。(學生可下位找學生伙伴)
課件出示:
①兔兄弟怎么知道老鷹來了?
②小白兔想出什么辦法?它的辦法好嗎?
③老鷹為什么沒發(fā)現(xiàn)小灰兔和小白兔?
4、在學生交流匯報過程中相機指導朗讀。
(1)小鳥在天上飛,較早發(fā)現(xiàn)了老鷹,把消息告訴了兔兄弟。
指導朗讀:
①鳥兒見到老鷹時有什么表現(xiàn)?“亂飛”、“大喊”說明了什么?怎么讀這兩個詞試讀一次好嗎?出示課件:忽然,鳥兒們亂飛起來,對兔兄弟大喊。
②鳥兒怕老鷹為什么還把消息告訴兔兄弟?鳥兒的話怎么讀?誰來讀讀鳥兒的話?出示課件:“不好了,老鷹來了,快藏起來!”。
③讓學生自由表演、朗讀:忽然,鳥兒們亂飛起來,對兄弟大喊:“不好了,老鷹來了,快藏起來!”
(2)小灰兔聽到鳥兒的消息有什么表現(xiàn)?誰來做做“慌了”的樣子?(學生動作演示)小灰兔為什么會慌?怎么讀小灰兔的話?出示課件:“這兒沒有洞,往哪兒藏?。?rdquo;
(3)小白兔想出什么辦法?這辦法好嗎?為什么?(學生匯報后,出示課件加深理解)
指導朗讀:
①小白兔告訴小灰兔:“你藏到亂石堆里!”這句怎么讀?誰來試試?
②小灰兔怎么說?(“哥哥,你怎么辦呢?”)說明什么?怎么讀?你試試好嗎?
③“你快藏吧,別管我。”這句話誰會讀?教大家讀好嗎?
(4)分角色朗讀:老師讀鳥兒的.話,男同學讀小白兔的話,女同學讀小灰兔的話。(讀完后評價誰讀得好?他哪個地方讀得好?)
(5)故事的結(jié)尾告訴我們什么?大家讀讀。“瞧了又瞧”什么意思?做做動作讓老師看看。
(6)前后四人一小組討論:老鷹為什么沒發(fā)現(xiàn)小灰兔和小白兔?(明白道理)
5、教師小結(jié):小白兔和小灰兔利用自己身體顏色與周圍環(huán)境相近,躲過了老鷹的襲擊。
小學語文聽課記錄5
《春聯(lián)》這篇課文用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介紹了春聯(lián)的作用、種類、特點及讀背春聯(lián)的好處。讓學生通過學文懂得誦讀春聯(lián),既是學習又是享受,從而使學生得到美的熏陶。本課教者匠心獨具,充滿了濃郁的文化氣息,是一堂非常成功的示范課。思路清晰,點撥巧妙,拓展深化,無一不顯示教者的文化底蘊。
一、視頻導入,寓教于樂
俗話說:“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一節(jié)課如何開頭是語文教學中很重要的一環(huán)。高老師在課前兩分鐘就做了精心設(shè)計,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情境,并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感受春節(jié)歡樂祥和的氣氛,讓學生在快樂欣賞中,豐富知識,拓展視野。
以出示春聯(lián)為線,讓學生接觸了不同內(nèi)容的春聯(lián)。比如:在大門上可以貼“祖國與天地同壽江山與日月爭輝”,在書房上貼“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樣增加了學生對春聯(lián)的感性認識,為學習課文做了鋪墊。學生通過讀這些春聯(lián),不知不覺進入了課堂中。我們說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是有效地組織教學的關(guān)鍵一步,高老師這一部分的教學重視了學生的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注重了學生的自我發(fā)展。
二、朗讀春聯(lián),注重積累
語文注重積累,厚積累尚能博發(fā)。高老師在教學中,有意識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和提供積累優(yōu)秀語言文字的機會。而春聯(lián)的內(nèi)容廣泛,正是學生積累語言文字的良好素材。課文中介紹了四大類春聯(lián)內(nèi)容,學習第一幅春聯(lián)“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先讓學生感知描寫的內(nèi)容,再讓學生體會從哪里能感受到春光是美好的?這樣學生一下就抓住了重點詞“芳草綠”、“杏花紅”,從語言文字中感受到春的氣息,同時又加深了對春聯(lián)描寫內(nèi)容的印象。由于春聯(lián)語句短小,語言淺顯,老師組織學生自學其余4幅春聯(lián),自讀自悟,了解內(nèi)容,感受春聯(lián)描寫的意境。學生興趣濃,效率高,學習效果好。從教學過程來看,由導到放,很好地培養(yǎng)了自主學習的精神,極富實效,真正體現(xiàn)人本思想,真正把學生看作“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在這一情境中的自主學習、自主感受、自主體悟充分體現(xiàn)了尊重學生,將學生真正看作是一個全面的`人、一個發(fā)展的人,一個有著個體獨特見解的人。
