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大又粗又硬又爽又黄毛片,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在线观看,国产男同GAYA片大全,一二三四视频社区5在线高清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中班科學教案(模板10篇)

中班科學教案(模板1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27 04:02:02
中班科學教案(模板10篇)
時間:2023-12-27 04:02:02     小編:紫衣夢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yōu)質的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中班科學教案篇一

1、經過動手做小實驗,初步體驗量的守恒。

2、懂得做實驗后獲得的結果才是正確的結果。

3、能與同伴友好合作地進行實驗。

1、經驗準備:幼兒有從杯中倒水的經驗。

2、物質準備:——教具:一粗一細兩個杯子,里面分別裝有不一樣水位的水。

3、——學具:粗細不一樣的杯子若干(數(shù)量各為幼兒人數(shù)的一半,其中粗杯子里盛有蘭色的水,細杯子里盛有紅色的水),粗細不一樣空杯子若干(數(shù)量為幼兒人數(shù)的一半)。

一、哪個多哪個少?

——教師(出示粗細不一樣的杯子):這兩個杯子一樣嗎?哪兒不一樣?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杯子有粗有細。

——鼓勵幼兒大膽地表述自我的想法。

二、思考實驗方法。

——教師:我們能用什么方法證明你猜得對不對呢?

——鼓勵幼兒思考,并提出提議。師幼歸納多種方法,并引導幼兒分析這些方法中哪些可行,哪些方法有難度,此刻沒辦法做。鼓勵幼兒發(fā)現(xiàn)借助空的第三只杯子能夠了解兩杯水是否一樣多。

三、幼兒操作活動。

——兩位幼兒共同做實驗,一人拿一杯水,然后再取一個空杯子。先猜猜兩杯水是否一樣多,誰多誰少,然后再實驗。

——教師觀察指導,了解幼兒的實驗方法。

如,方法一:一幼兒先將自我杯子中的水倒入空杯中,做一個標記后把水倒回去。另一個幼兒幼兒再把自我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比較水位與標記的高低:

方法二:一幼兒在自我杯子的水位處作標記,然后把水倒入空杯中,另一個幼兒將自我杯中水倒入做標記的杯子中,比較水位與標記的高低。

——提醒幼兒實驗時注意慢慢倒入,不要將水潑出來。同時要將杯中水全部倒完。

四、我們的實驗結果。

請幼兒介紹實驗的結果,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光用眼睛看,結果不必須正確,要經過實驗才能明白正確的結果。

中班科學教案篇二

1.通過局部特征來推斷動物角色,發(fā)展邏輯推理能力。

2.進一步加深對各種動物特征的認識。

1.各種動物卡片(老虎、長頸鹿、鱷魚、螃蟹、獅子、大象、蛇等),將動物卡片切分成四等份。

2.烏龜飾一個,抽取卡片的箱子,動物應聘板(白紙貼在墻上)。

3.將活動室簡單布置成動物現(xiàn)場招聘會。

4.請三個幼兒排練好表演:小動物來應聘。

——烏龜兄妹的職業(yè)介紹所越開越大了,來找工作的動物也很多。于是,他們每周都要開一次動物招聘會。本周的動物招聘會又開始了。 ——請三個小朋友扮演小動物來應聘,教師扮演烏龜。(小動物說:“烏龜,我想找份工作。”烏龜問:“你們有沒有帶照片?應聘是要照片的?!毙游飩兌寄贸隽俗约旱恼掌瑸觚斃细缫豢矗喊?怎么每張照片都只有一小部分?烏龜老哥看了半天也猜不出照片上是誰)

——教師出示這些只有局部特征的動物卡片,請幼兒猜猜這是什么動物的照片。

——幼兒猜出后,教師拿出其他三塊卡片將動物完整地拼擺出來。

——請幼兒到卡片箱內抽取一張卡片,猜猜是什么動物來應聘,并和同伴說說。

——教師請幼兒與同伴合作,找到相配的那一部分拼成完整的照片。

——拼好照片的幼兒,將照片粘貼在動物應聘板上,與同伴自由觀看、交流。

本活動適合以游戲形式開展,活動時間可根據(jù)幼兒的興趣適當加以延長。

中班科學教案篇三

在區(qū)域活動中,我投放了鎖頭和鑰匙,孩子們特別感興趣。玩鎖的過程就是孩子們探究、比較操作、提高協(xié)調能力的過程。在此基礎上,我組織了本次活動。

1、喜歡玩開鎖游戲,體驗探索活動的樂趣。

2、能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將鑰匙與鎖進行匹配,并將鎖打開。

3、初步了解鎖與鑰匙之間大小、圖案對應關系。

物質準備:

1、各類鎖和鑰匙若干(大小,顏色,品牌不同)。

2、生活中各種鎖的多媒體資料。

3、自制寶盒

經驗準備:有玩匹配游戲的經驗。

(一)談話:鎖 (激起興趣)

1、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見過鎖?

