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聶海勝的事跡和精神篇一
在北京,聶海勝有個溫馨的家,妻子聶捷琳也是一名軍人,跟他在同一個單位,是搞醫(yī)學研究的。女兒聶天翔非常活潑可愛。跟所有航天員的家庭一樣,這個三口之家,是圍繞著“范文參考網(wǎng)top100范文排行航天”二字運轉(zhuǎn)的,也非常和睦,這是飛行員的傳統(tǒng)。
當初接受航天員選拔時,聶海勝的體重就稍稍有點超標。于是,如何幫他“減重”成為整個家庭十分關(guān)注的課題。航天員在訓練中身體消耗很大,不吃東西不行,吃不好也不行。如何減重?只有通過加大運動量來實現(xiàn)。妻子聶捷琳說:“這幾年,他在體能訓練上的付出,比別人要大得多。我們?nèi)腋汲闪恕\動員’?!?/p>
聶捷琳是一位細心的女人,除了給丈夫提供工作和生活上的支持以外,她每天都和女兒為聶海勝疊幸運星,希望這樣能夠給聶海勝帶來平安和幸運。聶捷琳對遠在湖北的婆婆也照顧得非常好,每個月定期給老人寄200元錢,逢年過節(jié)寄1000元,還常常把老人接到北京玩,但老人對北京的生活不習慣。
2005年10月,“神六”發(fā)射成功后,在湖北省棗陽市楊垱鎮(zhèn)聶海勝家門口,襄陽市委、市政府,棗陽市委、市政府,舉辦了隆重的文藝演出進行慶祝。當?shù)卣谟杪櫤偌覟椤昂教熘摇狈Q號,并授予聶海勝的母親“英雄母親”稱號。
如今,執(zhí)飛“神十”,聶海勝將成為我國飛向太空的最年長航天員。而她最敬重的母親已于2009年去世。當時,聶海勝因在執(zhí)行任務(wù)沒有辦法來趕回老家。聶海勝說他只能以刻苦地訓練來回饋老人的真情。
2005年第一次飛天以來的8年間范文參考網(wǎng),當他的普通同齡人經(jīng)歷著正常的生理衰退時,聶海勝的航天生理功能始終保持在優(yōu)良等級,骨骼代謝變化不大,出色的心肺和心血管功能更是普通人無法相比。這是一項屬于聶海勝的中國紀錄。這是一個職業(yè)航天員時刻準備出征的狀態(tài)。
2013年4月,聶海勝以優(yōu)秀成績?nèi)脒x“神十”飛行乘組。在擔任指令長的同時,他還將承擔手控交會對接的操作任務(wù)。在我國載人航天飛行史上,這兩項艱巨任務(wù)首次由同一人承擔。
一年前,劉旺手控操作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時,聶海勝在地面提供技術(shù)支持。這一次要自己上陣了,他很有信心:“壓力肯定有,但我們經(jīng)歷了千錘百煉,絕對不會被壓力打垮!”
這是名副其實的千錘百煉:執(zhí)行任務(wù)前,聶海勝的地面模擬訓練已超過2000次。
聶海勝的事跡和精神篇二
聶海勝是一位為人民利益而英勇犧牲的英雄,他的事跡激勵了無數(shù)人。我深受聶海勝事跡的感動,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應(yīng)該從中汲取力量,為人民貢獻自己的力量。在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時,我們要堅定信念,勇往直前;在為人民服務(wù)的道路上,我們要堅守初心,不忘使命;同時,我們也要學習聶海勝舍生忘己的精神,始終保持對人民的深深的熱愛,為構(gòu)建一個更加和諧、美好的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首先,聶海勝事跡告訴我們,要堅定信念,勇往直前。聶海勝能夠在敵人的威脅面前堅守信仰,表明了他對黨和人民的忠誠之情。這一點我們大家都能夠深刻地體會到,無論是個人生活還是工作中,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zhàn)。不拋棄、不放棄,只有堅持下去,才能取得成功。正如聶海勝舍棄了私人利益,最終為了人民的利益付出了生命,我們在面對困難時,也要勇往直前,懷揣著信念和目標,努力去實現(xiàn)。
其次,聶海勝的事跡告訴我們,要堅守初心,不忘使命。聶海勝加入革命隊伍本來是出于一顆為人民服務(wù)的心,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即使在被敵人囚禁的那段時間里,他依然保持著堅定的革命信念。我們每個人也應(yīng)該記住自己的初心,無論工作崗位多么普通,無論服務(wù)對象多么微不足道,我們都應(yīng)該始終保持對人民的熱愛,為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只有堅守初心,不忘使命,我們才能在自己的崗位上取得真正的成就。
同時,聶海勝事跡也啟示我們要學習他舍生忘己的精神,始終保持對人民的深深的熱愛。聶海勝在被敵人困住的時候,選擇了以身殉職,他眼中只有人民的利益,他的生命對于他來說并不重要。這種為人民犧牲一切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我們起居于世,都是受益于人民,那么我們就應(yīng)該以人民的利益為出發(fā)點,時刻保持對人民的熱愛,為人民的利益,為社會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最后,聶海勝的事跡告訴我們,我們每個人都應(yīng)該為構(gòu)建一個更加和諧、美好的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聶海勝的榜樣,鼓舞了無數(shù)人繼續(xù)堅持奮斗。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扮演著一個小小的角色,但只要我們堅定信念,用心去做,積極投身到社會發(fā)展的大潮中,我們就一定能夠為社會的進步作出自己的貢獻。無論是從事什么行業(yè),我們都應(yīng)該以聶海勝為榜樣,相信堅持下去,自己的付出總會有所回報,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聶海勝英勇的犧牲,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偉大的榜樣。我們每個人都應(yīng)該從其事跡中汲取力量,勇敢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堅守初心,保持對人民的深深的熱愛,為構(gòu)建一個更加和諧、美好的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讓聶海勝的事跡激勵我們,為了人民的利益,為了國家的繁榮,一起奮斗,一起前行。
聶海勝的事跡和精神篇三
6月17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fā)布消息:9時22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
此后,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并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
2021年,57歲的聶海勝擔任神舟十二號飛船乘組指令長,完成三探蒼穹的載人航天任務(wù)。
同時,他也是我國執(zhí)行飛天任務(wù)年紀最大的宇航員。
從貧困村里的“放牛娃”
到三征太空的航天英雄。
原來逆襲的秘訣。
就藏在他一路的成長故事里。
1
貧窮艱辛的童年。
1964年,聶海勝出生于湖北某個貧困村里。
彼時的中國剛剛結(jié)束三年自然災(zāi)害,但糧食緊缺問題依然存在于聶海勝的家鄉(xiāng)——湖北棗陽,鄂北的“旱極”之一。
聶海勝家里兄弟姐妹八人,他排行老六,上面有五個姐姐,下面還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
那時,他的家庭貧困程度甚至比同村的大多數(shù)家庭還要嚴重,吃不飽飯是常事。
因為讀小學時,聶海勝常穿著姐姐的花衣裳,同學們都笑話他。
即便過著這樣食不果腹的生活,他的父母也堅持供他讀書。
聶海勝在一篇自述文中回憶道:“家里兄弟姐妹多,但父母想盡一切辦法也要讓我讀書。有一次交到老師手中的學費,竟是一只兔子?!?/p>
聶海勝兄弟姐妹8人,而父親又在聶海勝16歲就早逝,家中重擔全壓在母親身上。
為了減輕母親負擔,幼小的他攬下了很多農(nóng)活:放牛、割麥子、拾柴等。
聶海勝更是深知,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唯有讀書這一條出路。
父親病逝后,每個假期,聶海勝都必須去搬木材、裝茶葉、干農(nóng)活賺十幾元錢用來補貼家用。
為了節(jié)省八毛的車票,聶海勝在售票口糾結(jié)了良久后還是決定走路回家。
可走出去一段路后,他又擔心會磨壞腳上的布鞋。