三、品味春聯(lián),拓展視野
作為小品文,就應該讓學生有所得。基于這一點,高老師把了解春聯(lián)對仗和聲律美的特點作為一個教學重點。教學上不老生常談,始終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讀中感知特點,在讀中體會特點,讀出感受,讀出語感來。如了解“對仗”老師讓學生根據(jù)書上第二小節(jié)的方法,自己再尋找一個例子來說說春聯(lián)的對仗,加深對對仗的認識。另外老師還從課文外給學生搜集了許多例子,讓學生找找對仗的特點。這樣學生在品讀的過程中,不僅有理解后的高興,更有了解這些名聯(lián)背后故事的愉悅。為他們提供了閱讀的必要知識,開拓了他們今后閱讀的空間,為學生真正感受祖國語言文字打下了興趣的基礎(chǔ)。
四、訓練扎實,情感熏陶
教師以多媒體課件展示了多副對聯(lián),巧妙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了多種形式訓練。如:有對聯(lián)中少了一個字,讓你填出缺字;也有連連看,幾副對聯(lián)混合放在一起,請你給他們配配對;也有出上聯(lián),讓你對下聯(lián)等等。只說不練,顯然華而不實,多種形式訓練,不光對學生進行了語感訓練,使字、詞、句合理遷移,還讓學生體會到中國語言的博大精深,瑯瑯上口,使學生受到了美的熏陶。
五、學習春聯(lián),注重發(fā)展
高老師的這堂課還充分體現(xiàn)了“發(fā)展”二字。具有發(fā)展性的課堂意在通過倡導以自主、合作和探究為主學習方式,以發(fā)揮學生自我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發(fā)展學生的主體能力。這就要求語文老師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教師所做的備課、組織教學、教學設(shè)計、教學方法等都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更要給予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空間,高老師根據(jù)教學過程的需要靈活處理教材。這篇課文如果按照課文的敘述順序來展開學習過程,這樣的教學往往是呆板的。高老師而是首先從找出五副春聯(lián)入手,然后再理解春聯(lián)描寫內(nèi)容的類型,接著理解春聯(lián),在此基礎(chǔ)上學習課文開頭春聯(lián)給節(jié)日帶來的歡樂祥和氣氛,教學顯得更順暢了!另外對寫春聯(lián)的對仗、聲律等知識的學習也作了靈活處理,顯得有效而順暢。我想具有發(fā)展性的課堂應該就是這樣吧!
高老師這節(jié)課的設(shè)計、組織,把所有的教學活動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已有的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之上,讓學生在原有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自我建構(gòu)、自我生成,注重了學生的自我發(fā)展。
小學語文聽課記錄6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引導幼兒點數(shù)4以內(nèi)的物品,明白總數(shù)。
2、鼓勵幼兒用心參與點數(shù)游戲,體驗快樂。
【活動準備】
4名蟲蟲衛(wèi)兵、蟲寶寶若干、蟲蟲的家、圣誕情景。
【活動過程】
一、情景引入
圣誕節(jié)快到了,蟲蟲王國要開一個圣誕宴會。蟲蟲王國的蟲蟲們可熱情了,也邀請了小朋友去參加。
衛(wèi)兵:“歡迎光臨。”
師:“這四個衛(wèi)兵長的一樣嗎?”
二、歡慶圣誕——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
衛(wèi)兵發(fā)給每個幼兒一個蟲蟲朋友進入圣誕宴會做游戲。
唱玩歌曲后,教師出示蟲蟲,請和老師一樣的蟲蟲將蟲蟲舉起來,一齊點數(shù)。(4次)
三、宴會結(jié)束
衛(wèi)兵:“天黑了,月亮升起來了,我們要回家了。”
師:“謝謝你們的邀請,我們一齊送你們回家吧!”