2、這些地方為什么會有鎖?

教師小結:有了鎖,就可以保護我們的財物,我們的安全,保守我們的秘密

3、ppt了解生活中的各種鎖。

(二)、探索活動

1、第一次嘗試開鎖。

幼兒嘗試自己找鑰匙開鎖,在操作中嘗試總結成功開鎖的經驗。

2、分享交流:成功經驗1:按照鎖和鑰匙的大小進行匹配。

成功經驗2:按照鎖和鑰匙的品牌進行匹配。

3、第二次嘗試開鎖

開鎖比賽:將各種鑰匙和鎖混合放在一起,幼兒嘗試使用總結的方法進行配對開鎖,在規(guī)定實踐內,看誰開的鎖頭多。

(三)游戲:開箱取寶

幼兒合作,共同打開鎖箱取寶,體驗成果的快樂。

中班科學教案篇四

為什么有些東西會浮在水面而有些東西沉在水里……等等?!毒V要》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

因此,我選擇了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作為幼兒科學教育內容,在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yǎng)了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會了用多種方式表現(xiàn)、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1、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探索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嘗試用簡單的圖畫記錄觀察和探索的結果。

2、積極思考,大膽操作和用語言較完整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3、體驗科學探究活動的樂趣以及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1、每組一大盆水、一塊擦手毛巾。

2、每組一個筐,內有雪花片、泡沫、硬幣、棉簽、圓鐵片、塑料瓶、鐵釘、記號筆若干。

3、個人記錄表每2人一張。

探索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培養(yǎng)幼兒科學探究的能力。

(一)導入部分:

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怎樣幫助螞蟻過河?

(幼兒開動腦筋:游泳圈、小船等)

基本部分:

1、引出沉與浮的概念,認識沉與浮的標記

師:為什么游泳圈可以幫助小螞蟻呢?出示沉與浮的標記,指導幼兒如何畫標記。

2、幼兒動手操作進行探究――尋找?guī)椭∥浵伒姆椒?/p>

是不是和你們猜的一樣呢?老師這里有一張記錄表,等一會請小朋友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把這些材料放進水里一個個試一試,2個人一組,一人記錄,一人操作。

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3、集中分享探究結果。

請一組幼兒講解記錄結果。

師小結:小朋友們都觀察的很好,雪花片、棉簽等會浮上來,圓鐵片、硬幣等會沉下去。

4、引導幼兒探索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

探究:借助輔助材料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

幼兒探索,教師指導。

5、展示幼兒探索結果。

請個別組幼兒講解自己的探索結果,教師進行總結。

(三)結束部分:

安全教育,引導幼兒不要玩水,學會自救。

師:小朋友們真棒,在你們的幫助下,小螞蟻已經上船了。水有很多神奇的力量,但是水太大了,也會給我們帶來危害,所以我們不要到河邊玩水,遇到危險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游泳圈、盆、木頭等物品自救。

中班科學教案篇五

“讓電動玩具動起來”這個活動的主題來源于孩子平時的自由游戲。最近在《玩具總動員》的主題活動中,我班最熱門的玩具就是令孩子們愛不釋手的“各種各樣的車”,他們經常拿著不動的車來問我:“楊老師,為什么我的車動不起來呢?”這說明中班孩子已不僅僅滿足于單純的擺弄玩具,他們喜歡探究玩具動不起來的真正原因,有時甚至將玩具車拆開,檢查車內部的馬達及各種零件等,這又表明孩子已經明顯地意識到事物的因果關系。根據(jù)平時對孩子的觀察,我就設計了這樣一次集體活動。

1、嘗試自己安裝電池,使電動玩具動起來。

2、對探索怎樣讓電動玩具動起來有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電動玩具若干、各種大小的電池若干。

安裝順序。

一、玩電動玩具。

(提供不裝電池的電動玩具,幼兒隨意挑選一樣自己喜歡的玩具玩,在玩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這些電動玩具是動不起來的。)。

“這些是什么玩具?怎么會動不起來呢?!來自屈。老師教案。!怎樣讓電動玩具動起來?