最終,他脫下了鞋,赤著腳走完了30多公里的路。
生活艱難,但聶海勝未曾抱怨,只是默默地為生活而努力著。
2
高中的飛天夢。
父親去世后,聶海勝的名字曾多次出現(xiàn)在輟學名單上。
中學老師實在不忍這個好苗子輟學,便免除了他的學雜費,這才讓聶海勝的學業(yè)才得以繼續(xù)。
初中畢業(yè)后,聶海勝考上棗陽最好的高中——棗陽一中。棗陽一中是當?shù)氐闹攸c高中,當年全鎮(zhèn)只錄取了2名學生。
在高中,班上有50名學生,卻匯集著各個鄉(xiāng)鎮(zhèn)的尖子生。
來自教育條件不好地區(qū)的聶海勝只能刻苦學習,自己的成績始終穩(wěn)定在15名上下。
即便學習成績優(yōu)異,但在當時的大背景下,許多人關(guān)心的仍然是如何更快工作養(yǎng)活全家,但聶海勝的理想遠不止于此。
在讀書之余,聶海勝也保持著優(yōu)秀的身體素質(zhì),聶海勝的堂哥曾回憶道:“海勝小時候話不多,但特別勤勞,會和他一起推車運牛草。他的身體條件也很好,游泳特別厲害,大家都游不過他?!?/p>
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性格使得聶海勝的人緣極好,在少年時期,聶海勝就給同學們樹立了優(yōu)秀的榜樣。
那時,當同學們聚在一起談?wù)搲粝霑r,聶海勝說:“自己小時候做過一個夢,夢見自己長了一雙翅膀,在天空飛翔?!彼膲粝胧钱敱?,當飛行員最好。
3
從飛天到航天。
1983年聶海勝高中畢業(yè)時,正趕上空軍招飛,懷揣著飛天夢想的他報了名。
各項考核和體檢全都順利過關(guān),聶海勝成功考入長春飛行學院(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
聶海勝的平衡能力強,仿佛是為飛行而生的人。不過,在超強的平衡能力背后,除了有天生的原因,也離不開他刻苦訓練。
在那時,訓練設(shè)備遠不如現(xiàn)在先進。
訓練時,手和腳容易磨起泡是常有的事,血水不停地滲,聶海勝從來不叫苦。
聶海勝開的還是飛行難度更高的殲擊機,對平衡能力要求極高,聶海勝是同期學員中第一個單飛此類飛機的人。
聶海勝先后駕駛過殲五、殲六、殲七3種機型,安全飛行148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
1998年,聶海勝入選中國首批航天員,完成了從“航空”向“航天”的轉(zhuǎn)變,并參與了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全過程。
2005年,聶海勝與費俊龍執(zhí)行神舟六號載人飛行任務(wù)。
2013年,首次擔任指令長的聶海勝,與航天員張曉光、王亞平共同上天,執(zhí)行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wù)。
2021年,神州十二號上,聶海勝三征太空,擔任指令長,登上了中國自己的空間站。
4
終身學習,時刻備戰(zhàn)。
如今,年歲漸長的聶海勝,依舊沒有忘記飛天的初心,每天堅持鍛煉、控制飲食,時時刻刻以航天員的標準要求自己。
正是這樣幾十年如一日的訓練、學習堅持,聶海勝才能神五、神七、神九,三次備飛。神六、神十,神十二,三探蒼穹。
其實在最初,大多數(shù)孩子的天賦之間,都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但漸漸由于堅持和選擇的不同,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會變得越來越大。
當初那個農(nóng)家放牛娃,一步步走到眾人前,成了所有人都敬佩的航天英雄,聶海勝用他57年的人生告訴我們:
優(yōu)秀,從來都有跡可循。
成功,也可以被模仿復制。
夢想、堅持和讀書。
就是開啟人生精彩之路的鑰匙。
聶海勝的事跡和精神篇四
聶海勝是一位英勇堅毅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zhàn)士,在戰(zhàn)爭中展現(xiàn)出了非凡的勇氣和決心。他的事跡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讓我們看到了堅強和毅力的力量。在我看來,聶海勝的事跡給我?guī)砹松羁痰母形蚝蛦⑹尽J紫?,聶海勝的事跡告訴我,勇氣和決心是戰(zhàn)勝困難和挑戰(zhàn)的關(guān)鍵。其次,聶海勝的選擇和行動向我表明,為真理和正義而奮斗是人生的價值所在。最后,聶海勝的事跡引發(fā)了我對于英雄和普通人的思考,讓我意識到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英雄,只要我們擁有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聶海勝的事跡讓我深刻地明白,勇氣和決心是戰(zhàn)勝困難和挑戰(zhàn)的關(guān)鍵。聶海勝在戰(zhàn)場上面對強敵,但他卻毫不退縮,勇敢地與之搏斗。他在臨危不懼的背后,是他對于自己和戰(zhàn)友的責任感,是他對于事業(yè)的堅定信念。這種勇氣和決心使他能夠在最危險的情況下保持冷靜并做出正確的決策。這一點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至關(guān)重要的。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zhàn),我們需要勇氣去面對它們,并且下定決心去克服它們。只有敢于面對困難,我們才能夠克服困難。
聶海勝的選擇和行動向我表明,為真理和正義而奮斗是人生的價值所在。聶海勝所參加的戰(zhàn)爭是一場為了保衛(wèi)國家和人民的斗爭,是一場正義與邪惡的對抗。他所做出的選擇無疑是正確和光榮的。這使我深思,人生究竟追求的是什么?在我看來,人生的價值是與偉大的事業(yè)緊密相連的。正如聶海勝一樣,只有為真理和正義而奮斗,我們的生命才會變得有意義。我們每個人都應(yīng)該思考自己的價值觀和道德準則,并立志為真理和正義而奮斗。
聶海勝的事跡引發(fā)了我對于英雄和普通人的思考。他們之間真正的區(qū)別是什么?在我看來,英雄來源于普通人,普通人也可以成為英雄。英雄并不是天生的,他們是通過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成長起來的。聶海勝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他并沒有超凡的能力,但他卻用自己的信仰和行動證明了他的偉大。每個人都有成為英雄的潛力,只要我們愿意奮斗,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目標,我們也可以成為那個改變世界的人。
聶海勝的事跡對我的啟示是深刻而長久的。它教會了我認識到困難和挑戰(zhàn)并不可怕,只要我們擁有勇氣和決心;它告訴我追求真理和正義的有價值;它讓我明白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英雄,只要我們有信念和毅力。面對起伏的人生,我們應(yīng)該從聶海勝的事跡中汲取力量,堅定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并努力成為我們心中的英雄。
聶海勝的事跡和精神篇五
楊垱鎮(zhèn)明星街北端的一處兩層民房,是聶海勝母親張金秀晚年的住處。
2004年,當?shù)卣弥櫤俚哪赣H一直住在舅舅家后,擠出有限資金8.5萬元,在鎮(zhèn)上修建一座占地168平方米的小樓給張金秀居住。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號飛船升空。這棟樓房張燈結(jié)彩,門口的空地上擺著一部電視機,當?shù)財?shù)千名鄉(xiāng)親在這里聚集,和聶海勝的家人一起見證歷史時刻。已中風臥病在床的母親張金秀,也躺在床上看到兒子出征太空。
10月17日凌晨,神舟六號安全返航,樓房門口掛著氣球,鄉(xiāng)親們舞著獅子、吹奏樂器,慶祝航天英雄平安歸來。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號飛船發(fā)射,聶海勝二度執(zhí)行“飛天”任務(wù),小鎮(zhèn)又一次沸騰。這棟樓門口搭起了象征喜慶的氣墊紅拱門,拉起寫有“海勝在天攬四海勝景,舉國歡慶賀神州騰飛”的橫幅。鄉(xiāng)親們又一次見證出生于棗陽的英雄航天員,順利征戰(zhàn)太空。
“他是我們的驕傲?!泵餍墙志用駨埮空f,8年前那熱鬧的場景她歷歷在目。
聶海勝的事跡和精神篇六
從太空眺望故鄉(xiāng),耳熟能詳?shù)木吧?,卻看得人熱淚盈眶。
因為這張照片,屬于中國人自己的航天事業(yè)!