步驟:
1、送小朋友手中的`蟲子
師:“天黑了,我們必須要數(shù)清蟲子的節(jié)數(shù),不要把他送錯家了。”
2、糾正送錯家的蟲蟲
3、將剩下的蟲蟲送回家
四、自然結(jié)束
和蟲蟲們說再見!
小學語文聽課記錄7
沒聽課之前,看到課文的題目,我就想:這是一篇沒趣的課文。不象我們低年級的課文,有各種各樣吸引人的小動物,但聽課下來,我改變了自己的想法,其實不管是什么課文,只要老師引導的好,沒趣的課文也能變得有趣。下面我就淺略地談一談聽課后對這節(jié)課的一點看法。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為了揭開雷暴的秘密,冒著生命危險在雷電交加的天氣里進行“風箏實驗”的事,贊揚了富蘭克林勇往直前,大膽探索的科學研究態(tài)度,說明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研究和實驗,才能揭開大自然的奧秘。
教完第一自然段,在體會雷暴的可怕后,邵老師出示第二自然段“那么,雷暴到底是什么呢?這個謎團直到18世紀才被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解開。”邵老師讓學生細細讀讀這個過渡段,從中體會到什么?開始學生不能體會到深層次上。邵老師再利用課件功能將“直到……才……”這組關(guān)聯(lián)詞變紅突出,再讓學生從這重點詞“才”上體會,通過引導,學生終于能體會到從中可以看出:其一雷暴的可怕,其二解開雷暴之謎是不易,其三富蘭克林的了不起。
第三自然段中有個詞“冷嘲熱諷”,這也是本文第二處采用烘托的.手法,用別人的嘲笑,來烘托富蘭克林堅持自已觀點的勇氣和決心,使人感到富蘭克林最終獲得的成功來之不易,也是彌足珍貴的。在教學一自然時,邵老師也注重這個詞的推敲。通過讀相關(guān)的語句體會,富蘭克林當時的推測是那么大膽,讓別人非常反感與排斥。接著用填空的形式來體會。例:不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論,就連許多自稱有學問的人也對他冷潮熱諷。有的說:“.......”有的說:“.......”有的說:“.......”讓學生想象,當時這些自稱有學問的人是如何對富蘭克林說的?通過言語訓練學生對“冷嘲冷諷”這個詞的學習較為扎實。
本課有復述的要求。當學生說到對風箏的材料有所了解,邵老師又讓學生再讀課文同桌探討一下這些材料有什么用。接著課堂公開交流,學生明白這些材料的用處后,再讓學生細細體會文中人物動作,明白風箏實驗過程。最后,邵老師那著準備好的風箏及一些實驗材料,問:誰愿意當一回小富蘭克林,將這個實驗過程邊演示邊講解給我們聽?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訓練,學生不知不覺鞏固了風箏實驗的一些要點,更為學生的復述提供了良好契機。
小學語文聽課記錄8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板書課題、讀題。蜜蜂怎樣會引路呢?請同學們讀課文。揭示課題:“引路”是什么意思(帶路)
二、自學生字新詞
⑴讀準生字的讀音
⑵劃出文中不理解的詞,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它們的意思
2、檢查自學狀況
三、再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資料
默讀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指導學生用擴句法說一說。)
四、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2、在語境中辨析詞義:列寧常常請養(yǎng)蜂的人來談天。
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寧只好親自地去找。
讀這兩個句子,比較一下,加點字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聽課評析
課堂中難點是從列寧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受到啟發(fā)和教育,教學中,要把指導朗讀作為理解課文的.主要手段,貫穿在教學的始終。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在《秋日私語》的樂曲聲中播放秋天的畫面,并談話導入。
(二)鞏固字詞,感知全文
1、出示課件,鞏固字詞,我將它們按必須的規(guī)律、特點排列為三行。
如:第一行出示生字:涼爽。讓學生用心記住易錯字“爽”的筆順,先寫四個小X,再寫一個人字托住他、