小結:電動玩具一定要裝了電池才能動起來。

現(xiàn)在,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許多大大小小的電池,看誰能讓手中的玩具動起來。還要記住自己用了幾節(jié)電池,怎樣裝的方法,等會告訴不會裝的小朋友。

二、嘗試安裝電池。

1、幼兒選擇電池安裝。

(老師提供大小不一的電池,不作任何提示,讓孩子自己挑選電池安裝,在安裝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同樣裝上電池后有些電動玩具還是動不起來。)。

2、比較討論。

裝上電池以后,為什么有的玩具會動,有的玩具不會動呢?電池到底該怎樣裝?”

(將相同的兩樣玩具進行比較,引發(fā)幼兒尋找原因,觀察電池的正負極,突出安裝的順序。)。

小結:原來,安裝電池時,先要找與玩具大小合適的電池、然后數(shù)一數(shù)你手中的電動玩具需要多少節(jié)電池,接著將平的一頭對準玩具上的小彈簧輕輕按下去,關上小門,打開開關,電動玩具就會動了。

3、再次安裝電池。

解決問題,體驗快樂。

首先我認為預設的兩條目標是比較切合的,但由于活動預設后沒有試教過,所以第一次活動后,我發(fā)覺一些有成功體驗的孩子興趣不在安裝電池上面了,同時又發(fā)現(xiàn)孩子安裝不當?shù)脑颍阂皇请姵卣摌O,二是電池數(shù),三是電池盒中的彈簧這三個問題孩子不清楚。所以在第二次活動前,我對活動的方案和材料的投放作了調整,將投放的的玩具全部不裝電池,讓孩子在動不起來的情感感受中,產生嘗試安裝電池的欲望。果然,在第二次活動中,孩子安裝電池的行為也更加地投入了。將安裝電池的三個關鍵因素在孩子們交流討論中用形象化的語言給予了化解,如把安裝電池的盒稱為肚子,把正極稱為戴著一定小帽子等等,再把孩子操作中的問題,用平的一頭對準肚子中的彈簧,然后用力往后一拉輕輕一按就解決了這個阻礙安裝的問題。雖然這次活動非常成功,但我知道老師應該更注重的是體驗這個過程,如在嘗試安裝電池時,我應該給予孩子更多表達自己想法的時間與機會,由于我性格上的原因,在這方面顯得有點急躁,沒能給孩子創(chuàng)設更多機會,阻礙了我將頭腦中已有的教育理念轉化為教育行為。

中班科學教案篇六

1、通過觀察,了解蟬的外形特征和習性。

2、對蟬有探究興趣,能用語言表達自己對蟬的認識。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4、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蟬若干只、蟬的鳴叫聲。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用錄音機放蟬的鳴叫聲,請幼兒聽一聽、猜一猜這是什么東西的叫聲?

二、引導幼兒觀察蟬。

1、教師出示蟬,引導幼兒討論:蟬是什么樣子的?

3、小結:蟬的身體是黑褐色的。頭上有一對復眼,一對短短的觸角,嘴像針,是一根空心的管子。背上有兩對薄而透明的翅膀。身體下面有三對足。肚子是一節(jié)一節(jié)的。

4、討論:蟬能發(fā)出怎樣的聲音?這種聲音是從哪里發(fā)出來的?(雄蟬在夏天發(fā)出“知了、知了”的聲音,這種聲音是蟬的翅膀振動發(fā)出的。)

三、了解蟬的生活習性。

討論:蟬生活在哪里?吃什么?(蟬生活在樹上,靠吸樹枝里的汁生活,所以它危害樹木,是害蟲。)

3.中班科學活動教案:靜電教案

1、在游戲中感知磨擦生電現(xiàn)象,體驗靜電對物體的作用力。

2、能夠細心操作,觀察驗證自己的猜測,感受探索的樂趣。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4、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現(xiàn)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在游戲中感知磨擦生電現(xiàn)象,體驗靜電對物體的作用力。

用吸管摩擦生電的正確方法。

1、吸管人手一根、卷紙若干、碎紙片若干;

2、清水、盆子、小紙船(形成小池塘的場景);自制旋轉木馬;柳條(柳樹);水龍頭(細細的水流);灑落的鉛筆粉末。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老師來給你們表演一個小魔術,你們想看嗎?