從1999年神舟一號發(fā)射,到2021年神舟十二號返航,經(jīng)歷50年的發(fā)展,才有了我們看到的這一幕美景。
而在50年前,航天員聶海勝還不知道什么是“太空”。
聶海勝是一名出生在湖北棗陽的貧窮放牛娃,每天為難吃的大醬發(fā)愁。
從放牛娃到航天員,聶海勝的心路歷程,極好地告訴了我們“內(nèi)驅(qū)力是如何塑造一個人”。
(一)。
1964年10月13日,
聶海勝出生在湖北省棗陽縣。
楊垱鎮(zhèn)西北邊緣一個。
偏僻貧窮的小村莊。
上個世紀60年代,
中國人民剛剛經(jīng)歷了挨餓的饑荒。
聶海勝出生時,
父母已經(jīng)生了5個女兒。
因為家里貧困,
母親身體虛弱,奶水不夠,
姐姐們抱著他,
隔三差五地央求。
有奶水的嫂嫂和嬸嬸,
才把他養(yǎng)活。
和許多男孩子一樣,
聶海勝從小就向往軍營。
他愛看打仗的電影,
喜歡聽部隊的軍歌。
有一次,正在放牛的聶海勝。
看到天上一架戰(zhàn)斗機飛過,
他激動地追著飛機的轟鳴聲跑了好久,
從那一刻起,
他有了屬于自己的夢想,
長大當兵,當飛行員!
為了這個夢想,
他更加刻苦地學習,
1980年6月的一天,
正在上初中的聶海勝。
突然接到母親捎來的口信,
說他父親胃疼得厲害,
聶海勝急得要命,撒腿就往家里跑。
可是等他跑回去時,
胃壁嚴重潰爛穿孔的父親。
已經(jīng)被人用板車從醫(yī)院拉回來了,
父親就這樣匆匆走了,
沒來得及看兒子一眼……。
父親的去世,
讓本來就很艱難的家境雪上加霜!
從此以后,一家人的生活重擔。
全部壓在了母親一個人的肩上。
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健康成長,
她沒日沒夜地操勞,
養(yǎng)豬、喂雞、種地……。
聶海勝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他決定偷偷輟學。
初三那年,他背回書包,
向媽媽撒謊說學校放假,
扛起工具就去田間干起了農(nóng)活。
母親得知真相后。
又是心急又是心疼,
和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反復勸說,
聶海勝才終于回到學校。
重返課堂的聶海勝。
在學習上投入了更大的精力,
終于從數(shù)百名畢業(yè)生中脫穎而出,
成為唯一一個從鎮(zhèn)中學。
考入縣一中的學生。
了解到他的家庭情況后,
學校為聶海勝申請了救濟金。
為了減輕家里負擔,
高中每年假期,
聶海勝就去搬木材、裝茶葉、下地干活,
一個假期能掙十幾元錢。
高中離家遠,
坐車回家要八毛錢,
第一次放假回家,
聶海勝站在售票口卻又舍不得買票,
于是他決定走路回家。
剛走出去一段,
又怕把媽媽做的布鞋磨壞,
就脫了鞋赤腳趕路,
30多公里路程,
一直到天黑他才折騰到家。
聶海勝的高中同學說,
雖然跟他睡在一個通鋪上,
但大家都不知道。
他早晨什么時候起的床,
晚上什么時候睡的覺。
有時就寢鈴響后,看到他鉆了被窩,
但熄燈后不知道什么時候。
他又悄悄起床躲在路燈下學習去了。
(二)。
啥也不想,只管飛!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1982年秋,空軍某部隊。
到棗陽一中的招飛,
聶海勝積極報名。
經(jīng)過層層嚴格的身體篩查和考試,
他從幾百人中脫穎而出,
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
空軍某航校學員。
1983年6月,他于。
空軍長春飛行學院。
(今空軍航空大學)入伍。
聶海勝還記得:
在離家到航校報到的火車上,
部隊為每個人發(fā)了半斤糖果。
他說:“我?guī)е鹈圩呦虿筷牐?/p>
是部隊讓我這個苦孩子,
有了光明的前途?!?/p>
然而,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
人民空軍飛行員,
離不開掌握大量的。
文化基礎(chǔ)知識和專業(yè)理論知識,
更離不開艱苦的體能訓練。
憑借精益求精,吃苦耐勞的精神,
聶海勝掌握了過硬的技術(shù),
成為飛行大隊。
第一個放單飛行的學員。
一次,教官讓他給大家講一講飛行體會,
一向不善言辭的他。
只說了一句話:
“啥也不想,只管飛!”
1989年5月,聶海勝被分配到。
某空軍作戰(zhàn)部隊任殲擊機飛行員。
聶海勝在剛當上飛行員一個月。
就經(jīng)歷了一次“生死考驗”。
1989年6月,
聶海勝開始試飛新型殲擊機。
試飛不同于以往的飛行訓練,
每次試飛都要需要。
把飛機的某項指標飛到極限值,
這意味著極大的危險!