2、教師范讀全文,讓學生聽后找找每個自然段作者是用哪一句話寫出了他對秋雨的印象?并用橫線畫下來。抽生匯報。
(三)品讀課文,感悟體驗
由于第二自然段用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顏色,是課文“濃重的一筆”,因此我將著力點放在了學習第二自然段,層層推進指導學生的讀。
如:理解中心詞“五彩繽紛”。先請學生自由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把描述顏色的詞語找出來。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利用多媒體把詞語變成相應的顏色。之后追問…、、(這樣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詞語,積累詞語,進行潛力培養(yǎng),體現(xiàn)了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
2、賞析美句,重點指導。學生先自己練讀喜歡的句子。之后抽生個別讀,相機指導
3、學習第三段
4、學習第四段
(四)總結(jié)全文,升華情感
五、說板書設(shè)計
五彩繽紛豐收
11、秋天的雨香甜好聞
(鑰匙)傳遞信息歡樂
聽課評析
這堂課的板書簡明扼要地反映了課文的主要資料,脈絡清楚,豐收和快樂兩個詞語點明了課文的中心,深化了文章的主題。
感謝您的閱讀,祝您生活愉快。
小學語文聽課記錄9
課文把秋雨作為一條線索,將秋天眾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了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它有著一種難以言喻、不可形示、超越言象的無聲之美、無形之境。因此,我們的語文教學也應該回歸本真,劉晶老師的課堂教學正讓我們有這樣一種直覺的感受。
一、 暢談秋色,調(diào)動情感
1、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秋天的雨》,我們一起親切地呼喚。(板書課題、學生齊
讀)有人說,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為什么呢?(引讀第一自然段)
2、秋天的大門會是怎樣的景象呢?讓我們一起去感受感受吧。請大家閉上眼睛,仔細地聽,一邊聽一邊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師配樂范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按要求自由讀課文。
2、同桌交流自學成果。
3、檢查初讀情況。
(1)(課件出示生字詞)讀準字音,重點指導輕聲和多音字的讀法。
(2)課文中寫秋天的雨是怎樣的?
A 全班交流(課件隨機出示句子)
B 朗讀,初識總起句。
C 課文是從哪方面來寫秋天的雨的?(交流、板書:顏色、氣味、聲音)
三、品讀課文,文中尋美
(一)感悟色彩美
1、找出描寫顏色的詞語,感受色彩之美
默讀第二自然段,看看秋雨的顏料盒里有哪些顏色?它們分別給了誰?邊讀邊把課文中表示顏色的詞語劃下來。
2、交流:秋雨的顏料盒里有哪些顏色?他們分別送給了誰?(課件隨機出示)
3、賞讀句子,體會色彩之美
自由讀,劃出自己喜歡的句子,邊讀邊想:你從句子中讀出了什么,是從哪個中讀出來的。
(1) 學生自由讀。
(2) 指名賞讀自己喜歡的句子。(隨機進行)
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它把紅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
A 你為什么喜歡這一句?這個感受你是從什么地方讀出來的?
B 我們都來讀讀這句話,你又讀出了什么不同的感受?
C 交流、體會用詞之美、之妙:拓展運用。
D 朗讀。
菊花仙子得到的顏色就更多了,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美麗的菊花仙子在秋雨里頻頻點頭。
A 你為什么喜歡這個句子?你讀出什么來了?從哪里讀出來的?
B 大家都來讀一讀,還可以從哪里看出菊花仙子得到的顏色很多、很美?
C 交流、朗讀。
橙紅色是給果樹的,橘子、柿子你擠我碰,爭著要人們?nèi)フ兀?/p>
A 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從哪里讀出來的?
B 體會豐收之喜悅、朗讀。
金黃色是給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A 從這句話中你讀出了什么?從哪里讀出來的?