(出示吸管)這是什么?

幼:吸管和碎紙片

教師演示:將吸管拿在手上舞一圈,然后輕輕靠近紙片,沒變化;教師用眼神和表情讓幼兒觀察吸管是否有變化;然后將吸管藏到桌子底下邊磨擦教師口中邊說“變變變”,再拿出來,輕輕靠近紙片,用眼神或動作提示幼兒觀察變化。

請你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幼兒講述看到的現(xiàn)象)

二、猜測探索:靜電產生的原因

1、探索靜電產生的原因——磨擦生電

(1)小紙片主動跳到了我的吸管上,猜猜我是怎么來變這個魔術的呢?

(幼兒猜測、討論,如果幼兒有說用水、用漿糊之類,教師讓幼兒親自摸一摸,究竟有沒有)(鼓勵幼兒進行各種想象、猜測)

(2)小朋友,你們猜了這么多的方法,是不是這樣呢?你們現(xiàn)在自己去試試,看看你會不會變這個魔術,當吸管靠近碎紙片時,小紙片會主動地跳到吸管上,我旁邊也為你們準備了一些材料,如果需要可以選取使用。

(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引導)

(3)誰會變這個魔術了?請告訴我們你是怎么變的?

(幼兒將自己成功或不成功的經驗進行展示)

(4)請個別幼兒示范,要點:摩擦得又輕又快。

(5)幼兒再次嘗試操作(此環(huán)節(jié)是否省略,看幼兒第一次的操作的成功率而定)

(6)教師和幼兒一起小結:吸管經過磨擦后,輕輕靠近小紙片,小紙片就會跳上來了。

2、猜測、總結磨擦生電現(xiàn)象是靜電反應

提問:為什么吸管經過磨擦以后小紙片就會跳到吸管上來,這是什么原因呢?

(幼兒進行各種想象、猜測)

教師小結:這是靜電,吸管經過磨擦以后,會產生小小的電,這些電叫靜電,它們能吸引輕小的物體。

三、操作體驗:靜電對輕的物體的作用力

1、師:有了靜電的吸管除了可以吸引小紙片,還能做別的事情嗎?

2、介紹游戲情境1:

(1)柳條因為沒有風,正靜靜地垂著,如果用摩擦帶電后的魔棒靠近它,你猜柳條會有什么變化?(會飄動起來)

(2)請一名幼兒嘗試驗證后,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在記錄紙上記錄下來。

四、幼兒實踐驗證

教師觀察,引導幼兒用語言描述

五、交流分享。

你將有靜電的魔術棒靠近它們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什么?(讓幼兒

對照自己的記錄,充分描述自己的實驗結果)

六、教師總結。

你們用帶靜電的吸管輕輕靠近游戲材料時,它們都動起來了,改變了原先的位置。

七、遷移運用:討論與交流自己的生活體驗。

師:“你在生活中曾遇到過靜電嗎?”

師:“被‘電’到是什么樣的感覺?”(疼、麻……)

那么你知道怎么樣預防靜電嗎?讓我們回去繼續(xù)了解一下預防靜電的一些好辦法。

活動延伸:

幼兒與父母共同查找資料,進一步了解人們生活中的靜電現(xiàn)象,以及預防靜電的辦法。

中班科學教案篇七

1.視頻2.彩繩1根、正方形、圓形"餅干"若干。

1.學習將圓分成相等的兩份。

2.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發(fā)展觀察和比較能力。

3.萌發(fā)幼兒對等分的興趣。

1.今天高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有趣的故事,請你們在看故事的同時,想想兩個問題:

(1).故事中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2).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

看完故事,師: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幼:兩只笨熊在分面包。

師:后來呢?

幼:被狐貍吃了很多。

師:總結:哦,他們沒有分成大小一樣的面包。

幼:就從中間剪。

師:好,那你來操作一下。

幼指著繩子:就是這里。

師:你用手比劃,老師來剪。

幼:隨便指個地方比劃剪。

師:把繩子折起來問:這樣是一樣長嗎?