在一次試飛中,
當他不斷加速向高空飛去的時候,
突然座艙外一聲爆響,
飛機開始劇烈抖動,
霎那間,飛機減速、高度下降、
艙內(nèi)溫度急劇升高。
憑借過硬飛行的技術(shù)。
和強大的心理素質(zhì),
在千鈞一發(fā)的時刻,
他一面向地面塔臺指揮部報告,
一面鎮(zhèn)定自若地嘗試排除故障。
然而,急速下降的飛機。
造成巨大的過重負荷,
壓迫得他整個身子動彈不得,
幾乎就是在不到1秒的時間,
他果斷做出判斷,
按下了彈射按鈕。
降落傘打開的瞬間,
聶海勝駕駛的那架試飛機。
就在他身后一百多米的。
山溝里起火爆炸了,
聶海勝幾乎被震暈過去。
由于反應(yīng)及時、處理得當,
在試飛機墜毀的最后時刻。
他牢牢記住了各種儀表數(shù)據(jù),
為科研人員做機型改裝提供了關(guān)鍵參數(shù),
聶海勝被記三等功。
在做飛行員的15年間,
他先后駕駛過初教6、
殲五、殲六、殲七4種機型,
創(chuàng)造了安全飛行。
1480小時的好成績。
聶海勝作為中國最頂尖的。
殲擊機飛行員。
已經(jīng)具備了高超的飛行技能。
和過硬的心理素質(zhì)。
此時的他還不知道,
一個比駕駛殲擊機翱翔祖國藍天。
更具挑戰(zhàn)、更令他興奮的任務(wù),
正在前方等待著他……。
(三)。
1996年,因為中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
需要從最優(yōu)秀的飛行員中。
招募航天員。
他毅然決然報名,
并在報名表中寫下:
“選不上我,我毫無怨言,
但是如果不敢挺起胸脯去應(yīng)選,
我會為自己感到羞恥!”
挑選航天員到底有多嚴格?
嚴格到我們難以想象。
首先是看檔案根據(jù)身高、體重進行初選。
入圍后,所有人員都要進行體檢,
體檢程序十分嚴格,
不僅要進行常規(guī)檢查,
連皮膚、牙齒、語言等都要查到!
更有精細的醫(yī)學檢查。
和航天生理檢查。
聶海勝憑著過硬的素質(zhì)一一過關(guān),
1998年,34歲的他。
成為中國首批14名航天員中的一員。
為了啃下40多萬字的。
飛船飛行操作手冊,
他幾乎沒有出門逛過街,
夜里12點前沒有睡過覺,
在模擬倉里一待就是七八個小時,
反復讀儀表、按旋鈕、操作儀器,
開著燈練熟了,
他就把燈關(guān)了摸著黑練,
練到所有的動作成為肌肉記憶,
練到看球的時候。
把自己的膝蓋。
當成“緊急營救”旋鈕狠狠按下去。
按照要求,航天員的理想體重。
是65公斤左右,
可聶海勝體重74公斤,
航天員不能吃藥和節(jié)食,
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大運動量鍛煉。
于是聶海勝除了每天。
跟大家一起參加常規(guī)訓練之外,
還要加班兩三個小時鍛煉,
無論寒冬酷暑,他一天也沒有間斷過。
最終,在不影響體質(zhì)的前提下,
聶海勝成功減重7公斤,
使身體保持在標準狀態(tài)。
低壓缺氧訓練中,
低壓氧艙以每秒5米的速度。
迅速提升到5000米高空,
氮氣在血管中亂竄,
一旦造成血栓可能危及生命,
可聶海勝每次都堅持在艙內(nèi)待30分鐘。
跳傘訓練中,聶海勝竟然僅用8天。
就完成了一個空降兵。
一個月才能完成的訓練任務(wù)。
失重訓練中,俄羅斯助理教練。
都在機艙里嘔吐不止,
聶海勝卻鎮(zhèn)定自若。
超重訓練中,
胸背仿佛有80斤的大鐵錘擠壓著,
教材要求訓練時間不少于60秒,
聶海勝硬是堅持到了80秒。
頭低位臥床訓練中,
整整五天,聶海勝保持著。
腳高頭低的姿勢躺在床上,
吃飯喝水都要靠嘴和胃的吸力完成,
時間久了頭部充血,眼睛刺痛,
一站起來,血“嘩”的一下。
全從頭頂流到腳底。
還有訓練要求航天員。
適應(yīng)彈射蓋的超大震響,
有把耳膜震破、造成終身殘疾的風險……。
這些考驗的難度之大,
普通人完全無法想象,
可聶海勝全部挺了過來!
2003年10月,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
“神舟五號”成功發(fā)射,
聶海勝位列首飛梯隊。
雖然這次沒有上天,
但他擁抱著太空歸來的楊利偉,
依然激動得眼泛淚光……。
他離航天夢越來越近了!
兩年后的2005年10月12日,
伴著清晨霏霏的飄雪,
神州六號即將問鼎蒼穹,
這一次,聶海勝和費俊龍一起。
出征太空!
“在太空飛行的5天里,
每當飛臨祖國的上空,
不管白天或黑夜,
我總是不由自主地往下看。
因為只有那里最讓你牽腸掛肚,
只有那里是你的根?!?/p>
聶海勝凱旋后,
這樣動情地說。
2013年6月,
聶海勝執(zhí)行神舟十號飛行任務(wù),
擔任指令長。
隊友王亞平說:
“聶師兄就像是。
我們乘組里的定海神針。
只要有他在我們心里就很踏實,
什么都不怕。”
(四)。
自1998年聶海勝。
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以來,
神五、神七、神九,他三次備份;。
神六、神十,他兩度飛天,
如今,他帶著全國人民期待和重托,
再次叩問蒼穹!
神舟十二號的航天員。
是從我國第一批和第二批航天員中選出的,
但由于第一批航天員年齡較大,
必須要提高系統(tǒng)訓練的強度,
以確保他們能適應(yīng)太空環(huán)境。
雖然已經(jīng)年近六旬,
但聶海勝為祖國航天事業(yè)。
拼搏的心仍然年輕!
他知道每次載人飛行航天員乘組的選拔,
都是“從零開始”,
即使執(zhí)行過航天任務(wù),
面對新一輪的航天員選拔,
年齡最大的他。
更沒有捷徑可循!
聶海勝頂住了壓力,
得益于他在生活中近乎“自虐”的自律,
堅持鍛煉和控制飲食,
時刻以航天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他很快適應(yīng)了訓練強度和節(jié)奏,
表現(xiàn)優(yōu)異,最終入選。
聶海勝的履歷十分光鮮,
標簽也很多,
博士、少將、57歲、指令長……。
這些標簽隨便一個都可以“吹一輩子”,
但聶海勝卻不,
他口中最常提到的身份是“航天人”,
不管自己有多大成就,
有多少榮譽加身,
他總是說:
“航天員狀態(tài)只有飛行和準備飛行,
我們的初心使命就是飛天?!?/p>
聶海勝的事跡和精神篇七
“首飛”神六,度過難忘“太空生日”
經(jīng)八大類上百個科目的艱苦訓練,2003年,聶海勝入選神舟五號的首飛梯隊,和楊利偉、翟志剛一起等待最后的選拔結(jié)果。雖然那一次聶海勝遺憾落選,但他打心里替楊利偉高興和自豪。聶海勝目送戰(zhàn)友飛上太空,心中充滿了對自己事業(yè)的崇敬和自豪。他說:“九天攬月,我們盼望那一天!”