B 金色的海浪多美啊,你們想不想去看看?(課件出示句子、齊讀)
(3)體悟“五彩繽紛”一詞。(換詞練習)
(4)美讀全文。
四、自選作業(yè),拓寬運用
1、我會寫:練寫生字。
2、我會積累:(1)選擇你喜歡的課文背誦。
(2)摘錄你喜歡的句子。
3、我會思考:再讀讀課文,提出你的.問題。
我的感悟與思考:
這是一節(jié)真實的課,是一節(jié)樸實無華的課,一節(jié)扎實訓練語言文字的課,主要體現(xiàn)了如下一些特點:
一、執(zhí)教老師很重視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為使學生“喜歡閱讀”,教師設(shè)計了很多激發(fā)閱讀興趣的方法,這些方法在課堂教學中,起到了很好的調(diào)動閱讀興趣、促進閱讀的作用。例如在指導第二自然段的閱讀中,教師通過一邊讀一邊想像的方法,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描寫的情景中,使學生逐漸對閱讀文本產(chǎn)生興趣,學生因此讀出自己對文本的體會;配樂朗讀和課件再現(xiàn)情境的方法,把閱讀引向感悟的高潮。
二、執(zhí)教老師很重視指導學生更多地與文本對話。教師在課堂上只起到對話的組織者、引導者、指導者的作用,我們看到課堂上真正實現(xiàn)了“以讀為本”,擯棄了教師的分析講解和問答。學生有了充足的時間在課堂上朗讀、默讀、表演讀,在讀中感悟、理解、交流。學生在反復誦讀過程中識字、學詞、練句,把文本讀得正確流利;學生在反復誦讀過程中,體會感悟,走進情境,把文本讀出感情。在這個過程中,語感得以訓練,語文素養(yǎng)得以培養(yǎng)。
三、執(zhí)教老師很重視讀的層次指導。教師在課堂上很好地發(fā)揮了主導作用,每一次讀都有每一次的目的和要求,螺旋上升,層層推進,真實體現(xiàn)了學生從讀得磕磕絆絆,到讀得流利有感情的過程。例如第二自然段的讀,足有十幾遍,但絕不是一個層面上的讀,我們看到了學生語文能力的發(fā)展。
四、執(zhí)教老師很重視讀中積累?!肚锾斓挠辍肥且黄獙懢暗氖闱樾∩⑽?,語言文字很美,精彩的描寫集中在第二、四自然段,第一課時教師把閱讀的重點指導放在第一自然段,重錘出擊,抓住重點詞句,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上下文理解詞語,夯實基礎(chǔ)。由于學生在課堂上有了充足的語言實踐的機會,過程與方法得到重視,因此課堂學習效率很高,學生多數(shù)能夠在流暢讀書的基礎(chǔ)上背誦喜歡的精彩段落。這些積累,為他們的終身發(fā)展奠定了語言文字基礎(chǔ)。
小學語文聽課記錄10
一、激趣導入
1、教師板畫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2、今天我們到浩瀚的大海去看真正的鯨。(播放錄像) 3、看到這翻騰、躍動的鯨,你最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檢查生字,指名讀
肚肺腭胎
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都是月字旁
生:都是身體的某一部位。
3、教師指導書寫生字。
請學生上臺把這些生字寫在板畫上。
4、指名朗讀課文,檢查學生讀書情況,讀中糾正字音,指導學生抓住關(guān)鍵字關(guān)鍵句,懂得讀書時要抓住重點。
(1)鯨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用了個字把它寫在手掌上。
大,把一段話讀成一個字,了不起。
(2)指名讀第2自然段,把它讀成一句話。
鯨是哺乳動物,不屬于魚類。
(3)指名讀第4自然段
這節(jié)第一句話與其它自然段有什么不同?(設(shè)問)
三、學習第三世界自然段,了解鯨的大,認識說明方法。
1、能換一個詞說鯨大嗎?
生:巨大
點評:
林老師一上來就縮短了與學生的距離,充滿激情的語言,加上精彩的`畫面,學生很快就被吸引住了。
林老師別具心裁的運用小轉(zhuǎn)盤讓學生發(fā)現(xiàn)這些生字的規(guī)律,既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加深了對這些字的記憶,還讓學生明白了這些生字分別指鯨的哪個部位。
帶著問題閱讀,讓學生學會思考。
由淺入深的教學,讓學生體會作者語言表達的準確性。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很好的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既發(fā)展了學生思辯能力的同時,也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
板書:
作比較
板畫鯨
多種說明方法
列數(shù)字
假設(shè)
精確的語言表達
總評:
林老師的課太生動了,學生自始自終保持著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是多么難得呀!
林老師教于學達到和諧完美的統(tǒng)一,靈活運用合理地進行多種教法的優(yōu)化組合: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法,對學生進行點撥;運用自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還采用帶問題朗讀法,讓學生從讀中去理解,從讀中去領(lǐng)悟。充分發(fā)揮了老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創(chuàng)設(shè)了一種愉悅民主的教學氣氛,使學生成為教學的著眼點和落腳點,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如此精彩的課,讓我一輩子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