幼:不是。

師:那怎么樣剪才能剪成一樣長短的繩子呢?

幼兒再次嘗試。

師:你是怎么把它分成相同的2段的呢?

幼兒說完教師總結:兩端相對,從中間對折就可以把一根彩繩分成2根長短一樣的彩繩。

幼兒進行操作。

師:這兩半大小一樣,形狀相同嗎?

幼:是的。

師:你是怎么觀察他們是大小一樣,形狀相等的?

幼兒說完教師總結:從中間對折,分開的兩個形狀能完全重合。

師:引出2等分的概念:二等分就是把一個物體分成大小相同,形狀一樣的2個部分。

幼兒探索將不同的圖形進行2等分,進一步感知2等分的含義。

正方形:對折可以得到2個長方形(請幼兒演示)教師請幼兒繼續(xù)探索還有什么辦法?(有一塊正方形的餅干,但是兩個熊寶寶都喜歡吃三角形的餅干,怎么辦?)。

中班科學教案篇八

1、能大膽觀察蝸牛,學習用多種方法來觀察。

2、敢于探索,發(fā)展觀察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1、每組觀察工具若干:小棒、玻璃片、瓶子、木片等

2、記錄紙筆若干

1、談話:春天的小動物

――讓孩子們講講自己對春天的動物的認識

2、戶外:找蝸牛

3、觀察蝸牛

a:引導孩子們觀察蝸牛。

――讓孩子們用眼睛看,用各種工具來觀察,并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及時的記錄。

b:分享個自的經驗

4、介紹“我知道的關于蝸牛的知識”

5、講講“我對蝸牛一些的問題”

6、小結

中班科學教案篇九

1、體驗味覺,增加味覺經驗。

2、品嘗、分辨酸、甜、苦、辣、咸的味道。

1、分別裝在5個杯子里味道不同的水。

2、“酸、添、苦、辣”表情圖片。

3、課件-探究氣味

1、向幼兒講述“酸、甜、苦、辣、咸”的故事。

2、提問:小朋友們聽過了故事之后,那現(xiàn)在也請小朋友們來當一下廚師,

找一找酸、甜、苦、辣、咸五個朋友躲在哪里。

3、請幼兒上前來品嘗味道,并講述自己所品嘗的味道。

4、展示圖片《酸、甜、苦、辣》。

告訴幼兒:“小朋友們看看掛圖上的表情,然后想一想自己品嘗之后的表情?!?/p>

5、將幼兒分組后,請每個幼兒都自己品品嘗一下五種不同的味道。

在掛圖上把味道和相應的表情連線?!?/p>

7、提問:“小朋友 們今天都嘗到了哪些味道?為喜歡的是哪種?”

8、在幼兒閱讀“愛吃甜的動物”后,

提問:“小朋友知不知道有哪些動物喜歡吃甜食?它們都喜歡吃什么樣的甜食?!?/p>

9、活動總結,請幼兒互相交流自己品嘗不同的味道時候的感覺。

中班科學教案篇十

晨晨小朋友帶回來一把與眾不同的“油紙傘”。它掛在教室里特別好看,孩子們問:“這是一把什么傘???”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設計了這一活動。引導幼兒了解不同傘的制作及特征,開拓他們的知識面。

1、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油紙傘與一般用的傘不同之處。

2、知道油紙傘是一種傳統(tǒng)藝術的繼承。

3、萌發(fā)愛科學愛自然的情感。

1、收集各種不同的油紙傘。

2、有關油紙傘制作的cd碟。

3、把收集的圖片,文字資料貼在墻上,供幼兒觀察和欣賞。

1、教師出示油紙傘及一般的傘,讓幼兒自由觀察及討論這兩把傘的不同之處。

2、教師小結幼兒討論的結果。

3、讓幼兒觀看油紙傘的工藝制作cd碟,讓幼兒帶者問題來觀看。

4、引導幼兒互相交流所看到的,說說油紙傘與一般傘的不同,有什么特征?

5、自畫一幅美麗的油紙傘圖案。

幼兒對油紙傘美麗的圖案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也知道油紙傘主要是用棉紙來繪畫的,它是一種手工制作過程,而一般的傘是機械制作過程。萌發(fā)了愛自然的情感和敢于探索的精神。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