“神六”任務(wù)開始后,能不能入選,成為聶海勝千百次問自己的問題,而他的答案只有一個:繼續(xù)努力,刻苦訓練,絕不放棄!后來,他成功入選“神六”乘組。
飛上太空第2天,恰逢聶海勝41歲生日。由于工作計劃安排十分緊張,前一天晚上,任務(wù)指揮部特地安排妻子、女兒和他進行天地通話,妻子送上祝福,女兒為他唱了生日歌,讓他度過了一個永生難忘的太空生日。
聶海勝的事跡和精神篇八
198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高中畢業(yè)時順利通過了空軍招飛,于空軍長春飛行學院(今空軍航空大學)入伍。
曾任空軍航空兵某師某團領(lǐng)航主任,飛過殲五、殲六、殲七等機型,安全飛行1480小時,為空軍特級飛行員。
1998年1月,正式成為中國首批航天員。經(jīng)過多年的航天員訓練,完成了基礎(chǔ)理論、航天環(huán)境適應(yīng)性、專業(yè)技術(shù)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訓練任務(wù),以優(yōu)異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yè)技術(shù)綜合考核。曾入選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航天員梯隊。
2005年10月,執(zhí)行神舟六號載人飛行任務(wù),獲得圓滿成功。
2011年7月晉升少將軍銜。
2013年4月,入選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wù)飛行乘組。
2013年6月11日,聶海勝與新航天員張曉光、王亞平(女)搭乘神舟十號再次飛抵浩瀚宇宙。
2016年2月,特級航天員聶海勝少將出任中國航天員大隊大隊長。
2019年12月,入選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wù)乘組,擔任指令長。
2021年6月16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宣布,聶海勝擔任指令長。
聶海勝的事跡和精神篇九
首位以將軍身份進入太空的中國航天員。
兩年后,20xx年4月,聶海勝入選神十飛行乘組。在擔任指令長的同時,還承擔手控交會對接的操作任務(wù)。在我國載人航天飛行史上,這兩項艱巨任務(wù)首次由同一人承擔。執(zhí)行任務(wù)前,聶海勝的地面模擬訓練超過20xx次。
與聶海勝一起執(zhí)行“神十”任務(wù)的女航天員王亞平曾評價說:“聶師兄在我眼里穩(wěn)重、踏實,是一個非常值得信賴的人。他對自己的要求非常非常得嚴格,他要求我們做到的事情,自己肯定是一定會做到。給我的感覺,聶師兄就是我們乘組的定海神針,只要有他在,我們心里就很踏實。”
聶海勝的事跡和精神篇十
出生的聶海勝,至今“聞到大醬就反胃”,因為貧寒的童年中,那是他最主要的食物。
聶海勝上面有5個姐姐。父母很疼愛這個來之不易的兒子,但母親奶水不夠,父親沒錢買奶粉,只能由姐姐們抱著他到處求食。
嬰兒時期,他吃嫂嫂嬸嬸的奶水;少年時期,窩窩頭蘸大醬就是一日三餐。
或許是親眼目睹家里人有多不容易,家中獨子的聶海勝并沒有養(yǎng)成任性、自我的壞習慣,很小有了擔當,有了“爺們樣兒”。
他喜歡看軍旅片,喜歡聽軍歌,喜歡在放牛時追著飛機不停地奔跑。
雖然家境貧窮,但同齡人中,聶海勝格外出挑,因為他堅毅且自律。
16歲,聶海勝經(jīng)歷了父親離世的噩耗,看著母親一人擔起全家六口人的生活所需,他心疼不已,瞞著母親輟學,偷偷干起了農(nóng)活。
母親發(fā)現(xiàn)后,趕他回學校上學,聶海勝便發(fā)了狠勁兒:要讀書,就讀出個名堂,不然母親的幸苦就白費了。
聶海勝從沒有上過補習班,但成績出類拔萃,是當?shù)匚ㄒ灰粋€考入縣城一中的學生,還領(lǐng)到了學校救濟金。
高中學業(yè)更難,他讀書更勤奮了。
為了補貼家用,聶海勝每年寒暑假還會去打工,他有一股“老牛耕地”的執(zhí)著,什么苦力活都干,薪水只有十幾塊也無所謂。
高中離家有30公里遠,為了省錢,他每次都是走回家。而且,為了不把媽媽做的布鞋磨壞,他總是脫了鞋,光腳走回家。
18歲,聶海勝報名空軍部隊在校招生,從幾百人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
他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花好幾年時間死磕體能、理論、技巧和毅力,總算成為飛行大隊第一個放單飛行的學員。
聶海勝的事跡和精神篇十一
又一個8年過去了,已是57歲老將的聶海勝擔任神州十二號飛船乘組指令長,成為繼景海鵬后,我國第二位三探蒼穹的宇航員,他也是我國執(zhí)行飛天任務(wù)年紀最大的宇航員。
這位出生于荊楚大地的航天老將,正續(xù)寫著我國載人航天的新傳奇。
老將出征。
“海勝可能又要飛了!”
端午節(jié)前夕,在聶海勝老家楊垱鎮(zhèn)凡莊村,幾位村民坐在一起閑聊著。
神舟十二號飛船發(fā)射在即,網(wǎng)上一直有消息稱,聶海勝將又一次執(zhí)行“飛天”任務(wù)。雖然最后確定的名單尚未公布,但家鄉(xiāng)父老期待著他能再立新功。
“他和我老公是小學同學,同一年的。”村民張女士說,自己已到了帶孫子的年紀,聶海勝卻還能憑借優(yōu)秀的身體條件和出色的能力征戰(zhàn)太空,實在太了不起。
一聽說宇航員將在太空待上一段時間,張女士有些不解:“他們在上面待那么多天,吃什么呢?”
張女士娘家離凡莊村不遠,她小時候也認識聶海勝,“他學習成績很好,人也很好?!?/p>
在提到聶海勝時,鄉(xiāng)親們都喜歡親切地稱他為海勝。
聶海勝家的老宅在村里一個叫聶莊的自然村落。1964年,聶海勝就出生于這里,家里兄弟姐妹八人,他排行老六,上面有五個姐姐,下面還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那時,他的家庭非常貧困,經(jīng)常吃不飽飯,但父母總會想盡辦法讓他讀書。
聶金山家在聶海勝家老宅對門,他比聶海勝大5歲,是隔代的堂兄弟。聶金山說,海勝小時候話不多,但特別勤勞,會跟他一起推著車去運牛草。海勝的身體條件也很好,游泳特別厲害,大家都游不過他。
聶海勝16歲時,父親病逝,原本貧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但他還是堅持完成學業(yè),于第二年考入棗陽一中。棗陽一中是當?shù)氐闹攸c高中,當年全鎮(zhèn)只有他和另一同學被錄取。
1983年聶海勝高中畢業(yè)時,趕上空軍招飛,他報了名,結(jié)果各項考核和體檢全都順利過關(guān)。當年6月,聶海勝于空軍長春飛行學院(今空軍航空大學)入伍。曾任空軍航空兵某師某團領(lǐng)航主任,飛過殲五、殲六、殲七等機型,安全飛行1480小時,為空軍特級飛行員。
1月,他正式成為中國首批航天員。
聶海勝的事跡和精神篇十二
聶海勝出生在湖北的一個小山村,家里兄弟姐妹一共有8人,生活非常貧苦。他的小學老師講:“他從來沒有穿過一雙像樣的鞋,下雨天總是光著腳,怕弄臟他唯一的布鞋?!庇幸淮螌W校交學費,他沒錢,就抓了條大魚賣給老師,才換了2元錢交了學費。雖然生活如此艱辛,小海勝卻從不埋怨,小海勝成了同學中的“學習王”、“數(shù)學狂”。海勝回憶說:“我們家窮,供不起姐弟8人上學,我們只有1個上了高中,我很珍惜我的上學機會。”
終于,高中畢業(yè)時國家航空部隊招募飛行員,聶海勝積極報名,憑借過硬的身體素質(zhì)順利通過了招飛考試。來到航校,聶海勝積極投入訓練,各項指標都完成得非常出色。他成為了學員中第一個單獨飛行的人。
在殲七飛機改造后的一次試飛中,聶海勝飛行11分鐘后突然聽到“砰”得一聲巨響,飛機急速下降,機艙溫度迅速升高。他一邊報告情況,一邊排查故障,但卻無濟于事。地面指揮他馬上棄機跳傘,但他仍然想做最后的努力保住飛機。直到距地面600米的時候,他才無奈棄機。就在他彈射出機艙的瞬間,飛機爆炸了,他與死神擦肩而過。
9年后,北京航天城宣告成立,聶海勝一路過關(guān)斬將成為了一名航天員,艱苦的訓練鍛造了聶海勝過硬的身體素質(zhì),讓他順利成為了“神舟六號”的宇航員。2005年“神六”的順利飛天標志著我國的航天事業(yè)跨進了一大步,也完成了山里娃41年的飛天夢。時隔八年,49歲的聶海勝再次入選“神十”飛行組,不曾想又是一個八年,57歲的聶海勝在“神十二”中實現(xiàn)三探蒼穹,進入天河核心艙,這也標志著我們進入了自己的空間站,迎來了航天事業(yè)的新突破。
聶海勝曾說:“祖國需要,不管年紀多大,只要能飛,我都會全力以赴。”
聶海勝的事跡和精神篇十三
聶海勝是湖北棗陽人,2005年曾成功完成神舟六號飛行任務(wù)。10日下午,中新社記者趕到棗陽市楊垱鎮(zhèn)聶海勝家中時,這里早已聚滿了人。
在聶家客廳,當?shù)馗刹空谡J真布置會場:懸掛五星紅旗以及聶海勝飛行照片。棗陽市以及楊垱鎮(zhèn)將于11日下午在此集中觀看神舟十號發(fā)射直播。
聶家位于楊垱鎮(zhèn)明星路上,是一座新修不久的兩層小樓。走進客廳,只見正面墻上掛著“航天英雄之家”的牌匾。牌匾下,是聶海勝母親的遺像。
弟弟聶新勝出生于1979年。由于父親去世較早,幾個姐姐出嫁,照顧母親的責任一直落在聶新勝身上。他說,由于哥哥太忙,從不敢打擾他,擔心影響他。
“他盡忠,我盡孝,我在家里照顧好母親,讓哥哥能夠安心工作就是我最應(yīng)該做的事情。”聶新勝說,“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哥哥也是這樣?!?/p>
“我們很少去北京,即使結(jié)婚后也沒有去。兒子一歲多時,哥哥回來看過一次?!甭櫺聞僬f,哥哥很少回來,即使回來也基本是因為公事。
聶新勝現(xiàn)在棗陽一中后勤部門做水電工。聶新勝表示說:“哥哥和我從不談他的工作,更不會告訴我神舟十號何時發(fā)射,我是從網(wǎng)上才知道的?!甭櫺聞僬f,希望哥哥再次和戰(zhàn)友一起,圓滿完成國家交給的任務(wù)。
作為“航天英雄之家”,聶家墻上掛滿了聶海勝照片。由于受英雄航天員聶海勝影響,聶新勝年僅4歲的兒子取名為“聶天揚”。
聶海勝于1964年出生于楊垱鎮(zhèn)樊莊村聶莊。村主任聶經(jīng)玖曾是其兒時伙伴。聶經(jīng)玖說兒時他們經(jīng)常一起玩耍,印象中聶海勝記憶力好,成績總是班上前幾名。
聶海勝的事跡和精神篇十四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號飛船升空。這棟樓房張燈結(jié)彩,門口的空地上擺著一部電視機,當?shù)財?shù)千名鄉(xiāng)親在這里聚集,和聶海勝的家人一起見證歷史時刻。已中風臥病在床的母親張金秀,也躺在床上看到兒子出征太空。
10月17日凌晨,神舟六號安全返航,樓房門口掛著氣球,鄉(xiāng)親們舞著獅子、吹奏樂器,慶祝航天英雄平安歸來。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號飛船發(fā)射,聶海勝二度執(zhí)行“飛天”任務(wù),小鎮(zhèn)又一次沸騰。這棟樓門口搭起了象征喜慶的氣墊紅拱門,拉起寫有“海勝在天攬四海勝景,舉國歡慶賀神州騰飛”的橫幅。鄉(xiāng)親們又一次見證出生于棗陽的英雄宇航員,順利征戰(zhàn)太空。
“他是我們的驕傲。”明星街居民張女士說,8年前那熱鬧的場景她歷歷在目。
聶海勝的母親于2010年6月去世,弟弟聶新勝在棗陽城區(qū)工作,回鎮(zhèn)上這棟房屋的次數(shù)較少。“他在棗陽一中上班,在城里有住處,過年也不回來。”張女士說。
極目新聞記者看到,這棟樓房大門緊閉,門口停滿了車。
海勝中學八年級學生張謹謹說,自己從小就知道英雄宇航員聶海勝的故事,入讀海勝中學后,老師經(jīng)常會組織大家學習聶海勝的求學故事、英雄事跡和航天精神。就在前不久,學校還組織了會談,號召大家向聶海勝等航天英雄學習,她深受鼓舞。
該校八年級學生楊怡茹說,聶海勝是楊垱鎮(zhèn)的驕傲,此次出征太空,希望他勝利歸來。
聶海勝曾說,自己兒時曾做過一個夢,夢見自己長了一雙翅膀,在天空飛翔。多年以后,他不僅成為了一名翱翔藍天的空軍飛行員,更成為了我國第一批宇航員,直上九天逐夢。
而且,他的逐夢之旅從未止步。已是57歲的聶海勝,三度探巡蒼穹,續(xù)寫傳奇。
聶海勝在“飛天”逐夢的征途上為何奮斗不息?從他曾說過的一句話中,或許能夠找到答案。
他說,人類太空飛行年齡最大的宇航員是77歲,雖然自己已年過半百,但為航天事業(yè)拼搏的心依然年輕,只要國家還需要,仍會勇往直前。
“海勝兄弟,你是我們的航天英雄,祝你勝利歸來!”站在聶海勝老宅前,堂兄聶金山隔空送上家鄉(xiāng)親人們的殷殷祝福。
聶海勝的事跡和精神篇十五
聶海勝19xx年出生于湖北棗陽楊垱鎮(zhèn)一個小村莊里。兒時貧困的生活常常讓父母為區(qū)區(qū)幾元錢的學費犯愁,只好東挪西借,有時代替學費交到老師手中的'竟是一只兔子。聶海勝姐弟六人,他排老六。父母靠種田維持生計,家大口闊,生活拮據(jù)。小時候,糧食不夠吃,印象里最多能搜撿到的就是紅薯面做的黑窩子、雜面餅,蘿卜干、咸菜、大醬是家中餐桌上的主菜,因此直到現(xiàn)在聶海勝一聞到大醬味就犯惡心。
聶海勝對待學習,自覺而刻苦。盡管沒錢買學習資料,但課本上的內(nèi)容,在哪頁哪個位置,他都清清楚楚。讀小學時他經(jīng)常穿著姐姐的舊布衫,打著赤腳,但學習很刻苦,特別是數(shù)學成績好,經(jīng)??紳M分。初中畢業(yè)考試,聶海勝考上了縣重點高中。那個假期,他搬木材、下地干活,掙出了上高中的學費。整個楊垱鎮(zhèn)只有兩個學生考上。學校了解到他的家庭困難,為他補助了救濟金。每次放假,他還去十幾里外的堂兄家?guī)椭崮静摹⒀b茶葉、下地干活,一個假期下來能掙十幾塊錢。就這樣,他靠自己的雙手掙出了上高中的學費。
聶海勝的事跡和精神篇十六
1980年聶海勝父親病逝,原本聶海勝打算退學,但因老師游說聶母,聶海勝方得以繼續(xù)學業(yè)。
1984年進空軍長春飛行學院。
1989年首次駕戰(zhàn)斗機單獨飛行,飛機出現(xiàn)機械故障,他拼死挽救飛機,在最后關(guān)頭才跳傘逃生,獲記三等功。曾任空軍某師某團司令部領(lǐng)航主任,安全飛行148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
1998年1月,正式成為中國首批航天員。
2003年9月,入選神舟五號飛行任務(wù)備份航天員。
2005年6月,入選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乘組梯隊成員,隸屬總裝,改為陸軍。在神舟六號任務(wù)中,他在太空度過了自己41歲生日。
2005年10月12日和費俊龍搭乘神舟六號飛船進入太空,成為中國第二批進入太空的航天員。
2008年5月,入選神舟七號飛行任務(wù)備份航天員。
2011年,獲晉升為少將軍銜。
2012年3月,入選神舟九號飛行任務(wù)備份航天員。
2013年6月11日,他參與神舟十號載人航天任務(wù)并擔任指令長,成為繼景海鵬之后的第二位中國再飛航天員,并且成為在天飛行時間最長的中國航天員。
2016年2月,接替費俊龍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大隊長。
2021年3月,上海交通大學航空航天學院博士研究生畢業(yè)。
2021年6月17日,他參與神舟十二號載人航天任務(wù)并擔任指令長,成為繼景海鵬之后的第二位三度飛天的中國航天員。
聶海勝的事跡和精神篇十七
聶海勝,籍貫湖北棗陽,1964年9月出生,安全飛行148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現(xiàn)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中國航天員大隊大隊長、專業(yè)技術(shù)少將軍銜。
生平事跡。
1998年1月入選為我國首批航天員。
2003年9月,入選神舟五號飛行任務(wù)備份航天員。
2005年10月,執(zhí)行神舟六號飛行任務(wù),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國務(wù)院、中央軍委授予“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并獲“航天功勛獎?wù)隆薄?/p>
2008年5月,入選神舟七號飛行任務(wù)備份航天員。
2012年3月,入選神舟九號飛行任務(wù)備份航天員。
2013年6月,執(zhí)行神舟十號飛行任務(wù),擔任指令長,同年7月,被中共中央、國務(wù)院、中央軍委授予“二級航天功勛獎?wù)隆薄?014年6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大隊長。
2019年12月入選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wù)乘組,擔任指令長。2021年6月,執(zhí)行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wù),擔任指令長。6月17日18時48分,航天員聶海勝進入天和核心艙,標志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8月20日,航天員聶海勝第二次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2021年6月17日起,聶海勝執(zhí)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wù)截至北京時間9月6日,聶海勝成為首位在軌100天的中國航天員。9月17日13時30分許,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安全降落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qū)域。
2021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wù)院、中央軍委給聶海勝頒發(fā)“一級航天功勛獎?wù)隆薄?/p>
聶海勝家境清貧,一家人就靠著幾畝薄田維持生計。但聶海勝學習十分刻苦,所以勤奮上進的他成績優(yōu)異。
在一天放牛的時候,聶海勝的頭頂飛過一架戰(zhàn)斗機,讓本就對軍人心生向往的聶海勝產(chǎn)生了做一名空軍的想法,去捍衛(wèi)國家的藍天白云。
1980年,宋文驄任殲-7c飛機總設(shè)計師,領(lǐng)導了第二代戰(zhàn)斗機從設(shè)計到定型裝備部隊全過程,填補了我國輕型全天候戰(zhàn)斗機裝備的空白,使我國跨入自主研制第二代戰(zhàn)斗機的國際行列。
1986年,宋文驄被任命為殲-10飛機總設(shè)計師,肩負起了我國自主研發(fā)新一代先戰(zhàn)斗機的歷史重任。殲-10飛機是我國自行研制的當前唯一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第三代戰(zhàn)斗機,于2006年正式列裝空軍航空兵部隊。
人物紀念。
航空的征途是漫長的,是艱苦的,但聶海勝都堅持了下來。在2005年、2013年、2021年三問蒼穹,他帶著祖國和人民的期望,一步一步將中國航天推向遠方。他的航天之路是他用熱血和汗水鋪蓋而成,當被問及之后是否還要飛時,聶海勝堅定的回答道:“如今我已年過半百,但為航天事業(yè)拼搏的心永遠年輕。只要國家和人民需要,物品就會勇往直前,在浩瀚天宇,繼續(xù)飛出中國龍的軌跡。
聶海勝的事跡和精神篇十八
“太空里的一小步,航天事業(yè)的一大步。”
回首自己的航天路,神舟十二號指令長聶海勝心生感慨:“20多年,3次‘飛天’。我的每一小步,都幸運地走在中國航天的每一大步里?!?/p>
神六:繼續(xù)努力,絕不放棄。
1998年1月,聶海勝光榮入選我國首批航天員。入選,并不意味著拿到“太空入場券”。神舟五號飛行任務(wù),聶海勝成為備份航天員,與飛天夢擦肩而過。
就在選拔訓練的關(guān)鍵階段,聶海勝的母親突發(fā)疾病。他心急如焚。然而,面對緊張急迫的備戰(zhàn)工作,權(quán)衡再三,他忍痛讓妻子回到老家,和弟弟一起照顧母親。而他自己,依然堅持在訓練一線。就在此時,組織得知了聶海勝的情況,特批他回老家探望。
3天后,聶海勝又出現(xiàn)在訓練場。經(jīng)過高強度的訓練,他熟練掌握了所有飛行程序及操作規(guī)程,在單項考核中,出現(xiàn)了整個考核中難得一見的滿分。最后,聶海勝以優(yōu)異的成績?nèi)脒x神舟六號飛行任務(wù)乘組。
2005年10月12日到16日,費俊龍、聶海勝乘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在軌飛行120小時,首次實現(xiàn)多人多天太空飛行。
神十:成績清零,一如既往。
神六之后,聶海勝迎來了飛天生涯中的第二個8年。這期間,他先后獲得“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航天功勛獎?wù)隆薄⒏袆又袊?005年度人物。
太空失重,心靈不能“失重”。聶海勝一次次將成績清零,一如既往地學習、苦練、參加乘組選拔。
2013年4月,聶海勝和張曉光、王亞平以優(yōu)異的成績?nèi)脒x神舟十號飛行任務(wù)乘組。這次任務(wù)由聶海勝擔任指令長,帶領(lǐng)兩位沒有太空飛行經(jīng)驗的戰(zhàn)友出征太空,同時,他還承擔手控交會對接任務(wù)。
手控交會對接,被喻為“太空穿針”。這對航天員的認知、操作技能、風險預判和心理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挑戰(zhàn)。
6月23日8時26分,繼神舟九號航天員劉旺首次完成“太空穿針”后,聶海勝再次驗證手控交會對接技術(shù)。10時整,“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對接環(huán)接觸,7分鐘后,兩個飛行器連接成組合體,對接成功。
6月26日早晨,在圓滿完成一系列空間科學試驗后,神舟十號飛船于內(nèi)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返回,宣告著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階段任務(wù)完美收官。
神十二:初心不忘,時刻準備。
2014年,聶海勝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大隊長。他與全體航天員堅持刻苦訓練、頑強拼搏,確保了各項訓練任務(wù)和重大試驗任務(wù)圓滿完成。大隊榮立集體一等功,航天員群體榮獲“時代楷?!薄白蠲缞^斗者”稱號。
2019年12月,聶海勝再次拿到“太空入場券”,和劉伯明、湯洪波一起入選神舟十二號任務(wù)飛行乘組,并擔任指令長。
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wù)是空間站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已50歲有余的聶海勝一直跟其他航天員一樣——訓練,訓練,再訓練。
6月17日,他與劉伯明、湯洪波一起,踏上了飛天征程。這是聶海勝第三次飛向太空?!拔业某跣氖浅稣魈?,我的使命就是圓滿完成任務(wù),我的狀態(tài)就是時刻準備著?!边@,是這位特級航天員的心聲。
聶海勝的事跡和精神篇十九
20xx年10月,聶海勝乘神舟六號遨游太空。火箭發(fā)射那天,聶捷琳在電視上看見丈夫和費俊龍頂著鵝毛大雪踏上出征路,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這天氣能行嗎?可千萬別出什么問題!
火箭順利升上長空,聶捷琳又擔心丈夫在太空能否適應(yīng),是否吃飽,會否受凍。她把家里的電視24小時打開,不放過任何與“神六”相關(guān)的消息。實在困了,就先迷糊一會兒,突然醒來時,馬上搜索“神六”的最新動態(tài)。
飛船順利返航那天,從直播里看到丈夫和隊友微笑著走出返回艙時,聶捷琳喜極而泣,哇地一下哭出聲。
心頭壓著的千斤巨石終于落地,那一刻,淚水成了聶捷琳最好的宣泄。
此前,聶海勝兩次“飛天”,在太空與聶捷琳“兩地分居”共計22天。這次神舟十二號任務(wù),聶海勝和隊友預計在太空駐留3個月時間,行程更遠,時間更長。
“牽掛是人之常情,但我不太擔心。”通過前兩次成功飛行,聶捷琳不但對我國目前的航天科技水平充滿信心,也調(diào)整好了心態(tài),只當丈夫又“出了次差”。
聶捷琳清楚丈夫和隊友平時的訓練水平,相信他們定能勝任,定會凱旋!
是的,我們都相信!聶海勝將軍和他的隊友,一定能順利完成任務(wù),如期返航,載譽而歸!
我們已經(jīng)準備好了鮮花和掌聲。捷琳大姐,聶海勝這個常勝將軍,除了帶給你成功的喜悅,還有——小別勝新婚!
聶海勝的事跡和精神篇二十
又一個8年過去了,已是57歲老將的聶海勝擔任神州十二號飛船乘組指令長,成為繼景海鵬后,我國第二位三探蒼穹的宇航員,他也是我國執(zhí)行飛天任務(wù)年紀最大的宇航員。
這位出生于荊楚大地的航天老將,正續(xù)寫著我國載人航天的新傳奇。
老將出征。
“海勝可能又要飛了!”
端午節(jié)前夕,在聶海勝老家楊垱鎮(zhèn)凡莊村,幾位村民坐在一起閑聊著。
神舟十二號飛船發(fā)射在即,網(wǎng)上一直有消息稱,聶海勝將又一次執(zhí)行“飛天”任務(wù)。雖然最后確定的名單尚未公布,但家鄉(xiāng)父老期待著他能再立新功。
“他和我老公是小學同學,同一年的?!贝迕駨埮空f,自己已到了帶孫子的年紀,聶海勝卻還能憑借優(yōu)秀的身體條件和出色的能力征戰(zhàn)太空,實在太了不起。
一聽說宇航員將在太空待上一段時間,張女士有些不解:“他們在上面待那么多天,吃什么呢?”
張女士娘家離凡莊村不遠,她小時候也認識聶海勝,“他學習成績很好,人也很好?!?/p>
在提到聶海勝時,鄉(xiāng)親們都喜歡親切地稱他為海勝。
聶海勝家的老宅在村里一個叫聶莊的自然村落。1964年,聶海勝就出生于這里,家里兄弟姐妹八人,他排行老六,上面有五個姐姐,下面還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那時,他的家庭非常貧困,經(jīng)常吃不飽飯,但父母總會想盡辦法讓他讀書。
聶金山家在聶海勝家老宅對門,他比聶海勝大5歲,是隔代的堂兄弟。聶金山說,海勝小時候話不多,但特別勤勞,會跟他一起推著車去運牛草。海勝的身體條件也很好,游泳特別厲害,大家都游不過他。
聶海勝16歲時,父親病逝,原本貧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但他還是堅持完成學業(yè),于第二年考入棗陽一中。棗陽一中是當?shù)氐闹攸c高中,當年全鎮(zhèn)只有他和另一同學被錄取。
1983年聶海勝高中畢業(yè)時,趕上空軍招飛,他報了名,結(jié)果各項考核和體檢全都順利過關(guān)。當年6月,聶海勝于空軍長春飛行學院(今空軍航空大學)入伍。曾任空軍航空兵某師某團領(lǐng)航主任,飛過殲五、殲六、殲七等機型,安全飛行1480小時,為空軍特級飛行員。
1998年1月,他正式成為中國首批航天員。